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974406U - 适于重芳烃高效分离的模拟移动床 - Google Patents

适于重芳烃高效分离的模拟移动床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974406U
CN205974406U CN201620872224.6U CN201620872224U CN205974406U CN 205974406 U CN205974406 U CN 205974406U CN 201620872224 U CN201620872224 U CN 201620872224U CN 205974406 U CN205974406 U CN 20597440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uid
girder
grill unit
unit
gri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872224.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许贤文
卢秀荣
刘林洋
孙富伟
李盛兴
劳国瑞
殷昌创
石壮
王怀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National Petroleum Corp
China Kunlun Contracting and Engineering Corp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Textile Industry Design Institute
China Kunlun Contracting and Engineering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Textile Industry Design Institute, China Kunlun Contracting and Engineering Corp filed Critical China Textile Industry Design Institute
Priority to CN201620872224.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97440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97440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97440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evices And Processes Conducted In The Presence Of Fluids And Solid Part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适于重芳烃高效分离的模拟移动床,包括立式壳体,所述壳体内上下依次相间分布有若干格栅层,所述格栅层由若干相互邻接的格栅单元构成,各格栅单元分别设有各自的单元物料进出管,各格栅层均设有各自的流体分配结构,所述流体分布结构均设有各自的分配总管,所述分配总管通过一级或多级分布分配器和分配支管连接所在格栅层中的各单元物料进出管,同一分配总管上的对外接口为一个或多个,当为多个时,各对外接口分别连接有各自的外接管,各所述外接管上分别设有各自的阀门,各所述格栅层的下面均设有支承该格栅层的承重梁结构。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实用方便,能够显著提高模拟移动床的分离效率,相比于传统技术更加节能高效。

