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841469U - 直列八缸发动机的曲轴结构 - Google Patents

直列八缸发动机的曲轴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841469U
CN205841469U CN201620836886.8U CN201620836886U CN205841469U CN 205841469 U CN205841469 U CN 205841469U CN 201620836886 U CN201620836886 U CN 201620836886U CN 205841469 U CN205841469 U CN 20584146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duct
crank throw
journal
axle journal
ax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836886.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第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xi Yuchai Marine and Genset Pow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xi Yuchai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xi Yuchai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xi Yuchai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836886.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84146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84146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84146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hafts, Cranks, Connecting Bars, And Related Bearin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直列八缸发动机的曲轴结构,曲轴的两端分别为自由端和功率输出端,自由端至功率输出端依次设有第一曲拐、第二曲拐、第三曲拐、第四曲拐、第五曲拐、第六曲拐、第七曲拐、第八曲拐,沿自由端至功率输出端方向投影,沿顺时针方向依次是相互平行的第一曲拐和第八曲拐、相互平行的第三曲拐和第六曲拐、相互平行的第二曲拐和第七曲拐、相互平行的第四曲拐和第五曲拐,曲轴的发火顺序为1‑5‑7‑3‑8‑4‑2‑6。本实用新型的发火顺序有利于降低曲轴系的扭振振幅,改善曲轴的强度、扭振和强度的性能。

