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838700U - 曝气结构 - Google Patents

曝气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838700U
CN205838700U CN201620627839.2U CN201620627839U CN205838700U CN 205838700 U CN205838700 U CN 205838700U CN 201620627839 U CN201620627839 U CN 201620627839U CN 205838700 U CN205838700 U CN 20583870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at
group
connecting seat
plural number
fit por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627839.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赖宏信
陈耿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620627839.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83870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83870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838700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10/00Technologies for wastewater treatment
    • Y02W10/1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Landscapes

  • Multiple-Way Valv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曝气结构,包括:一管体设有第一组设部;一螺合件设有第二组设部以与第一组设部相组设;一第一连接座与螺合件相组设,第一连接座内设有容置部,第一连接座内设有第一套合部,第一套合部与容置部相远离,第一套合部呈圆槽状,第一连接座内设有至少一容室,容室设于近第一套合部处,容置部与容室之间设有穿槽,穿槽与容置部及容室呈相通状;一第二连接座与第一连接座相组设,第二连接座设有第二套合部,第二套合部与第一套合部相套合,第二套合部内设有第三套合部;一涡轮机组枢设于第二连接座上,涡轮机组于第二连接座转动。本实用新型无需其它动力源,仅需使气体进入管体内的动力源,且整体结构无需密封设计。

Description

曝气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与一曝气结构有关,特别是涉及一种无需其它动力源,仅需使气体进入管体内的动力源,且无需密封设计的曝气结构。
背景技术
现用的曝气结构,如中国台湾专利申请案号:097145852,证书号:I349523,专利名称:曝气装置,该专利案结构在于:一种曝气装置,包含:一壳体,其内部设有一主隔板而将壳体内部分隔为一容室与一位于容室上方的主水室,该主水室上方设有一顶板,该顶板设有一进气口以及一内顶盖,该进气口组接有一进气管,该内顶盖围绕该进气口并自顶板底面向下延伸,该内顶盖底端形成一开口,该壳体并于主水室壁面设有复数进水孔;一马达,其设置于壳体容室中,马达具有一传动轴穿过主隔板而进入主水室中;一涡轮扇叶,其设置于主水室中的传动轴上,该涡轮扇叶具有一空心的本体以及复数设于本体外表面周围的排气叶片,该本体具有一开放端对应前述内顶盖的开口,各排气叶片呈中空管状而与本体内部连通并具有一出风口;以及一出水管,其具有一入口端及一与入口端连通的出口端,入口端设置于壳体壁面而贯穿入主水室。
该曝气结构的缺点在于:
1、该曝气装置设置于任何需要维持水中一定含氧量的池水中,马达设置于壳体的容室内,马达以其传动轴连接涡轮扇叶,而使其快速转动,马达设于容室内时,容室即需完全密封设计,否则马达即会受池水中的金属或化学物质侵蚀而易使马达产生锈化而缩短其使用期限,实用性较为不足。
2、需设置马达,马达需连接有电源供电而造成使用上的能源耗损。
有鉴于上述曝气结构的缺失,本发明人通过多年从事相关行业的制造经验,研制出可解决现有曝气结构缺陷的产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欲解决的问题为:现有曝气装置设有马达而需有密封设计且设有马达,该马达需连接有电源供电而造成使用上的能源耗损。本实用新型的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曝气结构,其设有涡轮机组,该涡轮机组受由管体处进入的气体的动力而转动,该涡轮机组转动时亦可搅动液体池中的液体而增加气体与液体池中的液体相混合,该涡轮机组受气体的动力而自由转动,因此本实用新型的曝气结构即不需有其它动力源,仅需要使气体进入管体内的动力源。该涡轮机组会转动,整体结构不需有密封设计。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曝气结构,包括:
一管体,该管体设有第一组设部,供气体或其它物质进入管体内;
一螺合件,该螺合件设有第二组设部,该第二组设部与该第一组设部相组设,该螺合件设有第一螺合部,该第一螺合部呈内螺纹状;
