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826889U - 挂载式自动气象站 - Google Patents

挂载式自动气象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826889U
CN205826889U CN201620755843.7U CN201620755843U CN205826889U CN 205826889 U CN205826889 U CN 205826889U CN 201620755843 U CN201620755843 U CN 201620755843U CN 205826889 U CN205826889 U CN 20582688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otective cover
weather station
automatic weather
air
hanging automat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755843.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侯建刚
崔兆强
孔祥宇
李庆保
王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Shiqi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侯建刚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侯建刚 filed Critical 侯建刚
Priority to CN201620755843.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82688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82688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82688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rrangements For Transmission Of Measured Sign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挂载式自动气象站,包括保护罩、传感器组、分别设置在所述保护罩内的控制电路和通信模块,所述控制电路与所述通信模块连接,传感器组设置在位于保护罩顶部的传感器腔内,且所述传感器腔的上方设置有上盖,所述传感器腔由隔板隔挡成上下两层,所述传感器组包括设置在上层传感器腔的上层传感器组和设置在下层传感器腔的下层传感器组,所述上层传感器组用于检测环境参数,所述下层传感器组用于检测气体浓度数据,所述保护罩的一侧通过悬臂与夹板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挂载式自动气象站体积小,检测项目多,可实现气象站挂载到通信基站铁塔、公安监控挂架、公路照明灯杆、电力传输线杆等既有附着载体上,减少土地占用和施工难度。

Description

挂载式自动气象站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挂载式自动气象站。
背景技术
自动气象站是气象主管部门在边远地区、恶劣环境、公共场所等不适宜长时间有人值守的地点,放置的气象监测装置,用于自动采集环境数据信息。自动气象站是气象监测网络的末梢神经,是气象模型预测气象变化的主要依据,也是实时数据采集最直接、最重要的渠道。当前,自动气象站均采用落地式设计,即采用独立供电、地下传输、铁箱落地的单机应用模式,主要存在以下问题和不足:
1.现有自动气象站均采用落地方式,一般需要在25米25米的正方形开阔区域建立自动气象站,占地空间较大,且需要复杂的审批手续,对建立多点气象监测网限制较多。同时,由于自动气象站往往建在偏僻的地方,设备被盗、被认为损坏的现象较为严重。在出现暴雨、洪水等自然灾害时,自动气象站也容易被损毁,造成数据采集盲区,影响整个气象预测的准确性。
2.线路铺设困难,供电存在问题。目前自动气象站多数采用铺设地下电缆的方式解决供电问题,这样就带来了设计、施工、环评、维护等一系列需要解决的问题。尽管有的自动气象站采用太阳能电池板供电,但太阳能电池板寿命较短、维护成本较高等问题同样成为困扰自动气象站持续监测的瓶颈问题。
3.探测高度不够,数据质量有限。由于极低空区域气象质量受地表环境和人为因素干扰较多,不得不建立探空铁塔解决这一问题。目前自动气象站一般建有探空铁塔,对风速、风向等信息进行监测。这样不但增加了建设成本,而且受探空铁塔高度的限制,监测数据准确度不可避免的受到影响。
4.数据链路单一,传输质量较差。当前,考虑到自动气象站地处较为偏僻的位置,采用有线数据传输存在诸多困难,所以自动气象站传输手段多为无线方式,以采用2G、3G、4G传输模式的居多。但也是因为自动气象站地处偏远,无线通信信号往往较差,经常会出现传输信号时断时续的状况,对连续监测和大数据监测都造成了极为不利的影响。
