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972038U - 拖动装置及使用该拖动装置的封装机 - Google Patents

拖动装置及使用该拖动装置的封装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972038U
CN205972038U CN201620797056.9U CN201620797056U CN205972038U CN 205972038 U CN205972038 U CN 205972038U CN 201620797056 U CN201620797056 U CN 201620797056U CN 205972038 U CN205972038 U CN 20597203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ctuator
assembly
drivewheel
dragging
power transmis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797056.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钟昆恒
宋东度
冯信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Zhuo E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Zhuo E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Zhuo E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Zhuo E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797056.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97203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97203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972038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ackage Closures (AREA)

Abstract

一种拖动装置,包括驱动件及与所述驱动件直接或间接连接的两个拖动组件,每个拖动组件包括由所述驱动件带动旋转的主动轮,所述两个拖动组件的主动轮相对间隔设置,所述两个拖动组件的主动轮的转动方向相反。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使用上述拖动装置的封装机,上述拖动装置的结构简单且拖动动作可靠。

Description

拖动装置及使用该拖动装置的封装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拖动装置及使用该拖动装置的封装机。
背景技术
在多工序处理过程中,例如对长条状的物料的自动化处理工艺中,有时候需要实现以一定频率移动物料,现有的实现自动化移动物料的方式常采用传送带运送,但传送带运送占据较大的体积,不方便设置在紧凑型的机台中。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以上内容,有必要提供一种提高结构简单的拖动装置及使用该拖动装置的封装机。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拖动装置,包括驱动件及与所述驱动件直接或间接连接的两个拖动组件,每个拖动组件包括由所述驱动件带动旋转的主动轮,所述两个拖动组件的主动轮相对间隔设置,所述两个拖动组件的主动轮的转动方向相反。
优选地,每个拖动组件还包括从动轮、及绕在所述主动轮与所述从动轮上的传动带,所述两个拖动组件的传动带间隔设置。
优选地,每个拖动装置还包括传动组件,所述传动组件包括支撑架、两根传动轴、及两个传动齿轮,所述两个传动齿轮分别套在两根传动轴上,且相互啮合,所述两根传动轴支撑在所述支撑架,且其中一根传动轴与所述驱动件连接,所述两根传动轴分别穿过两个拖动组件的主动轮。
优选地,所述传动组件还包括保护罩,所述保护罩盖住所述驱动件的驱动轴及所述两个传动齿轮上。
优选地,所述支撑架包括固定板和安装在所述固定板上的齿轮支架,所述驱动件安装至所述固定板,所述齿轮支架包括两个平行的支撑板,所述两个传动齿轮收容在所述两个支撑板之间,所述两根传动轴穿过所述两个支撑板。
