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821980U - 一种斜拉索交叉型多塔斜拉桥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斜拉索交叉型多塔斜拉桥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821980U
CN205821980U CN201620767080.8U CN201620767080U CN205821980U CN 205821980 U CN205821980 U CN 205821980U CN 201620767080 U CN201620767080 U CN 201620767080U CN 205821980 U CN205821980 U CN 20582198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wer
limit
suspension cable
bridge
cab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767080.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柴生波
任翔
宋飞
刘克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Xi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Xi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620767080.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82198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82198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821980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斜拉索交叉型多塔斜拉桥,包括主梁、多个桥塔和两个锚碇,多个桥塔上部两侧均通过多个第一斜拉索与主梁连接,边塔上端通过地锚索和锚碇连接,相邻两个桥塔之间设置多个第二斜拉索和多个第三斜拉索,第二斜拉索上端和相邻两个桥塔中一个桥塔的上端连接,第三斜拉索上端和相邻两个桥塔中另一个桥塔的上端连接,第二斜拉索下端和第三斜拉索下端均与相邻两个桥塔之间的主梁跨中段连接,第二斜拉索和第三斜拉索在靠近主梁跨中段的区域相互交叉,中塔上端设置用于将与其相对应的第二斜拉索上端和第三斜拉索上端相连接的第一连接装置。该多塔斜拉桥能够改善桥塔的受力,提高桥梁的整体刚度,减小了汽车荷载作用下的桥梁变形。

Description

一种斜拉索交叉型多塔斜拉桥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多塔斜拉桥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斜拉索交叉型多塔斜拉桥。
背景技术
斜拉桥跨越能力大,抗风稳定性较好,广泛应用于宽阔的江河、海峡等地形的桥梁建设中。然而传统的双塔斜拉桥仅有单个主跨,其跨越能力仍受到限制。近年来,多塔斜拉桥逐渐成为一种新兴桥型,大大拓展了斜拉桥的跨越能力。但是多塔斜拉桥刚度较低,汽车活载作用下,结构易发生较大变形,影响了桥梁的使用性能。其原因是中桥塔缺乏边跨锚索的有效约束,在活载作用下易发生变形,由此引起主梁的变形。
目前,为解决提高多塔斜拉桥的刚度,已建造的多塔斜拉桥大多从桥塔入手,通过增大桥塔刚度或增加辅助构件来减小活载引起的结构变形。如希腊的里翁-安蒂里翁(Rion-Antirion)斜拉桥就是采用了刚度巨大的金字塔形桥塔。我国的嘉绍大桥则采用了在桥塔上设置X形托架来减小主梁的变形。
