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934638U - 一种具有建筑垃圾再生骨料的路面层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有建筑垃圾再生骨料的路面层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934638U
CN205934638U CN201620896778.XU CN201620896778U CN205934638U CN 205934638 U CN205934638 U CN 205934638U CN 201620896778 U CN201620896778 U CN 201620896778U CN 205934638 U CN205934638 U CN 20593463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uilding waste
basic unit
building
underlayment
renewable materi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896778.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何书军
赵星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Tonghui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Tonghui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Tonghui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Tonghui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896778.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93463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93463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93463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oad Paving Structures (AREA)
  • Processing Of Solid Wast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建筑垃圾再生骨料的路面层结构,包括:由下至上依次铺设的路基层、垫层、底基层、基层和路面层;所述路基层、垫层、底基层和基层均为含有建筑垃圾再生料的再生材料层。本实用新型分为五个层面结构,并且所述路基层、垫层、底基层和基层都含有建筑垃圾再生料,将建筑垃圾就地回收处理,不但减少了处理垃圾的成本,也减少了建筑公路的原材料成本,所述的建筑垃圾主要运用于路面以下的各结构层,使建筑垃圾的回收利用率达95%以上,从而建设成环保公路。

Description

一种具有建筑垃圾再生骨料的路面层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道路工程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具有建筑垃圾再生骨料的路面层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国家对城市建设发展规划进一步加强,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城镇原有建筑物的翻修逐渐增多,新建楼盘也逐渐增多,人们从事上述拆迁、建设、修缮和装修等生产活动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渣土、废旧混凝土、废旧砖石和其他废弃物,按产生的根源进行分类,可以分为工程渣土、装修垃圾、拆迁垃圾、工程泥浆等,大量的垃圾堆放产生了很多的安全隐患,于是,相关部门对上述建筑垃圾进行了清理,目前采用的垃圾处理方式是,将建筑垃圾运往偏远地区的建筑垃圾消纳厂,或者进行搭建临时的、简易的建筑垃圾消纳场所,或者采用露天堆放,或者填埋的方式进行处理。清理完毕后,会在清理后的场地进行修建公路,以满足城市规划的需要。
在修建公路时,由于公路上会行驶各种车辆,为了使车辆安全、快速和舒适的行驶,所述的路面必须具有足够的力学强度和良好的稳定性,并且路面要保持平整,并具有良好的抗滑性能,修建公路一般采用的原材料包括沥青、水泥、山石、黏土、砂、石灰等,所述的山石为天然山石,使用山石作为原材料,能够保证路面的力学强度,使路面的结构性能更加稳定。
