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957367U - 除湿机系统 - Google Patents

除湿机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957367U
CN205957367U CN201620720950.6U CN201620720950U CN205957367U CN 205957367 U CN205957367 U CN 205957367U CN 201620720950 U CN201620720950 U CN 201620720950U CN 205957367 U CN205957367 U CN 20595736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air channel
dehumidifier
condenser
evaporime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720950.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俊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RIENDS OF LONG ELECTRIC INDUSTRIAL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RIENDS OF LONG ELECTRIC INDUSTRIAL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RIENDS OF LONG ELECTRIC INDUSTRIAL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FRIENDS OF LONG ELECTRIC INDUSTRIAL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720950.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957367U/zh
Priority to EP16907952.2A priority patent/EP3483515B1/en
Priority to PCT/CN2016/090908 priority patent/WO2018006448A1/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95736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95736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3/00Air-conditioning systems in which conditioned primary air is supplied from one or more central stations to distributing units in the rooms or spaces where it may receive secondary treatment; Apparatu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uch systems
    • F24F3/12Air-conditioning systems in which conditioned primary air is supplied from one or more central stations to distributing units in the rooms or spaces where it may receive secondary treatment; Apparatu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uch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eatment of the air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and cooling
    • F24F3/14Air-conditioning systems in which conditioned primary air is supplied from one or more central stations to distributing units in the rooms or spaces where it may receive secondary treatment; Apparatu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uch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eatment of the air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and cooling by humidification; by dehumidifica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3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for purposes related to the operation of the system, e.g. for safety or monitoring
