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839813U - 一种地下室建筑预留通道连接处变形缝的防渗漏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地下室建筑预留通道连接处变形缝的防渗漏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839813U
CN205839813U CN201620706539.3U CN201620706539U CN205839813U CN 205839813 U CN205839813 U CN 205839813U CN 201620706539 U CN201620706539 U CN 201620706539U CN 205839813 U CN205839813 U CN 20583981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ment
aqueduct
reserved passageway
movement joint
sum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706539.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Sen Xin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Sen Xin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Sen Xin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Sen Xin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706539.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83981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83981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83981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Underground Structures, Protecting, Testing And Restoring Foundatio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地下室建筑预留通道连接处变形缝的防渗漏结构,包括预留通道的钢筋混凝土基础底板,其中所述预留通道的钢筋混凝土基础底板中设有引水管,所述引水管一端与预留通道连接处的变形缝中的中埋式止水带和变形盖板中间连接、作为引水管的引入口、另一端与地下室的集水井侧壁连接、作为引水管的排出口,用于预留通道连接处的变形缝处的中埋式止水带发生损坏或接头不严密时,使得渗漏的地下承压水通过预埋的引水管进行卸压、并引流至地下室集水井中。本实用新型施工工艺简单,施工速度快,可现场制作,利用施工现场常见的材料PVC管制作引流管,预留至流通口的基础底板中,既经济,又安装制作方便。

