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907794U - 地漏 - Google Patents

地漏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907794U
CN205907794U CN201620772523.2U CN201620772523U CN205907794U CN 205907794 U CN205907794 U CN 205907794U CN 201620772523 U CN201620772523 U CN 201620772523U CN 205907794 U CN205907794 U CN 20590779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oor drain
lower wall
water
waterproof layer
dis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772523.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邵海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620772523.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90779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90779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90779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Underground Structures, Protecting, Testing And Restoring Foundatio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地漏。所述地漏包括地漏上盘和地漏下盘,所述地漏上盘设置在防水层上方,其上设置有第一排水孔,所述地漏下盘设置在防水层下方,其上设置有第二排水孔。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防水层上方设置有带有第一排水孔的地漏上盘,用来排出房间地面上的水;通过在防水层下方设置有带有第二排水孔的地漏下盘,该第二排水孔与防水层中用于安装地漏的开口对应,使泥沙层与防水层之间的积水通过第二排水孔,并最终流进总排水管道,不会出现泥沙层始终潮湿或存在积水的问题。而且,与现有技术相比,这样就不会有积水顺着地漏侧壁与防水层之间的间隙流入混凝土层了,从而不会造成建筑承重增加,同时,更没有积水会渗入到下层居民家中了。

Description

地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排水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地漏。
背景技术
地漏是连接排水系统与室内地面的重要接口,作为住宅中排水系统的重要部件,它在人们的生活当中应用极其广泛。
住宅中的地面一般包括沿上下设置的泥沙层和混凝土层,在泥沙层和混凝土层之间设置有防水层,泥沙层上面一般设置有瓷砖。现有地漏的入水口设置在泥沙层上方,基本与瓷砖同层;这样瓷砖层上的水经过地漏的入口可以流入到排水系统中,实现排水的目的。
上述地漏在使用过程中会存在以下问题:一方面,实际中会有部分水进入到瓷砖与防水层之间的泥沙层中,这部分水无法通过地漏入口进入到排水系统中,长期使用时会导致泥沙层始终潮湿或出现积水;而另一方面,由于地漏和防水层之间的膨胀系数不同,容易理解,二者之间会不可避免地出现缝隙,从而,泥沙层中的积水会通过该缝隙进入到混凝土层,增加建筑的承重,或者向下渗入到下层居民家中,造成不良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地漏,以解决有水房间长时间使用后,泥沙层与防水层之间会产生积水,积水顺着地漏侧壁与防水层之间的缝隙流进混凝土层,增加建筑的承重,或者向下渗入到下层居民家中的问题。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地漏,包括地漏主体,所述地漏主体包括地漏上盘和地漏下盘;所述地漏下盘数量与防水层数量相同并一一对应;所述地漏上盘设置在所有防水层上方,所述地漏上盘设置有第一排水孔,所述地漏下盘设置在对应防水层和下方相邻防水层之间,所述地漏下盘设置有第二排水孔。
优选地,所述第一排水孔上贯穿设置有第一排水管件,所述第一排水管件外壁直径与所述第一排水孔直径相同。
优选地,所述地漏下盘数量为一个,所述地漏下盘一侧设置有第二排水管件,所述第二排水管件与第二排水孔连通成一体结构;所述第一排水管件外壁直径小于所述第二排水管件内壁直径,以使所述第一排水管件套在所述第二排水管件内部。
优选地,所述地漏下盘数量为一个,所述地漏上盘朝向所述地漏下盘一侧设置有多个第一支撑结构,所述地漏下盘朝向所述地漏上盘的一侧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支撑结构对应的多个第二支撑结构,所述第一支撑结构与第二支撑结构相配合,以在所述地漏上盘与所述地漏下盘之间形成间隙。