    • F24F11/41Defrosting; Preventing freez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3/00Air-conditioning systems in which conditioned primary air is supplied from one or more central stations to distributing units in the rooms or spaces where it may receive secondary treatment; Apparatu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uch systems
    • F24F3/001Air-conditioning systems in which conditioned primary air is supplied from one or more central stations to distributing units in the rooms or spaces where it may receive secondary treatment; Apparatu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uch systems in which the air treatment in the central station takes place by means of a heat-pump or by means of a reversible cycl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203/00Devices or apparatus used for air treatment
    • F24F2203/10Rotary wheel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203/00Devices or apparatus used for air treatment
    • F24F2203/10Rotary wheel
    • F24F2203/1008Rotary wheel comprising a by-pass channel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203/00Devices or apparatus used for air treatment
    • F24F2203/10Rotary wheel
    • F24F2203/1016Rotary wheel combined with another type of cooling principle, e.g. compression cycl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203/00Devices or apparatus used for air treatment
    • F24F2203/10Rotary wheel
    • F24F2203/1056Rotary wheel comprising a reheat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rying Of Gases (AREA)

Abstract

一种除湿机系统,包括具有进气口(11)、出气口(12)的主壳体(10),还包括设置于主壳体(10)内的压缩式除湿组件、转轮式除湿组件以及使空气排出主壳(10)体外的风机(40),压缩式除湿组件包括蒸发器(21)、冷凝器(22)、压缩机(23)、节流元件;转轮式除湿组件包括除湿轮(31)、再生风机(32)、发热体(33)以及设置有第一换热通道和第二换热通道的热交换器(34);进气口(11)、第二换热通道、蒸发器(21)、风机(40)及出气口(12)连通形成第一风道。第一风道内的空气经过第二换热通道加热后引入到蒸发器(21)上,提高了进入蒸发器(21)的空气温度,其工作时不易结霜,有效的提高了除湿机系统低温下的除湿能力。

Description

