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937015U - 一种分解降振筒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分解降振筒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937015U
CN205937015U CN201620789807.2U CN201620789807U CN205937015U CN 205937015 U CN205937015 U CN 205937015U CN 201620789807 U CN201620789807 U CN 201620789807U CN 205937015 U CN205937015 U CN 20593701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ylinder
decompose
liquid
vibration cylinder
fall vibr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789807.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卫军
蒋成银
冯海强
张浩然
李晓方
张文琦
张佳超
胡涌
邓丹
武治年
贾金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Petroleum and Natural Ga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Petroleum and Natural Ga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Petroleum and Natural Gas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Petroleum and Natural Ga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789807.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93701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93701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93701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hysical Water Treat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这种分解降振筒,包括筒体,筒体内安装着花洒、分流塔和回流塔,液体经过花洒均匀分布进入筒体,由于流通面积变大,液体流速降低,通过分流塔和喇叭口回流腔的导流,将液体之间的不同运动状态进行充分混合和部分能量吸收,均衡了液体的冲击,平稳了流速,之后液体沉降到筒体底部,然后上升,通过出口阀排出,本实用新型分解降振筒可以实现液体的快速稳定,降低因脉冲流引起的剧烈动,消除水锤现象,实现稳流,进而延长回注泵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一种分解降振筒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分解降振筒,特别针对两种或者多个泵流速相互不匹配的管线振动减振的一种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对天然气能源的需求持续增长,能源需求消费与环境可承载能力的矛盾也日益突出,大规模发展天然气能源无疑是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最为现实的选择。在天然开发过程中,实现安全开采、绿色开采显得尤为重要。
长庆油田苏里格气田天然气开采过程中,由于井口含液量大,在天然气开采处理过程中,采出水的处理也显得尤为重要,如采出水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就可能影响生产的连续性,因此所有的采出水都需要经过处理后回注至采出地层。目前,气田采出水单元运行的回注泵由于运行过程中振动过大,严重影响了回注泵的使用寿命,进而影响回注系统的安全平稳运行。以往的回注泵进口只是简单的安装了喂水泵,喂水泵直接将采出水打至回注泵进口,由于喂水泵使用的都是离心泵,离心泵的出水是连续的,而回注泵的吸水是不连续的,它是瞬间吸入采出水的,这就导致回注泵吸入的瞬间在进口处形成一个空腔,而在压力的驱使下,上游的离心泵送来的采出水会迅速填满该空腔,从而形成“水锤现象”,在有压力管路中,由于某种外界原因(如阀门突然关闭、水泵机组突然停车)使水的流速突然发生变化,从而引起压强急剧升高和降低的交替变化,这种水力现象称为水击或水锤。“水锤现象”可以破坏管道、水泵、阀门、并引起水泵反转,管网压力降低等,所以,预防水锤发生极为重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现有的回注泵由于水锤现象,造成运行过程中振动过大,进而影响回注泵的使用寿命,导致回注系统无法安全平稳运行的问题。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分解降振筒,包括筒体,筒体的筒壁连通有出液管,出液管上安装着出口阀,筒体顶端连接有进液管,进液管伸入筒体内,并在进液管的末端安装有花洒;花洒的下方是回流塔。
所述回流塔和花洒之间设有分流塔,分流塔是由多块导流板组成的锥形的结构,多块导流板的顶端焊接在一起,侧边均焊接在筒体的内壁上,分流塔的最大直径小于回流塔的最大直径。
所述回流塔是顶部开口的腔体,腔体的底部固定在筒体的底板上,且腔体开口直径大于花洒直径。
所述回流塔是由多块导流板组成的喇叭形腔体。
所述回流塔是由多块导流板组成的V形腔体。
所述分流塔是由两块导流板组成的人字形结构。
所述筒体的底部还设有支撑底座。
所述筒体的底端连接有排污管线,排污管线上安装有排污阀。
