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827006U - Lcd组件及显示模组 - Google Patents

Lcd组件及显示模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827006U
CN205827006U CN201620610674.8U CN201620610674U CN205827006U CN 205827006 U CN205827006 U CN 205827006U CN 201620610674 U CN201620610674 U CN 201620610674U CN 205827006 U CN205827006 U CN 20582700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pper substrate
polaroid
lcd assembly
terminal area
lc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610674.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饶晓东
吴阳春
高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 Hin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Hui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Display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Hui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Display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Hui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Display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Hui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610674.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82700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82700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82700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LCD组件及显示模组,LCD组件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上偏光片、LCD单元及下偏光片,LCD单元包括上基板以及下基板,下基板包括相连接的显示区域及端子区域,上基板覆盖显示区域,端子区域凸出上基板设置,端子区域远离下偏光片的表面设置有驱动芯片,上偏光片朝向端子区域的一侧凸出上基板设置,端子区域设置有驱动芯片的表面还设置有绝缘胶层,绝缘胶层与上偏光片朝向端子区域一端连接,上偏光片凸出上基板的部分与绝缘胶层贴合。上述LCD组件及显示模组,能够增加LCD组件的强度,避免跌落时应力集中在上基板及下基板的交接处,减小下基板破碎的概率,增加了LCD组件的可靠性。