Description

适于重芳烃高效分离的模拟移动床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适于重芳烃高效分离的模拟移动床。
背景技术
变温吸附和变压吸附是工业上常用的吸附分离方法,但固体吸附剂的热阻较大、且设备庞大、操作难以控制,因此采用液体解吸剂进行冲洗解吸,使规模大型化成为可能。模拟移动床(Simulated Moving Bed,简称SMB)技术是在移动床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现代化分离技术,具有分离能力强、设备结构小、吸附剂消耗低、传质推动力大、投资运行成本低、便于自动控制、易于分离热敏性及难以分离的物系等优点,近十年来在石油化工、精细化工、生物医药和食品工业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模拟移动床(SMB)利用进出吸附床层液相物料在程序控制下的顺序切换来模拟固相吸附剂的连续移动,即SMB工艺通过不断切换装置中物料进出口位置来实现固相与液相的相对移动,巧妙地解决了移动床工艺所产生的诸如大量固体吸附剂在床层内部和外部循环移动时操作不便、吸附剂磨损、粉末易堵塞管道、均匀流动困难及吸附效果不理想等问题。SMB工艺在两次切换之间具有固定床的优点,在不断切换的过程中又保留了连续逆流移动床操作的特性,从整个过程来看,SMB吸附分离操作是一个半连续的操作过程,而且它只是模拟固定相的移动,所以不存在吸附剂的磨损,同时又可以发挥连续操作、处理量大、产品纯度和回收率高等优点。
而现有技术下的SMB又存在诸多缺陷,如专利文件CN1123372C公开了一种流体分配-收集系统,该设备包括用于混合、分配或抽出的若干分配盘和板条。该系统具有不同功能的两个腔室,其中一个进行外部流体的引入,另一个进行容器内流体的引出。该设备能提供较好的流体分配效果,但补充物料与主物流整体混合效果欠佳,且腔室结构较为复杂,增加了流体通过设备时的压降;
CN101056684B公开了一种用于流体-固体接触容器中的固体粒子床之间的混合器-分布器-收集器设备。该设备对容器内的流体具有良好的分配效果,但流体在设备中流动路径较长且对称性较差,存在较为明显的偏流,局部产生的高速射流也影响了下游床层流体分配效果;
CN201592090U公开了一种流体收集混合分配装置,其特点是内部设置若干用于强化流体混合的迷宫构件,但压降偏高,在大型装置中易出现流体分布不均的问题;
CN203899577U公开了一种流体分配设备和塔器,其特点是设有多个相互连通的缓冲腔室与多个折流板,使得流体入口与流体出口之间形成弯折流道。但是此结构内部构造复杂,流体通过路径较长,且需多次转向,因此压降较大。
综合分析,现有技术中的多床层固定床塔器中安装的流体分配设备主要存在流体流动路径太长、对称性差、易出现流体分布梯度、设备内部结构复杂和压降偏高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下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于重芳烃高效分离的模拟移动床,通过合理的结构设计解决了现有技术下的模拟移动床的缺陷,结构简单实用,分离效率更高,更加安全可靠。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适于重芳烃高效分离的模拟移动床,包括立式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上下依次相间分布有若干格栅层,所述格栅层由若干相互邻接的格栅单元构成,各所述格栅单元分别设有各自的单元物料进出管,各所述格栅层的下面均设有支承该格栅层的承重梁结构。
优选的,各所述格栅层均设有各自的流体分配结构,所述流体分配结构均设有各自的分配总管,所述分配总管通过一级或多级分布分配器和分配支管连接所在格栅层中的各所述单元物料进出管,顶部格栅层的流体分配结构的分配总管与底部格栅层的流体分配结构的分配总管相互连接或不相互连接,中部格栅层的流体分配结构的分配总管设有对外接口,同一分配总管上的对外接口为一个或多个,当为多个时,各对外接口分别连接有各自的外接管,各所述外接管上分别设有各自的阀门。
优选的,所述中部格栅层的格栅单元为中部格栅单元,所述中部格栅单元还设有上下依次相间分布的流体分布网、收集隔板、再分配器和限流器,所述流体分布网的下面设有若干用于支撑该流体分布网的支撑筋,所述收集隔板位于所述支撑筋的下方,所述流体分布网上和所述收集隔板上分别设有上下对应的通孔,所述单元物料进出管垂直穿过所述流体分布网和所述收集隔板上的通孔,其介质进出口位于所述再分配器与所述收集隔板之间,所述单元物料进出管的介质进出口的下方设有收集组件,所述收集组件呈槽形,所述流体分布网上的通孔与所述单元物料进出管之间不设流体通道,所述收集隔板上的通孔与所述单元物料进出管的之间设有构成流体通道的环隙,所述顶部格栅层的格栅单元为顶部格栅单元,所述顶部格栅单元还设有上下依次相间分布的顶部隔板、再分配器和限流器,所述再分配器与所述收集隔板之间的间隙构成缓冲室,所述缓冲室内设有挡板状的防冲挡板,所述顶部隔板上设有位于所述防冲挡板正上方的通孔,所述单元物料进出管位于所述顶部隔板的上方,其介质进出口连接在所述顶部隔板的通孔上,所述底部格栅层的格栅单元为底部格栅单元,所述底部格栅单元还设有上下依次相间分布的流体分布网和底部隔板,所述流体分布网的下面设有若干用于支撑该流体分布网的支撑筋,所述底部隔板位于所述支撑筋的下方,与所述流体分布网之间的间隙构成混合室,所述底部隔板上设有通孔,所述单元物料进出管位于所述顶部隔板的下方,其介质进出口连接所述底部隔板的通孔。
