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841898U - 差压调节装置 - Google Patents

差压调节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841898U
CN205841898U CN201620702310.2U CN201620702310U CN205841898U CN 205841898 U CN205841898 U CN 205841898U CN 201620702310 U CN201620702310 U CN 201620702310U CN 205841898 U CN205841898 U CN 20584189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vity
piston
adjusting part
packing ring
differential press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702310.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洪星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Keli Vehicle Control System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Keli Vehicle Control System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Keli Vehicle Control System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Keli Vehicle Control System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702310.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84189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84189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84189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afety Valv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调节装置,公开差压调节装置,包括阀体(10),阀体(10)上设有进气通道(101),还包括第一调节组件(11)和第二调节组件(12),第一调节组件(11)设在进气通道(101)上,第一调节组件(11)上设有第一腔体(111),阀体(10)设有第二腔体(102)和第三腔体(103),进气通道(101)与第二腔体(102)连通,第三腔体(103)与第一腔体连通,第二调节组件(12)一端端部压合第二腔体的端口和第三腔体的端口。提高稳定压力的压缩空气,并对超出压力范围做出反应,切断压缩空气。本实用新型可以保护设备以及提高设备稳定性、安全性、工作效率,避免了质量/安全事故的发生。

Description

差压调节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调节装置,尤其涉及差压调节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压力保护装置主要有单一限压调压装置,广泛应用于各种以压缩空气为动力源装置的压力调节装置。但是这种压力调节装置不能在压力低于某个压力值时做出反应。直接使以压缩空气为动力源设备不能达到规定气压范围的工作效率、工作效果,容易出现质量、安全事故。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调节装置可靠性低、安全性能差等缺点,提供差压调节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差压调节装置,包括阀体,阀体上设有进气通道,还包括第一调节组件和第二调节组件,第一调节组件设在进气通道上,第一调节组件上设有第一腔体,阀体设有第二腔体和第三腔体,进气通道与第二腔体连通,第三腔体与第一腔体连通,第二调节组件一端端部压合第二腔体的端口和第三腔体的端口。进入到进气通道内的气压较低时,第一调节组件被开启,当气压增大时,第二调节组件起到泄压作用,同时调节第一调节组件使得第一调节组件切断进气通道,进入进入通道内的压缩空气可以维持在一个定值上,第一调节组件可以调节压缩空气进入进气通道内的压强。
