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863074U - 一种负荷开关 - Google Patents

一种负荷开关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863074U
CN205863074U CN201620750861.6U CN201620750861U CN205863074U CN 205863074 U CN205863074 U CN 205863074U CN 201620750861 U CN201620750861 U CN 201620750861U CN 205863074 U CN205863074 U CN 20586307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act
load switch
moving contact
grounding
receiving cha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750861.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勤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Ouyue Electric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Ouyue 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Ouyue 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Ouyue 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750861.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86307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86307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86307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otary Switch, Piano Key Switch, And Lever Switch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负荷开关,所述接地触头的底端连接有限位螺栓,所述限位螺栓的尺寸大于所述动触头的宽度。在使用过程中,动触头在旋转轴的带动下与接地触头相接触,由于限位螺栓的尺寸大于所述动触头的宽度,所以即使动触头的转动幅度过大,由于限位螺栓的限制,动触头也不会发生脱离接地触头的现象。从而确保了接地的可靠性。

Description

一种负荷开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负荷开关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以防止动触头过度扣合的负荷开关。
背景技术
负荷开关是介于断路器和负荷开关之间的一种开关电器,具有简单的灭弧装置,能切断额定负荷电流和一定的过载电流。
现有技术中公开了一种负荷开关,开关的动触头由平行设置的两片导电片构成,两片导电片之间具有缝隙,动触头通过旋转,使所述接地触头插入动触头的缝隙当中,从而完成合闸。但是,一旦所述动触头转动距离过大,则容易造成动触头进入缝隙后,从缝隙中再次脱出,导致接地无法顺利完成。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负荷开关的动触头过度转动,无法与接地触头进行接触,从而影响正常接地效果的缺陷。
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负荷开关,包括:机架总装;安装于所述机架总装上的旋转轴;经所述旋转轴带动后,可发生转动的动触头;安装在所述动触头上方的灭弧装置;以及,能够与所述动触头相配合的接地触头;所述接地触头的底端连接有限位螺栓,所述限位螺栓的尺寸大于所述动触头的宽度。
所述灭弧装置连接第一静触头,所述动触头连接绕第二静触头转动,所述第二静触头包括彼此垂直的水平段以及竖直段。
所述第一静触头与所述第二静触头均固定在静触头支架上。
所述静触头支架上成型有容纳腔,所述第二静触头的水平端安装在所述容纳腔内。
所述容纳腔包括:限制部,设在所述水平段沿长度方向的外侧;开口,所述水平段通过所述开口进入所述容纳腔中;以及,隔挡部,与所述限制部相连接,设置在与开口向对的一侧。
所述接地触头设置在所述接地触头横梁上,所述接地触头的数量与所述动触头的数量一致,并且与所述动触头一一对应设置。
所述接地触头为T型型材触头,通过冷拉加工成型。
沿所述旋转轴均匀间隔设置有三组动触头;对应的,所述接地触头横梁上设置有三组接地触头。
