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959157U - 供电电源管理电路和计算机 - Google Patents

供电电源管理电路和计算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959157U
CN205959157U CN201620736518.6U CN201620736518U CN205959157U CN 205959157 U CN205959157 U CN 205959157U CN 201620736518 U CN201620736518 U CN 201620736518U CN 205959157 U CN205959157 U CN 20595915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wer supply
switch
pipe
switching tube
switch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736518.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葛广肆
曹力
张伟进
王飞舟
石明
林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ZHONGDIAN CHANGCHENG INFORMATION SAFETY SYSTEM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ZHONGDIAN CHANGCHENG INFORMATION SAFETY SYSTEM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ZHONGDIAN CHANGCHENG INFORMATION SAFETY SYSTEM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ZHONGDIAN CHANGCHENG INFORMATION SAFETY SYSTEM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736518.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95915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95915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95915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irect Current Feeding And Distribu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供电电源管理电路,适用于电路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供电电源管理电路,与供电电源相连,用于对多个负载电路进行供电管理,供电电源管理电路包括:具有多个信号检测端、多个信号输出端的控制模块和多个开关模块;在控制模块检测到任一负载电路发送的开关信号时,控制模块向与负载电路对应连接的开关模块发送控制信号,以控制供电电源通过开关模块为负载电路供电。实现了计算机的供电电源同时为多个功能模块进行统一供电,进而使得多个用电设备共用一个供电电源,且避免了电源设备以及电能浪费的现象。

Description

供电电源管理电路和计算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供电电源管理电路和计算机。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向智能化方向发展,越来越多的智能家电、智能终端以及智能穿戴设备层出不穷,例如计算机,更加趋向集成化和智能化。虽然现有的计算机应用许多应用功能,但同时需要集成多个硬件功能模块作为实现基础。所以现有的计算机中存在多个功能模块同时使用一组电源作为供电电源的现象。现有的解决方案是针对每个功能模块单独设计一路电源,但这一方案会造成电源设备以及电能的不必要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供电电源管理电路和计算机,旨在解决现有的计算机中多个功能模块需要通过单独供电的方式进行供电,造成电源设备以及电能浪费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供电电源管理电路,与供电电源相连,用于对多个负载电路进行供电管理,所述供电电源管理电路包括:具有多个信号检测端、多个信号输出端的控制模块和多个开关模块;
所述控制模块的多个信号检测端分别与每个负载电路的被检测端相连,所述控制模块的多个信号输出端分别与每个开关模块的受控端相连,所述每个开关模块的信号接收端共接所述供电电源的供电端,所述每个开关模块的供电输出端分别与所述每个负载电路的电源输入端相连;
在所述控制模块检测到任一负载电路发送的开关信号时,所述控制模块向与所述负载电路对应连接的开关模块发送控制信号,以控制所述供电电源通过所述开关模块为所述负载电路供电。
进一步的,所述开关模块包括:第一开关单元和第二开关单元;
所述第一开关单元的信号输入端为所述开关模块的受控端,所述第一开关单元的电源端接电源,所述第一开关单元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第二开关单元的第一输入端相连,所述第二开关单元的第二输入端为所述开关模块的信号接收端,所述第二开关单元的输出端为所述开关模块的供电输出端。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模块包括:芯片;
所述芯片的电源输入端连接电源,所述芯片的多个输入端为所述控制模块的多个信号检测端,所述芯片的多个输出端为所述控制模块的多个信号输出端,所述芯片的地线端接地。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开关单元包括:电阻R1、第一开关管以及第二开关管;
所述电阻R1的第一端与所述电源相连,所述电阻R1的第二端共接所述第一开关管的高电位端和所述第二开关管的受控端,所述第一开关管的低电位端接地,所述第一开关管的受控端为所述第一开关单元的信号输入端,所述第二开关管的高电位端为所述第一开关单元的输出端,所述第二开关管的低电位端接地。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开关单元包括:电阻R2、第三开关管、第四开关管以及第五开关管;