现有技术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通过增大抗弯桥塔刚度来提高结构整体刚度时,会使得桥塔在活载作用下承受较大弯矩,对桥塔的受力较为不利。且在水深较大的区域采用此方案时,会大大增加桥塔及基础的造价。
如图1所示的现有技术中的一种多塔斜拉桥,其包括主梁8、两个边跨桥墩17和多个桥塔,其桥塔为四个,四个桥塔依次排列,分别为一号塔1、二号塔2、三号塔3和四号塔4,所述一号塔1上端的两侧、二号塔2上端的两侧、三号塔3上端的两侧和四号塔4上端的两侧均通过边拉索6与主梁8连接,所述一号塔1远离二号塔2的一侧上端通过锚固索18锚固于主梁8的一端,所述四号塔4远离三号塔3的一侧上端通过锚固索18锚固于主梁8的另一端。
现有技术中的一些多塔斜拉桥,也可在桥梁端部设置锚碇,将最外侧桥塔通过地锚索锚固于锚碇。具体如图2所示的现有技术中的另一种多塔斜拉桥,其包括主梁8、两个锚碇5和多个桥塔,其桥塔为四个,四个桥塔依次排列,分别为一号塔1、二号塔2、三号塔3和四号塔4,所述一号塔1上端的两侧、二号塔2上端的两侧、三号塔3上端的两侧和四号塔4上端的两侧均通过拉索6与主梁8连接,所述一号塔1远离二号塔2的一侧上端通过地锚索7与一个锚碇5相连接,所述四号塔4远离三号塔3的一侧上端通过地锚索7与另一个锚碇5相连接。
上述两种多塔斜拉桥在使用时,当活载作用于中跨,即当活荷载加载在二号塔2和三号塔3之间的主跨时,加载跨(即二号塔2和三号塔3之间的主跨)的索力增大,而相邻非加载跨(即一号塔1和二号塔2之间的主跨以及三号塔3和四号塔4之间的主跨)索力基本不变(索力仍等于其悬吊的主梁重量),如图1中箭头所示,加载跨的索力沿箭头d至箭头e的方向传递至二号塔2,同时沿箭头d’至箭头e’的方向传递至三号塔3,加载跨索力增大部分主要由加载跨桥塔(即二号塔2和三号塔3)来承担,因此,需要较大的桥塔刚度来减小活载作用下的结构变形,需要建造刚度巨大的桥塔。而且二号塔2和三号塔3承受较大弯矩,对桥塔极为不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斜拉索交叉型多塔斜拉桥。该多塔斜拉桥能够改善桥塔的受力,大大降低了桥塔与基础的造价,桥梁的整体刚度得以提高,减小了汽车荷载作用下的桥梁变形。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斜拉索交叉型多塔斜拉桥,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梁、多个桥塔和两个锚碇,多个所述桥塔包括两个边塔和设置在两个边塔之间的中塔,多个所述桥塔上部的两侧均通过多个第一斜拉索与所述主梁相连接,所述边塔的上端通过地锚索和与其相对应的锚碇相连接,相邻两个桥塔之间设置有倾斜方向相反的多个第二斜拉索和多个第三斜拉索,所述第二斜拉索的上端和所述相邻两个桥塔中一个桥塔的上端相连接,所述第三斜拉索的上端和所述相邻两个桥塔中另一个桥塔的上端相连接,所述第二斜拉索的下端和第三斜拉索的下端均与所述相邻两个桥塔之间的主梁跨中段相连接,所述第二斜拉索和第三斜拉索在靠近所述主梁跨中段的区域相互交叉,所述中塔的上端设置有用于将与其相对应的第二斜拉索上端和第三斜拉索上端相连接的第一连接装置。
上述的一种斜拉索交叉型多塔斜拉桥,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装置包括设置在中塔上的中塔横隔板和设置在所述中塔横隔板上方的中塔锚固横梁,所述中塔锚固横梁和中塔横隔板滑动配合,所述中塔锚固横梁上固定设置有与第二斜拉索倾斜方向相一致的中塔第一锚固板和用于与第三斜拉索倾斜方向相一致的中塔第二锚固板,所述中塔第一锚固板远离中塔横隔板的一端设置有中塔第一承压板,所述中塔第二锚固板远离中塔横隔板的一端设置有中塔第二承压板,所述中塔的侧壁上开设有供所述第二斜拉索伸入的中塔第一拉索孔道和供所述第三斜拉索伸入的中塔第二拉索孔道,所述第二斜拉索从所述中塔第一拉索孔道伸入中塔并锚固在所述中塔第一承压板上,所述第三斜拉索从所述中塔第二拉索孔道伸入中塔并锚固在所述中塔第二承压板上。
