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839776U - 基坑排水及循环水利用系统 - Google Patents

基坑排水及循环水利用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839776U
CN205839776U CN201620708018.1U CN201620708018U CN205839776U CN 205839776 U CN205839776 U CN 205839776U CN 201620708018 U CN201620708018 U CN 201620708018U CN 205839776 U CN205839776 U CN 20583977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dimentation tank
drainage
ditch
utilization system
earthwor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708018.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彭丹
黄文杰
郭庶
屈财魏
刘永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CFEB Civil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CFEB Civil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CFEB Civil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CCFEB Civil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708018.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83977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83977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839776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20/00Water conservation; Efficient water supply; Efficient water use
    • Y02A20/108Rainwater harvesting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坑排水及循环水利用系统,包括用于围护基坑内土方的基坑围护结构、构筑在基坑内土方上用于对雨水进行引流的土方运输坡道、设置在土方运输坡道的下方用于汇集土方运输坡道引流的雨水的汇水沟、以及用于将汇水沟汇集的雨水进行融入的沉淀池。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基坑排水及循环水利用系统,将雨水引流至预先放置的沉淀池内,储存在沉淀池内的水既可后续冲洗渣土车、又可以用于降尘或对混凝土进行养护,从而将雨水变废为宝,起到了节约资源、提升施工现场环境形象的作用,真正体现了绿色施工理念。本实用新型节约资源、施工方便、成本低、且提高施工效率。