所述电阻R2的第一端为所述第二开关单元的第一输入端,所述电阻R2的第一端共接所述第三开关管的受控端、所述第四开关管的受控端以及所述第五开关管的受控端,所述电阻R2的第二端为所述第二开关单元的第二输入端,所述电阻R2的第二端共接所述第三开关管的低电位端、所述第四开关管的低电位端以及所述第五开关管的低电位端,所述第三开关管的高电位端共接所述第四开关管的高电位端和所述第五开关管的高电位端,所述第五开关管的高电位端为所述第二开关单元的输出端。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开关管为MOS管、IGBT管或带体二极管的IGBT管;所述第二开关管为MOS管、IGBT管或带体二极管的IGBT管。
进一步的,所述第三开关管为MOS管、IGBT管或带体二极管的IGBT管。
进一步的,所述第四开关管为MOS管、IGBT管或带体二极管的IGBT管。
进一步的,所述第五开关管为MOS管、IGBT管或带体二极管的IGBT管。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计算机,所述计算机包括如上所述的供电电源管理电路。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供电电源管理电路,与供电电源相连,用于对多个负载电路进行供电管理,供电电源管理电路包括:具有多个信号检测端、多个信号输出端的控制模块和多个开关模块;控制模块的多个信号检测端分别与每个负载电路的被检测端相连,控制模块的多个信号输出端分别与每个开关模块的受控端相连,每个开关模块的信号接收端共接供电电源的供电端,每个开关模块的供电输出端分别与每个负载电路的电源输入端相连;在控制模块检测到任一负载电路发送的开关信号时,控制模块向与负载电路对应连接的开关模块发送控制信号,以控制供电电源通过开关模块为负载电路供电。实现了计算机的供电电源同时为多个功能模块进行统一供电,进而使得多个用电设备共用一个供电电源,且避免了电源设备以及电能浪费的现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供电电源管理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供电电源管理电路的具体电路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计算机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供电电源管理电路和计算机,旨在解决现有的计算机中多个功能模块需要通过单独供电的方式进行供电,造成电源设备以及电能浪费的问题。
图1示出了本实施例提供的供电电源管理电路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一种供电电源管理电路100,与供电电源110相连,用于对多个负载电路120进行供电管理,供电电源管理电路100包括:具有多个信号检测端、多个信号输出端的控制模块10和多个开关模块20;
控制模块10的多个信号检测端分别与每个负载电路120的被检测端相连,控制模块10的多个信号输出端分别与每个开关模块20的受控端相连,每个开关模块20的信号接收端共接供电电源110的供电端,每个开关模块20的供电输出端分别与每个负载电路120的电源输入端相连;
在控制模块10检测到任一负载电路120发送的开关信号时,控制模块10向与负载电路120对应连接的开关模块20发送控制信号,以控制供电电源110通过开关模块20为负载电路120供电。
在本实施例中,多个负载电路120可以为计算机中的多个功能模块,可以是同时工作或不同时工作的功能模块。控制模块10可以为计算机的处理器,具体可以为飞腾系列的计算机处理器。在控制模块10检测到任一负载电路120发送的开关信号时,开关模块20根据控制模块10发送控制信号,导通供电电源110与负载电路120之间的连接通路,进而为对应的负载电路120供电。
如图1所示,开关模块20包括:第一开关单元21和第二开关单元22;
第一开关单元21的信号输入端为开关模块20的受控端,第一开关单元22的电源端接电源VDD,第一开关单元21的信号输出端与第二开关单元22的第一输入端相连,第二开关单元22的第二输入端为开关模块20的信号接收端,第二开关单元22的输出端为开关模块20的供电输出端。
图2示出了本实施例提供的供电电源管理电路的具体电路图。如图2所示,控制模块包括10:芯片U1;
芯片U1的电源输入端V_IN连接电源VDD,芯片U1的多个输入端(IN1、IN2、……INn)为控制模块10的多个信号检测端,芯片U1的多个输出端(OUT1、OUT 2、……OUT n)为控制模块10的多个信号输出端,芯片U1的地线端GND接地。
如图3所示,第一开关单元21包括:电阻R1、第一开关管Q1以及第二开关管Q2;
电阻R1的第一端与电源VDD相连,电阻R1的第二端共接第一开关管Q1的高电位端和第二开关管Q2的受控端,第一开关管Q1的低电位端接地,第一开关管Q1的受控端为第一开关单元21的信号输入端,第二开关管Q2的高电位端为第一开关单元21的输出端,第二开关管Q2的低电位端接地。
如图3所示,第二开关单元22包括:电阻R2、第三开关管Q3、第四开关管Q4以及第五开关管Q5;
电阻R2的第一端为第二开关单元22的第一输入端,电阻R2的第一端共接第三开关管Q3的受控端、第四开关管Q4的受控端以及第五开关管Q5的受控端,电阻R2的第二端为第二开关单元22的第二输入端,电阻R2的第二端共接第三开关管Q3的低电位端、第四开关管Q4的低电位端以及第五开关管Q5的低电位端,第三开关管Q3的高电位端共接第四开关管Q4的高电位端和第五开关管Q5的高电位端,第五开关管Q5的高电位端为第二开关单元22的输出端。
以下结合图2对本实施例提供的供电电源管理电路100的工作原理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2所示,芯片U1的多个输入端(IN1、IN2、……INn)分别与每个负载电路120的被检测端相连,芯片U1的多个输出端(OUT1、OUT 2、……OUT n)分别与每个开关模块20的受控端相连。当芯片U1检测到任一负载电路120发送的开关信号时,芯片U1向与负载电路120对应连接的开关模块20发送控制信号。以图3中芯片U1的一个输入端IN1检测到与其相邻的负载电路120发送的开关信号时,芯片U1的与输入端IN1对应的输出端OUT1向第一开关单元21发送控制信号,使得第一开关单元21中的第一开关管Q1导通,由于第二开关管Q2通过电阻R2与供电电源10相连,在第一开关管Q1导通导通时,第二开关管Q2也导通。
