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836532U - 动力系统以及具有其的车辆 - Google Patents

动力系统以及具有其的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836532U
CN205836532U CN201620380648.0U CN201620380648U CN205836532U CN 205836532 U CN205836532 U CN 205836532U CN 201620380648 U CN201620380648 U CN 201620380648U CN 205836532 U CN205836532 U CN 20583653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ear
dynamical system
differential mechanism
electromotor
sun ge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380648.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兆攀
贾雨灵
李建辉
夏海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380648.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83653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83653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83653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动力系统以及具有其的车辆,动力系统包括:驱动电机;行星齿轮机构,行星齿轮机构包括:太阳轮、行星轮、行星架和齿圈,行星轮套设在行星架上且啮合在太阳轮和齿圈之间,太阳轮与驱动电机相连;传动轴,传动轴上设置有传动齿轮,传动齿轮套设在传动轴上且与齿圈啮合;制动器,制动器设置成用于制动传动轴;差速器,差速器与传动齿轮传动;发电机,发电机选择性地与差速器传动以进行发电。通过设置制动器和发电机,可以回收能量,避免能量的浪费,有利于环保。

Description

动力系统以及具有其的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动力系统以及具有该动力系统的车辆。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在新能源平行轴减速器中,减速器包括行星齿轮机构,行星齿轮机构中的太阳轮需要同时作为输入端和输出端以和另一个作为输出端的行星架形成两个挡位,这样导致减速器中的换挡机构拖曳扭矩比较大,能量损失大,而且减速器中无能量回收装置,反拖能量浪费,不利于环保。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动力系统,以解决传统动力系统无法回收能量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动力系统,包括:驱动电机;行星齿轮机构,所述行星齿轮机构包括:太阳轮、行星轮、行星架和齿圈,所述行星轮套设在所述行星架上且啮合在所述太阳轮和所述齿圈之间,所述太阳轮与所述驱动电机相连;传动轴,所述传动轴上设置有传动齿轮,所述传动齿轮套设在所述传动轴上且与所述齿圈啮合;制动器,所述制动器设置成用于制动所述传动轴;差速器,所述差速器与所述传动齿轮传动;发电机,所述发电机选择性地与所述差速器传动以进行发电。
进一步地,所述差速器包括输入齿轮,所述输入齿轮和所述传动齿轮啮合,所述输入齿轮和所述发电机之间设置有离合器。
进一步地,所述传动齿轮构造为双联齿齿轮,所述双联齿齿轮中的一个齿轮与所述齿圈啮合且另一个与所述输入齿轮啮合。
进一步地,所述动力系统还包括:换挡机构,所述换挡机构包括:换挡齿套,所述换挡齿套选择性地同步所述行星架和所述齿圈以及选择性地同步所述行星架和所述动力系统的壳体。
进一步地,所述动力系统还包括:控制电机,所述控制电机与所述换挡齿套相连以驱动所述换挡齿套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电机和所述发电机彼此紧固且安装在所述动力系统的壳体上。
进一步地,所述减速器的输出端分别连接有两个半轴,所述行星齿轮机构套设在所述两个半轴中的一个上。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电机包括:定子和转子,所述转子与所述太阳轮相连且分别套设在所述半轴上。
进一步地,所述差速器包括:第一太阳轮、第二太阳轮、输入轴和两个半轴齿轮,所述输入轴与所述输入齿轮相连,所述第一太阳轮和所述第二太阳轮分别套设在所述输入轴上且分别与一个所述半轴齿轮啮合。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动力系统具有以下优势: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动力系统,通过设置制动器和发电机,发电机可以回收地面与车轮之间的反拖力,避免能量的浪费,有利于环保,而且行星齿轮机构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分别独立,可以避免拖曳扭矩较大,可以减少能量损失,可以提高车辆的行驶里程。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车辆。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车辆,包括上述的动力系统。
