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844708U - 一种曲面液晶显示屏及包含其的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曲面液晶显示屏及包含其的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844708U
CN205844708U CN201620815350.8U CN201620815350U CN205844708U CN 205844708 U CN205844708 U CN 205844708U CN 201620815350 U CN201620815350 U CN 201620815350U CN 205844708 U CN205844708 U CN 20584470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urved surface
spacer
supporting zone
lcds
substr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815350.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晶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Shanghai AVIC Opto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Shanghai AVIC Opt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Shanghai AVIC Opto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815350.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84470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84470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84470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Liquid Cryst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曲面液晶显示屏及包含其的显示装置,其中曲面液晶显示屏,包括第一基板,第二基板,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之间的间隔柱和液晶层,所述曲面液晶显示屏包括曲面部分,所述曲面部分包括m个支撑区域,所述曲面液晶显示屏所在的面关于所述曲面液晶显示屏的中心线成轴对称,且每一所述支撑区域包括多个所述间隔柱;其中,n个所述支撑区域的间隔柱密度互不相同,且所述间隔柱密度小的支撑区域位于所述曲面液晶显示屏的两端,所述间隔柱密度大的支撑区域位于所述曲面液晶显示屏的中部,所述中心线位于所述中部;m,n为正整数,m大于等于3,且n小于等于m。本实用新型能够减少曲面液晶显示屏因不同区域受力不同造成的黑团、黄Mura,改善显示质量。

Description

一种曲面液晶显示屏及包含其的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晶显示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曲面液晶显示屏、包含该曲面液晶显示屏的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显示科技的快速发展,市场对于显示产品的要求逐步提高,曲面显示以其优美的外观,逼真的画面感以及舒适的人眼体验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
目前,曲面液晶显示屏的制备是是用压合装置将平面显示屏压在固定曲率的背光装置上,使之弯曲,然后将弯曲的显示面板固定在弯曲的背光模组中。其中,平面显示屏的间隔柱均匀分布,但是,弯曲导致玻璃不同区域受力不同,从而造成显示屏中部和周边受力不同。具体地,显示屏中部受到应力最大,导致中部的间隔柱承受压力较大,从而引起盒厚变化较大,中部容易产生黑团,周边容易产生黄母拉(Mura),严重时会影响画质,造成无法正常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曲面液晶显示屏、包含曲面液晶显示屏的显示装置。
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曲面液晶显示屏,包括第一基板,第二基板,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之间的间隔柱和液晶层,其特征在于,所述曲面液晶显示屏包括m个支撑区域,所述曲面液晶显示屏所在的面关于所述曲面液晶显示屏的中心线成轴对称,且每一所述支撑区域包括多个所述间隔柱;其中,n个所述支撑区域的间隔柱密度互不相同,且所述间隔柱密度小的支撑区域位于所述曲面液晶显示屏的两端,所述间隔柱密度大的支撑区域位于所述曲面液晶显示屏的中部,所述中心线位于所述中部;m,n为正整数,m大于等于3,n大于等于2且小于等于m。