由于电阻R2的第一端共接第二开关管Q2的高电位端、第三开关管Q3的受控端、第四开关管Q4的受控端以及第五开关管Q5的受控端,电阻R2的第二端共接第三开关管Q3的低电位端、第四开关管Q4的低电位端以及第五开关管Q5的低电位端,因此,当第二开关管Q2导通后,第三开关管Q3、第四开关管Q4以及第五开关管Q5也同时导通。进而实现供电电源120通过开关模块20为负载电路120供电。
需要说明的是,如图2所示,第三开关管Q3、第四开关管Q4以及第五开关管Q5相互为并联关系,进而形成一并联网络,该并联网络在电路中起到控制和均流的作用。在实际应用中,可根据负载电路120的用电标准,对第二开关单元22中的第三开关管Q3、第四开关管Q4以及第五开关管Q5进行叠加或减少,进而实现控制其两端电压。
在本实用新型的所有实施例中,第一开关管Q1、第二开关管Q2、第三开关管Q3、第四开关管Q4以及第五开关管Q5都可以为MOS管、IGBT管或带体二极管的IGBT管。
在实际应用中,以最大限度实现对供电电源管理电路的开关功能为目的,可组合不同的开关管作为其他替代方案。
本实施例的另一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计算机200,图3示出了本实施例提供的计算机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计算机200包括上述实施例中的供电电源管理电路100。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计算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具体实现方式和工作原理在上述实施例中以及详细说明,故此处不再赘述。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供电电源管理电路,与供电电源相连,用于对多个负载电路进行供电管理,供电电源管理电路包括:具有多个信号检测端、多个信号输出端的控制模块和多个开关模块;控制模块的多个信号检测端分别与每个负载电路的被检测端相连,控制模块的多个信号输出端分别与每个开关模块的受控端相连,每个开关模块的信号接收端共接供电电源的供电端,每个开关模块的供电输出端分别与每个负载电路的电源输入端相连;在控制模块检测到任一负载电路发送的开关信号时,控制模块向与负载电路对应连接的开关模块发送控制信号,以控制供电电源通过开关模块为负载电路供电。实现了计算机的供电电源同时为多个功能模块进行统一供电,进而使得多个用电设备共用一个供电电源,且避免了电源设备以及电能浪费的现象。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供电电源管理电路,与供电电源相连,用于对多个负载电路进行供电管理,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电源管理电路包括:具有多个信号检测端、多个信号输出端的控制模块和多个开关模块;
所述控制模块的多个信号检测端分别与每个负载电路的被检测端相连,所述控制模块的多个信号输出端分别与每个开关模块的受控端相连,所述每个开关模块的信号接收端共接所述供电电源的供电端,所述每个开关模块的供电输出端分别与所述每个负载电路的电源输入端相连;
在所述控制模块检测到任一负载电路发送的开关信号时,所述控制模块向与所述负载电路对应连接的开关模块发送控制信号,以控制所述供电电源通过所述开关模块为所述负载电路供电。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电电源管理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模块包括:第一开关单元和第二开关单元;
所述第一开关单元的信号输入端为所述开关模块的受控端,所述第一开关单元的电源端接电源,所述第一开关单元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第二开关单元的第一输入端相连,所述第二开关单元的第二输入端为所述开关模块的信号接收端,所述第二开关单元的输出端为所述开关模块的供电输出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电电源管理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包括:芯片;
所述芯片的电源输入端连接电源,所述芯片的多个输入端为所述控制模块的多个信号检测端,所述芯片的多个输出端为所述控制模块的多个信号输出端,所述芯片的地线端接地。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供电电源管理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关单元包括:电阻R1、第一开关管以及第二开关管;
所述电阻R1的第一端与所述电源相连,所述电阻R1的第二端共接所述第一开关管的高电位端和所述第二开关管的受控端,所述第一开关管的低电位端接地,所述第一开关管的受控端为所述第一开关单元的信号输入端,所述第二开关管的高电位端为所述第一开关单元的输出端,所述第二开关管的低电位端接地。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供电电源管理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开关单元包括:电阻R2、第三开关管、第四开关管以及第五开关管;
所述电阻R2的第一端为所述第二开关单元的第一输入端,所述电阻R2的第一端共接所述第三开关管的受控端、所述第四开关管的受控端以及所述第五开关管的受控端,所述电阻R2的第二端为所述第二开关单元的第二输入端,所述电阻R2的第二端共接所述第三开关管的低电位端、所述第四开关管的低电位端以及所述第五开关管的低电位端,所述第三开关管的高电位端共接所述第四开关管的高电位端和所述第五开关管的高电位端,所述第五开关管的高电位端为所述第二开关单元的输出端。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供电电源管理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关管为MOS管、IGBT管或带体二极管的IGBT管;所述第二开关管为MOS管、IGBT管或带体二极管的IGBT管。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供电电源管理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开关管为MOS管、IGBT管或带体二极管的IGBT管。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供电电源管理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开关管为MOS管、IGBT管或带体二极管的IGBT管。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供电电源管理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开关管为MOS管、IGBT管或带体二极管的IGBT管。