所述筒体的顶端安装着安全阀和压力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这种分解降振筒,包括筒体,筒体内安装着花洒、分流塔和回流塔,液体经过花洒均匀分布进入筒体,由于流通面积变大,液体流速降低,通过分流塔和喇叭口回流腔的导流,将液体之间的不同运动状态进行充分混合和部分能量吸收,均衡了液体的冲击,平稳了流速,之后液体沉降到筒体底部,然后上升,通过出口阀排出,本实用新型分解降振筒可以实现液体的快速稳定,降低因脉冲流引起的剧烈动,消除水锤现象,实现稳流,进而延长回注泵的使用寿命。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分解降振筒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筒体;2、进液管;3、出液管;4、花洒;5、分流塔;6、回流塔;7、支撑底座;8、压力表;9、排污管线;10、排污阀;11、出口阀;12、安全阀。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为了解决现有的回注泵由于水锤现象,造成运行过程中振动过大,进而影响回注泵的使用寿命,导致回注系统无法安全平稳运行的问题。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如图1所示的分解降振筒,包括筒体1,筒体1的筒壁连通有出液管3,出液管3上安装着出口阀11,筒体1顶端连接有进液管2,进液管2伸入筒体1内,并在进液管2的末端安装有花洒4,花洒4的下方是回流塔6。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提供的分解降振筒安装在回注泵进口,利用回流塔6的喇叭状腔体缓冲来水压力,利用存储能力填补回注泵吸水过程中突然出现的空腔,以达到减振的效果。花洒4可以有效分散水流成小股,降低水流的冲击力。
分解降振筒的工作过程是:
采出水经进液管2流入筒体1内,经过花洒4的分流,下落至回流塔6的回流腔体内,回流腔体内的液体收集到一定的高度,溢出并沉降至筒体1的底部,上升至出液管3的位置,通过出口阀11排出。
分解降振筒的工作原理是:
当回注泵运行时,瞬间吸入采出水,筒体1中的平稳采出水被吸入,避免了在回注泵进口管线中形成空腔,从而消除了“水锤现象”;喂水泵在持续给减振筒供水,又避免了减振筒中缺水而造成的轴承干敲。长时间运行,会在筒底形成杂质的沉积,通过排污管线可以有效的对筒底的沉积物进行排除,从而延长了降筒的检修周期。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这种分解降振筒,包括筒体,筒体内安装着花洒、分流塔和回流塔,液体经过花洒均匀分布进入筒体,由于流通面积变大,液体流速降低,通过分流塔和喇叭口回流腔的导流,将液体之间的不同运动状态进行充分混合和部分能量吸收,均衡了液体的冲击,平稳了流速,之后液体沉降到筒体底部,然后上升,通过出口阀排出,本实用新型分解降振筒可以实现液体的快速稳定,降低因脉冲流引起的剧烈动,消除水锤现象,实现稳流,进而延长回注泵的使用寿命。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回流塔6是顶部开口的腔体,腔体的底部固定在筒体1的底板上,且腔体开口直径大于花洒4直径。回流塔6之所以设计成回流腔,是为了收集由花洒4落下的水流,平缓的汇聚至降振筒内。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如图1所示的分解降振筒,包括筒体1,筒体1的筒壁连通有出液管3,出液管3上安装着出口阀11,筒体1顶端连接有进液管2,进液管2伸入筒体1内,并在进液管2的末端安装有花洒4;花洒4的下方是回流塔6,回流塔6是由多块导流板组成的顶部开口的腔体,导流板的底部均固定在筒体1的底板上,且回流塔6开口直径大于花洒4直径。作为优选,导流板的底部均焊接在筒体1的底板上。
所述回流塔6和花洒4之间设有分流塔5,分流塔5是由多块导流板组成的锥形的结构,多块导流板的顶端焊接在一起,侧边均焊接在筒体1的内壁上,分流塔5的最大直径小于回流塔6的最大直径。
液体在花洒4的作用下将液体均匀分布进入筒体1内,花洒4的应用使液体流通面积变大,液体流速降低,通过分流塔5和回流塔6的导流,将液体之间的不同运动状态进行充分混合和部分能量吸收,均衡了液体的冲击,平稳了流速,之后液体沉降到筒体1底部,再上升,通过出口阀11排出,本实用新型分解降振筒可以实现液体的快速稳定,降低因脉冲流引起的剧烈动,实行稳流作用。
作为优选,降振筒的筒体1高度是1200mm,直径是250mm,花洒4的直径的是200mm,上面均匀分布¢3的圆孔41个,分流塔5的大口直径为170mm,回流塔6的大口直径为220mm,小口直径为20mm。
实施例4:
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如图1所示,所述回流塔6是由多块导流板组成的喇叭形腔体。回流塔6之所以设计成喇叭形回流腔,是为了收集由花洒4落下的水流,平缓的汇聚至降振筒内。
实施例5:
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为了收集由花洒4落下的水流,平缓的汇聚至降振筒内,所述回流塔6是由多块导流板组成的V形腔体。
实施例6: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分流塔5是由两块导流板组成的人字形结构。通过分流塔5和回流塔6的导流,将液体之间的不同运动状态进行充分混合和部分能量吸收,均衡了液体的冲击,平稳了流速。
实施例7:
在实施例1或者实施例2的基础上,所述筒体1的底部还设有支撑底座7。所述筒体1的底端连接有排污管线9,排污管线9上安装有排污阀10。所述筒体1的顶端安装着安全阀12和压力表8。
支撑底座7用于放置支撑筒体1,根据现场场地的实际情况,可以制作成合适的结构;长时间运行,会在筒底形成杂质的沉积,通过排污管线9可以有效的对筒底的沉积物进行排除,从而延长了降振筒的检修周期;安全阀12和压力表8则是为了确保降振筒的正常运行,用于观察或者检测降振筒。
以上例举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举例说明,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的限制,凡是与本实用新型相同或相似的设计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实施例没有详细叙述的部件和结构属本行业的公知部件和常用结构或常用手段,这里不一一叙述。

Claims (9)