由于天然山石属于国家矿山资源,虽然能够被人们合理利用,满足了人们建设使用的需求,但是长期开采天然山石,山石资源就会越来越少,并且还破坏了地质环境和生态环境,例如:部分地区山体遭到破坏,遇到恶劣天气出现山体滑坡的几率增大,对人们的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同时自然景观也日趋恶化,影响了人们的生活环境。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建筑垃圾再生骨料的路面层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人们开采天然山石进行修路,破坏生态环境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有建筑垃圾再生骨料的路面层结构,包括:由下至上依次铺设的路基层、垫层、底基层、基层和路面层;
所述路基层、垫层、底基层和基层均为含有建筑垃圾再生料的再生材料层。
进一步地,所述路基层的建筑垃圾再生料的粒径范围为0~25cm,垫层采用建筑垃圾再生机制砂,粒径范围为0~0.475cm,底基层的建筑垃圾再生料的粒径范围为0~3.15cm,基层的建筑垃圾再生料的粒径范围为0~3.15cm。
进一步地,所述底基层采用石灰和建筑垃圾再生料混合,所述石灰和建筑垃圾再生料的混合比例为5:95。
进一步地,所述底基层还可以采用石灰、粉煤灰和建筑垃圾再生料混合,所述石灰、粉煤灰和建筑垃圾再生料的混合比例为4:12:84。
进一步地,所述基层采用石灰、粉煤灰、山碎石和建筑垃圾再生料混合,所述石灰、粉煤灰、山碎石和建筑垃圾再生料的混合比例为5:12:20:63。
进一步地,所述基层还可以采用水泥、山碎石和建筑垃圾再生料混合,所述水泥、山碎石和建筑垃圾再生料的混合比例为5:20:75。
进一步地,所述山碎石的粒径范围为0.95~3.15cm。
进一步地,所述路基层的厚度范围为30~35cm,垫层的厚度范围为15~20cm,底基层的厚度范围为15~20cm,基层的厚度范围为15~20cm。
进一步地,所述基层与路面层之间铺设有透层油。
进一步地,所述路面层采用沥青混凝土,或者采用沥青稳定碎石,或者采用水泥混凝土。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具有建筑垃圾再生骨料的路面层结构,包括由下至上依次铺设的路基层、垫层、底基层、基层和路面层,采用上述五层的结构设计,使路面强度和稳定性更好;所述的路基层、垫层、底基层和基层均含有建筑垃圾再生料,所述的建筑垃圾包括碎混凝土、碎砖瓦、碎砂石以及碎砂浆等无机物类,经分选处理后的建筑垃圾本身,或者再掺加其他材料后形成新的建筑材料,完全能够满足道路各结构层的技术要求和质量要求,并且上述建筑垃圾经过处理后形成的新的建筑材料,不但具有很好的耐磨性、抗冻性和透水性,还具有更高的耐压强度;另外,采用上述建筑垃圾再生料作为建筑材料,节省了在处理建筑垃圾过程中所产生的征地费、运输费和垃圾处理费,避免了在转运建筑垃圾的过程,所产生的粉尘和灰砂飞扬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可以使建筑垃圾就地处理,达到了回收再利用、变废为宝的目的,从而大量节省了国家资源,所述的建筑垃圾可以直接在现场回收利用,还为施工单位节约了大量的施工成本,解决了建筑垃圾回收再利用低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1-路基层; 12-垫层; 13-底基层;
14-基层; 15-路面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垂直”、“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具有建筑垃圾再生骨料的路面层结构,包括:由下至上依次铺设的路基层11、垫层12、底基层13、基层14和路面层15;
所述路基层11、垫层12、底基层13和基层14均为含有建筑垃圾再生料的再生材料层。
所述路面机构采用路基层11、垫层12、底基层13、基层14和路面层15等五层的结构设计,使路面的结构更加紧凑,路面结构的整体稳定性好,强度好;所述的路基层11、垫层12、底基层13和基层14在进行铺设时,均采用了建筑垃圾再生料进行混合,所述的建筑垃圾再生料来源广泛,主要包括混凝土、砖瓦、砂石、泥浆等,上述建筑垃圾分别与水,或者石灰,或者水泥进行混合加工处理后,形成新的建筑材料,由于建筑垃圾属于无机物,使得经过处理后的建筑材料具有更好的强度和耐磨性等优点,所述的建筑垃圾主要由城市建设过程中所产生的废料,在进行城市建设的过程中,直接将建筑垃圾回收再利用,不但节省了运输垃圾和处理垃圾所产生的费用,避免了环境污染,而且还可以变废为宝,节省了建筑公路的原材料,节约了资源。实际使用的过程中,根据路面结构的设计需要,所述的路面机构也可以采用路基层11、底基层13、基层14和路面层15等四层的结构设计。
进一步地,所述路基层11的建筑垃圾再生料的粒径范围为0~25cm,垫层12采用建筑垃圾再生机制砂,粒径范围为0~0.475cm,底基层13的建筑垃圾再生料的粒径范围为0~3.15cm,基层14的建筑垃圾再生料的粒径范围为0~3.15cm。