除湿机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除湿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除湿机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常用的除湿装置为转轮式除湿机和压缩式除湿机。压缩式除湿机的主要部件有压缩机,蒸发器,冷凝器,毛细管,链接各部件的铜管以及一个送风系统。压缩式除湿机通过冷媒的相变化使环境空气的温度降低到露点温度形成结水,当环境温度相对低时(小于15~16摄氏度,在蒸发器上的温度会低于0摄氏度,此时环境空气进入蒸发器时会直接结成霜,当压缩式除湿机持续运行,蒸发器上的霜会越结越厚,导致除湿机需要启动化霜操作,常用的化霜操作为停止压缩机,等霜化成水以后才能够再度启动压缩机。另外,在低温环境下,由于压缩式除湿机化霜,存在较多时间空运转化霜,空运转不除湿,压缩式除湿机所能够除去的水分只有标准环境工况(26.7°,60%)下的极小部分。在26.7°,60%的工况下,12L的除湿量在低温的环境(10°,60%)时只剩下1.5L,因此,压缩式除湿机在低温下除湿能力降低,直接导致压缩式除湿机的工作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除湿机系统,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压缩式除湿机的蒸发器结霜和低温环境除湿能力降低而导致工作效率低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除湿机系统,包括具有进气口、出气口的主壳体,还包括设置于所述主壳体内的压缩式除湿组件、转轮式除湿组件以及风机,
所述压缩式除湿组件包括蒸发器、冷凝器、压缩机、节流元件;
所述转轮式除湿组件包括除湿轮、再生风机、发热体以及设置有互不连通的第一换热通道和第二换热通道的热交换器;
所述第一换热通道、所述再生风机、所述发热体、所述除湿轮循环连通形成再生循环风道;
所述进气口、所述第二换热通道、所述蒸发器、所述风机及所述出气口连通形成第一风道。
可选地,所述第一风道还包括与所述冷凝器连通的风道,所述进气口、所述第二换热通道、所述蒸发器、所述冷凝器、所述风机及所述出气口依次连通。
可选地,所述第一风道还包括与所述除湿轮连通的风道,所述进气口、所述第二换热通道、所述蒸发器、所述冷凝器、所述除湿轮、所述风机及所述出气口依次连通。
可选地,所述热交换器、所述蒸发器、所述冷凝器、所述除湿轮并列设置于所述主壳体内,所述蒸发器的出口朝向所述冷凝器,所述冷凝器的出口朝向所述除湿轮。
可选地,还包括由所述进气口、所述冷凝器、所述除湿轮、所述风机及所述出气口连通形成的第二风道。
可选地,还包括由所述进气口、所述冷凝器、所述风机及所述出气口连通形成的第二风道,及包括由所述进气口、所述除湿轮、所述风机及所述出气口连通形成的第三风道。
可选地,还包括由所进气口、所述蒸发器、所述冷凝器、所述除湿轮、所述风机及所述出气口连通形成的第二风道。
可选地,还包括由所述进气口、所述冷凝器、所述除湿轮、所述风机及所述出气口连通形成的第二风道。
还包括由所进气口、所述蒸发器、所述冷凝器、所述除湿轮、所述风机及所述出气口连通形成的第二风道,由所进气口、所述冷凝器、所述除湿轮、所述风机及所述出气口连通形成的第三风道,及由所进气口、所述除湿轮、所述风机及所述出气口连通形成的第四风道。
可选地,所述第二风道、所述第三风道、所述第四风道内分别设置用于控制其风量大小及导通的控制阀。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把压缩式除湿组件和转轮式除湿组件相互结合,转轮式除湿组件中的热交换器经热交换产生温度较高的空气,压缩式除湿组件上的蒸发器在较低的空气温度下工作易结霜,通过设置第一风道把经热交换器的空气引至蒸发器上,提高了进入蒸发器的空气温度,那么蒸发器工作时不易结霜,有效的提高了压缩式除湿组件低温下的除湿能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四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四的增加第二风道的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四的增加第三风道的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四的增加第二风道、第三风道和第四风道的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四的增加控制阀的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
还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左、右、上、下等方位用语,仅是互为相对概念或是以产品的正常使用状态为参考的,而不应该认为是具有限制性的。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为一种除湿机系统,包括具有进气口11、出气口12的主壳体10,还包括设置于所述主壳体10内的压缩式除湿组件、转轮式除湿组件以及使空气流经所述压缩式除湿组件和所述转轮式除湿组件并排出主壳体10外的风机40,
所述压缩式除湿组件包括蒸发器21、冷凝器22、压缩机23、节流元件;
所述转轮式除湿组件包括除湿轮31、再生风机32、发热体33以及设置有互不连通的第一换热通道(图中未示出)和第二换热通道(图中未示出)的热交换器34;
所述蒸发器21、所述冷凝器22、所述压缩机23、所述节流元件循环连通构成一个热泵循环;
所述第一换热通道、再生风机32、所述发热体33、所述除湿轮31循环连通形成再生循环风道A;
所述进气口11、所述第二换热通道、所述蒸发器21、所述风机40及所述出气口12连通形成第一风道B。