所述车辆与上述动力系统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所述的动力系统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实施例所述的动力系统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动力系统100;
驱动电机10;定子11;转子12;
行星齿轮机构20;太阳轮21;行星轮22;行星架23;齿圈24;
传动轴30;传动齿轮31;
制动器40;差速器50;输入齿轮51;第一太阳轮52;第二太阳轮53;输入轴54;半轴齿轮55;
发电机60;离合器70;
换挡机构80;换挡齿套81;控制电机82;半轴90;壳体110。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动力系统100,该动力系统100可以应用在车辆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动力系统100可以包括:驱动电机10、行星齿轮机构20、传动轴30、制动器40、差速器50和发电机60。如图1和图2所示,行星齿轮机构20可以包括:太阳轮21、行星轮22、行星架23和齿圈24,行星轮22套设在行星架23上,而且啮合在太阳轮21和齿圈24之间,太阳轮21与驱动电机10相连。传动轴30上设置有传动齿轮31,传动齿轮31套设在传动轴30上,而且传动齿轮31与齿圈24啮合。由此,太阳轮21可以作为行星齿轮机构20的输入端,齿圈24可以作为行星齿轮机构20的输出端。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如图1和图2所示,动力系统100还可以包括:换挡机构80,换挡机构80可以包括:换挡齿套81,换挡齿套81选择性地同步行星架23和齿圈24以及选择性地同步行星架23和动力系统100的壳体110。当换挡齿套81同步行星架23和齿圈24时,驱动电机10的动力经过太阳轮21和行星轮22后分别传递给齿圈24和行星架23,行星架23可以通过换挡齿套81将其动力传递给齿圈24,从而齿圈24可以将其动力和行星架23传递来的动力耦合后传递给传动齿轮31。当换挡齿套81同步行星架23和动力系统100的壳体110时,行星架23被固定,驱动电机10的动力经过太阳轮21和行星轮22后传递给齿圈24,齿圈24再传递给传动齿轮31。可选地,如图1所示,动力系统100还可以包括:控制电机82,控制电机82与换挡齿套81相连以驱动换挡齿套81移动。控制电机82可以通过换挡拨叉调节换挡齿套81的位置,从而实现换挡过程的切换。当然,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此,换挡齿套81还可以通过液压机构来控制。
制动器40设置成用于制动传动轴30,差速器50与传动齿轮31传动。可选地,制动器40设置在壳体110上。其中,行星齿轮机构20、传动轴30、差速器50和发电机60均可以设置在壳体110内。发电机60可以选择性地与差速器50传动以进行发电。当制动器40停止制动传动轴30时,地面传递给车轮的反拖力可以通过半轴90传递给差速器50,差速器50可以传递给发电机60以供发电机60发电。需要说明的是,当制动器40停止制动传动轴30时,差速器50和传动齿轮31无法进行动力传递,当制动器40制动传动轴30时,传动齿轮31和差速器50之间可以进行动力传递。其中,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如图1所示,差速器50可以包括输入齿轮51,输入齿轮51和传动齿轮31啮合,输入齿轮51和发电机60之间设置有离合器70。
具体地,如图1所示,传动齿轮31可以构造为双联齿齿轮,双联齿齿轮中的一个齿轮与齿圈24啮合,而且双联齿齿轮中的另一个齿轮与输入齿轮51啮合。由此,可以使得传动齿轮31在输入齿轮51和齿圈24之间传动稳定且可靠,可以保证动力系统100的工作可靠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如图1所示,控制电机82和发电机60彼此紧固,而且控制电机82和发电机60分别安装在动力系统100的壳体110上。由此,可以使得控制电机82和发电机60固定可靠,而且可以保证动力系统100的结构紧凑性,以及可以提高动力系统100的空间利用率。
可选地,如图1和图2所示,差速器50的输出端分别连接有两个半轴90,行星齿轮机构20套设在两个半轴90中的一个上。通过将行星齿轮机构20套设在一个半轴90上,可以使得动力系统100占用车辆的空间较小,可以提高车辆的空间利用率,而且还可以提高动力系统100在车辆上的安装可靠性。
进一步地,如图1和图2所示,驱动电机10可以包括:定子11和转子12,转子12与太阳轮21相连,而且转子12和太阳轮21分别套设在半轴90上。由此,驱动电机10同样套设在半轴90上,从而可以进一步地降低动力系统100占用车辆的空间,而且可以提高驱动电机10在车辆上的布置可靠性。
下面详细描述一种可选的差速器50的布置形式,如图2所示,差速器50可以包括:第一太阳轮52、第二太阳轮53、输入轴54和两个半轴齿轮55,输入轴54与输入齿轮51相连,第一太阳轮52和第二太阳轮53分别套设在输入轴54上,而且第一太阳轮52和第二太阳轮53分别与一个半轴齿轮55啮合。上述结构的差速器50可以较好地在半轴90和传动齿轮31之间传递动力,而且可以实现差速功能,可以保证车辆的行驶稳定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动力系统100,通过设置制动器40和发电机60,发电机60可以回收地面与车轮之间的反拖力,避免能量的浪费,有利于环保,而且行星齿轮机构20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分别独立,可以避免拖曳扭矩较大,可以减少能量损失,可以提高车辆的行驶里程。
下面结合图1详细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动力系统100的工作原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动力系统100具有三种模式:低挡模式、高挡模式和回收模式。
