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877105U - 一种重载滑动螺旋传动副 - Google Patents

一种重载滑动螺旋传动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877105U
CN205877105U CN201620677137.5U CN201620677137U CN205877105U CN 205877105 U CN205877105 U CN 205877105U CN 201620677137 U CN201620677137 U CN 201620677137U CN 205877105 U CN205877105 U CN 20587710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nut
way
thread
screw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677137.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廖恒斌
章争荣
程永奇
吕文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620677137.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87710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87710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877105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ower Steering Mechanism (AREA)
  • Transmiss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重载滑动螺旋传动副,包括螺母和螺杆,所述螺母与所述螺杆螺旋连接,在所述螺母上设置有若干润滑油道和若干润滑油槽,所述润滑油道与所述润滑油槽连通,所述润滑油槽沿所述螺母轴向设置且至少经过螺母螺牙与螺杆螺牙的一处旋合接触面,所述润滑油槽为整体贯通各圈螺母螺牙的油槽,所述润滑油槽为中部贯通各圈螺母螺牙而两端面封闭的油槽,所述润滑油槽经过相间设置的不同圈螺母螺牙与螺杆螺牙的旋合接触面,所述润滑油槽经过相邻设置的至少两圈螺母螺牙与螺杆螺牙的旋合接触面。润滑油通过润滑油道进入润滑油槽,使得螺杆螺牙与螺母螺牙旋合的接触面在润滑油槽位置与润滑油接触,将润滑油带入旋合接触面,改善润滑条件。

Description

一种重载滑动螺旋传动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螺旋传动副,尤其是涉及一种重载滑动螺旋传动副,属于传动副及其润滑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螺旋传动是一种典型的机械传动,它通过螺旋与螺纹牙面旋合实现回转运动与直线运动转换。根据其在机械中的作用,可分为传力螺旋,传导螺旋和调整螺旋传动。按传动方式还可分为滑动螺旋传动,滚动螺旋传动和静压螺旋传动。滑动螺旋传动具有构造简单、传动比大、承载能力高、加工方便、传动平稳、工作可靠、易于自锁等优点,一般用于重载螺旋传动,但存在磨损快、寿命短、低速时有爬行现象、摩擦损耗大、传动效率低等缺点,这主要是由于螺牙接触表面摩擦系数大导致。因此,润滑成为重载滑动螺旋传动的关键。高精度的重载滑动螺旋传动一般采用稀油主动润滑,润滑流道开设在螺母螺牙的根部和顶部。