优选地,每个拖动组件还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安装板,每个拖动组件的主动轮及从动轮收容在所述两个安装板之间,两根传动轴之一穿过两个拖动组件之一拖动组件的安装板及主动轮,两根传动轴之另一穿过两个拖动组件之另一拖动组件的安装板及主动轮,每个拖动组件还包括穿过所述安装板及所述从动轮的从动轴。
优选地,每个拖动组件还包括两个轴套,其中一个轴套套在对应的传动轴上,并位于两个安装板中的一个安装板与所述主动轮之间,其中另一个轴套套在对应的从动轴上,并位于两个安装板中的一个安装板与所述从动轮之间。
优选地,每个拖动组件还包括保护罩,每个拖动组件的保护罩盖在所述主动轮、所述从动轮、所述传动带、及所述安装板上。
优选地,所述拖动装置还包括锁扣组件,所述锁扣组件包括设置在其中一个拖动组件上的基座、可旋转地设置在所述基座上的把手、可旋转地设置在所述把手上的卡环、及设置在另一个拖动组件上的卡扣,所述卡环与所述卡扣可拆卸地卡合。
优选地,所述卡扣的底部开设有卡槽,所述卡环可拆卸地卡合在所述卡槽中。
一种封装机,其包括支撑架、设置在所述支撑架上的料斗、与所述料斗连通的输送管、设置在输送管一端的翻领成型器、安装在所述支撑架上且位于所述翻领成型器一侧的热封合装置、及如权利要求1~10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拖动装置,所述拖动装置设置在所述支撑架上。
实施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上述拖动装置采用驱动件驱动两个间隔设置的主动轮正反转,就能够实现两个主动轮夹住物料并拖动,结构简单,且拖动动作可靠。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的封装机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封装机从另一视角的立体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封装机的部分分解的立体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封装机省略钣金件后的前视图。
图5为图1所示封装机的张紧机构的立体示意图。
图6为图1所示封装机的拖动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7为图6所示拖动装置省略传动带后的分解示意图。
图8为图6所示拖动装置省略传动带后的部分分解示意图。
图9为图6所示拖动装置从另一视角的立体示意图。
图10为图9所示拖动装置省略传动带后的分解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顶”、“底”、“上”、“下”、“左”、“右”、 “前” 、“后”、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的封装机100为采用无纺布封装育苗轻基质的封装机。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封装机100也可用于采用其他可卷曲的包装物封装其他物质,例如,无纺布可替换为网袋、塑料袋、塑料膜、其他布料等;轻基质可替换为土壤、沙土、泥炭等其他基质。在本实施方式中,封装机100为纸钵机。
封装机100包括支撑架10、储料机构20、显示屏30、电控柜40、翻领成型器50、无纺布供应装置60、热封合装置70、拖动装置80、切断装置90。其中储料机构20、显示屏30、电控柜40、无纺布供应装置60、热封合装置70、拖动装置80、及切断装置90都安装在支撑架10上。为方便后续描述各部件间的位置关系,定义X、Y、Z轴方向,其中X轴方向和Y轴方向相互垂直,且都平行水平面,Z轴方向垂直于X轴方向和Y轴方向,且为竖直方向。
支撑架10大致呈中空长方体框状,其由支撑杆连接成的机架和与机架固定的钣金件组成。支撑架10形成六个侧壁,为方便描述,以图1的朝向,六个侧壁分别为顶壁11、底壁12、左侧壁13、右侧壁14、前侧壁15、后侧壁16。其中,顶壁11和底壁12平行XY平面,左侧壁13和右侧壁14平行YZ平面,前侧壁15和后侧壁16平行XZ平面。支撑架10中间形成收纳空间17,底壁12、左侧壁13、右侧壁14、前侧壁15、及后侧壁16分别开设开口18,且各开口18与收纳空间17相连通。
在本实施方式中,底壁12、左侧壁13、右侧壁14、及后侧壁16上的开口18大致呈矩形,前侧壁15上的开口18形状稍有不同,其靠近顶壁11处向顶壁11方向延伸形成延伸开口19。支撑架10的底壁12还与两根连接杆121连接,两根连接杆121大致平行设置,且位于底壁12的两端处。每根连接杆121的两端分别装设有一个脚杯122。支撑架10的底壁12上还设置有六个脚轮123,六个脚轮123呈两排设置在两根连接杆121之间。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支撑架10的形状不限定上述结构,例如设置开口的数量大于一即可,例如支撑架10的形状可不为规则的长方体形状等。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脚杯122和脚轮123可不限定上述实施方式中的数量,如无需经常移动封装机100,脚杯122和脚轮123也可以省略。