可选地,所述曲面液晶显示屏向垂直于所述中心线的平面的垂直投影为一条圆弧,所述支撑区域向垂直于所述中心线的平面的垂直投影为一条子圆弧,所述子圆弧是所述圆弧中的一段,所述中心线向垂直于所述中心线的平面的垂直投影为中心点;所述m个支撑区域中,j个所述支撑区域的所述间隔柱密度满足公式一:
P=P×{k×R×[cosα-cos(β/2)]+P气压}/P气压 公式一,
其中,j为小于或者等于m的正整数,P为所述曲面液晶显示屏的间隔柱密度,P为与所述曲面液晶显示屏大小相同、像素单元布局相同的平面液晶显示屏的预设间隔柱密度,k为衬底基板的弹性系数,所述第一基板或/和所述第二基板包括所述衬底基板,R为所述曲面液晶显示屏的曲率半径,α为第一连线与第二连线之间的夹角,所述第一连线为所述j个所述支撑区域中的一个所述支撑区域向垂直于所述中心线的平面的垂直投影中的一点和所述圆弧的圆心的连线,所述第二连线为所述圆弧的圆心和所述中心点的连线,β为所述圆弧的一个端点和所述圆弧的圆心的连线与所述圆弧的另一端点和所述圆弧的圆心的连线之间的夹角,P气压为一个所述间隔柱承受的大气压力。
可选地,所述n个所述支撑区域中,每一所述支撑区域的所述间隔柱密度满足所述公式一。
可选地,所述P大于等于0.1%,且小于等于2%。
可选地,所述第一连线为所述j个所述支撑区域中的一个所述支撑区域向垂直于所述中心线的平面的垂直投影中的靠近所述中心点的点和所述圆弧的圆心的连线。
可选地,每一所述支撑区域通过平行于所述中心线的多条平行线对所述曲面液晶显示屏进行划分所得。
可选地,当所述支撑区域为偶数时,所述间隔柱密度相同的两个所述支撑区域关于所述中心线呈轴对称。
可选地,当所述支撑区域为奇数时,设置一个所述间隔柱密度最大的第一支撑区域,所述中心线位于所述第一支撑区域,且所述第一支撑区域关于所述中心线呈轴对称。
可选地,所述第二基板还包括色阻层、交叉设置的黑矩阵层以及所述间隔柱,所述间隔柱位于所述第二基板靠近所述液晶层的一侧,且所述间隔柱在所述第二基板上的垂直投影位于所述黑矩阵对应的区域。
可选地,每一所述子圆弧的长度相等。
可选地,所述第一基板还包括色阻层,交叉设置、相互绝缘的多条数据线和多条扫描线以及所述间隔柱,所述间隔柱位于所述第一基板靠近所述液晶层的一侧。
可选地,所述第一基板还包括绝缘层,所述绝缘层具有过孔,且部分所述间隔柱具有位于所述过孔的部分。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如上所述的曲面液晶显示屏。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曲面液晶显示屏通过将显示屏分为不同区域,然后根据不同区域的受力情况设置不同间隔柱密度的支撑区域,且间隔柱密度小的支撑区域位于曲面液晶显示屏的两端,间隔柱密度大的支撑区域位于曲面液晶显示屏的中部,从而减少曲面液晶显示屏因不同区域受力不同造成的黑团、黄Mura,改善显示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曲面液晶显示屏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沿AA'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曲面液晶显示屏间隔柱的受力分析示意图;
图4是与图1所示曲面液晶显示屏大小相同的平面液晶显示屏;
图5是图4沿BB'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曲面液晶显示屏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曲面液晶显示屏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曲面液晶显示屏的第二基板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8沿CC'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曲面液晶显示屏的第一基板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图10沿DD'的一种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2是图10沿DD'的另一种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在以下描述中阐述了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多种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曲面液晶显示屏包括第一基板,第二基板,以及设置于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之间的间隔柱和液晶层;曲面液晶显示屏包括m个支撑区域,曲面液晶显示屏所在的面关于曲面液晶显示屏的中心线成轴对称,且每一支撑区域包括多个所述间隔柱;其中,n个支撑区域的间隔柱密度互不相同,且所述间隔柱密度小的支撑区域位于所述曲面液晶显示屏的两端,所述间隔柱密度大的支撑区域位于所述曲面液晶显示屏的中部,所述中心线位于所述中部;m,n为正整数,m大于等于3,n大于等于2且小于等于m。