5.设计思想落后,技术应用滞后。通过对当前国内外主流自动气象站的考察和了解,均采用一体化方式进行信息采集和运用,制约了自动气象站的大规模普及,也就很难达到多点数据采集、综合数据分析、实时数据运用的大数据时代环保新要求。另一方面,目前气象数据没有与大气、水体、土壤等环保监测数据进行有效整合,形不成夸行业的大数据分析,造成气象数据在预测雾霾、酸雨等灾害性天气方面存在短板,造成预测的不准确性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气象站体积大,安装成本高、以及监测项目少的技术问题,提出了一种挂载式自动气象站,可以解决上述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挂载式自动气象站,包括保护罩、传感器组、分别设置在所述保护罩内的控制电路和通信模块,所述控制电路与所述通信模块连接,所述传感器组设置在位于保护罩顶部的传感器腔内,且所述传感器腔的上方设置有上盖,所述传感器腔由隔板隔挡成上下两层,所述传感器组包括设置在上层传感器腔的上层传感器组和设置在下层传感器腔的下层传感器组,所述上层传感器组用于检测环境参数,所述下层传感器组用于检测气体浓度数据,所述保护罩的一侧通过悬臂与夹板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悬臂由两段连接臂铰接组成,所述保护罩的一侧设置有连接部,所述悬臂的一端与所述连接部铰接,另外一端与所述夹板铰接。
进一步的,所述下层传感器腔包括进风口、出风口、进风气泵、出风气泵,所述进风气泵通过进风通道与所述进风口连通,所述出风气泵通过出风通道与所述出风口连通,所述进风气泵与所述出风气泵之间设置有若干个用于将两者相连通的连通管,所述下层传感器组布设在所述连通管内。
进一步的,所述进风通道内设置有冷凝槽,所述冷凝槽内设置有冷凝泵。
进一步的,所述保护罩上开有维护口,所述维护口的一侧铰接有与所述维护口相匹配的维护舱门。
进一步的,还包括摄像头,所述摄像头固定在所述保护罩的底部,所述摄像头与所述控制电路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保护罩的底部设置有由透明材质制作的摄像头保护罩,所述摄像头位于所述摄像头保护罩内。
进一步的,所述保护罩内还设置有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与所述控制电路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通信模块为无线通信模块或者光纤通信模块。
进一步的,所述保护罩为双层隔热罩。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挂载式自动气象站,1、将信息采集与分析运算相分离,仅本监测仪仅作为采集终端,并通过无线通信模块将采集数据发送至分析服务器端,减小了设备体积;2、通过传感器组,可以实现对各种污染气体的检测及环境物理参数的检测,使数据收集效率和监测内容灵活性成倍提升。3、通过在保护罩一侧设置夹板,可实现气象站挂载到通信基站铁塔、公安监控挂架、公路照明灯杆、电力传输线杆等既有附着载体上,减少土地占用和施工难度。
结合附图阅读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后,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点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挂载式自动气象站的一种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的传感器腔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2中的下层传感器腔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挂载式自动气象站,如图1、图2所示,包括保护罩11、传感器组12、设置在保护罩11内的控制电路13和通信模块14,控制电路13与通信模块14连接,如图2所示,传感器组12设置在位于保护罩11顶部的传感器腔内,且所述传感器腔的上方设置有上盖16,保护罩11的一侧通过悬臂19与夹板23连接。如图3所示,传感器腔由隔板隔挡成上下两层,传感器组包括设置在上层传感器腔151的上层传感器组和设置在下层传感器腔152的下层传感器组,上层传感器组用于检测环境参数,如用于测量温度、湿度、风向、风速、气压、噪声等信息,所述下层传感器组用于检测气体浓度数据,如用于测试SO2、NO2、NO、H2S、CO、O3、PM10、PM2.5、TVOC等污染物。本实施例的自动气象站,通过将信息采集与分析运算相分离,仅本监测仪仅作为采集终端,并通过通信模块将采集数据发送至分析服务器端,有利于减小设备体积;此外,通过设置传感器组,能够检测各种环境参数以及污染物气体浓度数据,使数据收集效率和监测内容灵活性成倍提升,夹板可用于与通信基站铁塔、公安监控挂架、公路照明灯杆、电力传输线杆等设施固定,实现了将本自动气象站挂载到上述已有公共设施上,减少土地占用和施工难度。本实施例的挂载式自动气象站仅作为环境数据采集终端,与分析运算相分离,并通过通信模块将采集数据发送至分析服务器端,有利于减小了设备体积,而且,有利于降低成本,提高布设密度,更加全面采集环境参数信息。
其中,通信模块14可以为无线通信模块(如SIM卡)或者光纤通信模块。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悬臂19由两段连接臂铰接组成,保护罩11的一侧设置有连接部24,悬臂19的一端与连接部24铰接,另外一端与所述夹板23铰接,可以通过调节两段连接臂的角度,实现对悬臂19的长度调节,通过将本监测仪附着在铁塔、线杆等载体上,悬臂19可以具有伸缩和角度变化调整,根据监测仪的安装环境进行灵活调整,能够适应各种尺寸、材质的附着物,以及能够具有较好的抗风强度。
