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859054U - 减速机 - Google Patents

减速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859054U
CN205859054U CN201620823396.4U CN201620823396U CN205859054U CN 205859054 U CN205859054 U CN 205859054U CN 201620823396 U CN201620823396 U CN 201620823396U CN 205859054 U CN205859054 U CN 20585905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ductor
motor
shell
gear
tooth res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823396.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吉田俊介
高桥昌宏
岛田英史
永原康平
四十薰
佐藤正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btesco Corp
Original Assignee
Nabtesco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btesco Corp filed Critical Nabtesco Corp
Priority to CN201620823396.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85905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85905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85905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减速机,该减速机能够实现小型化、紧凑化且密封性能良好。该减速机包括:外壳,其具有内齿轮;齿轮架,其支承在所述外壳上;曲轴,其具有偏心部,且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承于所述齿轮架;外齿轮,其被所述曲轴贯穿,能够在与所述内齿轮啮合的同时相对于所述外壳旋转;输入轴,其具有供马达的马达轴插入的凹部;以及传动齿轮,其与设在所述输入轴一端的输入齿轮啮合,对所述曲轴进行驱动,在所述减速机的中心轴线的延伸方向上,所述传动齿轮与所述偏心部相比设在距所述马达较远一侧。

Description

减速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减速机。
背景技术
公知有一种在原动机和工作机或执行机构之间起匹配转速和传递转矩的作用的减速机,详细而言,其利用齿轮的传动比对转速进行转换,将马达、内燃机或其它高速运转的动力减速到所需的转速,并获得较大的转矩。作为一例,以往存在将马达的输出轴与减速机的输入齿轮相连接,从而将马达的动力向减速机传递的方式。
随着减速机的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泛,出现在某些情况下安装减速机的空间受到限制的情况,于是期望减速机小型化、紧凑化的要求也越来越迫切。
此外,由于减速机通常利用齿轮的传动来实现减速,因此在减速机内润滑脂必不可少。由此,在将减速机与马达相匹配使用时,需要避免减速机内的润滑脂泄漏到外部而造成减速机内缺少润滑脂,或者是沿马达的输出轴进入马达内部而对马达造成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基于上述背景而提出来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减速机小型化、紧凑化且密封性能良好的减速机。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技术方案为提供如下所述的减速机,其特征在于,该减速机包括:外壳,其具有内齿轮;齿轮架,其支承在所述外壳上;曲轴,其具有偏心部,且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承于所述齿轮架;外齿轮,其被所述曲轴贯穿,能够在与所述内齿轮啮合的同时相对于所述外壳旋转;输入轴,其具有供马达的马达轴插入的凹部;以及传动齿轮,其与设在所述输入轴一端的输入齿轮啮合,对所述曲轴进行驱动,在所述减速机的中心轴线的延伸方向上,所述传动齿轮与所述偏心部相比设在距所述马达较远一侧。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使马达的输出轴进入到减速机内,节省减速机的安装空间,从而能够使马达与减速机的结构变得小型且紧凑。另外,通过输入轴的输入齿轮与传动齿轮位于距所述马达较远的一侧,从而输入轴上的密封的空间变大。