一第一连接座,该第一连接座与该螺合件相组设,该第一连接座端部设有第二螺合部,该第二螺合部与该第一螺合部相螺合,使该第一连接座与该螺合件相组设,该第二螺合部呈外螺纹状,该第一连接座内设有容置部,该第一连接座内设有第一套合部,该第一套合部与该容置部相远离,该第一套合部呈圆槽状,该第一连接座内设有至少一容室,该容室设于近该第一套合部处,该容置部与该容室之间设有穿槽,该穿槽与该容置部及该容室呈相通状;
一第二连接座,该第二连接座与该第一连接座相组设,该第二连接座设有第二套合部,该第二套合部与该第一套合部相套合,该第二套合部内设有第三套合部,该第三套合部呈圆槽状;
一涡轮机组,该涡轮机组枢设于该第二连接座的第三套合部上,该涡轮机组可于该第二连接座转动。
进一步的,
所述第二组设部与第一组设部间呈紧配合结构。
所述螺合件设有第一抵缘,该第一抵缘对向所述管体内部,设有一单向阀组,该单向阀组包括一单向阀座及单向件;该单向阀座呈一座体状,该单向阀座设有一开口,该开口对正所述管体内部,该单向件容设于该单向阀座内,该单向件封闭该单向阀座的开口,该单向件受所述管体的气体推动后,该单向件于该单向阀座内上移而开启该单向阀座的开口,该单向件为珠体结构,所述容置部供该单向阀组的该单向阀座容置,所述容置部呈圆槽状,所述容置部设有第二抵缘,该第二抵缘靠抵于该单向阀座的端部处,该单向阀座受限于该第二抵缘及第一抵缘而无法脱出所述容置部外,所述螺合件端部处设有转动部,该转动部呈六角形状。
所述容室为复数个,复数容室绕设所述第一套合部,复数容室呈环状排列。
所述第一连接座上设有复数第一结合部,所述第二连接座内设有复数支撑架,该支撑架设于近所述第二套合部处,复数支撑架绕设所述第二套合部,该支撑架容设于所述第一连接座的第一结合部处,使所述第二连接座与第一连接座相组设,该支撑架的数量配合该第一结合部的数量,该支撑架的数量为四个。
所述第二连接座套合于所述第一连接座外,使所述第一连接座隐于所述第二连接座内。
所述涡轮机组包括:轴承组、中心杆、涡轮转座、顶盖及复数涡轮旋转片;该轴承组套合于所述第二连接座的第三套合部内,该轴承组包括:一轴承座、两轴承件及两封闭件;该轴承座套合于所述第三套合部内,该轴承座呈透空的圆筒状,该两轴承件容置于该轴承座内,该两封闭件容设于该轴承座的两端部处,其中一封闭件呈穿透状,其容设于该轴承座的顶端部处,另一封闭件容设于该轴承座底端处,使该轴承座呈封闭状;该中心杆呈杆体状,该中心杆穿设于该轴承组内,该中心杆与轴承组相枢设,该中心杆凸露于该轴承组外;该涡轮转座与该中心杆相固设,该涡轮转座枢设于所述第二连接座上;该顶盖与该中心杆相固设,该顶盖设于所述涡轮机组的顶端;复数涡轮旋转片环状排列组设于该涡轮转座上,复数涡轮旋转片可随该涡轮转座于所述第二连接座上360度自由旋转。
所述第一连接座上设有复数第二结合部,复数第二结合部呈环状排列,所述第二连接座上设有复数第三结合部,每一第三结合部与每一第二结合部相对正,复数第三结合部呈环状排列,该第三结合部呈圆孔状,设有复数结合件,每一结合件穿设于每一第二结合部及第三结合部处,使所述第一连接座与第二连接座相组设。
该曝气结构还包括复数扣合件,每一扣合件的两端分别扣合于所述第一连接座的端部处及所述第二连接座的端部处,使所述第一连接座与第二连接座相组设。
所述单向阀组的单向阀座与所述第一连接座呈一体状,所述单向件容设于所述第一连接座内,所述第一连接座的复数穿槽设于接近所述第二螺合部处,所述穿槽呈环状排列,所述穿槽呈穿透的圆槽状,所述第一连接座的另一端设有复数第三结合部,该第三结合部呈环状排列,所述第二连接座的第二套合部套合于所述第一连接座内,所述第二连接座内设有复数支撑架,该支撑架设于近所述第二套合部处,复数支撑架绕设所述第二套合部,该支撑架结合于该第三结合部处,使所述第一连接座与第二连接座相组设。
本实用新型的功效在于:涡轮机组自由旋转时会使液体中的气体更易扩散,涡轮机组受气体的动力而转动,涡轮机组转动时亦可搅动液体池中的液体而增加气体与液体池中的液体相混合而更加速其作用,涡轮机组受气体的动力而自由转动。本实用新型的曝气结构无需其它动力源,仅需使气体进入管体内的动力源,涡轮机组受气体的动力而转动,因此整体结构无需密封设计。
为使审查员及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功效完全了解,以下配合附图就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组成说明于后,但以下所述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据以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下,所作的任何修饰变更皆仍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曝气结构的立体分解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曝气结构的第一连接座的上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图2中A-A处的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曝气结构的涡轮机组的立体分解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曝气结构的涡轮机组的立体组合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曝气结构的立体组合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曝气结构的部分元件的立体组合