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859059U - 一种双离合器行星排式纯电动汽车变速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离合器行星排式纯电动汽车变速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859059U
CN205859059U CN201620810983.XU CN201620810983U CN205859059U CN 205859059 U CN205859059 U CN 205859059U CN 201620810983 U CN201620810983 U CN 201620810983U CN 205859059 U CN205859059 U CN 20585905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utch
sun gear
planet
outer shaft
ge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810983.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毛江
刘巍
都衡
王毅
徐珊
宋亚科
钟振远
尹文杰
张虎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Qingshan Industry Co Ltd
Chongqing Tsingshan Indust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Qingshan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Qingshan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Qingshan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810983.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85905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85905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85905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64Electric machine technologies in electromobility

Landscapes

  • Motor Power Transmission Devices (AREA)
  • Retard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适应性较好的双离合器行星排式纯电动汽车变速器,输入轴(2)、内轴(6)和输出轴(15)由左至右同轴布置且内轴位于外轴(5)之中,其左、右部分分别伸出于外轴的左、右端之外,前太阳轮(7)和后太阳轮(12)左右并列地布置且前太阳轮固联于外轴上、后太阳轮固联于内轴伸出于外轴的右端的右部分上,前行星轮(8)与后行星轮(11)左右并列地空套在行星架(14)的行星轴(13)上且前行星轮与前太阳轮啮合,第一、二离合器(3)、(4)左右并列地布置且第一、二离合器的外鼓均与输入轴固联、第一、二离合器的内毂分别与内轴伸出于外轴的左端之外的左部分及外轴相联接,行星架的右端与输出轴的左端相固联。