所述路基层11起稳定路面的作用,在建筑垃圾拆除现场直接进行筛分即可制得,粒径的取用范围比较广,在0~25cm之间均可使用,与适量水拌合后经压实机养护,使路基层11具有更强的稳定性;所述垫层12主要起隔水、排水、防冻的作用,以改善基层的工作条件,建筑垃圾现场将建筑垃圾破碎后,送入制砂机进行破碎处理,制得粒径范围为0~0.475cm的建筑垃圾再生机制砂,与适量水拌合后进行使用,使垫层12的水稳性能更好;所述底基层13作为承重层或者辅助层,在建筑垃圾拆除现场将建筑垃圾通过固定式建筑垃圾破碎设备,或者移动式建筑垃圾破碎设备破碎后,即可直接制得粒径范围为0~3.15cm的建筑垃圾再生料,与适量水拌合后进行使用,使底基层13的辅助承重性能更好;所述基层14主要承受由路面层15传递的车辆荷载,并将荷载分布到底基层13和垫层12上,在建筑垃圾拆除现场将建筑垃圾通过固定式建筑垃圾破碎设备,或者移动式建筑垃圾破碎设备破碎后,即可直接制得粒径范围为0~3.15cm的建筑垃圾再生料,建筑垃圾回收率可达到95%以上,与适量水拌合后进行使用,使基层14的承重能力更强。
进一步地,所述底基层13采用石灰和建筑垃圾再生料混合,所述石灰和建筑垃圾再生料的混合比例为5:95,当白灰含量加大时,混合料强度随之增加,这样就能够满足各种设计要求。
所述底基层13是建筑垃圾再生料与石灰拌合而得到的混合料,采用石灰稳定建筑垃圾再生料,石灰的保水性好、可塑性强,使底基层13具有以下优点:水稳性好、可塑性好、强度高、抗裂性强。
进一步地,所述底基层13还可以采用石灰、粉煤灰和建筑垃圾再生料混合,所述石灰、粉煤灰和建筑垃圾再生料的混合比例为4:12:84,在石灰和粉煤灰比例保持在1:2~1:4之间的前提下,如果所述石灰含量增加,混合料强度也随之增加,这样就能够满足各种设计的要求。
所述底基层13是建筑垃圾再生料与石灰和粉煤灰拌合而得到的混合料,使石灰和粉煤灰拌和而成的二灰稳定建筑垃圾再生料,由于石灰的保水性好、可塑性强,粉煤灰的活性好,使底基层13具有以下优点:使底基层13结成整体层,结硬后具有良好的板体性、水稳定性、抗冻性和隔温性能。
进一步地,所述基层14采用石灰、粉煤灰、山碎石和建筑垃圾再生料混合,所述石灰、粉煤灰、山碎石和建筑垃圾再生料的混合比例为5:12:20:63,在石灰和粉煤灰比例保持在1:2~1:4之间的前提下,所述石灰含量增加或者山碎石含量增加,混合料强度也会随之增加,这样就能够满足各种设计的要求。
所述基层14是建筑垃圾再生料与石灰、粉煤灰和山碎石拌合而得到的混合料,采用使石灰和粉煤灰拌和而成的二灰稳定建筑垃圾再生料,其颗粒组成符合密实级配要求,具有以下优点:较强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
进一步地,所述基层14还可以采用水泥、山碎石和建筑垃圾再生料混合,所述水泥、山碎石和建筑垃圾再生料的混合比例为5:20:75,当石灰含量加大或者山碎石含量加大时,混合料强度随之增加,这样就能够满足各种设计的要求。
所述基层14是建筑垃圾再生料与水泥和山碎石拌合而得到的混合料,采用水泥和山碎石稳定建筑垃圾再生料,由于水泥具有加固的作用,使基层14具有以下优点:具有较高的强度、抗渗度好,抗冻性强。
进一步地,所述山碎石的粒径范围为0.95~3.15cm。
所述山碎石采用上述数值范围,使其颗粒组成符合密实级配要求,具有以下优点:强度较高、稳定性好。
进一步地,所述路基层11的厚度范围为30~35cm,垫层12的厚度范围为15~20cm,底基层13的厚度范围为15~20cm,基层14的厚度范围为15~20cm。
所述路基层11的的建筑垃圾再生料的粒径范围为0~25cm,是在建筑垃圾现场直接筛分后的建筑垃圾,可用于填筑路床顶以下两米至路基底范围的路基填筑,虚辅厚度最大值为35cm;所述垫层12、底基层13和基层14的粒径范围比较小,是在建筑垃圾现场分拣后,采用建筑垃圾破碎设备破碎而成,可用于填筑路床顶至以下两米范围的路基填筑,虚辅厚度数值最大为23cm。
进一步地,所述基层14与路面层15之间铺设有透层油。
所述的透层油是在基层14上喷洒液体石油沥青,乳化沥青,煤油沥青而形成的透入基层14表面一定深度的薄层;具有环保,对基层14固结、稳定、联接、防水等作用;采用透层的结构具有以下优点:填补了基层14表面的细小缝隙,透层油中含有一些量的沥青,下渗后具有填隙的作用;固结基层14表面松散,基层14表面细集料松散不可避免,且不能消除,透层油中的沥青具有固结作用;提高了基层14表面强度和整体性,基层14表面是其整体强度的薄弱环节,透层油对其有良好的弥补作用;增加了基层14和路面层15的联接,我国公路路面设计为多层弹性体系,层间条件为完全连续接触,路面结构层间结合不紧密,理论上结构层的厚度就要加大,经济上浪费,所以设计透层油来增强半刚性基层和沥青层面之间的结合,使其层间的结合尽可能接近完全连续状态;提高了基层抗冲刷能力;使基层14的护养功能加强。
进一步地,所述路面层15采用沥青混凝土,或者采用沥青稳定碎石,或者采用水泥混凝土。
由于路面层15在反复荷载作用下会产生累积变形,尤其是在极限垂直变形和弯拉应变的情况下更加明显,所述的路面层15采用沥青混凝土,或者沥青稳定碎石时,使路面在荷载作用下产生的弯沉变形较小,从而使抗弯强度大。
由于路面在行车载荷作用下产生板体作用,使路面的弯拉强度大,所述路面层15采用水泥稳定土时,弯沉变形小,呈现出较大的刚性,它的破坏取决于极限弯拉强度。
