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936792U - 一种新能源汽车控温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能源汽车控温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936792U
CN205936792U CN201620877662.1U CN201620877662U CN205936792U CN 205936792 U CN205936792 U CN 205936792U CN 201620877662 U CN201620877662 U CN 201620877662U CN 205936792 U CN205936792 U CN 20593679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diator
controller
battery pack
energy automobile
regulating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877662.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虞麒昶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620877662.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93679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93679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936792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控温装置,包括电池组、控制器和油箱;所述电池组安装在下框架和上盖之间,下框架上安装有第一温度传感器,所述控制器通过导线与电池组和水泵连接,所述膨胀水箱与热交换器通过管道连接,所述热交换器与冷凝器连接,所述油箱与液压泵连接的管道上安装有液压油过滤器,且液压泵与发动机连接,所述液压泵分别与先导式电磁比例溢流阀、液压马达和散热器连接,且散热器上安装有第二温度传感器,所述先导式电磁比例溢流阀、散热器和液压马达分别与控制器连接。本实用新型电池组通过双重保障,能够更好的控制自身的温度,避免了电池损害情况的发生,并且能够对发动机所产生的热量进行更好的控制。

Description

一种新能源汽车控温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能源汽车控温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时代的发展,市面上出现了一种新能源的交通工具,此种交通工具由燃料和电力共同提供能量,此种交通工具不仅具有发动机,而且还含有电池组,发动机在长时间的工作下会产生大量的热量,而电池组的工作性能受温度影响较大,电池组温度长时间保持在高温状态下会严重损害电池组的使用寿命,低温时会发生较大的性能衰减,而且普通的电池组加热一般采用电加热,需要消耗电池组自身的电量,导致车辆行驶里程减少。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控温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电池组通过双重保障,能够更好的控制自身的温度,避免了电池损害情况的发生,并且能够对发动机所产生的热量进行更好的控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能源汽车控温装置,包括电池组、控制器和油箱;所述电池组安装在下框架和上盖之间,且下框架与上盖通过螺栓连接,下框架上安装有第一温度传感器,所述控制器通过导线与电池组和水泵连接,且水泵通过管道与膨胀水箱连接,所述膨胀水箱与热交换器通过管道连接,所述热交换器与冷凝器连接,且冷凝器外安装有第一风扇,所述油箱与液压泵连接的管道上安装有液压油过滤器,且液压泵与发动机连接,所述液压泵分别与先导式电磁比例溢流阀、液压马达和散热器连接,且散热器上安装有第二温度传感器,所述先导式电磁比例溢流阀、散热器和液压马达分别与控制器连接。
优选的,所述电池组通过导线与冷凝器和第一风扇串联连接。
优选的,所述散热器外设有第二风扇。
优选的,所述油箱与控制器通过液面高度检测装置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设备对电池组进行双重控温,将温控介质注入温控流体散热装置中,实现对电池下表面的热传递,若电池组产生的温度过高,通过温度感应器发射信号给控制器,从而经过膨胀水箱、热交换器和冷凝器对电池组的温度进行进一步的控制,而且对发动机热量的控制,保证了发动机的机械性能,避免了热应力、变形、裂纹、磨损、进气变差和燃烧不正常等情况的发生,保障了发动机的动力性、经济性和耐久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电池组控温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发动机控温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电池模块组。
图中:1-电池组;2-下框架;3-上盖;4-螺栓;5-第一温度传感器;6-控制器;7-水泵;8-膨胀水箱;9-热交换器;10-冷凝器;11-第一风扇;12-油箱;13-液压油过滤器;14-液压泵;15-发动机;16-先导式电磁比例溢流阀;17-液压马达;18-第二风扇;19-散热器;20-第二温度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新能源汽车控温装置,包括电池组1、控制器6和油箱12;电池组1安装在下框架2和上盖3之间,且下框架2与上盖3通过螺栓4连接,下框架2上安装有第一温度传感器5,控制器6通过导线与电池组1和水泵7连接,且水泵7通过管道与膨胀水箱8连接,膨胀水箱8与热交换器9通过管道连接,热交换器9与冷凝器10连接,且冷凝器10外安装有第一风扇11,油箱12与液压泵14连接的管道上安装有液压油过滤器13,且液压泵14与发动机15连接,液压泵14分别与先导式电磁比例溢流阀16、液压马达17和散热器19连接,且散热器19上安装有第二温度传感器20,先导式电磁比例溢流阀16、散热器19和液压马达17分别与控制器6连接,电池组1通过导线与冷凝器10和第一风扇11串联连接,散热器19外设有第二风扇18,油箱12与控制器6通过液面高度检测装置连接。
工作原理:使用时,电池组1产生的热量首先经过温控流体散热装置中的温控介质得到控制,若产生的热量过高,则通过第一温度传感器5将信号传递给控制器6,从而通过膨胀水箱8、热交换器9和冷凝器10对电池组1产生的热量进行控制;发动机15工作时,第二温度传感器20将检测到的发动机15冷却液温度信号传递给控制器6,经控制器6处理后发出信号,调节先导式电磁比例溢流阀16的输入电流,从而改变溢流阀的调整压力,继而调节液压马达17的进出口压力差,对液压马达17和第二风扇18的转速起到调节作用,使第二风扇18的转速随发动机15温度的高低而自动调节。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

