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918971U - 空调、四通阀及其切换装置 - Google Patents

空调、四通阀及其切换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918971U
CN205918971U CN201620832082.0U CN201620832082U CN205918971U CN 205918971 U CN205918971 U CN 205918971U CN 201620832082 U CN201620832082 U CN 201620832082U CN 205918971 U CN205918971 U CN 20591897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ponent
positioning element
conductive insert
conductive
switching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832082.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学漳
左攀
吴凤娇
侯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Original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filed Critical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1620832082.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91897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91897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91897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ultiple-Way Valv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空调、四通阀及其切换装置,切换装置包括:第一配合部件,第一配合部件的一面具有用于带动四通阀的先导滑阀或主滑阀滑动的带动件,其另一面具有第一凸起部;第二配合部件,第二配合部件与第一配合部件的另一面相对设置的相对面上具有第二凸起部,通过第二配合部件的转动实现第一凸起部与第二凸起部的对齐与错开;驱动第二配合部件转动的驱动装置;用于切换到制冷状态时周向定位第二配合部件的第一定位部件,第一定位部件定位第二配合部件后驱动装置停止转动;用于切换到制热状态时周向定位第二配合部件的第二定位部件,第二定位部件定位第二配合部件后驱动装置停止转动。上述切换装置,节省用电量,提高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空调、四通阀及其切换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冷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空调、四通阀及其切换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的空调中,通过四通阀的切换实现制冷状态与制热状态之间的切换。而四通阀的切换控制方法主要为电磁控制方法。即,四通阀具有电磁控制部件。
在不通电时,电磁阀未开启,四通阀的先导滑阀默认顶起,此状态为制冷循环结构。当四通阀保持通电时,电磁阀开启,使得先导滑阀回落,此状态为制热循环结构。
但是,空调在制热状态运行时,四通阀需要始终保持通电,其用电量较大,不利于设备节能。并且,空调在制热状态运行时意外断电或关闭时,先导滑阀顶起,回复到制冷循环结构。在重新启动空调且仍然需要空调制热状态运行,需启动四通阀的先导滑阀使其回落,才能恢复为原来制热循环结构。即,重启后四通阀无法维持原状,需要再次对四通阀进行切换,使得四通阀的损耗较大,影响四通阀的使用寿命。
因此,如何节省用电量,提高使用寿命,是本技术领域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切换装置,以节省用电量,提高使用寿命。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具有上述切换装置的四通阀及空调。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切换装置,包括:
第一配合部件,所述第一配合部件的一面具有用于带动四通阀的先导滑阀或主滑阀滑动的带动件,其另一面具有第一凸起部;
第二配合部件,所述第二配合部件与所述第一配合部件的另一面相对设置的相对面上具有第二凸起部,通过所述第二配合部件的转动实现所述第一凸起部与所述第二凸起部的对齐与错开;