作为一个优选的实施例,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下层传感器腔152包括进风口153、出风口154、进风气泵155、出风气泵156,进风气泵155通过进风通道157与进风口153连通,出风气泵156通过出风通道158与出风口154连通,进风气泵155与出风气泵156之间设置有若干个用于将两者相连通的连通管159,下层传感器组12a布设在所述连通管159内。
进风通道157内设置有冷凝槽160,冷凝槽160内设置有冷凝泵,用于将经过的气体进行冷凝,提高检测精度。
为了方便对保护罩11内的设施维护检修,如图2所示,保护罩11上开有维护口17,维护口17的一侧铰接有与维护口17相匹配的维护舱门18。维护舱门18用于在不进行检修维护是将维护口17封堵住,防止落入灰尘或者雨水,保护内部结构。
保护罩11内还设置有显示装置20,显示装置20与控制电路13连接。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集成式自动气象站还包括摄像头21,摄像头21固定在保护罩11的底部,摄像头21与控制电路13连接,摄像头21所采集的视频图像通过通信模块发送出去,或者也可以进行本地保存,需要的时候调取即可。
保护罩11的底部设置有由透明材质制作的摄像头保护罩22,摄像头21位于所述摄像头保护罩22内,摄像头保护罩22能够防水防尘,起到保护摄像头的作用,延长其使用寿命。
为了防止当太阳直射时保护罩11内温度升高,缩短位于其内的电子器件使用寿命,本保护罩11优选为双层隔热罩。
当然,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挂载式自动气象站,其特征在于:包括保护罩、传感器组、分别设置在所述保护罩内的控制电路和通信模块,所述控制电路与所述通信模块连接,所述传感器组设置在位于保护罩顶部的传感器腔内,且所述传感器腔的上方设置有上盖,所述传感器腔由隔板隔挡成上下两层,所述传感器组包括设置在上层传感器腔的上层传感器组和设置在下层传感器腔的下层传感器组,所述上层传感器组用于检测环境参数,所述下层传感器组用于检测气体浓度数据,所述保护罩的一侧通过悬臂与夹板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挂载式自动气象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悬臂由两段连接臂铰接组成,所述保护罩的一侧设置有连接部,所述悬臂的一端与所述连接部铰接,另外一端与所述夹板铰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挂载式自动气象站,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层传感器腔包括进风口、出风口、进风气泵、出风气泵,所述进风气泵通过进风通道与所述进风口连通,所述出风气泵通过出风通道与所述出风口连通,所述进风气泵与所述出风气泵之间设置有若干个用于将两者相连通的连通管,所述下层传感器组布设在所述连通管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挂载式自动气象站,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通道内设置有冷凝槽,所述冷凝槽内设置有冷凝泵。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挂载式自动气象站,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罩上开有维护口,所述维护口的一侧铰接有与所述维护口相匹配的维护舱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挂载式自动气象站,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摄像头,所述摄像头固定在所述保护罩的底部,所述摄像头与所述控制电路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挂载式自动气象站,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罩的底部设置有由透明材质制作的摄像头保护罩,所述摄像头位于所述摄像头保护罩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挂载式自动气象站,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罩内还设置有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与所述控制电路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挂载式自动气象站,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模块为无线通信模块或者光纤通信模块。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挂载式自动气象站,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罩为双层隔热罩。
CN201620755843.7U 2016-07-18 2016-07-18 挂载式自动气象站 Active CN20582688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755843.7U CN205826889U (zh) 2016-07-18 2016-07-18 挂载式自动气象站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755843.7U CN205826889U (zh) 2016-07-18 2016-07-18 挂载式自动气象站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826889U true CN205826889U (zh) 2016-12-21