Description

一种双离合器行星排式纯电动汽车变速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纯电动汽车变速器,具体涉及一种双离合器行星排式纯电动汽车变速器。
背景技术
市场上常见的一种双离合器行星排式纯电动汽车变速器,包括驱动电机、输入轴、包含后太阳轮、后齿圈、行星架、后行星轮和行星架的行星排、第一离合器和第二离合器、一档主动齿轮、一档被动齿轮、二档主动齿轮、二档被动齿轮、输出轴,其驱动电机与输入轴同轴相固联,一档主动齿轮和二档主动齿轮空套在输入轴上,第一离合器和第二离合器设置于输入轴上,分布在一档主动齿轮和二档主动齿轮两侧,第一离合器的外鼓和第二离合器的外鼓均与输入轴相固联,一档主动齿轮和二档主动齿轮分别与第一离合器的内毂和第二离合器的内毂相联接且分别与一档被动齿轮和二档被动齿轮相啮合,输出轴和输入轴相互间距地平行布置,一档被动齿轮和二档被动齿轮均固定安装在输出轴上。其存在的缺陷是;由于驱动电机和输入轴同轴,而输入轴与输出轴又上下间距地平行布置,即驱动电机与输出轴不同轴心线布置。因而,整体径向尺寸较大,径向占用空间较大,只能装配使用于径向装配空间较大的汽车中,而不能装配使用于径向装配空间较小的汽车中,适应性较差。同时,第一离合器和第二离合器分开布置,即第一离合器和第二离合器之间设有一档主动齿轮和二档主动齿轮,致使两个离合器外鼓的壳体等外围零件就无法共用。于是,成本较高、且占用空间较大,整车布置比较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适应性较好的双离合器行星排式纯电动汽车变速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双离合器行星排式纯电动汽车变速器,包括驱动电机和一端与该驱动电机的转子相连接的输入轴,包含齿圈、后行星轮、后太阳轮、行星轴、行星架的行星排,以及第一离合器、第二离合器,内轴和输出轴,所述后行星轮空套在行星排的行星架的行星轴上且同时与后太阳轮和齿圈相啮合,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外轴、前太阳轮、前行星轮,所述输入轴、内轴和输出轴由左至右同轴心线布置且内轴位于外轴之中,其左、右部分分别伸出于外轴的左、右端之外,所述前太阳轮和行星排的后太阳轮左右并列地布置且前太阳轮固联于外轴上、后太阳轮固联于内轴伸出于外轴的右端的右部分上,所述前行星轮与后行星轮左右并列地空套在行星排的行星架的行星轴上且前行星轮与前太阳轮啮合,所述第一离合器和第二离合器左右并列地布置且第一离合器的外鼓和第二离合器的外鼓均与输入轴固联、第一离合器的内毂与内轴伸出于外轴的左端之外的左部分相联接、第二离合器的内毂与外轴相联接,所述行星排的行星架的右端与输出轴的左端相固联。
采取上述结构后,由于输入轴、内轴和输出轴由左至右同轴心线布置且内轴位于外轴之中。因而,本实用新型的整体径向尺寸较小、径向占用空间较小,不仅能够装配使用于径向装配空间较大的汽车中,也能够装配使用于径向装配空间较小的汽车中,适应性较好。同时,第一离合器和第二离合器左右并列地布置,取消了它们之间设有的一档主动齿轮和二档主动齿轮,两个离合器外鼓的壳体等外围零件就能够共用。于是,能够降低成本且占用空间较小,也使得整车布置比较容易。此外,本实用新型只增加外轴、前太阳轮和前行星轮,就减少了一档主动齿轮、一档被动齿轮、二档主动齿轮、二档被动齿轮,也降低了成本且整体结构也比较简单。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离合器和第二离合器均为多片湿式离合器。因而,能够利用第一离合器和第二离合器较大的滑磨热容量,保证本实用新型的换挡平顺无冲击。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做详细说明。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的双离合器行星排式纯电动汽车变速器,包括驱动电机1和一端与该驱动电机1的转子相连接的输入轴2,包含齿圈10、后行星轮11、后太阳轮12、行星轴13、行星架14的行星排,以及第一离合器3、第二离合器4,内轴6和输出轴15,所述后行星轮11空套在行星排的行星架14的行星轴13上且同时与后太阳轮12和齿圈10相啮合。由图1可见,本实用新型还包括外轴5、前太阳轮7、前行星轮8,所述输入轴2、内轴6和输出轴15由左至右同轴心线布置且内轴6位于外轴5之中,其左、右部分分别伸出于外轴5的左、右端之外,所述前太阳轮7和行星排的后太阳轮12左右并列地布置且前太阳轮7固联于外轴5上、后太阳轮12固联于内轴6伸出于外轴5的右端的右部分上,所述前行星轮8与后行星轮11左右并列地空套在行星排的行星架14的行星轴13上且前行星轮8与前太阳轮7啮合,所述第一离合器3和第二离合器4左右并列地布置且第一离合器3的外鼓和第二离合器4的外鼓均与输入轴2固联、第一离合器3的内毂与内轴6伸出于外轴5的左端之外的左部分相联接、第二离合器4的内毂与外轴5相联接,所述行星排的行星架14的右端与输出轴15的左端相固联。这样一来,由于输入轴2、内轴6和输出轴15由左至右同轴心线布置且内轴6位于外轴5之中。因而,本实用新型的整体径向尺寸较小、径向占用空间较小,不仅能够装配使用于径向装配空间较大的汽车中,也能够装配使用于径向装配空间较小的汽车中,适应性较好。同时,第一离合器3和第二离合器4左右并列地布置,取消了它们之间设有的一档主动齿轮和二档主动齿轮,两个离合器外鼓的壳体等外围零件就能够共用。于是,能够降低成本且占用空间较小,也使得整车布置比较容易。此外,本实用新型只增加外轴5、前太阳轮7和前行星轮8,就减少了一档主动齿轮、一档被动齿轮、二档主动齿轮、二档被动齿轮。因而,降低了成本,整体结构也比较简单。
所述第一离合器3和第二离合器4均为多片湿式离合器。因而,能够利用第一离合器3和第二离合器4较大的滑磨热容量,保证本实用新型的换挡平顺无冲击。同时,能够通过第一离合器3和第二离合器4同时结合,实现行星架14的抱死,起到停车驻车的作用,防止汽车滑坡,工作也比较可靠。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一档,驱动电机1正转,第一离合器3的外鼓和内毂断开,第二离合器4的外鼓和内毂结合;动力通过第二离合器4传递给前太阳轮7,前行星轮8和后行星轮11一起一方面绕行星架14的行星轮轴13自转,同时绕前太阳轮7的中心线公转。然后,驱动电机1的动力依次经过输入轴2、第二离合器4、外轴5、前太阳轮7、前行星轮8、后行星轮11、行星轴13及行星架14,最后通过输出轴15输出。此时,形成一档传动比。一档动力路线:驱动电机1、输入轴2、第二离合器4、外轴5、前太阳轮7、前行星轮8、后行星轮11、行星轴13、行星架14、输出轴15。
二档,驱动电机1正转,第一离合器3的外鼓和内毂结合,第二离合器4的外鼓和内毂断开;动力通过第一离合器3传递给后太阳轮12,后行星轮11一方面绕行星架14的行星轮轴13自转,同时绕后太阳轮12的中心线公转。然后,驱动电机1的动力依次经过输入轴2、第一离合器3、内轴6、后太阳轮12、后行星轮1、行星轴13及行星架14,最后通过输出轴15输出。此时,形成二档传动比。二档动力路线:驱动电机1、输入轴2、第二离合器4、外轴5、前太阳轮7、前行星轮8、后行星轮11、行星轴13、行星架14、输出轴15。
倒档,驱动电机1反转,第一离合器3的外鼓和内毂断开,第二离合器4的外鼓和内毂结合;动力通过第二离合器4传递给前太阳轮7,前行星轮8和后行星轮11一起一方面绕行星架14的行星轮轴13自转,同时绕前太阳轮7的中心线公转。然后,驱动电机1的动力依次经过输入轴2、第二离合器4、外轴5、前太阳轮7、前行星轮8和后行星轮11、行星轴13及行星架14,最后通过输出轴15输出。此时,形成一档传动比。一档动力路线:驱动电机1、输入轴2、第二离合器4、外轴5、前太阳轮7、前行星轮8、后行星轮11、行星轴13、行星架14、输出轴15。
档位切换,汽车在一档运行时,变速器自动控制单元根据相关传感器知道车辆行驶状态,进而进行判断,如需加速便进入二档,具体换挡如下;车辆在一档运行达到需换如二档的换挡点时,处于结合状态的第二离合器4逐渐断开,同时处于断开状态的第一离合器3逐渐结合;两个离合器交替切换,直到第二离合器4完全断开,第一离合器3完全结合,整个换挡结束,车辆换入二档。车辆从二档换入一档的过程正好与换入二档的过程相逆,具体如下;车辆在二档运行需换一档时,处于结合状态的第一离合器3逐渐断开,同时处于断开状态的第二离合器4逐渐结合;两个离合器交替切换,直到第一离合器3完全断开,第二离合器4完全结合,整个换挡结束,车辆换入一档。
驻车,切断驱动电机1的电源,第一离合器3的外鼓和内毂结合,第二离合器4的外鼓和内毂结合,行星排整体无法转动。此时,行星架14不能转动,实现驻车功能。
汽车行驶过程中,遇到特殊路段,车轮转速过高出现反拖,此时可以控制离合器的的结合状态实现外鼓与内毂的滑磨来保证安全。
本实用新型没有详细描述的内容均为现有技术。
上面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的描述是对本实用新型作出的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各种各样的修改、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Claims (2)