优选地,所述第一支撑结构为凹部,所述第二支撑结构为与所述第一支撑结构对应的凸部,且所述凸部的高度大于所述凹部的深度。
优选地,所述地漏下盘上设置有多个定位结构,用于将地漏下盘固定在防水层下方。
优选地,所述定位结构为通孔。
优选地,所述防水层在所述第二排水孔上方开口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二排水孔的直径。
优选地,所述地漏下盘和/或地漏上盘表面为斜面,且自上而下,所述地漏下盘和/或地漏上盘宽度逐渐减小。
优选地,所述地漏下盘包括固定部和导流部,所述导流部表面为斜面,且自上而下,所述导流部宽度逐渐减小。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地漏,包括地漏上盘和地漏下盘,地漏上盘设置在防水层上方,其上设置有第一排水孔,以排出房间地面上的水;地漏下盘设置在防水层下方,其上设置有第二排水孔,该第二排水孔与防水层中用于安装地漏的开口对应,使泥沙层与防水层之间的积水可以进入第二排水孔,并最终流进总排水管道,从而将防水层与泥沙层之间的水排出,不会出现泥沙层始终潮湿或存在积水的问题。与现有技术相比,这样就不会有积水顺着地漏侧壁与防水层之间的间隙流入混凝土层了,从而不会造成建筑承重增加,同时,更没有积水会渗入到下层居民家中了。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地漏安装之后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地漏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地漏上盘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地漏下盘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地漏安装之后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地漏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中地漏安装之后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
11:泥沙层;
12:防水层;
13:混凝土层;
21:地漏上盘;
22:地漏下盘;
23:第一排水孔;
24:第二排水孔;
25:第一排水管件;
26;第二排水管件;
27:第一支撑结构;
28:第二支撑结构;
29:定位结构;
31:固定部;
32:导流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所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地漏,下面给出两个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地漏的结构进行详细描述。
实施例1
在所述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所述地漏包括地漏主体,所述地漏主体包括地漏上盘21和地漏下盘22,地漏主体固定安装在地面下,所述地漏安装位置地面自上而下分为瓷砖、泥沙层11、防水层12和混凝土层13,且所述地漏主体所在位置地面高度低于房间其他位置的高度。如图3和图4所示,地漏上盘21设置在防水层12上方的泥沙层11中,且地漏上盘21中间位置设置有第一排水孔23,地漏下盘22设置在防水层12下方的混凝土层13中,地漏下盘22中间位置设置有第二排水孔24。
地面上的绝大多数水会通过第一排水孔23流入总排水管道,但难免会有残留的水无法顺利得从第一排水孔23流出,少部分水会沿着瓷砖缝隙慢慢渗入泥沙层11,渗入泥沙层11的水会继续下渗直到遇到防水层12,无法再向下运动,然后逐渐在防水层12上方汇聚。因为地漏位置处的防水层12为内倾斜设置,渗入到泥沙层11和防水层12之间的水,因为重力的作用会慢慢地往地漏中心方向流动,防水层12开口边缘设置在在地漏下盘22处,最终通过第二排水孔24排入总排水管道,达到了排渗水的效果。
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第一排水孔23上设置有贯穿的第一排水管件25,所述第一排水管件25外壁直径与第一排水孔23直径相同。所述第一排水管件25设置在地漏上盘21中间位置,用于将地面上的水导入总排水管道中,第一排水管件25入水口高于防水层12且与地面连接,出水口位置低于防水层12,保证地面上的水可以按照一定的方向流动,以防止地面上的水通过第一排水孔23后迸溅到泥沙层11中。如果没有管道,水花四溅形成潮湿的环境,会使防水层12与地漏之间的缝隙越来越大,有可能造成渗水情况的发生。
具体地,所述第一排水管件25贯穿设置在第一排水孔23中,调整合适的位置,使地漏上盘21上、下两侧均有第一排水管件25穿出。特别地,对于金属材质的地漏,通过对第一排水管件25和地漏下盘22连接处进行焊接,将第一排水管件25固定在地漏上盘21中心位置;对于塑料材质的地漏,使用防水胶粘合第一排水管件25和地漏上盘21的连接处,将第一排水管件25固定在地漏上盘21中心位置,采用上述方法连接第一排水管件25和地漏上盘21为一体结构,可以达到连接稳定的效果。特别地,地漏长时间使用,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容易出现变形或者生锈等情况,如果第一排水管件25出现损坏,无法进行单独更换,需要将上述一体结构全部更换,非常浪费资源。
