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878639U - 温控器 - Google Patents

温控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878639U
CN205878639U CN201620904009.XU CN201620904009U CN205878639U CN 205878639 U CN205878639 U CN 205878639U CN 201620904009 U CN201620904009 U CN 201620904009U CN 205878639 U CN205878639 U CN 20587863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mperature controller
groove
plug division
lobe
hou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904009.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高涛
任路
陈方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O Smith China Water Heat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O Smith China Water Heat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O Smith China Water Heat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AO Smith China Water Heat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904009.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87863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87863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87863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一种温控器,该温控器包括:壳体,其具有容纳所述温控器电子器件的腔体;所述壳体上设有接线部与插接部;所述接线部用于与外部供电导线连接,所述插接部能够通过插拔的方式与供电模块配合。

Description

温控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一种外壳结构,尤其涉及一种温控器。
背景技术
壁挂炉温控器作为常用到的一种温控器,为实现壁挂炉的温度控制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目前,在房屋中壁挂炉的温控器通常在装修过程中直接埋入墙体,进而节约占用空间。但是,在装修完成的房屋中安装温控器时,用户通常需要在墙体重新开洞及布线,这极大地增加了用户的安装难度。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的不足,本申请有必要提供一种温控器及其温控器,以能够方便用户安装温控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一种温控器,包括:
壳体,其具有容纳所述温控器电子器件的腔体;
所述壳体上设有接线部与插接部;所述接线部用于与外部供电导线连接,所述插接部能够通过插拔的方式与供电模块配合。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例,所述壳体包括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设有所述腔体及所述接线部;所述第二部分设有所述插接部。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例,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二部分可分离。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例,所述插接部为电源插头,其能插入所述供电模块。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例,所述第二部分设有收容所述插接部的收容槽;所述插接部通过转动进入或伸出所述收容槽。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例,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二部分之一设有凹槽,另一设有与所述凹槽可拆卸连接的凸起部。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例,所述插接部能够导电;所述凸起部面对所述凹槽的表面设有第一导电部;所述凹槽上设有能与所述第一导电部相电性连接的第二导电部;所述第二导电部或所述第一导电部能与所述插接部电性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例,所述第一导电部与所述第二导电部形成插拔结构。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例,所述凸起部沿所述凹槽的槽口至底面方向卡入所述凹槽中。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例,所述凹槽的两个相对的侧面上设置有卡紧所述凸起部的卡齿。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例,所述插接部的安装方向与所述凸起部卡入所述凹槽的方向垂直。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例,所述凸起部的横截面为矩形或正方形。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例,所述温控器的横截面的长宽小于或等于86毫米。