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曝气结构的上视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图8中B-B处的剖视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图9中C处的放大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的部分元件的立体组合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的第四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15是本实用新型的第四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16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五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17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五实施例的部分元件的立体组合图。
图18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五实施例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请参阅图1至图5所示,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曝气结构的立体分解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曝气结构的第一连接座40的上视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图2中A-A处的剖视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曝气结构的涡轮机组60的立体分解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曝气结构的涡轮机组60的立体组合图,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曝气结构,其包括:
一管体10,该管体10呈透空的管体状,管体10上设有第一组设部11,管体10连接有管路,使气体或其它物质进入管体10内;
一螺合件20,螺合件20外周面设有第二组设部21,第二组设部21与第一组设部11相组设,第二组设部21与第一组设部11间呈紧配合结构,螺合件20内设有第一螺合部22,第一螺合部22呈内螺纹状,螺合件20设有第一抵缘23,第一抵缘23对向管体10内部,螺合件20端部处设有转动部24,转动部24呈六角形状;
一单向阀组30,单向阀组30包括一单向阀座31及单向件32;单向阀座31呈一座体状,单向阀座31设有一开口,开口对正管体10内部,单向件32容设于单向阀座31内,单向件32封闭单向阀座31的开口,单向件32受管体10的气体推动后,单向件32于单向阀座31内上移而开启单向阀座31的开口,单向件32为珠体结构;
一第一连接座40,请辅以图2及图3所示,第一连接座40与螺合件20相组设,第一连接座40端部设有第二螺合部41,第二螺合部41与第一螺合部22相螺合,使第一连接座40与螺合件20相组设,第二螺合部41呈外螺纹状,第一连接座40内设有容置部42,容置部42供单向阀组30的单向阀座31容置,容置部42呈圆槽状,容置部42设有第二抵缘43,第二抵缘43靠抵于单向阀座31端部处,单向阀座31受限于第二抵缘43及第一抵缘23而无法脱出容置部42外,第一连接座40内设有第一套合部44,第一套合部44与容置部42相远离,第一套合部44呈圆槽状,第一连接座40内设有至少一容室45,容室45设于近第一套合部44处,容室45为复数个,复数容室45绕设第一套合部44,复数容室45呈环状排列,容置部42与容室45之间设有穿槽46,穿槽46与容置部42及容室45呈相通状,第一连接座40上设有复数第一结合部47;
一第二连接座50,第二连接座50与第一连接座40相组设,第二连接座50套合于第一连接座40外,使第一连接座40隐于第二连接座50内,第二连接座50中央处设有第二套合部51,第二套合部51部分与第一连接座40的第一套合部44相套合,第二套合部51内设有第三套合部52,第三套合部52呈圆槽状,第二连接座50内设有复数支撑架53,支撑架53设于近第二套合部51处,复数支撑架53绕设第二套合部51,支撑架53容设于第一连接座40的第一结合部47处,使第二连接座50与第一连接座40相组设,支撑架53的数量配合第一结合部47的数量,支撑架53的数量为四个;
一涡轮机组60,请辅以图4及图5所示,涡轮机组60枢设于第二连接座50上,涡轮机组60可于第二连接座50转动,涡轮机组60包括:轴承组61、中心杆62、涡轮转座63、顶盖64及复数涡轮旋转片65;
轴承组61套合于第二连接座50的第三套合部52内,轴承组61包括:一轴承座611、两轴承件612及两封闭件613;轴承座611套合于第三套合部52内,轴承座611呈透空的圆筒状,两轴承件612容置于轴承座611内,两封闭件613容设于轴承座611的两端部处,其中一封闭件613呈穿透状,其容设于轴承座611的顶端部处,另一封闭件613容设于轴承座611底端处,使轴承座611呈封闭状;
中心杆62为一具有适当长度的杆体状,中心杆62穿设于轴承组61内,中心杆62与轴承组61相枢设,中心杆62凸露于轴承组61外;
涡轮转座63与中心杆62相固设,涡轮转座63枢设于第二连接座50上;