优选的,所述收集隔板呈中部向下凸的锥面形,所述再分配器和限流器均呈网状或多孔板状。
优选的,各所述格栅单元均设有由多个竖板相互连接而成的筒状的边框,所述中部格栅单元和所述底部格栅单元上的流体分布网均低于相应边框的上端,所述中部格栅单元和所述顶部格栅单元上的限流器均高于相应边框的下端。
优选的,所述格栅单元包括内侧格栅单元和外侧格栅单元,所述内、外侧格栅单元均以所述壳体的竖直轴线为中心均匀分布,所述内侧格栅呈梯形,所述外侧格栅呈三角形或四边形。
优选的,所述格栅单元包括内侧格栅单元和外侧格栅单元,所述内侧格栅单元呈相互邻接的正方形,所述外侧格栅单元呈四边形,其与壳体内壁临接的边呈与相应部位壳体内壁形状相适应的形状。
优选的,所述流体分配结构上与所述分配总管连接的一级分配器为圆柱形一级分配器,所述圆柱形一级分配器支撑于或固定连接于相应承重梁结构的中心上方,其轴线与所述壳体的垂直轴线相重合,所述圆柱形一级分配器的顶部连接用作相应分配总管的物流管线,所述圆柱形一级分配器的侧壁上连接有若干个一级分配支管,所述一级分配支管围绕所述圆柱形一级分配器均匀分布,通常,所述一级分配支管可在水平方向上向外延伸。
优选的,所述流体分配结构的一级分配支管的末端连接有用作二级分配器的水平圆环形二级分配管道,所述二级分配管道的底部连接有若干个均匀分布的分支管线,各所述分支管线垂直于所述二级分配管道圆环向下延伸,其末端均连接有多个三级分配支管,所述三级分配支管水平延伸,其末端连接有多个四级分配支管,所述四级分配支管沿垂直于相应三级分配支管的水平方向延伸,其末端位于相应格栅单元的上方或下方并连接相应格栅单元的单元物料进出管。
优选的,所述承重梁结构具有多种实施方式,包括:
(1)、所述承重梁结构包括均匀分布的若干主梁,相邻主梁之间通过次梁连接,各所述主梁位于同一横截面上且分别沿该横截面的半径方向延伸,各所述主梁的内端相互直接固定连接或通过连接件相互固定连接,各所述主梁的外端分别安装位于所述壳体内壁上的环梁上,所述环梁与所述壳体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主梁的外端在相应环梁上的安装方式为直接放置在该环梁上或放置在该环梁上的卡槽上,由此不仅能够保证承重梁结构在环梁上的固定,而且拆卸和安装均非常方便;
(2)、所述承重梁结构包括均匀分布的若干主梁,相邻主梁之间通过次梁连接,各所述主梁位于同一横截面上且分别沿该横截面的半径方向延伸,各所述主梁的内端与铰接结构相连,所述铰接结构位于所述壳体的横截面中心处,所述主梁的两端与所述铰接结构及所述壳体内壁的连接方式均为卡接,所述承重梁结构还设有斜撑件,所述斜撑件倾斜安装,其较高的一端连接所述主梁,另一端与所述壳体的内壁相连;
(3)、所述承重梁结构包括若干条相互平行的主梁和与所述壳体的内壁固连的环梁,所述主梁的两端均位于所述环梁的上方,各所述主梁之间还设有若干条与所述主梁垂直的次梁。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承重梁结构,通过采用均匀分布的中点固结连接的结构型式,使主梁承受主要荷载,无需额外的斜撑及中间竖向承重构件,使得床层的内部空间相对较大;各梁的连接方式均采用螺栓连接,施工快捷方便;各构件材料均采用普通工字钢,除中间节点处的连接构件外,其余构件均可现场制作,简化了加工工艺,施工简单快捷。
2、本实用新型的另外一种承重梁结构,通过采用斜撑式支撑结构,使其力学模型简单可靠,各构件受力明确且相对较小;全部结构构件仅有3种形式,标准化强,而且主梁结构对称,安装时不必区分内外端,使得施工更加方便快捷;主梁两端与壳体内壁和铰接结构的连接方式均采用上下相同的扣板形式,不仅有利于标准化、大批量制造,而且卡口式安装的安装过程简单快捷,使得壳体壁板受力更加均匀。
3、本实用新型通过在中部格栅单元分别设置混合室与缓冲室,使其共同作用于吸附剂床层中流体与物流管线中流体的接收与外排,使得流体的混合与分配结构更加简单可靠,并且混合均匀,压降小;而且通过在收集组件上设置溢流堰,使收集接收到的液体得到有效缓冲,既防止了局部产生的高速射流,又实现了液体的平稳收集与分散,还保证了流体在设备中的流动路径较短,且混合程度性、对称性较好,提高了产品性能。
4、本实用新型通过将任一床层的横截面化分为多个小区域,且分配区域面积相同或相近,分配均匀性好,使流体具有良好的分配效果,并且分配区域的尺寸适宜,使其可以通过塔器的人孔进出,便于拆装。