当环境温度处于低温(小于15℃),工作时蒸发器21上的温度极易低于或接近0°,蒸发器21内部易结霜,在原有压缩式除湿组件的基础上增加转轮式除湿组件,那么第一风道B的空气先与热交换器34进行热交换反应。此时,由于除湿轮31受加热后的放湿原因,进入热交换器34里第一换热通道的空气温度湿度比进入第二换热通道的空气的温度湿度高,第一换热通道的绝对湿度高于第二换热通道内空气的绝对湿度。这时,第一风道B内空气经过热交换器34会让第一换热通道内的空气因为达到露点温度条件的关系而在第一换热通道的内侧表面上凝结水。并且,第一换热通道内的空气也因为与热交换器34的热量交换而提高其温度(超过原本的15℃),因此,当第一风道B内升温后,蒸发器21时因进入其的空气温度上升而不会结霜,解决了原本低温下压缩式除湿组件结霜的问题。压缩式除湿组件的低温下持续工作,避免了空转化霜,相对于现有技术其除湿能力提高了,除湿效率增加。
本实用新型中,把压缩式除湿组件和转轮式除湿组件相互结合,转轮式除湿组件中的热交换器34经热交换产生温度较高的空气,压缩式除湿组件上的蒸发器21在较低的空气温度下工作易结霜,通过设置第一风道B把经热交换器34的空气引至蒸发器21上,提高了进入蒸发器21的空气温度,那么蒸发器21工作时不易结霜,有效的提高了压缩式除湿组件低温下的除湿能力。
在高温下由于转轮式除湿组件的除湿效率低,因此可选择关闭转轮式除湿组件,使压缩式除湿组件单独运行,以提供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的除湿效率。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具体实现进一步详述。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包括所述进气口11、所述第二换热通道、所述蒸发器21、所述风机40及所述出气口12连通形成第一风道B以及由所述进气口11、所述冷凝器22、所述除湿轮31、所述风机40及所述出气口12连通形成的第二风道C。第二风道C的空气进入冷凝器22,与冷凝器22热交换带走冷凝器22的热量,第二风道C的空气从冷凝器22出来则进入除湿轮31,除湿轮31除湿后经风机40及出气口12排出。
所述热交换器34、所述蒸发器21、所述冷凝器22、所述除湿轮31并列设置于所述主壳体10内,所述蒸发器21的出口朝向所述冷凝器22,所述冷凝器22的空气出口朝向所述除湿轮31。第一风道B内的空气从进气口直行进入蒸发器21,经蒸发器21后直接从引向出气口,第二风道C经冷凝器后直接直行引向风机40,第一风道B和第二风道C的长度短,弯折少,在上述四个部件的布置,非常利于减少第一风道B和第二风道C的长度,减少管道的弯折,可使主壳体10内部布局整齐,便于风道设置。另外风机40设置于除湿轮31的外侧。
所述主壳体10设置上腔体和下腔体,所述热交换器34、所述蒸发器21、所述冷凝器22、所述除湿轮31设置于所述主壳体10的上腔体内。本实施例还包括用于收集热交换器34和蒸发器21的冷凝水的集水箱60,所述压缩机23和所述集水箱60设置所述下腔体内,其中所述集水箱60设置所述热交换器34和所述蒸发器21的正下方。
第一风道B中,进入热交换器34的第二换热通道的空气与第一换热通道内的高温高湿的空气进行热交换,并且使第一换热通道内的空气进行本实施例中的第一次冷凝结露。第一风道B的空气经过第二换热通道后温度升高,之后则进入蒸发器21,进行本实施例中的第二次冷凝结露,之后经风机40和出气口12排出主壳体10外。第一风道B的作用在于使循环风道A内的高温高湿空气进行冷凝结露,使循环风道A能够正常循环,且自身的空气则于蒸发器21进行冷凝结露,传递热量到蒸发器21使压缩式除湿组件的热泵循环能正常运行。
此时,第一风道B为用于加热蒸发器21和除湿结水的风道,由于经过一次结水,如果经过除湿轮31则会降低除湿轮31的空气的湿度,降低除湿轮31的除湿效率,较优选择是直接排出,让除湿轮31过滤湿度更高的空气,以提高其除湿效率。
除湿轮31吸收经过其内部空气的水分,除湿轮31在转动电机(图中未示出)的驱动下持续旋转并且持续吸湿,除湿轮31的已吸湿部分转至与发热体33相对的位置。在再生循环风道A内,再生风机32把干燥空气泵入发热体33,发热体33加热空气,之后再进入除湿轮31的与发热体33相对的部分,通过干燥高温空气干燥除湿轮31,经过除湿轮31后再生循环风道A的空气变为高温高湿空气,之后则进入热交换器34的第一换热通道,与第二换热通道内的空气进行热交换,此时第一换热通道内的空气发生冷凝结露,经过热交换器34后再生循环风道A内的空气重新变成了干燥空气,再次进入再生风机32进入新的一个循环。
本实施例结合了两个除湿组件,除了能够同时拥有两种除湿组件的除湿能力外,弥补压缩式除湿组件在低温下的缺陷,使压缩式除湿组件在低温下不易结霜,有效提升本除湿机系统在低温下的除湿能力。本实施例风道设置较为简单,整体布局简洁。
实施例二
与实施例一相比,本实施例的区别特在于,如图2所示,包括由所述进气口11、所述冷凝器22、所述风机40及所述出气口12连通形成的第二风道C,及包括由所述进气口11、所述除湿轮31、所述风机40及所述出气口12连通形成的第三风道D。本实施例中把实施例一中的第二风道替换为本实施例中的第二风道C和第三风道D。
