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897417U - 地漏式送风系统 - Google Patents

地漏式送风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897417U
CN205897417U CN201620888463.0U CN201620888463U CN205897417U CN 205897417 U CN205897417 U CN 205897417U CN 201620888463 U CN201620888463 U CN 201620888463U CN 205897417 U CN205897417 U CN 20589741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supply
trench
return air
floor dra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888463.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丁金峰
陈渔
谢磊
綦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Del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Del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Del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Del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888463.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89741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89741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89741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ld Air Circulating Systems And Constructional Details In Refrigerat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地漏式送风系统,用于冷库室内,包括多条送风地沟、回风孔板以及风机,所述多条送风地沟并排间隔的设置在冷库室的地面,且每一送风地沟上覆盖有格栅板;所述回风孔板水平设置于冷库室的上部,并与冷库室顶面之间形成有回风通道,且回风孔板上对应所述多条送风地沟的位置均匀设置有多个回风孔;所述风机包括有回风口和送风口,所述回风口通过回风管连通于回风通道,所述风机用以将回风通道中的风流从送风口送入到各送风地沟内。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放置有待催熟果蔬的卡板对应放置在送风地沟上方,通过风机使冷库室内的空气循环流动,使冷库室内的催熟气体在存放待催熟果蔬的位置循环流动,从而达到待催熟果蔬的催熟程度一致。

Description

地漏式送风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室内空气循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地漏式送风系统。
背景技术
一般当作物在自然条件下不能正常成熟,或需要使之提早成熟,或要求将已收获而未成熟的果实在短期内达到成熟标准时,需要采用催熟技术,可使养分加快积累、转化,并使某些果实的色、香、味提前达到食用要求。
催熟有如下作用:1、满足商品要求;一些果实如香蕉、柿、番茄等,为了适应市场均衡供应及外运的需要,有一部分必须在产品未熟时采收,利用催熟手段,即可使采下的果实在所需要的时间内成熟。2、使产品成熟期比较集中,有利于机械采收,如核桃、酿酒用葡萄等。3、在多熟制地区,催熟可使前作及早腾地,以便后作适时种植。4、躲避不良气候的影响。5、减轻由于选用品种或技术措施不当而使作物晚熟造成的损失。
香蕉作为我国最受欢迎并且消费量最大的水果之一,是一种具有巨大消费市场的水果佳品,具有果肉香甜软滑、营养丰富等特点,是人们喜爱的水果之一。
香蕉作为典型的呼吸跃变型水果,从树上采下的香蕉是绿色的,质地坚硬、味涩,必须经过一段时间在冷库贮存与后熟作用,使果体中的叶绿素转化为胡萝卜素,果皮由绿变黄;香蕉中内含淀粉转化为糖,生涩转变为香甜,才能销售和食用。而且香蕉要长途运输,必须采摘青果,而从树上砍下来的成串香蕉很难自熟,为了使香蕉后熟程度一致,在短时间内供应黄熟可食香蕉上市,就必须进行后期人工催熟。
香蕉的催熟方法通常是在存放有未成熟香蕉的冷库室内使用乙烯利来对香蕉催熟,利用乙烯利溶水后会释放出乙烯气体,通过外源乙烯气体诱导香蕉体内的乙烯释放,从而加速香蕉自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地漏式送风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地漏式送风系统,用于冷库室内,包括:
多条送风地沟,所述多条送风地沟并排间隔的设置在所述冷库室的地面,且每一送风地沟上覆盖有格栅板;
