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944530U - 电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电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944530U
CN205944530U CN201620943512.6U CN201620943512U CN205944530U CN 205944530 U CN205944530 U CN 205944530U CN 201620943512 U CN201620943512 U CN 201620943512U CN 205944530 U CN205944530 U CN 20594453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sulating body
electric connector
main part
draw
groo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943512.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何龙
李涛
陈忠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dong Qianshuo Electron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dong Qianshuo Electron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dong Qianshuo Electron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dong Qianshuo Electron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943512.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94453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94453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944530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主体部,所述主体部包括上下叠加设置的上主体部和下主体部,所述上主体部包括上绝缘本体和设于所述上绝缘本体中的上导电端子,所述下主体部包括下绝缘本体和设于所述下绝缘本体中的下导电端子,其中所述上主体部和所述下主体部上设有相互配合的限位部,所述限位部用以在所述上主体部与下主体部组装在一起时,限制所述上主体部与下主体部之间的水平移动。通过限位部限制所述上主体部与下主体部之间的水平移动,方便组装。

Description

电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连接器,尤其涉及一种具有限位结构的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电连接器因其电气性能稳定而广泛应用于电子产品领域,而USB电连接器因其传输速度快、支持热插拔等诸多优势而成为一种使用较为广泛的电连接器之一。USB电连接器通常包括上下两排端子,上排端子注塑在上塑胶本体中,下排端子注塑在下塑胶本体中,然后再将上、下塑胶本体组装在一起。然而,在上述现有技术中,上、下塑胶本体在组装为一体的过程中,没有限位结构,上、下塑胶本体可在水平方向上移动,导致组装不便。
因而,确有必要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以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组装方便的电连接器。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主体部,所述主体部包括上下叠加设置的上主体部和下主体部,所述上主体部包括上绝缘本体和设于所述上绝缘本体中的上导电端子,所述下主体部包括下绝缘本体和设于所述下绝缘本体中的下导电端子,其中所述上主体部和所述下主体部上设有相互配合的限位部,所述限位部用以在所述上主体部与下主体部组装在一起时,限制所述上主体部与下主体部之间的水平移动。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部包括设于所述上绝缘本体上的卡槽和设于所述下绝缘本体上的凸柱,所述凸柱收容在所述卡槽中。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部包括设于所述上绝缘本体上的凸柱和设于所述下绝缘本体上的卡槽,所述凸柱收容在所述卡槽中。
进一步的,所述凸柱和所述卡槽均为一对,位于所述上绝缘本体或下绝缘本体的相对两侧边。
进一步的,所述凸柱所述卡槽为过盈干涉配合。
进一步的,所述上绝缘本体上还设有第一卡扣,所述下绝缘本体上设有第二卡扣,所述第一卡扣和所述第二卡扣卡持以限制所述上主体部与下主体部在竖直方向上移动。
进一步的,所述上导电端子与所述上绝缘本体一体注塑成型,和/或所述下导电端子与所述下绝缘本体一体注塑成型。
进一步的,所述电连接器还包括金属板,所述金属板设于所述上绝缘本体与所述下绝缘本体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电连接器还包括金属外壳,所述金属外壳罩设于所述上绝缘本体和所述下绝缘本体外围。
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技术方案,通过在上主体部和所述下主体部上设有相互配合的限位部,所述限位部用以在所述上主体部与下主体部组装在一起时,限制所述上主体部与下主体部之间的水平移动,方便组装。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电连接器的立体组合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电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
图3为图2中主体部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4为图2中主体部的立体组合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0-电连接器;1-金属外壳;2-塑胶外壳;3-主体部;31-上主体部;311-上绝缘本体;312-上导电端子;313-卡槽;314-第一卡扣;32-下主体部;321-下绝缘本体;322-下导电端子;323-凸柱;324-第二卡扣;33-金属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连接器100,所述电连接器100包括主体部3,塑胶外壳2以及围设于所述主体部3和所述塑胶外壳2外的金属外壳1。
请重点参阅图2,所述主体部3包括上主体部31、下主体部32以及设于所述上主体部31与所述下主体部32之间的金属板33。所述上主体部31包括上绝缘本体311和设于所述上绝缘本体311的上导电端子31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上导电端子312是通过一体注塑成型的方式注塑于所述上绝缘本体311内;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是将所述上绝缘本体311注塑成型后,将所述上导电端子312插接安装固定于所述上绝缘本体311上。所述上绝缘本体311上还设有卡槽313,所述卡槽313为一对,设于所述上绝缘本体311的相对的两侧边上。所述上绝缘本体311上还设有朝向所述下主体部32延伸的第一卡扣314,用以与所述下主体部32卡持固定。
所述下主体部32包括下绝缘本体321和设于所述下绝缘本体321上的下导电端子32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下导电端子322是通过一体注塑成型的方式注塑于所述下绝缘本体321内;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是将所述下绝缘本体321注塑成型后,将所述下导电端子322插接安装固定于所述下绝缘本体321上。所述下绝缘本体321上设有用以与所述上绝缘本体311上的卡槽313配合的凸柱323,凸柱323为一对,位于所述下绝缘本体311的相对两侧。当上主体部31与所述下主体部32组装在一起时,所述凸柱323收容在所述卡槽313内,所述凸柱323与所述卡槽313构成限位部,限制所述上、下主体部31、32在水平方向移动,起到很好的定位作用。所述凸柱323与所述卡槽313是过盈干涉配合。所述下绝缘本体321上设有第二卡扣324,所述第二卡扣324与所述上绝缘本体311上的第一卡扣314卡持以限制所述上主体部31与下主体部32在竖直方向上移动。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卡槽313形成于上绝缘本体311上,凸柱323形成于下绝缘本体321上;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将卡槽313形成于下绝缘本体321上,而将凸柱323形成于上绝缘本体311上。
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一实施例的组装过程如下:将上导电端子312通过一体注塑方式成型于所述上绝缘本体311中形成上主体部31,上绝缘本体311上形成有卡槽313和第一卡扣314;将下导电端子322通过一体注塑方式成型于所述下绝缘本体321中形成下主体部32,下绝缘本体321上形成用以与所述卡槽313配合的凸柱323以及用以与所述第一卡扣314卡扣的第二卡扣324;将上主体部31、金属板33,以及下主体部32以上下叠加方式安装在一起,通过卡槽313与凸柱323的配合实现上、下主体部31、32在水平方向上的限位,通过第一卡扣314与第二卡扣324的卡持配合实现上、下主体部31、32在竖直方向上的限位,金属板33被夹持于所述上绝缘本体311与下绝缘本体321之间,三者固定为一体构成主体部3;依次将塑胶外壳2和金属外壳1罩设在主体部3上形成电连接器100。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电连接器100为USB连接器。
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技术方案,通过在上主体部31和所述下主体部32上设有相互配合的限位部313、323,所述限位部用以在所述上主体部1与下主体部32组装在一起时,限制所述上主体部31与下主体部32之间的水平移动,方便组装。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横向”、“厚度”、“上”、“下”、“竖直”、“水平”、“顶”、“底”、“内”、“外”、“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9)