具体地,请参考图1至图2,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曲面液晶显示屏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沿AA'剖面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中,结合图1和图2,曲面液晶显示屏100包括第一基板11,第二基板22,以及设置于第一基板11和第二基板22之间的间隔柱33和液晶层(图中未示出);曲面液晶显示屏100包括3个支撑区域A(A1,A2,A3),曲面液晶显示屏100所在的面关于曲面液晶显示屏的中心线L成轴对称,且每一支撑区域A包括多个间隔柱33;其中,2个支撑区域A(A1与A2,或A2与A3)的间隔柱密度互不相同,且间隔柱密度小的支撑区域(A1,A3)位于曲面液晶显示屏100的两端,间隔柱密度大的支撑区域(A2)位于曲面液晶显示屏100的中部,中心线L位于中部。
由于曲面液晶显示屏的不同区域的受力情况不同,特别是曲面液晶显示屏的两端和中部的受力情况差异较大,具体地,曲面液晶显示屏的中部受力最大。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曲面液晶显示屏设置有多个支撑区域,在设置的多个支撑区域中,至少有2个支撑区域的间隔柱密度不同,且间隔柱密度小的支撑区域位于曲面液晶显示屏的两端,间隔柱密度大的支撑区域位于曲面液晶显示屏的中部。因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曲面液晶显示屏在受力较大区域(例如,中部)的支撑力大于受力较小区域(例如,两端),从而减小不同区域中单个间隔柱所受压力的差异,进而削弱黑团、黄Mura,提高显示质量。
进一步地,请参考图1和图3,图3是图1所示液晶显示屏间隔柱的受力分析示意图。如图1所示,曲面液晶显示屏100可以视为在X方向和Y方向所在平面的显示屏沿Z方向弯曲形成,X方向和Y方向相互垂直,Z方向垂直于X方向和Y方向所在平面;平面ABCD是垂直于中心线L的面。曲面液晶显示屏100向垂直于中心线L的平面ABCD的垂直投影为一条圆弧S,支撑区域(A1或A2或A3)向垂直于中心线L的平面ABCD的垂直投影为一条子圆弧(CD或DF或FG),子圆弧(CD或DF或FG)是圆弧S中的一段,中心线L向垂直于中心线L的平面ABCD的垂直投影为中心点E。多个支撑区域中,j个支撑区域的间隔柱密度满足如下公式一所示,
P=P×{k×R×[cosα-cos(β/2)]+P气压}/P气压 公式一,
其中,j为小于或者等于m的正整数,P为曲面液晶显示屏的间隔柱密度,P为与曲面液晶显示屏大小相同、像素单元布局相同的平面液晶显示屏的预设间隔柱密度,k为衬底基板的弹性系数,第一基板11或/和第二基板包括所述衬底基板,R为曲面液晶显示屏的曲率半径,α为第一连线与第二连线之间的夹角,所述第一连线为所述j个所述支撑区域中的一个所述支撑区域(A1)向垂直于中心线L的平面ABCD的垂直投影中的一点P和圆弧S的圆心O的连线PO,所述第二连线为圆弧S的圆心O和中心点E的连线EO,β为圆弧S的一个端点C和圆弧S的圆心O的连线CO与圆弧S的另一端点D和圆弧S的圆心O的连线DO之间的夹角,P气压为一个间隔柱承受的大气压力。
具体地,与曲面液晶显示屏大小相同、像素单元布局相同的平面液晶显示屏如图4和图5所示,图4是与图1所示曲面液晶显示屏大小相同的平面液晶显示屏,图5是图4沿BB'剖面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平面液晶显示屏100'在X方向的长度为S,在Y方向的长度为W;而图1所示曲面液晶显示屏100的在Y方向的长度为W,即曲面液晶显示屏100在Y方向的长度与平面液晶显示屏100'相同;此外,曲面液晶显示屏100投影在平面ABCD的弧长为S,即曲面液晶显示屏的弧长与平面液晶显示屏100'在X方向的长度,不难想象,将平面液晶显示屏100'弯曲后便可以得到曲面液晶显示屏100的形状。继续参考图5,平面液晶显示屏100'包括第一基板11',第二基板22',位于第一基板11'、第二基板22'之间的液晶层(图中为示出)和间隔柱33'。可以看出间隔柱33'的密度为P,与曲面液晶显示屏100相比,P小于等于P
当显示屏成弯曲状态时,间隔柱不仅需要承受外部大气的压力,还需要承受因为弯曲产生的应力。因此,弯曲状态下间隔柱的密度应该满足如下公式二所示:
P=P×(F+P气压)/P气压 公式二,
其中,P为曲面液晶显示屏的间隔柱密度,P为与曲面液晶显示屏大小相同、像素单元布局相同的平面液晶显示屏的预设间隔柱密度,F为弯曲产生的应力,P气压为一个间隔柱承受的大气压力。
曲面液晶显示屏因弯曲产生的应力F可以根据弹性形变的公式计算,即,如下公式三所示:
F=k×h 公式三,
其中,k为玻璃的弹性系数,h为弯曲时的形变量,即图3所示的线段PH(线段PH为垂直P点到CG的垂直距离)。
具体地,如图3所示,线段PH的长度可以表示为如下公式四所示:
h=PH=OP'-OH'=R×cosα-R×cos(β/2) 公式四,
其中,α第一连线与第二连线之间的夹角,所述第一连线为为该支撑区域(A1)向垂直于中心线L的平面ABCD的垂直投影中的一点P和圆弧S的圆心O的连线PO,所述第二连线为圆弧S的圆心O和中心点E的连线EO,β为圆弧S的一个端点C和圆弧S的圆心O的连线CO与圆弧S的另一端点D和圆弧S的圆心O的连线DO之间的夹角。
根据上述推理,如果想要弯曲状态的间隔柱承受的压力和常规设计的平面显示屏的间隔柱所承受的压力一致,则弯曲状态下间隔柱的密度需要满足公式一,即
P=P×{k×R×[cosα-cos(β/2)]+P气压}/P气压