本实施例中,第二风道C的空气从进气口11进入,经冷凝器22并且与冷凝器22热交换,使冷凝器22散热冷却,之后经风机40及出气口12排出,第三风道D的高湿空气从进气口11泵入到除湿轮31,经除湿轮31吸湿后从风机40及出气口12排出。相比于实施例一,虽然增加了一个风道,但是本实施例中把经过冷凝器22的高温空气直接排出,避免高温空气加热除湿轮31,避免降低除湿轮31的除湿效率。相比于实施例一,本实施例的除湿轮31具有更高的除湿效率。
实施例三
相比于实施例一,本实施例的区别特征在于,如图3所示,所述第一风道B还连通包括与所述冷凝器22的部分风道,从整体上来讲,所述进气口11、所述第二换热通道、所述蒸发器21、所述冷凝器22、所述风机40及所述出气口12依次连通。第一风道B内的空气依次经过进气口11、第二换热通道、蒸发器21、冷凝器22、风机40及出气口12,实施例一中把冷凝器22置于第二风道C,本实施例中则把冷凝器22置于第一风道B,经冷凝器22后产生的高温空气直接排出主壳体10外,避免进入除湿轮31,有利于提高除湿轮31的除湿效率。
本实施例还包括第二风道C,所述进气口11、所述除湿轮31、所述风机40及所述出气口12连通形成所述第二风道C。空气进入第二风道C,直接引入到除湿轮31,经过除湿轮31的空气为常温高湿的空气,并未经过冷凝器22加热,相比于实施例1,本实施例经过除湿轮31的空气虽然湿度相同,但温度低,本实施例的除湿轮31具有更高的除湿效率。
实施例四
与实施例一相比,本实施例的区别特征在于,如图4所示,所述第一风道B还包括与所述冷凝器22及所述除湿轮31连通的风道,具体来说,所述进气口11、所述第二换热通道、所述蒸发器21、所述冷凝器22、所述除湿轮31、所述风机40及所述出气口12依次连通。本实施例的上述方案为基础方案,具有最简单风道和最简单的主壳体10结构。
本实施例的基础方案中,第一风道B的内的空气依次经过热交换器34、蒸发器21、冷凝器22、除湿轮31,因为空气经过所有部件,相对来说总风阻较大。
本实施例的基础方案中主壳体10内具有用于补充空气的风道,能够让部分主壳体10外的空气直接进入蒸发器21,或直接进入冷凝器22,亦或直接进入除湿轮31,通过增加补充进气的风道,让部分的外部的空气能够绕过热交换器34,直接进入蒸发器21,或着同时绕过热交换器34和蒸发器21,直接进入冷凝器22,或者同时绕过热交换器34、蒸发器21、冷凝器22,直接进入除湿轮31。
本实施例的基础方案中可做诸多的优化,如增加补充空气的风道,此类风道具有多种实施方案,可在基础方案的基础上设置三个用于补充空气的风道,分别为第二风道C、第三风道D,第四风道E。所进气口11、所述蒸发器21、所述冷凝器22、所述除湿轮31、所述风机40及所述出气口12连通形成所述第二风道C;所进气口11、所述冷凝器22、所述除湿轮31、所述风机40及所述出气口12连通形成所述第三风道D;所进气口11、所述除湿轮31、所述风机40及所述出气口12连通形成所述第四风道E。
如图5所示,第一方案仅增加第二风道C,具体来说,空气沿所述第二风道C依次经过所进气口11、所述蒸发器21、所述冷凝器22、所述除湿轮31、所述风机40及所述出气口12。第二风道C内的高湿空气直接进入蒸发器21,两股空气同时进入蒸发器21,由于第二风道C的原因,增加了过蒸发器21的空气总湿度,在仅有第一风道B的同等工况下,增加第二风道C有效地增加了蒸发器21凝结水份的总量。
再如图6所实际,第二方案仅增加第三风道D,具体来说,空气沿第三风道D依次经过所进气口11、所述冷凝器22、所述除湿轮31、所述风机40及所述出气口12。由于第一风道B内的空气经过所有部件,相对来说总风阻较大,导致空气要到达冷凝器22困难,会因此导致冷凝器22的散热困难。第三风道D能的空气直接进入冷凝器22,与冷凝器22热交换,增加冷凝器22散热,同时增加经过除湿轮31的空气总湿度。
如图7所示,第三方案增加包括第二风道C、第三风道D和第四风道E,相比于上述两个同时增加了所述蒸发器21、所述冷凝器22和所述除湿轮31的风量,其中这个三部中所述除湿轮31增加风量最多,所述除湿轮31具有高效的除湿效率。另外,所述冷凝器22的风量大于所述蒸发器21的风量,具有较高的散热效率。同时增加三个风道,便于针对性的设置三个风道的风量,便于针对风量不足的部件增加设置更大的通风量,对风量需求少的部件可适当减小经过其的风道的通风面积。
上述三个方案中,均可设置分别用于控制第二风道C、第三风道D、第四风道E风量大小及导通或者关闭的控制阀50,本实施例还包括用于控制压缩式除湿组件、转轮式除湿组件及各个控制阀50工作的电控模块(图中未示出)。具体来说电控模块用于控制任意控制阀50的开启、闭合以及开启的角度,同时能够根据用户输入功能需要控制各个控制控制阀50的开启时间和闭合时间以及开启角度调整时间。另外能控制缩式除湿组件、转轮式除湿组件的启动时间喝停止时间。
本实施例中优选于第三方案设置三个与所述第二风道C、所述第三风道D、所述第四风道E分别一一对应的控制阀50,如图8所示,三个控制阀50分别控制第二风道C、第三风道D、第四风道E。
具体来说,本实施例中,所述热交换器34、所述蒸发器21、所述冷凝器22、所述除湿轮31并列设置于所述主壳体10内,所述热交换器34与所述蒸发器21之间的间隙形成第二风道C的一部分,与第二风道C对应的控制阀50设置于对应间隙的入口处,控制蒸发器21与冷凝器22之间的间隙的通风量。所述热交换器34与所述冷凝器22之间的间隙形成第三风道D的一部分,与第三风道D对应的控制阀50设置于对应间隙的入口处,控制蒸发器21与冷凝器22之间的间隙的通风量。所述冷凝器22与所述除湿轮31之间的间隙形成第四风道E的一部分,与第四风道E对应的控制阀50设置于对应间隙的入口处,控制所述冷凝器22与所述除湿轮31之间的间隙的通风量。
