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926055U - 自卸料式转鼓筒和离心机 - Google Patents

自卸料式转鼓筒和离心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926055U
CN205926055U CN201620933281.0U CN201620933281U CN205926055U CN 205926055 U CN205926055 U CN 205926055U CN 201620933281 U CN201620933281 U CN 201620933281U CN 205926055 U CN205926055 U CN 20592605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tary drum
liner
self
cylinder body
outer cylin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933281.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丁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ANGJIAGANG TINGSZE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ANGJIAGANG TINGSZE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ANGJIAGANG TINGSZE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ANGJIAGANG TINGSZE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933281.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92605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92605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926055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entrifugal Separat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卸料式转鼓筒和包括该自卸料式转鼓筒的离心机,涉及离心机技术领域。该自卸料式转鼓筒包括外筒体和内衬,所述内衬位于所述外筒体的内部、且采用柔性材料制成,所述内衬的入料口与所述外筒体的入料口固定连接,所述内衬的出料口伸出所述外筒体的出料口,所述内衬除其入料口之外的部分可相对所述外筒体的内壁移动,所述内衬上设置有复位部件,所述复位部件用于使所述内衬贴附于所述外筒体的内壁。该自卸料式转鼓筒和离心机结构简单、稳定性好、成本较低,能够高效、便捷、彻底地去除自卸料式转鼓筒内部的固体物质。

Description

自卸料式转鼓筒和离心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离心机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自卸料式转鼓筒和包括该自卸料式转鼓筒的离心机。
背景技术
目前,离心机已被各行各业所采纳,用于对一些混合物料进行分离,特别是应用于固液分离。离心机的转鼓筒在旋转的过程中,转鼓筒内部的混合物料,将根据密度、体积的不同而分层。大多数情况下,固体物质最终将紧贴在转鼓筒的内壁,形成一层滤饼。
现有技术中去除转鼓筒内壁的滤饼都是采用刮刀刮除的方式,但是这种方式效率低、残留多、稳定性差,而且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卸料式转鼓筒和包括该自卸料式转鼓筒的离心机,其旨在解决现有的离心机中,去除其自卸料式转鼓筒内壁的滤饼效率低、残留多、稳定性差、成本高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技术方案是:一种自卸料式转鼓筒包括外筒体和内衬,所述内衬位于所述外筒体的内部、且采用柔性材料制成,所述内衬的入料口与所述外筒体的入料口固定连接,所述内衬的出料口伸出所述外筒体的出料口,所述内衬除其入料口之外的部分可相对所述外筒体的内壁移动,所述内衬上设置有复位部件,所述复位部件用于使所述内衬贴附于所述外筒体的内壁。
进一步的,所述内衬上至少在对应所述自卸料式转鼓筒的内径最大处设置有所述复位部件。
进一步的,所述自卸料式转鼓筒包括分离段,所述分离段在所述自卸料式转鼓筒中的内径最大,所述内衬上对应所述分离段的两端端部分别设置有所述复位部件。
进一步的,所述复位部件为配重块,所述内衬上沿圆周方向均匀分布设置有多个所述配重块,旋转所述自卸料式转鼓筒,所述配重块受离心力作用带动所述内衬贴附于所述外筒体的内壁。
进一步的,所述自卸料式转鼓筒采用金属材料制成,所述复位部件为磁铁块,所述内衬上沿圆周方向均匀分布设置有多个所述磁铁块,所述磁铁块与所述外筒体相互吸引,带动所述内衬贴附于所述外筒体的内壁。
进一步的,所述复位部件为支撑圈,所述支撑圈采用弹性材料制成,所述支撑圈设置在所述内衬的内部,用于支撑所述内衬使所述内衬贴附于所述外筒体的内壁。