回风孔板,所述回风孔板水平设置于所述冷库室的上部,并与所述冷库室顶面之间形成有回风通道,且回风孔板上对应所述多条送风地沟的位置均匀设置有多个回风孔;
风机,所述风机包括有回风口和送风口,所述回风口通过回风管连通于所述回风通道,所述风机用以将所述回风通道中的风流从所述送风口送入到各所述送风地沟内。
优选地,所述回风孔板上对应每条送风地沟上的回风孔的孔径随着其与所述回风口的距离而确定,距离所述回风口越远的回风孔的孔径越大。
优选地,还包括有一与所述送风地沟垂直设置的主地沟,所述主地沟分别与各所述送风地沟的端部连通,其上覆盖有一盖板,形成一端与所述风机的送风口连通的送风通道。
优选地,所述主地沟的底面低于或等于所述送风地沟的底面,且所述主地沟的一端处设置有一排水泵。
优选地,所述送风地沟的底面由与主地沟连接的一端向另一端逐渐升高,使送风地沟的横截面积由连接端向另一端逐渐减小。
优选地,所述主地沟的一端凹陷形成有沉水槽,所述排水泵设置于所述沉水槽内,且所述主地沟的底面朝所述沉水槽方向呈倾斜向下的斜坡状结构。
优选地,所述风机的回风口处还设置有空气过滤器。
优选地,所述风机为冷风机,所述冷风机的冷却器与所述空气过滤器并排设置。
优选地,所述系统还包括加湿装置,所述加湿装置包括超声波加湿器、设置于所述主地沟内的加湿器主管、以及设置于各所述送风地沟内的加湿器支管,所述加湿器主管分别与各加湿器支管连通,且加湿器支管沿轴向均匀分布有若干释放孔。
优选地,所述加湿器主管和加湿器支管采用PVC管。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冷库室内的地面并排设置有送风地沟,使放置待催熟果蔬的卡板对应放置在送风地沟的上方,利用送风地沟内吹出的气流带动催熟气体垂直向上流动,依次经过竖直叠放的待催熟果蔬卡板,然后从冷库室顶部的回风孔进入到回风通道,再经过回风管进入风机,最后风机将气流又从多条送风地沟中送出,从而使冷库室内的空气循环流动,使冷库室内的催熟气体在存放待催熟果蔬的位置循环流动,从而达到待催熟果蔬的催熟程度一致。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地漏式送风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送风地沟及主地沟的排布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主地沟的横向剖面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主地沟的纵向剖面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送风地沟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加湿装置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周向”、“径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下面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地漏式送风系统。
如图1至图7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地漏式送风系统,用于冷库室100内,包括多条送风地沟10、回风孔板20以及风机30。
其中,所述多条送风地沟10并排间隔的设置在所述冷库室100的地面,且每一送风地沟10上覆盖有格栅板11;所述回风孔板20水平设置于所述冷库室的上部,并与所述冷库室顶面之间形成有回风通道20,且回风孔板20上对应所述多条送风地沟10的位置均匀设置有多个回风孔(未图示);所述风机30包括有回风口和送风口,所述回风口通过回风管31连通于所述回风通道20,所述风机30用以将所述回风通道20中的风流从所述送风口送入到各所述送风地沟10内。
具体而言,本实用新型的地漏式送风系统主要用于使冷库室100内空气按设定的流向循环流动,从而使冷库室100内的催熟气体对存放在冷库室100内的待催熟果蔬进行均匀催熟。本实用新型以香蕉作为待催熟的果蔬为例,对本实施例进行说明,将七八成熟的香蕉采摘下来后通过卡板贮存在所述冷库室100内,存放时冷库室内的温度控制在12℃~15℃,用以对香蕉长时间保险,而在对香蕉进行催熟时,通过乙烯利催熟法在冷库室内喷洒乙烯利,利用乙烯利溶水后会释放出乙烯气体,通过外源乙烯气体诱导香蕉体内的乙烯释放,从而加速香蕉自熟,但是现有的冷库室100内在催熟时,由于没有空气循环系统或者循环系统设计不合理,导致释放的乙烯在冷库室内分布不均匀,从而使香蕉后熟程度不一致,导致每次香蕉出库的时候都有部分太熟或太生。
如图1和图7所示,而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冷库室100内的地面并排设置有送风地沟10,使放置香蕉的卡板200对应放置在送风地沟10的上方,利用送风地沟10内吹出的气流带动乙烯垂直向上流动,依次经过竖直叠放的香蕉卡板200,然后从冷库室100顶部的回风孔进入到回风通道20,再经过回风管31进入风机30,最后风机30将气流又从多条送风地沟10中送出,从而使冷库室内的空气循环流动,使冷库室内的乙烯在存放香蕉的位置循环流动,从而达到香蕉的催熟程度一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所述回风孔板20上对应每条送风地沟10上的回风孔的孔径随着其与所述回风口的距离而确定,距离所述回风口越远的回风孔的孔径越大。