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946226U - 电磁加热底座及食物料理机 - Google Patents

电磁加热底座及食物料理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946226U
CN205946226U CN201620889847.4U CN201620889847U CN205946226U CN 205946226 U CN205946226 U CN 205946226U CN 201620889847 U CN201620889847 U CN 201620889847U CN 205946226 U CN205946226 U CN 20594622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magnetic heating
base
pallet
coil panel
heating b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889847.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振威
徐建飞
陈炜杰
佘艳
柳维军
肖力
曾祥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Midea Consumer Electric Manufacturing Co Ltd
Guangdong Midea Life Electric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Midea Consumer Electric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Midea Consumer Electric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Midea Consumer Electric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889847.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94622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94622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94622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Induction Heating Cook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电磁加热底座及食物料理机,其中,电磁加热底座包括用于励磁的线圈盘及支撑底座,所述支撑底座含有底板及沿其端部竖直延伸的侧壁,所述线圈盘设于所述侧壁远离所述底板一端,所述线圈盘与所述底板之间形成隔热腔,所述隔热腔内设有留置跌落部件的阻隔件。通过在线圈盘与支撑底座之间设置阻隔件有效阻隔高温部件直接掉落至支撑底座,提供阻隔措施从而防止二次伤害,改善了防护性能。

Description

电磁加热底座及食物料理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磁加热器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磁加热底座及食物料理机。
背景技术
电加热器具按热传导方式可分为电阻式和感应式。鉴于电磁加热器具相对于前者具有无可比拟的热传导效率优越性而应用越趋广泛,电磁加热器具的线圈盘上绕有励磁感应线圈,有别于电阻式线圈,励磁感应线圈工作本身发热量少。然而,由于线圈盘体积受限,其上相邻两励磁线圈之间的安全间隙较小,一旦相邻线圈之间的安全间隙变小,线圈盘上就会产生交变磁感,将导致线圈盘上的金属部件持续发热,并熔解周围部件掉落至其下方的支撑底座上,不仅损坏底座,而且对安装在底座上的部件造成损坏。
然而,现有的电磁加热器具的加热底座的线圈盘与支撑底座间未设置有效的阻隔措施,埋下了安全隐患,防护性能不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电磁加热底座及食物料理机,旨在解决现有电磁加热底座的线圈盘与支撑底座间未设置有效的阻隔措施,防护性能不佳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电磁加热底座,包括用于励磁的线圈盘及支撑底座,所述支撑底座含有底板及环绕所述底板的侧壁,所述线圈盘设于所述侧壁远离所述底板一端,所述线圈盘与所述底板之间形成隔热腔,所述隔热腔内设有阻隔件。
优选地,所述阻隔件设置为托盘,所述托盘架置在所述底板上。
优选地,所述托盘形状与所述底板适配,并位于在所述侧壁的内侧。
优选地,所述托盘具有底壁和环绕所述底壁的防护壁,所述防护壁其中一端的端面贴近所述线圈盘底部。
优选地,所述托盘为陶瓷件或隔热玻璃件。
优选地,所述托盘底部设有至少一个安装部,所述托盘通过所述安装部与支撑底座连接。
优选地,所述安装部设置成安装柱,所述底板对应位置设有竖直孔柱,所述安装柱与所述孔柱插接连接。
优选地,所述侧壁等距分布至少三条竖直卡槽,所述线圈盘通过所述卡槽卡置在所述侧壁上。