由于螺牙的旋合结构,这种润滑流道结构形式润滑油难以进入到螺牙旋合接触表面,显著降低润滑效果,导致重载螺旋传动的磨损加剧和螺旋副工作温度大大升高,影响传动机构的长期正常运行。因此,设计合理的润滑流道对高精度的重载滑动螺旋传动具有重要意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润滑良好的重载滑动螺旋传动副,其中,润滑油通过润滑油道进入润滑油槽,使得螺杆与螺母旋合的接触面在润滑油槽位置与润滑油接触,可将润滑油带入旋合接触面,从而改善润滑条件。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重载滑动螺旋传动副,包括螺母和螺杆,所述螺母与所述螺杆螺旋连接,在所述螺母上设置有若干润滑油道和若干润滑油槽,所述润滑油道与所述润滑油槽连通,所述润滑油槽沿所述螺母轴向设置且至少经过螺母螺牙与螺杆螺牙的一处旋合接触面。
其进一步设计在于,所述润滑油槽为整体贯通各圈螺母螺牙的油槽。
其进一步设计在于,所述润滑油槽为中部贯通各圈螺母螺牙而两端面封闭的油槽。
其进一步设计在于,所述润滑油槽经过相间设置的不同圈螺母螺牙与螺杆螺牙的旋合接触面。
其进一步设计在于,所述润滑油槽经过相邻设置的至少两圈螺母螺牙与螺杆螺牙的旋合接触面。
其进一步设计在于,所述螺杆的螺牙表面设置有凹型润滑槽。
其进一步设计在于,所述润滑油槽圆周方向的厚度大于或等于润滑油道的直径。
其进一步设计在于,所述润滑油道的直径为2-6mm。
其进一步设计在于,所述润滑油槽直径方向螺母螺牙根部处宽度尺寸为2-10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所述螺母上设置有若干润滑油道和若干润滑油槽,其中,润滑油通过润滑油道进入润滑油槽,使得螺杆螺牙与螺母螺牙旋合的承载接触面在润滑油槽位置与润滑油接触,可将润滑油带入旋合接触面,从而改善润滑条件,降低旋合接触面摩擦,减少因摩擦产生的热量,降低螺旋副工作时的温度;(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润滑油道和润滑油槽,使得可根据实际需要控制润滑油的流量,同时润滑油也易于流入螺旋传动副,并且润滑油在流动润滑过程中可以带走螺旋传动副周围的热量,冲走螺旋传动副内的杂质,减缓振动,降低噪音;(3)本实用新型可根据实际需要设置不同的润滑油槽的结构,其结构设计简单,成本低;(4)本实用新型的螺杆的螺纹表面设置有凹型润滑槽,能更多地将润滑油带入接触面,进一步改善润滑条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重载滑动螺旋传动副的结构示意图,其中,所述润滑油槽为整体贯通各圈螺母螺牙的油槽。
图2为图1A-A处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重载滑动螺旋传动副的结构示意图,其中,所述润滑油槽为中部贯通各圈螺母螺牙而两端面封闭的油槽。
图4为图3A-A处的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重载滑动螺旋传动副的结构示意图,其中,所述润滑油槽经过相间设置的不同圈螺母螺牙与螺杆螺牙的旋合接触面。
图6为图5A-A处的剖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重载滑动螺旋传动副的结构示意图,其中,所述润滑油槽经过相邻设置的至少两圈螺母螺牙与螺杆螺牙的旋合接触面。
图8为图7A-A处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实施例一