1.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主体部,所述主体部包括上下叠加设置的上主体部和下主体部,所述上主体部包括上绝缘本体和设于所述上绝缘本体中的上导电端子,所述下主体部包括下绝缘本体和设于所述下绝缘本体中的下导电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主体部和所述下主体部上设有相互配合的限位部,所述限位部用以在所述上主体部与下主体部组装在一起时,限制所述上主体部与下主体部之间的水平移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部包括设于所述上绝缘本体上的卡槽和设于所述下绝缘本体上的凸柱,所述凸柱收容在所述卡槽中。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部包括设于所述上绝缘本体上的凸柱和设于所述下绝缘本体上的卡槽,所述凸柱收容在所述卡槽中。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凸柱和所述卡槽均为一对,位于所述上绝缘本体或下绝缘本体的相对两侧边。
5.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凸柱所述卡槽为过盈干涉配合。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绝缘本体上还设有第一卡扣,所述下绝缘本体上设有第二卡扣,所述第一卡扣和所述第二卡扣卡持以限制所述上主体部与下主体部在竖直方向上移动。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导电端子与所述上绝缘本体一体注塑成型,和/或所述下导电端子与所述下绝缘本体一体注塑成型。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连接器还包括金属板,所述金属板设于所述上绝缘本体与所述下绝缘本体之间。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连接器还包括金属外壳,所述金属外壳罩设于所述上绝缘本体和所述下绝缘本体外围。
CN201620943512.6U 2016-08-25 2016-08-25 电连接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94453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943512.6U CN205944530U (zh) 2016-08-25 2016-08-25 电连接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943512.6U CN205944530U (zh) 2016-08-25 2016-08-25 电连接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944530U true CN205944530U (zh) 2017-02-08

Family

ID=579533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943512.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944530U (zh) 2016-08-25 2016-08-25 电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94453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795657B (zh) 充电电池插座
CN205944530U (zh) 电连接器
CN104795698A (zh) 电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CN208112753U (zh) 摄像头模组和电子设备
CN106898902A (zh) 电连接器
CN206271917U (zh) 电连接器
CN106358411A (zh) 变换器装置及变换器装置制造方法
CN209544723U (zh) 接线端子排
CN205790483U (zh) 一种带有接口母座的电子设备
CN204315804U (zh) 电连接器
TWM442613U (en) Audio jack connector
CN206976690U (zh) 电连接器
CN206480825U (zh) 电连接器
CN206041054U (zh) 电连接器
CN207782009U (zh) 接口及具有其的移动终端
CN208608410U (zh) 一种上连接器及无绳液体加热器
CN206041036U (zh) Type C连接器
CN206236876U (zh) 一种带防水结构的电连接器
CN207781952U (zh) 接口及具有其的移动终端
CN206293661U (zh) 电连接器
CN208539169U (zh) 一种易于生产的usb母座
CN207116783U (zh) 电连接器
CN206331943U (zh) 开关组件
CN208489412U (zh) 一种传感器
CN105977669B (zh) 一种端子模组及使用该端子模组的卡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208

Termination date: 20200825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