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850107U - 拉背装置 - Google Patents

拉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850107U
CN205850107U CN201620549929.4U CN201620549929U CN205850107U CN 205850107 U CN205850107 U CN 205850107U CN 201620549929 U CN201620549929 U CN 201620549929U CN 205850107 U CN205850107 U CN 20585010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ction
pipe portion
fixing hole
rank
seg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549929.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赖尔·克里斯多弗亨利尼可拉斯
王罗平
提特·罗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UANGYU INDUSTRIAL Co Ltd
Beto Engineering and Marketing Co Ltd
Expectations LLC
Original Assignee
SHUANGYU INDUSTRIAL Co Ltd
Expectations LL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UANGYU INDUSTRIAL Co Ltd, Expectations LLC filed Critical SHUANGYU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549929.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85010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85010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85010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ehabilitation Too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拉背装置,包括相互间隔且平行设置的二连接管、水平设置并与连接管前端连接的一第一U型杆、朝向使用者方向倾斜并与连接管上端连接的一第二U型杆、可拆卸地螺设在连接管及第二U型杆的螺固件、与位于各连接管后端并与第一U型杆连接的二把手;由于第二U型杆朝向使用者方向倾斜,使得设置在第二U型杆的压板可以直接方便地压抵使用者的大腿,而且利用螺固件可拆卸地螺设在第二U型杆的不同位置的调整孔以调整不同使用者的大腿厚度,还可依使用者使用的方式或不同手长以握住把手的不同处进行使用,不但方便不同使用者拉背使用,而且结构精简,方便使用者携带以及调整使用。

Description

拉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健身器材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拉背装置。
背景技术
各行各业的工作者辛勤工作一天下来,经常会有腰酸背痛的不适感。市面上有许多的健身器材可供使用者以上下摆动椅背的方式拉伸背部肌肉。
而一般市售的拉背机主要可区分为上拉背式及下拉背式;上拉背式主要是强化上腹部、上腰部、上背部等肌肉力量,这些肌肉有力量,上部脊椎就会更加稳定,其便可以预防驼背的产生;下拉背式主要是强化下腹部、下腰部、下背部等肌肉力量,这些肌肉有力量,下部脊椎就会更加稳定,其可以改善腰酸背痛的问题。
因此,目前上述两种市售的拉背机并无法全面锻练腹部、腰部、背部等肌肉,就此而言,其功能实在过于局限;而且若是使用运动健身器材的话,又必须考虑到放置的空间以及收纳的方便性,并不是用于大部分的使用者。
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设计人乃针对习知技术的缺点而加以改良,经多年从事于此一行业的经验,于是创作出本实用新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方便不同使用者拉背使用,而且结构精简,方便使用者携带以及调整使用的拉背装置。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主要通过下列的技术手段,来实现上述的目的。
一种拉背装置,包括:
二连接管,相互间隔且水平设置,各连接管具有一水平管部以及一倾斜管部,该倾斜管部设置在该水平管部的外侧且朝该水平管部的后侧倾斜,该倾斜管部远离该水平管部的一侧设置有一螺孔;
一第一U型杆,具有一第一横杆段以及二第一连接杆段,该第一横杆段的两端分别与该二第一连接杆段连接,二第一连接杆相互平行设置,且该第一横杆段与二第一连接杆段垂直设置,各第一连接杆段从相对应的各连接管的该水平管部的前侧朝向后侧穿插固定;
一第二U型杆,具有一第二横杆段以及二第二连接杆段,该第二横杆段与该第一横杆段平行,该第二横杆段的两端分别与二第二连接杆段连接,且该第二横杆段与各第二连接杆段垂直设置,二第二连接杆段相互平行设置,二第二连接杆段分别从相对应的各连接管的该倾斜管部的上侧朝向下侧穿插,使该第二U型杆朝向使用者方向倾斜,各第二连接杆段轴向方向的外侧具有上下间隔设置的多个调整孔;
一螺固件,可拆卸地螺设在各倾斜管部的该螺孔,并穿经这些调整孔的其中之一;以及
二把手,分别与二第一连接杆段穿插固定在该水平管部的一端。
进一步,该拉背装置还包括至少一保护环套,包覆在该第一U型杆的该第一横杆段的外周围。
进一步,该拉背装置还包括二压板,各压板具有一板体及一轨槽,该轨槽从该板体的顶部朝上延伸设置,该轨槽可偏摆地套设在该第二U型杆的该第二横杆段。
进一步,该板体远离该轨槽的一侧呈弧形。
进一步,各第一连接杆段具有一第一固定孔及一第二固定孔,各连接管的该水平管部邻近相对应的该第一连接杆段的一端具有一第三固定孔,各把手邻近相对应的该水平管部的一端具有一第四固定孔,该第一固定孔相对应该第三固定孔设置,并通过一第一固定件同时穿插该第一固定孔及该第三固定孔而进行固定,该第二固定孔相对应该第四固定孔设置,并通过一第二固定件同时穿插该第二固定孔及该第四固定孔而进行固定。
进一步,该第二固定件固设一V型弹片,该V型弹片设置在各把手与相对应的该第一连接杆段连接处内部,该V型弹片的一端固定在该第二固定件,该V型弹片的另一端弹性地抵靠在该把手的一内壁。
进一步,该螺固件包括一螺杆及一旋钮,该螺杆从该旋钮的一轴向方向中央处朝外延伸设置,该螺杆通过该旋钮的转动而可拆卸地螺设在各倾斜管部的该螺孔,并穿经这些调整孔的其中之一。
进一步,各把手呈U字型,具有一阶层管段、一弯管段、一握管段,该弯管段的两端分别连接该阶层管段与该握管段,该阶层管段具有依序相互连接的一第一阶管部、一第二阶管部、一第三阶管部,该第二阶管部的两端分别连接该第一阶管部及该第三阶管部,该第一阶管部的外径等于相对应的该第一连接管的内径,使该第一阶管部插入相对应的该第一连接管段,且该第四固定孔设置在该第一阶管部,该第二阶管部的外径等于相对应的该第一连接管段的外径,该第三阶管部的外径大于该第二阶管部的外径,且该第三阶管部远离该第二阶管部的一端与该弯管段连接,该握管段相对该阶层管段朝上倾斜一角度。
本实用新型拉背装置由于第二U型杆朝向使用者方向倾斜,使得压板可以直接方便地压抵使用者的大腿,而且利用螺固件,即螺杆及旋钮的搭配,穿经不同位置的调整孔以调整不同使用者的大腿厚度,更可依使用者使用的方式或不同手长以握住把手的不同处如阶层管段或握管段进行使用,不但方便不同使用者拉背使用,而且结构精简,方便使用者携带以及调整使用。
附图说明
图1表示本实用新型拉背装置的前视分解示意图。
图2表示本实用新型拉背装置的前视立体示意图。
图3表示本实用新型拉背装置的后视分解示意图。
图4表示本实用新型拉背装置的后视立体示意图。
图5表示本实用新型拉背装置的侧视示意图。
图6表示图5沿线段A-A的剖视示意图。
图7表示图5沿线段B-B的剖视示意图。
图8表示本实用新型拉背装置调整的高度最高时的侧视示意图。
图9表示本实用新型拉背装置调整的高度最低时的侧视示意图。
图10表示本实用新型拉背装置的压板朝前偏摆的侧视示意图。
图11表示本实用新型拉背装置的压板朝后偏摆的侧视示意图。
图12表示本实用新型拉背装置于一第一使用状态的示意图。
图13表示本实用新型拉背装置于一第二使用状态的示意图。
【符号说明】
100 拉背装置 1 连接管
11 水平管部 111 第三固定孔
12 倾斜管部 121 螺孔
2 第一U型杆 21 第一横杆段
22 第一连接杆段 221 第一固定孔
222 第二固定孔 23 保护环套
3 第二U型杆 31 第二横杆段
32 第二连接杆段 321 调整孔
33 压板 331 板体
332 轨槽 4 螺固件
41 螺杆 42 旋钮
5 把手 51 阶层管段
511 第一阶管部 512 第二阶管部
513 第三阶管部 514 第四固定孔
52 弯管段 53 握管段
6 V型弹片 200 座椅
300 使用者 310 膝盖
320 大腿 330 手
340 身体 H 垂直距离
h 垂直距离 P1 第一固定件
P2 第二固定件。
具体实施方式
关于本实用新型借以达到上述目的的技术手段,兹以下列实施型态配合图标于下文作详细说明,必能深入了解并认同本实用新型。
请同时参考图1至图13,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拉背装置100,包括二连接管1、一第一U型杆2、一第二U型杆3、一螺固件4、以及二把手5。