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技术方案为,根据第一技术方案的减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曲轴的数量为两根,配置在相对于所述中心轴线对称的位置。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减少零件的数量,从而降低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第三技术方案为,根据第一技术方案的减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的外周面具有沿平行于所述中心轴线的方向将圆周面局部去掉而成的一个或多个平面。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在安装于所谓使用对象的工作机或执行机构等时,不与其他零部件相干扰,使用者能够根据图纸来进行适当的选择。
本实用新型的第四技术方案为,根据第一技术方案的减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架的远离马达侧的轴向端面设有沿周向排列的多个安装孔。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满足向使用对象安装减速机安装时的安装需要。
本实用新型的第五技术方案为,根据第一技术方案的减速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外壳的内周面的远离马达侧的端部设有油封安装槽,该油封安装槽内安装有由两个油封形成的W型油封,该W型油封用于防止减速机内部的润滑脂从所述外壳与所述齿轮架之间漏出。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由两个油封形成W型油封,因此能够进一步防止润滑脂从减速机内部泄漏到减速机外部。
本实用新型的第六技术方案为,根据第五技术方案的减速机,其特征在于,形成所述W型油封的两个油封以方向相反、即背面相对的方式连结。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两个油封以方向相反、即背面相对的方式连结,不仅能够防止润滑脂从减速机内部泄漏到减速机外部并且能够防止减速机外部的油、异物等进入到减速机内部。
本实用新型的第七技术方案为,根据第一技术方案的减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的外周沿整个周向设有向径向外侧凸出的凸缘部,在该凸缘部沿周向相互隔开间隔地排列设有多个凹陷部,该凹陷部在该凸缘部的外周面开口并且在该凸缘部的远离马达侧的端面开口。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减轻减速机的重量,并且能够增加减速机的散热面积,从而提高减速机自身的散热性。
本实用新型的第八技术方案为,根据第一技术方案的减速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外壳的外周面设有供O型密封圈安装的周向槽。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容易地安装O型密封圈,减轻安装时的工作量。
本实用新型的第九技术方案为,根据第一技术方案的减速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外壳的外周面开口设有用于相对于所述减速机的内部供排润滑脂的给排脂孔。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外壳的外周面开设供排脂孔,使用者在使用减速机时不用另开设孔来供排润滑脂,从而方便在与工作机或执行机构组装的状态下进行维护。
本实用新型的第十技术方案为,根据第一技术方案的减速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齿轮架的远离马达侧的端部设有相位识别部。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构件上设有相位识别部,能够提高安装时的正确性。
本实用新型的第十一技术方案为,根据第一技术方案的减速机,其特征在于,在外壳的远离马达侧的端部设有用于保护油封的保护板。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保护油封,避免油封在减速机的安装作业时被焊接所产生的火花损伤。
本实用新型的第十二技术方案为,根据第一技术方案的减速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齿轮架的基板部的轴向端面上设有沿所述中心轴线的方向凹入的嵌合部,或者所述齿轮架的基板部的外周端部成为嵌合部。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者可以根据情况来采用合适的安装方式来安装减速机。
本实用新型的第十三技术方案为,根据第1技术方案的减速机,其特征在于,
