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878900U - 一种新型节能直烘式隧道窑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节能直烘式隧道窑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878900U
CN205878900U CN201620593645.5U CN201620593645U CN205878900U CN 205878900 U CN205878900 U CN 205878900U CN 201620593645 U CN201620593645 U CN 201620593645U CN 205878900 U CN205878900 U CN 20587890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unnel cave
air
combustion
oil
air chan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593645.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海恩
周长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Lin Kil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Lin Kil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Lin Kiln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Lin Kil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593645.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87890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87890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878900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rying Of Solid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节能直烘式隧道窑,包括隧道窑本体、风道系统和燃烧系统,隧道窑本体上一端设置有端门,隧道窑本体的另一端设置有一号摆渡车线,端门的边侧设置有二号摆渡车线和三号摆渡车线,二号摆渡车线和三号摆渡车线间设置有存坯车线,隧道窑本体的底部设置有卸车线,隧道窑本体内设置有风道系统,隧道窑本体上设置有冷却上散热口,隧道窑本体的边侧设置有冷却侧散热口和若干哈风口,冷隧道窑本体的两侧和顶部设置有燃烧系统。该种新型节能直烘式隧道窑,降低了制造成本,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能够采用多种能源,节省能源。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节能直烘式隧道窑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隧道窑,特别涉及一种新型节能直烘式隧道窑,属于隧道窑技术领域。背景技术
隧道窑始于1765年,当时只能烧陶瓷的釉上彩,到了1810年,有可以用来烧砖或陶器的,从1906年起,才用来烧瓷胎。最初著名的隧道窑,是福基伦式,到了1910年以后,就渐渐有了许多改进的方式。隧道窑一般是一条长的直线形隧道,其两侧及顶部有固定的墙壁及拱顶,底部铺设的轨道上运行着窑车。燃烧设备设在隧道窑的中部两侧,构成了固定的高温带--烧成带,燃烧产生的高温烟气在隧道窑前端烟囱或引风机的作用下,沿着隧道向窑头方向流动,同时逐步地预热进入窑内的制品,这一段构成了隧道窑的预热带。在隧道窑的窑尾鼓入冷风,冷却隧道窑内后一段的制品,鼓入的冷风流经制品而被加热后,再抽出送入干燥器作为干燥生坯的热源,这一段便构成了隧道窑的冷却带。在台车上放置装入陶瓷制品的匣钵,连续地由预热带的入口慢慢地推入(常用机械推入),而载有烧成品的台车,就由冷却带的出口渐次被推出来。但是传统的隧道窑,在进行烘焙时,需要消耗大量热量,制造成本高,能量的利用率低,不能够采用多种能源,容易造成资源的大量消耗浪费,不够节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隧道窑,在进行烘焙时,需要消耗大量热量,制造成本高,能量的利用率低,不能够采用多种能源,容易造成资源的大量消耗浪费,不够节能的缺陷,提供一种新型节能直烘式隧道窑,从而解决上述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节能直烘式隧道窑,包括隧道窑本体、风道系统和燃烧系统,所述隧道窑本体上一端设置有端门,所述隧道窑本体的另一端设置有一号摆渡车线,所述端门的边侧设置有二号摆渡车线和三号摆渡车线,所述二号摆渡车线和所述三号摆渡车线间设置有存坯车线,所述隧道窑本体的底部设置有卸车线,所述隧道窑本体内设置有所述风道系统,所述隧道窑本体上设置有冷却上散热口,所述隧道窑本体的边侧设置有冷却侧散热口和若干哈风口,所述冷却上散热口的一侧设置有所述燃烧系统,所述燃烧系统的一侧设置有焙烧观察口,所述焙烧观察口的一侧设置有风压平衡管,所述风压平衡管和步梯,所述风压平管板的一侧设置有配风口、若干哈风闸和若干T测温点,所述若干哈风闸的一侧设置有送热连接风道,所述送热连接风道与送热主风道连接,所述送热主风道上设置有观察口,所述送热主风道的一侧设置有排潮左风道,所述排潮左风道上设置有排潮口,所述送热主风道的底端设置有加砂管,所述加砂管的底部设置有检查口,所述排潮左风道的底部设置有地下横风道。