5、本实用新型的流体管道分配结构采用圆环分配管道方式,不仅结构简单,而且使流体的分配更加均匀,避免了流体分配的不对称性,且流体分配管道的连接方式不采用焊接方式,而是采用法兰连接,不仅便于拆装,还使管道具备更好的柔性,能有效地避免因管道流体波动造成的分配管线晃动。
6、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格栅结构,使吸附剂及物料的重量不仅能够得到有效支撑,而且结构紧凑、可靠,并具备有效收集及均匀再分配流体物料的功能,能够使得物料在格栅上下表面均匀、匀速的进行收集和分配,并能够防止吸附剂进入格栅内部堵塞通道,以及防止吸附剂在不同流速下受到冲蚀。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实用方便,能够显著提高模拟移动床的分离效率,相比于传统技术的模拟移动床更加节能高效。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顶部格栅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部格栅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另一种中部格栅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收集组件及竖向挡板结构的俯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另一种收集组件及竖向挡板结构的俯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底部格栅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第一种格栅单元分配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第二种格栅单元分配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第三种格栅单元分配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内侧格栅单元外边框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内侧格栅单元外边框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流体分配管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15是图14的俯视图;
图16是本实用新型第一种承重梁结构的示意图;
图17是本实用新型第二种承重梁结构的主视图;
图18是图17的俯视图;
图19是本实用新型第三种承重梁结构的示意图;
图20是本实用新型第四种承重梁结构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参见图1-20,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适于重芳烃高效分离的模拟移动床,包括立式壳体1,所述壳体为圆柱形并在上下两端分别设有上封头7和下封头8,所述壳体内上下依次相间分布有若干格栅层,所述格栅层垂直于所述壳体的轴线并将其分为若干个床层,通常,所述床层数目为8-40个,且为整数,各所述格栅层的下面均设有支承该格栅层的承重梁结构11。
所述格栅层由若干相互邻接的格栅单元构成,通常,所述格栅层按照位于所述壳体中的位置可分为位于最上层的顶部格栅层2,位于最下层的底部格栅层6和所有位于最上层与最下层之间的中部格栅层3,各所述格栅单元分别设有各自的单元物料进出管,各所述格栅层均设有各自的流体分配结构9,所述流体分配结构均设有各自的分配总管10,所述分配总管通过一级或多级分布分配器和分配支管连接所在格栅层中的各所述单元物料进出管,顶部格栅层的流体分配结构的分配总管与底部格栅层的流体分配结构的分配总管相互连接或不相互连接,中部格栅层的流体分配结构的分配总管设有对外接口,同一分配总管上的对外接口为一个或多个,当为多个时,各对外接口分别连接有各自的外接管,各所述外接管上分别设有各自的阀门。
参见图3,所述中部格栅层的格栅单元为中部格栅单元,所述中部格栅单元还设有上下依次相间分布的流体分布网20、收集隔板27、再分配器16和限流器17,所述流体分布网的下面设有若干用于支撑该流体分布网的支撑筋18,所述收集隔板位于所述支撑筋的下方,与所述流体分布网之间的间隙构成混合室15,所述再分配器与所述收集隔板之间的间隙构成缓冲室25,使其共同作用于吸附剂床层中流体与物流管线中流体的接收与外排,使得流体的混合与分配结构更加简单可靠,并且混合均匀,压降小。所述流体分布网上和所述收集隔板上分别设有上下对应的通孔,所述单元物料进出管垂直穿过所述流体分布网和所述收集隔板上的通孔,其介质进出口位于所述再分配器与所述收集隔板之间,所述单元物料进出管的介质进出口的下方设有收集组件19,所述收集组件呈槽形并设有溢流堰,通常,所述收集组件溢流堰高度L13与缓冲室的高度L10比为0.2-0.6,所述溢流堰使收集、接收到的液体得到有效缓冲,既防止了局部产生的高速射流,又实现了液体的平稳收集与分散,还保证了流体在设备中的流动路径较短,且混合程度性、对称性较好。所述流体分布网上的通孔与所述单元物料进出管之间不设流体通道,所述收集隔板上的通孔与所述单元物料进出管的之间设有构成流体通道的环隙,由此使收集隔板上的液体能够沿该环隙流过收集隔板,并使得上层物料能够方便可靠的流入收集组件。