上述的一种斜拉索交叉型多塔斜拉桥,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装置还包括中塔下滑动板和用于与所述中塔下滑动板滑动配合的中塔上滑动板,所述中塔下滑动板设置在所述中塔横隔板的顶面,所述中塔上滑动板设置在所述中塔锚固横梁的底面,所述中塔上滑动板由聚四氟乙烯制成,所述中塔下滑动板由不锈钢板制成。
上述的一种斜拉索交叉型多塔斜拉桥,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塔上设置有用于对中塔锚固横梁一端进行缓冲的中塔第一缓冲块和用于对中塔锚固横梁另一端进行缓冲的中塔第二缓冲块。
上述的一种斜拉索交叉型多塔斜拉桥,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边塔的上端均设置有用于将地锚索上端和与其相对应的斜拉索上端相连接的第二连接装置。
上述的一种斜拉索交叉型多塔斜拉桥,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边塔上的边塔横隔板和设置在所述边塔横隔板上方的边塔锚固横梁,所述边塔锚固横梁和边塔横隔板滑动配合,所述边塔锚固横梁上固定设置有与地锚索倾斜方向相一致的边塔第一锚固板和与其相对应的斜拉索倾斜方向相一致的边塔第二锚固板,所述边塔第一锚固板远离边塔横隔板的一端设置有边塔第一承压板,所述边塔第二锚固板远离边塔横隔板的一端设置有边塔第二承压板,一个所述边塔的侧壁上开设有供与其对应的地锚索伸入边塔并锚固在边塔第一承压板上的边塔第一拉索孔道以及供第三斜拉索伸入边塔并锚固在边塔第二承压板上的边塔第二拉索孔道,另一个所述边塔的侧壁上开设有供第二斜拉索伸入边塔并锚固在边塔第二承压板上的边塔第三拉索孔道以及供与其对应的地锚索伸入边塔并锚固在边塔第一承压板上的边塔第四拉索孔道。
上述的一种斜拉索交叉型多塔斜拉桥,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装置还包括边塔下滑动板和用于与所述边塔下滑动板滑动配合的边塔上滑动板,所述边塔下滑动板设置在所述边塔横隔板的顶面,所述边塔上滑动板设置在所述边塔锚固横梁的底面,所述边塔上滑动板由聚四氟乙烯制成,所述边塔下滑动板由不锈钢板制成。
上述的一种斜拉索交叉型多塔斜拉桥,其特征在于:所述边塔上设置有用于对边塔锚固横梁一端进行缓冲的边塔第一缓冲块和用于对边塔锚固横梁另一端进行缓冲的边塔第二缓冲块。
上述的一种斜拉索交叉型多塔斜拉桥,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梁的下方与所述桥塔相对应的部位设置有用于限制主梁平移的约束装置。
上述的一种斜拉索交叉型多塔斜拉桥,其特征在于:所述约束装置包括设置在主梁底面的第一固定柱和第二固定柱,所述第一固定柱设置在所述桥塔的一侧,所述第二固定柱设置在所述桥塔的另一侧,所述第一固定柱和所述桥塔通过第一辅助拉索相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柱和所述桥塔通过第二辅助拉索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新颖合理。
2、本实用新型依靠相互交叉的第二斜拉索和第三斜拉索提供对桥塔的约束作用,不必设置刚性桥塔,从而改善桥塔的受力,大大降低了桥塔与基础的造价。并且边塔的变形受到地锚索的约束,中塔的变形受到相互交叉的第二斜拉索和第三斜拉索的约束,桥梁的整体刚度得以提高,减小了汽车荷载作用下的桥梁变形。具体的,所述地锚索、相互交叉的所述第二斜拉索和第三斜拉索以及所述第二斜拉索和第三斜拉索在桥塔的连接装置形成了一条新的传力路径。传统的多塔斜拉桥在中跨受到汽车荷载时,荷载通过拉索传递给桥塔,主要依靠桥塔自身刚度来抵抗外部荷载,即使为桥塔增设辅助斜拉索(如汀九桥将中塔顶部锚固于边塔),也只能在桥塔产生一定变形后,辅助斜拉索才发挥作用,桥塔受力仍然不利。而本实用新型通过相互交叉的所述第二斜拉索和第三斜拉索在塔顶的第一连接装置,无须经过桥塔的变形,就能使跨中汽车荷载直接由第二斜拉索传递给相邻跨的第三斜拉索或由第三斜拉索传递给相邻的第二斜拉索,改善了桥塔受力,所述第二斜拉索和第三斜拉索的索力可通过其悬吊的梁段重量在所述第二斜拉索和第三斜拉索之间的分配而自动调节。