本实用新型使用前,先铺设路基层11,从建筑垃圾现场筛分制得粒径为25cm的建筑垃圾再生料,与适量水在料仓内混合后进行填筑,虚辅厚度为30cm;在路基层11的上部铺设垫层12,从建筑垃圾现场制得的建筑垃圾先进行破碎处理,破碎后的建筑垃圾放入制砂机取得,此时建筑垃圾再生制砂的粒径为0.4cm,与适量水在料仓内混合后进行填筑,虚辅厚度为15cm;在垫层12的上部铺设底基层13,从建筑垃圾现场制得的建筑垃圾,利用建筑垃圾破碎设备破碎而成,此时建筑垃圾再生料的粒径为3cm,采用石灰和建筑垃圾再生料的混合比例为5:95与适量水在料仓内进行混合后填筑,虚辅厚度为15cm;在底基层13的上部铺设基层14,从建筑垃圾现场制得的建筑垃圾,利用建筑垃圾破碎设备破碎而成,此时建筑垃圾再生料的粒径为3cm,石灰、粉煤灰、山碎石和建筑垃圾再生料的混合比例为5:12:20:63,与适量水在料仓内混合后进行填筑,虚辅厚度为15cm;在基层14的上部铺设路面层15,所述路面层采用沥青混凝土,或者沥青稳定碎石与水在料仓内混合后进行填筑。以上五层铺设完毕后,车辆就能够在路面层15安全行驶。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具有建筑垃圾再生骨料的路面层结构,主要包括由下至上依次铺设的路基层、垫层、底基层、基层和路面层,采用上述五层结构进行铺设,使整体的稳固性能更强;所述的路基层、垫层、底基层和基层都含有建筑垃圾再生料,有效的利用了建筑垃圾,并且所述底基层采用石灰稳定建筑垃圾再生料,所述基层采用石灰、粉煤灰和山碎石稳定建筑垃圾再生料,整体结构更加稳定。
实施例2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实施方式,是对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方式的另一种实现方式,即底基层采用石灰和粉煤灰稳固建筑垃圾再生料,基层采用水泥和山碎石稳固建筑垃圾再生料。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具有建筑垃圾再生骨料的路面层结构,包括:由下至上依次铺设的路基层11、垫层12、底基层13、基层14和路面层15;
所述路基层11、垫层12、底基层13和基层14均为含有建筑垃圾再生料的再生材料层。
所述底基层13采用石灰、粉煤灰和建筑垃圾再生料混合,所述石灰、粉煤灰和建筑垃圾再生料的混合比例为4:12:84;所述基层14采用水泥、山碎石和建筑垃圾再生料混合,所述水泥、山碎石和建筑垃圾再生料的混合比例为5:20:75。
本实用新型使用前,先铺设路基层11,从建筑垃圾现场筛分制得粒径为20cm的建筑垃圾再生料,与适量水在料仓内混合后进行填筑,虚辅厚度为35cm;在路基层11的上部铺设垫层12,从建筑垃圾现场制得的建筑垃圾先进行破碎处理,破碎后的建筑垃圾放入制砂机取得,此时建筑垃圾再生制砂的粒径为0.3cm,与适量水在料仓内混合后进行填筑,虚辅厚度为16cm;在垫层12的上部铺设底基层13,从建筑垃圾现场制得的建筑垃圾,利用建筑垃圾破碎设备破碎而成,此时建筑垃圾再生料的粒径为2cm,采用石灰、粉煤灰和建筑垃圾再生料的混合比例为4:12:84,与适量水在料仓内混合后进行填筑,虚辅厚度为16cm;在底基层13的上部铺设基层14,从建筑垃圾现场制得的建筑垃圾,利用建筑垃圾破碎设备破碎而成,此时建筑垃圾再生料的粒径为2cm,水泥、山碎石和建筑垃圾再生料的混合比例为5:20:75,与适量水在料仓内混合后进行填筑,虚辅厚度为16cm;在基层14的上部铺设路面层15,所述路面层采用水泥稳定土与适量水在料仓内混合。以上五层铺设完毕后,车辆就能够在路面层15安全行驶。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具有建筑垃圾再生骨料的路面层结构,主要包括由下至上依次铺设的路基层、垫层、底基层、基层和路面层,采用上述五层结构进行铺设,使整体的结构稳定;所述的路基层、垫层、底基层和基层都含有建筑垃圾再生料,有效的利用了建筑垃圾,并且所述底基层采用石灰和粉煤灰稳定建筑垃圾再生料,所述基层采用水泥和山碎石稳定建筑垃圾再生料,整体结构更加坚固。
另外,需要进行说明的是,在不影响实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底基层可以采用石灰和建筑垃圾再生料的混合比例为5:95进行混合,或者采用石灰、粉煤灰和建筑垃圾再生料的混合比例为4:12:84混合,所述基层采用石灰、粉煤灰、山碎石和建筑垃圾再生料的混合比例为5:12:20:63混合,或者采用水泥、山碎石和建筑垃圾再生料的混合比例为5:20:75混合,实际使用的过程中,上述底基层的两种混合方式和基层的两种混合方式分别可以互换使用,以满足使用的需要为准。本实用新型也可以应用于高速公路的建设。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本实用新型的应用领域不限于上述所述及的行业,任何利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解决技术问题的领域均可以使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Claims (10)

1.一种具有建筑垃圾再生骨料的路面层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由下至上依次铺设的路基层(11)、垫层(12)、底基层(13)、基层(14)和路面层(15);