二连接管1相互间隔且水平设置,各连接管1具有一水平管部11以及一倾斜管部12,倾斜管部12设置在水平管部11的外侧且朝水平管部11的后侧倾斜,倾斜管部12远离水平管部11的一侧设置有一螺孔121。
第一U型杆2具有一第一横杆段21以及二第一连接杆段22,第一横杆段21的两端分别与二第一连接杆段连接22,二第一连接杆22相互平行设置,且第一横杆段21与各第一连接杆段22垂直设置,各第一连接杆段22从相对应的各连接管1的水平管部11的前侧朝向后侧穿插固定。
第二U型杆3具有一第二横杆段31以及二第二连接杆段32,第二横杆段31与第一横杆段21平行,第二横杆段31的两端分别与二第二连接杆段32连接,且第二横杆段31与各第二连接杆段32垂直设置,二第二连接杆段32相互平行设置,二第二连接杆段32分别从相对应的各连接管1的倾斜管部12的上侧朝向下侧穿插,各第二连接杆段32轴向方向的外侧具有上下间隔设置的多个调整孔321。
请参考图8及图9所示,当螺固件4穿经最接近第二连接杆段32底端的调整孔321时,第二横杆段31与第一连接杆段22之间的垂直距离H为最大(如图8所示);而当螺固件4穿经最接近第二横杆段31的调整孔321时,第二横杆段31与第一连接杆段22之间的垂直距离h为最小(如图9所示);借此通过螺固件4穿经不同位置的调整孔321,调整第二横杆段31与第一连接杆段22之间的距离,进而提供具有不同大腿320厚度的使用者适用,提升广泛的使用适应度。
螺固件4可拆卸地螺设在各倾斜管部12的螺孔121,并穿经其中一调整孔321;请参考图1至图4、图5以及图7所示,螺固件4可包括一螺杆41及一旋钮42,螺杆41从旋钮42的一轴向方向中央处朝外延伸设置,螺杆41通过旋钮42的转动而可拆卸地螺设在各倾斜管部12的螺孔121,并穿经其中一调整孔321。
二把手5分别与二第一连接杆段22穿插固定在水平管部11的一端。
其中,各第一连接杆段22具有一第一固定孔221及一第二固定孔222,各连接管1的水平管部11邻近相对应的第一连接杆段22的一端具有一第三固定孔111,各把手5邻近相对应的水平管部11的一端具有一第四固定孔514,第一固定孔221相对应第三固定孔111设置,并通过一第一固定件P1同时穿插第一固定孔221及第三固定孔111而进行固定,第二固定孔222相对应第四固定孔514设置,并通过一第二固定件P2同时穿插第二固定孔222及第四固定孔514而进行固定。
再者,各把手5大致呈U字型,具有一阶层管段51、一弯管段52、以及一握管段53,弯管段52的两端分别连接阶层管段51与握管段53,阶层管段51具有依序相互连接的一第一阶管部511、一第二阶管部512、以及一第三阶管部513,第二阶管部512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一阶管部511及第三阶管部513,第一阶管部511的外径约等于相对应的第一连接管22的内径,使第一阶管部,511可插入相对应的第一连接管段22,且第四固定孔514设置在第一阶管部511,第二阶管部512的外径约等于相对应的第一连接管段22的外径,第三阶管部513的外径大于第二阶管部512的外径,且第三阶管部513远离第二阶管部512的一端与该弯管段512连接,握管段513相对阶层管段51朝上倾斜一角度。
请再同时参考图1至图4、图5以及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固定件P2固设有一V型弹片6,V型弹片6设置在各把手5与相对应的第一连接杆段22连接处内部,V型弹片6的一端固定在第二固定件P2,V型弹片6的另一端弹性地抵靠在把手5的一内壁,借此可更快速将把手5与相对应的第一连接杆段22连接固定与分离。
另外,本实用新型拉背装置100还可包括至少一保护环套23,包覆在第一U型杆2的第一横杆段21的外周围;保护环套23可为缓冲或弹性材质所制,借以保护使用者300的膝盖310;而保护环套23的数量可为一个、两个、或者是两个以上,本实用新型以两个为图例说明,其表示相对应使用者双腿的使用位置设置,但并不以此为限。
再者,请参考图1至图4、图10及图11所示,本实用新型拉背装置100还可包括二压板33,各压板33具有一板体331及一轨槽332,轨槽332从板体331的顶部朝上延伸设置,轨槽332可偏摆地套设在第二U型杆3的第二横杆段31,而板体331远离轨槽332的一侧略呈弧形,借此利用各压板33可相对第二横杆段31偏摆以及略呈弧形的板体331的设置,以符合人体工学的方式压抵使用的大腿处,以搭配不同使用者300的大腿320形状,并提高使用时的舒适度。
请参考图12及图13所示,其分别表示本实用新型一第一使用状态及一第二使用状态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拉背装置100可设置在一座椅200上(本实用新型以此为图例说明,但并不以此为限),使用者300可以将双腿穿经第一U型杆2及第二U型杆3之间,使膝盖310的内侧恰可抵靠住第一U型杆2的第一横杆段21或者是包覆在第一横杆段21外周围的保护环套23,而第二U型杆3的各第二连接杆段32因与相对应的连接管1的倾斜管部12连接,使得第二U型杆3朝向使用者300的方向倾斜设置,借此通过二压板33的板体331靠抵使用者300的大腿320上侧,而使用者300可以通过螺固件4穿经不同的调整孔321以调整适合的使用高度;而使用者300的双手330可以握住各把手5的阶层管段51(如图12所示)或者是握住握管段53(如图13所示),可依据使用者300使用的舒适度进行变换,即可依使用者300的不同手长而适用不同的使用状态。