10.一种计算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供电电源管理电路。
CN201620736518.6U 2016-07-13 2016-07-13 供电电源管理电路和计算机 Active CN20595915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736518.6U CN205959157U (zh) 2016-07-13 2016-07-13 供电电源管理电路和计算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736518.6U CN205959157U (zh) 2016-07-13 2016-07-13 供电电源管理电路和计算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959157U true CN205959157U (zh) 2017-02-15

Family

ID=579703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736518.6U Active CN205959157U (zh) 2016-07-13 2016-07-13 供电电源管理电路和计算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959157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899957A (zh) * 2018-08-01 2018-11-27 深圳市优必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机器人及其供电控制电路
CN109407819A (zh) * 2018-12-11 2019-03-01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航空计算技术研究所 一种嵌入式计算机SiP模块能耗管理电路
CN113541216A (zh) * 2020-04-17 2021-10-22 深圳市优必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自适应供电电路及一种机器人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899957A (zh) * 2018-08-01 2018-11-27 深圳市优必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机器人及其供电控制电路
CN108899957B (zh) * 2018-08-01 2023-07-18 深圳市优必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机器人及其供电控制电路
CN109407819A (zh) * 2018-12-11 2019-03-01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航空计算技术研究所 一种嵌入式计算机SiP模块能耗管理电路
CN113541216A (zh) * 2020-04-17 2021-10-22 深圳市优必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自适应供电电路及一种机器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447457B (zh) 用于高速模拟开关的低漏动态双向本体-捆绑方式
CN205959157U (zh) 供电电源管理电路和计算机
CN103415905B (zh) 改进的继电控制方法和装置
WO2012024540A3 (en) Switching circuits for extracting power from an electric power source and associated methods
TWI527341B (zh) 電池管理系統、電流平衡方法以及電路
CN106130322B (zh) 减少寄生耦合的栅极驱动电路
US9660643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to improve power device reliability
US9584116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urrent/power balancing
CN103812523A (zh) 切换电路及射频切换电路及其切换方法
CN105988549B (zh) 一种具有极低静态电流的电子设备
CN104283537B (zh) 功率半导体电路
CN105978343A (zh) 一种多路输出开关电源和逆变器
JP6510571B2 (ja) 電流/電力平衡化のための方法および装置
CN105656176A (zh) 一种高可靠电源切换电路和电子设备
US9762118B2 (en) Lossless snubber circuit and operation method thereof
Cha et al. A single-input dual-output 13.56 MHz CMOS AC–DC converter with comparator-driven rectifiers for implantable devices
CN104317378B (zh) 机架式服务器系统
CN103501173A (zh) 防止反向电流传输的上拉电阻电路与输入输出端口电路
CN106326174A (zh) 一种两线通信电路
CN214412327U (zh) 一种多路放电回路的通断控制电路以及储能设备
CN103916111B (zh) 交流开关及其控制方法
CN1288842C (zh) 高频信号开关
CN106415818A (zh) 半导体装置
CN206412936U (zh) 升压电路
CN109979405A (zh) 时序控制电路以及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