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风道系统内设置有左排潮风道和右排潮风道,所述左排潮风道和所述右排潮风道间设置有送热风道,所述风道系统的底部设置有地下连接风道,所述送热风道和通风管连接通道连接,所述通风管连接通道的一端设置有冷却水箱,所述冷却水箱的一侧设置有所述冷却上散热口,所述冷却水箱和所述冷却上散热口间设置有预热回收管道连接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燃烧系统内设置有油罐、雾化风机、助燃风机、煤气罐和燃气点火烧嘴,所述油罐通过油管连接有油泵,所述油罐上设置有主管油用过滤器和燃气手动球阀,所述油泵上设置有压力表和油用传感器,所述油泵通过油管和所述燃气点火烧嘴连接,所述油管上设置有主管油用电磁阀和支管油用电磁阀,所述支管油用电磁阀上设置有支管油用过滤器,所述燃气点火烧嘴内设置有风门执行机构,所述燃气点火烧嘴上设置有紫检测管和点火电极,所述雾化风机上设置有风压机,所述雾化风机通过雾化风管和所述燃气点火烧嘴连接,所述雾化风管上设置有雾化风电磁阀,所述助燃风机通过所述助燃风管和所述燃气点火烧嘴连接,所述助燃风管上设置有助燃风传感器、手动空气蝶阀和助燃风压力表,所述煤气罐通过气管和所述燃气点火烧嘴连接,所述气管上设置有所述燃气手动球阀、减压阀和燃气电磁阀。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隧道窑本体采用直烘式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种新型节能直烘式隧道窑,通过设置的端门。可以保护窑内风压,通过设置的观察口,可以观察砖坯的情况,如有倒坯可以及时清理,通过设置的哈风闸,可以调节火区位置,控制焙烧,通过设置的散热口,可以为砖坯散热,通过设置的风压机和助燃机,能够提高烘焙的温度,充分燃烧,提高能源的使用率,该种新型节能直烘式隧道窑,降低了制造成本,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能够采用多种能源,节省能源。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风道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燃烧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端门;2、排潮口;3、观察口;4、排潮左风道;5、地下横风道;6、检查口;7、加砂管;8、送热主风道;9、送热连接风道;10、哈风闸;11、无闸哈风口;12、T6测温点;13、配风口;14、风压平衡板;15、步梯;16、焙烧观察口;17、燃烧系统;18、冷却水箱;19、预热回收管道连接口;20、冷却上散热口;21、冷却侧散热口;22、温助燃风管;23、一号摆渡车线;24、卸车线;25、二号摆渡车线;26、存坯车线;27、隧道窑本体;28、送热风道;29、左排潮风道;30、地下连接风道;31、右排潮风道;32、通风管连接通道;33、风道系统;34、压力表;35、燃气点火烧嘴;36、主管油用过滤器;37、支管油用过滤器;38、油泵;39、风门执行机构;40、紫检测管;41、减压阀;42、燃气电磁阀;43、气管;44、助燃风机;45、支管油用电磁阀;46、点火电极;47、手动空气蝶阀;48、雾化风电磁阀;49、助燃风压力表;50、助燃风传感器;51、油用传感器;52、燃气手动球阀;53、主管油用电磁阀;54、油罐;55、雾化风机;56、风压机;57、雾化风管;58、煤气罐;59、油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新型节能直烘式隧道窑,包括隧道窑本体27、风道系统33和燃烧系统17,隧道窑本体27上一端设置有端口1,隧道窑本体27的另一端设置有一号摆渡车线23,端口1的边侧设置有二号摆渡车线25和三号摆渡车线27,二号摆渡车线25和三号摆渡车线27间设置有存坯车线26,隧道窑本体27的底部设置有卸车线24,隧道窑本体27内设置有风道系统33,隧道窑本体27上设置有冷却上散热口20,隧道窑本体27的边侧设置有冷却侧散热口21和若干无闸哈风口11,冷却上散热口20的一侧设置有燃烧系统17,燃烧系统17的一侧设置有焙烧观察口16,焙烧观察口16的一侧设置有风压平衡板14,风压平衡板14和步梯15,风压平衡板14的一侧设置有配风口13、若干哈风闸10和若干T6测温点12,若干哈风闸10的一侧设置有送热连接风道9,送热连接风道9与送热主风道8连接,送热主风道8上设置有观察口3,送热主风道8的一侧设置有排潮左风道4,排潮左风道4上设置有排潮口2,送热主风道8的底端设置有加砂管7,加砂管7的底部设置有检查口6,排潮左风道4的底部设置有地下横风道5。