CN205977374U - 一种散热器风扇总成 - Google Patents

一种散热器风扇总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977374U
CN205977374U CN201620543814.4U CN201620543814U CN205977374U CN 205977374 U CN205977374 U CN 205977374U CN 201620543814 U CN201620543814 U CN 201620543814U CN 205977374 U CN205977374 U CN 20597737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diator
fan
oil cooler
water
he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543814.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龚昌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Guanshou Auto Par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Guanshou Auto Par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Guanshou Auto Par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Guanshou Auto Par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543814.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97737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97737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97737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散热器风扇总成,通过在框架中设置水箱、散热器,散热器内部设置油冷器及散热带,并且与电风扇相结合的方式,实现集风冷、水冷、油冷一体,可同时对发动机外表进行冷却,对发动机燃烧室及缸套内循环水进行冷却;通过内置油冷器管,对三轮车用油进行水冷,大大提高车用油的冷却效果,通过冷却集成,缩短冷却管路,减少装配及节约资源;与传统技术相比,不再配置副水箱:三轮车不再使用副水箱,实现三轮车冷却系统升级,使原来三轮车水温高的情况得到扭转。本实用新型节能减耗、降低成本,有利于广泛推广使用。

Description

一种散热器风扇总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散热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散热器风扇总成。
背景技术
散热器是冷却系统的重要部件。散热器包括散热器护风罩,散热器护风罩的功能是将散热器芯体朝向发动机一端端面与发动机风扇之间的空间包围起来,以便于发动机风扇所抽吸、吹动的空气能最大量地通过散热器芯体,从而冷却散热器芯体及其内部的冷却液,以达到较为理想的冷却效果,保证发动机的正常工作。
本实用新型针对燃油三轮摩托车的使用特点,运载环境较差的实际情况,以及三轮车在较大负荷、道路曲折的山路行驶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发动机水温过高,甚至“开锅”的现象,在现有技术中,大都通过增加副水箱来预防和解决系统冷却不足的问题,这样就让冷却系统变得较复杂,管路也增多,生产成本提高。
为了解决行业的这一需求,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适应宽系列排量及多功能三轮摩托车的集水冷、油冷一体的集成散热器风扇总成部件。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散热器风扇总成,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散热器风扇总成,包括框架、散热器组件及风扇组件;所述散热器组件包括散热器及感应温度器;所述框架内置散热器,所述散热器包括设置在所述散热器内部的油冷器及散热带,所述油冷器包括多组散热芯片组成的芯体、进油接头、过油通道及出油接头,所述过油通道与所述芯体相通,所述过油通道的下端连通出油接头;所述油冷器下方设置有感应温度器,所述感应温度器包括温度计、缠绕于所述温度计外围的感应线圈;所述框架中部还设有风扇组件,所述风扇组件包括风扇框架,风罩、风叶及电机转子,所述风扇框架上设有风罩,所述风罩内置风叶,所述风罩内部设置有电机转子,所述电机转子包括转子轴、转子片,所述转子片具有线槽,所述转子片叠加在一起后固定在转子轴上。
进一步的,所述框架内还设置有水循环系统,所述水循环系统为压力水箱,所述框架上端面设有压力水箱盖,所述压力水箱盖下方设有进水口,所述进水口水平设置有上水室,所述框架下端面设有出水口,所述出水口水平设置有下水室。
进一步的,所述散热带的横截面为褶皱面,所述散热带与所述油冷器为高温硬钎焊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油冷器表面面积的投影不超过散热器水口表面面积的50%。
进一步的,所述进油接头与所述出油通道位于所述芯体的同一端。