所述路基层(11)、垫层(12)、底基层(13)和基层(14)均为含有建筑垃圾再生料的再生材料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建筑垃圾再生骨料的路面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路基层(11)的建筑垃圾再生料的粒径范围为0~25cm,垫层(12)采用建筑垃圾再生机制砂,粒径范围为0~0.475cm,底基层(13)的建筑垃圾再生料的粒径范围为0~3.15cm,基层(14)的建筑垃圾再生料的粒径范围为0~3.15cm。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具有建筑垃圾再生骨料的路面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基层(13)采用石灰和建筑垃圾再生料混合,所述石灰和建筑垃圾再生料的混合比例为5:95。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具有建筑垃圾再生骨料的路面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基层(13)采用石灰、粉煤灰和建筑垃圾再生料混合,所述石灰、粉煤灰和建筑垃圾再生料的混合比例为4:12:84。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具有建筑垃圾再生骨料的路面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层(14)采用石灰、粉煤灰、山碎石和建筑垃圾再生料混合,所述石灰、粉煤灰、山碎石和建筑垃圾再生料的混合比例为5:12:20:63。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具有建筑垃圾再生骨料的路面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层(14)采用水泥、山碎石和建筑垃圾再生料混合,所述水泥、山碎石和建筑垃圾再生料的混合比例为5:20:75。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具有建筑垃圾再生骨料的路面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山碎石的粒径范围为0.95~3.15cm。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具有建筑垃圾再生骨料的路面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路基层(11)的厚度范围为30~35cm,垫层(12)的厚度范围为15~20cm,底基层(13)的厚度范围为15~20cm,基层(14)的厚度范围为15~20c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建筑垃圾再生骨料的路面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层(14)与路面层(15)之间铺设有透层油。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建筑垃圾再生骨料的路面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路面层(15)采用沥青混凝土,或者采用沥青稳定碎石,或者采用水泥混凝土。
CN201620896778.XU 2016-08-17 2016-08-17 一种具有建筑垃圾再生骨料的路面层结构 Active CN20593463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896778.XU CN205934638U (zh) 2016-08-17 2016-08-17 一种具有建筑垃圾再生骨料的路面层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896778.XU CN205934638U (zh) 2016-08-17 2016-08-17 一种具有建筑垃圾再生骨料的路面层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934638U true CN205934638U (zh) 2017-02-08

Family

ID=579182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896778.XU Active CN205934638U (zh) 2016-08-17 2016-08-17 一种具有建筑垃圾再生骨料的路面层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934638U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244823A (zh) * 2017-07-07 2017-10-13 北京通汇盛通环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再生无机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制得的道路材料
CN107313319A (zh) * 2017-05-25 2017-11-03 江苏海川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双层玻璃纤维筋混凝土路面结构