顶盖64与中心杆62相固设,顶盖64设于涡轮机组60顶端;
复数涡轮旋转片65环状排列组设于涡轮转座63上,复数涡轮旋转片65可随涡轮转座63于第二连接座50上360度自由旋转。
请继续参阅图6及图7所示,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曝气结构的立体组合图,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曝气结构部分元件的立体组合图,由图示可清楚所示,螺合件20与管体11相组设,第一连接座40与螺合件20相螺合,第一连接座40供单向阀组30容置,第二连接座50与第一连接座40相组设,第二连接座50套合于第一连接座40外,使第一连接座40隐于第二连接座50内,支撑架53结合于第一结合部47处,使第二连接座50与第一连接座40相结合,涡轮机组60枢设于第二连接座50上,涡轮机组60可于第二连接座50上转动。
请继续参阅图8至图10所示,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曝气结构的上视图,图9是本实用新型图8中B-B处的剖视图,图10是本实用新型图9中C处的放大图,由图示可清楚所示,第一连接座40与螺合件20相组设螺合,第二螺合部41与第一螺合部22相螺合,使第一连接座40与螺合件20相组设,容置部42供单向阀组30容置,单向阀座31受限于第二抵缘43及第一抵缘23而无法脱出第一连接座40的容置部42外,穿槽46与单向阀组30相对正,穿槽46与容室45及容置部42呈相通状,第二连接座50与第一连接座40相结合,第二套合部51与第一套合部44相套合,涡轮机组60组设于第二连接座50上。
曝气结构通常设置于水塔或任何需要维持液体中一定含氧量的池水中,如废水池中,气体或其它物质由管体10进入,经由单向阀组30、穿槽46、容室45进入涡轮机组60中,使复数涡轮旋转片65受气体上升而驱动,使涡轮机组60于第二连接座50上360度自由旋转,涡轮机组60自由旋转时会使液体中的气泡更易扩散。
请继续参阅图11所示,图11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第一连接座40未设有复数第一结合部47,第一连接座40上设有复数第二结合部48,复数第二结合部48呈环状排列,第二连接座50上设有复数第三结合部54,每一第三结合部54与每一第二结合部48相对正,复数第三结合部54呈环状排列,第三结合部54呈圆孔状,设有复数结合件70,每一结合件70穿设于每一第二结合部48及第三结合部54处,使第一连接座40及第二连接座50相组设。
请继续参阅图12及图13所示,图12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的部分元件的立体组合图,图13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的剖视图,由图示可清楚所示,设有复数扣合件71,每一扣合件71的两端分别扣合于第一连接座40的端部处及第二连接座50的端部处,使第一连接座40与第二连接座50相组设,第一连接座40未设有第一结合部47。
请参阅图14及图15所示,图14是本实用新型的第四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图15是本实用新型的第四实施例的剖视图,第一连接座40的第一套合部44与穿槽46为一体状的单一元件状,亦即第一连接座40呈两元件状,穿槽46为复数的穿透圆孔状,第一套合部44及穿槽46容设于第一连接座40内,使第一连接座40的容室45呈封闭状。
请继续参阅图16至图18所示,图16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五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图17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五实施例的部分元件的立体组合图,图18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五实施例的剖视图,由图示可请求所示,该实施例的单向阀组30的单向阀座31与第一连接座40呈一体状,单向件32容设于第一连接座40内,第一连接座40的复数穿槽46设于接近第二螺合部41处,穿槽46呈环状排列,穿槽46呈穿透的圆槽状,第一连接座40另一端设有复数第三结合部49,第三结合部49呈环状排列,第二连接座50的第二套合部51套合于第一连接座40内,支撑架53结合于第三结合部49处,使第一连接座40与第二连接座50相组设。
本实用新型的涡轮机组60可为一般常用的各涡轮机结构或其它类似功效的涡轮机结构,第一连接座40与第二连接座50之间可多种的相组设结构而无法一一详述,螺合件20可与管体10呈一体状,亦即管体10的第一组设部11内设有第一螺合部22及第一抵缘23。
本实用新型的曝气结构具有下述的优点:
1、气体或其它物质由管体10进入,经由单向阀组30、第一连接座40的穿槽46、容室45进入涡轮机组60中,气体基本上由气体压缩机打入管体10内,亦即气体由动力装置输入管体10内,气体的动力使涡轮机组60转动,涡轮机组60即于第二连接座50上360度自由旋转,当涡轮机组60旋转时会使液体中的气体更易扩散。
2、涡轮机组60受气体的动力而转动,涡轮机组60转动时亦可搅动液体池中的液体而增加气体与液体池中的液体相混合而更加速其作用。
3、涡轮机组60受气体的动力而自由转动,因此本实用新型的曝气结构即无需其它动力源,仅需使气体进入管体10内的动力源。
4、涡轮机组60受气体的动力而转动,因此整体结构不需有密封设计。