3、本实用新型中,跨中部分的汽车荷载可通过第二斜拉索和第三斜拉索的相互传递配合一路传递至锚碇。反观传统多塔斜拉桥,当汽车位于主跨跨中时,由于拉索倾角大,对桥塔产生水平分力较大,桥塔受力最为不利。
4、本实用新型中,由于主梁跨中段受到第二斜拉索和第三斜拉索两个方向的水平力,其轴力较小,不会对除主梁跨中段以外的主梁产生压力,从而有效减小了主梁轴力。
5、本实用新型通过在中塔上端设置第一连接装置,能够将与其相对应的第二斜拉索上端和第三斜拉索上端有效的连接在一起,所述连接装置与桥塔之间可在顺桥向相对滑动,使得所述第二斜拉索上的索力和第三斜拉索上的索力不经过桥塔变形即可直接相互传递。
6、本实用新型通过在两个边塔上端均设置第二连接装置,一个边塔上的第二连接装置能够将与其相对应的第二斜拉索上端和地锚索上端有效的连接在一起,进而使得所述第二斜拉索上的索力和地锚索上的索力能够相互传递,另一个边塔上的第二连接装置能够将与其相对应的第三斜拉索上端和地锚索上端有效的连接在一起,进而使得所述第三斜拉索上的索力和地锚索上的索力能够相互传递。
7、本实用新型由于第二斜拉索和第三斜拉索的倾角大,在恒载作用下,由于第二斜拉索、第三斜拉索对称布置,且倾角相同,水平分力可相互抵消,活载作用下,其索力在水平方向上具有很大的分力,通过设置约束装置,能够将主梁与桥塔连接在一起,进而防止主梁的水平移动。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一种多塔斜拉桥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另一种多塔斜拉桥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连接装置与中塔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二连接装置与边塔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6为图3中A处的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
1—一号塔; 2—二号塔;
3—三号塔; 4—四号塔;
5—锚碇; 6—拉索;
7—地锚索; 8—主梁;
8-1—主梁跨中段; 9—边塔;
9-1—边塔第一拉索孔道; 9-2—边塔第二拉索孔道;
9-3—边塔第三拉索孔道; 9-4—边塔第四拉索孔道;
10—中塔; 10-1—中塔第一拉索孔道;
10-2—中塔第二拉索孔道; 11—第一斜拉索;
12—第二斜拉索; 13—第三斜拉索;
14—约束装置; 14-1—第一固定柱;
14-2—第二固定柱; 14-3—第一辅助拉索;
14-4—第二辅助拉索; 15—第一连接装置;
15-1—中塔横隔板; 15-2—中塔锚固横梁;
15-3—中塔第一锚固板; 15-4—中塔第二锚固板;
15-5—中塔第一承压板; 15-6—中塔第二承压板;
15-7—中塔下滑动板; 15-8—中塔上滑动板;
15-9—中塔第一缓冲块; 15-10—中塔第二缓冲块;
16—第二连接装置; 16-1—边塔横隔板;
16-2—边塔锚固横梁; 16-3—边塔第一锚固板;
16-4—边塔第二锚固板; 16-5—边塔第一承压板;
16-6—边塔第二承压板; 16-7—边塔下滑动板;
16-8—边塔上滑动板; 16-9—边塔第一缓冲块;
16-10—边塔第二缓冲块; 17—边跨桥墩;
18—锚固索。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3所示的一种斜拉索交叉型多塔斜拉桥,包括主梁8、多个桥塔和两个锚碇5,多个所述桥塔包括两个边塔9和设置在两个边塔9之间的中塔10,多个所述桥塔上部的两侧均通过多个第一斜拉索11与所述主梁8相连接,所述边塔9的上端通过地锚索7和与其相对应的锚碇5相连接,相邻两个桥塔之间设置有倾斜方向相反的多个第二斜拉索12和多个第三斜拉索13,所述第二斜拉索12的上端和所述相邻两个桥塔中一个桥塔的上端相连接,所述第三斜拉索13的上端和所述相邻两个桥塔中另一个桥塔的上端相连接,所述第二斜拉索12的下端和第三斜拉索13的下端均与所述相邻两个桥塔之间的主梁跨中段8-1相连接,所述第二斜拉索12和第三斜拉索13在靠近所述主梁跨中段8-1的区域相互交叉,所述中塔10的上端设置有用于将与其相对应的第二斜拉索12上端和第三斜拉索13上端相连接的第一连接装置15。