如图1-2所示,一种重载滑动螺旋传动副,包括螺母1和螺杆2,所述螺母1与所述螺杆2螺旋连接,在所述螺母1上设置有两润滑油道3和一润滑油槽4,所述润滑油道3与所述润滑油槽4连通,所述润滑油槽4沿所述螺母1轴向设置且经过螺母螺牙与螺杆螺牙的一处旋合接触面5,所述润滑油槽4为整体贯通各圈螺母螺牙的油槽,通过在所述螺母1上设置两润滑油道3和一润滑油槽4,润滑油通过润滑油道3进入润滑油槽4,使得螺杆2与螺母1旋合的接触面5在润滑油槽4位置与润滑油接触,可将润滑油带入旋合接触面5,从而改善润滑条件;另外,通过设置润滑油道3和润滑油槽4,使得可根据实际需要控制润滑油的流量,同时润滑油也易于流入螺旋传动副,并且润滑油在流动润滑过程中可以带走螺旋传动副周围的热量,冲走螺旋传动副内的杂质,减缓振动,降低噪音。
所述螺杆1的螺牙表面设置有凹型润滑槽,能更多地将润滑油带入接触面5,进一步改善润滑条件,所述润滑油槽4的圆周方向厚度等于润滑油道3的直径,所述润滑油槽4直径方向螺母螺牙根部处宽度尺寸为2mm,所述润滑油道3的直径为2mm。
实施例二
如图1-2所示,一种重载滑动螺旋传动副,包括螺母1和螺杆2,所述螺母1与所述螺杆2螺旋连接,在所述螺母1上设置有两润滑油道3和一润滑油槽4,所述润滑油道3与所述润滑油槽4连通,所述润滑油槽4沿所述螺母1轴向设置且经过螺母螺牙与螺杆螺牙的接触面5,所述润滑油槽4为整体贯通各圈螺母螺牙的油槽,通过在所述螺母1上设置两润滑油道3和一润滑油槽4,润滑油通过润滑油道3进入润滑油槽4,使得螺杆2与螺母1旋合的接触面5在润滑油槽4位置与润滑油接触,可将润滑油带入旋合接触面5,从而改善润滑条件;另外,通过设置润滑油道3和润滑油槽4,使得可根据实际需要控制润滑油的流量,同时润滑油也易于流入螺旋传动副,并且润滑油在流动润滑过程中可以带走螺旋传动副周围的热量,冲走螺旋传动副内的杂质,减缓振动,降低噪音。
所述螺杆1的螺牙表面设置有凹型润滑槽,能更多地将润滑油带入接触面5,进一步改善润滑条件,所述润滑油槽4的圆周方向厚度大于润滑油道3的直径,所述润滑油槽4直径方向螺母螺牙根部处宽度尺寸为10mm,所述润滑油道3的直径为6mm。
实施例三
如图1-2所示,一种重载滑动螺旋传动副,包括螺母1和螺杆2,所述螺母1与所述螺杆2螺旋连接,在所述螺母1上设置有两润滑油道3和一润滑油槽4,所述润滑油道3与所述润滑油槽4连通,所述润滑油槽4沿所述螺母1轴向设置且经过螺母螺牙与螺杆螺牙的接触面5,所述润滑油槽4为整体贯通各圈螺母螺牙的油槽,通过在所述螺母1上设置两润滑油道3和一润滑油槽4,润滑油通过润滑油道3进入润滑油槽4,使得螺杆2与螺母1旋合的接触面5在润滑油槽4位置与润滑油接触,可将润滑油带入旋合接触面5,从而改善润滑条件;另外,通过设置润滑油道3和润滑油槽4,使得可根据实际需要控制润滑油的流量,同时润滑油也易于流入螺旋传动副,并且润滑油在流动润滑过程中可以带走螺旋传动副周围的热量,冲走螺旋传动副内的杂质,减缓振动,降低噪音。
所述螺杆1的螺牙表面设置有凹型润滑槽,能更多地将润滑油带入接触面5,进一步改善润滑条件,所述润滑油槽4的圆周方向厚度大于润滑油道3的直径,所述润滑油槽4直径方向螺母螺牙根部处宽度尺寸为6mm,所述润滑油道3的直径为4mm。
实施例四
如图3-4所示,一种重载滑动螺旋传动副,包括螺母1和螺杆2,所述螺母1与所述螺杆2螺旋连接,在所述螺母1上设置有两润滑油道3和一润滑油槽4,所述润滑油道3与所述润滑油槽4连通,所述润滑油槽4沿所述螺母1轴向设置且经过螺母螺牙与螺杆螺牙的接触面5,所述润滑油槽4为中部贯通各圈螺母螺牙而两端面封闭的油槽,通过在所述螺母1上设置两润滑油道3和一润滑油槽4,润滑油通过润滑油道3进入润滑油槽4,使得螺杆2与螺母1旋合的接触面5在润滑油槽4位置与润滑油接触,可将润滑油带入旋合接触面5,从而改善润滑条件;另外,通过设置润滑油道3和润滑油槽4,使得可根据实际需要控制润滑油的流量,同时润滑油也易于流入螺旋传动副,并且润滑油在流动润滑过程中可以带走螺旋传动副周围的热量,冲走螺旋传动副内的杂质,减缓振动,降低噪音。
所述螺杆1的螺牙表面设置有凹型润滑槽,能更多地将润滑油带入接触面5,进一步改善润滑条件,所述润滑油槽4的圆周方向厚度等于润滑油道3的直径,所述润滑油槽4直径方向螺母螺牙根部处宽度尺寸为2mm,所述润滑油道3的直径为2mm。