驱动所述第二配合部件转动的驱动装置;
用于切换到制冷状态时周向定位所述第二配合部件的第一定位部件,所述第一定位部件定位所述第二配合部件后所述驱动装置停止转动;
用于切换到制热状态时周向定位所述第二配合部件的第二定位部件,所述第二定位部件定位所述第二配合部件后所述驱动装置停止转动。
优选地,上述切换装置中,所述驱动装置具有:
用于与电源的正电极及负电极中的一个电极连接的第二导电插片;
用于在切换制冷状态时与电源的正电极及负电极中的另一个电极连接的第一导电插片;所述第一定位部件定位所述第二配合部件后所述第一导电插片与所述第二导电插片断开;
用于在切换制热状态时与电源的正电极及负电极中的另一个电极连接第三导电插片;所述第二定位部件定位所述第二配合部件后所述第二导电插片与所述第三导电插片断开。
优选地,上述切换装置中,所述第二配合部件的周面上具有:用于与所述第一定位部件定位配合的第一定位槽及用于与所述第二定位部件定位配合的第二定位槽;
所述第一导电插片通过所述第一定位部件与所述第二导电插片导电接触;
所述第二导电插片通过所述第二定位部件与所述第三导电插片导电接触。
优选地,上述切换装置中,所述第一定位部件具有与所述第二导电插片导电连接的第一弹性片,所述第一定位部件在所述第一弹性片的弹性恢复力下与所述第二配合部件的周面相抵;
所述第一定位部件背向所述第二配合部件的一面为用于与所述第一导电插片导电接触的接触面。
优选地,上述切换装置中,还包括与所述第一导电插片导电连接的第一导电垫片;
所述第一导电垫片具有用于与所述第一定位部件背向所述第二配合部件的一面导电接触的接触部。
优选地,上述切换装置中,所述第二定位部件具有与所述第二导电插片导电连接的第二弹性片,所述第二定位部件在所述第二弹性片的弹性恢复力下与所述第二配合部件的周面相抵;
所述第二定位部件背向所述第二配合部件的一面为用于与所述第三导电插片导电接触的接触面。
优选地,上述切换装置中,还包括与所述第三导电插片导电连接的第二导电垫片;
所述第二导电垫片具有用于与所述第二定位部件背向所述第二配合部件的一面导电接触的接触部。
优选地,上述切换装置中,所述驱动装置为单向旋转电机;
所述第一定位槽与所述第二定位槽在所述第二配合部件的轴向方向具有高度差。
优选地,上述切换装置中,所述第一凸起部与第一凹陷部之间平滑过渡,所述第一凹陷部为所述第一配合部件的另一面未设置所述第一凸起部的部分;
和/或,所述第二凸起部与第二凹陷部之间平滑过渡,所述第二凹陷部为所述第二配合部件的相对面未设置所述第二凸起部的部分。
优选地,上述切换装置中,所述第二配合部件为圆盘部件。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四通阀,包括如权利要求-任一项所述的切换装置。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空调,包括四通阀,所述四通阀为如权利要求所述的四通阀。
从上述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切换装置,通过驱动装置的旋转使得带动件沿第一配合部件与第二配合部件的排列方向运动,进而带动先导滑阀或主滑阀滑动,完成制冷状态及制热状态的切换。并且,在切换到制冷状态时,第一定位部件周向定位第二配合部件,驱动装置停止转动,而带动件的位置也相对固定,无需向驱动装置供电也能保持先导滑阀或主滑阀不再滑动。同理,在切换到制热状态时,第二定位部件周向定位第二配合部件,驱动装置停止转动,而带动件的位置也相对固定,无需向驱动装置供电也能保持先导滑阀或主滑阀不再滑动。通过上述设置,仅需在切换制冷状态及制热状态时才需要供电,而切换完成后无需通电,节省了用电量;并且,保证了空调断电(意外断电或关闭)重启后四通阀维持原状,无需再对四通阀进行切换,降低了四通阀的损耗,有效提高了四通阀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具有上述切换装置的四通阀及空调。由于上述切换装置具有上述技术效果,具有上述切换装置的四通阀及空调也应具有同样的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详细介绍。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切换装置的制冷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切换装置的制热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一配合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二配合部件的制冷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二配合部件的制热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在制冷及制热状态间切换的操作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切换装置,以节省用电量,提高使用寿命。