本实施例中,该多塔斜拉桥在使用时,由于第二斜拉索12和第三斜拉索13共同将主梁跨中段8-1悬吊,并由于所述第二斜拉索12和第三斜拉索13在靠近所述主梁跨中段8-1的区域相互交叉,也就是第二斜拉索12和第三斜拉索13分别承担长度为L的主梁跨中段8-1重量的大约二分之一,如图3所示,当活载作用于在主跨b上时,主跨b上的第二斜拉索12和第三斜拉索13的索力增大,其中,此主跨b上的第三斜拉索13通过桥塔将索力传递至相邻主跨a的第二斜拉索12,主跨b上的第二斜拉索12通过桥塔将索力传递至另一个相邻主跨c上的第三斜拉索13,以主跨a的受力为例,由于主跨a的主梁跨中段8-1的重量由其上相互交叉的第二斜拉索12和第三斜拉索13大致平均分配,即主跨a上的第二斜拉索12和第三斜拉索13分别承担主梁跨中段8-1重量的一半,当主跨b受活载时,此时,由于主跨b上第三斜拉索13对主跨a上第二斜拉索12的牵拉作用,使得主跨a上第二斜拉索12承担了主跨a的主梁跨中段8-1大部分重量,由于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使得主跨a上的第二斜拉索12的索力大大增加,同理,也能够使主跨c上的第三斜拉索13的索力大大增加,进而使得主跨a上的第二斜拉索12与主跨b上的第三斜拉索13相配合,同时也使得主跨c上的第三斜拉索13与主跨b上的第二斜拉索12相配合,进而承担更多的主梁重量,从而能够有效约束加载跨即主跨b的变形,改善加载跨桥塔的受力。
本实施例中,该多塔斜拉桥依靠相互交叉的第二斜拉索12和第三斜拉索13提供对桥塔的约束作用,不必设置刚性桥塔,从而改善桥塔的受力,大大降低了桥塔与基础的造价。并且边塔9的变形受到地锚索7的约束,中塔10的变形受到相互交叉的第二斜拉索12和第三斜拉索13的约束,桥梁的整体刚度得以提高,减小了汽车荷载作用下的桥梁变形。同时,由于主梁跨中段8-1受到第二斜拉索12和第三斜拉索13两个方向的水平力,其轴力较小,不会对除主梁跨中段8-1以外的主梁8产生压力,从而有效减小了主梁轴力。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斜拉索12的下端和第三斜拉索13的下端相互交叉,但并不相互连接关系。
结合图3和图4,所述第一连接装置15包括设置在中塔10上的中塔横隔板15-1和设置在所述中塔横隔板15-1上方的中塔锚固横梁15-2,所述中塔锚固横梁15-2和中塔横隔板15-1滑动配合,所述中塔锚固横梁15-2上固定设置有与第二斜拉索12倾斜方向相一致的中塔第一锚固板15-3和用于与第三斜拉索13倾斜方向相一致的中塔第二锚固板15-4,所述中塔第一锚固板15-3远离中塔横隔板15-1的一端设置有中塔第一承压板15-5,所述中塔第二锚固板15-4远离中塔横隔板15-1的一端设置有中塔第二承压板15-6,所述中塔10的侧壁上开设有供所述第二斜拉索12伸入的中塔第一拉索孔道10-1和供所述第三斜拉索13伸入的中塔第二拉索孔道10-2,所述第二斜拉索12从所述中塔第一拉索孔道10-1伸入中塔10并锚固在所述中塔第一承压板15-5上,所述第三斜拉索13从所述中塔第二拉索孔道10-2伸入中塔10并锚固在所述中塔第二承压板15-6上。
本实施例中,通过在中塔10上端设置第一连接装置15,能够将与其相对应的第二斜拉索12上端和第三斜拉索13上端有效的连接在一起,使得所述第二斜拉索12上的索力和第三斜拉索13上的索力相互传递。具体的,所述第一连接装置15在使用时,当第二斜拉索12受拉时,中塔锚固横梁15-2在第二斜拉索12的拉力作用下向左移动,当第三斜拉索13受拉时,中塔锚固横梁15-2在第三斜拉索13的拉力作用下向右移动,通过中塔锚固横梁15-2的移动消耗掉不平衡的索力,进而使不平衡的索力不会直接传递给桥塔,有效的改善了桥塔受力。