通过以上描述可以看出,本申请提供的温控器对于已经装修完成的房屋,用户可以直接通过插接部将该温控器可插拔地安装在所需位置,而无需在墙体开洞或布线。同时,由于插接部的存在,用户还可以十分方便地移动或更换温控器的被安装位置。
同时,本申请提供的温控器通过设有接线部及插接部既可以实现温控器的固定安装,又能实现可更换位置的移动安装,本申请提供的温控器通过将两者结合,可以满足用户的多样化安装需求。
参照后文的说明和附图,详细公开了本实用新型的特定实施方式,指明了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可以被采用的方式。应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在范围上并不因而受到限制。在所附权利要求的精神和条款的范围内,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包括许多改变、修改和等同。
针对一种实施方式描述和/或示出的特征可以以相同或类似的方式在一个或更多个其它实施方式中使用,与其它实施方式中的特征相组合,或替代其它实施方式中的特征。
应该强调,术语“包括/包含”在本文使用时指特征、整件、步骤或组件的存在,但并不排除一个或更多个其它特征、整件、步骤或组件的存在或附加。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一个实施方式提供的温控器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温控器的爆炸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请参阅图1、图2,本申请的一个实施方式提供一种温控器,该温控器应用但不限于壁挂炉的温控器上,其也可以应用于其他温控器中,本申请并不作任何限制。在本实施方式中,该温控器包括:壳体1,其具有容纳所述温控器电子器件的腔体(未示出);所述壳体1上设有接线部(未示出)与插接部21;所述接线部用于与外部供电导线连接,所述插接部能够通过插拔的方式与供电模块配合。
在实施本实施方式的温控器时,在未进行装修的房屋中,用户可以将具有该温控器的温控器埋入房屋的墙体内,并通过接线部与外部供电导线(外部供电导线通常设置于墙体内)连接以向温控器供电。通过该种方式可以实现温控器的固定安装。
而对于已经装修完成的房屋,用户可以直接通过插接部21将该温控器通过插拔的方式与供电模块配合,而无需在墙体开洞或布线。同时,由于插接部21的存在,用户还可以十分方便地移动或更换温控器的被安装位置。
通过以上描述可以看出,本实施方式提供的温控器通过设有接线部及插接部21既可以实现温控器的固定安装,又能实现可更换位置的移动安装,本实施方式提供的温控器通过将两者结合,可以满足用户的多样化安装需求。
在本实施方式中,为方便温控器安装在墙体内,所述温控器的横截面的长宽小于或等于86毫米。在本实施方式中,壳体1可以为一体构造,也可以为多个子部件组合形成。比如:通常而言,壳体1的材质为塑料(并不排除材质为塑料的情况),壳体1可以一次注塑成型进而形成一体结构。再比如:壳体1可以通过多个部分组合形成,多个部分中可以包括主要部分及附属部分,根据实际需要可以拆卸或添加附属部分而不影响整个温控器的功能。
壳体1上设有接线部及插接部21,其中,接线部用于外部供电导线电性连接所述温控器。在一个实施例中,接线部可以开设有供外部供电导线穿过的通孔,通过该通孔,外部供电导线可以伸入至壳体1的腔体内部与腔体内的温控器电子器件相电性连接。在另一实施例中,接线部也可以设有位于壳体1壁上的接线端子,比如常用的螺丝(或螺钉)式接线端子。
一般地,该接线部用于在温控器设置于墙体内时连接外部供电导线,从而节约所占空间。壳体1的一侧通常设有温控器的控制面板,为便于温控器在墙体内接线,较佳的,该接线部设置于壳体1的非控制面板一侧。
在本实施方式中,插接部21自身集成连接电源的部件,从而温控器通过插接部21可以直接安装在供电模块上,其中,供电模块可以为插排、或者墙体上的插座等。可以看出,温控器通过设有插接部21,无须用户对接线部进行接线,从而降低温控器的安装难度。
在本实施方式中,插接部21可以插接于被安装位置,从而可以方便用户将温控器安装于被安装位置,并且也比较方便用户由被安装位置拆卸温控器,从而也十分方便用户更换温控器的被安装位置。
在一个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壳体1可以包括第一部分10与第二部分20。其中,所述第一部分10设有所述腔体及所述接线部。所述第二部分20设有所述插接部21。作为优选的,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二部分可分离。其中,第一部分10为壳体1的主要部分,第二部分20为第一部分10的附加部分,在仅有第一部分10时并不影响温控器的功能。