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具有上述切换装置的四通阀及空调。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图3及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切换装置,包括第一配合部件8、第二配合部件7、第一定位部件6、第二定位部件5及驱动装置1。第一配合部件8的一面具有用于带动四通阀的先导滑阀9或主滑阀13滑动的带动件83,其另一面具有第一凸起部81;第二配合部件7与第一配合部件8的另一面相对设置的相对面上具有第二凸起部71,即,第二配合部件7位于第一配合部件8远离第一凸起部81的一侧。通过第二配合部件7的转动实现第一凸起部81与第二凸起部71的对齐与错开;驱动装置1驱动第二配合部件7转动;第一定位部件6用于切换到制冷状态时周向定位第二配合部件7,第一定位部件6定位第二配合部件7后驱动装置1停止转动;第二定位部件5用于切换到制热状态时周向定位第二配合部件7转动,第二定位部件5定位第二配合部件7后驱动装置1停止转动。
在本实施例中,带动件83带动四通阀的先导滑阀9滑动。可以理解的是,先导滑阀9在辅助滑阀腔10中滑动。如图1可知,先导滑阀9向上滑动切换到制冷状态,先导滑阀9向下滑动切换到制热状态,而切换装置位于先导滑阀9的下方。
如图1、图3及图4所示,在切换到制冷状态时,驱动装置1驱动第二配合部件7转动。通过第二配合部件7的转动实现第一凸起部81与第二凸起部71对齐;由于第一凸起部81与第二凸起部71对齐,使得第二配合部件7与第一配合部件8配合的总长度增大,使得第一配合部件8的带动件83带动先导滑阀9向上滑动。当先导滑阀9上滑至一定位置时,带动毛细管C'及毛细管D'由辅助滑阀腔10连通,而毛细管S'及毛细管E'连通。第一定位部件6周向定位第二配合部件7,进而限制了定位第二配合部件7转动。在第一定位部件6定位第二配合部件7后,驱动装置1停止转动。此时,驱动装置1无需供电也能保持先导滑阀9不再滑动。阴影部分为压缩机17输出的冷媒走向。
在压缩机17的运行下,第一活塞腔11的压力大于第二活塞腔12的压力,主滑阀13向第二活塞腔12的方向移动,连通四通阀的S管口及E管口,并且,四通阀的C管口及D管口通过中间腔体14连通,完成切换四通阀的作用。压缩机17压缩后的流体经过D管口及C管口后流入室内机15,经过换热的流体经过室外机16后经过E管口及S管口后流回压缩机17,形成制冷循环结构。
如图2、图3及图4所示,在切换到制热状态时,驱动装置1驱动第二配合部件7转动,通过第二配合部件7的转动实现第一凸起部81与第二凸起部71错开;由于第一凸起部81与第二凸起部71错开,使得第二配合部件7与第一配合部件8配合的总长度减小,使得第一配合部件8的带动件83带动先导滑阀9向下滑动。当先导滑阀9下滑至一定位置时,带动毛细管E'及毛细管D'由辅助滑阀腔10连通,而毛细管S'及毛细管C'连通。第二定位部件5周向定位第二配合部件7,进而限制了定位第二配合部件7转动。在第二定位部件5定位第二配合部件7后,驱动装置1停止转动。此时,驱动装置1无需供电也能保持先导滑阀9不再滑动。阴影部分为压缩机17输出的冷媒走向。
在压缩机17的运行下,第一活塞腔11的压力小于第二活塞腔12的压力,主滑阀13向第一活塞腔11的方向移动,连通四通阀的S管口及C管口,并且,四通阀的E管口及D管口通过中间腔体14连通,完成切换四通阀的作用。压缩机17压缩后的流体经过D管口及E管口后流入室外机16,经过换热的流体经过室内机15后经过C管口及S管口后流回压缩机17,形成制热循环结构。
如图6所示,通过切换装置,空调在操作过程中的步骤如下:
S1:空调以制冷状态运行,需要切换到制热状态。S2:驱动装置1驱动第二配合部件7转动,通过第二配合部件7的转动实现第一凸起部81与第二凸起部71错开。S3:由于第一凸起部81与第二凸起部71错开,使得第二配合部件7与第一配合部件8配合的总长度减小,使得第一配合部件8的带动件83带动先导滑阀9向下滑动。S4:当先导滑阀9下滑至一定位置时,切换到制热循环状态,驱动装置1停止转动。S5:空调以制热状态运行,需要切换到制冷状态。S6:驱动装置1驱动第二配合部件7转动,通过第二配合部件7的转动实现第一凸起部81与第二凸起部71对齐。S7:由于第一凸起部81与第二凸起部71对齐,使得第二配合部件7与第一配合部件8配合的总长度增大,使得第一配合部件8的带动件83带动先导滑阀9向上滑动。S4:当先导滑阀9上滑至一定位置时,切换到制冷循环状态,驱动装置1停止转动。
也可以使带动件83直接带动四通阀的主滑阀13滑动,控制主滑阀13滑动的原理同上。