Description

LCD组件及显示模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LCD组件及显示模组。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手机日趋智能化,并得到广泛普及,用户对手机的性能要求也逐渐提高。大屏幕、超薄厚度、高清晰度、稳定性高成为手机发展的必然趋势。
LCM(liquid crystal module,液晶显示模组)是一种将LCD(液晶显示面板)、IC(驱动芯片)、POL(偏光片)、FPC(柔性线路板)、BLU(背光源)等结构件装配在一起的组件。英文名称叫“LCD Module”,简称“LCM”,中文一般称为“液晶显示模块”。
一般地,LCD包括上基板及下基板,上基板主要包括Color Filter(彩色滤光片)、黑色矩阵等内部部件,且上基板外形长度上较小;下基板主要包括TFT(薄膜晶体管)、电极走线等部件,且下基板外形长度较长,下基板超出上基板区域主要用于电器元件,如驱动芯片、FPC柔性线路板的连接。由于LCD结构上基板与下基板之间形成一个完整的台阶,在跌落测试中,LCD的下基板角部将受力向上翘起,而此时下基板会以LCD的台阶面为支点,从而导致LCD下基板形变时应力集中在支点位置,很容易导致玻璃从支点开裂,从而形成破碎。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针对现有技术中显示模组中液晶显示面板易破碎的问题,有必要提供一种LCD组件及显示模组,能够增加显示面板的强度,减少产品破碎的问题。
一种LCD组件,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上偏光片、LCD单元及下偏光片,所述LCD单元包括与所述上偏光片贴合的上基板以及与所述下偏光片贴合的下基板,所述下基板包括相连接的显示区域及端子区域,所述上基板覆盖所述显示区域,所述端子区域凸出所述上基板设置,所述端子区域远离所述下偏光片的表面设置有驱动芯片,所述上偏光片朝向所述端子区域的一侧凸出所述上基板设置,所述端子区域设置有所述驱动芯片的表面还设置有绝缘胶层,所述绝缘胶层与所述上基板朝向所述端子区域一端连接,所述上偏光片凸出所述上基板的部分与所述绝缘胶层贴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绝缘胶层覆盖所述端子区域。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绝缘胶层的厚度与所述上基板的厚度相同。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上偏光片覆盖所述绝缘胶层。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上偏光片及所述绝缘胶层包裹所述驱动芯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下偏光片覆盖所述端子区域远离所述上基板的表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下偏光片的大小及形状与所述下基板的大小及形状相同。
一种显示模组,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LCD组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与所述LCD组件叠加设置的背光模组,所述背光模组与所述下偏光片贴合。
上述LCD组件及显示模组,由于所述端子区域设置有绝缘胶层,且所述绝缘胶层与所述上基板朝向所述端子区域的一端连接,能够增加LCD组件的强度,避免跌落时应力集中在上基板及下基板的交接处,减小下基板破碎的概率,从而大幅度减小LCD组件在跌落测试中的失效比例,增加了LCD组件的可靠性。
而且,由于所述下偏光片覆盖所述端子区域远离所述上基板的表面,这样,可以避免LCD组件与背光模组贴合后,下基板与背光组件之间形成悬空区域而在震动或挤压时导致下基板出现角崩的风险,提高了显示模组的可靠性,增加了整机的使用寿命。
此外,由于绝缘胶层及上偏光片包裹线路区域上的驱动芯片,可以对驱动芯片进行保护,同时可以阻挡ESD,避免ESD损伤驱动芯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LCD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LCD组件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显示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的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请参阅图1及图2,其分别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LCD组件10不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LCD组件10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上偏光片100、LCD单元及下偏光片400,LCD单元包括与上偏光片100贴合的上基板200以及与下偏光片400贴合的下基板300。
下基板300具有厚度相同且相连接的显示区域320和端子区域310,其中,上基板200覆盖所述显示区域320,端子区域310凸出所述上基板200设置。也可以理解为,所述下基板300的长度大于所述上基板200的长度,所述端子区域310不被所述上基板200覆盖。所述端子区域310远离所述下偏光片400的表面设置有驱动芯片500。
请参阅图2,所述上偏光片100朝向所述端子区域310的一侧凸出所述上基板100设置,所述端子区域310设置有所述驱动芯片500的表面设置有绝缘胶层313,所述绝缘层313与所述上基板200朝向所述端子区域310的一端连接,所述上偏光片100凸出所述上基板100的部分与所述绝缘胶层313贴合,即,绝缘胶层313填充于上偏光片100、上基板320以及下基板300形成的空间处,能够增加LCD组件10的强度,避免跌落时应力集中在上基板200及下基板300的交接处,减小下基板300破碎的概率,从而大幅度减小LCD组件10在跌落测试中的失效比例,增加了LCD组件10的可靠性。
进一步地,所述绝缘胶层313覆盖所述端子区域310,即,端子区域310除去驱动芯片500的位置设置有绝缘胶层313,以进一步增强LCD组件10的强度。
进一步地,所述绝缘胶层313的厚度与所述上基板200的厚度相同。即,所述绝缘胶层313与所述上基板200平齐,消除上基板200与下基板300之间形成的台阶。
需要说明的是,当驱动芯片500的厚度小于绝缘胶层313时,驱动芯片500上也设置有绝缘胶层313,以使绝缘胶层313覆盖驱动芯片500,以对其进行保护,而且绝缘胶层313还可以阻挡ESD(静电放电),避免ESD驱动芯片500造成损伤。
进一步地,所述绝缘胶层313及所述上偏光片200包裹所述驱动芯片500,这样,可以对驱动芯片500进行保护,同时可以阻挡ESD,避免ESD损伤驱动芯片500,提高整机抗ESD的性能。
请参阅图2,所述下偏光片400覆盖所述端子区域310远离所述上基板200的表面。进一步地,所述下偏光片400与所述下基板300等长,具体地,所述下偏光片400的大小及形状与所述下基板300的大小及形状相同,这样,可以增加下基板300的强度,增强LCD组件10的抗跌落能力。
上述LCD组件,由于所述端子区域310设置有绝缘胶层313,能够增加LCD组件10的强度,避免跌落时应力集中在上基板200及下基板300的交接处,减小下基板300破碎的概率,从而大幅度减小LCD组件10在跌落测试中的失效比例,增加了LCD组件10的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显示模组,其包括上述任一所述的LCD组件10。请参阅图3,其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显示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显示模组包括:叠加设置的LCD组件10及背光模组20,背光模组20与所述下偏光片400贴合。该LCD组件10的结构可参照上述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理所应当地,由于本实施例的显示模组采用了上述LCD组件10的技术方案,因此该显示模组具有上述LCD组件10所有的有益效果。
而且,由于所述下偏光片400覆盖所述端子区域310远离所述上基板200的表面,具体地,下偏光片400与下基板300等长,可以避免LCD组件10与背光模组20贴合后,下基板300与背光组件20之间形成悬空区域而在震动或挤压时导致下基板300出现角崩的风险,提高了显示模组的可靠性,增加了整机的使用寿命。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9)