通过公式一,将弯曲状态的间隔柱承受的压力设置为常规设计的平面显示屏的间隔柱所承受的压力一致,使得曲面液晶显示屏的间隔柱能够有效支撑显示屏,不会因间隔柱承受的压力过大而造成黑团等显示不良现象。
可选地,对于包括n个支撑区域曲面液晶显示屏,每一支撑区域的间隔柱密度满足所述公式一。该实施方式中,由于每一支撑区域的间隔柱密度满足所述公式一,因此,每一支撑区域的单个间隔柱所承受的压力一致,进一步减弱曲面液晶显示屏因弯曲造成的不同位置受力不同,从而消除黑团现象和黄Mura现象。
可选地,上述各实施方式中,P大于等于0.1%,且小于等于2%。通常地,间隔柱设置在非显示的区域,即黑矩阵或者金属走线对应的区域,因此,对于像素密度较高的显示屏,在相同盒厚的前提下,单个间隔柱的体积较小,因此,单个间隔柱能够承受的压力也较小,此时,间隔柱密度需要较大才能够承受大气压力。根据目前常见显示屏的像素密度范围,P大于等于0.1%,且小于等于2%较为合适。具体地,对于一显示屏而言,间隔柱密度可以根据大气压力与单个间隔柱能够承受的压力进行计算。
可选地,所述第一连线为所述j个所述支撑区域中的一个所述支撑区域向垂直于中心线的平面的垂直投影中的靠近中心点的点和圆弧的圆心的连线。具体地,如图3所示,对于支撑区域A1而言,α为第一线段OD与第二线段OE之间的夹角,且第二线段OE的长度是固定的,即第二线段OE是曲面液晶显示屏的曲率半径R。根据目前曲面液晶显示屏的制作工艺,曲面液晶显示屏弯曲形成的圆心角β均小于90°,因此,α越小,cosα越大,则根据公式一计算的P越大。在支撑区域A1中,第一线段OD与线段第二OE之间的夹角最小,因此,当α为第一线段OD与第二线段OE之间的夹角时,根据公式一计算出的P最大,从而保证了一个支撑区域中,曲面液晶显示屏所受弯曲应力最大位置处的间隔柱均能支撑外界压力,从而保证曲面液晶显示屏的盒厚一致,进一步改善黑团、黄Mura等显示缺陷。
此外,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其他的曲面液晶显示屏,在本实施例中,每一所述支撑区域通过平行于中心线的多条平行线对曲面液晶显示屏进行划分所得。
具体地,请参考图6,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曲面液晶显示屏的结构示意图。与图1至图3所示的曲面液晶显示屏相比,图6所示的曲面液晶显示屏的不同之处在于间隔柱的设置方式以及支撑区域的形成方式,其他相同之处本实施例不再赘述。
具体地,图6示出了曲面液晶显示面板200沿着Z方向的俯视结构示意图,曲面液晶显示面板200包括3个支撑区域(A1,A2,A3)每一支撑区域都是通过平行于中心线L的多条平行线(L1,L2)对曲面液晶显示屏进行划分所得。如图6所示,曲面液晶显示屏只有沿着X方向延伸的边发生弯曲,而沿着Y方向延伸的边没有发生弯曲,因此,弯曲产生的应力使得沿着X方向排布的间隔柱承受的压力不同,而对于沿着Y方向排布的间隔柱所承受的压力没有影响。因此,在划分支撑区域时,通过平行于中心线L的多条平行线对曲面液晶显示屏进行划分不仅可以通过投影到垂直于中心线的平面上的方式计算每一支撑区域的弯曲应力,还能够实现间隔柱根据受力情况不同设置不同的间隔柱密度。需要说明的是,图6只是示意了3个支撑区域,在其他的实施例中,曲面液晶显示屏可以具有5个支撑区域、7个支撑区域等。具体的支撑区域的数目设置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不做限制,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曲面液晶显示屏的弯曲程度和显示面板的尺寸选择合适的支撑区域数目。
可选地,当每一支撑区域都是通过平行于中心线L的多条平行线对曲面液晶显示屏进行划分所得时,每一支撑区域向垂直于中心线的平面的垂直投影形成子圆弧,且每一支撑区域对应的子圆弧的长度相等。即,在液晶显示屏未进行弯曲之前,对平面的液晶显示屏进行等距离划分。对于矩形的平面液晶显示屏而言,等距离划分形成的支撑区域的面积相等,因此,各支撑区域的间隔柱密度的差异则体现为间隔柱数量的差异,降低了曲面液晶显示屏间隔柱密度分布的设计难度。
需要说明的是,当支撑区域为奇数时,设置一个所述间隔柱密度最大的第一支撑区域,中心线位于第一支撑区域,且第一支撑区域关于中心线呈轴对称。具体地,请继续参考图6,图6所示的曲面液晶显示屏200包括3个支撑区域(A1,A2,A3),其中,支撑区域A2的间隔柱密度最大,即支撑区域A2为第一支撑区域,中心线L位于第一支撑区域(A2),且第一支撑区域(A2)关于中心线L对称。由于曲面液晶显示屏200关于中心线L呈轴对称,因此,曲面液晶显示屏200的一端到中心线L之间的受力情况与另一端到中心线L之间的受力情况一致;此外,对于曲面液晶显示屏200而言,包括中心线L的支撑区域所受的弯曲应力最大。因此,当支撑区域为奇数时,间隔柱密度最大的第一区域关于中心线对称的设置方式能够使得位于中心线两侧的间隔柱受力情况一致,提高单个间隔柱受力的均一性。