优选的,所述中部格栅的总高度L9与筒体直径D的比为0.02-0.5缓冲室25的高度L10与中部格栅的总高度L9的比为0.2-0.7,所述混合室的高度L11与中部格栅的总高度L9的比为0.2-0.7。
参见图4和图5,所述中部格栅单元还具有多种其他具体实施方式,如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改变所述单元物料进出管的结构形式,将所述单元物料进出管的末端焊接于所述收集组件的中心,使二者同轴;并沿所述单元物料进出管的径向位置开设两组分别位于所述收集隔板两侧的喷射孔,第一组喷射孔38在混合室内并处于所述支撑筋的下方,第二组喷射孔39开设于收集隔板与收集组件之间,并在其外侧设有竖向挡板37,所述竖向挡板与所述收集隔板相连并向下延伸,其下端低于所述收集组件的上端并位于所述收集组件内。通过设置两组喷射孔,使得物料进出管中的物料不从管末端流出,而是自管侧上所开设的喷射孔中喷出,使得不仅在管口的约束作下提高了喷出物流的动能,而且提升了管中物料与从床层流至格栅单元的物流的混合效果;上下两组喷射孔的设计,还有利于液体在收集隔板的上下方能够实现各部分液体的多层次混合,从而进一步提升了混合效果;而竖向挡板的设置改变了流向缓冲室液体的流动方向,增加了液体的混合时间,在进一步提升物流混合效果的同时,还有效减缓了流体对收集组件的冲击。
优选的,两组喷射孔的孔径均在Φ3-Φ15之间,开孔数均为4-12,所开孔分别位于单元物料进出管各自相同的水平位置,第一组喷射孔的孔中心距离收集隔板的垂直距离L17与收集隔板的直径比为0.1-0.8;第二组喷射孔的孔中心距离收集隔板的垂直距离L16与收集隔板的直径比为0.06-0.75。
参见图6和图7,所述竖向挡板优选为方形或圆形,其截面积与单块格栅单元的截面积之比为0.008-0.38,其宽度L15与格栅单元的宽度之比为0.08-0.7,其高度L18与缓冲室的高度L10之比为0.22-0.65;优选的,所述竖向挡板的中心与收集隔板上的通孔及收集组件同轴,并且所述收集组件与所述竖向挡板的外边框形状优选为相同。
参见图2,所述顶部格栅层的格栅单元为顶部格栅单元,所述顶部格栅单元还设有上下依次相间分布的顶部隔板14、再分配器和限流器,所述再分配器与所述收集隔板之间的间隙构成缓冲室,所述缓冲室内设有挡板状的防冲挡板26,避免吸附剂被冲蚀,所述顶部隔板上设有位于所述防冲挡板正上方的通孔,所述单元物料进出管位于所述顶部隔板的上方,其介质进出口连接在所述顶部隔板的通孔上。
优选的,所述顶部格栅的总高度L6与筒体直径D的比为0.02-0.5,所述混合室的高度L7与所述顶部格栅的总高度的比为0.4-0.9,所述顶部隔板与防冲挡板的垂直距离L8与混合室的高度L7的比为0.3-0.8;
参见图8,所述底部格栅层的格栅单元为底部格栅单元,所述底部格栅单元还设有上下依次相间分布的流体分布网和底部隔板24,所述流体分布网的下面设有若干用于支撑该流体分布网的支撑筋,所述底部隔板位于所述支撑筋的下方,与所述流体分布网之间的间隙构成混合室,所述底部隔板上设有通孔,所述单元物料进出管位于所述顶部隔板的下方,其介质进出口连接在所述底部隔板的通孔上。
优选的,所述底部格栅的总高度L14与筒体直径D的比为0.02~0.5。
各所述格栅单元均设有由多个竖板5相互连接而成的筒状的边框,所述竖板的厚度为10-30mm,且所述中部格栅单元和所述底部格栅单元上的流体分布网均低于相应边框的上端,所述中部格栅单元和所述顶部格栅单元上的限流器均高于相应边框的下端,使格栅单元能够得到有效保护。
通常,所述流体分布网的孔径为0.06mm-0.2mm,其开孔率为7-18%。
通常,所述支撑筋的两端焊接于格栅竖板上,连接安全可靠。
通常,所述再分配器和限流器均呈网状或多孔板状,所述再分配器的开孔率为4-48%,孔径大小1.5mm-9.5mm,能够有效分配物流流量并避免吸附剂被冲蚀。
通常,所述收集隔板呈中部向下凸的锥面形,所述收集隔板与水平面的夹角为0.5-10°,能够保证上层的物流被有效地收集。
通常,所述收集组件为方形或圆形,截面积与单块格栅单元的截面积之比为0.01-0.4,当所述收集组件为长方形时,所述收集组件贯穿于格栅单元的两端,且所述收集组件的宽度L12与格栅宽度之比为0.1-0.8;当所述收集组件为圆形时,所述收集组件与四级分配管线垂直向下的延伸管线同轴,保证了收集组件工作的可靠性。
通常,所述格栅单元呈多种形状,其截面基本相等即可,所述格栅单元的数目通常为为10-40,均为偶数。