请同时参阅图3和图4,储料机构20包括料斗21、气罐22、与料斗21连通的输送器23、气源稳压模块24、及与输送器23连接的输送管25。在本实施方式中,料斗21大致呈漏斗状,其用于放置物料(轻基质),并向后续的封装工序提供物料。料斗21通过一个支撑架211固定在顶壁11上,且位于顶壁11临近左侧壁13的端部。料斗21的顶部设置两个物料检测器213,用于实时检测料斗21中的物料的容量,并反馈给电控柜40内的处理器,在处理器接收到物料检测器213反馈的物料容量低于料斗21的某一预设的安全线时,处理器控制警报装置(图未示)发出警报,以能够提醒用户及时补充物料。在本实施方式中,物料检测器213为红外传感器。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物料检测器213不限定于红外传感器,例如可以是激光传感器等。
料斗21的底部还设置有物料搅拌器215,顶壁11的内表面上安装有一搅拌驱动件216,搅拌驱动件216位于物料搅拌器215的下方且穿过顶壁11与物料搅拌器215连接。搅拌驱动件216用于驱动物料搅拌器215旋转,从而对料斗21中的物料进行搅拌,以免结块或堵塞出料口210。物料搅拌器215包括旋转轴2151、设置在旋转轴2151上的至少一第一搅拌臂2153和设置在旋转轴2151上的至少一第二搅拌臂2155。旋转轴2151竖直设置,且在搅拌驱动件216的驱动下旋转,并带动第一搅拌臂2153和第二搅拌臂2155旋转,以搅动物料。第一搅拌臂2153由旋转轴2151伸出后朝向料斗21的进料口方向延伸。第二搅拌臂2155位于第一搅拌臂2153的下方,且临近出料口210。第二搅拌臂2155大致平行水平面。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搅拌臂2153的数量为两个,且位置对称设置。两个第一搅拌臂2153的形状不相同,其中一个第一搅拌臂2153为圆柱状,另一个第一搅拌臂2153为扁平条状。第二搅拌臂2155的数量为四个,且两两对称设置。
输送器23和输送管25位于料斗21远离左侧壁13的一侧。输送器23与输送管25相连,且都沿X轴方向设置,输送管25通过固定器(图未标)固定在顶壁11上。输送器23远离输送管25的一端与料斗21的出料口210相连接,从而使得料斗21中的轻基质从出料口210、输送器23进入输送管25中。
气罐22收容在收纳空间17中,并靠近左侧壁13。在本实施方式中,气罐22为两个,且并排设置。两个气罐22通过连接块221固定在一起,并通过与连接块221固定的固定块223固定在底壁12上,以增加气罐22的稳固性。气源稳压模块24固定在左侧壁13上,且与气罐22和气源(图未示)相连通,用于调节气流强度,从而使得气罐22向输送器23保持输送稳压气体,带动料斗21中的轻基质向输送器23中移动,以进一步输送至输送管25。通过气源稳压模块24调节气体的强度,能够调节轻基质在输送器23或输送管25中的紧实程度。
气源稳压模块24包括两个气源稳压器241、电磁阀243、保护罩245、及多根气管(图未示)。气源稳压器241和电磁阀243装设在支撑架10的左侧壁13上,保护罩245盖在气源稳压器241和电磁阀243上,且保护罩245的两侧开口,以方便气管进出。以下介绍气罐、气源、气源稳压器241、电磁阀243、及输送器23之间的气连通关系:气源与两个气源稳压器241中的一个通过气管连接,两个气源稳压器241通过气管连接,以共用气源。与气源连接的气源稳压器241通过气管连接两个气罐22中的一个,两个气罐22通过气管连通,两个气罐22中的另一个通过气管与电磁阀243的进气口连接,电磁阀243的出气口通过气管与输送器23连接,在本实施方式中,输送器23为空气放大器。不难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封装机也可以不包含气管,而是在使用前另外配置气管连接即可。
显示屏30通过一支柱(图未标)设置在支撑架10的顶壁11上方。显示屏30位于料斗21远离左侧壁13的一侧,并临近输送管25。在本实施方式中,显示屏30为LCD工控屏。电控柜40收容在支撑架10的收纳空间17中,并位于气罐22远离左侧壁13的一侧,且支撑在支撑架10的底壁12上。电控柜40与显示屏30电连接,并能够控制显示屏30显示封装过程中的参数或由检测器反馈的信息。例如,显示屏30可以显示设备产量、运行速度、热封温度、无纺布余量、料斗物料余量、爆料异常等。
支撑架10的顶壁11上开设有供无纺布穿过的开口110。翻领成型器50设置在输送管25的末端,并位于开口110的上方。翻领成型器50用于将无纺布卷成收纳轻基质的圆筒状。配合热封合装置70、拖动装置80及储料机构20,轻基质能够不间断地装入翻领成型器50成型的圆筒状无纺布内。