进一步的,所述线槽的深度大于等于19.5毫米而小于等于22.5毫米。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框架中设置水箱、散热器,散热器内部设置油冷器及散热带,并且与电风扇相结合的方式,实现集风冷、水冷、油冷一体,可同时对发动机外表进行冷却,对发动机燃烧室及缸套内循环水进行冷却;通过内置油冷器管,对三轮车用油进行水冷,大大提高车用油的冷却效果,通过冷却集成,缩短冷却管路,减少装配及节约资源;与传统技术相比,不再配置副水箱:三轮车不再使用副水箱,实现三轮车冷却系统升级,使原来三轮车水温高的情况得到扭转。本实用新型节能减耗、降低成本,有利于广泛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散热器风扇总成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散热器风扇总成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散热器风扇总成,包括框架、散热器组件及风扇组件;所述散热器组件包括散热器及感应温度器;所述框架内置散热器,所述散热器包括设置在所述散热器内部的油冷器及散热带,所述油冷器与所述散热带垂直相连;所述油冷器包括多组散热芯片组成的芯体、进油接头、过油通道及出油接头,所述过油通道与所述芯体相通,所述过油通道的下端连通出油接头;所述油冷器下方设置有感应温度器,所述感应温度器包括温度计、缠绕于所述温度计外围的感应线圈;所述框架中部还设有风扇组件,所述风扇组件包括风扇框架,风罩1、风叶2及电机转子,所述风扇框架上设有风罩1,所述风罩1内置风叶2,所述风罩1内部设置有电机转子,所述电机转子包括转子轴、转子片,所述转子片具有线槽,所述转子片叠加在一起后固定在转子轴上。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散热器风扇总成,包括框架、散热器组件及风扇组件,框架上端面设有压力水箱盖3,压力水箱内置于框架内,压力水箱盖3下方设有进水口4及与进水口4相匹配的上水室5,框架下方设有与进水口4相对应的出水口6,出水口6对应设有下水室7,进水口4与出水口6上下对应设置的方式有利于水流贯穿流经整个散热器风扇集成,增强冷却效果,与此同时框架的左上端设有左安装支架8,框架的右上端设有右安装支架9,装卸便利,框架内还设置有散热器,散热器包括设置在散热器内部的油冷器及散热带,油冷器与散热带垂直相连;油冷器包括多组散热芯片组成的芯体、进油接头、过油通道及出油接头,过油通道与芯体相通,过油通道的下端连通出油接头,润滑油从进油接头流至出油接头的过程为:从上端流入、从下端流出,中间形成绕流方式,有效提高了散热性能。油冷器下方设置有感应温度器,感应温度器包括温度计、缠绕于所述温度计外围的感应线圈,感应线圈在电机的作用下发生感应作用,进而带动温度计显示温度,有利于及时知晓温度情况;框架中部还设有风扇组件,风扇组件包括风扇框架,风罩1、风叶2及电机转子,风扇框架上设有风罩1,风罩1内部设置有电机转子,电机转子包括转子轴、转子片,所述转子片具有线槽,所述转子片叠加在一起后固定在转子轴上,将转子片的线槽深度加深后,使得电枢绕线的直径得以加大,并提高了线槽的槽满率,从而提高了电机的功率,在相同匝数的条件下,功率提高了25% 以上,以满足散热器风扇所需的功率。此结构设计巧妙,实用性强,功能多,集风冷、水冷、油冷一体,大大增强了散热功能,有利于广泛推广使用。
进一步的,所述框架内还设置有水循环系统,所述水循环系统为压力水箱,所述框架上端面设有压力水箱盖3,所述压力水箱盖3下方设有进水口4,所述进水口4水平设置有上水室5,所述框架下端面设有出水口6,所述出水口6水平设置有下水室7。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水循环系统为压力水箱,框架上端面设有压力水箱盖3,压力水箱盖3下方设有进水口4,进水口4水平设置有上水室5,框架下端面设有出水口6,出水口6水平设置有下水室7,水从上端流入、从下端流出,中间形成绕流方式,有效提高了散热性能。
进一步的,所述散热带的横截面为褶皱面,所述散热带与所述油冷器为高温硬钎焊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散热带的横截面为褶皱面,褶皱面使得冷却液通过具有足够的通流面积,同时,还使空气流通具有足够的空气通流面积,让足量的空气通过以带走冷却液传给散热器的热量。同时具有足够的散热面积,来完成冷却液、空气和散热片之间的热量交换。大大提高了散热效率,散热带与油冷器为高温硬钎焊连接,增大了散热面积,有效提高了散热功能。
进一步的,所述油冷器表面面积的投影不超过散热器水口表面面积的50%。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散热器水室水口投影在油冷器表面的面积由50%变化到100%时,散热器压强发生变化。散热器水室水口投影在油冷器表面的面积在50%以下时,压强较低;投影面积超过50%,压强显著增大,从而导致整个散热器性能降低。因此,散热器水口面积到内置油冷器表面面积的投影不超过散热器水口面积的50%有利于提高散热器性能,延长散热器使用寿命。
进一步的,所述进油接头与所述出油通道位于所述芯体的同一端。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同时将进油接头与出油接头设置于芯体的同一端,便于产品的安装,增强产品使用的便捷性,此结构简单,设计巧妙。
进一步的,所述线槽的深度大于等于19.5毫米而小于等于22.5毫米。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转子片具有线槽,转子片叠加在一起后固定在转子轴上,而且转子片上的线槽相互对应在一条直线上,线槽的深度大于等于19.5毫米而小于等于22.5毫米,这种在转子片叠加后的线槽内电枢绕线的直径可以加大,并提高了槽满率,因此,在相同匝数的条件下,电机的功率就得以加工,其功率能够达到450~600W,完全可以驱动散热器风扇的风叶,安装在汽车散热器上,具有良好的散热效果,以延长电机的使用寿命和汽车发动机的寿命。
以上该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6)