Family

ID=575634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755843.7U Active CN205826889U (zh) 2016-07-18 2016-07-18 挂载式自动气象站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826889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764950A (zh) * 2017-11-25 2018-03-06 广东先河科迪隆科技有限公司 工业园区环境空气质量监管系统
CN107907920A (zh) * 2017-11-23 2018-04-13 中国人民解放军78127部队 依托式新型气象站及气象站的布设方法
CN110017865A (zh) * 2019-04-11 2019-07-16 珠海高凌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环境监测装置
CN113251252A (zh) * 2021-05-06 2021-08-13 浙大城市学院 一种可升降的机器人传感器挂载装置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907920A (zh) * 2017-11-23 2018-04-13 中国人民解放军78127部队 依托式新型气象站及气象站的布设方法
CN107764950A (zh) * 2017-11-25 2018-03-06 广东先河科迪隆科技有限公司 工业园区环境空气质量监管系统
CN110017865A (zh) * 2019-04-11 2019-07-16 珠海高凌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环境监测装置
CN113251252A (zh) * 2021-05-06 2021-08-13 浙大城市学院 一种可升降的机器人传感器挂载装置
CN113251252B (zh) * 2021-05-06 2022-07-22 浙大城市学院 一种可升降的机器人传感器挂载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826889U (zh) 挂载式自动气象站
CN110707810B (zh) 一种变电站辅助综合监控系统
CN102156180B (zh) 一种区域能见度监视预测系统及方法
CN2819239Y (zh) 红外埋地管道探测装置
CN106027986A (zh) 城市内涝监控系统及监控方法
CN209690749U (zh) 一种电缆沟井环境综合监测及预警装置
CN105791772B (zh) 一种校园无线视频监控系统
CN112217897A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平台的智慧水资源管理系统
CN207867673U (zh) 一种泥石流地质灾害监控系统的数据采集装置
CN105954316B (zh) 一种路面结冰检测的室内实验装置和方法
CN102852166B (zh) 一种高海拔冻土层输电线路铁塔基础在线监测系统及方法
CN106124816A (zh) 一种电表箱远程监管系统
CN205826030U (zh) 集成式环境监测仪
CN209446797U (zh) 一种城市交通用气象监测装置
CN106567998B (zh) 基于光纤温度传感器的输气管道泄漏检测模拟实验平台
CN209069329U (zh) 一种配电线路杆塔状态监测装置
CN209704141U (zh) 一种小型气象站仪器用自动升降装置
CN208458937U (zh) 一种基于LoRa无线网络的供热管网防漏监测系统
CN202706066U (zh) 一种高海拔冻土层输电线路铁塔基础在线监测系统
CN205826033U (zh) 挂载式环境监测仪
CN203719655U (zh) 一种浅水湖泊遥感野外自动监测系统
CN204066357U (zh) 一种输电线路远程智能巡线的数据传输设备
CN110220555A (zh) 一种建筑工程用的无线传感监测装置及使用方法
CN106368289A (zh) 排水管网远程监测系统
CN213902474U (zh) 一种环境监测仪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0111

Address after: 250000 Room 806, 8th Floor, Qilu Software Park Building, Nanshou, Xinyu Road, Jinan High-tech Zone, Shan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handong Shiqi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100144 No. 111 Xiangshan South Road, Shijingshan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before: Hou Jiang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