Description

直列八缸发动机的曲轴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动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直列八缸发动机的曲轴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直列八缸发动机的曲轴的扭振振幅较大,并且曲轴的强度性能较差,并且八缸曲轴的供油能力较差,油道不好布置和加工等。
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实用新型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直列八缸发动机的曲轴结构,从而克服现有的曲轴扭振振幅大且强度性能差的缺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直列八缸发动机的曲轴结构,曲轴的两端分别为自由端和功率输出端,自由端至功率输出端依次设有第一曲拐、第二曲拐、第三曲拐、第四曲拐、第五曲拐、第六曲拐、第七曲拐、第八曲拐,沿自由端至功率输出端方向投影,沿顺时针方向依次是相互平行的第一曲拐和第八曲拐、相互平行的第三曲拐和第六曲拐、相互平行的第二曲拐和第七曲拐、相互平行的第四曲拐和第五曲拐,曲轴的发火顺序为1-5-7-3-8-4-2-6。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曲轴的每个曲柄臂关于相应的连杆轴颈的中心轴线与曲轴的中心轴线形成的平面对称,每个曲柄臂的下端设有配重块,配重块包括本体和对称设置在本体两侧的配重翼,本体与曲柄臂固定连接。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曲轴的每个连杆轴颈的中心处设有第一油道,第一油道的轴线与相应的连杆轴颈的轴线正交,第一连杆轴颈与第二连杆轴颈之间以及第八连杆轴颈与功率输出端之间分别设有第一主轴颈,第一主轴颈上设有与第一连杆轴颈的第一油道平行的第二油道,第二油道的轴线高于曲轴的中心线;第一连杆轴颈和第八连杆轴颈的第一油道与相应的第二油道之间分别设有第一斜油道。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二连杆轴颈与第三连杆轴颈之间以及第八连杆轴颈与第七连杆轴颈之间分别设有第二主轴颈,第二主轴颈上设有与第二连杆轴颈的第一油道平行的第三油道,第三油道的轴线低于曲轴的中心线;第二连杆轴颈和第七连杆轴颈的第一油道与相应的第三油道之间分别设有第二斜油道。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三连杆轴颈与第四连杆轴颈之间以及第七连杆轴颈与第六连杆轴颈之间分别设有第三主轴颈,第三主轴颈上设有与第三连杆轴颈的第一油道平行的第四油道,第四油道的轴线位于曲轴的中心线的前侧;第三连杆轴颈和第六连杆轴颈的第一油道与相应的第四油道之间分别设有第三斜油道。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第四连杆轴颈与第五连杆轴颈之间以及第六连杆轴颈与第五连杆轴颈之间分别设有第四主轴颈,第四主轴颈上设有与第四连杆轴颈的第一油道平行的第五油道,第五油道的轴线位于曲轴的中心线的后侧;第四连杆轴颈和第五连杆轴颈的第一油道与相应的第五油道之间分别设有第四斜油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发火顺序有利于降低曲轴系的扭振振幅,改善曲轴的强度、扭振和强度的性能;曲柄臂设计为对称结构,且设置了结构对称的配重块,有利于降低曲轴的内力矩,提高曲轴的动平衡率;油道的布置方便加工,并且可充分润滑主轴承和连杆轴承,改善了轴颈轴承的润滑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直列八缸发动机的曲轴结构的装配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直列八缸发动机的曲轴的立体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直列八缸发动机的曲轴的主视图。
图4是图3的B-B视图。
图5是图3的C-C视图。
图6是图3的D-D视图。
图7是图3的E-E视图。
图8是图3的F-F视图。
图9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配重块的结构图。
主要附图标记说明:
1-曲轴,11-第一曲拐,12-第二曲拐,13-第三曲拐,14-第四曲拐,15-第五曲拐,16-第六曲拐,17-第七曲拐,18-第八曲拐,19-第一主轴颈,110-第二主轴颈,111-第三主轴颈,112-第四主轴颈,113-中心线,114-自由端,115-功率输出端,2-配重块,21-本体,22-配重翼。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除非另有其它明确表示,否则在整个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术语“包括”或其变换如“包含”或“包括有”等等将被理解为包括所陈述的元件或组成部分,而并未排除其它元件或其它组成部分。