进一步的,所述复位部件为弹性绳,所述弹性绳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外筒体的内壁,所述弹性绳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内衬的外壁,所述内衬上沿圆周方向均匀分布设置有多个所述弹性绳。
进一步的,所述内衬为滤液层,所述分离段上开设有多个虑液孔,所述自卸料式转鼓筒内部的液体经所述内衬和所述虑液孔排出。
进一步的,所述内衬为密封层,所述自卸料式转鼓筒内部的液体经所述自卸料式转鼓筒的入料口或出料口排出。
相比现有的转鼓筒,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卸料式转鼓筒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自卸料式转鼓筒的内部设置有由柔性材料制成的内衬,自卸料式转鼓筒内部的固体物质将不会直接接触外筒体的内壁,更不会粘附在外筒体的内壁;并且,内衬的入料口与外筒体的入料口固定连接,内衬的出料口伸出外筒体的出料口,内衬除其入料口之外的部分可相对外筒体的内壁移动,这样,当自卸料式转鼓筒需要排出其内部的固体物质时,只需要将内衬的出料口向下施加拉力,使内衬脱离外筒体的内壁,形成竖直向下的光滑管道,需要排出的固体物质即可沿内衬形成的光滑管道排出自卸料式转鼓筒。
同时,内衬上设置有复位部件,在排出固体物质之后,去掉施加在内衬的出料口的拉力,复位部件使内衬恢复到贴附于外筒体内壁的位置。整个去除自卸料式转鼓筒内部的固体物质的过程,效率高、清除彻底、操作简单,而且自卸料式转鼓筒结构简单、成本较低。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另一种技术方案是:一种离心机包括转鼓头和多个筋板,还包括上述自卸料式转鼓筒,所述转鼓头和所述筋板设置于所述自卸料式转鼓筒的内部,所述转鼓头通过所述筋板与所述自卸料式转鼓筒固定连接。
相比现有的离心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离心机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离心机采用上述自卸料式转鼓筒,其工作过程中产生的滤饼不再需要采用刮刀来去除,直接对内衬的出料口施加向下的拉力即可全部排出自卸料式转鼓筒内部的滤饼,不仅结构简单、成本较低,而且去除滤饼的效率也极大提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离心机的全剖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离心机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离心机的自卸料式转鼓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4a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离心机粘附有滤饼的状态示意图;
图4b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离心机去除滤饼的状态示意图;
图4c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离心机去除滤饼后的状态示意图;
图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提供的离心机的全剖结构示意图;
图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提供的离心机的全剖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分别为:
自卸料式转鼓筒100;转鼓头200;筋板300;
外筒体101;内衬102;配重块103;
重力块104;支撑圈105;弹性绳106;
滤饼400。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惯常理解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离心机,图1为本实施例提供的离心机的全剖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离心机的俯视结构示意图,请参阅图1和图2,离心机包括自卸料式转鼓筒100、转鼓头200和多个筋板300,其中,转鼓头200和筋板300设置于自卸料式转鼓筒100的内部,转鼓头200通过筋板300与自卸料式转鼓筒100固定连接。转鼓头200用于与旋转轴连接,并由旋转轴带动旋转,转鼓头200通过筋板300即可带动自卸料式转鼓筒100旋转。
图3为图1所示离心机的自卸料式转鼓筒100的结构示意图,请参阅图3,自卸料式转鼓筒100包括外筒体101和内衬102,内衬102位于外筒体101的内部、且采用柔性材料制成,内衬102的入料口与外筒体101的入料口固定连接,内衬102的出料口伸出外筒体101的出料口,内衬102除其入料口之外的部分可相对外筒体101的内壁移动,内衬102上设置有复位部件,复位部件用于使内衬102贴附于外筒体101的内壁。
具体的,外筒体101的入料口是指图3中A1A2位置的开口,外筒体101的出料口是指图3中E1E2位置的开口,内衬102的入料口是指图3中a1a2位置的开口,内衬102的出料口是指图3中e1e2位置的开口。