无纺布供应装置60包括无纺布定位机构61及无纺布张紧机构63。无纺布定位机构61用于将无纺布卷610定位在支撑架10内。无纺布张紧机构63用于调节无纺布的张紧度。无纺布定位机构61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固定块611、两端分别与两个固定块611固定的定位轴612、套在定位轴612上的两个限位件613、及与两个固定块611连接的U形限宽器614。两个固定块611均呈长条状,且沿X轴方向固定在前侧壁15的内表面与后侧壁16的内表面上,且两个固定块611临近右侧壁。固定块611收容在收纳空间17中,且部分从右侧壁14的开口伸出。
定位轴612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两个固定块611靠近电控柜40的端部,且沿Y轴方向设置,用于穿过无纺布卷610。两个限位件613大致呈圆盘状,且间隔设置在定位轴612上。两个限位件613之间间隔的距离大致为无纺布卷610的宽度,从而使得无纺布卷610卡在两个限位件613之间,避免无纺布卷沿Y轴方向移动。U形限宽器614的两边分别与两个固定块611固定,用于避免装入过大宽度的无纺布卷610,导致与电控柜40干涉而无法装入。
请同时参阅图5,无纺布张紧机构63固定在支撑架10之前侧壁15和后侧壁16的内表面上,且位于翻领成型器50和热封合装置70的下方。无纺布张紧机构63包括第一张紧杆631、第二张紧杆632、第三张紧杆633、两个连接板634、两个挡板635、第一抵持杆636、第二抵持杆637、两个固定板638、及调节杆639。第一张紧杆631、第二张紧杆632、第三张紧杆633沿Y轴方向平行设置,第二张紧杆632的高度稍微高于第一张紧杆631,且第二张紧杆632较第一张紧杆631靠近左侧壁13。第三张紧杆633位于第二张紧杆632的上方,且第三张紧杆633的直径小于第一张紧杆631和第二张紧杆632的直径。
两个连接板634大致平行设置在第一张紧杆631的两侧,其中一个连接板634的一端与第一张紧杆631的第一端固定,另一端与一个挡板635固定;另一个连接板634的一端与第一张紧杆631的第二端固定,另一端与另一个挡板635固定。两个挡板635平行间隔设置,且每个挡板635固定在对应的连接板634面向另一连接板634的面上,因此两个挡板635之间的距离小于两个连接板634之间的距离。第二张紧杆632与第三张紧杆633的两端分别安装在两个挡板635上,且第三张紧杆633穿过两个挡板635的孔为条形孔,以能够调节第三张紧杆633相对第二张紧杆632的位置。
第一抵持杆636与第二抵持杆637沿Y轴方向穿过两个挡板635,且第一抵持杆636与第二抵持杆637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两个固定板638上。第一抵持杆636临近第二张紧杆632,且第一抵持杆636的中心轴线的高度稍低于第二张紧杆632的中心轴线的高度。第二抵持杆637临近第三张紧杆633,且第二抵持杆637的中心轴线的高度稍低于第三张紧杆633的中心轴线的高度。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抵持杆637的直径大于第一抵持杆636的直径。第一抵持杆636与第二抵持杆637用于对无纺布提供摩擦力以实现张紧无纺布,并用于对两个挡板635的移动起导向作用。两个固定板638平行间隔设置,且位于第一抵持杆636与第二抵持杆637的两端,并位于两个挡板635的外侧。调节杆639穿过其中一个固定板638,且一端与临近的挡板635螺合。调节杆639远离挡板635的端部形成调节帽6391,在旋转调节帽6391时,两个挡板635在第一抵持杆636与第二抵持杆637的导向下,沿着Y轴方向移动,从而调节挡板635与固定板638之间的距离,以调节无纺布在翻领成型器的走布效果,使无纺布重叠部分均匀不起皱,后续热封合效果更佳。
放置在无纺布定位机构61的定位轴612上的无纺布卷,拉出无纺布后,无纺布从第一张紧杆631的上侧绕过,并从第二张紧杆632与第一抵持杆636之间穿过,然后从第三张紧杆633与第二抵持杆637之间穿出,到达翻领成型器50。第一抵持杆636与第二张紧杆632对无纺布提供的摩擦力及第二抵持杆637与第三张紧杆633对无纺布提供的摩擦力,提供对无纺布的张紧力。由于无纺布通常存在一定的公差,通过调节挡板635与固定板638之间的距离,能够更好地适配不同的无纺布。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无纺布张紧机构63可省略第三张紧杆633和第二抵持杆637,无纺布绕过第一张紧杆631和第二张紧杆632。