作为优选,设定进气通道一段为第一通道,另一段为第二通道,阀体上设有安装孔,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都与安装孔连通,第一调节组件安装在安装孔内,阀体右端部设有盖合安装孔的第一端盖。
作为优选,第一调节组件包括第一活塞和第一调节座,第一活塞与第一调节座之间设有第一弹簧,第一活塞与第一调节座之间的空腔为第一腔体,第一活塞外侧壁上设有第一密封圈,第一调节座外侧壁上设有第二密封圈,第一活塞左端面设有密封垫片,第一调节座右端部设有凸台,凸台内设有第一调节螺钉,第一调节螺钉伸出第一端盖。第一活塞用于切断进气通道,第一弹簧顶住第一活塞从而使得压缩空气要打通进气通道需克服第一弹簧的弹力,第一调节座用于调节第一弹簧的压缩距离,使得第一活塞承受的第一弹簧的弹力更大。
作为优选,第一通道的端口处设有凸环,密封垫片与凸环压合密封,第一活塞外侧壁盖合第二通道的端口。密封垫片压合在凸环上密封性更好。
作为优选,阀体上设有第一连接孔,第一连接孔一端与第二通道连通,第一连接孔另一端与第二腔体连通。第一连接孔用于将高压气体引入到第二腔体内。
作为优选,阀体右端还设有盖合第二腔体的第二端盖,第二调节组件另一端安装在第二端盖内,第二调节组件包括第二活塞和第二调节座,第二活塞与第二调节座之间设有第二弹簧。第二活塞起到阀门的作用,当气压大于第二弹簧的弹力时,第二活塞就会被顶开,高压气体就会进入第三腔体进行泄压和调节第一调节组件,第二调节座用于安装第二弹簧和调节第二弹簧的压缩距离。
作为优选,设定第二活塞与第二调节座之间的空腔为第四腔体,第二活塞包括底座,底座上设有柱塞,柱塞一端端部伸入到第三腔体内,柱塞内设有第三通道,第三通道一端与第三腔体连通,第三通道另一端连通到第四腔体。柱塞方便对高压气体进行泄压,高压气体通过第三通道进行泄压。
作为优选,柱塞上设有第一垫圈和第二垫圈,第一垫圈和第二垫圈之间设有第三弹簧,第一垫圈端面压合密封第三腔体的端口,第二垫圈端面压合第二腔体的端面,第二垫圈的侧面压合密封第二腔体的侧壁。第一垫圈防止压缩空气进入到第三腔体内,导致第一调节组件误操作,第二垫圈防止压缩空气直接进入到第四腔体进行泄压,导致第二调节组件调压不稳定,压缩空气通过第二通道的气压可能不是操作人员设定的值,影响产品性能。
作为优选,第一垫圈上设有第一保持架,第一保持架与第一垫圈固定连接,第二垫圈的一端设有第二保持架,第三弹簧设在第一保持架与第二保持架之间。第一保持架一方面用于支撑第一垫圈,另一方面用于固定第三弹簧,第二保持架用于固定第三弹簧。
作为优选,第二调节座上设有第二调节螺钉,第二调节螺钉一端与第二调节座螺纹连接,第二调节螺钉的另一端露出第二端盖。调节第二调节螺钉,第二调节座就会左右移动。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具有显著的技术效果:提高稳定压力的压缩空气,并对超出压力范围做出反应,切断压缩空气。本实用新型可以保护设备以及提高设备稳定性、安全性、工作效率,避免了质量/安全事故的发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第一垫圈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第二垫圈的结构示意图。
以上附图中各数字标号所指代的部位名称如下:其中,10—阀体、11—第一调节组件、12—第二调节组件、13—第一端盖、14—第二端盖、101—进气通道、102—第二腔体、103—第三腔体、104—安装孔、105—凸环、106—第一连接孔、107—第二连接孔、111—第一腔体、112—第一活塞、113—第一调节座、114—第一弹簧、115—第一密封圈、116—第二密封圈、117—密封垫片、118—凸台、119—第一调节螺钉、121—第二活塞、122—第二调节座、123—第二弹簧、124—第四腔体、1211—底座、1212—柱塞、1213—第一垫圈、1214—第二垫圈、1215—第三弹簧、12131—第一保持架、12141—第二保持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