复位部件为配重块103,配重块103可以设置在内衬102的内部,也可以设置在内衬102的外部,只要配重块103能够固定在内衬102上即可。内衬102上至少在对应自卸料式转鼓筒100的内径最大处设置有配重块103,以保证自卸料式转鼓筒100旋转时,配重块103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能够带动内衬102贴附于外筒体101的内壁。
外筒体101从其入料口A1A2至其出料口E1E2依次包括挡液段A1A2-B1B2、分离段B1B2-C1C2、过渡段C1C2-D1D2、支撑段D1D2-E1E2。挡液段能够防止离心机工作过程中,自卸料式转鼓筒100内部的物料、特别是液体飞溅出自卸料式转鼓筒100。支撑段用于与筋板300连接,以带动自卸料式转鼓筒100旋转。
分离段在外筒体101中的内径最大,内衬102上对应分离段的上端端部B1B2和下端端部C1C2分别设置有配重块103。也就是说,内衬102的圆周b1b2和圆周c1c2上均设置有配重块103,每一个圆周上设置配重块103的数量可以有多种选择,优选是3个以上、且均匀分布。
其中,优选a1至b1的距离等于A1至B1的距离,b1至c1的距离等于B1至C1的距离,这样,当自卸料式转鼓筒100旋转时,内衬102上b1处的配重块103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将贴近外筒体101的B1处,同时,内衬102上c1处的配重块103在离心力和重力的作用下,将贴近外筒体101的C1处,从而,使内衬102能够尽可能地贴附于外筒体101的内壁。
为了防止内衬102的出料口e1e2意外进入外筒体101的内部、造成内衬102折叠、缠绕,内衬102的出料口e1e2设置有重力块104。在重力块104的作用下,内衬102将受到竖直向下的拉力作用,同时,重力块104的重力相对配重块103的重力较小,只起到拉直内衬102的作用,不会较大地影响配重块103的离心运动。
此外,为了进一步保证内衬102能够整齐、充分地贴附在外筒体101的内壁上,内衬102上对应支撑段的上端端部D1D2也设置有配重块103。也就是说,内衬102的圆周d1d2上设置有配重块103,这里配重块103的数量可以有多种选择,优选是3个以上、且均匀分布。
以下详细介绍本实施例的离心机如何利用自卸料式转鼓筒100去除其内部的滤饼:
图4a为本实施例的离心机粘附有滤饼400的状态示意图,如图4a所示,离心机经过分离工作之后,分离出的滤饼400被夹持在自卸料式转鼓筒100的内部,内衬102贴紧于外筒体101的内表面。
图4b为本实施例的离心机去除滤饼400的状态示意图,如图4b所示,对内衬102的出料口e1e2施加向下的拉力,这里可以是工作人员直接对内衬102的出料口e1e2施加拉力,也可以是采用牵引装置对内衬102的出料口e1e2施加拉力。内衬102的出料口e1e2受到向下的拉力时,内衬102将脱离外筒体101的内壁,同时,内衬102将滤饼400向外筒体101的中心位置推移,滤饼400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将向下坠落,从内衬102的出料口e1e2排出离心机。
这里,内衬102上对应筋板300的位置开设有条形缺口,使内衬102的出料口e1e2向下移动的过程中,筋板300位于内衬102的条形缺口内,不会对内衬102的移动造成阻扰。
图4c为本实施例的离心机去除滤饼400后的状态示意图,如图4c所示,当向下拉直内衬102时,内衬102内部的滤饼400完全排出离心机。当再次启动离心机时,外筒体101的转动将使作为复位部件的配重块103受到离心力的作用,从而带动内衬102贴附于外筒体101的内壁。
图4a至图4b所示的去除滤饼400的过程,不仅操作简单,而且去除效率高,相比现有的采用刮刀去除滤饼的方式,极大地提高了效率和降低了成本。
本实施例的离心机中,内衬102既可以为滤液层,也可以为密封层。如果内衬102为滤液层,相应的,外筒体101的分离段上开设有多个虑液孔,内衬102内部的液体依次经内衬102、虑液孔排出离心机。如果内衬102为密封层,此时,离心机对分离固液混合物和固体混合物都具有较好的效果,内衬102内部的液体或固体能够经内衬102的入料口或出料口排出离心机。
容易理解的是,本实施例的离心机中,复位部件可以不仅为配重块,还可以为磁铁块。具体的,内衬102上沿圆周方向均匀分布设置有多个磁铁块,磁铁块与自卸料式转鼓筒100的外筒体101相互吸引,带动内衬102贴附于外筒体101的内壁。这样,同样能够起到配重块的工作效果。
本实施例的离心机采用了具有内衬的自卸料式转鼓筒,首先,使自卸料式转鼓筒内部的固体物质将不会粘附在外筒体的内壁;其次,当自卸料式转鼓筒需要排出其内部的固体物质时,只需要将内衬的出料口向下施加拉力,使内衬脱离外筒体的内壁,形成竖直向下的光滑管道,需要排出的固体物质即可沿内衬形成的光滑管道排出自卸料式转鼓筒;最后,内衬上设置有作为复位部件的配重块,在排出固体物质之后,复位部件使内衬恢复到贴附于外筒体内壁的位置。整个去除自卸料式转鼓筒内部的固体物质的过程,效率高、清除彻底、操作简单,而且自卸料式转鼓筒结构简单、成本较低。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离心机,其与实施例1提供的离心机具有相近的结构,不同之处在于:复位部件的结构形式不同。
图5为本实施例提供的离心机的全剖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复位部件为支撑圈105,支撑圈105采用弹性材料制成,支撑圈105设置在内衬102的内部,用于支撑内衬102使内衬102贴附于外筒体101的内壁。
具体的,内衬102上圆周b1b2、圆周c1c2以及圆周d1d2的位置设置有支撑圈105。支撑圈105在自然状态下的外径不小于其所在位置处外筒体101的内径,以保证支撑圈105能够将内衬102支撑于外筒体101的内壁。