实施例五
如图3-4所示,一种重载滑动螺旋传动副,包括螺母1和螺杆2,所述螺母1与所述螺杆2螺旋连接,在所述螺母1上设置有两润滑油道3和一润滑油槽4,所述润滑油道3与所述润滑油槽4连通,所述润滑油槽4沿所述螺母1轴向设置且经过螺母螺牙与螺杆螺牙的接触面5,所述润滑油槽4为中部贯通各圈螺母螺牙而两端面封闭的油槽,通过在所述螺母1上设置两润滑油道3和一润滑油槽4,润滑油通过润滑油道3进入润滑油槽4,使得螺杆2与螺母1旋合的接触面5在润滑油槽4位置与润滑油接触,可将润滑油带入旋合接触面5,从而改善润滑条件;另外,通过设置润滑油道3和润滑油槽4,使得可根据实际需要控制润滑油的流量,同时润滑油也易于流入螺旋传动副,并且润滑油在流动润滑过程中可以带走螺旋传动副周围的热量,冲走螺旋传动副内的杂质,减缓振动,降低噪音。
所述螺杆1的螺牙表面设置有凹型润滑槽,能更多地将润滑油带入接触面5,进一步改善润滑条件,所述润滑油槽4的圆周方向厚度大于润滑油道3的直径,所述润滑油槽4直径方向螺母螺牙根部处宽度尺寸为10mm,所述润滑油道3的直径为6mm。
实施例六
如图3-4所示,一种重载滑动螺旋传动副,包括螺母1和螺杆2,所述螺母1与所述螺杆2螺旋连接,在所述螺母1上设置有两润滑油道3和一润滑油槽4,所述润滑油道3与所述润滑油槽4连通,所述润滑油槽4沿所述螺母1轴向设置且经过螺母螺牙与螺杆螺牙的接触面5,所述润滑油槽4为中部贯通各圈螺母螺牙而两端面封闭的油槽,通过在所述螺母1上设置两润滑油道3和一润滑油槽4,润滑油通过润滑油道3进入润滑油槽4,使得螺杆2与螺母1旋合的接触面5在润滑油槽4位置与润滑油接触,可将润滑油带入旋合接触面5,从而改善润滑条件;另外,通过设置润滑油道3和润滑油槽4,使得可根据实际需要控制润滑油的流量,同时润滑油也易于流入螺旋传动副,并且润滑油在流动润滑过程中可以带走螺旋传动副周围的热量,冲走螺旋传动副内的杂质,减缓振动,降低噪音。
所述螺杆1的螺牙表面设置有凹型润滑槽,能更多地将润滑油带入接触面5,进一步改善润滑条件,所述润滑油槽4的圆周方向厚度大于润滑油道3的直径,所述润滑油槽4直径方向螺母螺牙根部处宽度尺寸为6mm,所述润滑油道3的直径为4mm。
实施例七
如图5-6所示,一种重载滑动螺旋传动副,包括螺母1和螺杆2,所述螺母1与所述螺杆2螺旋连接,在所述螺母1上设置有两润滑油道3和两润滑油槽4,所述润滑油道3与所述润滑油槽4连通,所述润滑油槽4沿所述螺母1轴向设置且经过螺母螺牙与螺杆螺牙的接触面5,所述润滑油槽4经过相间设置的不同圈螺母螺牙与螺杆螺牙的旋合接触面5,通过在所述螺母1上设置两润滑油道3和一润滑油槽4,润滑油通过润滑油道3进入润滑油槽4,使得螺杆2与螺母1旋合的接触面5在润滑油槽4位置与润滑油接触,可将润滑油带入旋合接触面5,从而改善润滑条件;另外,通过设置润滑油道3和润滑油槽4,使得可根据实际需要控制润滑油的流量,同时润滑油也易于流入螺旋传动副,并且润滑油在流动润滑过程中可以带走螺旋传动副周围的热量,冲走螺旋传动副内的杂质,减缓振动,降低噪音。
所述螺杆1的螺牙表面设置有凹型润滑槽,能更多地将润滑油带入接触面5,进一步改善润滑条件,所述润滑油槽4的圆周方向厚度等于润滑油道3的直径,所述润滑油槽4直径方向螺母螺牙根部处宽度尺寸为2mm,所述润滑油道3的直径为2mm。
实施例八
如图5-6所示,一种重载滑动螺旋传动副,包括螺母1和螺杆2,所述螺母1与所述螺杆2螺旋连接,在所述螺母1上设置有两润滑油道3和两润滑油槽4,所述润滑油道3与所述润滑油槽4连通,所述润滑油槽4沿所述螺母1轴向设置且经过螺母螺牙与螺杆螺牙的接触面5,所述润滑油槽4经过相间设置的不同圈螺母螺牙与螺杆螺牙的旋合接触面5,通过在所述螺母1上设置两润滑油道3和一润滑油槽4,润滑油通过润滑油道3进入润滑油槽4,使得螺杆2与螺母1旋合的接触面5在润滑油槽4位置与润滑油接触,可将润滑油带入旋合接触面5,从而改善润滑条件;另外,通过设置润滑油道3和润滑油槽4,使得可根据实际需要控制润滑油的流量,同时润滑油也易于流入螺旋传动副,并且润滑油在流动润滑过程中可以带走螺旋传动副周围的热量,冲走螺旋传动副内的杂质,减缓振动,降低噪音。
