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939436U - 防潮空气净化装置 - Google Patents

防潮空气净化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939436U
CN205939436U CN201620667187.5U CN201620667187U CN205939436U CN 205939436 U CN205939436 U CN 205939436U CN 201620667187 U CN201620667187 U CN 201620667187U CN 205939436 U CN205939436 U CN 20593943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lter screen
chamber
air
tide
protection agains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667187.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铸
史利芳
肖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unming Nata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unming Nata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unming Nata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Kunming Nata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667187.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93943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93943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93943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iltering Of Dispersed Particles In Ga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了一种防潮空气净化装置。该防潮空气净化装置包括机体、第一滤网、第二滤网、第三滤网、湿度检测元件、加热元件以及吸风元件;机体具有净化腔、进风口以及出风口,进风口以及出风口均连通于净化腔;净化腔内沿着进风口至出风口方向,依次顺序设有第一滤网、第二滤网以及第三滤网,第一滤网、第二滤网以及第三滤网将净化腔依次分隔成第一腔室、第二腔室、第三腔室以及第四腔室;第三滤网上具有由玻璃纤维、微玻璃纤维棉以及光热转换材料制成的防潮滤膜;湿度检测元件用于检测设于第三滤网上的防潮滤膜的湿度;加热元件用于对防潮滤膜进行加热;吸风元件用于对净化腔进行吸风。该防潮空气净化装置能适用于潮湿的环境。