需要排出离心机内部的滤饼时,同样,对内衬102的出料口e1e2施加向下的拉力,支撑圈105收缩,内衬102脱离外筒体101的内壁,滤饼向下坠落、排出离心机。去掉对内衬102的拉力后,支撑圈105自动恢复原始形状,带动内衬102贴附于外筒体101的内壁。
本实施例提供的离心机,其自卸料式转鼓筒内部设置有支撑圈。支撑圈作为复位部件,能够起到实施例1中配重块的效果。本实施例提供的离心机结构简单、成本较低,去除自卸料式转鼓筒内部的固体物质的过程,效率高、操作简单。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离心机,其与实施例1提供的离心机具有相近的结构,不同之处在于:复位部件的结构形式不同。
图6为本实施例提供的离心机的全剖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复位部件为弹性绳106,弹性绳106的一端连接于外筒体101的内壁,弹性绳106的另一端连接于内衬102的外壁,内衬102上沿圆周方向均匀分布设置有多个弹性绳106。
具体的,内衬102上圆周b1b2、圆周c1c2以及圆周d1d2的位置设置有弹性绳106。每一圆周上设置弹性绳106的数量为3根以上。
需要排出离心机内部的滤饼时,同样,对内衬102的出料口e1e2施加向下的拉力,弹性绳106被拉伸,内衬102脱离外筒体101的内壁,滤饼向下坠落、排出离心机。去掉对内衬102的拉力后,弹性绳106自动恢复原始长度,带动内衬102贴附于外筒体101的内壁。
本实施例提供的离心机,其自卸料式转鼓筒内部设置有弹性绳。弹性绳作为复位部件,能够起到实施例1中配重块的效果。本实施例提供的离心机结构简单、成本较低,去除自卸料式转鼓筒内部的固体物质的过程,效率高、操作简单。
实施例1至实施例3中提供的复位部件具有以下四种结构形式:配重块、磁铁块、支撑圈、弹性绳。这些复位部件均能起到带动内衬贴附于外筒体的内壁的作用,容易理解的是,这些结构形式的复位部件可以任意组合使用,同样能起到类似效果,均该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这里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自卸料式转鼓筒,包括外筒体和内衬,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衬位于所述外筒体的内部、且采用柔性材料制成,所述内衬的入料口与所述外筒体的入料口固定连接,所述内衬的出料口伸出所述外筒体的出料口,所述内衬除其入料口之外的部分可相对所述外筒体的内壁移动,所述内衬上设置有复位部件,所述复位部件用于使所述内衬贴附于所述外筒体的内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卸料式转鼓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衬上至少在对应所述自卸料式转鼓筒的内径最大处设置有所述复位部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卸料式转鼓筒,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卸料式转鼓筒包括分离段,所述分离段在所述自卸料式转鼓筒中的内径最大,所述内衬上对应所述分离段的两端端部分别设置有所述复位部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卸料式转鼓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部件为配重块,所述内衬上沿圆周方向均匀分布设置有多个所述配重块,旋转所述自卸料式转鼓筒,所述配重块受离心力作用带动所述内衬贴附于所述外筒体的内壁。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卸料式转鼓筒,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卸料式转鼓筒采用金属材料制成,所述复位部件为磁铁块,所述内衬上沿圆周方向均匀分布设置有多个所述磁铁块,所述磁铁块与所述外筒体相互吸引,带动所述内衬贴附于所述外筒体的内壁。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卸料式转鼓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部件为支撑圈,所述支撑圈采用弹性材料制成,所述支撑圈设置在所述内衬的内部,用于支撑所述内衬使所述内衬贴附于所述外筒体的内壁。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卸料式转鼓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部件为弹性绳,所述弹性绳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外筒体的内壁,所述弹性绳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内衬的外壁,所述内衬上沿圆周方向均匀分布设置有多个所述弹性绳。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卸料式转鼓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衬为滤液层,所述分离段上开设有多个虑液孔,所述自卸料式转鼓筒内部的液体经所述内衬和所述虑液孔排出。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卸料式转鼓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衬为密封层,所述自卸料式转鼓筒内部的液体经所述自卸料式转鼓筒的入料口或出料口排出。
