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845992U - 太阳能组件的排版定位及测量模具 - Google Patents

太阳能组件的排版定位及测量模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845992U
CN205845992U CN201620825149.8U CN201620825149U CN205845992U CN 205845992 U CN205845992 U CN 205845992U CN 201620825149 U CN201620825149 U CN 201620825149U CN 205845992 U CN205845992 U CN 20584599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olar components
location
die
typesetting
measure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825149.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马少华
何海鹏
李小卫
李元荣
赵邦桂
张武新
李鹏
魏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tional power investment group Qinghai the Yellow River Electric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State Power Investment Corp Xian Solar Pow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PI SOLAR POWER XI'A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PI SOLAR POWER XI'AN Co Ltd filed Critical CPI SOLAR POWER XI'A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825149.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84599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84599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84599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Landscapes

  • A Measuring Device Byusing Mechanical Method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太阳能组件的排版定位及测量模具,包括本体,通过在本体的不同位置上上设置第一切槽、第二切槽、第三切槽形成下首位移模具单元、上首位移模具单元、左右位移模具单元;通过在本体的上部及下部分别设置第一凸块及第二凸块形成片间距模具单元以及串间距模具单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太阳能组件的排版定位及测量模具可有效地对组件进行下首位移、上首位移、左右位移、片间距以及串间距的测量,结构简单,弥补了用钢尺测量容易造成的定位不准、读数误差、损坏电池等缺陷;并可稳定控制组件的整体位移,从而减少组件的不良率,美化组件外观,减少经济损失,有效降低了组件的生产成本。