低挡模式:换挡齿套81同步行星架23和动力系统100的壳体110,制动器40处于制动状态,离合器70处于断开状态,驱动电机10的动力经过太阳轮21、行星轮22、齿圈24、传动齿轮31、输入齿轮51传递给差速器50,差速器50将动力分配给两个半轴90以驱动车辆低速行驶。
高挡模式:换挡齿套81同步行星架23和齿圈24,制动器40处于制动状态,离合器70处于断开状态,驱动电机10的动力经过太阳轮21和行星轮22分别传递给行星架23和齿圈24,行星架23将其动力通过换挡齿套81传递给齿圈24,耦合后的动力经过齿圈24、传动齿轮31和输入齿轮51传递给差速器50,差速器50将动力分配给两个半轴90以驱动车辆高速行驶。
回收模式:制动器40处于非制动状态,离合器70处于接合状态,从地面传递来的反拖力通过车轮和半轴90传递给差速器50,差速器50上的输入齿轮51通过离合器70传递给发电机60以供发电机60发电。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包括上述实施例的动力系统100,由于上述实施例的动力系统100具有制动器40和发电机60,发电机60可以回收地面与车轮之间的反拖力,避免能量的浪费,有利于环保,而且行星齿轮机构20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分别独立,可以避免拖曳扭矩较大,可以减少能量损失,可以提高车辆的行驶里程。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动力系统(100),其特征在于,包括:
驱动电机(10);
行星齿轮机构(20),所述行星齿轮机构(20)包括:太阳轮(21)、行星轮(22)、行星架(23)和齿圈(24),所述行星轮(22)套设在所述行星架(23)上且啮合在所述太阳轮(21)和所述齿圈(24)之间,所述太阳轮(21)与所述驱动电机(10)相连;
传动轴(30),所述传动轴(30)上设置有传动齿轮(31),所述传动齿轮(31)套设在所述传动轴(30)上且与所述齿圈(24)啮合;
制动器(40),所述制动器(40)设置成用于制动所述传动轴(30);
差速器(50),所述差速器(50)与所述传动齿轮(31)传动;
发电机(60),所述发电机(60)选择性地与所述差速器(50)传动以进行发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系统(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差速器(50)包括输入齿轮(51),所述输入齿轮(51)和所述传动齿轮(31)啮合,所述输入齿轮(51)和所述发电机(60)之间设置有离合器(7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动力系统(100),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齿轮(31)构造为双联齿齿轮,所述双联齿齿轮中的一个齿轮与所述齿圈(24)啮合且另一个与所述输入齿轮(51)啮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系统(10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换挡机构(80),所述换挡机构(80)包括:换挡齿套(81),所述换挡齿套(81)选择性地同步所述行星架(23)和所述齿圈(24)以及选择性地同步所述行星架(23)和所述动力系统(100)的壳体(11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动力系统(10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电机(82),所述控制电机(82)与所述换挡齿套(81)相连以驱动所述换挡齿套(81)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动力系统(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机(82)和所述发电机(60)彼此紧固且安装在所述动力系统(100)的壳体(110)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系统(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差速器(50)的输出端分别连接有两个半轴(90),所述行星齿轮机构(20)套设在所述两个半轴(90)中的一个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动力系统(100),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机(10)包括:定子(11)和转子(12),所述转子(12)与所述太阳轮(21)相连且分别套设在所述半轴(90)上。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动力系统(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差速器(50)包括:第一太阳轮(52)、第二太阳轮(53)、输入轴(54)和两个半轴齿轮(55),所述输入轴(54)与所述输入齿轮(51)相连,所述第一太阳轮(52)和所述第二太阳轮(53)分别套设在所述输入轴(54)上且分别与一个所述半轴齿轮(55)啮合。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动力系统(100)。