在拉背进行时,使用者300可以握住把手5朝下施力,此时使用者300的身体340部分会朝上并上挺拉伸,而由于使用者300的膝盖310内侧靠抵第一U型杆2的第一横杆段21或者是包覆在第一横杆段21外周围的保护环套23,且二压板33的板体331靠抵使用者300的大腿320上侧,使得使用者300的下半身已被固定,借此以将使用者300的上半身(身体340)朝上拉伸,进而拉伸使用者的胸部、腹部、以及背部(包括脊椎及颈椎)等,达到拉伸使用者上半身的功效。
借由上述的结构,由于第二U型杆3朝向使用者300方向倾斜,使得压板33可以直接方便地压抵使用者300的大腿320,而且利用螺固件4(螺杆41及旋钮42的搭配),穿经不同位置的调整孔321以调整适合不同使用者300的大腿320厚度,还可依使用者300使用的方式或不同手长以握住把手5的不同处(如阶层管段51或握管段53)进行使用,不但方便不同使用者300拉背使用,而且结构精简,方便使用者携带以及调整使用。
以上所述实施型态所揭示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故举凡数值的变更或等效组件的置换仍应隶属本实用新型的的范畴。
由以上详细说明,可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明了本实用新型的确可达成前述目的,实已符合专利法的规定,爰提出专利申请。

Claims (8)

1.一种拉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二连接管,相互间隔且水平设置,各连接管具有一水平管部以及一倾斜管部,该倾斜管部设置在该水平管部的外侧且朝该水平管部的后侧倾斜,该倾斜管部远离该水平管部的一侧设置有一螺孔;
一第一U型杆,具有一第一横杆段以及二第一连接杆段,该第一横杆段的两端分别与该二第一连接杆段连接,二第一连接杆相互平行设置,且该第一横杆段与二第一连接杆段垂直设置,各第一连接杆段从相对应的各连接管的该水平管部的前侧朝向后侧穿插固定;
一第二U型杆,具有一第二横杆段以及二第二连接杆段,该第二横杆段与该第一横杆段平行,该第二横杆段的两端分别与二第二连接杆段连接,且该第二横杆段与各第二连接杆段垂直设置,二第二连接杆段相互平行设置,二第二连接杆段分别从相对应的各连接管的该倾斜管部的上侧朝向下侧穿插,使该第二U型杆朝向使用者方向倾斜,各第二连接杆段轴向方向的外侧具有上下间隔设置的多个调整孔;
一螺固件,可拆卸地螺设在各倾斜管部的该螺孔,并穿经这些调整孔的其中之一;以及
二把手,分别与二第一连接杆段穿插固定在该水平管部的一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背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一保护环套,包覆在该第一U型杆的该第一横杆段的外周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背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二压板,各压板具有一板体及一轨槽,该轨槽从该板体的顶部朝上延伸设置,该轨槽可偏摆地套设在该第二U型杆的该第二横杆段。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拉背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板体远离该轨槽的一侧呈弧形。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背装置,其特征在于:各第一连接杆段具有一第一固定孔及一第二固定孔,各连接管的该水平管部邻近相对应的该第一连接杆段的一端具有一第三固定孔,各把手邻近相对应的该水平管部的一端具有一第四固定孔,该第一固定孔相对应该第三固定孔设置,并通过一第一固定件同时穿插该第一固定孔及该第三固定孔而进行固定,该第二固定孔相对应该第四固定孔设置,并通过一第二固定件同时穿插该第二固定孔及该第四固定孔而进行固定。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拉背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二固定件固设一V型弹片,该V型弹片设置在各把手与相对应的该第一连接杆段连接处内部,该V型弹片的一端固定在该第二固定件,该V型弹片的另一端弹性地抵靠在该把手的一内壁。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背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螺固件包括一螺杆及一旋钮,该螺杆从该旋钮的一轴向方向中央处朝外延伸设置,该螺杆通过该旋钮的转动而可拆卸地螺设在各倾斜管部的该螺孔,并穿经这些调整孔的其中之一。