其中,切换装置可以任意布置,仅需确保在第一凸起部81与第二凸起部71错开使第二配合部件7与第一配合部件8相对靠近即可。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四通阀正常工作状态下,第一配合部件8位于第二配合部件7上方,通过重力实现第二配合部件7与第一配合部件8相对靠近。也可以在四通阀内部设置弹性装置(如弹簧),通过弹性装置的弹性恢复力使得带动件83具有向第二配合部件7靠近的恢复力。如本实施例的结构,可以在先导滑阀9上方与辅助滑阀腔10的内腔上壁之间设置压缩弹簧,通过压缩弹簧的弹性恢复力带动第一配合部件8向第二配合部件7靠近。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切换装置,通过驱动装置1的旋转使得带动件83沿第一配合部件8与第二配合部件7的排列方向运动,进而带动先导滑阀9或主滑阀13滑动,完成制冷状态及制热状态的切换。并且,在切换到制冷状态时,第一定位部件6周向定位第二配合部件7,驱动装置1停止转动,而带动件83的位置也相对固定,无需向驱动装置1供电也能保持先导滑阀9或主滑阀13不再滑动。同理,在切换到制热状态时,第二定位部件5周向定位第二配合部件7,驱动装置1停止转动,而带动件83的位置也相对固定,无需向驱动装置1供电也能保持先导滑阀9或主滑阀13不再滑动。通过上述设置,仅需在切换制冷状态及制热状态时才需要供电,而切换完成后无需通电,节省了用电量;并且,保证了空调断电(意外断电或关闭)重启后四通阀维持原状,无需再对四通阀进行切换,降低了四通阀的损耗,有效提高了四通阀的使用寿命。
本实施例中,驱动装置1具有第一导电插片2a、第二导电插片2b及第三导电插片2c。第二导电插片2b用于与电源的正电极及负电极中的一个电极连接;第一导电插片2a用于在切换制冷状态时与电源的正电极及负电极中的另一个电极连接;第一定位部件6定位第二配合部件7时第一导电插片2a与第二导电插片2b断开;第三导电插片2c用于在切换制热状态时与电源的正电极及负电极中的另一个电极连接;第二定位部件5定位第二配合部件7后第二导电插片2b与第三导电插片2c断开。
以第二导电插片2b与电源的负电极连接为例:
在切换制冷状态时,第一导电插片2a与电源的正电极连接。第一定位部件6定位第二配合部件7后第一导电插片2a与第二导电插片2b断开。可以理解的是,在第一定位部件6不定位第二配合部件7时,第一导电插片2a与第二导电插片2b连通,进而才能在切换制冷状态过程中驱动驱动装置1运行。而在第一定位部件6定位第二配合部件7后,第一导电插片2a与第二导电插片2b断开,驱动装置1停止转动。
在切换制热状态时,第三导电插片2c与电源的正电极连接。第二定位部件5定位第二配合部件7后第二导电插片2b与第三导电插片2c断开。可以理解的是,在第二定位部件5不定位第二配合部件7时,第三导电插片2c与第二导电插片2b连通,进而才能在切换制热状态过程中驱动驱动装置1运行。而在第二定位部件5定位第二配合部件7后,第三导电插片2c与第二导电插片2b断开,驱动装置1停止转动。
也可以设置检测第一定位部件6及第二配合部件7配合结构的第一检测装置,该第一检测装置与驱动装置1通信连接。在切换到制冷状态时,当第一检测装置检测到第一定位部件6周向定位第二配合部件7后,向驱动装置1发出停止信号,使得驱动装置1停止转动。同样地,设置检测第二定位部件5及第二配合部件7配合结构的第二检测装置,该第二检测装置与驱动装置1通信连接。在切换到制热状态时,当第二检测装置检测到第二定位部件5周向定位第二配合部件7后,向驱动装置1发出停止信号,使得驱动装置1停止转动。
还可以设置其他结构,在此不再详细介绍,仅需确保切换到制冷状态时第一定位部件6周向定位第二配合部件7后驱动装置1停止转动;切换到制热状态时第二定位部件5周向定位第二配合部件7后驱动装置1停止转动即可。
如图4及图5所示,第二配合部件7的周面上具有:用于与第一定位部件6定位配合的第一定位槽73及用于与第二定位部件5定位配合的第二定位槽74。
第一导电插片2a通过第一定位部件6与第二导电插片2b导电接触。由于切换到制冷状态时第一定位部件6周向定位第二配合部件7后驱动装置1停止转动,因此,在第一定位部件6与第一定位槽73定位配合后,第一定位部件6沿第二配合部件7的径向的位置移动,进而使得第一定位部件6相对于第一导电插片2a及第二导电插片2b的位置有所改变,使得第一定位部件6与第一导电插片2a和/或第二导电插片2b断开,使得第一导电插片2a与第二导电插片2b断开。
第二导电插片2b通过第二定位部件5与第三导电插片2c导电接触。由于切换到制热状态时第二定位部件5周向定位第二配合部件7后驱动装置1停止转动,因此,在第二定位部件5与第二定位槽74定位配合后,第二定位部件5沿第二配合部件7的径向的位置移动,进而使得第二定位部件5相对于第一导电插片2a及第二导电插片2b的位置有所改变,使得第二定位部件5与第三导电插片2c和/或第二导电插片2b断开,使得第三导电插片2c与第二导电插片2b断开。
也可以使第二配合部件7周向上具有用于与第一定位部件6定位配合的第一定位凸起及用于与第二定位部件5定位配合的第二定位凸起。第一定位部件6与第二定位部件5上均具有定位凹槽结构。第一定位凸起与第一定位部件6配合定位后,仍然会引起第一定位部件6沿第二配合部件7的径向的位置移动,同样可以实现第一定位部件6与第一导电插片2a和/或第二导电插片2b的断开,使得第一导电插片2a与第二导电插片2b断开。同理,第二定位凸起与第二定位部件5配合定位后,可以使得第三导电插片2c与第二导电插片2b断开。