优选地,所述第一排水孔23的内侧设置有内螺纹结构,所述第一排水管件25外侧设置有与第一排水孔23内侧设置的内螺纹结构对应的外螺纹结构,使用时,将第一排水管件25旋入第一排水孔23中,以使第一排水管件25贯穿在地漏上部。这样,地漏上盘21和第一排水管件25通过螺旋连接,即使出现第一排水管件25因为使用时间久,导致水管生锈或者是破裂的情况,也可以通过旋出第一排水管件25的的方式,将损坏的第一排水管从地漏上盘21上取出,更换新的第一排水管件25,即可重新使用,固定方便快捷,易于更换。
优选的实施方式为,如图2和图4所示,所述地漏下盘22一侧设置有第二排水管件26,第二排水管件26与第二排水孔24连通成一体结构,所述第一排水管件25外壁直径小于所述第二排水管件26内壁直径,以使所述第一排水管件25套在所述第二排水管件26内部。
具体的,通过焊接或者直接成形的方式设置第二排水管件26和第二排水孔24为一体结构,第二排水管件26另一端与总排水管道相连接,因为地漏下盘22通常需要固定在防水层12下方,所以不会经常的取出,将第二排水管件26和第二排水孔24为一体结构,在制备上,方便快捷;使用时,不用再次组装,避免浪费时间。
优选地,所述第二排水孔24的内侧设置有内螺纹结构,所述第二排水管件26一端外侧设置有与第二排水孔24内侧设置的内螺纹结构对应的外螺纹结构,使用时,将第二排水管件26旋入第二排水孔24中且不从另一面旋出,第二排水管件26另一端与总排水管道相连接,泥沙层11和防水层12中的积水沿防水层12流经地漏下盘22,最后,通过第二排水管件26导入总排水管道。地漏下盘22和第二排水管件26通过螺旋连接,第二排水管件26因为使用时间久,一旦发生水管生锈或者是破裂的情况,可以通过旋出的方式,将损坏的第二排水管件26从地漏下盘22上取出,更换新的第二排水管件26,即可重新使用,固定方便快捷,易于更换。
优选地,所述第一排水管件25外壁直径小于第二排水管件26内壁直径,以使第二排水管件26可以将第一排水管件25套在内部。两个排水管道设置在同一竖直方向上,以使从第一排水管件25和第二排水管件26出来的水可以都流入总排水管道中,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且第一排水管件25套在第二排水管件26内部,节约了空间。
如图3和图4所示,所述地漏上盘21朝向述地漏下盘22一侧设置有多个第一支撑结构27,所述地漏下盘22朝向所述地漏上盘21的一侧设置有与第一支撑结构27对应的多个第二支撑结构28,以使所述地漏上盘21与地漏下盘22之间存在间隙。在地漏上盘21和地漏下盘22对应位置设置有支撑结构,所述第一支撑结构27与第二支撑结构28相配合,以在地漏上盘21和地漏下盘22之间形成间隙,这样泥沙层11和防水层12中的积水会慢慢的沿着防水层12通过上述间隙最终流入第二排水孔24中。
具体地,所述第一支撑结构27为凹部,第二支撑结构28为与第一支撑结构27对应的凸部,且所述凸部的高度大于凹部的深度。地漏安装时,先将地漏下盘22设置在混凝土层13,然后调整好防水层12的位置,以使防水层12的开口边缘均设置在地漏下盘22边缘上,并对地漏下盘22和防水层12做好密封措施,然后将地漏上盘21上的凸部对准插入到地漏下盘22上的凹部上。组合后,因为凸部的高度大于所述凹部的深度,地漏上盘21和地漏下盘22中间会留有间隙,积水可以顺利通过地漏并由第二排水孔24排出,起到了排出积水的作用,达到了防止积水从地漏侧壁与防水层12之间的缝隙下渗的效果。
除了上述结构外,具体地,所述第一支撑结构27为凹部,所述第二支撑结构28为与所述第一支撑结构27对应的凸部,且所述凸部的高度大于所述凹部的深度。所述地漏安装时,先将地漏下盘22设置在混凝土层13,然后调整好防水层12的位置,以使防水层12的开口边缘均落在地漏下盘22边缘上,并对地漏下盘22和防水层12做好密封措施,然后将地漏上盘21上的凹部对准套到地漏下盘22上的凸部上。组合后,因为凸部的高度大于所述凹部的深度,地漏上盘21和地漏下盘22中间会留有缝隙,积水可以顺利通过地漏并由第二排水孔24排出,起到了排出积水的作用,达到了防止积水从地漏侧壁与防水层12之间的缝隙下渗的效果。
如图4所示,所述地漏下盘22上设置有多个定位结构29,用于将地漏下盘22固定在防水层12下方。因为地漏下盘22是整个地漏主体最先安装的结构,所以需要先将其定位并固定,才能在它的基础上放置地漏上盘21。
具体地,在地漏下盘22边缘设置有若干个通孔,安装地漏时,将地漏下盘22定位在混凝土层13上方,将水泥浇灌进上述通孔中,待水泥凝固后,地漏下盘22就固定到混凝土层13了,这种方法简单易行,且不需要其他的辅助固定装置即可完成,缺点是更换地漏需要凿开水泥才能将地漏取出,不方便更换。
优选地,所述定位结构29还可以是内螺纹通孔,安装地漏时,将地漏下盘22定位在混凝土层13上方,直接将螺钉旋入内螺纹通孔并打入混凝土中,以使地漏下盘22固定到混凝土层13,如果地漏出现问题需要更换,只需将螺丝旋出即可,稳定牢靠,方便更换。
在混凝土层13固定好地漏下盘22后,所述防水层12开口边缘设置在地漏下盘22边缘处,并做好防水层12和地漏下盘22的密封,以使泥沙层11和防水层12中间的积水不会流到防水层12以下,积水通过防水层12流到地漏下盘22再进入第二排水孔24,解决了防水层12积水无法排出的问题,降低地漏周围环境的潮湿程度。