1.一种双离合器行星排式纯电动汽车变速器,包括驱动电机(1)和一端与该驱动电机(1)的转子相连接的输入轴(2),
包含齿圈(10)、后行星轮(11)、后太阳轮(12)、行星轴(13)、行星架(14)的行星排,以及第一离合器(3)、第二离合器(4),内轴(6)和输出轴(15),
所述后行星轮(11)空套在行星排的行星架(14)的行星轴(13)上且同时与后太阳轮(12)和齿圈(10)相啮合,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外轴(5)、前太阳轮(7)、前行星轮(8),
所述输入轴(2)、内轴(6)和输出轴(15)由左至右同轴心线布置且内轴(6)位于外轴(5)之中,其左、右部分分别伸出于外轴(5)的左、右端之外,
所述前太阳轮(7)和行星排的后太阳轮(12)左右并列地布置且前太阳轮(7)固联于外轴(5)上、后太阳轮(12)固联于内轴(6)伸出于外轴(5)的右端的右部分上,所述前行星轮(8)与后行星轮(11)左右并列地空套在行星排的行星架(14)的行星轴(13)上且前行星轮(8)与前太阳轮(7)啮合,
所述第一离合器(3)和第二离合器(4)左右并列地布置且第一离合器(3)的外鼓和第二离合器(4)的外鼓均与输入轴(2)固联、第一离合器(3)的内毂与内轴(6)伸出于外轴(5)的左端之外的左部分相联接、第二离合器(4)的内毂与外轴(5)相联接,
所述行星排的行星架(14)的右端与输出轴(15)的左端相固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离合器行星排式纯电动汽车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离合器(3)和第二离合器(4)均为多片湿式离合器。
CN201620810983.XU 2016-07-29 2016-07-29 一种双离合器行星排式纯电动汽车变速器 Active CN20585905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810983.XU CN205859059U (zh) 2016-07-29 2016-07-29 一种双离合器行星排式纯电动汽车变速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810983.XU CN205859059U (zh) 2016-07-29 2016-07-29 一种双离合器行星排式纯电动汽车变速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859059U true CN205859059U (zh) 2017-01-04