Description

一种地下室建筑预留通道连接处变形缝的防渗漏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建筑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地下室建筑预留通道连接处变形缝的防渗漏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高层建筑的发展,地下车库、地下人防等地下室应用越来越多,规模越来越大,在建筑结构设计时,为便于人员方便进出地下车库,主楼地下室与地下车库之间一般均采用地下连接通道相连,由于不同的主体结构之间受施工时间、工程水文地质、结构刚度和温度变形变化及沉降量差异的影响,在连接通道处均设置连通口变形缝,在实际施工中,由于地下室埋置深度、土层性质、动水压力和施工质量等因素,结构的变形、变化和不均匀沉降引起的连通口变形缝渗漏现象时有发生。在处理渗漏问题时,我们通常采用“封、堵、修”等防水修补措施,或者后置开槽引渗漏水,由于地下水压较大、结构变形的影响,后期的堵漏均是“治标不治本”,且费时又费力,修复后经过短暂的时间后又会出现重复的渗漏现象,效果不是很理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地下室建筑预留通道连接处变形缝的防渗漏结构,解决预留连通口变形缝处的渗漏及维修封堵困难、修复后续容易发生重复渗漏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地下室建筑预留通道连接处变形缝的防渗漏结构,包括预留通道的钢筋混凝土基础底板,其中所述预留通道的钢筋混凝土基础底板中设有引水管,所述引水管一端与预留通道连接处的变形缝中的中埋式止水带和变形盖板中间连接、作为引水管的引入口、另一端与地下室的集水井侧壁连接、作为引水管的排出口,用于预留通道连接处的变形缝处的中埋式止水带发生损坏或接头不严密时,使得渗漏的地下承压水通过预埋的引水管进行卸压、并引流至地下室集水井中。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的钢筋混凝土基础底板为变形缝两侧中较低标高侧的地下车库基础底板。
本实用新型的又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的引水管直径为25mm。
本实用新型的再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的引水管为PVC塑料管,且PVC塑料管之间采用PVC弯头和PVC管专用粘结胶水进行安装。
本实用新型的再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的引水管预埋方式为扎丝与通道基础底板绑扎牢固。
本实用新型的再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引水管向集水井方向有大于等于1%的坡度,用于方便水流向集水井。
本实用新型的再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的引水管的引入口位于变形缝的边缘处或伸到变形缝的中间。
本实用新型的再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的引入口与中埋式止水带之间距离小于等于30mm。
本实用新型的再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的引入口采用与引流PVC管对应直径的锥形塑料堵头,在浇筑通道基础底板混凝土时,锥形塑料堵头封堵,待浇筑完成达到规定强度时,开通锥形塑料堵头。
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的引水管的排水口由地下室的集水井侧壁引出,且引水管的管口与地下室的集水井的井壁距离大于等于50mm、与地下室的集水井的集水井盖板距离为180—220mm。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优点有:
1、施工工艺简单,施工速度快,可现场制作,利用施工现场常见的材料PVC管制作引流管,预留至流通口的基础底板中,既经济,又安装制作方便;
2、相比于传统的封堵、压浆等堵漏方法,省时省力,效果明显,且杜绝了地下室预留通道处变形缝处的渗漏通病,以及后期难以修补和堵漏的问题,利用较低的成本大大较少了今后堵漏的维修成本,也解决了随着时间的推移,地下结构的变形、变化和不均匀沉降引起的遗留渗漏隐患。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预留通道变形缝处防渗漏引水管埋设剖面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1预留通道变形缝处防渗漏引水管埋设平面示意图。
图3为锥形塑料堵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地下室建筑预留通道连接处变形缝的防渗漏结构,包括预留通道的钢筋混凝土基础底板8,其中所述预留通道的钢筋混凝土基础底板8中设有引水管1,所述引水管1一端与预留通道连接处的变形缝4中的中埋式止水带5和变形盖板9中间连接、作为引水管的引入口2、另一端与地下室的集水井6侧壁连接、作为引水管的排出口3,用于预留通道连接处的变形缝处的中埋式止水带发生损坏或接头不严密时,使得渗漏的地下承压水通过预埋的引水管1进行卸压、并引流至地下室集水井中。
所述的钢筋混凝土基础底板8为变形缝4两侧中较低标高侧的地下车库基础底板。
所述的引水管1直径为25mm,所述的引水管1为PVC塑料管,且PVC塑料管之间采用PVC弯头和PVC管专用粘结胶水进行安装,所述的引水管1预埋方式为扎丝与通道基础底板绑扎牢固,所述引水管1向集水井6方向有大于等于1%的坡度,用于方便水流向集水井。
所述的引水管1的引入口2位于变形缝4的边缘处或伸到变形缝4的中间,所述的引入口2与中埋式止水带5之间距离小于等于30mm,所述的引入口2采用与引流PVC管对应直径的锥形塑料堵头7,如图3所示,在浇筑通道基础底板混凝土时,锥形塑料堵头7封堵,待浇筑完成达到规定强度时,开通锥形塑料堵头7。
所述的引水管的排出口3由地下室的集水井6侧壁引出,且引水管1的管口与地下室的集水井6的井壁距离大于等于50mm、与地下室的集水井6的集水井盖板10距离为180—220mm。
实际施工方法:
1、首先确定预留通道变形缝处的较低标高侧的地下车库基础底板,然后根据本方法预留引水管;
2、在确定的基础底板钢筋绑扎完成和中埋式止水带安放完成混凝土浇筑前,可制作 安装预埋引水管,预埋引水管引入口位置位于中埋式止水带室内侧,设置于预留连接通道口基础底板变形缝的中间或最低处;
3、预埋引水管材料选用施工现场常见的直径25的PVC塑料管,管子连接安装时采用专用的PVC弯头、直接等配件,连接采用PVC管专用粘结胶水,引水管预埋时采用扎丝与通道基础底板绑扎牢固,且保证引水管1向集水井6方向有大于等于1%的坡度,用于方便水流向集水井;
4、预埋引水管的引入口1设置时,距中埋式止水带不大于30mm,引入口采用与引流PVC管对应直径的锥形塑料堵头1封堵,在通道基础底板混凝土浇筑完成并达到一定强度时凿除锥形塑料堵头,拆除时不得破坏混凝土表面和锥形口;
5、作为引水管的排出口3,由地下室集水井侧壁引出,引出管口出井壁不小于50mm,引出管口距离集水井盖板约200mm,实际设置时可根据集水井深度可做适当调整。

Claims (10)