进一步地,支撑架10之顶壁11的内表面上对应无纺布张紧机构63的位置处还装设有无纺布检测器(图未示),用以检测无纺布的状态,并反馈给电控柜40内的处理器,在处理器接收到无纺布检测器反馈的无纺布用尽的信息时,处理器控制警报装置(图未示)发出警报并将警报信息显示在显示屏30上,以能够提醒用户及时补充无纺布卷。在本实施方式中,无纺布检测器为光电传感器。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无纺布检测器可为其他传感器,例如激光传感器、红外传感器等。
请参阅图6至图10,拖动装置80包括驱动件81、传动组件83、两个间隔设置的拖动组件85、及锁扣组件87。传动组件83连接驱动件81和两个拖动组件85,用于将驱动件81的运动传递给两个拖动组件85。锁扣组件87安装在两个拖动组件85上,用于锁紧或释放两个拖动组件85。
驱动件81上固定安装一大致呈L形的连接板811。在本实施方式中,驱动件81为电机,优选地为步进电机。在其他实施方式中,驱动件81可替换为其他,例如气缸等。
传动组件83包括支撑架831、联轴器832、两根传动轴833、两个传动齿轮834、多个轴承836、及保护罩837。支撑架831与连接板811固定连接,从而将驱动件81固定在支撑架831上。支撑架831包括固定板8311和安装在固定板8311上的齿轮支架8313。固定板8311与连接板811固定,且通过角码固定在支撑架10的顶壁11上。齿轮支架8313包括两个平行的支撑板8314,且每个支撑板8314上开设两个通孔8315。
联轴器832连接驱动件81及两根传动轴833中的一根传动轴833,从而实现驱动件81驱动与其连接的传动轴833转动。两个传动齿轮834相互啮合,且分别套在两根传动轴833上,以使得与驱动件81连接的传动轴833转动时,通过两个传动齿轮834的传动,带动另一根传动轴833转动,且两根传动轴833的转动方向相反。两个传动齿轮834位于两个支撑板8314之间,两根传动轴833分别穿过对应的通孔8315,每根传动轴833的两端分别套有轴承836,且轴承836收容在通孔8315中,以避免支撑板8314干涉传动轴833的转动。保护罩837盖在驱动件81的驱动端、联轴器832及两个传动齿轮834上,用以保护上述元件、提高操作安全性及提高整体美观的效果。
两个间隔设置的拖动组件85分别与两根传动轴833连接,用于拖动夹在两个拖动组件85之间的布管201。两个拖动组件85间的距离大致等于或稍小于布管201的直径,以实现夹住布管201并拖动布管201。
每个拖动组件85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安装板851、主动轮852、从动轮853、传动带854、两个轴套855、多个轴承856、保护罩857、及从动轴858。每个安装板851大致呈长条状,以适配间隔设置的主动轮852和从动轮853。每个安装板851上开设两个通孔8511,8512,且对应的传动轴833穿过两个安装板851上的通孔8511,8512。传动轴833在轴承856的间隔下支撑在安装板851上。主动轮852套设在对应的传动轴833上,且位于两个安装板851之间。两个轴套855中的一个套在对应的传动轴833上,且位于主动轮852与靠近传动齿轮834的安装板851之间。两个拖动组件85的主动轮852、从动轮853、传动带854都相对设置,且间隔一定距离。
从动轮853通过一从动轴858支撑在两个安装板851上,具体为:从动轴858穿过两个安装板851上开的通孔8511,8512,且在轴承856的间隔下支撑在安装板851上。从动轮853可转动地套在从动轴858上,并位于两个安装板851之间,两个轴套855中的另一个套在从动轴858上,并位于主动轮852与靠近传动齿轮834的安装板851之间。两个轴套855用于定位轴承856与主动轮852/从动轮853。传动带854沿X轴方向套在主动轮852和从动轮853上,以使得主动轮852转动时,传动带854将运动传递至从动轮853,实现从动轮853转动。由于两个拖动组件85间的距离大致等于或稍小于布管201的直径,使得在夹持布管201时,两个传动带854在布管201的挤压下产生变形,在反作用力的作用下,两个传动带854的变形对布管201产生夹持力,以使得两个拖动组件85对布管201平稳夹持及拖动。
保护罩857罩盖在主动轮852和从动轮853上,起保护作用和美观效果,保护罩857之临近另一拖动组件85的一侧开设开口,以露出传动带854,实现传动带854接触布管201及拖动布管201。保护罩857上开设有供传动轴833穿过的通孔8571和从动轴858穿过的通孔8572,在本实施方式中,安装板851上供传动轴833穿过的通孔8511和保护罩857上供传动轴833穿过的通孔8571大致呈圆形,安装板851上供从动轴858穿过的通孔8512和保护罩857上供从动轴858穿过的通孔8572大致为条形,从而实现调节从动轴858及从动轮853相对主动轮852的距离。