通过电控模块控制各个控制阀50开启或者闭合,可单独开启第二风道C、第三风道D、第四风道E中的任意一个,如单独开启与第二风道C的控制阀50,可使空气直接进入蒸发器21,又或者单独开启与第四风道E对应的控制阀50,可使空气直接进入除湿轮31。或者任意两个控制阀50结合,或者同时开启所有的控制阀50。另外,电控模块还可调整控制阀50的开启的角度,实现对各个间隙的通风量的控制,即对第二风道C、第三风道D和第四风道E通风量的控制,使用时能够根据不同的工作环境以及用户需求控制控制阀50,使其开启、闭合或者打开一定的角度压缩式除湿组件和转轮式除湿组件能够发挥最高的效果。第七方案设置控制阀50和电控模块,通过电控模块控制各控制阀50的开启和闭合,实现以上述基础方案和另外的七个方案中所有功能,因此增加控制阀50和电控模块后使本实用新型的功能更加多样化。
本实用新型能够使用复杂的工作需求,如当用户需对室内衣物有干衣需求时,本实用新型控制模块可通过对两组除湿组件的工作状态和三个控制的控制状态进行调整,使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干衣模式。
转轮式除湿组件包括一发热体33,而压缩式除湿组件包括一冷凝器22,这两个部件均为释放热量的部件。因此,当空气经过热交换器34时会产生升温效果,然后经过压缩机23系统的蒸发器21时,会降温并且部分水分被凝结在蒸发器21上,之后经过冷凝器22时,又会再次升温,最后经过除湿轮31时,再次的升温并且其中的部分水分再一次被除湿轮31给吸收。从整个系统出来的空气相比原来的环境空气为温度提升,湿度降低,为最有利干燥衣物的干燥热风。
由于温度越高,衣物上的水分蒸发速度越快,本系统因为结合压缩式除湿组件和转轮式除湿组件,可以根据干衣环境的温度与湿度,加上用户可输入的干衣数量和干衣空间等信息,电控模块可以在干衣的过程中,选择开启其一除湿组件,或者两者一起开启,来达到最有效率的干衣需求,如干衣最短时间需求或者最节能干衣需求。
在干衣的过程中,首先衣物上面含水量在除湿机未启动时为最高,此时,用最高温的干燥热风来吹向衣物时,能够快速的将其所含的水分快速蒸发出。随着衣物含水量降低时,在衣物蒸发的水量与除湿机系统本身需要的制造干燥热风的干衣效率比值(g/kW.h)会越来越低,此时,电控模块将其中一个除湿组件关闭,减少消耗的能源来提升干衣效率比值。由于两种除湿组件的单独干衣效率会根据当时干衣环境的温度与湿度有不同的效果,电控依据实验室所做出来的结果来做开启其中一个系统的判断。
在干衣模式下,电控模块能够根据干衣过程与环境温度和湿度的综合判断,能够同时开启两个除湿组件,或者开启/关闭任一除湿组件,来达到最高的干衣效率(g/kW.h)。
在实际使用时,在低温的环境下(10°,60%),单独使用除湿轮31时,除湿量为5L,消耗功率为600W,其除湿效率(除湿量/消耗功率)=5L/(600W*24H)=5L/14.4kW=0.347L/1kW。单独使用压缩机23除湿时,除湿量为1.5L,消耗功率为200W,其除湿效率=1.5L/(200W*24H)=1.5L/4.8kW=0.313L/1kW。当两者同时开启时,除湿量为8L,消耗功率为800W,其除湿效率=8L/(800W*24H)=8L/19.2kW=0.417L/1kW。从这三组数据,本实用新型能够提升整体的除湿效率。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除湿机系统,包括具有进气口、出气口的主壳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所述主壳体内的压缩式除湿组件、转轮式除湿组件以及风机,
所述压缩式除湿组件包括蒸发器、冷凝器、压缩机、节流元件;
所述转轮式除湿组件包括除湿轮、再生风机、发热体以及设置有互不连通的第一换热通道和第二换热通道的热交换器;
所述第一换热通道、所述再生风机、所述发热体、所述除湿轮循环连通形成再生循环风道;
所述进气口、所述第二换热通道、所述蒸发器、所述风机及所述出气口连通形成第一风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湿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风道还包括与所述冷凝器连通的风道,所述进气口、所述第二换热通道、所述蒸发器、所述冷凝器、所述风机及所述出气口依次连通。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除湿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风道还包括与所述除湿轮连通的风道,所述进气口、所述第二换热通道、所述蒸发器、所述冷凝器、所述除湿轮、所述风机及所述出气口依次连通。