如此,减少了每一条送风地沟10上对应的多个回风孔的压力差,使每个回风孔在单位时间内所通过的乙烯量较为接近,减少了冷库室沿送风地沟10方向的各位置乙烯浓度差,进一步保证了香蕉的催熟程度一致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地漏式送风系统还包括有一与所述送风地沟10垂直设置的主地沟40,所述主地沟40分别与各所述送风地沟10的端部连通,其上覆盖有一盖板41,形成一端与所述风机30的送风口连通的送风通道。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的多条送风地沟10是沿冷库室的竖向设置,在冷库室100横向间隔排布的,本实用新型的风机30可安装于冷库室100的其中一角处,主地沟40横向的设置在安装有风机30的一端的边缘,主地沟40内的送风通道的一端与风机30的送风口连通,另一端依次与多条送风地沟10的端部连通,由此,风机30将回风管31中的气流通过主地沟40送至各送风地沟10内,让气流从香蕉卡板200的底部向上吹,从而使冷库室100内的乙烯均匀分布的在各香蕉卡板上流动,达到香蕉的催熟程度一致的目的。
进一步地,如图3和图4所示,所述主地沟40的底面低于或等于所述送风地沟10的底面,且所述主地沟40的一端处设置有一排水泵50。由此,通过各送风地沟10上的格栅板11还可以使冷库室内的积水流入到主地沟40内,然后通过主地沟40内的排水泵50将积水排出冷库室100外,避免积水导致细菌的产生。
所述送风地沟10的底面由与主地沟40连接的一端向另一端逐渐升高,使送风地沟10的横截面积由连接端向另一端逐渐减小。由此,减少了同一送风地沟10内不同位置的压力差,使各香蕉卡板200受风更加均匀。
如图3和图4所示,所述主地沟40的一端凹陷形成有沉水槽42,所述排水泵50设置于所述沉水槽42内,且所述主地沟40的底面朝所述沉水槽42方向呈倾斜向下的斜坡状结构。由此,冷库室地面上的积水通过送风地沟10流入到主地沟40后,由于主地沟40底面的倾斜结构,积水流入到主地沟40后流入到沉水槽42中进行收集,然后利用沉水槽42中的排水泵50将积水排出冷库室。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如图1所示,所述风机30的回风口处还设置有空气过滤器70,由此,本实施例的风机30在工作时,通过该空气过滤器70的作用还可对冷库室内的空气质量起到一定的优化作用。
进一步的,所述风机30为冷风机,所述冷风机的冷却器32与所述空气过滤器70并排设置。由此,气流经过空气净化器70净化后通过受冷却器32的作用下进行降温,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对冷库室100内的温度进行微调。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如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地漏式送风系统还包括加湿装置60,所述加湿装置包括超声波加湿器61、设置于所述主地沟40内的加湿器主管62、以及设置于各所述送风地沟10内的加湿器支管63,所述加湿器主管62分别与各加湿器支管63连通,且加湿器支管63沿轴向均匀分布有若干释放孔(未图示);所述加湿器主管62和加湿器支管63采用PVC管。超声波加湿器61通过加湿器主管62与各加湿器支管63连通,由此,本实用新型通过加湿器装置60可对冷库室内的湿度进调控,使其相对湿度保持在80%~95%,而且需要更加香蕉的成熟度来调节冷库室100内的湿度,以保证香蕉的新鲜度以及光泽度。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地漏式送风系统,用于冷库室内,其特征在于,包括:
多条送风地沟,所述多条送风地沟并排间隔的设置在所述冷库室的地面,且每一送风地沟上覆盖有格栅板;
回风孔板,所述回风孔板水平设置于所述冷库室的上部,并与所述冷库室顶面之间形成有回风通道,且回风孔板上对应所述多条送风地沟的位置均匀设置有多个回风孔;
风机,所述风机包括有回风口和送风口,所述回风口通过回风管连通于所述回风通道,所述风机用以将所述回风通道中的风流从所述送风口送入到各所述送风地沟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漏式送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回风孔板上对应每条送风地沟上的回风孔的孔径随着其与所述回风口的距离而确定,距离所述回风口越远的回风孔的孔径越大。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地漏式送风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一与所述送风地沟垂直设置的主地沟,所述主地沟分别与各所述送风地沟的端部连通,其上覆盖有一盖板,形成一端与所述风机的送风口连通的送风通道。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地漏式送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地沟的底面低于或等于所述送风地沟的底面,且所述主地沟的一端处设置有一排水泵。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地漏式送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风地沟的底面由与主地沟连接的一端向另一端逐渐升高,使送风地沟的横截面积由连接端向另一端逐渐减小。