所述螺杆1的螺牙表面设置有凹型润滑槽,能更多地将润滑油带入接触面5,进一步改善润滑条件,所述润滑油槽4的圆周方向厚度大于润滑油道3的直径,所述润滑油槽4直径方向螺母螺牙根部处宽度尺寸为10mm,所述润滑油道3的直径为6mm。
实施例九
如图5-6所示,一种重载滑动螺旋传动副,包括螺母1和螺杆2,所述螺母1与所述螺杆2螺旋连接,在所述螺母1上设置有两润滑油道3和两润滑油槽4,所述润滑油道3与所述润滑油槽4连通,所述润滑油槽4沿所述螺母1轴向设置且经过螺母螺牙与螺杆螺牙的接触面5,所述润滑油槽4经过相间设置的不同圈螺母螺牙与螺杆螺牙的旋合接触面5,通过在所述螺母1上设置两润滑油道3和一润滑油槽4,润滑油通过润滑油道3进入润滑油槽4,使得螺杆2与螺母1旋合的接触面5在润滑油槽4位置与润滑油接触,可将润滑油带入旋合接触面5,从而改善润滑条件;另外,通过设置润滑油道3和润滑油槽4,使得可根据实际需要控制润滑油的流量,同时润滑油也易于流入螺旋传动副,并且润滑油在流动润滑过程中可以带走螺旋传动副周围的热量,冲走螺旋传动副内的杂质,减缓振动,降低噪音。
所述螺杆1的螺牙表面设置有凹型润滑槽,能更多地将润滑油带入接触面5,进一步改善润滑条件,所述润滑油槽4的圆周方向厚度大于润滑油道3的直径,所述润滑油槽4直径方向螺母螺牙根部处宽度尺寸为6mm,所述润滑油道3的直径为4mm。
实施例十
如图7-8所示,一种重载滑动螺旋传动副,包括螺母1和螺杆2,所述螺母1与所述螺杆2螺旋连接,在所述螺母1上设置有一润滑油道3和一润滑油槽4,所述润滑油道3与所述润滑油槽4连通,所述润滑油槽4沿所述螺母1轴向设置且经过螺母螺牙与螺杆螺牙的接触面5,所述润滑油槽4经过相邻设置的至少两圈螺母螺牙与螺杆螺牙的旋合接触面5,通过在所述螺母1上设置润滑油道3和润滑油槽4,润滑油通过润滑油道3进入润滑油槽4,使得螺杆2与螺母1旋合的接触面5在润滑油槽4位置与润滑油接触,可将润滑油带入旋合接触面5,从而改善润滑条件;另外,通过设置润滑油道3和润滑油槽4,使得可根据实际需要控制润滑油的流量,同时润滑油也易于流入螺旋传动副,并且润滑油在流动润滑过程中可以带走螺旋传动副周围的热量,冲走螺旋传动副内的杂质,减缓振动,降低噪音。
所述螺杆1的螺牙表面设置有凹型润滑槽,能更多地将润滑油带入接触面5,进一步改善润滑条件,所述润滑油槽4的圆周方向厚度等于润滑油道3的直径,所述润滑油槽4直径方向螺母螺牙根部处宽度尺寸为2mm,所述润滑油道3的直径为2mm。
实施例十一
如图7-8所示,一种重载滑动螺旋传动副,包括螺母1和螺杆2,所述螺母1与所述螺杆2螺旋连接,在所述螺母1上设置有一润滑油道3和一润滑油槽4,所述润滑油道3与所述润滑油槽4连通,所述润滑油槽4沿所述螺母1轴向设置且经过螺母螺牙与螺杆螺牙的接触面5,所述润滑油槽4经过相邻设置的至少两圈螺母螺牙与螺杆螺牙的旋合接触面5,通过在所述螺母1上设置润滑油道3和润滑油槽4,润滑油通过润滑油道3进入润滑油槽4,使得螺杆2与螺母1旋合的接触面5在润滑油槽4位置与润滑油接触,可将润滑油带入旋合接触面5,从而改善润滑条件;另外,通过设置润滑油道3和润滑油槽4,使得可根据实际需要控制润滑油的流量,同时润滑油也易于流入螺旋传动副,并且润滑油在流动润滑过程中可以带走螺旋传动副周围的热量,冲走螺旋传动副内的杂质,减缓振动,降低噪音。
所述螺杆1的螺牙表面设置有凹型润滑槽,能更多地将润滑油带入接触面5,进一步改善润滑条件,所述润滑油槽4的圆周方向厚度大于润滑油道3的直径,所述润滑油槽4直径方向螺母螺牙根部处宽度尺寸为10mm,所述润滑油道3的直径为6mm。
实施例十二
