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958170U - 一种差压膜盒 - Google Patents

一种差压膜盒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958170U
CN205958170U CN201620845790.8U CN201620845790U CN205958170U CN 205958170 U CN205958170 U CN 205958170U CN 201620845790 U CN201620845790 U CN 201620845790U CN 205958170 U CN205958170 U CN 20595817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ss
diaphragm
overload
seat
overload diaphrag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845790.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廖文伟
唐渝
瞿国平
罗勇
刘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JIUTIAN MEASURING AND CONTROLLING INSTRUMENT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JIUTIAN MEASURING AND CONTROLLING INSTRUMENT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JIUTIAN MEASURING AND CONTROLLING INSTRUMENT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JIUTIAN MEASURING AND CONTROLLING INSTRUMENT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845790.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95817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95817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95817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easuring Fluid Pressur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差压膜盒,包括:第一膜座、过载膜片和第二膜座,所述第一膜座、过载膜片和第二膜座三者依次对接;所述第一膜座的对接面上设置有第一环形槽,所述第一环形槽内部形成第一凸台;所述第二膜座的对接面上设置有第二环形槽,所述第二环形槽内部形成第二凸台;所述第一膜座、过载膜片和第二膜座三者依次焊接,且所述第一凸台、过载膜片和第二凸台三者依次贴合,使所述第一膜座与所述过载膜片之间形成第一环形腔体,所述第二膜座与所述过载膜片之间形成第二环形腔体。当差压传感器的过载能力一定时,与常规差压膜盒结构相比,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有凸台结构的差压膜盒可以将整体结构缩小。