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地漏式送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地沟的一端凹陷形成有沉水槽,所述排水泵设置于所述沉水槽内,且所述主地沟的底面朝所述沉水槽方向呈倾斜向下的斜坡状结构。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地漏式送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的回风口处还设置有空气过滤器。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地漏式送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为冷风机,所述冷风机的冷却器与所述空气过滤器并排设置。
9.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地漏式送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加湿装置,所述加湿装置包括超声波加湿器、设置于所述主地沟内的加湿器主管、以及设置于各所述送风地沟内的加湿器支管,所述加湿器主管分别与各加湿器支管连通,且加湿器支管沿轴向均匀分布有若干释放孔。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地漏式送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湿器主管和加湿器支管采用PVC管。
CN201620888463.0U 2016-08-16 2016-08-16 地漏式送风系统 Active CN20589741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888463.0U CN205897417U (zh) 2016-08-16 2016-08-16 地漏式送风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888463.0U CN205897417U (zh) 2016-08-16 2016-08-16 地漏式送风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897417U true CN205897417U (zh) 2017-01-18

Family

ID=577793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888463.0U Active CN205897417U (zh) 2016-08-16 2016-08-16 地漏式送风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89741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515573A (zh) * 2023-06-02 2023-08-01 山西今盛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酒曲曲块培养系统及培养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515573A (zh) * 2023-06-02 2023-08-01 山西今盛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酒曲曲块培养系统及培养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416292B (zh) 家用全自动蔬菜种植机
CN201443942U (zh) 一种充氮气调保鲜冰箱
CN108575725B (zh) 一种室内植物工厂系统
CN203424101U (zh) 家用全自动蔬菜种植机
CN203827829U (zh) 室内植栽箱
CN210470522U (zh) 食用菌培养柜
CN108812289A (zh) 一种用于农作物种子的恒温雾化培养箱
CN205897417U (zh) 地漏式送风系统
KR101248985B1 (ko) 농작물 재배용 부스
CN105123906A (zh) 压差式橙子催熟工艺及催熟装置
CN112690173A (zh) 一种具有空间调节功能的食用菌用栽培装置
CN216775621U (zh) 一种马铃薯种植用便于通风的育种大棚
CN216650673U (zh) 一种应用于立体植物种植的旋转式智能立体种植仓
CN107810787A (zh) 一种家庭式食用菌种植箱
CN209768439U (zh) 一种种植平菇用的出菇大棚
CN110081651B (zh) 一种降温加湿果蔬贮藏室
CN102550326B (zh) 全密闭人控环境作物育苗用的水帘式均匀降温增湿装置
CN210470525U (zh) 一种食用菌培养柜的送风装置
CN210470528U (zh) 一种食用菌培养柜的冷风供给装置
CN208095494U (zh) 一种食用菌育种用的培养箱
CN207678490U (zh) 一种家庭式食用菌种植箱
CN112005792A (zh) 一种农业温室大棚智能温控系统
CN111149678A (zh) 一种芽苗菜生产的工厂化装置
CN111124005A (zh) 一种农业车间控制装置
CN210470526U (zh) 一种食用菌培养柜的暖风供给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