Description

太阳能组件的排版定位及测量模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伏组件制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太阳能组件的排版定位及测量模具。
背景技术
太阳能是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能源,如果从太阳能获得电力,将造福人类,人们通过光伏效应制造太阳能太阳电池进行光电变换来实现。它同以往其它电源发电原理完全不同,具有以下特点:①无枯竭危险;②绝对干净(无公害);③不受资源分布的地域限制;④可在用电处就近发电;⑤能源质量高;⑥使用者在感情上容易接受;⑦获得能源花费的时间短。不足之处是:①照射的能量分布密度小,即要占用巨大的面积;②获得的能源同四季、昼夜及阴晴等气象条件有关。但总的说来,瑕不掩瑜,作为新能源,太阳能具有极大优点,因此受到世界各国青睐。它是一种清洁、高效和永不衰竭的新能源,是重要的可再生能源之一。
随着太阳能行业的发展,太阳能组件在制作过程中会有很多的质量问题,技术部和质量部需要通力合作,把各种问题汇总起来,对出现频率最高的几项进行重点分析,寻找可行的解决方案,以减少组件制作的成本。在所有的质量问题中,串间距、整体移位问题是组件生产厂商最经常遇到问题。串间距、整体位移对组件的影响最明显的体现在组件的外观上。串间距移位分为间距过小与过大。串间距过大与过小除了对外观的影响外,对其他方面没有任何影响,当然间距过小会有可能造成电池片隐裂;但是考虑到组件使用年限为25年,在如此长的时间内,不排除一些其他质量问题的出现,如果在串间出现EVA脱层或形成导电通道,那么考虑到电气间隙及爬电距离,串间距过小还是有一定的安全隐患的。另外整体位移除影响组件外观之外,还会影响组件的发电及导电性能,如组框后边框遮挡电池片,对光的吸收将大大减少并且影响发电量。众所周知,很多因素造成光伏组件发电效率低,比如:组件本身特性、遮挡等,如果组件被遮挡,其中一些电池将会通过反向二极管工作,成为负载或不能产生电能,当被遮挡的二极管超过击穿电压后,该电池将被严重破坏。更重要的是若有遮挡则发电量较无遮挡时会减少约20%-30%。重要的是因铝边框遮挡电池片,有可能出现漏电现象,如出现漏电现象则会导致电站着火,对电站造成巨大损失。对人本身也存在危害。
因此,有必要对太阳能电池组件间距及位移进行严抓调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太阳能组件的排版定位及测量模具,以有效地对太阳能电池组件的间距及位移进行定位及测量,降低太阳能电池组件外观不合格。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太阳能组件的排版定位及测量模具,包括本体,所述本体上设置有下首位移模具单元、上首位移模具单元、左右位移模具单元、片间距模具单元以及串间距模具单元,其中:
所述下首位移模具单元为设置在所述本体的左下方的第一切槽;
所述上首位移模具单元为设置在所述本体的左上方的第二切槽;
所述左右位移模具单元为对称设置在所述本体的右下方及右上方的第三切槽;
所述片间距模具单元为设置在所述本体的上部的第一凸块,所述第一凸块的一部分位于所述本体内,另一部分突出于所述本体的顶端;
所述串间距模具单元为设置在所述本体的下部的第二凸块,所述第二凸块的一部分位于所述本体内,另一部分突出于所述本体的底端。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本体呈长方形,其长度为60mm,宽度为40mm。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切槽在所述本体水平方向上的长度等于标准的太阳能组件的下首位移。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切槽在所述本体水平方向上的长度等于标准的太阳能组件的上首位移。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切槽在所述本体水平方向上的长度等于标准的太阳能组件的左右位移。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凸块的宽度等于标准的太阳能组件的片间距。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凸块的宽度等于标准的太阳能组件的串间距。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该太阳能组件的排版定位及测量模具的材料为TPT废料或者PVC板。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该太阳能组件的排版定位及测量模具的厚度为2-5mm。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使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太阳能组件的排版定位及测量模具,其包括本体,且在本体上设置有下首位移模具单元、上首位移模具单元、左右位移模具单元、片间距模具单元以及串间距模具单元,使用该模具可用于固定电池串;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太阳能组件的排版定位及测量模具,通过在本体上设置多个切槽及凸块,可有效地对组件进行下首位移、上首位移、左右位移、片间距以及串间距的测量,结构简单,弥补了用钢尺测量的缺陷;
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太阳能组件的排版定位及测量模具可稳定控制组件的整体位移,从而减少组件的不良率,美化组件外观,减少经济损失,有效降低了组件的生产成本;
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太阳能组件的排版定位及测量模具的材质为TPT或PVC材料,可利用车间废料制成,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太阳能组件的排版定位及测量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太阳能组件的排版定位及测量模具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标号说明:
1-本体,11-下首位移模具单元,12-上首位移模具单元,13-左右位移模具单元,14-片间距模具单元,15-串间距模具单元,2-太阳能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太阳能组件的排版定位及测量模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根据下面说明和权利要求书,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将更清楚。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率,仅用于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
请参考图1,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太阳能组件的排版定位及测量模具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太阳能组件的排版定位及测量模具包括本体1,所述本体1上设置有下首位移模具单元11、上首位移模具单元12、左右位移模具单元13、片间距模具单元14以及串间距模具单元15,其中:
下首位移模具单元11为设置在本体1的左下方的第一切槽;具体地,第一切槽在所述本体1水平方向上的长度A等于标准的太阳能组件的下首位移;下首位移模具单元11用于对太阳能组件的下首位移进行定位及测量;
上首位移模具单元12为设置在本体1的左上方的第二切槽;具体地,第二切槽在本体1水平方向上的长度C等于标准的太阳能组件的上首位移;上首位移模具单元12用于对太阳能组件的上首位移进行定位及测量;
左右位移模具单元13为对称设置在本体1的右下方及右上方的第三切槽;具体地,第三切槽在本体1水平方向上的长度D等于标准的太阳能组件的左右位移;左右位移模具单元13用于对太阳能组件的左右位移进行定位及测量;
片间距模具单元14为设置在本体1的上部的第一凸块,第一凸块的一部分位于本体1内,另一部分突出于本体1的顶端;具体地,第一凸块的宽度B等于标准的太阳能组件的片间距;片间距模具单元14用于对太阳能组件的片间距进行定位及测量;
串间距模具单元15为设置在本体1的下部的第二凸块,第二凸块的一部分位于本体1内,另一部分突出于本体1的底端;具体地,第二凸块的宽度E等于标准的太阳能组件的串间距;串间距模具单元15用于对太阳能组件的串间距进行定位及测量。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太阳能组件的排版定位及测量模具,通过在本体上设置多个切槽及凸块,可有效地对组件进行下首位移、上首位移、左右位移、片间距以及串间距的测量,结构简单,弥补了用钢尺测量容易造成的定位不准、读数误差、损坏电池等缺陷;并可稳定控制组件的整体位移,从而减少组件的不良率,美化组件外观,减少经济损失,有效降低了组件的生产成本。
并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太阳能组件的排版定位及测量模具可适用于不同规格单、多晶电池组件,如:156电池60/72片组件、M2电池60/72片组件、160*160电池60/72片组件等,组件版型设计灵活无限制。模具用于太阳电池组件生产多个工序,可用于汇流带焊接排版时对电池串上下首位置、片间距、串间距等位置的定位,可用于组件生产过程的测量及监控,实用性强且使用便捷。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本体1呈长方形,其长度为60mm,宽度为40mm。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该太阳能组件的排版定位及测量模具的材料为TPT废料或者PVC板。可利用车间废料制成,因而成本低。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该太阳能组件的排版定位及测量模具的厚度为2-5mm。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太阳能组件的排版定位及测量模具的制备方法为:
首先,将TPT废料或PVC板裁成小片;
然后,用钢尺量好尺寸后用剪刀或刀片依次在小片上裁切出第一切槽、第二切槽、第三切槽;
接着,将TPT废料或PVC板裁成符合尺寸要求的第一凸块及第二凸块;
接下来,将第一凸块及第二凸块分别固定在小片的上部和下部。
以上各步骤中切割后用模具砂纸打磨去除边角毛刺。
请参考图2,如图2所示,利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太阳能组件的排版定位及测量模具对太阳能电池组件进行定位及测量的方法为:
第一步:将做好的排版定位及测量模具先放置在工作台面上,待排版好的组件用传送带传输至工作台后,拿起排版定位及测量模具对组件的上下、左右进行测量,判断组件排版是否符合标准,具体步骤为:
首先,用排版定位及测量模具调整太阳能电池组件2的上、下首位移,使太阳能电池组件2的每串电池串上、下位置达到标志;具体地,将下首位移模具单元11放置太阳能电池组件2中的位置A,用于定位及测量组件的下首位移;将上首位移模具单元12放置太阳能电池组件2中的位置C,用于定位及测量组件的上首位移;
其次,用排版定位及测量模具先固定在太阳能电池组件2的左侧或右侧测量组件左右位移,即将左右位移模具单元13放置太阳能电池组件2中的位置D;然后根据固定在太阳能电池组件2左侧或右侧的模具进行调整。
第二步:对太阳能电池组件2中的片间距位置进行定位及测量,即将片间距模具单元14放置太阳能电池组件2中的位置B,用于测量组件的片间距。
第三步:将串间距模具单元15放置太阳能电池组件2中的位置E,对太阳能电池组件2中的串间距位置进行定位及测量,并根据模具尺寸用手调整串间距,使串间距达到最佳,最后再贴高温胶带进行固定焊接。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弥补了用钢尺测量的缺陷,稳定控制组件的整体位移,从而减少组件的不良率,美化组件外观,减少经济损失,有效降低了组件的生产成本。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9)