Description

防潮空气净化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净化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防潮空气净化装置。
背景技术
近些年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受覆盖大半个中国的雾霾影响,空气净化市场越来越受追捧,净化设备在家庭宾馆、公寓、大型商场等日常生活中大范围普及。空气净化器在使用过程中尤其是在潮湿环境中容易吸潮、霉变,滤网上容易滋生细菌,影响整个空气净化装置的净化效率及使用寿命,还会造成二次污染。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过滤效率高、抗菌率高的能适用于潮湿的环境下的防潮空气净化装置。
一种防潮空气净化装置,包括机体、第一滤网、第二滤网、第三滤网、湿度检测元件、加热元件以及吸风元件;
所述机体具有净化腔、进风口以及出风口,所述进风口以及所述出风口均连通于所述净化腔;
所述净化腔内沿着所述进风口至所述出风口方向,依次顺序设有所述第一滤网、所述第二滤网以及所述第三滤网,所述第一滤网、所述第二滤网以及所述第三滤网将所述净化腔依次分隔成第一腔室、第二腔室、第三腔室以及第四腔室;所述第三滤网上具有由玻璃纤维、微玻璃纤维棉以及光热转换材料制成的防潮滤膜;
所述湿度检测元件用于检测设于所述第三滤网上的所述防潮滤膜的湿度;所述加热元件用于对所述防潮滤膜进行加热;所述吸风元件用于对所述净化腔进行吸风。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加热元件为红外灯,所述加热元件设在所述第 四腔室内的顶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吸风元件为吸风机。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卡接件,所述第一滤网通过所述卡接件连接于所述净化腔的内壁。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滤网通过所述卡接件连接于所述净化腔的内壁。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三滤网通过所述卡接件连接于所述净化腔的内壁。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滤网为活性炭滤网。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三滤网为高效空气过滤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湿度检测元件用于检测所述防潮滤膜的湿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湿度检测元件为红外水分测试仪或者高频电磁感应水分测量仪。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一种防潮空气净化装置,设置了机体、第一滤网、第二滤网、第三滤网、湿度检测元件、加热元件以及吸风元件。吸风元件工作持续吸风将空气吸入机体内进行净化。所述净化腔内依次顺序设有第一滤网、第二滤网以及第三滤网。第一滤网用于过滤蚊虫、毛发等大颗粒物的同时还作为防护网,第二滤网为活性炭滤网可除去大量的臭气及有害气体,第三滤网用于去除细小颗粒物(0.1-0.3μm);空气净化装置通过湿度检测元件测试所述第三滤网上的防潮滤膜的湿度,当湿度达到10%以上时,加热元件启动并加热所述第三滤网上的防潮滤膜,当湿度降到1%以下时,加热元件关闭停止加热,实现湿度的在线监测及自动控制。本实用新型涉及的防潮空气净化装置过滤效率高、抗菌率高能适用于潮湿的环境,防潮空气净化装置具有过滤效率高、抗菌率高的特点,可广泛应用在连续阴雨或持续大雾天气等潮湿的环境下。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一种防潮空气净化装置的第三滤网设有防潮滤膜,所述防潮滤膜本身具有吸热、导热、抗菌性能,经加热元件加热,防潮滤膜吸热后导热除湿并杀菌,防潮滤膜本身具有吸热、导热、抗菌性能,防潮滤膜吸热后导热除湿并杀菌,不仅破坏了微生物的生存繁殖环境,同时更进一步提高抗菌 效率,避免所述防潮滤膜发霉而影响过滤效率及使用寿命并造成二次污染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防潮空气净化装置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机体;100、机体;110、进风口;120、出风口;130、第一腔室;140、第二腔室;150、第三腔室;160、第四腔室;200、第一滤网;300、第二滤网;400、第三滤网;500、卡接件;600、湿度检测元件;700、加热元件;800、吸风元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参见图1所示,本实施例涉及了一种防潮空气净化装置10。该防潮空气净化装置10包括具有机体100、第一滤网200、第二滤网300、第三滤网400、卡接件500、湿度检测元件600、加热元件700、吸风元件800以及控制部件;所述控制部件可以是PLC。
机体100具有净化腔、进风口110以及出风口120。进风口110以及出风口120均连通于净化腔。在本实施例中,机体100呈长方体状,在机体100长轴上的两个端部分别设有上述的进风口110以及出风口120,也即进风口110以及出风口120是相对设置的。
净化腔内沿着进风口110至出风口120方向,依次顺序设有第一滤网200、第二滤网300以及第三滤网400。第一滤网200、第二滤网300以及第三滤网400将净化腔依次分隔成第一腔室130、第二腔室140、第三腔室150以及第四腔室160。
第一滤网200所在的平面、第二滤网300所在的平面以及第三滤网400所在的平面均相互平行。第一滤网200、第二滤网300以及第三滤网400之间的间隔可以相等或者根据实际需要设置即可。
第一滤网200通过卡接件500连接于净化腔的内壁。第一滤网200可采用可清洗的不锈钢网制成。第一滤网200用于过滤蚊虫、毛发等大颗粒物的同时还作为防护网。
第二滤网300通过卡接件500连接于净化腔的内壁。第二滤网300为活性炭滤网。第二滤网300为活性炭滤网可除去空气中的大量的臭气及有害气体。本实施例的空气净化装置能够通过第一滤网200、第二滤网300将空气中大于0.5μm的灰尘截留,从而从流动空气中除去。
第三滤网400通过卡接件500连接于净化腔的内壁。第三滤网400为高效空气过滤器(也即HEPA),高效空气过滤器为达到HEPA标准的过滤网。第三滤网400上具有通过玻璃纤维、微玻璃纤维棉以及光热转换材料制成的防潮滤膜。防潮滤膜能够截留直径为0.1-0.3μm的颗粒。该防潮滤膜主要由玻璃纤维、微玻璃纤维棉及光热转换材料制备而成。光热转换材料为碳基纳米材料(包括碳纳米管、石墨烯或者氧化石墨烯)、金属纳米材料(包括纳米银或者纳米铜)、硫化铜中的一种或几种制成。
湿度检测元件600用于检测防潮滤膜的湿度。第三滤网400设有防潮滤膜,防潮滤膜本身具有吸热、导热、抗菌性能,经加热元件700加热,防潮滤膜吸热后导热除湿并杀菌,防潮滤膜本身具有吸热、导热、抗菌性能,防潮滤膜吸热 后导热除湿并杀菌,不仅破坏了微生物的生存繁殖环境,同时更进一步提高抗菌效率,避免防潮滤膜发霉而影响过滤效率及使用寿命并造成二次污染的问题。
湿度检测元件600连接于第四腔室160。湿度检测元件600用于检测第三滤网400上防潮滤膜的湿度。湿度检测元件600为红外水分测试仪或者高频电磁感应水分测量仪。控制部件电性连接于湿度检测元件600。
加热元件700连接于第四腔室160。加热元件700能对第四腔室160内的防潮滤膜进行加热。吸风元件800连通于第四腔室160。加热元件700为红外灯,加热元件700连接在第四腔室160内的顶部。控制部件电性连接于加热元件700。加热元件700的数量可以是一个、两个或者多个。加热元件700可以设置在第四腔室160内的顶部,也可以设在第四腔室160的侧壁上。
吸风元件800能够对第四腔室160进行吸风。吸风元件800为吸风机。控制部件电性连接于吸风元件800。
本实施例涉及的一种防潮空气净化装置10,设置了机体100、第一滤网200、第二滤网300、第三滤网400、湿度检测元件600、加热元件700以及吸风元件800。吸风元件800工作持续吸风将空气吸入机体100内进行净化。净化腔内依次顺序设有第一滤网200、第二滤网300以及第三滤网400。第一滤网200用于过滤蚊虫、毛发等大颗粒物的同时还作为防护网,第二滤网300为活性炭滤网可除去大量的臭气及有害气体,第三滤网400用于去除细小颗粒物(0.1-0.3μm)。
空气净化装置通过湿度检测元件600测试第三滤网400的湿度,当湿度检测元件600检测到的湿度达到10%以上时,湿度检测元件600给出信号至控制部件,控制部件控制加热元件700启动并加热第三滤网400上的防潮滤膜。当湿度检测元件600检测到的湿度降到1%以下时,控制部件控制加热元件700关闭停止加热,实现湿度的在线监测及自动控制。本实用新型涉及的防潮空气净化装置10过滤效率高、抗菌率高能适用于潮湿的环境,防潮空气净化装置10具有过滤效率高、抗菌率高的特点,可广泛应用在连续阴雨或持续大雾天气等潮湿的环境下。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 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防潮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体、第一滤网、第二滤网、第三滤网、湿度检测元件、加热元件以及吸风元件;
所述机体具有净化腔、进风口以及出风口,所述进风口以及所述出风口均连通于所述净化腔;
所述净化腔内沿着所述进风口至所述出风口方向,依次顺序设有所述第一滤网、所述第二滤网以及所述第三滤网,所述第一滤网、所述第二滤网以及所述第三滤网将所述净化腔依次分隔成第一腔室、第二腔室、第三腔室以及第四腔室;所述第三滤网上具有由玻璃纤维、微玻璃纤维棉以及光热转换材料制成的防潮滤膜;
所述湿度检测元件用于检测设于所述第三滤网上的所述防潮滤膜的湿度;所述加热元件用于对所述防潮滤膜进行加热;所述吸风元件用于对所述净化腔进行吸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潮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元件为红外灯,所述加热元件设在所述第四腔室内的顶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潮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风元件为吸风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潮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卡接件,所述第一滤网通过所述卡接件连接于所述净化腔的内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潮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滤网通过所述卡接件连接于所述净化腔的内壁。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潮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滤网通过所述卡接件连接于所述净化腔的内壁。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防潮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滤网为活性炭滤网。
8.根据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防潮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滤网为高效空气过滤器。
9.根据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防潮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湿度检测元件用于检测所述防潮滤膜的湿度。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防潮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湿度检测元件为红外水分测试仪或者高频电磁感应水分测量仪。
CN201620667187.5U 2016-06-29 2016-06-29 防潮空气净化装置 Active CN20593943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667187.5U CN205939436U (zh) 2016-06-29 2016-06-29 防潮空气净化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667187.5U CN205939436U (zh) 2016-06-29 2016-06-29 防潮空气净化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939436U true CN205939436U (zh) 2017-02-08