还可以设置为其他结构,在此不再一一累述且均在保护范围之内。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定位部件6具有与第二导电插片2b导电连接的第一弹性片61,第一定位部件6背向第二配合部件7的一面为用于与第一导电插片2a导电接触的接触面。通过设置第一弹性片61,对第一定位部件6提供支撑力。由于第一定位部件6能够卡入第一定位槽73,因此,在第一弹性片61的作用下,第一定位部件6与第二配合部件7的周面相抵,在第一定位部件6到达第一定位槽73处后,利用第一弹性片61的弹性恢复力使得第一定位部件6进入第一定位槽73,进而带动第一定位部件6远离第一导电插片2a,使得第一定位部件6与第一导电插片2a断开,进而达到第一导电插片2a与第二导电插片2b的断开。通过上述设置,增大了第一定位部件6的移动位置,也方便了第一定位部件6与第二配合部件7周向定位。
也可以将第一定位部件6通过弹性绝缘片设置于驱动装置1上。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切换装置中,还包括与第一导电插片2a导电连接的第一导电垫片3;第一导电垫片3具有用于与第一定位部件6背向第二配合部件7的一面导电接触的接触部。通过上述设置,方便了第一导电垫片3与第一定位部件6的导电连接及断开,进而方便了第一导电插片2a与第一定位部件6的导电连接及断开。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定位部件5具有与第二导电插片2b导电连接的第二弹性片51,第二定位部件5背向第二配合部件7的一面为用于与第三导电插片2c导电接触的接触面。通过设置第二弹性片51,对第二定位部件5提供支撑力。由于第二定位部件5能够卡入第二定位槽74,因此,在第二弹性片51的作用下,第二定位部件5与第二配合部件7的周面相抵,在第二定位部件5到达第二定位槽74处后,利用第二弹性片51的弹性恢复力使得第二定位部件5进入第二定位槽74,进而带动第二定位部件5远离第三导电插片2c,使得第二定位部件5与第三导电插片2c断开,进而达到第三导电插片2c与第二导电插片2b的断开。通过上述设置,增大了第二定位部件5的移动位置,也方便了第二定位部件5与第二配合部件7周向定位。
也可以将第二定位部件5通过弹性绝缘片设置于驱动装置1上。
优选地,第一支撑片61及第二支撑片51为一体式结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切换装置中,还包括与第三导电插片2c导电连接的第二导电垫片4;第二导电垫片4具有用于与第二定位部件5背向第二配合部件7的一面导电接触的接触部。通过上述设置,方便了第二导电垫片4与第一定位部件6的导电连接及断开,进而方便了第三导电插片2c与第一定位部件6的导电连接及断开。
优选地,第一导电垫片3的端部具有用于与第一支撑片26接触的导电接触面;第二导电垫片4的端部具有用于与第二支撑片25接触的导电接触面。
如图4及图5所示,驱动装置1为单向旋转电机;第一定位槽73与第二定位槽74在第二配合部件7的轴向方向具有高度差。因此,避免了第二定位部件5与第一定位槽73配合定位及第一定位部件6与第二定位槽74配合定位的情况。也可以将驱动装置1设置为双向旋转电机,则第一定位槽73与第二定位槽74可以在第二配合部件7的轴向方向具有高度差,也可以在第二配合部件7的轴向方向上平行。
为了提高第二配合部件7相对于第一定位部件6的转动平稳性,第一凸起部81与第一凹陷部82之间平滑过渡,第一凹陷部82为第一配合部件8的另一面未设置第一凸起部81的部分;并且,第二凸起部71与第二凹陷部72之间平滑过渡,第二凹陷部72为第二配合部件7的相对面未设置第二凸起部71的部分。
也可以仅将第一凸起部81与第一凹陷部82之间平滑过渡;或者,将第二凸起部71与第二凹陷部72之间平滑过渡。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凸起部81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第一凸起部81之间形成第一凹陷部82。第二凸起部71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第二凸起部71之间形成第二凹陷部72。
优选地,第一凸起部81与第二凹陷部72相匹配,第二凸起部71与第一凹陷部82相匹配。
进一步地,第二配合部件7为圆盘部件。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定位槽73及第二定位槽74位于第二配合部件7的筒状周面上,确保了第一定位部件6及第二定位部件5沿第二配合部件7的径向运动。也可以将第二配合部件7设置为椭圆盘部件,或者方形盘部件,在此不再一一累述。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四通阀,包括如上述任一种切换装置。由于上述切换装置具有上述技术效果,具有上述切换装置的四通阀也应具有同样的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详细介绍。