所述动触头为能够绕所述旋转轴旋转的触刀。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负荷开关,所述接地触头的底端连接有限位螺栓,所述限位螺栓的尺寸大于所述动触头的宽度。
在使用过程中,动触头在旋转轴的带动下与接地触头相接触,由于限位螺栓的尺寸大于所述动触头的宽度,所以即使动触头的转动幅度过大,由于限位螺栓的限制,动触头也不会发生脱离接地触头的现象。从而确保了接地的可靠性。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负荷开关,所述静触头支架上成型有容纳腔,所述第二静触头的水平端安装在所述容纳腔内。
由于所述第二静触头的水平段放置在了所述容纳腔当中,使容纳腔有效地限制了所述静触座的转动,有效地防止第二静触头容易发生转动,影响正常的开合效果。
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负荷开关,所述容纳腔包括:限制部,设在所述水平段沿长度方向的外侧;开口,所述水平段通过所述开口进入所述容纳腔中;以及,隔挡部,与所述限制部相连接,设置在与开口向对的一侧。
所述限制部设置在所述水平段的转动路径上,用以组织水平段的运动,所述隔挡部用以限制所述水平段过度运动,脱离限制部的区域。
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负荷开关,所述接地触头为T型型材触头,通过冷拉加工成型。
该触头可直接通过冷拉加工成型,无需铸造工艺,节约了能源与资源,有利于环境保护。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所述负荷开关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所述静触头支架与第二静触头相连接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旋转轴;2-机架总装;3-动触头;4-接地触头;5-第一静触头;6-第二静触头;7-水平段;8-竖直段;9-静触头支架;91-容纳腔;911-限制部;912-开口;913-隔挡部;10-接地触头横梁;11-灭弧装置;12-限位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负荷开关,包括:机架总装2;安装于所述机架总装2上的旋转轴1;经所述旋转轴1带动后,可发生转动的动触头3;安装在所述动触头3上方的灭弧装置11;以及,能够与所述动触头3相配合的接地触头4;所述接地触头4的底端连接有限位螺栓12,所述限位螺栓12的尺寸大于所述动触头3的宽度。
在使用过程中,动触头3在旋转轴1的带动下与接地触头4相接触,由于限位螺栓12的尺寸大于所述动触头3的宽度,所以即使动触头3的转动幅度过大,由于限位螺栓12的限制,动触头3也不会发生脱离接地触头4的现象。从而确保了接地的可靠性。
如图1所示,具体地,所述接地触头4的底端成型有开孔,所述螺栓穿设在所述开孔当中。所述螺栓与所述接地触头4彼此之间相互垂直。
作为变型,所述限位螺栓12可以设置在所述接地触头4的其它位置,设置的位置只要能够防止动触头3从接地触头4中脱出即可。
具体地,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分闸时,所述灭弧装置11首先将气体压缩,然后通过气体将电弧熄灭。
本实施例中,所述灭弧装置11连接第一静触头5,所述动触头3绕第二静触头6转动,所述第二静触头6包括彼此垂直的水平段7以及竖直段8。
具体地,所述容纳腔91由三组加强筋围绕而成,所述加强筋的的高度高于所述水平段7的厚度。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静触头5与所述第二静触头6均固定在静触头支架9上。
本实施例中,所述静触头支架9上成型有容纳腔91,所述第二静触头6的水平端安装在所述容纳腔91内。
具体地,所述容纳腔91包括:限制部911,设在所述水平段7沿长度方向的外侧;开口912,所述水平段7通过所述开口912进入所述容纳腔91中;以及,隔挡部913,与所述限制部911相连接,设置在与开口912向对的一侧。
所述限制部911设置在所述水平段7的转动路径上,用以阻止水平段7的运动,所述隔挡部913用以限制所述水平段7过度运动,脱离限制部911的区域。
具体地,如图1所示,所述容纳腔91为一面开口912,其它三面闭合的形状。作为变型,所述容纳腔91也可以是四面闭合。
本实施例中,所述接地触头4设置在所述接地触头横梁10上,所述接地触头4的数量与所述动触头3的数量一致,并且与所述动触头3一一对应设置。
本实施例中,所述接地触头4为T型型材触头,通过冷拉加工成型。
该触头可直接通过冷拉加工成型,无需铸造工艺,节约了能源与资源,有利于环境保护。
本实施例中,沿所述旋转轴1均匀间隔设置有三组动触头3;对应的,所述接地触头横梁10上设置有三组接地触头4。
本实施例中,所述动触头3为能够绕所述旋转轴1旋转的触刀。
具体地,所述触刀由平行设置的两组导电片构成,当合闸后,负荷刀片插入两组导电片之间。而限位螺栓12顶靠在所述导电片的下方,防止导电片继续运动。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9)