4.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所述的除湿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交换器、所述蒸发器、所述冷凝器、所述除湿轮并列设置于所述主壳体内,所述蒸发器的出口朝向所述冷凝器,所述冷凝器的出口朝向所述除湿轮。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湿机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由所述进气口、所述冷凝器、所述除湿轮、所述风机及所述出气口连通形成的第二风道。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湿机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由所述进气口、所述冷凝器、所述风机及所述出气口连通形成的第二风道,及包括由所述进气口、所述除湿轮、所述风机及所述出气口连通形成的第三风道。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除湿机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由所进气口、所述蒸发器、所述冷凝器、所述除湿轮、所述风机及所述出气口连通形成的第二风道。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除湿机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由所述进气口、所述冷凝器、所述除湿轮、所述风机及所述出气口连通形成的第二风道。
9.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除湿机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由所进气口、所述蒸发器、所述冷凝器、所述除湿轮、所述风机及所述出气口连通形成的第二风道,由所进气口、所述冷凝器、所述除湿轮、所述风机及所述出气口连通形成的第三风道,及由所进气口、所述除湿轮、所述风机及所述出气口连通形成的第四风道。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除湿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风道、所述第三风道、所述第四风道内分别设置用于控制其风量大小及导通的控制阀。
CN201620720950.6U 2016-07-08 2016-07-08 除湿机系统 Active CN20595736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720950.6U CN205957367U (zh) 2016-07-08 2016-07-08 除湿机系统
EP16907952.2A EP3483515B1 (en) 2016-07-08 2016-07-21 Dehumidifier system
PCT/CN2016/090908 WO2018006448A1 (zh) 2016-07-08 2016-07-21 除湿机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720950.6U CN205957367U (zh) 2016-07-08 2016-07-08 除湿机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957367U true CN205957367U (zh) 2017-02-15

Family

ID=579703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720950.6U Active CN205957367U (zh) 2016-07-08 2016-07-08 除湿机系统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EP (1) EP3483515B1 (zh)
CN (1) CN205957367U (zh)
WO (1) WO2018006448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49572A (zh) * 2017-03-10 2017-07-14 江苏苏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融霜除湿机及转轮式除湿机融霜方法
CN107560016A (zh) * 2017-09-27 2018-01-09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除湿系统及具有该除湿系统的除湿机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06111B (zh) * 2019-04-23 2024-06-21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环境控制一体机
CN112594801A (zh) * 2020-12-16 2021-04-02 广州奥斯德科技有限公司 节能热泵式转轮除湿机组
CN114570160A (zh) * 2022-03-03 2022-06-03 杭州瑞亚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单风机精滤转轮除湿机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483649A (en) * 1968-10-29 1969-12-16 Us Interior Electrical trawl net system