1.一种太阳能组件的排版定位及测量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所述本体上设置有下首位移模具单元、上首位移模具单元、左右位移模具单元、片间距模具单元以及串间距模具单元,其中:
所述下首位移模具单元为设置在所述本体的左下方的第一切槽;
所述上首位移模具单元为设置在所述本体的左上方的第二切槽;
所述左右位移模具单元为对称设置在所述本体的右下方及右上方的第三切槽;
所述片间距模具单元为设置在所述本体的上部的第一凸块,所述第一凸块的一部分位于所述本体内,另一部分突出于所述本体的顶端;
所述串间距模具单元为设置在所述本体的下部的第二凸块,所述第二凸块的一部分位于所述本体内,另一部分突出于所述本体的底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组件的排版定位及测量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呈长方形,其长度为60mm,宽度为40m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组件的排版定位及测量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切槽在所述本体水平方向上的长度等于标准的太阳能组件的下首位移。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组件的排版定位及测量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切槽在所述本体水平方向上的长度等于标准的太阳能组件的上首位移。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组件的排版定位及测量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切槽在所述本体水平方向上的长度等于标准的太阳能组件的左右位移。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组件的排版定位及测量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块的宽度等于标准的太阳能组件的片间距。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组件的排版定位及测量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凸块的宽度等于标准的太阳能组件的串间距。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组件的排版定位及测量模具,其特征在于,该太阳能组件的排版定位及测量模具的材料为TPT废料或者PVC板。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组件的排版定位及测量模具,其特征在于,该太阳能组件的排版定位及测量模具的厚度为2-5mm。
CN201620825149.8U 2016-08-01 2016-08-01 太阳能组件的排版定位及测量模具 Active CN20584599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825149.8U CN205845992U (zh) 2016-08-01 2016-08-01 太阳能组件的排版定位及测量模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825149.8U CN205845992U (zh) 2016-08-01 2016-08-01 太阳能组件的排版定位及测量模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845992U true CN205845992U (zh) 2016-12-28