在该减速机的内部支承着输入齿轮。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在减速机内部支承输入齿轮,从而能够使减速机紧凑化。
本实用新型的第十四技术方案为,根据第一技术方案~第十三技术方案中的任一项减速机,其特征在于,该减速机利用伞形齿轮传动机构与所述马达组合在一起,使得所述马达的中心轴线与该减速机的中心轴线相交叉并通过所述伞形齿轮传动机构将马达的旋转动力传递到所述减速机。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对应于使用对象的相应的安装空间安装减速机。
实用新型的效果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能够提供一种使减速机小型化、紧凑化且密封性能良好的减速机。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第1实施方式的减速机的沿其中心轴向剖切的主要部分概略侧剖视的图。
图2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第1实施方式的减速机的概略主视图,是表示减速机的输入端面的图。
图3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第1实施方式的减速机的输出端面的图。
图4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第1实施方式的减速机的概略侧视的、相对于图1转转90°的图。
图5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第1实施方式的减速机的概略立体的图。
图6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第1实施方式的一变形例的减速机的图。
图7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第1实施方式的另一变形例的减速机的图。
图8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第1实施方式的再一变形例的减速机的图。
图9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第2实施方式的减速机的图。
图10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第2实施方式的减速机的概略立体的图。
附图标记说明
1、1A、1B、1C、1’:减速机;2、2’:外壳;3:内齿轮;4、4’:齿轮架;5:曲轴;6:外齿轮;7、7’:W型油封;7a、7b、7a’、7b’:油封;8:传动齿轮;9:周向槽;10:平面;11:安装孔;12:凹陷部;13:给排脂孔;14、14’:主轴承;15:油封安装槽;
具体实施方式
在此所示的内容仅是例示且用于例示性地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叙述该内容的目的在于提供认为是能够最有效且容易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原理与概念性特征的说明的内容。基于这一点,并不打算为了从根本上理解本实用新型而过度示出本实用新型的详细构造,而是用于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明白实际中如何利用配合附图进行的说明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几个方式。另外,需要注意的是附图只是概略表示实施方式,其主旨不在于将实施例限定于此,而且图中例示尺寸、比例等与实际也有可能存在差别。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减速机进行说明。
[第1实施方式]
参照图1~5对本实用新型的第1实施方式的减速机进行说明。图1表示本实用新型的第1实施方式的减速机的沿其中心轴向剖切的主要部分概略侧剖视。图2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第1实施方式的减速机的概略主视图,是表示减速机的输入端面的图。图3表示本实用新型的第1实施方式的减速机的输出端面。图4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第1实施方式的减速机的概略侧视的、相对于图1转转90°的图。图5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第1实施方式的减速机的概略立体图。图6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第1实施方式的一变形例的减速机的图。图7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第1实施方式的另一变形例的图。图8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第1实施方式的再一变形例的图。