Description

一种差压膜盒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差压传感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差压膜盒。
背景技术
由于硅材料的易碎性,硅压力传感器都存在抗单向过载能力差的问题。因此,采用硅膜片制造压力传感器就必须考虑过载保护的问题。
当单侧施加压力,且压力超过传感器量程值数倍时,过压侧的隔离膜片所受压力通过内部管路传递到过载膜片,使过载膜片发生变形向另一侧凸出,且过载膜片处容腔容积远大于隔离膜片与膜座所形成的容积,从而使隔离膜片紧贴膜座本体,这样过大的压力就无法传递到传感器上,因此传感器不会损坏,起到了保护的目的。
图1所示为常规的差压膜盒的结构示意图,包括:高压膜座5、低压膜座6和常规结构过载膜片7,所述高压膜座5、所述常规结构过载膜片7和所述低压膜座6三者依次对接,所述高压膜座5的对接面上的中心位置设置有第一凹槽,所述低压膜座6的对接面上的中心位置设置有第二凹槽,所述高压膜座5和所述常规结构过载膜片7之间形成高压容腔51,所述低压膜座6和所述常规结构过载膜片7之间形成低压容腔61。
可见,常规的差压膜盒的膜座与过载膜片形成的容腔容积较大,过载膜片受力时变形也大,这就要求隔离膜片尺寸也必须相应大,这样就造成差压膜盒结构较大,进而导致差压传感器结构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差压膜盒,以缩小差压膜盒的结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差压膜盒,包括:第一膜座、过载膜片和第二膜座,所述第一膜座、过载膜片和第二膜座三者依次对接;所述第一膜座的对接面上设置有第一环形槽,所述第一环形槽内部形成第一凸台;所述第二膜座的对接面上设置有第二环形槽,所述第二环形槽内部形成第二凸台;所述第一膜座、过载膜片和第二膜座三者依次焊接,且所述第一凸台、过载膜片和第二凸台三者依次贴合,使所述第一膜座与所述过载膜片之间形成第一环形腔体,所述第二膜座与所述过载膜片之间形成第二环形腔体。
当过载膜片两侧具有大压力差时,过载膜片会向低压一侧弯曲变形,常规的过载膜片会在其中心位置产生最大位移,而由于本实用新型的过载膜片的两侧均设置有起支撑作用的凸台,因此过载膜片的最大位移产生在介于凸台与过载膜片边缘的某一环线上,容易知道,在相同大小的外力作用下,与常规过载膜片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过载膜片的变形较小,也就是说第一环形腔体和第二环形腔体的容积变化较小。由此可知,当差压传感器的过载能力一定时,与常规差压膜盒结构相比,采用具有凸台结构的差压膜盒可以将整体结构缩小。
优选地,所述第一凸台位于所述第一膜座的对接面的中心位置,所述第二凸台位于所述第二膜座的对接面的中心位置;并且,所述第一凸台与所述第二凸台的形状和大小均相同。
第一凸台和第二凸台分别位于第一膜座和第二膜座的对接面的中心位置,且二者的形状、大小均相同,如此过载膜片产生最大位移处的环线与过载膜片同心,过载膜片受力变形均匀,可延长过载膜片的使用寿命。
优选地,所述第一凸台与所述第一膜座的第一环形槽外周的对接面的高度相同,所述第二凸台与所述第二膜座的第二环形槽外周的对接面的高度相同。
此种结构的第一膜座和第二膜座只需在其对接平面上开一个环形槽即可,制造工艺简单,节省了成本,同时此种结构的差压膜盒便于焊接,且外观整齐。
优选地,所述过载膜片为平膜片。
平膜片制造工艺简单,可节省差压膜盒的制造成本。
优选地,所述过载膜片为波纹膜片。
在同样的工作半径、同样材料和同样的膜片厚度的情况下,与平膜片相比,波纹膜片具有较小的非线性。
优选地,所述过载膜片的中心位置设有通油孔。
该通油孔可为第一膜座或第二膜座内的油道充油。
优选地,所述第一凸台与所述过载膜片之间设置有密封圈。
由于过载膜片中心位置设有通油孔,因此在第一凸台上设置密封圈,以进一步避免第一环形腔体与第二环形腔体连通。
优选地,所述第二凸台与所述过载膜片之间设置有密封圈。
由于过载膜片中心位置设有通油孔,因此在第二凸台上设置密封圈,以进一步避免第一环形腔体与第二环形腔体连通。
优选地,所述第一凸台与所述过载膜片焊接。
由于过载膜片中心位置设有通油孔,而采用密封圈方式仍存在漏油的风险,因此将第一凸台与过载膜片焊接在一起,以更好地避免第一环形腔体与第二环形腔体连通。
优选地,所述第二凸台与所述过载膜片焊接。
由于过载膜片中心位置设有通油孔,而采用密封圈方式仍存在漏油的风险,因此将第二凸台与过载膜片焊接在一起,以更好地避免第一环形腔体与第二环形腔体连通。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为常规的差压膜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差压膜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差压膜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差压膜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差压膜盒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第一膜座;2-过载膜片;3-第二膜座;4-密封圈;5-高压膜座;6-低压膜座;7-常规结构过载膜片;
11-第一凸台;12-第一环形腔体;21-通油孔;31-第二凸台;32-第二环形腔体;51-高压容腔;61-低压容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差压膜盒的结构示意图。由图2可以看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差压膜盒包括:第一膜座1、过载膜片2和第二膜座3,所述第一膜座1、所述过载膜片2和所述第二膜座3三者在最外周边缘处依次焊接;其中,所述第一膜座1的对接面上设置有第一环形槽,所述第一环形槽的中心位置形成圆形的第一凸台11,所述第一凸台11与所述第一膜座1的第一环形槽外周的对接面的高度相同;所述第二膜座3的焊接面上设置有第二环形槽,所述第二环形槽的中心位置形成圆形的第二凸台31,所述第二凸台31与所述第二膜座3的第二环形槽外周的对接面的高度相同,并且,所述第二凸台31与所述第一凸台11的形状和大小均相同;所述过载膜片2采用制造成本较低的平膜片,且其中心位置设置有通油孔21,用于为第一膜座或第二膜座内的油道充油;所述第一凸台11、过载膜片2和第二凸台31三者依次贴合,使所述第一膜座1与所述过载膜片2之间形成第一环形腔体12,所述第二膜座3与所述过载膜片2之间形成第二环形腔体32,所述第一环形腔体12和第二环形腔体32内充满硅油。
当过载膜片两侧具有大压力差时,过载膜片会向低压一侧弯曲变形,常规的过载膜片会在其中心位置产生最大位移,而由于本实施例的过载膜片中心的两侧均设置有起支撑作用的凸台,因此过载膜片的最大位移产生在与过载膜片同心的某一环线上,容易知道,在相同大小的外力作用下,与常规过载膜片相比,本实施例提供的过载膜片的变形较小,也就是说第一环形腔体和第二环形腔体的容积变化较小。由此可知,当差压传感器的过载能力一定时,与常规差压膜盒结构相比,采用具有凸台结构的差压膜盒可以将整体结构缩小。
如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差压膜盒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差压膜盒的结构基本相同,区别之处在于本实施例提供的差压膜盒的过载膜片2采用波纹膜片,因为在同样的工作半径、同样材料和同样的膜片厚度的情况下,与平膜片相比,波纹膜片具有较小的非线性。
如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差压膜盒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相对于第一实施例的改进之处在于,所述第一凸台11与所述过载膜片2之间设置有密封圈4,以进一步避免所述第一环形腔体12与第二环形腔体32连通。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密封圈还可以设置在所述第二凸台31与所述过载膜片2之间。
如图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差压膜盒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是对第二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改进之处在于所述过载膜片2的两侧分别与第一凸台11和第二凸台31焊接在一起。相对于采用密封圈密封的方式,焊接方式的密封效果更好,可以更好地避免所述第一环形腔体12与第二环形腔体32连通。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避免第一环形腔体12与第二环形腔体32连通的密封方式还可以为:上述过载膜片2的一侧与第一凸台11焊接,而其另一侧不与第二凸台31焊接;同样的,过载膜片2的一侧也可以与第二凸台31焊接,而其另一侧不与第一凸台11焊接。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