通过该分体设计,在需要将温控器安装在墙体内时将第二部分20去掉即可,从而可以减小温控器所占的空间,以便于安装。而将温控器安装在房屋其他位置时,将第二部分20与第一部分10连接,通过第二部分20的插接部21将温控器安装在所需位置。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插接部可以为电源插头,其能插入所述供电模块。其中,电源插头可以为两脚式电源插头,也可以为三脚式电源插头,本申请并不作任何限制。插接部21通过设有电源插头,既可以使温控器可插拔地安装于被安装位置(通常为插座或插排),又可以通过插接部21接通电源,以向温控器供电。同时,插接部21设有的电源插头也较为适应用户的房屋环境,安装十分方便。
考虑到电源插头凸起于壳体1的表面,并裸露于外部,易被损坏弯曲(比如扁形插脚),同时,电源插头材质为导电金属,裸露于壳体1外部易被杂质附着或氧化生锈,基于此考虑,所述第二部分20可以设有收容所述插接部的收容槽。所述插接部通过转动进入或伸出所述收容槽。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部分10与第二部分20可分离连接,比如插接、卡接、螺接、或粘接等等,只需用户在使用中可将第一部分10与第二部分20分离或连接即可。在一个较佳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部分10与所述第二部分20之一设有凹槽22,另一设有与所述凹槽22可拆卸连接的凸起部11。在图1、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部分10设有所述凸起部11,第二部分20设有所述凹槽22。
其中,凸起部11与凹槽22的可拆卸连接方式同样具有多种,比如:该凸起部11可以设有螺纹,凹槽22的内壁也设有螺纹,从而凸起部11与凹槽22可以为螺纹连接;另外,凸起部11也可以由凹槽22的开口卡入凹槽22内,再比如,凹槽22的内壁与凸起部11的外壁之间通过粘扣(魔术贴)连接等等。
作为较佳的实施例,凸起部11可以卡入凹槽22中。具体的如图1所示,所述凸起部11可以沿所述凹槽22的槽口(也可以称为开口)至底面方向卡入所述凹槽22中。其中,所述凹槽22的两个相对的侧面上设置有卡紧所述凸起部11的卡齿23。
考虑到插接部插入方向与第一部分10和第二部分20的连接方向一致的情况下,插接部进行插拔过程中第一部分10与第二部分20有可能也会分开,从而影响用户使用体验,为避免该问题,所述插接部21的安装方向与所述凸起部11卡入所述凹槽22的方向垂直。如图2所示,凹槽22的槽口至其底面的方向(也可以理解为凹槽22的深度方向)与插接部伸出收容槽时的长度方向互相垂直。
由图2可以看出,本实施方式的凹槽22为U形槽,但本申请的凹槽22并不局限于该种形状,其只要具备下凹结构即可。为方便凸起部11卡入到凹槽22中,所述凸起部11的横截面可以为矩形或正方形。
在插接部自身可以连接外部供电设备时,第一部分10需要将电能传输至第二部分20,为实现该目的,所述凸起部11面对所述凹槽22的表面可以设有第一导电部12,所述凹槽22设有能与所述第一导电部12相电性连接的第二导电部;所述第二导电部与所述插接部21电性连接。
其中,第一导电部12与第二导电部具有多种电性连接方式,其可以通过接触式导电连接,也可以通过粘接、插接等可拆卸连接方式进行导电连接。在一个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电部12与所述第二导电部形成插拔结构。具体的,第一导电部12可以为柱体结构,其上设有插入孔,所述凸起部11的表面上设有供所述柱体结构插入的插入槽,插入槽内设有插入所述插入孔的导电针。
本文引用的任何数字值都包括从下限值到上限值之间以一个单位递增的下值和上值的所有值,在任何下值和任何更高值之间存在至少两个单位的间隔即可。举例来说,如果阐述了一个部件的数量或过程变量(例如温度、压力、时间等)的值是从1到90,优选从20到80,更优选从30到70,则目的是为了说明该说明书中也明确地列举了诸如15到85、22到68、43到51、30到32等值。对于小于1的值,适当地认为一个单位是0.0001、0.001、0.01、0.1。这些仅仅是想要明确表达的示例,可以认为在最低值和最高值之间列举的数值的所有可能组合都是以类似方式在该说明书明确地阐述了的。
除非另有说明,所有范围都包括端点以及端点之间的所有数字。与范围一起使用的“大约”或“近似”适合于该范围的两个端点。因而,“大约20到30”旨在覆盖“大约20到大约30”,至少包括指明的端点。
披露的所有文章和参考资料,包括专利申请和出版物,出于各种目的通过援引结合于此。描述组合的术语“基本由…构成”应该包括所确定的元件、成分、部件或步骤以及实质上没有影响该组合的基本新颖特征的其他元件、成分、部件或步骤。使用术语“包含”或“包括”来描述这里的元件、成分、部件或步骤的组合也想到了基本由这些元件、成分、部件或步骤构成的实施方式。这里通过使用术语“可以”,旨在说明“可以”包括的所描述的任何属性都是可选的。
多个元件、成分、部件或步骤能够由单个集成元件、成分、部件或步骤来提供。另选地,单个集成元件、成分、部件或步骤可以被分成分离的多个元件、成分、部件或步骤。用来描述元件、成分、部件或步骤的公开“一”或“一个”并不说为了排除其他的元件、成分、部件或步骤。
应该理解,以上描述是为了进行图示说明而不是为了进行限制。通过阅读上述描述,在所提供的示例之外的许多实施方式和许多应用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都将是显而易见的。因此,本教导的范围不应该参照上述描述来确定,而是应该参照所附权利要求以及这些权利要求所拥有的等价物的全部范围来确定。出于全面之目的,所有文章和参考包括专利申请和公告的公开都通过参考结合在本文中。在前述权利要求中省略这里公开的主题的任何方面并不是为了放弃该壳体内容,也不应该认为发明人没有将该主题考虑为所公开的实用新型主题的一部分。