US5816065A (en) * 1996-01-12 1998-10-06 Ebara Corporation Desiccant assisted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US5732562A (en) * 1996-08-13 1998-03-31 Moratalla; Jose M.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generating desiccants in a closed cycle
US9885486B2 (en) * 2010-08-27 2018-02-06 Nortek Air Solutions Canada, Inc. Heat pump humidifier and dehumidifier system and method
CN202040908U (zh) * 2011-03-23 2011-11-16 广东申菱空调设备有限公司 冷凝热回收式复合型除湿机
CN102384539B (zh) * 2011-11-11 2013-08-21 江苏大学 一种空气源热泵与转轮除湿组合的复合空调系统
CN105276710A (zh) * 2014-07-25 2016-01-27 江苏豪森维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热回收式转轮除湿机组
CN105465914A (zh) * 2014-09-11 2016-04-06 南京五洲制冷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低温再生复合式转轮除湿机组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49572A (zh) * 2017-03-10 2017-07-14 江苏苏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融霜除湿机及转轮式除湿机融霜方法
CN106949572B (zh) * 2017-03-10 2022-09-23 江苏苏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融霜除湿机及转轮式除湿机融霜方法
CN107560016A (zh) * 2017-09-27 2018-01-09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除湿系统及具有该除湿系统的除湿机
CN107560016B (zh) * 2017-09-27 2023-12-12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除湿系统及具有该除湿系统的除湿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8006448A1 (zh) 2018-01-11
EP3483515A1 (en) 2019-05-15
EP3483515B1 (en) 2023-09-06
EP3483515A4 (en) 2020-03-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957367U (zh) 除湿机系统
CN100560847C (zh) 干衣机
CN105444270B (zh) 一种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7490283A (zh) 可快速升温的热回收型调温热泵干燥装置及其运行方法
CN105222566B (zh) 一种带抽湿和废热利用的热泵烘干系统
US10689791B2 (en) High efficiency vented dryer having a heat pump system
US10662573B2 (en) Vented heat pump dryer
CN106403171B (zh) 一种快速起效的辐射空调
CN105823324A (zh) 一种密闭内循环式烟草烘干装置
CN107255411A (zh) 一种多功能热泵烘干装置
CN108955219A (zh) 热泵烘干系统
CN107101471A (zh) 一种空气源一体式烘干抽湿机及系统
CN103471374B (zh) 太阳能辅助热泵干燥系统
CN110260605A (zh) 一种全热回收和除湿回热联合的烘干房
CN109425067A (zh) 空气调节机及空气调节机的控制方法
CN106245295A (zh) 干衣机的控制方法
CN109338688B (zh) 一种除湿烘干机
CN206974030U (zh) 一种空气源热泵烘干系统
CN109425063A (zh) 空调机
CN108118507A (zh) 立柜式热泵节能干衣机及其工作方法
CN209588445U (zh) 一种热泵系统和热泵干燥装置
CN205119755U (zh) 一种带抽湿和废热利用的热泵烘干系统
CN104613560B (zh) 一种低温热源和电联合驱动的双级溶液除湿系统
CN203489633U (zh) 太阳能辅助热泵干燥系统
CN103911826A (zh) 一种带调温功能的热泵式节能衣物烘干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