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直列八缸发动机的曲轴结构包括曲轴1和16个配重块2。
如图2和3所示,曲轴1的两端分别为自由端114和功率输出端115,自由端114至功率输出端115依次设有第一曲拐11、第二曲拐12、第三曲拐13、第四曲拐14、第五曲拐15、第六曲拐16、第七曲拐17、第八曲拐18。
沿自由端114至功率输出端115方向投影,沿顺时针方向依次是相互平行的第一曲拐11和第八曲拐18、相互平行的第三曲拐13和第六曲拐16、相互平行的第二曲拐12和第七曲拐17、相互平行的第四曲拐14和第五曲拐15。具体来说,沿自由端至功率输出端方向投影,如果第一曲拐11竖直向上(12点方向),则第八曲拐18为竖直向上(12点方向),第二曲拐12和第七曲拐17为竖直向下(6点方向),第三曲拐13和第六曲拐16为水平向右(3点方向),第四曲拐14和第五曲拐15为水平向左(9点方向)。曲轴的发火顺序为1-5-7-3-8-4-2-6。曲拐夹角为90°。
如图2-8所示,曲轴的所有曲柄臂的形状完全相同,曲柄臂关于相应的连杆轴颈的中心轴线与曲轴的中心轴线形成的平面对称,曲柄臂的下端为平面。如图1所示,每个曲柄臂的下端设有配重块2。如图9所示,配重块2包括本体21和对称设置在本体21两侧的配重翼22,本体21与曲柄臂通过螺纹连接等方式固定连接。由于曲柄臂和配重块均为对称部件,这有利于降低曲轴的内力矩,提高曲轴的动平衡率。
如图3-8所示,曲轴1的每个连杆轴颈的中心处设有第一油道,每个第一油道的轴线与相应的连杆轴颈的轴线正交。以第一连杆轴颈为例,如图4所示,第一连杆轴颈1101的中心处设有第一油道1102,第一油道1102的轴线与第一连杆轴颈1101的轴线正交。如图5所示,第一连杆轴颈与第二连杆轴颈之间以及第八连杆轴颈与功率输出端115之间分别设有第一主轴颈1901,第一主轴颈1901上设有与第一连杆轴颈的第一油道1102平行的第二油道1902第二油道1902的轴线高于曲轴的中心线113。如图3所示,第二油道1902垂直于纸面。如图3所示,第一连杆轴颈和第八连杆轴颈的第一油道与相应的第二油道之间分别设有第一斜油道1106和第一斜油道1801,如图5所示。如图3所示,第一曲拐11和第八曲拐18上靠近自由端113的曲柄臂上分别设有第一斜油道1106和第一斜油道1801的端部,该端部上设有油堵。
如图3和6所示,第二连杆轴颈与第三连杆轴颈之间以及第八连杆轴颈与第七连杆轴颈之间分别设有第二主轴颈1104,第二主轴颈1104上设有与第二连杆轴颈的第一油道平行的第三油道1105,第三油道1105的轴线低于曲轴的中心线113。如图3所示,第三油道1105垂直于纸面。第二连杆轴颈和第七连杆轴颈的第一油道与相应的第三油道1105之间分别设有第二斜油道1201和第二斜油道1701。如图3所示,第二曲拐12和第七曲拐17上靠近自由端113的曲柄臂上分别设有第二斜油道1201和第二斜油道1701的端部,该端部上设有油堵。
如图7所示,第三连杆轴颈与第四连杆轴颈之间以及第七连杆轴颈与第六连杆轴颈之间分别设有第三主轴颈1111,第三主轴颈1111上设有与第三连杆轴颈的第一油道平行的第四油道1112,第四油道1112的轴线位于曲轴的中心线的前侧(以图3中的方向为准,图7表现为右侧)。如图3所示,第四油道1112是竖直的。第三连杆轴颈和第六连杆轴颈的第一油道与相应的第四油道1112之间分别设有斜油道。同理,第三曲拐13和第六曲拐16上靠近自由端113的曲柄臂上分别设有斜油道的端部,该端部上设有油堵。
如图8所示,第四连杆轴颈与第五连杆轴颈之间以及第六连杆轴颈与第五连杆轴颈之间分别设有第四主轴颈1121,第四主轴颈1121上设有与第四连杆轴颈的第一油道平行的第五油道1122,第五油道1122的轴线位于曲轴的中心线的后侧(以图3中的方向为准,图7表现为左侧)。如图3所示,第五油道1122垂直于纸面。第四连杆轴颈和第五连杆轴颈的第一油道与相应的第五油道1122之间分别设有斜油道。同理,第四曲拐14和第五曲拐15上靠近自由端113的曲柄臂上分别设有斜油道的端部,该端部上设有油堵。
本实用新型的发火顺序有利于降低曲轴系的扭振振幅,改善曲轴的强度、扭振和强度的性能;曲柄臂设计为对称结构,且设置了结构对称的配重块,有利于降低曲轴的内力矩,提高曲轴的动平衡率;油道的布置方便加工,并且可充分润滑主轴承和连杆轴承,改善了轴颈轴承的润滑效果。
前述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示例性实施方案的描述是为了说明和例证的目的。这些描述并非想将本实用新型限定为所公开的精确形式,并且很显然,根据上述教导,可以进行很多改变和变化。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选择和描述的目的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特定原理及其实际应用,从而使得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现并利用本实用新型的各种不同的示例性实施方案以及各种不同的选择和改变。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意在由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形式所限定。