Description

基坑排水及循环水利用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市政工程施工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基坑排水及循环水利用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用水量逐年递增。土建施工企业作为水资源消耗的大户,对水资源的浪费也十分严重。近年来,无论是各级政府部门还是施工企业自身都在提倡开展绿色施工,而绿色施工中的一个重要项目就是节约用水和水资源循环利用,因此,如何充分循环利用施工现场水资源成为项目管理人员关注的重点。在建筑或市政深基坑开挖过程中需对基坑运出土方的渣土车冲洗干净后方可上路,需及时对基坑内扬尘洒水降尘,且在基坑开挖时需对地下水及时抽排。经查阅相关文献,国内一些施工企业对水资源循环利用做了一些探索与研究,但没有涉及到基坑开挖过程中水资源循环利用的具体措施,故可以在此方面做一些有益探索。另外,在雨水充沛的地区,只要下雨,基坑往往积水严重,不仅需组织人员设备将积水集中抽排,同时被雨水浸泡后的土方挖运难度增加。
因此,在基坑开挖过程中,因基坑积水严重所导致的人力损耗,是一个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坑排水及循环水利用系统,以解决因基坑积水严重所导致的人力损耗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坑排水及循环水利用系统,包括用于围护基坑内土方的基坑围护结构、构筑在基坑内土方上用于对雨水进行引流的土方运输坡道、设置在土方运输坡道的下方用于汇集土方运输坡道引流的雨水的汇水沟、以及用于将汇水沟汇集的雨水进行融入的沉淀池。
进一步地,基坑排水及循环水利用系统,还包括基坑内土方运输通道,汇水沟沿基坑内土方运输通道纵向设置,并与沉淀池相通。
进一步地,基坑排水及循环水利用系统,还包括沉淀池基坑,沉淀池位于沉淀池基坑内。
进一步地,沉淀池由钢板焊制而成,沉淀池的两侧设置有用于吊装的挂钩。
进一步地,沉淀池包括一级沉淀池、二级沉淀池和三级沉淀池,一级沉淀池、二级沉淀池和三级沉淀池依次按序相连。
进一步地,基坑排水及循环水利用系统,还包括伸入沉淀池内的水泵和抽水管,抽水管的一端位于沉淀池内,抽水管的另一端伸出沉淀池基坑外。
进一步地,土方运输坡道的坡道长度为30-32米、坡道宽度为7-9米、坡道角为5-12度。
进一步地,土方运输坡道和基坑内土方运输通道上浇筑18-22厘米厚混凝土。
进一步地,沉淀池基坑的长宽高尺寸为3.1×2.1×2米,沉淀池的长宽高尺寸为3×2×2米。
进一步地,汇水沟的径向尺寸为30×30厘米,汇水沟的沟壁抹1.5-2.5厘米厚砂浆。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基坑排水及循环水利用系统,将雨水引流至预先放置的沉淀池内,储存在沉淀池内的水既可后续冲洗渣土车、又可以用于降尘或对混凝土进行养护,从而将雨水变废为宝,起到了节约资源、提升施工现场环境形象的作用,真正体现了绿色施工理念。本实用新型节约资源、施工方便、成本低、且提高施工效率。
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实用新型还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参照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基坑排水及循环水利用系统优选实施例的纵断面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基坑排水及循环水利用系统优选实施例的平面布置图;
图3是基坑开挖时断面图;
图4是沉淀池的平面图。
附图标号说明:
10、基坑围护结构;20、土方运输坡道;30、汇水沟;40、沉淀池;50、基坑内土方运输通道;60、沉淀池基坑;41、一级沉淀池;42、二级沉淀池;43、三级沉淀池;70、水泵;80、抽水管;11、基坑砼支撑;12、反压土;13、基坑内土方;14、土方第一次开挖面;15、土方第二次开挖面。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由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
参照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坑排水及循环水利用系统,包括用于围护基坑内土方13的基坑围护结构10、构筑在基坑内土方13上用于对雨水进行引流的土方运输坡道20、设置在土方运输坡道20的下方用于汇集土方运输坡道20引流的雨水的汇水沟30、以及用于将汇水沟30汇集的雨水进行融入的沉淀池40。其中,基坑内土方13沿土方第一次开挖面14和土方第二次开挖面15从上往下挖。土方运输坡道20的坡道长度为30-32米、坡道宽度为7-9米、坡道角为5-12度。本实施例提供的基坑排水及循环水利用系统,将雨水引流至预先放置的沉淀池40内,储存在沉淀池40内的水既可后续冲洗渣土车、又可以用于降尘或对混凝土进行养护,从而将雨水变废为宝,起到了节约资源、提升施工现场环境形象的作用,真正体现了绿色施工理念。本实用新型节约资源、施工方便、成本低、且提高施工效率。
优选地,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基坑排水及循环水利用系统,还包括基坑内土方运输通道50,汇水沟30的径向尺寸为30×30厘米,汇水沟30的沟壁抹1.5-2.5厘米厚砂浆以方面渣土车出入基坑。汇水沟30沿基坑内土方运输通道50纵向设置,并与沉淀池40相通。如图3所示,在基坑内土方运输通道50的两侧反压土12的坡脚上沿纵向设置一个汇水沟30,汇水沟30的沟壁上抹砂浆,并通过基坑砼支撑11围护基坑内土方13。本实施例提供的基坑排水及循环水利用系统,基坑内土方运输通道50上的雨水由上沿纵向设置的汇水沟30汇入到沉淀池40内,储存在沉淀池40内的水既可后续冲洗渣土车、又可以用于降尘或对混凝土进行养护,从而将雨水变废为宝,起到了节约资源、提升施工现场环境形象的作用,真正体现了绿色施工理念,节约资源、施工方便、成本低、且提高施工效率。
优选地,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基坑排水及循环水利用系统,还包括沉淀池基坑60,沉淀池40位于沉淀池基坑60内。在本实施例中,首先在土方运输坡道20的两侧用挖机各挖一个长宽高尺寸为3.1×2.1×2米的沉淀池基坑60,然后用3毫米厚的废旧钢板焊制一个钢制的长宽高尺寸为3×2×2米的沉淀池40,沉淀池40的两侧焊接有挂钩。并将焊接好的沉淀池40放置到沉淀池基坑60内。本实施例提供的基坑排水及循环水利用系统,采用可移动沉淀池40,灵活性高、且可循环利用,从而节约资源。
优选地,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基坑排水及循环水利用系统,沉淀池40包括一级沉淀池41、二级沉淀池42和三级沉淀池43,一级沉淀池41、二级沉淀池42和三级沉淀池43依次按序相连。一级沉淀池41与汇水沟30相连,下雨时,落入基坑内的雨水会通过汇水沟30排入一级沉淀池41,经过初步沉淀后流入二级沉淀池42再次沉淀,最后进入三级沉淀池43。本实施例提供的基坑排水及循环水利用系统,利用沉淀池40对雨水进行多级沉淀后并进行存储,既可后续冲洗渣土车、又可以用于降尘或对混凝土进行养护,从而将雨水变废为宝,起到了节约资源、提升施工现场环境形象的作用,真正体现了绿色施工理念。本实用新型节约资源、施工方便、成本低、且提高施工效率。
优选地,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基坑排水及循环水利用系统,还包括伸入沉淀池40内的水泵70和抽水管80,抽水管80的一端位于沉淀池40内,抽水管80的另一端伸出沉淀池基坑60外。在本实施例中,若雨量大,沉淀池40容量不够时,则及时用2200W的水泵70将三级沉淀池43内水抽排到沉淀池基坑60外,同时应保持沉淀池40内储备足量水。以在下雨停止后可迅速进行土方开挖,有效的确保施工进度。另外,在深基坑开挖过程中,可能降水措施不到位,可以利用水泵70将地下水抽排至沉淀池40。
本实施例提供的基坑排水及循环水利用系统,在土方运输坡道20处,可以利用沉淀池40内储存的水冲洗出基坑的渣土车,冲洗设备主要是2200W的水泵70与抽水管80,确保渣土车不带泥出基坑,冲洗后的废水又会通过汇水沟30流入一级沉淀池41,经过三级沉淀后的水又可冲洗渣土车,这样就可做到水循环使用。若天晴扬尘较大时,可以利用基坑内可移动的沉淀池40内的水喷洒降尘。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基坑排水及循环水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围护基坑内土方的基坑围护结构(10)、构筑在所述基坑内土方上用于对雨水进行引流的土方运输坡道(20)、设置在所述土方运输坡道(20)的下方用于汇集所述土方运输坡道(20)引流的所述雨水的汇水沟(30)、以及用于将所述汇水沟(30)汇集的所述雨水进行融入的沉淀池(4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坑排水及循环水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基坑内土方运输通道(50),所述汇水沟(30)沿所述基坑内土方运输通道(50)纵向设置,并与所述沉淀池(40)相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坑排水及循环水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沉淀池基坑(60),所述沉淀池(40)位于所述沉淀池基坑(60)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坑排水及循环水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沉淀池(40)由钢板焊制而成,所述沉淀池(40)的两侧设置有用于吊装的挂钩。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基坑排水及循环水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沉淀池(40)包括一级沉淀池(41)、二级沉淀池(42)和三级沉淀池(43),所述一级沉淀池(41)、二级沉淀池(42)和三级沉淀池(43)依次按序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坑排水及循环水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伸入所述沉淀池(40)内的水泵(70)和抽水管(80),所述抽水管(80)的一端位于所述沉淀池(40)内,所述抽水管(80)的另一端伸出所述沉淀池基坑(60)外。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坑排水及循环水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土方运输坡道(20)的坡道长度为30-32米、坡道宽度为7-9米、坡道角为5-12度。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坑排水及循环水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土方运输坡道(20)和所述基坑内土方运输通道(50)上浇筑18-22厘米厚混凝土。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坑排水及循环水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沉淀池基坑(60)的长宽高尺寸为3.1×2.1×2米,所述沉淀池(40)的长宽高尺寸为3×2×2米。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坑排水及循环水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汇水沟(30)的径向尺寸为30×30厘米,所述汇水沟(30)的沟壁抹1.5-2.5厘米厚砂浆。
CN201620708018.1U 2016-07-07 2016-07-07 基坑排水及循环水利用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83977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708018.1U CN205839776U (zh) 2016-07-07 2016-07-07 基坑排水及循环水利用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708018.1U CN205839776U (zh) 2016-07-07 2016-07-07 基坑排水及循环水利用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839776U true CN205839776U (zh) 2016-12-28