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减速机1中,如果基于输入轴的转动而曲轴5转动,外齿轮6与曲轴5的偏心部5a、5b联动而进行摆动转动,因此,通过外齿轮6的转动来使外壳2或齿轮架4转动,能够获得由输入转动减速后的输出转动。
如图1所示,减速机1包括外壳2、齿轮架4、三个曲轴5、外齿轮6以及三个传动齿轮8。输入轴并未图示,在该输入轴的远离电动机侧的端部设有输入齿轮。
外壳2呈大致圆筒状。外壳2的内周面具有内齿轮3,该内齿轮3是通过在该外壳2的内周面形成有多个销槽2b并在该多个销槽2b中分别镶嵌销而成的。各个销构成内齿轮3的齿。内齿轮3与外齿轮6啮合。
另外,在外壳2的内周面的远离马达(未图示)侧的端部设有油封安装槽15,该油封安装槽15内安装有在轴向上并排设置的两个油封7a、7b。该两个油封7a、7b形成W型油封7。通过设置两重油封,能够提高密封性,从而能够更加可靠地防止减速机内部的润滑脂从外壳2与齿轮架4之间泄漏出。另外,虽然在图1中所示出的是两个油封以相同方向连结,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例如如图6所示两个油封7a’、7b’也可以是以方向相反、即背面相对的方式连结。
当然,根据需要也可以仅设置一个油封。
另外,如图4所示,在外壳2的外周沿整个周向设有向径向外侧凸出的凸缘部17,在该凸缘部17的外周面的远离马达侧的端部设有多个凹陷部12。该多个凹陷部12沿外壳2的周向相互隔开间隔地排列设置。该凹陷部12同时在凸缘部17的外周面和凸缘部17的接近马达侧的端面开口。
在外壳2的外周面设有用于相对于减速机1的内部供排润滑脂的给排脂孔13。
另外,在外壳2的外周面设有供作为油封的O型密封圈安装的周向槽9。另外,可以在外壳2的远离马达侧的端部设有用于从远离马达侧覆盖W型油封7而保护W型油封7的保护板19。利用该保护板19来避免油封被减速机1的使用对象进行焊接作业时所产生的火花损伤。
齿轮架4通过主轴承14能相对于外壳2绕减速机的中心轴线转动地支承在外壳2内周面,而以与外壳2设置在同轴上的状态被收容于外壳2。齿轮架4能够相对于外壳2进行相对转动。具体而言,齿轮架4被设置于外壳2的径向内侧,在该状态下,通过在轴向上互相隔开间隔而设置的一对主轴承14被支承为能够相对于外壳2进行相对转动。
另外,对于该主轴承14,可以采用本申请人公司内部自己制造的产品,即在齿轮架4上预先形成相当于轴承内圈的部分,从而进行设置。但不限于此,也可以如图7所示那样不在齿轮架4’上预先形成相当于内圈的部分,而直接安装其他公司制造的轴承成品。
齿轮架4包括基板部4a以及端板部4b。在该齿轮架4的中央部设有贯穿孔4d。基板部4a在贯穿孔4d的周围沿周向等间隔地设有三个曲轴安装孔4e(以下简称为“安装孔4e”),三个安装孔4e在周向上以等间隔设置。
在基板部4a的接近马达侧的端面沿轴向突出有三个轴部4c,该轴部4c与基板部4a形成一体,该轴部4c沿周向等间隔布置。
基板部4a位于齿轮架4的远离马达侧的位置。在基板部4a的径向中央部设有贯穿孔4d。如图3所示,在齿轮架4的远离马达侧的端部设有相位识别部20。对于该相位识别部20的形式没有特别限定,图示中示出缺口的形式,也可以是槽、标记等。
此外,齿轮架4中的基板部4a的远离马达侧的端部的从外壳2露出的部分可以成为与作为使用对象的工作机、执行机构等嵌合的嵌合部,在将减速机1安装与于使用对象时,使用对象的被嵌合部与该嵌合部相嵌合。但不限于此,该嵌合部也可以是在基板部4a的轴向端面设凹部而成。
端板部4b在轴向上位于齿轮架4的接近马达侧的位置。在端板部4b的径向中央部设有贯穿孔4f。该贯穿孔4f和贯穿孔4d以及后面所述的中央部贯穿孔6b构成从减速机的轴向一端贯穿至另一端的中央通孔。
在端板部4b的贯穿孔4f的周围沿周向等间隔地设有三个曲轴安装孔4g(以下简称为“安装孔4g”),三个安装孔4g设在与基板部4a的安装孔4e一一对应的位置。各安装孔4g和各安装孔4g组合成用于安装曲轴的三个曲轴安装用孔。
如图1所示,端板部4b利用螺栓4h紧固于轴部4c的接近马达侧的端面。
另外,如图3所示,齿轮架4的远离马达侧的轴向端面、即输出端面设有沿周向排列的多个安装孔11。在外壳2的外周面的接近马达侧的端部设有供作为油封的O型密封圈安装的周向槽9。
输入轴发挥作为输入驱动马达(图中未示)的驱动力的输入部的作用。该输入轴可以是能转动地贯穿安装所述中央通孔内的作为减速机1的一部件的输入轴,在该种情况下,输入轴的接近马达侧的端部与马达的输出轴相连接。所述输入轴也可以由马达的输出轴兼任。在输入轴的顶端部的外周面设有输入齿轮。另外,如图8所示,也可以不在输入轴的顶端部处的外周面设置输入齿轮18,而是在减速机1的内部利用轴承22来支承着独立的输入齿轮18。
三个曲轴5分别设于三个曲轴安装用孔(参照图2)。各曲轴5各自被一对曲轴轴承16a、16b支承为能够绕中心轴线相对于齿轮架4转动(参照图1)。具体而言,在各曲轴5的从轴向的一端起至指定长度的轴向内侧的部分安装有第一曲轴轴承16a,该第一曲轴轴承16a被安装于基板部4a的安装孔4e。另外,在各曲轴5的轴向的另一端部安装有第二曲轴轴承16b,该第二曲轴轴承16b被安装于端板部4b的安装孔4g。据此,曲轴5能够转动地被支承于基板部4a及端板部4b。