优选地,在混凝土层13固定好地漏下盘22后,所述防水层12在第二排水孔24上方开口的直径小于第二排水孔24的直径。所述防水层12为内倾斜设置,可以将泥沙层11和防水层12中间的积水导入到地漏下盘22处,而防水层12在第二排水孔24上方开口的直径小于第二排水孔24的直径,这样积水就可以直接沿倾斜的防水层12流入第二排水孔24了,促进了积水排出的速度,从而防止在地漏边缘产生积水。
所述地漏上盘21和地漏下盘22材质为金属或者塑料。具体地,所述地漏上盘21和地漏下盘22采用不锈钢材质制备而成,美观耐用,采用黄铜材质,质重、高档、价格较高,表面可做电镀处理防止氧化;或者采用塑料,易受温度影响发生变形,耐划伤和冲击性较差,不美观,但价格便宜。
优选地,所述地漏上盘21和地漏下盘22的材料为不锈钢,所述第一排水管件25和第二排水管件26为塑料。地漏设置在有水的房间地下,不锈钢具有坚固不易变形,稳定不易被氧化的特点,适合作为主体的结构骨架,主要起到支撑的作用。第一排水管件25和第二排水管件26起到的是引流作用,将水从地面或者防水层12上方导入总排水管道中,第一排水管件25和第二排水管件26材质为塑料,与金属的地漏上盘21和地漏下盘22连接后整体的质量比地漏主体全部是金属材质的要轻,方便运输,而且价格更便宜;相应地,金属材料地漏上盘21和地漏下盘22配合塑料材质的第一排水管件25和第二排水管件26比整体全部是塑料材质的地漏耐压能力更强,环境的变化对上述组合地漏的影响也较小,延长了地漏的使用寿命。
实施例2
在所述实施方式中,如图5和图6所示,所述地漏下盘22包括固定部31,所述固定部31上设置有通孔,在通孔中灌注水泥,用来将所述地漏下盘22固定在防水层12下方,地漏下盘22还包括导流部32,所述导流部32表面为斜面,且自上而下,所述导流部32宽度逐渐减小,呈“漏斗”形,在使用过程中,积水由防水层12流进地漏下盘22,因为地漏下盘22为内倾斜的“漏斗”形,所以会加快积水的排出速度,从而防止在地漏下盘22位置产生积水。
实施例3
在所述实施方式中,如图7所示,对于一些具有多层防水的建筑物,所述地漏包括多个地漏下盘22,地漏下盘22的数量与防水层12的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将每个地漏下盘22设置在相邻两个防水层12之间,并与上面的防水层12密封设置,自下而上设置的地漏下盘22的第二排水管件26的直径依次减小,以使多个地漏下盘22可以套接在一起,聚集在防水层12位置的积水,通过地漏下盘22上的第二排水孔24排入总排水管道。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地漏,包括地漏上盘21和地漏下盘22,地漏上盘21设置在防水层12上方,其上设置有第一排水孔23,所述地漏下盘22设置在防水层12下方,其上设置有第二排水孔24。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防水层12上方设置有带有第一排水孔23的地漏上盘21,以排出房间地面上的水;通过在防水层12下方设置有带有第二排水孔24的地漏下盘22,并且,地漏上盘21和地漏下盘22中间存在间隙以使泥沙层11与防水层12之间的积水会沿着防水层12,通过第二排水孔24流进总排水管道,不会出现泥沙层11始终潮湿或存在积水的问题。而且,与现有技术相比,这样就不会有积水顺着地漏侧壁与防水层12之间的间隙流入混凝土层13了,从而不会造成建筑承重增加,同时更没有积水渗入到下层居民家中了。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地漏,包括地漏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地漏主体包括地漏上盘和地漏下盘;
所述地漏下盘数量与防水层数量相同并一一对应;
所述地漏上盘设置在所有防水层上方,所述地漏上盘设置有第一排水孔,所述地漏下盘设置在对应防水层和下方相邻防水层之间,所述地漏下盘设置有第二排水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漏,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排水孔上贯穿设置有第一排水管件,所述第一排水管件外壁直径与所述第一排水孔直径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漏,其特征在于,所述地漏下盘数量为一个,所述地漏下盘一侧设置有第二排水管件,所述第二排水管件与第二排水孔连通成一体结构;