如图9和图10所示,所述格栅单元包括内侧格栅单元21和外侧格栅单元,所述内、外侧格栅单元均以所述壳体的竖直轴线为中心均匀分布,所述内侧格栅呈梯形,其侧边长度La与筒体直径D比例为0.2-0.5,两侧边角度为15-45°,优选的,所述内侧格栅与外侧格栅数量比为1:2,所述外侧格栅呈不规则的三角形或四边形,通常,第一外侧格栅单元22和第二外侧格栅单元23沿所述壳体的横截面半径方向的长边与所述内侧格栅单元的侧边在同一直线上,长边长度Lb与筒体直径D比例为0.1-0.4,两侧边角度为8-30°。
或者如图11所示,所述格栅单元包括内侧格栅单元和外侧格栅单元,所述内侧格栅单元呈相互邻接的正方形格栅单元28,所述外侧格栅单元呈四边形,其与壳体内壁临接的边呈与相应部位壳体内壁形状相适应的形状。
根据不同的格栅组件分布方式,可设置不同的流体分配结构,满足物流管线能均匀分配物流至各格栅组件即可,所述流体分布结构可设置于各所述格栅单元的上方或下方。
参见图14和图15,作为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顶部格栅层与中部格栅层的流体分配结构设置于格栅单元的上方,所述底部格栅层的流体分布结构设置于底部格栅单元的下方,所述流体分配结构上与所述分配总管连接的一级分配器为圆柱形一级分配器32,通常所述圆柱形一级分配器的直径D1为350-1000mm,通常,所述圆柱形一级分配器支撑于或固定连接于相应承重梁结构的中心上方,其轴线与所述壳体的垂直轴线相重合,所述圆柱形一级分配器的顶部连接用作相应分配总管的物流管线31,所述圆柱形一级分配器的侧壁上连接有若干个一级分配支管33,所述一级分配支管围绕所述圆柱形一级分配器均匀分布,并在水平方向上向外延伸,所述流体分配结构的一级分配支管的末端连接有用作二级分配器的水平圆环形二级分配管道34,其管道直径为D2,所述二级分配管道的底部连接有若干个均匀分布的分支管线,通常,所述分支管线的数量为8-50个,各所述分支管线垂直于所述二级分配管道圆环向下延伸,垂直向下延伸的距离为L1,所述二级分配管道圆环的末端均连接有多个三级分配支管,通常,所述三级分配管线沿所述壳体的横截面半径方向分别向横截面中心及筒壁延伸,延伸距离距离分别为L2、L3,其管道直径分别为D3、D4,所述三级分配管线中向筒壁延伸的管线末端连接有四级分配管线,所述四级分配管线的管道直径为D4,所述四级分配管线在所述壳体的横截面内分别向垂直于所述三级分配管线的两侧延伸,所述三级分配管线中向横截面中心延伸的管线末端与所述四级分配管线的两末端均向下延伸,延伸距离为L5,并通过法兰结构连接同一格栅层的各所述格栅单元的单元物料进出管通过法兰连接,采用法兰连接不仅便于各管道的拆装,还使管道具备了更好的柔性,能有效地避免因管道流体波动造成的分配管线晃动。
对应不同的格栅单元分配方式,可对应设置多种不同的承重梁结构。
参见图16,作为第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承重梁结构包括均匀分布的若干主梁,相邻主梁之间通过次梁12连接,各所述主梁位于同一横截面上且分别沿该横截面的半径方向延伸,各所述主梁的内端相互直接固定连接或通过连接件相互固定连接,各所述主梁的外端分别安装位于所述壳体内壁上的环梁13上,所述环梁与所述壳体固定连接,通常,所述主梁的外端在相应环梁上的安装方式为直接放置在该环梁上或放置在该环梁上的卡槽上,由此不仅能够保证承重梁结构在环梁上的固定,而且拆卸和安装均非常方便。
参见图17和图18,作为第二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承重梁结构包括均匀分布的若干主梁,相邻主梁之间通过次梁连接,各所述主梁位于同一横截面上且分别沿该横截面的半径方向延伸,所述主梁的外端固定于所述壳体的内壁上,所述主梁的内端与铰接结构4相连,所述铰接结构位于所述壳体的横截面中心处,所述主梁的两端与所述铰接结构及所述壳体内壁的连接方式均为卡接,所述承重梁结构还设有斜撑件,所述斜撑件倾斜安装,其较高的一端连接所述主梁,另一端与所述壳体的内壁相连,通常的,主梁两端与壳体内壁和铰接结构的连接方式均采用上下相同的扣板形式,不仅有利于标准化、大批量制造,而且卡口式安装的安装过程简单快捷,使得壳体壁板受力更加均匀。
参见图19和图20,作为第三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承重梁结构包括若干条相互平行的主梁和与所述壳体的内壁固连的环梁,所述主梁的两端均位于所述环梁的上方,各所述主梁之间还设有若干条与所述主梁垂直的次梁。
承重梁结构凡采用类似中间交叉连续构件(不论连续构件数量及位置)的结构形式或采用类似支撑和中间铰接连接的结构型式均与本结构相同,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上述各具体实施例仅为了加强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理解,而非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各优选和可选的技术手段,除特别说明外及一个优选或可选技术手段为另一技术手段的进一步限定外,均可以任意组合,形成若干不同的技术方案。