Family

ID=581503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708018.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839776U (zh) 2016-07-07 2016-07-07 基坑排水及循环水利用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839776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354949A (zh) * 2017-06-28 2017-11-17 中建市政工程有限公司 用于紧邻高边坡的地铁车站基坑水资源的循环利用系统
CN109763552A (zh) * 2018-12-27 2019-05-17 中建三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基础暗敷重力式排水再生利用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354949A (zh) * 2017-06-28 2017-11-17 中建市政工程有限公司 用于紧邻高边坡的地铁车站基坑水资源的循环利用系统
CN109763552A (zh) * 2018-12-27 2019-05-17 中建三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基础暗敷重力式排水再生利用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544343B (zh) 一种基于低影响开发的源头雨水净化存蓄系统及安装方法
CN201512826U (zh) 砂滤墙式分体雨水处理系统
CN105862548B (zh) 防止路面积水和城区雨洪资源回收及循环利用的系统
CN105735449A (zh) 一种城市道路雨水收集处理系统
CN207331934U (zh) 山林雨水回收利用装置
CN205839776U (zh) 基坑排水及循环水利用系统
CN206328765U (zh) 一种深基坑排水结构
CN206045589U (zh) 洗车水循环系统
CN208844656U (zh) 雨水收集与恒压自渗植被补水网
CN208650225U (zh) 一种渗透式排水沟
CN204982778U (zh) 一种高效净化调节人工湖系统
CN107354949B (zh) 用于紧邻高边坡的地铁车站基坑水资源的循环利用系统
CN106088684A (zh) 一种雨水收集再利用的下沉式广场及其施工方法
CN206646360U (zh) 山区道路排水系统
CN210202763U (zh) 一种海绵城市绿化带
CN205259318U (zh) 一种基于低影响开发的源头雨水净化与存蓄系统
CN109763552A (zh) 一种基础暗敷重力式排水再生利用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CN207484214U (zh) 一种透水蓄水地坪
CN106088124A (zh) 一种深基坑底板外墙盲沟排水二次利用方法及结构
CN105544703A (zh) 一种带过滤装置的道路雨水收集井
CN104328836A (zh) 一种环保型预制双箱深孔式排水井及其施工方法
CN109024673A (zh) 一种海绵路面-地下综合管廊系统及施工工艺
CN209144964U (zh) 一种高效率的雨水隔离收集装置
CN207047996U (zh) 一种生态发光石的地坪铺装系统
CN207727715U (zh) 海绵城市雨水综合利用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1228

Termination date: 2021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