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拉背装置,其特征在于:各把手呈U字型,具有一阶层管段、一弯管段、一握管段,该弯管段的两端分别连接该阶层管段与该握管段,该阶层管段具有依序相互连接的一第一阶管部、一第二阶管部、一第三阶管部,该第二阶管部的两端分别连接该第一阶管部及该第三阶管部,该第一阶管部的外径等于相对应的该第一连接管的内径,使该第一阶管部插入相对应的该第一连接管段,且该第四固定孔设置在该第一阶管部,该第二阶管部的外径等于相对应的该第一连接管段的外径,该第三阶管部的外径大于该第二阶管部的外径,且该第三阶管部远离该第二阶管部的一端与该弯管段连接,该握管段相对该阶层管段朝上倾斜一角度。
CN201620549929.4U 2016-06-08 2016-06-08 拉背装置 Active CN20585010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549929.4U CN205850107U (zh) 2016-06-08 2016-06-08 拉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549929.4U CN205850107U (zh) 2016-06-08 2016-06-08 拉背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850107U true CN205850107U (zh) 2017-01-04

Family

ID=576383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549929.4U Active CN205850107U (zh) 2016-06-08 2016-06-08 拉背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85010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84009A (zh) * 2017-05-31 2017-07-28 杭州厚谋创意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推压式漆盖韧性训练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84009A (zh) * 2017-05-31 2017-07-28 杭州厚谋创意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推压式漆盖韧性训练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361128B2 (en) Exercising apparatus
WO2007143035A3 (en) Abdominal exercise chair with flexible back bar and rotating seat
WO2015023089A1 (ko) 척추 및 허리 보호를 위한 의자
CN107495705A (zh) 一种多功能坐姿矫正二联垫
CN205963510U (zh) 一种康复与健康专用椅
JP6596764B2 (ja) 禅チェアー
CN205850107U (zh) 拉背装置
US10814162B2 (en) Exercise equipment for strengthening pelvis
CN206949933U (zh) 一种健身椅
US9186544B1 (en) Multi-functional and collapsible exercise device and associated use thereof
US20200297122A1 (en) Body support
CN204427296U (zh) 瑜伽球椅
JP3769656B1 (ja) 椅子
CN109646885A (zh) 一种多用途平衡健身器
CN203710620U (zh) 一种扩胸运动健身器械
CN201076205Y (zh) 多功能健身椅
CN205759428U (zh) 腰腹健身椅
CN205494816U (zh) 单双杠美腰机健腹器
CN204428704U (zh) 仰卧起坐健身辅助器
CN204319617U (zh) 双腿负重练习架
CN217567308U (zh) 一种护理康复用力量锻炼装置
CN203483791U (zh) 多功能健身椅
CN202506052U (zh) 一种健身器
CN205867427U (zh) 人体纵向拉伸滑杆装置
CN210096780U (zh) 一种骨科用腿部恢复锻炼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