Claims (10)

1.一种适于重芳烃高效分离的模拟移动床,包括立式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上下依次相间分布有若干格栅层,所述格栅层由若干相互邻接的格栅单元构成,各所述格栅单元分别设有各自的单元物料进出管,各所述格栅层的下面均设有支承该格栅层的承重梁结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于重芳烃高效分离的模拟移动床,其特征在于各所述格栅层均设有各自的流体分配结构,所述流体分配结构均设有各自的分配总管,所述分配总管通过一级或多级分布分配器和分配支管连接所在格栅层中的各所述单元物料进出管,顶部格栅层的流体分配结构的分配总管与底部格栅层的流体分配结构的分配总管相互连接或不相互连接,中部格栅层的流体分配结构的分配总管设有对外接口,同一分配总管上的对外接口为一个或多个,当为多个时,各对外接口分别连接有各自的外接管,各所述外接管上分别设有各自的阀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适于重芳烃高效分离的模拟移动床,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部格栅层的格栅单元为中部格栅单元,所述中部格栅单元还设有上下依次相间分布的流体分布网、收集隔板、再分配器和限流器,所述流体分布网的下面设有若干用于支撑该流体分布网的支撑筋,所述收集隔板位于所述支撑筋的下方,所述流体分布网上和所述收集隔板上分别设有上下对应的通孔,所述单元物料进出管垂直穿过所述流体分布网和所述收集隔板上的通孔,其介质进出口位于所述再分配器与所述收集隔板之间,所述单元物料进出管的介质进出口的下方设有收集组件,所述收集组件呈槽形,所述流体分布网上的通孔与所述单元物料进出管之间不设流体通道,所述收集隔板上的通孔与所述单元物料进出管的之间设有构成流体通道的环隙,所述顶部格栅层的格栅单元为顶部格栅单元,所述顶部格栅单元还设有上下依次相间分布的顶部隔板、再分配器和限流器,所述再分配器与所述收集隔板之间的间隙构成缓冲室,所述缓冲室内设有挡板状的防冲挡板,所述顶部隔板上设有位于所述防冲挡板正上方的通孔,所述单元物料进出管位于所述顶部隔板的上方,其介质进出口连接在所述顶部隔板的通孔上,所述底部格栅层的格栅单元为底部格栅单元,所述底部格栅单元还设有上下依次相间分布的流体分布网和底部隔板,所述流体分布网的下面设有若干用于支撑该流体分布网的支撑筋,所述底部隔板位于所述支撑筋的下方,与所述流体分布网之间的间隙构成混合室,所述底部隔板上设有通孔,所述单元物料进出管位于所述顶部隔板的下方,其介质进出口连接所述底部隔板的通孔。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适于重芳烃高效分离的模拟移动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隔板呈中部向下凸的锥面形,所述再分配器和限流器均呈网状或多孔板状。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适于重芳烃高效分离的模拟移动床,其特征在于各所述格栅单元均设有由多个竖板相互连接而成的筒状的边框,所述中部格栅单元和所述底部格栅单元上的流体分布网均低于相应边框的上端,所述中部格栅单元和所述顶部格栅单元上的限流器均高于相应边框的下端。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适于重芳烃高效分离的模拟移动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格栅单元包括内侧格栅单元和外侧格栅单元,所述内、外侧格栅单元均以所述壳体的竖直轴线为中心均匀分布,所述内侧格栅呈梯形,所述外侧格栅呈三角形或四边形。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适于重芳烃高效分离的模拟移动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格栅单元包括内侧格栅单元和外侧格栅单元,所述内侧格栅单元呈相互邻接的正方形,所述外侧格栅单元呈四边形,其与壳体内壁临接的边呈与相应部位壳体内壁形状相适应的形状。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适于重芳烃高效分离的模拟移动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流体分配结构上与所述分配总管连接的一级分配器为圆柱形一级分配器,所述圆柱形一级分配器支撑于或固定连接于相应承重梁结构的中心上方,其轴线与所述壳体的垂直轴线相重合,所述圆柱形一级分配器的顶部连接用作相应分配总管的物流管线,所述圆柱形一级分配器的侧壁上连接有若干个一级分配支管,所述一级分配支管围绕所述圆柱形一级分配器均匀分布。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适于重芳烃高效分离的模拟移动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流体分配结构的一级分配支管的末端连接有用作二级分配器的水平圆环形二级分配管道,所述二级分配管道的底部连接有若干个均匀分布的分支管线,各所述分支管线垂直于所述二级分配管道圆环向下延伸,其末端均连接有多个三级分配支管,所述三级分配支管水平延伸,其末端连接有多个四级分配支管,所述四级分配支管沿垂直于相应三级分配支管的水平方向延伸,其末端位于相应格栅单元的上方或下方并连接相应格栅单元的单元物料进出管。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适于重芳烃高效分离的模拟移动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承重梁结构具有多种实施方式,包括:
(1)、所述承重梁结构包括均匀分布的若干主梁,相邻主梁之间通过次梁连接,各所述主梁位于同一横截面上且分别沿该横截面的半径方向延伸,各所述主梁的内端相互直接固定连接或通过连接件相互固定连接,各所述主梁的外端分别安装位于所述壳体内壁上的环梁上,所述环梁与所述壳体固定连接;
(2)、所述承重梁结构包括均匀分布的若干主梁,相邻主梁之间通过次梁连接,各所述主梁位于同一横截面上且分别沿该横截面的半径方向延伸,各所述主梁的内端与铰接结构相连,所述铰接结构位于所述壳体的横截面中心处,所述主梁的两端与所述铰接结构及所述壳体内壁的连接方式均为卡接,所述承重梁结构还设有斜撑件,所述斜撑件倾斜安装,其较高的一端连接所述主梁,另一端与所述壳体的内壁相连;
(3)、所述承重梁结构包括若干条相互平行的主梁和与所述壳体的内壁固连的环梁,所述主梁的两端均位于所述环梁的上方,各所述主梁之间还设有若干条与所述主梁垂直的次梁。
CN201620872224.6U 2016-08-12 2016-08-12 适于重芳烃高效分离的模拟移动床 Active CN20597440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872224.6U CN205974406U (zh) 2016-08-12 2016-08-12 适于重芳烃高效分离的模拟移动床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872224.6U CN205974406U (zh) 2016-08-12 2016-08-12 适于重芳烃高效分离的模拟移动床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974406U true CN205974406U (zh) 2017-02-22