锁扣组件87包括基座871、可旋转地设置在基座871上的把手873、可旋转地设置在把手873上的卡环875、及与卡环875可拆卸地卡合的卡扣877。基座871固定设置在两个安装板851中的一个上,且固定在该安装板851背离从动轮853的面上。基座871通过一沿X轴方向的转轴(图未标)与把手873可旋转地连接,使得把手873能够相对基座871绕X轴旋转。卡环875大致呈U形,其通过另一沿X轴方向的转轴(图未标)与把手873可旋转地连接,使得卡环875能够相对把手873绕X轴旋转。卡扣877固定设置在两个安装板851中的另一个上,并位于基座871的下方(即在Z轴方向与基座871对齐)。卡扣877的底部开设有卡槽878,用于卡住U形的卡环875。卡环875扣在卡扣877上时,两个拖动组件85以一定间隔锁定。当拉动把手873使其绕X轴旋转时,卡环875能够从卡扣877上脱开,从而松开两个拖动组件85,方便将布管201拉到两个拖动组件85之间。
拖动装置80的组装方式可以但不限定如下方式:将两个传动齿轮834依次放入齿轮支架8313的两个支撑板8314之间,并将两根传动轴833穿过两个支撑板8314和相应的传动齿轮834,并在两根传动轴833上套设轴承836以隔开传动轴833与支撑板8314。将连接板811安装到驱动件81上,两根传动轴833中位于上方的传动轴833通过联轴器832与驱动件81相连,并进一步将连接板811固定到支撑架831上。将保护罩837该在传动齿轮834及联轴器832上,并与支撑架831固定。将主动轮852和轴套855放在两个安装板851之间,并将传动轴833伸出支撑板8314的一端穿过安装板851、轴套855和主动轮852,且在传动轴833上套设轴承856以隔开传动轴833与安装板851。将另一轴套855和从动轮853放在两个安装板851之间,将从动轴858穿过安装板851、该轴套855和从动轮853,并在从动轴858上套设轴承856以隔开从动轴858与安装板851。将传动带套在主动轮852与从动轮853上。然后将组装后的拖动装置80放在支撑架10的顶壁11上,并将支撑架831的固定板8311通过角码固定在顶壁11上。轴承856可为但不限定于采用带法兰边的轴承、深沟球轴承等。
拖动布管201时的工作原理为:驱动件81启动,带动与驱动件81连接的传动轴833转动,通过两个传动齿轮834带动另一根传动轴833转动。两根传动轴833转动时,带动两个主动轮852转动,通过传动带854带动两个从动轮853转动。两个拖动组件85的主动轮852、从动轮853及传动带854共同带动夹持的布管201沿X轴方向移动。在更换了无纺布卷610时,需重新将形成的布管201拉至两个拖动组件85之间,此时,拉下把手873,带动卡环875从卡扣877的卡槽878中脱离,从而两个拖动组件85能够打开,待将布管201放至两个拖动组件85之间时,将卡环875卡入卡扣877的卡槽878中,往上拉动把手873,将两个拖动组件85锁住。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拖动组件85可由驱动件81直接驱动,此时传动组件83可省略,驱动件81可设置数量为两个,分别驱动两个拖动组件83的主动轮852,或者设置一个具有两个驱动轴的驱动件81,两个驱动轴分别驱动两个拖动组件83的主动轮852。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也可以省略从动轮853和传动带854,而只用主动轮852拖动布管201。
热封合装置70设置在翻领成型器50远离料斗21的一侧,且位于无纺布张紧机构63的上方,用于对经翻领成型器50成型的圆筒状无纺布进行热封合。切断装置90位于拖动装置80远离热封合装置70的一侧,且位于顶壁11远离料斗21的端部上,用于切断布管形成一个个钵体。热封合装置70、拖动装置80及切断装置90大致沿X轴方向依次设置,且都设置保护罩。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封装机100在使用时,无纺布经过无纺布张紧机构63和翻领成型器50,使无纺布卷成圆柱状,通过热封装置,使得无纺布重叠部分封合。通过向输送器23输入高压气力,将料斗21中的轻基质通过输送器23输入圆柱状的无纺布中形成布管201,热封合装置70对布管201之两重叠的折边进行热封合,拖动装置80朝切断装置90的方向拖动布管201,切断装置90切断将布管201切成一个个钵体。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封装机100,无需采用涂有胶合剂的无纺布,而采用通用的无纺布热封即可,减小了成本。采用气力输送器原理输送物料,避免了采用螺杆方式带来的磨损,提高了封装机的使用寿命和使用便利性及减少维修成本。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封装机100,在热封合装置70、拖动装置80、切断装置90等所在位置处都加了保护罩,提高了安全性和美观性。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封装机100,其拖动装置80采用同步带轮拖动的方式,传动带854与布管201接触的面积较大,不容易出现打滑、扯烂布管的现象,运行稳定可靠。在需更换布管201的情况下,可快捷便利地松开和锁紧锁扣组件87即可。拖动装置80的驱动件81、齿轮及带轮上都安装有保护罩,加大了安全性能。