Claims (6)

1.一种直列八缸发动机的曲轴结构,曲轴的两端分别为自由端和功率输出端,所述自由端至功率输出端依次设有第一曲拐、第二曲拐、第三曲拐、第四曲拐、第五曲拐、第六曲拐、第七曲拐、第八曲拐,其特征在于,沿所述自由端至所述功率输出端方向投影,沿顺时针方向依次是相互平行的所述第一曲拐和所述第八曲拐、相互平行的所述第三曲拐和所述第六曲拐、相互平行的所述第二曲拐和所述第七曲拐、相互平行的所述第四曲拐和所述第五曲拐,所述曲轴的发火顺序为1-5-7-3-8-4-2-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列八缸发动机的曲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曲轴的每个曲柄臂关于相应的连杆轴颈的中心轴线与所述曲轴的中心轴线形成的平面对称,每个所述曲柄臂的下端设有配重块,所述配重块包括本体和对称设置在所述本体两侧的配重翼,所述本体与所述曲柄臂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直列八缸发动机的曲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曲轴的每个连杆轴颈的中心处设有第一油道,所述第一油道的轴线与相应的所述连杆轴颈的轴线正交,第一连杆轴颈与第二连杆轴颈之间以及第八连杆轴颈与功率输出端之间分别设有第一主轴颈,所述第一主轴颈上设有与所述第一连杆轴颈的第一油道平行的第二油道,所述第二油道的轴线高于所述曲轴的中心线;所述第一连杆轴颈和所述第八连杆轴颈的第一油道与相应的第二油道之间分别设有第一斜油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直列八缸发动机的曲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杆轴颈与第三连杆轴颈之间以及所述第八连杆轴颈与第七连杆轴颈之间分别设有第二主轴颈,所述第二主轴颈上设有与所述第二连杆轴颈的第一油道平行的第三油道,所述第三油道的轴线低于所述曲轴的中心线;所述第二连杆轴颈和所述第七连杆轴颈的第一油道与相应的第三油道之间分别设有第二斜油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直列八缸发动机的曲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连杆轴颈与第四连杆轴颈之间以及所述第七连杆轴颈与第六连杆轴颈之间分别设有第三主轴颈,所述第三主轴颈上设有与所述第三连杆轴颈的第一油道平行的第四油道,所述第四油道的轴线位于所述曲轴的中心线的前侧;所述第三连杆轴颈和所述第六连杆轴颈的第一油道与相应的第四油道之间分别设有第三斜油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直列八缸发动机的曲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连杆轴颈与第五连杆轴颈之间以及所述第六连杆轴颈与所述第五连杆轴颈之间分别设有第四主轴颈,所述第四主轴颈上设有与所述第四连杆轴颈的第一油道平行的第五油道,所述第五油道的轴线位于所述曲轴的中心线的后侧;所述第四连杆轴颈和所述第五连杆轴颈的第一油道与相应的第五油道之间分别设有第四斜油道。
CN201620836886.8U 2016-08-04 2016-08-04 直列八缸发动机的曲轴结构 Active CN20584146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836886.8U CN205841469U (zh) 2016-08-04 2016-08-04 直列八缸发动机的曲轴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836886.8U CN205841469U (zh) 2016-08-04 2016-08-04 直列八缸发动机的曲轴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841469U true CN205841469U (zh) 2016-12-28

Family

ID=576172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836886.8U Active CN205841469U (zh) 2016-08-04 2016-08-04 直列八缸发动机的曲轴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84146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065898A (zh) * 2016-08-04 2016-11-02 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直列八缸发动机的曲轴结构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065898A (zh) * 2016-08-04 2016-11-02 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直列八缸发动机的曲轴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065898A (zh) 直列八缸发动机的曲轴结构
CN205841474U (zh) V型16缸发动机的曲轴结构
US7234432B2 (en) Crankshaft for V-type six-cylinder engine
CN106089974A (zh) V型16缸发动机的曲轴结构
US20140137835A1 (en) Four counterweight crankshaft for 90 degree v6 engine
CN102943841A (zh) 一种发动机十字拐曲轴系统
CN205841469U (zh) 直列八缸发动机的曲轴结构
CN203604420U (zh) 一种三缸汽油发动机曲轴
CN106089975A (zh) V型16缸发动机的曲轴结构
CN106015304A (zh) V型12缸发动机的曲轴结构
EP3171045B1 (en) Crank shaft for reciprocating engine
JP6323462B2 (ja) レシプロエンジンのクランク軸
CN106015305A (zh) V型6缸发动机的曲轴结构
CN205841470U (zh) V型6缸发动机的曲轴结构
CN205841468U (zh) V型8缸发动机的曲轴结构
CN205841466U (zh) V型8缸发动机的曲轴结构
CN205841473U (zh) V型12缸发动机的曲轴结构
CN106015303A (zh) 直列三缸发动机的曲轴结构
CN205841467U (zh) 直列三缸发动机的曲轴结构
CN105074236A (zh) 曲轴
JP6795018B2 (ja) レシプロエンジンのクランク軸
CN106089971A (zh) V型8缸发动机的曲轴结构
US5195398A (en) Crankshaft counterweights
CN211820353U (zh) 一种曲轴、发动机曲柄连杆机构及发动机
CN210265468U (zh) V6曲轴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118

Address after: No.88 Tianqiao West Road, Yulin City,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Patentee after: Guangxi Yuchai Ship Electric Power Co.,Ltd.

Address before: 537005 No. 88 flyover West Road, the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Yulin

Patentee before: Guangxi Yuchai Machiner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