CN108178593A (zh) * 2018-01-08 2018-06-19 北京兴华通达无机料有限公司 一种含建筑垃圾的无机混合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8505409A (zh) * 2018-01-31 2018-09-07 天津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 固化泥浆土与建筑垃圾再生集料复合无机料及其成型方法
CN110205895A (zh) * 2019-04-19 2019-09-06 河南省交通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采用再生材料的绿色低碳环保型道路结构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313319A (zh) * 2017-05-25 2017-11-03 江苏海川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双层玻璃纤维筋混凝土路面结构
CN107244823A (zh) * 2017-07-07 2017-10-13 北京通汇盛通环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再生无机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制得的道路材料
CN108178593A (zh) * 2018-01-08 2018-06-19 北京兴华通达无机料有限公司 一种含建筑垃圾的无机混合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8505409A (zh) * 2018-01-31 2018-09-07 天津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 固化泥浆土与建筑垃圾再生集料复合无机料及其成型方法
CN110205895A (zh) * 2019-04-19 2019-09-06 河南省交通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采用再生材料的绿色低碳环保型道路结构
CN110205895B (zh) * 2019-04-19 2021-08-20 河南省交通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采用再生材料的绿色低碳环保型道路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934638U (zh) 一种具有建筑垃圾再生骨料的路面层结构
CN105084820A (zh) 一种利用废旧混凝土制备水泥稳定碎石材料的方法
CN101545234A (zh) 利用建筑垃圾修筑路基和基层的方法
CN103882788B (zh) 基于酶土固化基底层的改性碾压混凝土面层的筑路方法
CN102873072B (zh) 一种现场选择拆除和资源化利用建筑废弃物的移动系统
CN111074715A (zh) 一种抗裂路基路面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11041916A (zh) 一种土方固化的路基施工方法
CN204530364U (zh) 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全厚式再生结构
CN204530363U (zh) 水泥混凝土路面全厚式再生结构
CN204753293U (zh) 一种国省干线水泥混凝土路面“白加黑”再生结构
CN107265944A (zh) 一种地聚合物固化垃圾焚烧底灰基层材料
CN202492776U (zh) 一种复合离子土壤固化剂与电石渣铺筑的道路结构
KR100710514B1 (ko) 도로보조기층재용 재생골재 선별방법 및 그에 의해 선별된재생골재를 이용한 도로보조기층재
CN210529400U (zh) 一种固化建筑渣土道路结构
CN203923836U (zh) 一种水泥稳定就地冷再生基层路面结构
CN209114276U (zh) 径赛跑道路面结构
CN218779258U (zh) 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倒装式路基路面结构
CN208917817U (zh) 一种格栅加筋土工填料结构
CN110205895A (zh) 一种采用再生材料的绿色低碳环保型道路结构
CN107352821A (zh) 一种建筑垃圾回收利用的方法
CN102127889B (zh) 公路钢筋混凝土路面的路基施工方法
CN2937228Y (zh) 再生集料路基的道路
Adinkrah-Appiah et al. Reducing environmental degradation from construction activities: The use of recycled aggregates for construction in Ghana
CN213709013U (zh) 一种铣刨料再生利用的沥青路面结构
CN113652912A (zh) 一种基于加筋碱渣改良土的路用结构加工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