差压调节装置,如图1-3所示,包括阀体10,阀体10上设有进气通道101,还包括第一调节组件11和第二调节组件12,当进气通道101内的压缩空气太高时,第二调节组件12可以调节第一调节组件11,第一调节组件11设在进气通道101上,第一调节组件11上设有第一腔体111,阀体10设有第二腔体102和第三腔体103,第二腔体102为环形腔体,进气通道101与第二腔体102连通,第三腔体103与第一腔体111连通,第二调节组件12一端端部压合第二腔体102的端口和第三腔体103的端口。
设定进气通道101一段为第一通道101,另一段为第二通道101,阀体10上设有安装孔104,第一通道101和第二通道101都与安装孔104连通,第一调节组件11安装在安装孔104内,阀体10右端部设有盖合安装孔104的第一端盖13,第一端盖13与阀体10螺栓固定连接。
第一调节组件11包括第一活塞112和第一调节座113,第一活塞112与第一调节座113之间设有第一弹簧114,第一活塞112与第一调节座113之间的空腔为第一腔体111,第一活塞112外侧壁上设有第一密封圈115,第一密封圈115为O形密封圈,第一调节座113外侧壁上设有第二密封圈116,第二密封圈116也为O形密封圈,第一活塞112左端面设有密封垫片117,密封垫片117为橡胶垫片,第一调节座113右端部设有凸台118,凸台118使得第一活塞112密封性更加的好,凸台118内设有第一调节螺钉119,调节第一调节螺钉119可以使第一调节座113在安装孔104内移动,第一调节螺钉119伸出第一端盖13,方便人们调节第一调节组件。
第一通道101的端口处设有凸环105,密封垫片117与凸环105压合密封,第一活塞112外侧壁盖合第二通道101的端口。
阀体10上设有第一连接孔106,第一连接孔106一端与第二通道101连通,第一连接孔106另一端与第二腔体102连通。
阀体10右端还设有盖合第二腔体102的第二端盖14,第二盖板14与阀体10螺栓固定连接,第二调节组件12另一端安装在第二端盖14内,第二调节组件12包括第二活塞121和第二调节座122,第二活塞121与第二调节座122之间设有第二弹簧123,调节第二调节座122可以调节第二活塞121压合第二腔体102和第三腔体103上的力。
设定第二活塞121与第二调节座122之间的空腔为第四腔体124,第二活塞121包括底座1211,底座1211上设有柱塞1212,底座1211与柱塞1212固定连接,柱塞1212一端端部伸入到第三腔体103内,柱塞1212内设有第三通道101,第三通道101一端与第三腔体103连通,第三通道101另一端连通到第四腔体124,当高压气体进入到第二腔体102内,高压气体克服第二弹簧123的弹力,第二活塞121向移动,从使得第一垫圈1213与第三腔体103的端口分离,大量的高压气体进入第三腔体103内,高压气体一部分通过第二连接孔107到达第二腔体102,该气体推动第一活塞112将进气通道切断,使得高压气体不能进入该装置,大部分的高压气体通过第三通道101流动到第四腔体124,最后排到本装置外。
柱塞1212上设有第一垫圈1213和第二垫圈1214,第一垫圈1213和第二垫圈1214都由丁腈橡胶制成,第一垫圈1213和第二垫圈1214之间设有第三弹簧1215,压缩空气不能克服第二弹簧123的弹力时,第一垫圈1213端面压合密封第三腔体103的端口,第二垫圈1214端面压合第二腔体102的端面,第二垫圈1214的侧面压合密封第二腔体102的侧壁。
第一垫圈1213上设有第一保持架12131,第一保持架12131与第一垫圈1213固定连接,第二垫圈1214的一端设有第二保持架12141,第一保持架12131和第二保持架12141都为不锈钢材料制成,第三弹簧1215设在第一保持架12131与第二保持架12141之间。
第二调节座122上设有第二调节螺钉1221,第二调节螺钉1221一端与第二调节座122螺纹连接,第二调节螺钉1221的另一端露出第二端盖14。
总之,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专利的涵盖范围。