所述第一排水管件外壁直径小于所述第二排水管件内壁直径,以使所述第一排水管件套在所述第二排水管件内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漏,其特征在于,所述地漏下盘数量为一个,所述地漏上盘朝向所述地漏下盘一侧设置有多个第一支撑结构,所述地漏下盘朝向所述地漏上盘的一侧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支撑结构对应的多个第二支撑结构,所述第一支撑结构与第二支撑结构相配合,以在所述地漏上盘与所述地漏下盘之间形成间隙。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地漏,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结构为凹部,所述第二支撑结构为与所述第一支撑结构对应的凸部,且所述凸部的高度大于所述凹部的深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漏,其特征在于,所述地漏下盘上设置有多个定位结构,用于将地漏下盘固定在防水层下方。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地漏,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结构为通孔。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漏,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层在所述第二排水孔上方开口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二排水孔的直径。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漏,其特征在于,所述地漏下盘和/或地漏上盘表面为斜面,且自上而下,所述地漏下盘和/或地漏上盘宽度逐渐减小。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漏,其特征在于,所述地漏下盘包括固定部和导流部,所述导流部表面为斜面,且自上而下,所述导流部宽度逐渐减小。
CN201620772523.2U 2016-07-21 2016-07-21 地漏 Active CN20590779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772523.2U CN205907794U (zh) 2016-07-21 2016-07-21 地漏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772523.2U CN205907794U (zh) 2016-07-21 2016-07-21 地漏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907794U true CN205907794U (zh) 2017-01-25

Family

ID=578048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772523.2U Active CN205907794U (zh) 2016-07-21 2016-07-21 地漏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90779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237393A (zh) * 2017-08-03 2017-10-10 安徽信息工程学院 一种地漏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237393A (zh) * 2017-08-03 2017-10-10 安徽信息工程学院 一种地漏装置
CN107237393B (zh) * 2017-08-03 2023-02-28 安徽信息工程学院 一种地漏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710920B1 (ko) 지하수 배수장치
CN108978455A (zh) 一种建筑桥梁排水结构
CN201358494Y (zh) 卫生间防漏自排水系统
CN202718191U (zh) 一种双排式防水管路结构
CN205907794U (zh) 地漏
CN203049630U (zh) 建筑物基础底板防水系统
CN106836287B (zh) 一种综合管廊的施工方法
CN207268010U (zh) 排水管防渗漏装置
CN208136954U (zh) 预制拼装式管廊结构
CN203891185U (zh) 一种防渗接水地漏
CN217574690U (zh) 一种艺术水景造型结构
CN110043737B (zh) 一种具有渗漏水连接口的预埋型旋流接头
CN106437841B (zh) 一种可防渗漏的铁路隧道排水盲管及其施工方法
CN215483111U (zh) 一种多路预制电力检查井
CN204676934U (zh) 一种集成排水整体卫浴防水底盘
CN2863923Y (zh) 防水接漏器
CN210034729U (zh) 一种具有渗漏水连接口的预埋型旋流接头
CN207295866U (zh) 卫生间沉箱二次排水系统
CN219411653U (zh) 一种排气道承托式连接结构
CN213685672U (zh) 一种用于不同管材之间的连接结构
CN2814074Y (zh) 止水节
CN216108882U (zh) 一种卫生间饰面砖干硬性砂浆结合层排水装置
CN210712960U (zh) 一种地下室超长基础底板后浇带止水的构造
CN219158505U (zh) 一种楼板开孔封堵结构及整体浴室安装结构
CN220953760U (zh) 一种装配式检查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