5、当气体通过单向阀组30时,气体的气压动力会将单向件32向上移位,使单向阀阀30呈开放状,气体即可经由单向阀组30、穿槽46、容室45进入涡轮机组60中,但可阻止液体进入管体10内。
6、单向阀组30容置于第一连接座40的容置部42内,单向阀组30受限于第二抵缘43及螺合件20的第一抵缘23而无法脱出第一连接座40外。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曝气结构具有产业利用性、新颖性及进步性,诚能符合新型专利的申请要件,所以依法提出申请。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及其所运用的技术原理,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任何基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基础上的等效变换、简单替换等显而易见的改变,均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曝气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管体,该管体设有第一组设部,供气体或其它物质进入管体内;
一螺合件,该螺合件设有第二组设部,该第二组设部与该第一组设部相组设,该螺合件设有第一螺合部,该第一螺合部呈内螺纹状;
一第一连接座,该第一连接座与该螺合件相组设,该第一连接座端部设有第二螺合部,该第二螺合部与该第一螺合部相螺合,使该第一连接座与该螺合件相组设,该第二螺合部呈外螺纹状,该第一连接座内设有容置部,该第一连接座内设有第一套合部,该第一套合部与该容置部相远离,该第一套合部呈圆槽状,该第一连接座内设有至少一容室,该容室设于近该第一套合部处,该容置部与该容室之间设有穿槽,该穿槽与该容置部及该容室呈相通状;
一第二连接座,该第二连接座与该第一连接座相组设,该第二连接座设有第二套合部,该第二套合部与该第一套合部相套合,该第二套合部内设有第三套合部,该第三套合部呈圆槽状;
一涡轮机组,该涡轮机组枢设于该第二连接座的第三套合部上,该涡轮机组可于该第二连接座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曝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组设部与第一组设部间呈紧配合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曝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螺合件设有第一抵缘,该第一抵缘对向所述管体内部,设有一单向阀组,该单向阀组包括一单向阀座及单向件;该单向阀座呈一座体状,该单向阀座设有一开口,该开口对正所述管体内部,该单向件容设于该单向阀座内,该单向件封闭该单向阀座的开口,该单向件受所述管体的气体推动后,该单向件于该单向阀座内上移而开启该单向阀座的开口,该单向件为珠体结构,所述容置部供该单向阀组的该单向阀座容置,所述容置部呈圆槽状,所述容置部设有第二抵缘,该第二抵缘靠抵于该单向阀座的端部处,该单向阀座受限于该第二抵缘及第一抵缘而无法脱出所述容置部外,所述螺合件端部处设有转动部,该转动部呈六角形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曝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室为复数个,复数容室绕设所述第一套合部,复数容室呈环状排列。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曝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座上设有复数第一结合部,所述第二连接座内设有复数支撑架,该支撑架设于近所述第二套合部处,复数支撑架绕设所述第二套合部,该支撑架容设于所述第一连接座的第一结合部处,使所述第二连接座与第一连接座相组设,该支撑架的数量配合该第一结合部的数量,该支撑架的数量为四个。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曝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座套合于所述第一连接座外,使所述第一连接座隐于所述第二连接座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曝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涡轮机组包括:轴承组、中心杆、涡轮转座、顶盖及复数涡轮旋转片;该轴承组套合于所述第二连接座的第三套合部内,该轴承组包括:一轴承座、两轴承件及两封闭件;该轴承座套合于所述第三套合部内,该轴承座呈透空的圆筒状,该两轴承件容置于该轴承座内,该两封闭件容设于该轴承座的两端部处,其中一封闭件呈穿透状,其容设于该轴承座的顶端部处,另一封闭件容设于该轴承座底端处,使该轴承座呈封闭状;该中心杆呈杆体状,该中心杆穿设于该轴承组内,该中心杆与轴承组相枢设,该中心杆凸露于该轴承组外;该涡轮转座与该中心杆相固设,该涡轮转座枢设于所述第二连接座上;该顶盖与该中心杆相固设,该顶盖设于所述涡轮机组的顶端;复数涡轮旋转片环状排列组设于该涡轮转座上,复数涡轮旋转片可随该涡轮转座于所述第二连接座上360度自由旋转。