Claims (4)

1.一种新能源汽车控温装置,包括电池组(1)、控制器(6)和油箱(12);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组(1)安装在下框架(2)和上盖(3)之间,且下框架(2)与上盖(3)通过螺栓(4)连接,下框架(2)上安装有第一温度传感器(5),所述控制器(6)通过导线与电池组(1)和水泵(7)连接,且水泵(7)通过管道与膨胀水箱(8)连接,所述膨胀水箱(8)与热交换器(9)通过管道连接,所述热交换器(9)与冷凝器(10)连接,且冷凝器(10)外安装有第一风扇(11),所述油箱(12)与液压泵(14)连接的管道上安装有液压油过滤器(13),且液压泵(14)与发动机(15)连接,所述液压泵(14)分别与先导式电磁比例溢流阀(16)、液压马达(17)和散热器(19)连接,且散热器(19)上安装有第二温度传感器(20),所述先导式电磁比例溢流阀(16)、散热器(19)和液压马达(17)分别与控制器(6)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控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组(1)通过导线与冷凝器(10)和第一风扇(11)串联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控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19)外设有第二风扇(18)。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控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箱(12)与控制器(6)通过液面高度检测装置连接。
CN201620877662.1U 2016-08-12 2016-08-12 一种新能源汽车控温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93679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877662.1U CN205936792U (zh) 2016-08-12 2016-08-12 一种新能源汽车控温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877662.1U CN205936792U (zh) 2016-08-12 2016-08-12 一种新能源汽车控温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936792U true CN205936792U (zh) 2017-02-08

Family

ID=579211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877662.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936792U (zh) 2016-08-12 2016-08-12 一种新能源汽车控温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93679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501566A (zh) * 2018-11-27 2019-03-22 北京长城华冠汽车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热管理系统及汽车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501566A (zh) * 2018-11-27 2019-03-22 北京长城华冠汽车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热管理系统及汽车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448899B (zh) 一种船用中央冷却系统
CN102410054A (zh) 基于有机朗肯循环的发动机排气余热回收控制系统及方法
CN206236758U (zh) 模块化可扩展的温度调节系统
CN105783579A (zh) 自然通风冷却塔扩大单元制运行系统和运行方法
CN103670656B (zh) 一种节温器
CN205936792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控温装置
CN207758778U (zh) 一种冷却装置、列车牵引系统及列车
CN102110830A (zh) 一种液流电池用容积式换热设备
CN103322634B (zh) 一种船用主机冷却水余热利用装置
CN205376687U (zh) 一种混合动力汽车用电池组控温装置
CN210033890U (zh) 一种氢气循环泵及燃料电池车辆
CN208819941U (zh) 一种山地新能源车电池安装支架
CN208299287U (zh) 一种自动变配电控制柜降温除尘装置
CN209621560U (zh) 一种空压机余热回收供热水循环节水系统
CN205014333U (zh) 一种锅炉排污、疏水热量的回收系统
CN201747803U (zh) 轴瓦冷却器
CN103742331B (zh) 一种内燃机车蒸汽换热加温设备
CN204284888U (zh) 一种油冷却器
CN106285897B (zh) 一种v型燃气动力压缩一体机用散热器
CN202251158U (zh) 液压节能油箱
CN201985207U (zh) 一种液流电池用容积式散热设备
CN210723290U (zh) 一种自动控制的电动汽车电池组冷却系统
CN206060462U (zh) 一种煤矿水冷电机用散热器
CN217655121U (zh) 一种具备余热回收高效节能的航空燃油测试装置
CN220670283U (zh) 应用于空气压缩设备的内置热交换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208

Termination date: 2017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