各曲轴5具有曲轴主体5c和与该曲轴主体5c一体形成的第一偏心部5a、第二偏心部5b。第一偏心部5a和第二偏心部5b沿轴向排列设在被两个曲轴轴承16a、16b支承的部分之间。第一偏心部5a和第二偏心部5b分别呈圆柱形状,均在相对于曲轴主体5c的轴心偏心的状态下,从曲轴主体5c向径向外侧突出。第一偏心部5a和第二偏心部5b分别从轴心以指定的偏心量偏心,并被设置成互相具有指定角度的相位差。
减速机1具有两个外齿轮6,该两个外齿轮6位于由外壳2的内周面、基板部4a以及端板部4b所围成的内部空间中,两个外齿轮6在轴向上排列布置,并且,该两个外齿轮6通过滚子轴承21分别安装于各曲轴5的第一、第二偏心部5a、5b。在此,由于两个外齿轮相同,因此仅对安装于第一偏心部5a的外齿轮进行说明。
外齿轮6具有略小于外壳2的内径的大小。外齿轮6具有外齿6a、中央部贯穿孔6b、三个偏心部贯穿孔6c以及三个轴部贯穿孔6d。
中央部贯穿孔6b设于外齿轮6的径向中央部。输入轴以与中央部贯穿孔6b之间具有游隙的状态贯穿于中央部贯穿孔6b。
三个偏心部贯穿孔6c在外齿轮6以在周向上等间隔的方式设于中央部贯穿孔6b的周围。各曲轴5的第一偏心部5a在与各偏心部贯穿孔6c之间安装有滚子轴承21的状态下分别贯穿于各偏心部贯穿孔6c。
三个轴部贯穿孔6d在外齿轮6以在周向上等间隔的方式设于中央部贯穿孔6b的周围。各轴部贯穿孔6d在周向上分别设于相邻的偏心部贯穿孔6c间的位置。在各轴部贯穿孔6d中以具有游隙的状态贯穿有相对应的轴部4c。
如此曲轴5贯穿外齿轮6,如果各曲轴5转动而偏心部偏心转动,外齿轮6与该偏心部5a的偏心转动联动,一边与内齿轮3啮合一边摆动转动,从而该外齿轮6相对于外壳2旋转。
传动齿轮8用于将转动传递给对应的曲轴5。各传动齿轮8分别外嵌于设在对应的曲轴5的轴主体5c的远离马达侧的端部,并与设在输入轴一端的输入齿轮啮合。各传动齿轮8绕与曲轴5的转动轴相同的轴线与曲轴5一体转动,从而对曲轴5进行驱动。另外,传动齿轮8设在曲轴5的第一、第二偏心部5a、5b的远离马达的一侧。
在减速机1本身具有输入轴的情况下,本实施方式的减速机1可以利用伞形齿轮传动机构与马达组合在一起,使得马达的中心轴线与该减速机1的中心轴线相交叉,通过所述伞形齿轮传动机构将马达的旋转动力传递到减速机1。
根据以上第1实施方式,可以起到以下所示效果。
由于输入轴的输入齿轮与传动齿轮8在减速机1中位于远离马达的一侧,因此在马达的输出轴兼作减速机的输入轴的情况下,使马达的输出轴进入到减速机1内,从而使得减速机1和马达组合起来的组合体的轴向长度得到缩减,从而能够节省减速机1的安装空间,实现减速机1和马达的组合体的小型化、紧凑化。另外,由于输入轴的输入齿轮与传动齿轮8在减速机1中位于远离马达的一侧,因此使得输入轴的与齿轮架4之间在轴向上的可进行密封的长度较大,输入轴上的密封空间变大,能够提高密封性。另外,在减速机1的内部支承输入齿轮,从而能够使减速机紧凑化。
此外,由于在外壳2的外周面设有供作为油封的O型密封圈安装的周向槽9。因此,为O型密封圈预留了安装位置,从而能够容易安装O型密封圈。
在外壳2的内周面远离马达(未图示)侧的端部之间的油封安装槽内安装有在轴向上并排设置的两个油封7a、7b,该两个油封7a、7b成为W型油封,从而能够进一步防止润滑脂从减速机1内部泄漏。另外该两个油封7a、7b也可以方向相反、即背面相对的方式连结,由此不仅能够防止润滑脂从减速机内部泄漏还能够防止减速机1外部的油、异物等进入到减速机1内部。
另外,外壳2的远离马达端部还设有用于保护油封7a、7b的保护板19,因而还能保护油封,避免油封被减速机1的使用对象进行焊接作业时所产生的火花损伤。
而且,在以往的减速机中,在外壳的外周面没有预先设有给排脂孔,而是在轴上面设有给排脂孔,因此某些特殊的组装状态下无法直接使用,从而有时维护不方便。采用本实施方式的减速机1,由于在外壳2的外周面开口设有用于相对于减速机1的内部供排润滑脂的给排脂孔13,因此在任何情况下可以直接使用,方便在与工作机或执行机构组装的状态下进行维护。
在外壳2的凸缘部17的外周面的远离马达侧的端部以沿着周向相互隔开间隔的方式设有多个凹陷部12。由此,能够减轻减速机自身的重量,同时还能增加减速机自身的散热面积,从而提高散热性。
此外,由于齿轮架4中的基板部4a的外周端部可以成为与工作机、执行机构等嵌合的嵌合部,或者该嵌合部也能够以在基板部4a的轴向端面处凹入的方式设置。由此,使用者可以根据情况来采用合适的安装方式来安装减速机。
采用本实施方式的齿轮架4的马达较远侧的轴向端面、即输出端面设有沿周向排列的多个安装孔。由此,能够满足减速机安装时的安装需要。
在齿轮架4的远离马达侧的端部设有相位识别部20。由此能够提高安装时的正确性。
[第2实施方式]
接着参照图9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第3实施方式。第2实施方式与第1实施方式的区别在于,在第3实施方式中,减速机1’的外壳2’的外周面具有沿平行于减速机1’的中心轴线的方向将外壳的圆周面局部去掉而成的四个平面。
通过采用第2实施方式,由于对减速机的外壳的外周面进行切割,能够在将减速机安装于工作机或执行机构等时,不与其他零部件相干扰,使用者能够根据图纸来进行适当的选择。
另外,虽然第2实施方式中平面的数量为四个,但不限定于此,也可以为一个平面或者其他数量的多个平面。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第3实施方式]