除上述实施例外,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支撑区域为偶数时,间隔柱密度相同的两个区域关于所述中心线呈轴对称。具体地,请参考图7,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曲面液晶显示屏的结构示意图。图7所示的曲面液晶显示屏300与图6所示曲面液晶显示屏200相比,不同之处在于支撑区域的数目和排布方式,因此,其他相同之处本实施例不再赘述。如图7所示,曲面液晶显示屏300包括6个支撑区域(A1-A6),其中,支撑区域A1与支撑区域A6的间隔柱密度相同,且支撑区域A1与支撑区域A6关于中心线L呈轴对称;支撑区域A2与支撑区域A5的间隔柱密度相同,且支撑区域A2与支撑区域A5关于中心线L呈轴对称;支撑区域A3与支撑区域A4的间隔柱密度相同,且支撑区域A3与支撑区域A4关于中心线L呈轴对称。由于曲面液晶显示屏300关于中心线L呈轴对称,因此,间隔柱密度相同的支撑区域关于中心线L呈轴对称的设置方式能够保证从曲面液晶显示屏的一端到中心线的区域中间隔柱受力分布情况与从曲面液晶显示屏的另一端到中心线的区域中间隔柱受力分布情况相同,从而使得曲面液晶显示屏中心线两侧的盒厚一致,提高显示质量。
需要说明的是,图7只是示意了6个支撑区域,在其他的实施例中,曲面液晶显示屏可以具有4个支撑区域、8个支撑区域等。具体的支撑区域的数目设置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不做限制,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曲面液晶显示屏的弯曲程度和显示面板的尺寸选择合适的支撑区域数目。
上述实施例中,虽然在X方向相邻的两个间隔柱在Y方向处于同一位置,但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本不局限于此,在本实用新型其他的实施例中,在X方向相邻的两个间隔在Y方向可以不在同一位置。此外,虽然上述实施例中每一支撑区域中在Y方向相邻的两个间隔柱之间的距离相同,但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并非局限于此,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对于不同支撑区域,在Y方向相邻的两个间隔柱之间的距离可以不相同;或者在一个支撑区域中,在Y方向相邻的两个间隔柱之间的距离可以不相同。关于间隔柱在X方向和Y方向的排布方式并非局限于本实用新型列举的实施例,间隔柱其他相同或者相似的排布方式仍然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曲面液晶显示屏除了包括间隔柱密度设置和支撑区域设置外,还提供了具体的间隔柱设置位置。具体设置方式请参考图8至图12。
一方面,在上述各实施例(间隔柱密度的设置方式和/或支撑区域的设置方式)中曲面液晶显示屏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间隔柱设置在曲面液晶显示屏的第二基板上的情形。具体地,在包括上述各实施例描述的技术特征外,上述各实施例中曲面液晶显示屏的第二基板还包括色阻层、交叉设置的黑矩阵层以及所述间隔柱,所述间隔柱位于所述第二基板靠近所述液晶层的一侧,且所述间隔柱在所述第二基板上的垂直投影位于所述黑矩阵对应的区域。请参考图8和图9,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曲面液晶显示屏的第二基板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9是图8沿CC'剖面结构示意图。如图8所示,第二基板22还包括色阻层226、交叉设置的黑矩阵层222以及间隔柱33,间隔柱33位于第二基板22靠近液晶层(图中未示出)的一侧。继续参考图9,黑矩阵层222设置在第二基板22的衬底基板220靠近液晶层一侧的表面上;色阻层226设置在第二基板22和黑矩阵层222靠近液晶层一侧的表面上;有机绝缘层228设置在色阻层226靠近液晶层一侧的表面上;间隔柱33设置在机绝缘层228靠近液晶层一侧的表面上,可以看出,间隔柱33位于第二基板22靠近液晶层(图中未示出)的一侧,且间隔柱33在第二基板22上的垂直投影位于黑矩阵222对应的区域。其中,“垂直投影位于黑矩阵222对应的区域”是指垂直投影与黑矩阵222有交叠区域。本实施例中,间隔柱、色阻层均设置在第二基板上,此种设置方式与传统的平面液晶显示屏的设置方式相同,因此,本实施例提供的第二基板能够按照传统工艺制作,不需要开发新的生产设备或者增加制作步骤。
另一方面,在上述各实施例(间隔柱密度的设置方式和/或支撑区域的设置方式)中曲面液晶显示屏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间隔柱设置在曲面液晶显示屏的第一基板上的情形。具体地,在包括上述各实施例描述的技术特征外,上述各实施例中曲面液晶显示屏的第一基板还包括色阻层,交叉设置、相互绝缘的多条数据线和多条扫描线以及所述间隔柱,所述间隔柱位于所述第一基板靠近所述液晶层的一侧。请参考图10和图11,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曲面液晶显示屏的第一基板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11是图10沿DD'的一种剖面结构示意图。如图10所示,第一基板11还包括色阻层112,交叉设置、相互绝缘的多条数据线120和多条扫描线122,间隔柱33位于第一基板11靠近液晶层(未示出)的一侧。进一步参考图11,第一基板11除了包括衬底基板110外,还包括薄膜晶体管TFT,栅极绝缘层111,色阻层112,绝缘层,绝缘层包括第一绝缘层113和第二绝缘层115,具体地像素电极层114、公共电极层116以及间隔柱33。间隔柱33位于第一基板11靠近液晶层的一侧,并通过色阻层112以及绝缘层113与第一基板11间接接触。本实施例中,色阻层和间隔柱均设置在第一基板上,不仅能够避免第一基本和第二基板贴合时产生对位偏差引起色偏,而且与间隔住设置在第二基板的实施例相比,还能避免间隔柱滑落到第一基板上的凹槽或者孔洞中。