同样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空调,包括四通阀,四通阀为如上所述的四通阀。由于上述四通阀具有上述技术效果,具有上述四通阀的空调也应具有同样的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详细介绍。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2)

1.一种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配合部件(8),所述第一配合部件(8)的一面具有用于带动四通阀的先导滑阀(9)或主滑阀(13)滑动的带动件(83),其另一面具有第一凸起部(81);
第二配合部件(7),所述第二配合部件(7)与所述第一配合部件(8)的另一面相对设置的相对面上具有第二凸起部(71),通过所述第二配合部件(7)的转动实现所述第一凸起部(81)与所述第二凸起部(71)的对齐与错开;
驱动所述第二配合部件(7)转动的驱动装置(1);
用于切换到制冷状态时周向定位所述第二配合部件(7)的第一定位部件(6),所述第一定位部件(6)定位所述第二配合部件(7)后所述驱动装置(1)停止转动;
用于切换到制热状态时周向定位所述第二配合部件(7)的第二定位部件(5),所述第二定位部件(5)定位所述第二配合部件(7)后所述驱动装置(1)停止转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1)具有:
用于与电源的正电极及负电极中的一个电极连接的第二导电插片(2b);
用于在切换制冷状态时与电源的正电极及负电极中的另一个电极连接的第一导电插片(2a);所述第一定位部件(6)定位所述第二配合部件(7)后所述第一导电插片(2a)与所述第二导电插片(2b)断开;
用于在切换制热状态时与电源的正电极及负电极中的另一个电极连接第三导电插片(2c);所述第二定位部件(5)定位所述第二配合部件(7)后所述第二导电插片(2b)与所述第三导电插片(2c)断开。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配合部件(7)的周面上具有:用于与所述第一定位部件(6)定位配合的第一定位槽(73)及用于与所述第二定位部件(5)定位配合的第二定位槽(74);
所述第一导电插片(2a)通过所述第一定位部件(6)与所述第二导电插片(2b)导电接触;
所述第二导电插片(2b)通过所述第二定位部件(5)与所述第三导电插片(2c)导电接触。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部件(6)具有与所述第二导电插片(2b)导电连接的第一弹性片(61),所述第一定位部件(6)在所述第一弹性片(61)的弹性恢复力下与所述第二配合部件(7)的周面相抵;
所述第一定位部件(6)背向所述第二配合部件(7)的一面为用于与所述第一导电插片(2a)导电接触的接触面。
5.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第一导电插片(2a)导电连接的第一导电垫片(3);
所述第一导电垫片(3)具有用于与所述第一定位部件(6)背向所述第二配合部件(7)的一面导电接触的接触部。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定位部件(5)具有与所述第二导电插片(2b)导电连接的第二弹性片(51),所述第二定位部件(5)在所述第二弹性片(51)的弹性恢复力下与所述第二配合部件(7)的周面相抵;
所述第二定位部件(5)背向所述第二配合部件(7)的一面为用于与所述第三导电插片(2c)导电接触的接触面。
7.如权利要求3或6所述的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第三导电插片(2c)导电连接的第二导电垫片(4);
所述第二导电垫片(4)具有用于与所述第二定位部件(5)背向所述第二配合部件(7)的一面导电接触的接触部。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1)为单向旋转电机;
所述第一定位槽(73)与所述第二定位槽(74)在所述第二配合部件(7)的轴向方向具有高度差。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起部(81)与第一凹陷部(82)之间平滑过渡,所述第一凹陷部(82)为所述第一配合部件(8)的另一面未设置所述第一凸起部(81)的部分;
和/或,所述第二凸起部(71)与第二凹陷部(72)之间平滑过渡,所述第二凹陷部(72)为所述第二配合部件(7)的相对面未设置所述第二凸起部(71)的部分。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配合部件(7)为圆盘部件。
11.一种四通阀,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切换装置。
12.一种空调,包括四通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四通阀为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四通阀。