优选地,所述卡槽底部设置内螺柱,所述线圈盘通过设置在其边缘的安装孔与所述内螺柱连接。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食物料理机,包括如上所述的电磁加热底座及设置在其上方的搅拌杯组件,所述搅拌杯组件包括搅拌杯和部分位于所述搅拌杯内的刀片组件,所述搅拌杯的底部具有与所述线圈盘相对设置的导磁盘。
本实用新型电磁加热底座,通过在线圈盘与支撑底座之间设置阻隔件有效阻隔线圈盘上的高温部件直接掉落至支撑底座,提供阻隔措施从而防止二次伤害,改善了防护性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磁加热底座一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电磁加热底座一实施例中托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电磁加热底座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电磁加热底座另一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食物料理机一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100 电磁加热底座 2111 孔柱 311 防护壁
10 线圈盘 212 侧壁 312 安装部
11 安装孔 2121 卡槽 3121 安装柱
20 支撑底座 2122 内螺柱 900 搅拌杯
21 隔热腔 30 阻隔件 901 导磁盘
211 底板 31 托盘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活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采用电磁加热方式的加热底座含有将电能转化为高频交变磁力线的线圈盘。利用电磁感应原理,该金属器皿底部切割高频的交变磁力线而产生涡流,涡流使该金属器皿产生热能,从而将电能转化成热能。鉴于电磁加热方式的特性,一旦线圈盘失效,造成线圈盘上的金属部件切割该高频的交变磁力线,同样会产生涡流而导致持续发热,从而熔解周围部件跌落下方的支撑底座,破坏支撑底座及支撑底座上的元器件。为防止此意外发生而导致的二次伤害,从而提高产品防护性能,具有阻隔措施的电磁加热底座能有效改善电磁加热器具的防护性能。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电磁加热底座,参照图1所示,包括用于励磁的线圈盘10及支撑底座20,支撑底座20含有底板211及环绕底板211的侧壁212,底板211与侧壁212围合成容置隔热腔21,线圈盘10与侧壁212顶部连接,所述隔热腔21内设有留置跌落部件的阻隔件30。
基于电磁加热器具的外观,此处所述的底板211可有多种形状,如圆形及多边形等,沿底板211端部竖直延伸出用于支撑线圈盘10的侧壁212。底板211与侧壁212围合成容置隔热腔21,在线圈盘10底部创造了一定的空间,该空间亦有利于增大热容,改善隔热腔内散热,从而避免隔热腔21内的温度过高造成支撑底座20上的元器件损坏。
线圈盘10与侧壁212的顶部连接,侧壁212的竖直高度使线圈盘10与底板211之间形成高度差,其目的在于避免线圈盘10的热量通过空气传导至底板211,破坏底板211及安装在该底板211上的元器件。此处所述的连接方式可以是固接,也可以是活动连接。如设置为活动连接方式时,侧壁212设为圆环形,在线圈盘10底部设有与该侧壁212端面适配的圆环状卡槽,卡合后的线圈盘10水平方向活动自由度受该卡槽限制。线圈盘10竖直方向受重力作用压置于该侧壁上,线圈盘10可绕侧壁212的轴线在竖直方向旋转,方便安装。固接的方式亦可以有多种,例如,通过螺接、卡接及铆接等方式固定在侧壁212上,本领域技术人员可通过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及示图,推导出相应的技术方案,在此不作赘述。
良好的散热措施、隔热措施对于保护支撑底座20及支撑底座20上的元器件有着积极意义,但并未能杜绝线圈盘10失效所引致的安全事故。本实施例中,隔热腔21内设有阻隔件30,防止线圈盘10失效所引致熔解周围部件跌落支撑底座20。通过设置该阻隔件30,发挥应急阻隔作用,一旦线圈盘10失效导致熔解周围部件跌落,甚至是整个线圈盘10跌落时,阻隔件30能有效承托其重量,阻止其继续跌落支撑底座20而发生碰撞。阻隔件30有多种方式,如托盘及挂盘等,只要有助于阻止失效部件继续跌落的阻隔件都可以构成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防止安全隐患,改善了防护性能。
考虑增加防护强度,有效吸收失效部件跌落时的冲击势能,参照图1至图2所示,在一较佳实施例中,阻隔件30设置为托盘31,该托盘31架置在底板211上,此处所述架置为通过支撑方式置于底板211上方,支撑方式可有多种,如通过与侧壁212部分过盈配合及支撑柱等方式实现。通过将该托盘31直接架置于底板211上,当冲击发生时,将冲击力转化成压力间接传导至支撑底座20,由于支撑底座20有足够支撑力用于支撑位于上方部件,该间接传导至支撑底座20的压力能得到较好的支撑。而挂盘的支撑力取决于挂接件的强度,加上挂盘本身重量,限制了挂接件的额定满载受力。并且,可能会随着跌落部件的冲击势能转化为挂盘的拉力,容易导致震动。因此,在本实施例中,阻隔件30设置为托盘31架置在底板211上相对挂盘等结构有效增加防护强度,防护效果更佳。