可选地,第一基板还包括绝缘层,绝缘层具有过孔,且至少部分间隔柱具有位于过孔的部分。具体地,请继续参考图12,图12是图10沿DD'的另一种剖面结构示意图。第一基板11只包括第一绝缘层113,过孔130贯穿第一绝缘层113和色阻层112,像素电极114通过过孔130与薄膜晶体管TFT电连接,间隔柱33部分位于过孔130中。具体地,虽然像素电极114通过过孔130与薄膜晶体管TFT电连接,但是像素电极114并未将过孔130填充完整,即过孔130中的像素电极114在Z方向的所在的位置与第一绝缘层113表面上的像素电极114在Z方向的所在的位置相比较低,因此,仍然形成过孔形状,间隔柱33设置在该过孔形状中。本实施例中,间隔柱具有位于过孔中的部分,因此能够减少第一基板表面膜层因设置过孔形成的凹陷的数量,从而避免液晶分子流入凹陷部分以造成显示混乱。需要说明的是,图12所示的结构中,所有间隔柱均有位于过孔的部分,且除栅极绝缘层外只有一层绝缘层,但是图12只是示意出一种结构,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基板可以包括多层绝缘层,且过孔可以贯穿多层绝缘层;第一基板可以不包括绝缘层,且间隔柱具有设置在色阻层的过孔中的部分。此外,可以只有部分间隔柱具有位于过孔的部分,此时,由于部分间隔柱没有位于过孔中的部分,部分间隔柱具有位于过孔中的部分,间隔柱由于过孔产生了高度差,从而形成了主柱和辅柱,在受力时,主柱和辅柱相互配合使得曲面液晶显示屏的盒厚变化较小。
最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任意一各实施例或者实施方式的曲面液晶显示屏。如图13所示,图1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结构示意图。图13示出了一种曲面电视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地,该曲面电视包括曲面液晶显示屏1,外框2,以及电源信号灯3。其中,曲面液晶显示屏1是上述任意一实施例或者实施方式描述的曲面液晶显示屏。在曲面液晶显示屏1与外框2之间还包括电源结构以及许多导线结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并非局限于曲面电视,还包括曲面手机,曲面电脑等。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3)

1.一种曲面液晶显示屏,包括第一基板,第二基板,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之间的间隔柱和液晶层,其特征在于,
所述曲面液晶显示屏包括m个支撑区域,所述曲面液晶显示屏所在的面关于所述曲面液晶显示屏的中心线成轴对称,且每一所述支撑区域包括多个所述间隔柱;
其中,n个所述支撑区域的间隔柱密度互不相同,且所述间隔柱密度小的支撑区域位于所述曲面液晶显示屏的两端,所述间隔柱密度大的支撑区域位于所述曲面液晶显示屏的中部,所述中心线位于所述中部;
m,n为正整数,m大于等于3,n大于等于2且小于等于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曲面液晶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曲面液晶显示屏向垂直于所述中心线的平面的垂直投影为一条圆弧,所述支撑区域向垂直于所述中心线的平面的垂直投影为一条子圆弧,所述子圆弧是所述圆弧中的一段,所述中心线向垂直于所述中心线的平面的垂直投影为中心点;
所述m个支撑区域中,j个所述支撑区域的所述间隔柱密度满足公式一:
P=P×{k×R×[cosα-cos(β/2)]+P气压}/P气压 公式一,
其中,j为小于或者等于m的正整数,P为所述曲面液晶显示屏的间隔柱密度,P为与所述曲面液晶显示屏大小相同、像素单元布局相同的平面液晶显示屏的预设间隔柱密度,k为衬底基板的弹性系数,所述第一基板或/和所述第二基板包括所述衬底基板,R为所述曲面液晶显示屏的曲率半径,α为第一连线与第二连线之间的夹角,所述第一连线为所述j个所述支撑区域中的一个所述支撑区域向垂直于所述中心线的平面的垂直投影中的一点和所述圆弧的圆心的连线,所述第二连线为所述圆弧的圆心和所述中心点的连线,β为所述圆弧的一个端点和所述圆弧的圆心的连线与所述圆弧的另一端点和所述圆弧的圆心的连线之间的夹角,P气压为一个所述间隔柱承受的大气压力。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曲面液晶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n个所述支撑区域中,每一所述支撑区域的所述间隔柱密度满足所述公式一。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曲面液晶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P大于等于0.1%,且小于等于2%。