1.一种LCD组件,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上偏光片、LCD单元及下偏光片,所述LCD单元包括与所述上偏光片贴合的上基板以及与所述下偏光片贴合的下基板,所述下基板包括相连接的显示区域及端子区域,所述上基板覆盖所述显示区域,所述端子区域凸出所述上基板设置,所述端子区域远离所述下偏光片的表面设置有驱动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偏光片朝向所述端子区域的一侧凸出所述上基板设置,所述端子区域设置有所述驱动芯片的表面还设置有绝缘胶层,所述绝缘胶层与所述上基板朝向所述端子区域一端连接,所述上偏光片凸出所述上基板的部分与所述绝缘胶层贴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CD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胶层覆盖所述端子区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CD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胶层的厚度与所述上基板的厚度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CD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偏光片覆盖所述绝缘胶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LCD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偏光片及所述绝缘胶层包裹所述驱动芯片。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CD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偏光片覆盖所述端子区域远离所述上基板的表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CD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偏光片的大小及形状与所述下基板的大小及形状相同。
8.一种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LCD组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LCD组件叠加设置的背光模组,所述背光模组与所述下偏光片贴合。
CN201620610674.8U 2016-06-17 2016-06-17 Lcd组件及显示模组 Active CN20582700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610674.8U CN205827006U (zh) 2016-06-17 2016-06-17 Lcd组件及显示模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610674.8U CN205827006U (zh) 2016-06-17 2016-06-17 Lcd组件及显示模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827006U true CN205827006U (zh) 2016-12-21

Family

ID=581472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610674.8U Active CN205827006U (zh) 2016-06-17 2016-06-17 Lcd组件及显示模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827006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957840A (zh) * 2018-08-21 2018-12-0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模组、显示装置、偏光片及其制备方法
CN109143668A (zh) * 2018-09-17 2019-01-04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装置及其制备方法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957840A (zh) * 2018-08-21 2018-12-0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模组、显示装置、偏光片及其制备方法
CN109143668A (zh) * 2018-09-17 2019-01-04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装置及其制备方法
US11006525B2 (en) 2018-09-17 2021-05-11 Chengdu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CN109143668B (zh) * 2018-09-17 2021-08-1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装置及其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759979B2 (en) Electronic ink display device with water-proof glue
CN102243405B (zh) 液晶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CN205539836U (zh)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KR101797244B1 (ko) 횡전계형 액정표시장치의 제조방법
US20070291203A1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panel
CN105223747A (zh) 一种显示面板
CN205827006U (zh) Lcd组件及显示模组
CN202693943U (zh) 液晶屏及液晶显示模组
CN1332252C (zh) 液晶显示装置
CN205594261U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6298809B (zh) 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及其制作方法、液晶显示装置
KR20210095205A (ko) 디스플레이 모듈 및 디스플레이 장치
CN106932987A (zh)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US20210103179A1 (en) Display panel
CN209640637U (zh) 液晶显示屏和终端
US20130286331A1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Modul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N205485154U (zh) 液晶显示器件与柔性线路板的压合结构及液晶显示模组
US20200275564A1 (en) Foldable displays and methods
CN205608343U (zh) 显示设备
KR20120004194A (ko) 액정 표시 패널 및 그 제조 방법
CN101581848A (zh) 液晶显示面板
US9804453B2 (en) Display device
CN105572923A (zh) 一种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
US20050036087A1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N102354070B (zh) 液晶显示装置、液晶面板及其构建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516000 Guangdong province Huizhou Zhongkai hi tech Development Zone No. 23 District

Patentee after: Hua Hin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Huizhou) Co., Ltd.

Address before: 516000 Guangdong province Huizhou Zhongkai hi tech Development Zone No. 23 District

Patentee before: TCL Display Technology (Huizhou)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