Family

ID=599780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872224.6U Active CN205974406U (zh) 2016-08-12 2016-08-12 适于重芳烃高效分离的模拟移动床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97440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930343A (zh) * 2017-12-30 2018-04-20 大连福佳·大化石油化工有限公司 吸附塔反冲洗系统及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930343A (zh) * 2017-12-30 2018-04-20 大连福佳·大化石油化工有限公司 吸附塔反冲洗系统及方法
CN107930343B (zh) * 2017-12-30 2024-02-20 大连福佳·大化石油化工有限公司 吸附塔反冲洗系统及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914673B2 (en) Fluid distribution apparatus
CN106040109B (zh) 一种气流分布板及其反应器
CN205974406U (zh) 适于重芳烃高效分离的模拟移动床
CN109339200A (zh) 消能截污式跌水井装置
CN101632912B (zh) 包含喷流挡板的多级塔中的流体分配和收集系统
CN101940848B (zh) 一种催化精馏塔构件
CN106345391B (zh) 复合式立体旋流筛板及复合式筛板塔
CN103285779A (zh) 一种流体混合分布设备
CN206715895U (zh) 气体分布器及包含该气体分布器的反应器
CN108686590A (zh) 使用串联的n个塔的模拟移动床分离方法的收集和分布通道的新颖构思
CN102908797B (zh) 复合穿流塔板与纤维束填料耦合的组合式塔板
CN209205257U (zh) 填料单元及流化床气固接触设备
CN201454503U (zh) 轴向流固定床气固催化反应器
CN216537032U (zh) 一种悬挂式斜板填料
CN205517661U (zh) 一种流化床反应器气体预分布器
CN111013178B (zh) 一种阶梯式液体环流鼓泡塔及分散气体的方法
CN201055714Y (zh) 笼式过滤装置
CN201482464U (zh) 一种催化转化催化剂汽提器
CN209333431U (zh) 一种环形颗粒层过滤除尘装置
CN209427430U (zh) 一种小型一体化投料储存与计量系统
CN206229368U (zh) 复合式立体旋流筛板及复合式筛板塔
CN103084084A (zh) 一种液体收集、混合和均布的设备
CN102451647B (zh) 流体分布设备
CN208975753U (zh) 一种流体混合分布设备
CN207507163U (zh) 一种防爆除尘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100037 Beijing city Haidian District Zengguang Road No. 21

Patentee after: CHINA KUNLUN CONTRACTING & ENGINEERING Corp.

Patentee after: China Textile Industry Design Institute

Address before: 100037 Beijing city Haidian District Zengguang Road No. 21

Patentee before: CHINA KUNLUN CONTRACTING & ENGINEERING Corp.

Patentee before: China Textile Industry Design Institute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70224

Address after: 100037 Beijing city Haidian District Zengguang Road No. 21

Patentee after: CHINA KUNLUN CONTRACTING & ENGINEERING Corp.

Address before: 100037 Beijing city Haidian District Zengguang Road No. 21

Patentee before: CHINA KUNLUN CONTRACTING & ENGINEERING Corp.

Patentee before: China Textile Industry Design Institute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1222

Address after: 100007 No. 9 North Main Street, Dongcheng District, Beijing, Dongzhimen

Patentee after: CHINA NATIONAL PETROLEUM Corp.

Patentee after: CHINA KUNLUN CONTRACTING & ENGINEERING Corp.

Address before: 100037 No. 21, shining road, Beijing, Haidian District

Patentee before: CHINA KUNLUN CONTRACTING & ENGINEERING Co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