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曲面液晶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线为所述j个所述支撑区域中的一个所述支撑区域向垂直于所述中心线的平面的垂直投影中的靠近所述中心点的点和所述圆弧的圆心的连线。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曲面液晶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支撑区域通过平行于所述中心线的多条平行线对所述曲面液晶显示屏进行划分所得。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曲面液晶显示屏,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支撑区域为偶数时,所述间隔柱密度相同的两个所述支撑区域关于所述中心线呈轴对称。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曲面液晶显示屏,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支撑区域为奇数时,设置一个所述间隔柱密度最大的第一支撑区域,所述中心线位于所述第一支撑区域,且所述第一支撑区域关于所述中心线呈轴对称。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曲面液晶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基板还包括色阻层、交叉设置的黑矩阵层以及所述间隔柱,所述间隔柱位于所述第二基板靠近所述液晶层的一侧,且所述间隔柱在所述第二基板上的垂直投影位于所述黑矩阵对应的区域。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曲面液晶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子圆弧的长度相等。
11.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曲面液晶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板还包括色阻层,交叉设置、相互绝缘的多条数据线和多条扫描线以及所述间隔柱,所述间隔柱位于所述第一基板靠近所述液晶层的一侧。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曲面液晶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板还包括绝缘层,所述绝缘层具有过孔,且至少部分所述间隔柱具有位于所述过孔的部分。
13.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权利要求1-12任意一项所述的曲面液晶显示屏。
CN201620815350.8U 2016-07-29 2016-07-29 一种曲面液晶显示屏及包含其的显示装置 Active CN20584470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815350.8U CN205844708U (zh) 2016-07-29 2016-07-29 一种曲面液晶显示屏及包含其的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815350.8U CN205844708U (zh) 2016-07-29 2016-07-29 一种曲面液晶显示屏及包含其的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844708U true CN205844708U (zh) 2016-12-28

Family

ID=576418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815350.8U Active CN205844708U (zh) 2016-07-29 2016-07-29 一种曲面液晶显示屏及包含其的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844708U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656403A (zh) * 2017-09-29 2018-02-0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曲面显示面板及曲面显示装置
CN108257514A (zh) * 2017-09-30 2018-07-06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显示屏、显示屏驱动方法及其显示装置
CN110827678A (zh) * 2018-08-09 2020-02-21 天马日本株式会社 显示装置
US11152433B2 (en) 2017-09-30 2021-10-19 Kunshan Go-Visionox Opto-Electronics Co., Ltd. Display screen and display apparatus
CN114137749A (zh) * 2021-12-01 2022-03-04 惠州华星光电显示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的测试方法及装置