风道系统33内设置有左排潮风道29和右排潮风道31,左排潮风道29和右排潮风道31间设置有送热风道28,风道系统33的底部设置有地下连接风道30,送热风道28和通风管连接通道32连接,通风管连接通道32的一端设置有冷却水箱18,冷却水箱18的一侧设置有冷却上散热口20,冷却水箱18和冷却上散热口20间设置有预热回收管道连接口19。燃烧系统17内设置有油罐54、雾化风机55、助燃风机44、煤气罐58和燃气点火烧嘴35,油罐54通过油管59连接有油泵38,油罐54上设置有主管油用过滤器36和燃气手动球阀52,油泵38上设置有压力表34和油用传感器51,油泵38通过油管59和燃气点火烧嘴35连接,油管59上设置有主管油用电磁阀53和支管油用电磁阀45,支管油用电磁阀45上设置有支管油用过滤器37,燃气点火烧嘴35内设置有风门执行机构39,燃气点火烧嘴35上设置有紫检测管40和点火电极46,雾化风机55上设置有风压机56,雾化风机55通过雾化风管57和燃气点火烧嘴35连接,雾化风管57上设置有雾化风电磁阀48,助燃风机44通过助燃风管22和燃气点火烧嘴35连接,助燃风管22上设置有助燃风传感器50、手动空气蝶阀47和助燃风压力表49,煤气罐58通过气管43和燃气点火烧嘴35连接,气管43上设置有燃气手动球阀52、减压阀41和燃气电磁阀42。隧道窑本体27采用直烘式结构。
使用时,通过端口1,可以将砖坯放入窑内,通过排潮口2,排潮风道与窑室内连接处,起排潮作用,通过观察口3,观察烘干室内砖坯情况,如有倒坯可方便清理,通过排潮左风道4,在窑室左侧,把排潮口排出的潮气运往外界的通道,通过地下横风道5,连接左右排潮风道,端部连接排潮风机,通过检查口6,检查干燥室内砖坯情况,并可控制倒坯和裂坯现象,通过加砂管7,从外部向砂封槽加砂,属于砂封系统的一部分,通过送热主风道8,位于烘干室顶部,由顶部向窑室内送热,通过送热连接风道9,连接焙烧室送热风道和送热主风道,通过哈风闸10,调节火区位置,控制焙烧,通过设置的风道系统33和燃烧系统17,有效的降低了制造成本,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能够采用多种能源,节省能源。
该种新型节能直烘式隧道窑,通过设置的端门。可以保护窑内风压,通过设置的观察口,可以观察砖坯的情况,如有倒坯可以及时清理,通过设置的哈风闸,可以调节火区位置,控制焙烧,通过设置的散热口,可以为砖坯散热,通过设置的风压机和助燃机,能够提高烘焙的温度,充分燃烧,提高能源的使用率,该种新型节能直烘式隧道窑,降低了制造成本,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能够采用多种能源,节省能源。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4)

1.一种新型节能直烘式隧道窑,包括隧道窑本体(27)、风道系统(33)和燃烧系统(17),其特征在于,所述隧道窑本体(27)上一端设置有端门(1),所述隧道窑本体(27)的另一端设置有一号摆渡车线(23),所述端口(1)的边侧设置有二号摆渡车线(25)和三号摆渡车线(27),所述二号摆渡车线(25)和所述三号摆渡车线(27)间设置有存坯车线(26),所述隧道窑本体(27)的底部设置有卸车线(24),所述隧道窑本体(27)内设置有所述风道系统(33),所述隧道窑本体(27)上设置有冷却上散热口(20),所述隧道窑本体(27)的边侧设置有冷却侧散热口(21)和若干哈风口(11),所述冷却上散热口(20)的一侧设置有所述燃烧系统(17),所述燃烧系统(17)的一侧设置有焙烧观察口(16),所述焙烧观察口(16)的一侧设置有风压平衡管(14),所述风压平衡管(14)和步梯(15),所述风压平衡管(14)的一侧设置有配风口(13)、若干哈风闸(10)和若干T6测温点(12),所述若干哈风闸(10)的一侧设置有送热连接风道(9),所述送热连接风道(9)与送热主风道(8)连接,所述送热主风道(8)上设置有观察口(3),所述送热主风道(8)的一侧设置有排潮左风道(4),所述排潮左风道(4)上设置有排潮口(2),所述送热主风道(8)的底端设置有加砂管(7),所述加砂管(7)的底部设置有检查口(6),所述排潮左风道(4)的底部设置有地下横风道(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节能直烘式隧道窑,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系统(33)内设置有左排潮风道(29)和右排潮风道(31),所述左排潮风道(29)和所述右排潮风道(31)间设置有送热风道(28),所述风道系统(33)的底部设置有地下连接风道(30),所述送热风道(28)和通风管连接通道(32)连接,所述通风管连接通道(32)的一端设置有冷却水箱(18),所述冷却水箱(18)的一侧设置有所述冷却上散热口(20),所述冷却水箱(18)和所述冷却上散热口(20)间设置有预热回收管道连接口(19)。