Claims (10)

1.差压调节装置,包括阀体(10),阀体(10)上设有进气通道(10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调节组件(11)和第二调节组件(12),第一调节组件(11)设在进气通道(101)上,第一调节组件(11)上设有第一腔体(111),阀体(10)设有第二腔体(102)和第三腔体(103),进气通道(101)与第二腔体(102)连通,第三腔体(103)与第一腔体(111)连通,第二调节组件(12)一端端部压合第二腔体(102)的端口和第三腔体(103)的端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差压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设定进气通道(101)一段为第一通道(101),另一段为第二通道(101),阀体(10)上设有安装孔(104),第一通道(101)和第二通道(101)都与安装孔(104)连通,第一调节组件(11)安装在安装孔(104)内,阀体(10)右端部设有盖合安装孔(104)的第一端盖(1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差压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调节组件(11)包括第一活塞(112)和第一调节座(113),第一活塞(112)与第一调节座(113)之间设有第一弹簧(114),第一活塞(112)与第一调节座(113)之间的空腔为第一腔体(111),第一活塞(112)外侧壁上设有第一密封圈(115),第一调节座(113)外侧壁上设有第二密封圈(116),第一活塞(112)左端面设有密封垫片(117),第一调节座(113)右端部设有凸台(118),凸台(118)内设有第一调节螺钉(119),第一调节螺钉(119)伸出第一端盖(1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差压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通道(101)的端口处设有凸环(105),密封垫片(117)与凸环(105)压合密封,第一活塞(112)外侧壁盖合第二通道(101)的端口。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差压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阀体(10)上设有第一连接孔(106),第一连接孔(106)一端与第二通道(101)连通,第一连接孔(106)另一端与第二腔体(102)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差压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阀体(10)右端还设有盖合第二腔体(102)的第二端盖(14),第二调节组件(12)另一端安装在第二端盖(14)内,第二调节组件(12)包括第二活塞(121)和第二调节座(122),第二活塞(121)与第二调节座(122)之间设有第二弹簧(123)。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差压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设定第二活塞(121)与第二调节座(122)之间的空腔为第四腔体(124),第二活塞(121)包括底座(1211),底座(1211)上设有柱塞(1212),柱塞(1212)一端端部伸入到第三腔体(103)内,柱塞(1212)内设有第三通道(101),第三通道(101)一端与第三腔体(103)连通,第三通道(101)另一端连通到第四腔体(124)。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差压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柱塞(1212)上设有第一垫圈(1213)和第二垫圈(1214),第一垫圈(1213)和第二垫圈(1214)之间设有第三弹簧(1215),第一垫圈(1213)端面压合密封第三腔体(103)的端口,第二垫圈(1214)端面压合第二腔体(102)的端面,第二垫圈(1214)的侧面压合密封第二腔体(102)的侧壁。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差压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垫圈(1213)上设有第一保持架(12131),第一保持架(12131)与第一垫圈(1213)固定连接,第二垫圈(1214)的一端设有第二保持架(12141),第三弹簧(1215)设在第一保持架(12131)与第二保持架(12141)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差压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调节座(122)上设有第二调节螺钉(1221),第二调节螺钉(1221)一端与第二调节座(122)螺纹连接,第二调节螺钉(1221)的另一端露出第二端盖(14)。
CN201620702310.2U 2016-06-29 2016-06-29 差压调节装置 Active CN20584189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702310.2U CN205841898U (zh) 2016-06-29 2016-06-29 差压调节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702310.2U CN205841898U (zh) 2016-06-29 2016-06-29 差压调节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841898U true CN205841898U (zh) 2016-12-28

Family

ID=581501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702310.2U Active CN205841898U (zh) 2016-06-29 2016-06-29 差压调节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84189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907485B (zh) 一种压力自适应唇形密封装置
CN102052495A (zh) 一种高压天然气减压阀
CN109373034B (zh) 一种高压气体减压阀
CN205841898U (zh) 差压调节装置
CN206958251U (zh) 一种压力自适应唇形密封装置
CN210178941U (zh) 一种适用于低压燃气管网的燃气调节器
CN112178271A (zh) 套筒式调压阀
CN204729260U (zh) 一种安装于空压机上的空气压缩装置
CN216798525U (zh) 一种正压氧气呼吸器压差调控式自动供氧装置
CN202032142U (zh) 污水处理自动调压阀
CN206943557U (zh) 一种叠加式大推力气动执行器
CN2835739Y (zh) 用于高压加热器保护装置的入口阀
CN212898945U (zh) 一种可自动泄压的空调压缩机
CN208845807U (zh) 一种轴流式燃气调压器
KR20140005334U (ko) 감압밸브의 역압 배출통로 기밀구조
CN111911683A (zh) 一种减压阀
CN204900842U (zh) 空压机专用迷你减压阀
CN218992484U (zh) 一种具有双重密封功能的自闭阀
CN220909965U (zh) 一种隔膜压缩机内置油气压伴随控制装置的膜头结构
CN201627994U (zh) 一种钢瓶用减压阀
CN212536817U (zh) 一种减压阀
CN208281555U (zh) 燃气调压器皮膜组件
CN210318683U (zh) 一种内置式气量调节阀
CN2469283Y (zh) 高压差调压器
CN209654685U (zh) 一种减压阀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