CN114879415A (zh) * 2022-04-28 2022-08-09 合肥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曲面显示基板、曲面显示屏及电子设备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656403A (zh) * 2017-09-29 2018-02-0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曲面显示面板及曲面显示装置
CN108257514A (zh) * 2017-09-30 2018-07-06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显示屏、显示屏驱动方法及其显示装置
US11152433B2 (en) 2017-09-30 2021-10-19 Kunshan Go-Visionox Opto-Electronics Co., Ltd. Display screen and display apparatus
CN110827678A (zh) * 2018-08-09 2020-02-21 天马日本株式会社 显示装置
CN110827678B (zh) * 2018-08-09 2023-03-14 天马日本株式会社 显示装置
CN114137749A (zh) * 2021-12-01 2022-03-04 惠州华星光电显示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的测试方法及装置
CN114137749B (zh) * 2021-12-01 2023-11-28 惠州华星光电显示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的测试方法及装置
CN114879415A (zh) * 2022-04-28 2022-08-09 合肥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曲面显示基板、曲面显示屏及电子设备
CN114879415B (zh) * 2022-04-28 2023-06-13 合肥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曲面显示基板、曲面显示屏及电子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844708U (zh) 一种曲面液晶显示屏及包含其的显示装置
CN105319789B (zh) 曲面液晶显示装置
CN206619595U (zh) 显示面板
CN104965370B (zh) 阵列基板及其制造方法、显示装置
US11256146B2 (en) Electrode structure, array substrate and display device
WO2022099818A1 (zh) 一种柔性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03901672B (zh) 一种阵列基板、液晶面板及显示装置
WO2017059608A1 (zh) 用于曲面显示装置的液晶面板及曲面显示装置
US11009752B2 (en) Display panel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display device
US11327618B2 (en) Touch substrate and display panel
CN104932154A (zh) 显示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5892188A (zh) 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及装置
WO2016065798A1 (zh) 阵列基板及其制造方法、显示装置
WO2014153844A1 (zh) 阵列基板及显示装置
CN104570455A (zh) 一种液晶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
WO2022062248A1 (zh) 像素结构、阵列基板及显示面板
CN105629610A (zh) 显示基板、显示面板、显示装置
CN105389057A (zh) 一种集成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设备
CN206610047U (zh) 液晶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US20210116739A9 (en)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CN102289114A (zh) 液晶显示装置
CN102279485A (zh) 用于手机显示屏系统的光栅液晶
CN105259712B (zh) 曲面液晶面板、制造其的方法和曲面液晶显示装置
TWI548922B (zh) 具穩定視角維持率之顯示面板
CN104423111B (zh) 一种像素结构以及阵列基板、液晶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