第3实施方式与第1实施方式的区别在于,在第3实施方式中减速机的曲轴数量为两根,且该两根曲轴配置在相对减速机的中心轴线对称的位置。因此,传动齿轮、曲轴安装用孔、偏心部贯穿孔、轴部贯穿孔也各自相应地设有两个。第3实施方式的其余结构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
通过采用第3实施方式,能够减少减速机的零件数量,降低成本。
以上详细说明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例,但这些只不过是例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并不是对权利要求书进行限定。在权利要求书所记载的技术中,包含对以上所例示的具体例进行各种变形、变更后的技术方案。本说明书或附图所说明的技术特征单独或者通过各种组合来发挥技术实用性,并不限定于申请时的权利要求所记载的组合。另外,本说明书或附图所例示的技术同时实现多个技术目的,而实现其中的一个技术目的本身就具有技术实用性。

Claims (14)

1.一种减速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壳,其具有内齿轮;
齿轮架,其支承在所述外壳上;
曲轴,其具有偏心部,且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承于所述齿轮架;
外齿轮,其被所述曲轴贯穿,能够在与所述内齿轮啮合的同时相对于所述外壳旋转;
输入轴,其具有供马达的马达轴插入的凹部;以及
传动齿轮,其与设在所述输入轴一端的输入齿轮啮合,对所述曲轴进行驱动,
在所述减速机的中心轴线的延伸方向上,所述传动齿轮与所述偏心部相比设在距所述马达较远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速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曲轴的数量为两根,配置在相对于所述中心轴线对称的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速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壳的外周面具有沿平行于所述中心轴线的方向将圆周面局部去掉而成的一个或多个平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速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齿轮架的远离马达侧的轴向端面设有沿周向排列的多个安装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速机,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外壳的内周面的远离马达侧的端部设有油封安装槽,该油封安装槽内安装有由两个油封形成的W型油封,该W型油封用于防止减速机内部的润滑脂从所述外壳与所述齿轮架之间漏出。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减速机,其特征在于,
形成所述W型油封的两个油封以方向相反、即背面相对的方式连结。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速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壳的外周沿整个周向设有向径向外侧凸出的凸缘部,在该凸缘部沿周向相互隔开间隔地排列设有多个凹陷部,该凹陷部在该凸缘部的外周面开口并且在该凸缘部的远离马达侧的端面开口。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速机,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外壳的外周面设有供O型密封圈安装的周向槽。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速机,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外壳的外周面开口设有用于相对于所述减速机的内部供排润滑脂的给排脂孔。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速机,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齿轮架的远离马达侧的端部设有相位识别部。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速机,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外壳的远离马达侧的端部设有用于保护油封的保护板。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速机,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齿轮架的基板部的轴向端面上设有供使用对象嵌合的沿所述中心轴线的方向凹入的嵌合部,或者所述齿轮架的基板部的外周端部成为供使用对象嵌合的嵌合部。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速机,其特征在于,