如图7-8所示,一种重载滑动螺旋传动副,包括螺母1和螺杆2,所述螺母1与所述螺杆2螺旋连接,在所述螺母1上设置有一润滑油道3和一润滑油槽4,所述润滑油道3与所述润滑油槽4连通,所述润滑油槽4沿所述螺母1轴向设置且经过螺母螺牙与螺杆螺牙的接触面5,所述润滑油槽4经过相邻设置的至少两圈螺母螺牙与螺杆螺牙的旋合接触面5,通过在所述螺母1上设置润滑油道3和润滑油槽4,润滑油通过润滑油道3进入润滑油槽4,使得螺杆2与螺母1旋合的接触面5在润滑油槽4位置与润滑油接触,可将润滑油带入旋合接触面5,从而改善润滑条件;另外,通过设置润滑油道3和润滑油槽4,使得可根据实际需要控制润滑油的流量,同时润滑油也易于流入螺旋传动副,并且润滑油在流动润滑过程中可以带走螺旋传动副周围的热量,冲走螺旋传动副内的杂质,减缓振动,降低噪音。
所述螺杆1的螺牙表面设置有凹型润滑槽,能更多地将润滑油带入接触面5,进一步改善润滑条件,所述润滑油槽4的圆周方向厚度大于润滑油道3的直径,所述润滑油槽4直径方向螺母螺牙根部处宽度尺寸为6mm,所述润滑油道3的直径为4mm。
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根据以上描述的技术方案以及构思,做出其它各种相应的改变以及变形,而所有的这些改变以及变形都应该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重载滑动螺旋传动副,包括螺母和螺杆,所述螺母与所述螺杆螺旋连接,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螺母上设置有若干润滑油道和若干润滑油槽,所述润滑油道与所述润滑油槽连通,所述润滑油槽沿所述螺母轴向设置且至少经过螺母螺牙与螺杆螺牙的一处旋合接触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重载滑动螺旋传动副,其特征在于:所述润滑油槽为整体贯通各圈螺母螺牙的油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重载滑动螺旋传动副,其特征在于:所述润滑油槽为中部贯通各圈螺母螺牙而两端面封闭的油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重载滑动螺旋传动副,其特征在于:所述润滑油槽经过相间设置的不同圈螺母螺牙与螺杆螺牙的旋合接触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重载滑动螺旋传动副,其特征在于:所述润滑油槽经过相邻设置的至少两圈螺母螺牙与螺杆螺牙的旋合接触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重载滑动螺旋传动副,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的螺牙表面设置有凹型润滑槽。
7.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一种重载滑动螺旋传动副,其特征在于:所述润滑油槽圆周方向的厚度大于或等于润滑油道的直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重载滑动螺旋传动副,其特征在于:所述润滑油道的直径为2-6mm。
9.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一种重载滑动螺旋传动副,其特征在于:所述润滑油槽直径方向螺母螺牙根部处宽度尺寸为2-10mm。