可以理解,本实施方式中的热封装置、拖动装置及切断装置都不限定于用在农业包装领域中,也可应用在化工、制药、食品等行业中需要实现热封、拖动、切断的场合。
以上实施方式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以上较佳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都不应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1)

1.一种拖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拖动装置包括驱动件及与所述驱动件直接或间接连接的两个拖动组件,每个拖动组件包括由所述驱动件带动旋转的主动轮,所述两个拖动组件的主动轮相对间隔设置,所述两个拖动组件的主动轮的转动方向相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拖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拖动组件还包括从动轮、及绕在所述主动轮与所述从动轮上的传动带,所述两个拖动组件的传动带间隔设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拖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拖动装置还包括传动组件,所述传动组件包括支撑架、两根传动轴、及两个传动齿轮,所述两个传动齿轮分别套在两根传动轴上,且相互啮合,所述两根传动轴支撑在所述支撑架,且其中一根传动轴与所述驱动件连接,所述两根传动轴分别穿过两个拖动组件的主动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拖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还包括保护罩,所述保护罩盖住所述驱动件的驱动轴及所述两个传动齿轮上。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拖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包括固定板和安装在所述固定板上的齿轮支架,所述驱动件安装至所述固定板,所述齿轮支架包括两个平行的支撑板,所述两个传动齿轮收容在所述两个支撑板之间,所述两根传动轴穿过所述两个支撑板。
6.如权利要求3~5中任一项所述的拖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拖动组件还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安装板,每个拖动组件的主动轮及从动轮收容在所述两个安装板之间,两根传动轴之一穿过两个拖动组件之一拖动组件的安装板及主动轮,两根传动轴之另一穿过两个拖动组件之另一拖动组件的安装板及主动轮,每个拖动组件还包括穿过所述安装板及所述从动轮的从动轴。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拖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拖动组件还包括两个轴套,其中一个轴套套在对应的传动轴上,并位于两个安装板中的一个安装板与所述主动轮之间,其中另一个轴套套在对应的从动轴上,并位于两个安装板中的一个安装板与所述从动轮之间。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拖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拖动组件还包括保护罩,每个拖动组件的保护罩盖在所述主动轮、所述从动轮、所述传动带、及所述安装板上。
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拖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拖动装置还包括锁扣组件,所述锁扣组件包括设置在其中一个拖动组件上的基座、可旋转地设置在所述基座上的把手、可旋转地设置在所述把手上的卡环、及设置在另一个拖动组件上的卡扣,所述卡环与所述卡扣可拆卸地卡合。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拖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的底部开设有卡槽,所述卡环可拆卸地卡合在所述卡槽中。