在该减速机的内部支承着所述输入齿轮。
14.根据权利要求1~13中任一项所述的减速机,其特征在于,
该减速机利用伞形齿轮传动机构与所述马达组合在一起,使得所述马达的中心轴线与该减速机的中心轴线相交叉并通过所述伞形齿轮传动机构将马达的旋转动力传递到所述减速机。
CN201620823396.4U 2016-07-29 2016-07-29 减速机 Active CN20585905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823396.4U CN205859054U (zh) 2016-07-29 2016-07-29 减速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823396.4U CN205859054U (zh) 2016-07-29 2016-07-29 减速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859054U true CN205859054U (zh) 2017-01-04

Family

ID=576533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823396.4U Active CN205859054U (zh) 2016-07-29 2016-07-29 减速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859054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538702A (zh) * 2017-09-22 2019-03-29 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变速器
TWI656714B (zh) * 2017-04-20 2019-04-11 日商日本電產新寶股份有限公司 諧波齒輪減速機單元以及具備該單元的動力單元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56714B (zh) * 2017-04-20 2019-04-11 日商日本電產新寶股份有限公司 諧波齒輪減速機單元以及具備該單元的動力單元
CN109538702A (zh) * 2017-09-22 2019-03-29 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变速器
CN109538702B (zh) * 2017-09-22 2022-07-08 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变速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884289B (zh) 车辆用动力传递装置
CN106816970A (zh) 电机
JP7039949B2 (ja) 車両用駆動装置
US20120032538A1 (en) Rotational electrical machine and vehicle drive device
CN106737816A (zh) 舵机及机器人
CN205859053U (zh) 减速机
US20130017916A1 (en) Vehicle drive device
CN205859054U (zh) 减速机
US20160061292A1 (en) Eccentric oscillation gear device and torque adjusting method therefor
KR20080045176A (ko) 소형의 축방향 플럭스 모터 드라이브
US11746884B2 (en) Power transmission device
WO2012117798A1 (ja) 車両用駆動装置
CN107856526A (zh) 动力驱动装置
US5472387A (en) Self aligning planetary gear transmissions
JP6962454B2 (ja) 回転電機
CN107202154A (zh) 驱动装置的轴支承构造
US2473250A (en) Dual ratio gearing
JP2012037016A (ja) 車両の駆動装置
TWI698303B (zh) 旋轉台用減速機
WO2020225582A1 (ja) 回転電機
US7591749B2 (en) Electrically variable transmission with one or more off-axis motor/generators
CN205896114U (zh) 减速机
JP5261461B2 (ja) 車両用駆動装置
KR0174167B1 (ko) 자동변속기
JP2020159216A (ja) 車両用駆動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