CN201620832082.0U 2016-08-01 2016-08-01 空调、四通阀及其切换装置 Active CN20591897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832082.0U CN205918971U (zh) 2016-08-01 2016-08-01 空调、四通阀及其切换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832082.0U CN205918971U (zh) 2016-08-01 2016-08-01 空调、四通阀及其切换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918971U true CN205918971U (zh) 2017-02-01

Family

ID=578701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832082.0U Active CN205918971U (zh) 2016-08-01 2016-08-01 空调、四通阀及其切换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91897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122559A (zh) * 2016-08-01 2016-11-16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四通阀及其切换装置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122559A (zh) * 2016-08-01 2016-11-16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四通阀及其切换装置
CN109140020A (zh) * 2016-08-01 2019-01-04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四通阀及其切换装置
CN106122559B (zh) * 2016-08-01 2019-03-12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四通阀及其切换装置
CN109140020B (zh) * 2016-08-01 2023-12-19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四通阀及其切换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783145A (zh) 空调机及其控制方法
CN103375935A (zh) 二级压缩循环系统及具有其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CN103388945A (zh) 四通阀控制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02654323B (zh) 汽车空调系统及六通阀
CN205918971U (zh) 空调、四通阀及其切换装置
CN105783210B (zh) 一种应用于地铁车站的多联机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01181836Y (zh) 一种空调压缩机保护装置
CN102518836B (zh) 一种两位五通阀及电动车空调系统
CN104596145A (zh) 一种具有多种工作模式的热水空调
CN102364270B (zh) 三联供热泵系统的控制方法
CN101738038A (zh) 热泵空调的压力平衡控制方法
CN202040372U (zh) 一种用于热泵热水器的四通换向阀
CN106122559B (zh) 空调、四通阀及其切换装置
CN204678746U (zh) 三位四通阀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1332150C (zh) 电动四通换向阀
CN202770082U (zh) 空调机组全热回收装置
CN106032846B (zh) 自力式三通阀及其空调系统
CN105422912B (zh) 四通阀和空调系统
CN104833141A (zh) 一种空调用四通阀先导阀及其毛细管的安装设备、工艺
CN110207298B (zh) 热水机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04074110U (zh) 试验箱用半导体制冷模块
CN202304089U (zh) 一种三联供热泵装置
CN207540030U (zh) 多联机室外机和具有其的多联机
CN205047931U (zh) 一种防串气四通阀
CN201903214U (zh) 低温制热空调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