托盘31有多种形状,出于增大防护面积考虑。一实施例中,托盘31形状与底板211适配,并位于侧壁212的内侧。此处适配是指托盘31的横截面形状符合底板211横截面形状,此处所述嵌置是指该托盘31横截面周面轮廓略小于侧壁212轮廓,从而托盘31与侧壁212贴近。托盘31横截面周面轮廓略小于侧壁212轮廓使托盘31与该侧壁212之间形成间隙,便于拆装。而托盘31与侧壁212贴近,能够防止失效部件跌落后产生的碎屑物通过该间隙落至支撑底座20的底板211上,增大了防护面积从而进一步改善了防护性能。
即使上述间隙再小,亦难以防止部件跌落托盘31产生的粉屑通过该间隙继续落至支撑底座20,为再进一步改善防护性能。再一实施例中,托盘31沿其周面竖直延伸有防护壁311,防护壁311端面贴近线圈盘10底部。该防护壁311在水平方向上对粉屑作进一步阻隔,防止其沿该间隙跌落,从而再进一步改善了防护性能。
托盘31可应用不同材料的结构件,出于防止高热部件跌落而造成托盘31熔解,托盘31采用耐高热隔热材料的结构件。在此基础上,为防止托盘31自身导磁发热失效,托盘31采用绝缘材料的结构件,如:陶瓷烧制件、隔热玻璃件、矿物棉垫等,出于提高支撑强度考虑,再一较佳实施例中,托盘31采用陶瓷或隔热玻璃制成。出于陶瓷或隔热玻璃刚性较好,不容易受力变形,因而在受压时能提供良好支撑,从而改善了防护性能。
托盘31架置在底板211的连接方式有多种,如通过在底板211设置安装部或通过在托盘31底部设置安装部均可。然而,维修过程中,托盘31的更换频率及概率高于支撑底座20,在托盘31底部设置安装部312更利于延长产品寿命,避免因拆装损坏安装部312造成支撑底座20失效,又一实施例中,托盘31底部设有至少一个安装部312,托盘31通过安装部312与支撑底座20连接。通过在托盘31底部设置安装部312与支撑底座20连接防止托盘31松动。同时也便于拆装更换托盘31,由于托盘31为一平面结构,众所周知,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定位一平面,优选地,在托盘31底部设有至少三个不在同一直线上的安装部312能使托盘31连接更稳固。
托盘31架装在底板211上的安装方式有多种,如通过柱孔配合、弹簧浮动连接、旋合等多种方式。出于安装定位及拆装方便考虑,参照图3和图4所示,又一较佳实施例中,安装部312设置成安装柱3121,底板211对应位置设有竖直孔柱2111,安装柱3121插入孔柱2111。综上实施例所述,鉴于托盘31置于隔热腔21内并与侧壁212贴合,其围合的空间可视化程度低,难以实施安装定位,通过在底板211上设置孔柱2111,可透过孔柱2111增加隔热腔21内的可视化安装程度,便于安装时定位。在拆装过程中,通过该孔柱2111对安装柱3121实施反方向推力使托盘31驱离支撑底座20,极大改善了电磁加热底座安装定位及拆装的便利性。
在侧壁212顶部设有多个卡槽2121,用于承托线圈盘的重量,出于提高线圈盘10稳固性考虑,一实施例中,侧壁212等距分布至少三条竖直卡槽2121,线圈盘10通过卡槽2121卡置在侧壁212上。卡槽2121等距分布有利于侧壁212平衡受力,侧壁212为薄壁类构件,侧壁212受力平衡减少局部应力集中。该等距分布的至少三条竖直卡槽2121不同在一直线上,线圈盘10通过该卡槽2121卡置在侧壁212上,更利于稳固性定位。
降低生产制造成本,实施产品批量化生产需要。一实施例中,卡槽2121底部设置内螺柱2122,线圈盘10通过设置在其边缘的安装孔11与内螺柱2122螺接。内螺柱2122与底板211及侧壁212一体成型,通过螺栓或螺钉穿过安装孔11与内螺柱2122连接,将线圈盘10与支撑底座20固接成一整体。通过预设内螺柱2122,提高了生产标准化程度,降低了制造成本。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食物料理机,参照图5所示,含有前述的电磁加热底座100及连接在其上方的搅拌杯900组件,搅拌杯具900组件包括搅拌杯和部分位于所述搅拌杯内的刀片组件,搅拌杯的底部具有导磁盘901。其目的在于使食物料理机通过导磁盘901导磁加热的同时,使食物料理机具有良好的防护性能。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本实用食物料理机采用了上述电磁加热底座100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则本实用新型食物料理机相应具有该电磁加热底座100的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电磁加热底座,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励磁的线圈盘及支撑底座,所述支撑底座含有底板及环绕所述底板的侧壁,所述线圈盘设于所述侧壁远离所述底板一端,所述线圈盘与所述底板之间形成隔热腔,所述隔热腔内设有阻隔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加热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阻隔件设置为托盘,所述托盘架置在所述底板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磁加热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托盘形状与所述底板适配,并位于所述侧壁的内侧。