1.一种地下室建筑预留通道连接处变形缝的防渗漏结构,包括预留通道的钢筋混凝土基础底板(8),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留通道的钢筋混凝土基础底板(8)中设有引水管(1),所述引水管(1)一端与预留通道连接处的变形缝(4)中的中埋式止水带(5)和变形盖板(9)中间连接、作为引水管的引入口(2)、另一端与地下室的集水井(6)侧壁连接、作为引水管的排出口(3),用于预留通道连接处的变形缝处的中埋式止水带发生损坏或接头不严密时,使得渗漏的地下承压水通过预埋的引水管(1)进行卸压、并引流至地下室集水井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室建筑预留通道连接处变形缝的防渗漏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钢筋混凝土基础底板(8)为变形缝(4)两侧中较低标高侧的地下车库基础底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室建筑预留通道连接处变形缝的防渗漏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引水管(1)直径为25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室建筑预留通道连接处变形缝的防渗漏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引水管(1)为PVC塑料管,且PVC塑料管之间采用PVC弯头和PVC管专用粘结胶水进行安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室建筑预留通道连接处变形缝的防渗漏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引水管(1)预埋方式为扎丝与通道基础底板绑扎牢固。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室建筑预留通道连接处变形缝的防渗漏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水管(1)向集水井(6)方向有大于等于1%的坡度,用于方便水流向集水井。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室建筑预留通道连接处变形缝的防渗漏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引水管(1)的引入口(2)位于变形缝(4)的边缘处或伸到变形缝(4)的中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室建筑预留通道连接处变形缝的防渗漏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引入口(2)与中埋式止水带(5)之间距离小于等于30m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室建筑预留通道连接处变形缝的防渗漏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引入口(2)采用与引流PVC管对应直径的锥形塑料堵头(7),在浇筑通道基础底板混凝土时,锥形塑料堵头(7)封堵,待浇筑完成达到规定强度时,开通锥形塑料堵头(7)。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室建筑预留通道连接处变形缝的防渗漏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引水管的排出口(3)由地下室的集水井(6)侧壁引出,且引水管(1)的管口与地下室的集水井(6)的井壁距离大于等于50mm、与地下室的集水井(6)的集水井盖板(10)距离为180—220mm。
CN201620706539.3U 2016-07-06 2016-07-06 一种地下室建筑预留通道连接处变形缝的防渗漏结构 Active CN20583981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706539.3U CN205839813U (zh) 2016-07-06 2016-07-06 一种地下室建筑预留通道连接处变形缝的防渗漏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706539.3U CN205839813U (zh) 2016-07-06 2016-07-06 一种地下室建筑预留通道连接处变形缝的防渗漏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839813U true CN205839813U (zh) 2016-12-28

Family

ID=581505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706539.3U Active CN205839813U (zh) 2016-07-06 2016-07-06 一种地下室建筑预留通道连接处变形缝的防渗漏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83981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689046U (zh) 封闭式超前止水后浇带
CN110878700B (zh) 一种隧道防水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02418347B (zh) 一种深基坑内盲沟和集水井排水施工方法
CN203546762U (zh) 三道防水的后浇带超前止水结构
CN207597428U (zh) 预制管廊与现浇管廊衔接防水结构
CN102535441A (zh) 一种地下连续墙的施工方法
CN107859064A (zh) 一种预制管廊与现浇管廊衔接防水结构及施工方法
CN112982300B (zh) 库岸沥青混凝土面板与库底土工膜防渗排水连接结构及施工方法
CN112281882A (zh) 一种基底涌水涌砂处理方法
CN104234089B (zh) 一种地下室防排水结合的施工方法
CN109707117A (zh) 一种虹吸式雨水排放系统的施工工艺
CN203049630U (zh) 建筑物基础底板防水系统
CN104404960B (zh) 一种地下连续墙接缝注浆装置及施工方法
CN103882889A (zh) 建筑物基础底板防水系统
CN205839813U (zh) 一种地下室建筑预留通道连接处变形缝的防渗漏结构
CN204551694U (zh) 一种预埋式阳台地漏
CN105926665A (zh) 一种预制大型砌块装配式混凝土排水管道基座及其施工方法
CN208072433U (zh) 一种用于基础柱坑及集水坑的临时降水钢套管
CN206289732U (zh) 一种主动防渗地下室剪力墙
CN114045880A (zh) 一种地下室后浇带处理工艺
CN214993966U (zh) 一种用于富水环境高透水性质的排水导流装置
CN109322332A (zh) 一种提前对基础及后浇带防水处理方法
CN208965510U (zh) 一种引水明渠防渗排水系统
CN208441115U (zh) 一种地下连续墙管涌封堵结构
CN106480979A (zh) 一种主动防渗地下室剪力墙及其施工工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