CN201620380648.0U 2016-04-28 2016-04-28 动力系统以及具有其的车辆 Active CN20583653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380648.0U CN205836532U (zh) 2016-04-28 2016-04-28 动力系统以及具有其的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380648.0U CN205836532U (zh) 2016-04-28 2016-04-28 动力系统以及具有其的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836532U true CN205836532U (zh) 2016-12-28

Family

ID=576289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380648.0U Active CN205836532U (zh) 2016-04-28 2016-04-28 动力系统以及具有其的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836532U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85975A (zh) * 2018-04-18 2019-10-29 舍弗勒技术股份两合公司 电桥驱动系统和车辆
CN110450902A (zh) * 2019-08-20 2019-11-15 北京健行天下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车辆非链条传动结构
CN111683835A (zh) * 2018-08-21 2020-09-18 舍弗勒技术股份两合公司 用于车辆的动力系统及车辆
CN113910881A (zh) * 2021-11-24 2022-01-11 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动力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离合器行星换挡电驱动桥
CN114103630A (zh) * 2020-08-31 2022-03-01 蜂巢传动科技河北有限公司 一种车辆分动器、动力总成及车辆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85975A (zh) * 2018-04-18 2019-10-29 舍弗勒技术股份两合公司 电桥驱动系统和车辆
CN111683835A (zh) * 2018-08-21 2020-09-18 舍弗勒技术股份两合公司 用于车辆的动力系统及车辆
CN110450902A (zh) * 2019-08-20 2019-11-15 北京健行天下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车辆非链条传动结构
CN114103630A (zh) * 2020-08-31 2022-03-01 蜂巢传动科技河北有限公司 一种车辆分动器、动力总成及车辆
CN113910881A (zh) * 2021-11-24 2022-01-11 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动力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离合器行星换挡电驱动桥
CN113910881B (zh) * 2021-11-24 2023-12-12 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动力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离合器行星换挡电驱动桥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836532U (zh) 动力系统以及具有其的车辆
CN107466272B (zh) 用于机动车的驱动传动设备、机动车和用于运行机动车的方法
EP3380352B1 (en) A vehicle driveline system
CN102910066A (zh) 混合动力驱动装置
CN106794753A (zh) 混合动力驱动装置
CN102133854A (zh) 一种双电机转速与转矩耦合驱动总成
CN104712717A (zh) 混合动力电动车的传动系统
CN104742730A (zh) 一种增程式电动汽车多模耦合动力传动系统
CN107539108A (zh) 动力驱动系统和车辆
CN105270158B (zh) 混合动力车辆的动力传动系统
CN102582454A (zh) 一种增程式纯电动汽车驱动总成
JP6214778B2 (ja) オートバイ用後進装置
CN109693541A (zh) 动力传递装置、包括此的车辆及其操作控制方法
CN101451597A (zh) 混合动力输出装置
CN106931133B (zh) 差速器总成以及具有其的车辆
WO2011105017A1 (ja) 四輪駆動ハイブリッド車用動力伝達装置
CN102720810B (zh) 自动变速器、包含该自动变速器的车辆及其换挡方法
CN206551858U (zh) 一种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传动系统
CN203221880U (zh) 一种双电机多模式耦合驱动总成
CN109693540A (zh) 动力传递装置、包括此的车辆及动力传递装置的控制方法
JP2014034284A (ja) ハイブリッド自動車用駆動システム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CN103241114B (zh) 混合动力装置及包括该混合动力装置的汽车
CN205523655U (zh) 混合动力汽车无级变速箱
CN106808996B (zh) 混合动力驱动系统
CN104494414A (zh) 动力传动系统及具有其的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