Claims (10)

1.一种差压膜盒,包括第一膜座、过载膜片和第二膜座,所述第一膜座、过载膜片和第二膜座三者依次对接,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膜座的对接面上设置有第一环形槽,所述第一环形槽内部形成第一凸台;
所述第二膜座的对接面上设置有第二环形槽,所述第二环形槽内部形成第二凸台;
所述第一膜座、过载膜片和第二膜座三者依次焊接,且所述第一凸台、过载膜片和第二凸台三者依次贴合,使所述第一膜座与所述过载膜片之间形成第一环形腔体,所述第二膜座与所述过载膜片之间形成第二环形腔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差压膜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凸台位于所述第一膜座的对接面的中心位置,所述第二凸台位于所述第二膜座的对接面的中心位置;并且,
所述第一凸台与所述第二凸台的形状和大小均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差压膜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凸台与所述第一膜座的第一环形槽外周的对接面的高度相同,所述第二凸台与所述第二膜座的第二环形槽外周的对接面的高度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差压膜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过载膜片为平膜片。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差压膜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过载膜片为波纹膜片。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差压膜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过载膜片的中心位置设有通油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差压膜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凸台与所述过载膜片之间设置有密封圈。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差压膜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凸台与所述过载膜片之间设置有密封圈。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差压膜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凸台与所述过载膜片焊接。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差压膜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凸台与所述过载膜片焊接。
CN201620845790.8U 2016-08-05 2016-08-05 一种差压膜盒 Active CN20595817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845790.8U CN205958170U (zh) 2016-08-05 2016-08-05 一种差压膜盒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845790.8U CN205958170U (zh) 2016-08-05 2016-08-05 一种差压膜盒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958170U true CN205958170U (zh) 2017-02-15

Family

ID=579739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845790.8U Active CN205958170U (zh) 2016-08-05 2016-08-05 一种差压膜盒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958170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507715A (zh) * 2018-06-29 2018-09-07 无锡昆仑富士仪表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微差压变送器的浮动膜盒
CN112985654A (zh) * 2021-02-22 2021-06-18 上海洛丁森工业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压力传感器及其装配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507715A (zh) * 2018-06-29 2018-09-07 无锡昆仑富士仪表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微差压变送器的浮动膜盒
CN112985654A (zh) * 2021-02-22 2021-06-18 上海洛丁森工业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压力传感器及其装配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958170U (zh) 一种差压膜盒
CN104863908B (zh) 储罐
CN104061224B (zh) 蜂窝状真空吸盘
CN202252177U (zh) 磁性单向阀
CN204025813U (zh) 一种气液两相高压无碎片反拱型爆破片装置
CN203411077U (zh) 一种带密封的真空镀膜生产线玻璃基板输送辊
CN206299844U (zh) 一种低泄露的高压止回阀
CN208412747U (zh) 一种双重密封的一体式包装气雾剂阀门
CN202992209U (zh) 高压密封副阀芯结构
CN210240600U (zh) 一种氦气级弹性双重密封截止阀阀瓣结构
CN2427706Y (zh) 管接头的自密封装置
CN208670172U (zh) 一种新型防水透气防爆阀
CN205978904U (zh) 一种带环形凸起的管接头密封结构
CN201764061U (zh) 一种两片式球阀的金属硬密封结构
CN206190904U (zh) 一种防粘油封
CN206439535U (zh) 一种板式对焊法兰
CN205908796U (zh) 一种高温浮动球阀座密封结构
CN206299475U (zh) 发动机正时室盖板密封结构
CN210686234U (zh) 一种具有低阻力防粘功能的往复式压缩机气阀
CN205937946U (zh) 一种高温高压双向金属密封的浮动球阀
CN214338346U (zh) 一种密封结构
CN201710122U (zh) 一种重力安全阀
CN211624052U (zh) 一种空气弹簧
CN214888853U (zh) 一种活塞式蓄能器的密封件
CN216306921U (zh) 一种外矩内圆的阀门零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