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磁加热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托盘所述托盘具有底壁和环绕所述底壁的防护壁,所述防护壁其中一端的端面贴近所述线圈盘底部。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磁加热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托盘由陶瓷或隔热玻璃制成。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磁加热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托盘底部设有至少一个安装部,所述托盘通过所述安装部与支撑底座连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磁加热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部设置成安装柱,所述底板对应位置设有竖直孔柱,所述安装柱与所述孔柱插接连接。
8.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电磁加热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壁等距分布至少三条竖直卡槽,所述线圈盘通过所述卡槽卡置在所述侧壁上。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磁加热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底部设置内螺柱,所述线圈盘通过设置在其边缘的安装孔与所述内螺柱连接。
10.一种食物料理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电磁加热底座及设置在其上方的搅拌杯组件,所述搅拌杯组件包括搅拌杯和部分位于所述搅拌杯内的刀片组件,所述搅拌杯的底部具有与所述线圈盘相对设置的导磁盘。
CN201620889847.4U 2016-08-16 2016-08-16 电磁加热底座及食物料理机 Active CN20594622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889847.4U CN205946226U (zh) 2016-08-16 2016-08-16 电磁加热底座及食物料理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889847.4U CN205946226U (zh) 2016-08-16 2016-08-16 电磁加热底座及食物料理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946226U true CN205946226U (zh) 2017-02-08

Family

ID=579179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889847.4U Active CN205946226U (zh) 2016-08-16 2016-08-16 电磁加热底座及食物料理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94622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684339A (zh) 电压力锅
CN205946226U (zh) 电磁加热底座及食物料理机
CN207219080U (zh) 一种电磁烹饪器具的电磁线盘及电磁烹饪器具
CN205305155U (zh) 一种电磁感应加热式电热锅
CN206586836U (zh) 线圈盘组件和烹饪器具
CN202663579U (zh) 一种电磁炉线圈盘
CN107146684B (zh) 不汇流的电抗器吊架装置及电抗器
CN205002177U (zh) 一种ih电磁线盘支架
CN203041852U (zh) 一种电磁加热的电压力锅
CN206908888U (zh) 一种电磁炉线圈盘
CN203104837U (zh) 线圈盘组件
CN202991980U (zh) 一种低高度三向金属隔振器
CN202269042U (zh) 一种新型电磁炉感应加热线盘
CN207134926U (zh) 一种多电机座一体结构
CN203153463U (zh) 一种电烹饪器具的电磁加热控制结构
CN206284906U (zh) 线圈盘组件和电磁加热烹饪装置
CN207317244U (zh) 一种磁能电热水器端盖结构
CN211119529U (zh) 小型台式电磁炉
CN204739642U (zh) 一种电磁灶及电磁灶的机芯散热结构
CN103237376A (zh) 一种电磁炉线圈盘组件
CN104968063B (zh) 一种电磁线盘及厨房加热电器
CN211930904U (zh) 电磁线圈盘
CN209310065U (zh) 电磁炉
KR20180120138A (ko) 분리형 전기 밥솥
CN206354888U (zh) 食物料理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