Family

ID=576169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825149.8U Active CN205845992U (zh) 2016-08-01 2016-08-01 太阳能组件的排版定位及测量模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845992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93340A (zh) * 2019-06-13 2019-10-01 无锡奥特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串调整机构及包括该调整机构的汇流条焊接装置
CN114211174A (zh) * 2021-12-10 2022-03-22 苏州萨尔玛特软件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端焊机控制系统与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93340A (zh) * 2019-06-13 2019-10-01 无锡奥特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串调整机构及包括该调整机构的汇流条焊接装置
CN114211174A (zh) * 2021-12-10 2022-03-22 苏州萨尔玛特软件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端焊机控制系统与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845992U (zh) 太阳能组件的排版定位及测量模具
CN104722932B (zh) 一种非晶硅太阳电池玻璃基底的激光钻孔方法
CN106206854A (zh) 一种汇流条焊接设备
CN106098851A (zh) 一种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的分档方法
CN103801779B (zh) 晶体硅太阳能电池串焊方法
CN204271107U (zh) 新型截面的太阳能电池光伏焊带
CN103489963B (zh) 太阳能电池硅片的跟踪方法
CN202174616U (zh) 非等厚竹片刨铣机
CN104701397B (zh) 一种硅基薄膜太阳能电池结构及加工工艺
CN104201222A (zh) 一种透光型晶体硅太阳电池组件及其制备方法
CN102891219A (zh) 太阳能电池串放置模板
CN204391134U (zh) 一种用于光伏组件的具有高反特性的增效焊带
CN105631139A (zh) 一种劈型光栅刻划刀具参数化设计方法
CN206514226U (zh) 一种可升降式太阳能灯
CN203398139U (zh) 一种适用于光伏建筑一体化的晶体硅双玻组件
CN104008267A (zh) 一种基于特征距离的光伏电站分群方法
CN203556899U (zh) 一种可调式刀座
CN205835543U (zh) 光伏组件裁切模具
CN104752555B (zh) 异形薄膜光伏组件的制作方法
CN103556935A (zh) 太阳能电池叶片遮阳百叶
CN203584272U (zh) 太阳能电池叶片遮阳百叶
CN204441303U (zh) 一种镂空光伏焊带
CN203877567U (zh) 可调式背板膜切边机放膜装置
CN204578448U (zh) 一种防尘型太阳能光伏组件
CN204792834U (zh) 一种柔性透光bipv薄膜电池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0906

Address after: 710100 East Chang'an Avenue, Xi'an, Shaanxi Aerospace base, No. 589

Co-patentee after: National power investment group Qinghai the Yellow River Electric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Patentee after: Xi'an Electric Power Co., Ltd.

Address before: 710100 East Chang'an Avenue, Xi'an, Shaanxi Aerospace base, No. 589

Patentee before: CPI Solar Power Xi'an Co., 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