如图4所示,所述第一连接装置15还包括中塔下滑动板15-7和用于与所述中塔下滑动板15-7滑动配合的中塔上滑动板15-8,所述中塔下滑动板15-7设置在所述中塔横隔板15-1的顶面,所述中塔上滑动板15-8设置在所述中塔锚固横梁15-2的底面,所述中塔上滑动板15-8由聚四氟乙烯制成,所述中塔下滑动板15-7由不锈钢板制成。
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中塔上滑动板15-8和中塔下滑动板15-7,能够使中塔锚固横梁15-2顺利的左右移动,并且通过由聚四氟乙烯制成的中塔上滑动板15-8和由不锈钢制成的中塔下滑动板15-7,有效的减少了中塔上滑动板15-8和中塔下滑动板15-7之间的摩擦系数,使得中塔锚固横梁15-2的左右移动更加顺利。
如图4所示,所述中塔10上设置有用于对中塔锚固横梁15-2一端进行缓冲的中塔第一缓冲块15-9和用于对中塔锚固横梁15-2另一端进行缓冲的中塔第二缓冲块15-10。通过设置中塔第一缓冲块15-9和中塔第二缓冲块15-10,能够有效防止中塔锚固横梁15-2与中塔10之间的刚性接触,进而达到保护中塔10的目的。
结合图3和图5,两个所述边塔9的上端均设置有用于将地锚索7上端和与其相对应的斜拉索上端相连接的第二连接装置16。
本实施例中,通过在两个边塔9上端均设置第二连接装置16,一个边塔9上的第二连接装置16能够将与其相对应的第二斜拉索12上端和地锚索7上端有效的连接在一起,进而使得所述第二斜拉索12上的索力和地锚索7上的索力能够相互传递,另一个边塔9上的第二连接装置16能够将与其相对应的第三斜拉索13上端和地锚索7上端有效的连接在一起,进而使得所述第三斜拉索13上的索力和地锚索7上的索力能够相互传递。
如图5所示,所述第二连接装置16包括设置在所述边塔9上的边塔横隔板16-1和设置在所述边塔横隔板16-1上方的边塔锚固横梁16-2,所述边塔锚固横梁16-2和边塔横隔板16-1滑动配合,所述边塔锚固横梁16-2上固定设置有与地锚索7倾斜方向相一致的边塔第一锚固板16-3和与其相对应的斜拉索倾斜方向相一致的边塔第二锚固板16-4,所述边塔第一锚固板16-3远离边塔横隔板16-1的一端设置有边塔第一承压板16-5,所述边塔第二锚固板16-4远离边塔横隔板16-1的一端设置有边塔第二承压板16-6,一个所述边塔9的侧壁上开设有供与其对应的地锚索7伸入边塔9并锚固在边塔第一承压板16-5上的边塔第一拉索孔道9-1以及供第三斜拉索13伸入边塔9并锚固在边塔第二承压板16-6上的边塔第二拉索孔道9-2,另一个所述边塔9的侧壁上开设有供第二斜拉索12伸入边塔9并锚固在边塔第二承压板16-6上的边塔第三拉索孔道9-3以及供与其对应的地锚索7伸入边塔9并锚固在边塔第一承压板16-5上的边塔第四拉索孔道9-4。
本实施例中,当一个边塔9上的第二连接装置16在使用时,地锚索7受拉时,边塔锚固横梁16-2在地锚索7的拉力作用下向左移动,当另一侧的第三斜拉索13受拉时,边塔锚固横梁16-2在第三斜拉索13的拉力作用下向右移动,通过边塔锚固横梁16-2的移动消耗掉不平衡的索力,进而使得不平衡的索力不会直接传递给边塔9,有效的改善了边塔9的受力;同理,当另一个边塔9上的第二连接装置16在使用时,地锚索7受拉时,边塔锚固横梁16-2在地锚索7的拉力作用下向右移动,当另一侧的第二斜拉索12受拉时,边塔锚固横梁16-2在第二斜拉索12的拉力作用下向左移动,通过边塔锚固横梁16-2的移动消耗掉不平衡的索力,进而使得不平衡的索力不会直接传递给边塔9,有效的改善了边塔9的受力。
如图5所示,所述第二连接装置16还包括边塔下滑动板16-7和用于与所述边塔下滑动板16-7滑动配合的边塔上滑动板16-8,所述边塔下滑动板16-7设置在所述边塔横隔板16-1的顶面,所述边塔上滑动板16-8设置在所述边塔锚固横梁16-2的底面,所述边塔上滑动板16-8由聚四氟乙烯制成,所述边塔下滑动板16-7由不锈钢板制成。
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边塔上滑动板16-8和边塔下滑动板16-7,能够使边塔锚固横梁16-2顺利的左右移动,并且通过由聚四氟乙烯制成的边塔上滑动板16-8和由不锈钢制成的边塔下滑动板16-7,有效的减少了边塔上滑动板16-8和边塔下滑动板16-7之间的摩擦系数,使得边塔锚固横梁16-2的左右移动更加顺利。