Family

ID=576530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810983.XU Active CN205859059U (zh) 2016-07-29 2016-07-29 一种双离合器行星排式纯电动汽车变速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859059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72165A (zh) * 2016-07-29 2016-09-28 重庆青山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双离合器行星排式纯电动汽车变速器
CN113858930A (zh) * 2021-10-28 2021-12-31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同轴双电机驱动总成及车辆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72165A (zh) * 2016-07-29 2016-09-28 重庆青山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双离合器行星排式纯电动汽车变速器
CN113858930A (zh) * 2021-10-28 2021-12-31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同轴双电机驱动总成及车辆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972165A (zh) 一种双离合器行星排式纯电动汽车变速器
CN105570392B (zh) 一种纯电动两档变速器
CN105473365B (zh) 用于混合动力车辆的传动系
US7762366B2 (en) Axle drive unit for a hybrid electric vehicle
CN103974843B (zh) 纯电力全轮可驱动的机动车辆的动力传动系
US8157686B2 (en) Power transmission device for a motor vehicle which is equipped with a free wheel mechanism that drives an oil pump
CN104755806B (zh) 用于速度变换传动装置的传动装置
US20150197145A1 (en) Vehicle With Electric Transaxle
CN104827896A (zh) 用于电驱动机动车辆的电动门式车桥
CN106671771A (zh) 具有双速双级行星齿轮减速器的电动全轮驱动装置
CN103770622B (zh) 用于车辆的混合动力推进系统和用于该推进系统的变速器
CN107428233A (zh) 用于机动车辆的电动车桥驱动装置
CN105090390A (zh) 具有共用承载器的行星齿轮组的车辆变速器
CN107191553A (zh) 具有分离双级减速行星系的双速电动全轮驱动
CN106347098B (zh) 一种混合动力汽车动力系统
CN106427523A (zh) 电驱动系统
CN106476605A (zh) 电动全轮驱动
CN104477029B (zh) 一种两档电动汽车的电驱动系统
CN101680519A (zh) 用于汽车特别是全轮驱动汽车的差速机构
CN105539130A (zh) 一种基于单行星排的电驱动桥
TW201417462A (zh) 雙聯電機驅動裝置及其內變速雙聯電機與離合減速驅動裝置
CN205859059U (zh) 一种双离合器行星排式纯电动汽车变速器
CN205780629U (zh) 一种纯电动两档变速器
CN102303522A (zh) 一种汽车三轴式有源传动装置
CN105715785B (zh) 用于机动车辆的电力驱动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