1.一种负荷开关,包括:
机架总装(2);
安装于所述机架总装(2)上的旋转轴(1);
经所述旋转轴(1)带动后,可发生转动的动触头(3);
安装在所述动触头(3)上方的灭弧装置(11);
以及,能够与所述动触头(3)相配合的接地触头(4);
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地触头(4)的底端连接有限位螺栓(12),所述限位螺栓(12)的尺寸大于所述动触头(3)的宽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荷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灭弧装置(11)连接第一静触头(5),所述动触头(3)连接绕第二静触头(6)转动,所述第二静触头(6)包括彼此垂直的水平段(7)以及竖直段(8)。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负荷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静触头(5)与所述第二静触头(6)均固定在静触头支架(9)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负荷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静触头支架(9)上成型有容纳腔(91),所述第二静触头(6)的水平端安装在所述容纳腔(91)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负荷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腔(91)包括:
限制部(911),设在所述水平段(7)沿长度方向的外侧;
开口(912),所述水平段(7)通过所述开口(912)进入所述容纳腔(91)中;
以及,隔挡部(913),与所述限制部(911)相连接,设置在与开口(912)向对的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荷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地触头(4)设置在所述接地触头横梁(10)上,所述接地触头(4)的数量与所述动触头(3)的数量一致,并且与所述动触头(3)一一对应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负荷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地触头(4)为T型型材触头,通过冷拉加工成型。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荷开关,其特征在于,沿所述旋转轴(1)均匀间隔设置有三组动触头(3);对应的,所述接地触头横梁(10)上设置有三组接地触头(4)。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负荷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动触头(3)为能够绕所述旋转轴(1)旋转的触刀。
CN201620750861.6U 2016-07-13 2016-07-13 一种负荷开关 Active CN20586307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750861.6U CN205863074U (zh) 2016-07-13 2016-07-13 一种负荷开关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750861.6U CN205863074U (zh) 2016-07-13 2016-07-13 一种负荷开关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863074U true CN205863074U (zh) 2017-01-04

Family

ID=576462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750861.6U Active CN205863074U (zh) 2016-07-13 2016-07-13 一种负荷开关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86307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932764B (zh) 一种电容式触控屏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CN104080747B (zh) 玻璃板的切断装置
CN205863074U (zh) 一种负荷开关
WO2017080314A1 (zh) 万能式断路器灭弧室
Chandra et al. COMSOL simulation and experimental validation of promoter geometries facilitating citric acid transport in electrodialysis
CN205761388U (zh) 一种对辊式破碎机
CN103730238A (zh) 一种带有磁警功能的变压器油箱磁屏蔽
CN205789668U (zh) 一种隔离开关
CN104037030B (zh) 具有u形记忆合金的保险装置
CN201754394U (zh) 一种灭弧装置改进的断路器
CN110289309B (zh) 薄膜晶体管及电路
CN107816759A (zh) 空调室外机的框体组件和具有其的空调室外机
CN209064413U (zh) 一种卧式装盒机泡罩产品进料不良检测装置
CN209071325U (zh) 半导体切割道标记结构
CN207743180U (zh) 触头座及条形熔断器座
CN110923407A (zh) 一种延缓rh真空室锅底变形的方法
CN202102212U (zh) 像素单元与液晶显示面板
CN206003645U (zh) 一种负荷开关
BR112020006164B1 (pt) Sistema de drenagem para calhas refratárias
CN207810233U (zh) 一种建筑板材仓储装置
CN203617881U (zh) 用于连接igbt与直流母线电器的安全连接结构
CN205211088U (zh) 列车货物防盗系统
CN209987386U (zh) 一种光固化3d快速成型机刮刀
CN208147916U (zh) 用于电线绝缘层切片的装置
CN216023114U (zh) 一种加装有加强条的铝塑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325600 Yueqing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Wenzhou, No. sixteen weft Road, No. 305, Zhejiang

Patentee after: Ouyue Electric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325600 Yueqing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Wenzhou, No. sixteen weft Road, No. 305, Zhejiang

Patentee before: Zhejiang Ouyue 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