1.一种分解降振筒,其特征在于:包括筒体(1),筒体(1)的筒壁连通有出液管(3),出液管(3)上安装着出口阀(11),筒体(1)顶端连接有进液管(2),进液管(2)伸入筒体(1)内,并在进液管(2)的末端安装有花洒(4),花洒(4)的下方是回流塔(6)。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解降振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流塔(6)是顶部开口的腔体,腔体的底部固定在筒体(1)的底板上,且腔体开口直径大于花洒(4)直径。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分解降振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流塔(6)和花洒(4)之间设有分流塔(5),分流塔(5)是由多块导流板组成的锥形的结构,多块导流板的顶端焊接在一起,侧边均焊接在筒体(1)的内壁上,分流塔(5)的最大直径小于回流塔(6)的最大直径。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解降振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流塔(6)是由多块导流板组成的喇叭形腔体。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解降振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流塔(6)是由多块导流板组成的V形腔体。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分解降振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塔(5)是由两块导流板组成的人字形结构。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解降振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1)的底部还设有支撑底座(7)。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解降振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1)的底端连接有排污管线(9),排污管线(9)上安装有排污阀(10)。
9.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分解降振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1)的顶端安装着安全阀(12)和压力表(8)。
CN201620789807.2U 2016-07-26 2016-07-26 一种分解降振筒 Active CN20593701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789807.2U CN205937015U (zh) 2016-07-26 2016-07-26 一种分解降振筒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789807.2U CN205937015U (zh) 2016-07-26 2016-07-26 一种分解降振筒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937015U true CN205937015U (zh) 2017-02-08

Family

ID=579261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789807.2U Active CN205937015U (zh) 2016-07-26 2016-07-26 一种分解降振筒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937015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96886A (zh) * 2017-04-17 2017-08-01 苏州大学张家港工业技术研究院 一种用于制备实验气体的装置及其制备方法
CN117090716A (zh) * 2023-10-19 2023-11-21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可变脉冲转换阀及其控制方法以及发动机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96886A (zh) * 2017-04-17 2017-08-01 苏州大学张家港工业技术研究院 一种用于制备实验气体的装置及其制备方法
CN117090716A (zh) * 2023-10-19 2023-11-21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可变脉冲转换阀及其控制方法以及发动机
CN117090716B (zh) * 2023-10-19 2024-01-12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可变脉冲转换阀及其控制方法以及发动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937015U (zh) 一种分解降振筒
CN104707403A (zh) 带挡板防水击分离罐
CN206859288U (zh) 一种市政用淤泥搅动装置
JP3197146U (ja) 回転除泡装置
CN212865428U (zh) 一种用于造纸白水的消泡装置
CN211573519U (zh) 一种竖直消力井辅助消能装置
CN202610044U (zh) 多层分流的跌水曝气装置
CN206052660U (zh) 一种高效消能泄洪溢流坝面结构
CN202381458U (zh) 防旋流扰动输水装置
CN203768465U (zh) 一种净浊分区的脱脂液循环罐
CN107044297A (zh) 采矿充填泄水装置及泄水方法
CN207478043U (zh) 一种带有气液分离排氢系统的气液分离罐
CN106830470A (zh) 一种适用性强的污水处理装置
CN206457253U (zh) 蒽醌法制双氧水工艺的碱液分离器
CN203144174U (zh) 脉冲配水器
CN201147726Y (zh) 一种浮选机的推泡装置
CN205036366U (zh) 一种预分散压裂纤维分离器
CN207363900U (zh) 一种高压水泵
CN205277672U (zh) 一种发电装置
CN205966188U (zh) 浓密机
CN205172483U (zh) 一种可清除气侵钻井液中大气泡的气体分离器
CN205269126U (zh) 一种冷凝液分层处理装置
CN207455187U (zh) 一种大型自压管道输水系统进水口
CN203174431U (zh) 一种白水回收塔
CN208016582U (zh) 一种基于注水射流技术的造林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