1.一种散热器风扇总成,包括框架、散热器组件及风扇组件;所述散热器组件包括散热器及感应温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内置散热器,所述散热器包括设置在所述散热器内部的油冷器及散热带,所述油冷器与所述散热带垂直相连;所述油冷器包括多组散热芯片组成的芯体、进油接头、过油通道及出油接头,所述过油通道与所述芯体相通,所述过油通道的下端连通出油接头;所述油冷器下方设置有感应温度器,所述感应温度器包括温度计、缠绕于所述温度计外围的感应线圈;所述框架中部还设有风扇组件,所述风扇组件包括风扇框架,风罩、风叶及电机转子,所述风扇框架上设有风罩,所述风罩内置风叶,所述风罩内部设置有电机转子,所述电机转子包括转子轴、转子片,所述转子片具有线槽,所述转子片叠加在一起后固定在转子轴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散热器风扇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内还设置有水循环系统,所述水循环系统为压力水箱,所述框架上端面设有压力水箱盖,所述压力水箱盖下方设有进水口,所述进水口水平设置有上水室,所述框架下端面设有出水口,所述出水口水平设置有下水室。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散热器风扇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带的横截面为褶皱面,所述散热带与所述油冷器为高温硬钎焊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散热器风扇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冷器表面面积的投影不超过散热器水口表面面积的50%。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散热器风扇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油接头与所述出油通道位于所述芯体的同一端。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散热器风扇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槽的深度大于等于19.5毫米而小于等于22.5毫米。
CN201620543814.4U 2016-06-07 2016-06-07 一种散热器风扇总成 Active CN20597737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543814.4U CN205977374U (zh) 2016-06-07 2016-06-07 一种散热器风扇总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543814.4U CN205977374U (zh) 2016-06-07 2016-06-07 一种散热器风扇总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977374U true CN205977374U (zh) 2017-02-22

Family

ID=580206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543814.4U Active CN205977374U (zh) 2016-06-07 2016-06-07 一种散热器风扇总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977374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799756A (zh) * 2017-07-20 2020-02-14 博泽沃尔兹堡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散热器风扇模块
CN112177747A (zh) * 2020-09-30 2021-01-05 陈钦展 具有液冷辅助散热的汽车冷却风扇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799756A (zh) * 2017-07-20 2020-02-14 博泽沃尔兹堡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散热器风扇模块
CN112177747A (zh) * 2020-09-30 2021-01-05 陈钦展 具有液冷辅助散热的汽车冷却风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237252U (zh) 用于电机转子的水冷结构
CN107103978B (zh) 一种具有分级冷却装置的地埋油浸式变压器
CN206991886U (zh) 一种具有分级冷却装置的地埋油浸式变压器
CN202811036U (zh) 发动机及其冷却系统
CN204421700U (zh) 一种内燃动车组用油水热交换器及内燃机
CN204258598U (zh) 一种功率单元的散热结构及机柜
CN207200506U (zh) 一种保护磁悬浮高速电机的冷却系统
CN205977374U (zh) 一种散热器风扇总成
CN106230174A (zh) 电机的水冷方法
CN209389866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动机散热装置
CN205985858U (zh) 水冷式配电设备
CN201215920Y (zh) 一种驱动电机定子水冷机座
CN209414193U (zh) 一种新型散热管道泵
CN208754145U (zh) 一种高效永磁同步电机
CN208198036U (zh) 一种具有空气净化功能及制热和制冷功能的车载一体杯
CN206329525U (zh) 一种300kw磁悬浮高速风机结构
CN206972354U (zh) 一种单缸柴油机组双重冷却系统
CN106230173A (zh) 一种电机的水冷方法
CN201635819U (zh) 汽车发动机油水一体式冷却水箱
CN206251567U (zh) 一种充电箱变电站
CN205779191U (zh) 一种发动机的冷却装置
CN219938129U (zh) 一种具有快速冷却系统的电机壳
CN204511620U (zh) 一种带混合器的冷却水路系统
CN104747262A (zh) 一种带混合器的冷却水路系统
CN216252445U (zh) 一种陆潜两用电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402260 1-1-4, building 3, runwan, No. 24, Jinyuan Road, block B, Luohuang Industrial Park, Jiangjin District, Chongqing

Patentee after: CHONGQING GUANSHOU AUTO PARTS Co.,Ltd.

Address before: 400010 No. 11, main road, B district, Luo Huang industry park, Jiangjin District, Chongqing City factory buildings

Patentee before: CHONGQING GUANSHOU AUTO PARTS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