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节能直烘式隧道窑,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系统(17)内设置有油罐(54)、雾化风机(55)、助燃风机(44)、煤气罐(58)和燃气点火烧嘴(35),所述油罐(54)通过油管(59)连接有油泵(38),所述油罐、气罐(54)上设置有主管油用过滤器(36)和燃气手动球阀(52),所述油泵、气泵(38)上设置有压力表(34)和油用传感器(51),所述油泵、气泵(38)通过油管(59)和所述燃气点火烧嘴(35)连接,所述油管、气管(59)上设置有主管油用电磁阀(53)和支管油用电磁阀(45),所述支管油用电磁阀(45)上设置有支管油用过滤器(37),所述燃气点火烧嘴(35)内设置有风门执行机构(39),所述燃气点火烧嘴(35)上设置有检测管(40)和点火电极(46),所述雾化风机(55)上设置有风压机(56),所述雾化风机(55)通过雾化风管(57)和所述燃气点火烧嘴(35)连接,所述雾化风管(57)上设置有雾化风电磁阀(48),所述助燃风机(44)通过所述助燃风管(22)和所述燃气点火烧嘴(35)连接,所述助燃风管(22)上设置有助燃风传感器(50)、手动空气蝶阀(47)和助燃风压力表(49),所述煤气罐(58)通过气管(43)和所述燃气点火烧嘴(35)连接,所述气管(43)上设置有所述燃气手动球阀(52)、减压阀(41)和燃气电磁阀(4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节能直烘式隧道窑,其特征在于,所述隧道窑本体(27)采用直烘式结构。
CN201620593645.5U 2016-06-17 2016-06-17 一种新型节能直烘式隧道窑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87890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593645.5U CN205878900U (zh) 2016-06-17 2016-06-17 一种新型节能直烘式隧道窑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593645.5U CN205878900U (zh) 2016-06-17 2016-06-17 一种新型节能直烘式隧道窑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878900U true CN205878900U (zh) 2017-01-11

Family

ID=576911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593645.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878900U (zh) 2016-06-17 2016-06-17 一种新型节能直烘式隧道窑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87890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55055A (zh) * 2018-06-29 2020-01-07 山西贝特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负极材料连续碳化炉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55055A (zh) * 2018-06-29 2020-01-07 山西贝特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负极材料连续碳化炉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090598U (zh) 一种立式水火管结构的燃煤粉热水锅炉
CN204429654U (zh) 一种汽车烘干系统
CN205878900U (zh) 一种新型节能直烘式隧道窑
CN201476597U (zh) 陶瓷窑炉烟气净化及余热综合利用装置
CN203163478U (zh) 一种新型节能窑炉
CN105154113B (zh) 一种可燃气循环利用热处理炉
CN205878912U (zh) 一种新型节能联烘式隧道窑
CN104964438A (zh) 一种节能环保锅炉
CN102538448B (zh) 一种隧道窑
CN206695529U (zh) 低温农副产品干燥机
CN205838912U (zh) 一种焦炉燃烧室分段供气加热装置
CN109611869A (zh) 焚烧炉气路结构
CN201159472Y (zh) 节能减排链条锅炉设备
CN203323362U (zh) 燃油燃天然气热风环保锅炉
CN2935839Y (zh) 一炉多龙耐火材料加热器的密集烤房
CN202403523U (zh) 一种直通式隧道窑
CN206787262U (zh) 节能环保型岩棉干燥用热风炉
CN206467197U (zh) 一种焦炉
CN206958979U (zh) 一种节能采暖装置
CN206478854U (zh) 隧道式反烧热风炉
CN206847365U (zh) 退火及烘干两用台车炉
CN110260650A (zh) 一种环保型隧道窑
CN204787216U (zh) 一种带有烟气二次燃烧功能的卧式气化返烧热水锅炉
CN109612091A (zh) 一种生物质热风炉
CN201429070Y (zh) 反射式加热炉燃烧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111

Termination date: 20190617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