Claims (13)

1.一种温控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其具有容纳所述温控器电子器件的腔体;
所述壳体上设有接线部与插接部;所述接线部用于与外部供电导线连接,所述插接部能够通过插拔的方式与供电模块配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设有所述腔体及所述接线部;所述第二部分设有所述插接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温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二部分可分离。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部为电源插头,其能插入所述供电模块。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温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部分设有收容所述插接部的收容槽;所述插接部通过转动进入或伸出所述收容槽。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温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二部分之一设有凹槽,另一设有与所述凹槽可拆卸连接的凸起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温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部能够导电;所述凸起部面对所述凹槽的表面设有第一导电部;所述凹槽上设有能与所述第一导电部相电性连接的第二导电部;所述第二导电部或所述第一导电部能与所述插接部电性连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温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部与所述第二导电部形成插拔结构。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温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部沿所述凹槽的槽口至底面方向卡入所述凹槽中。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温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的两个相对的侧面上设置有卡紧所述凸起部的卡齿。
11.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温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部的安装方向与所述凸起部卡入所述凹槽的方向垂直。
12.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温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部的横截面为矩形或正方形。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温控器的横截面的长宽小于或等于86毫米。
CN201620904009.XU 2016-08-18 2016-08-18 温控器 Active CN20587863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904009.XU CN205878639U (zh) 2016-08-18 2016-08-18 温控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904009.XU CN205878639U (zh) 2016-08-18 2016-08-18 温控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878639U true CN205878639U (zh) 2017-01-11

Family

ID=577050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904009.XU Active CN205878639U (zh) 2016-08-18 2016-08-18 温控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87863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873659A (zh) * 2017-03-30 2017-06-20 合肥舒实工贸有限公司 一种温控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873659A (zh) * 2017-03-30 2017-06-20 合肥舒实工贸有限公司 一种温控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080032528A1 (en) An extension socket structure
KR101354971B1 (ko) 마그네틱 전원 커넥터 및 이를 이용한 전원공급 장치
US11378239B2 (en) Desk lamp
CN205878639U (zh) 温控器
CN205646201U (zh) 用于空调的电控盒组件及具有其的空调
CN205830156U (zh) 柔性线路板、连接器及电池信号采样装置
CN103454468A (zh) 一种三相多表位电能表插件
CN204205121U (zh) 接线端子
CN209424790U (zh) 一种控制盒及电焊机外置送丝机
CN205212113U (zh) 一种新型可拆卸式排插
CN208382100U (zh) 一种可灵活布设的电路装置
CN209084431U (zh) 一种便于扩展的led灯具单元
CN207625020U (zh) 插座
CN206269086U (zh) 吊扇灯控制器及吊扇灯
CN206431928U (zh) 一种电子电路教学实训用网孔板
CN206180150U (zh) 一种接头及选用这种接头的墙面插座、墙面开关
CN204517033U (zh) 电源插座及插头结构
CN205429277U (zh) 包含拼接结构的智能插座
CN205452071U (zh) 多极开关模块
CN200979945Y (zh) 一种遥控插座
CN110040081A (zh) 用于车辆电气控制器的电源输入结构及车辆电气控制器
CN214176962U (zh) 一种供电连接结构及供电装置
CN104112939A (zh) 卡槽组合扩展模块式插头插座技术
CN219696219U (zh) 一种具有盖体的轨道取电变压器
CN208939163U (zh) 一种用于高压控制器的接线端子总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