10.一种离心机,包括转鼓头和多个筋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自卸料式转鼓筒,所述转鼓头和所述筋板设置于所述自卸料式转鼓筒的内部,所述转鼓头通过所述筋板与所述自卸料式转鼓筒固定连接。
CN201620933281.0U 2016-08-24 2016-08-24 自卸料式转鼓筒和离心机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592605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933281.0U CN205926055U (zh) 2016-08-24 2016-08-24 自卸料式转鼓筒和离心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933281.0U CN205926055U (zh) 2016-08-24 2016-08-24 自卸料式转鼓筒和离心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926055U true CN205926055U (zh) 2017-02-08

Family

ID=579519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933281.0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5926055U (zh) 2016-08-24 2016-08-24 自卸料式转鼓筒和离心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926055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69307A (zh) * 2016-08-24 2017-01-04 张家港市丁氏机械有限公司 自卸料式转鼓筒和离心机
CN107282319A (zh) * 2017-07-20 2017-10-24 江苏华大离心机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拉袋离心机的滤袋安装结构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69307A (zh) * 2016-08-24 2017-01-04 张家港市丁氏机械有限公司 自卸料式转鼓筒和离心机
CN106269307B (zh) * 2016-08-24 2019-02-01 张家港市丁氏机械有限公司 自卸料式转鼓筒和离心机
CN107282319A (zh) * 2017-07-20 2017-10-24 江苏华大离心机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拉袋离心机的滤袋安装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874490B (zh) 一种立式沉降型刮刀下卸料离心机
CN205926055U (zh) 自卸料式转鼓筒和离心机
CN106269307B (zh) 自卸料式转鼓筒和离心机
CN104888978A (zh) 一种具有自动卸料功能的立式离心机
CN105921288A (zh) 一种带有新型滤网的立式离心机
CN208742814U (zh) 一种吊带式离心机过滤机构
CN211097872U (zh) 可自动刮渣的过滤机
CN205462773U (zh) 一种带活动式滤布装置的离心机
CN206009014U (zh) 抽滤离心机转鼓组件
CN109317315B (zh) 一种固液分离用高速离心机
CN206215388U (zh) 一种立式滤网下拉抖动卸料装置及全自动卸料离心机
CN109499790B (zh) 离心机拉袋抻拉结构及采用该抻拉结构的上悬拉袋离心机
CN207102923U (zh) 一种三足离心机
CN206064642U (zh) 一种带反应槽的过滤离心机
CN213612018U (zh) 一种用于工业生产的物料离心机
CN110841808B (zh) 一种离心机
CN209406604U (zh) 离心机拉袋抻拉结构及采用该抻拉结构的上悬拉袋离心机
CN208697733U (zh) 一种废弃塑料清洗后脱水机
CN210875822U (zh) 一种离心机筛网便于更换装置
CN208990993U (zh) 一种两段式卧式沉降离心机
CN209286791U (zh) 一种旋流分离装置
CN209174136U (zh) 一种离心机转子及离心机
CN206604654U (zh) 具有配重功能的高速离心机
CN214347242U (zh) 一种立式卸料离心机
CN215030072U (zh) 一种铵盐离心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208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90201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