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曝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座上设有复数第二结合部,复数第二结合部呈环状排列,所述第二连接座上设有复数第三结合部,每一第三结合部与每一第二结合部相对正,复数第三结合部呈环状排列,该第三结合部呈圆孔状,设有复数结合件,每一结合件穿设于每一第二结合部及第三结合部处,使所述第一连接座与第二连接座相组设。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曝气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复数扣合件,每一扣合件的两端分别扣合于所述第一连接座的端部处及所述第二连接座的端部处,使所述第一连接座与第二连接座相组设。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曝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阀组的单向阀座与所述第一连接座呈一体状,所述单向件容设于所述第一连接座内,所述第一连接座的复数穿槽设于接近所述第二螺合部处,所述穿槽呈环状排列,所述穿槽呈穿透的圆槽状,所述第一连接座的另一端设有复数第三结合部,该第三结合部呈环状排列,所述第二连接座的第二套合部套合于所述第一连接座内,所述第二连接座内设有复数支撑架,该支撑架设于近所述第二套合部处,复数支撑架绕设所述第二套合部,该支撑架结合于该第三结合部处,使所述第一连接座与第二连接座相组设。
CN201620627839.2U 2016-06-23 2016-06-23 曝气结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83870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627839.2U CN205838700U (zh) 2016-06-23 2016-06-23 曝气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627839.2U CN205838700U (zh) 2016-06-23 2016-06-23 曝气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838700U true CN205838700U (zh) 2016-12-28

Family

ID=576202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627839.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838700U (zh) 2016-06-23 2016-06-23 曝气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83870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95007A (zh) * 2017-02-08 2018-08-14 合胜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曝气结构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95007A (zh) * 2017-02-08 2018-08-14 合胜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曝气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583532A (zh) 一种化工用物料搅拌装置
CN205838700U (zh) 曝气结构
CN201972201U (zh) 旋转节水起泡器
CN206845898U (zh) 一种新型机械密封结构
CN208711460U (zh) 一种用于水体中的旋转出气装置
CN206554868U (zh) 一种油井水泥高温高压养护釜釜盖密封结构
TWI629413B (zh) Aeration structure
CN209213114U (zh) 一种新型抽拉式水龙头阀芯及其水龙头壳体结构
CN2684919Y (zh) 水气混合器
CN104964068A (zh) 两进一出式水龙头高脚阀芯
CN106195334A (zh) 一种旋转下出水阀芯
TWM527875U (zh) 曝氣結構
CN108395007A (zh) 曝气结构
CN205500888U (zh) 全方位随动射流曝气搅动装置
KR100791486B1 (ko) 원뿔 형상의 볼 밸브
CN215486772U (zh) 一种内置式高压抽水泵
CN206592558U (zh) 一种高寿命连接组件及带有该连接组件的旋转水龙头
CN103405955B (zh) 过滤器及由此组成的串组式过滤器
CN201028192Y (zh) 分格转鼓用的中空式旋转气接头
CN202526014U (zh) 一种出水嘴可360度旋转的分离式浴缸淋浴器
CN206175726U (zh) 一种旋转控制式陶瓷阀芯
CN203447860U (zh) 新型过滤器及由此组成的串组式过滤器
CN204482735U (zh) 室外杀菌养殖罐
CN213929516U (zh) 一种电动卸灰球阀
CN210263347U (zh) 一种具有除臭装置的一体化预制泵站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1228

Termination date: 2021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