Family

ID=579300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667187.5U Active CN205939436U (zh) 2016-06-29 2016-06-29 防潮空气净化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939436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422768A (zh) * 2017-09-21 2017-12-01 宁波威霖住宅设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气体吸附的恒温恒湿箱
CN108167958A (zh) * 2017-12-27 2018-06-15 常州校果信息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多功能空气净化器
CN110285510A (zh) * 2019-07-29 2019-09-27 张吉强 一种空气净化换氧调温一体机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422768A (zh) * 2017-09-21 2017-12-01 宁波威霖住宅设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气体吸附的恒温恒湿箱
CN108167958A (zh) * 2017-12-27 2018-06-15 常州校果信息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多功能空气净化器
CN110285510A (zh) * 2019-07-29 2019-09-27 张吉强 一种空气净化换氧调温一体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939436U (zh) 防潮空气净化装置
CN205957388U (zh) 一种智能新风空气净化一体系统
CN106152288A (zh) 一种智能型室内空气置换净化设备以及方法
CN103644600B (zh) 智能型净化抑菌空气处理机组
CN204438475U (zh) 高效空气过滤网及空气净化器
CN105674508A (zh) 一种净化通风装置
CN208983510U (zh) 一种智能型节能无尘车间
CN205641354U (zh) 一种净化通风装置
CN205878483U (zh) 一种智能中央空气处理系统
CN207928894U (zh) 一种高性能低耗能空气净化器过滤装置
CN205261812U (zh) 一种智能过滤窗
CN106394186A (zh) 车载吊顶式电子空气净化机
CN203385101U (zh) 一种室内纤维空气净化器
CN108317644A (zh) 一种臭氧杀菌加湿空气净化机
CN205448159U (zh) 一种新风系统
CN208154656U (zh) 一种新型空气净化设备
CN206131156U (zh) 一种智能型室内空气置换净化设备
CN215929982U (zh) 一种除细菌、病毒和尘螨的多功能空气净化器
CN200955846Y (zh) 家居空气净化装置
CN107081015A (zh) 一种耐高温耐腐蚀可清洗的工业除尘装置
CN209341498U (zh) 一种室内装饰用除尘换气装置
CN208742162U (zh) 空气净化组件及空气净化装置
CN207893885U (zh) 一种室内净化器
CN106931558B (zh) 一种全自动智能空气净化装置
CN205332355U (zh) 智能空气净化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