CN201620677137.5U 2016-06-28 2016-06-28 一种重载滑动螺旋传动副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87710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677137.5U CN205877105U (zh) 2016-06-28 2016-06-28 一种重载滑动螺旋传动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677137.5U CN205877105U (zh) 2016-06-28 2016-06-28 一种重载滑动螺旋传动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877105U true CN205877105U (zh) 2017-01-11

Family

ID=576935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677137.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877105U (zh) 2016-06-28 2016-06-28 一种重载滑动螺旋传动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87710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015489A (zh) * 2016-06-28 2016-10-12 广东工业大学 一种重载滑动螺旋传动副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015489A (zh) * 2016-06-28 2016-10-12 广东工业大学 一种重载滑动螺旋传动副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705465A (zh) 一种新型行星滚柱丝杠副
CN107725687A (zh) 精密摆线回转关节减速器
CN205877105U (zh) 一种重载滑动螺旋传动副
CN106015489A (zh) 一种重载滑动螺旋传动副
CN202945582U (zh) 一种平面闸门的定轮装置
CN101666367B (zh) 无隙行星传动装置
CN202812151U (zh) 一种减速箱的轴承润滑结构
CN109424644A (zh) 一种多滚道滚动直线导轨副及其工作方法
CN202301885U (zh) 惰齿轮组件
CN101363516B (zh) 圆形活齿少齿差变速传动装置
CN210799723U (zh) 四点接触式高速丝杠轴承
CN208885779U (zh) 一种高速滚动轴承丝杆副用的滚动轴承
CN210623389U (zh) 一种用于谐波减速器上的柔性轴承
CN201908956U (zh) 一种耐磨耐高温滑动轴承
CN203937219U (zh) 双螺杆冷榨机的传动装置
CN202659831U (zh) 一种新型行星滚柱丝杠副
CN203161514U (zh) 径向柱塞泵的新型轴承组
CN202301432U (zh) 惰轮轴承及包括该惰轮轴承的惰轮组件
CN201420804Y (zh) 螺旋往复式轴承
CN111059225A (zh) 精密控制用内啮合减速机
CN206112052U (zh) 联合齿轮箱离合器拨叉机构
CN216045379U (zh) 风力发电机组防止齿轮箱轴承高温跑圈装置
CN202628785U (zh) 一种保持架与滚动体表面无接触等分轴承
Vasić et al. A comparative calculation of cycloid drive efficiency
CN102392855A (zh) 一种波面轴装置及使用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111

Termination date: 2021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