11.一种封装机,其包括支撑架、设置在所述支撑架上的料斗、与所述料斗连通的输送管、设置在输送管一端的翻领成型器、安装在所述支撑架上且位于所述翻领成型器一侧的热封合装置、及如权利要求1~10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拖动装置,所述拖动装置设置在所述支撑架上。
CN201620797056.9U 2016-07-27 2016-07-27 拖动装置及使用该拖动装置的封装机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597203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797056.9U CN205972038U (zh) 2016-07-27 2016-07-27 拖动装置及使用该拖动装置的封装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797056.9U CN205972038U (zh) 2016-07-27 2016-07-27 拖动装置及使用该拖动装置的封装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972038U true CN205972038U (zh) 2017-02-22

Family

ID=580278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797056.9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5972038U (zh) 2016-07-27 2016-07-27 拖动装置及使用该拖动装置的封装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97203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043830A (zh) * 2016-07-27 2016-10-26 东莞松山湖机器人产业发展有限公司 拖动装置及使用该拖动装置的封装机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043830A (zh) * 2016-07-27 2016-10-26 东莞松山湖机器人产业发展有限公司 拖动装置及使用该拖动装置的封装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043772B (zh) 封装机
CN205972038U (zh) 拖动装置及使用该拖动装置的封装机
CN104229391A (zh) 一种自动提升输送供料机构
CN106586126A (zh) 一种新型热收缩膜包装设备
CN106043830B (zh) 拖动装置及使用该拖动装置的封装机
CN205998193U (zh) 封装机
CN210162306U (zh) 一种激光模组编带包装装置
CN205972070U (zh) 切断装置及使用该切断装置的封装机
CN207090606U (zh) 一种自动化控制放卷进料装置
CN106477197A (zh) 助流器、物料输送装置及封装机
CN206358667U (zh) 助流器、物料输送装置及封装机
CN106043829B (zh) 热封合装置及使用该热封合装置的封装机
CN207328998U (zh) 包装设备
CN207969395U (zh) 一种农用快速玉米脱离装置
CN217261038U (zh) 一种吨包自动上袋快速高效灌装设备
CN106043844A (zh) 切断装置及使用该切断装置的封装机
CN106258100A (zh) 一种同时进行播种和洒肥的装置
CN215046489U (zh) 一种间歇式高效送料机构
CN210364589U (zh) 一种肥料生产用自动送料结构
CN216333144U (zh) 一种有机肥料生产用的包装处理装置
CN204445042U (zh) 一种用于光伏组件的自动旋转展示装置
CN211811970U (zh) 一种厂区生产用可实现传输角度调节的传输台
CN214293918U (zh) 一种具有稳定结构的塑料颗粒生产装置
CN217599047U (zh) 一种可记数收储的产品包装输送装置
CN216402580U (zh) 一种化肥配料系统自动报警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222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7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