如图5所示,所述边塔9上设置有用于对边塔锚固横梁16-2一端进行缓冲的边塔第一缓冲块16-9和用于对边塔锚固横梁16-2另一端进行缓冲的边塔第二缓冲块16-10。通过设置边塔第一缓冲块16-9和边塔第二缓冲块16-10,能够有效防止边塔锚固横梁16-2与边塔9之间的刚性接触,进而达到保护边塔9的目的。
如图6所示,所述主梁8的下方与所述桥塔相对应的部位设置有用于限制主梁8平移的约束装置14。
本实施例中,由于第二斜拉索12和第三斜拉索13的倾角大,在恒载作用下,并且相邻两个桥塔之间的第二斜拉索12和第三斜拉索13对称布置,倾角相同,水平分力可相互抵消,活载作用下,其索力在水平方向上具有很大的分力,通过设置约束装置,能够将主梁与桥塔连接在一起,进而防止主梁的水平移动。
如图6所示,所述约束装置14包括设置在主梁8底面的第一固定柱14-1和第二固定柱14-2,所述第一固定柱14-1设置在所述桥塔的一侧,所述第二固定柱14-2设置在所述桥塔的另一侧,所述第一固定柱14-1和所述桥塔通过第一辅助拉索14-3相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柱14-2和所述桥塔通过第二辅助拉索14-4相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约束装置14通过第一辅助拉索14-3将桥塔和桥塔一侧的主梁8有效连接,通过第二辅助拉索14-4将桥塔和桥塔另一侧的主梁8有效连接,其结构简单,有效的实现了对主梁8约束的目的。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限制,凡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变更以及等效结构变换,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斜拉索交叉型多塔斜拉桥,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梁(8)、多个桥塔和两个锚碇(5),多个所述桥塔包括两个边塔(9)和设置在两个边塔(9)之间的中塔(10),多个所述桥塔上部的两侧均通过多个第一斜拉索(11)与所述主梁(8)相连接,所述边塔(9)的上端通过地锚索(7)和与其相对应的锚碇(5)相连接,相邻两个桥塔之间设置有倾斜方向相反的多个第二斜拉索(12)和多个第三斜拉索(13),所述第二斜拉索(12)的上端和所述相邻两个桥塔中一个桥塔的上端相连接,所述第三斜拉索(13)的上端和所述相邻两个桥塔中另一个桥塔的上端相连接,所述第二斜拉索(12)的下端和第三斜拉索(13)的下端均与所述相邻两个桥塔之间的主梁跨中段(8-1)相连接,所述第二斜拉索(12)和第三斜拉索(13)在靠近所述主梁跨中段(8-1)的区域相互交叉,所述中塔(10)的上端设置有用于将与其相对应的第二斜拉索(12)上端和第三斜拉索(13)上端相连接的第一连接装置(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斜拉索交叉型多塔斜拉桥,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装置(15)包括设置在中塔(10)上的中塔横隔板(15-1)和设置在所述中塔横隔板(15-1)上方的中塔锚固横梁(15-2),所述中塔锚固横梁(15-2)和中塔横隔板(15-1)滑动配合,所述中塔锚固横梁(15-2)上固定设置有与第二斜拉索(12)倾斜方向相一致的中塔第一锚固板(15-3)和用于与第三斜拉索(13)倾斜方向相一致的中塔第二锚固板(15-4),所述中塔第一锚固板(15-3)远离中塔横隔板(15-1)的一端设置有中塔第一承压板(15-5),所述中塔第二锚固板(15-4)远离中塔横隔板(15-1)的一端设置有中塔第二承压板(15-6),所述中塔(10)的侧壁上开设有供所述第二斜拉索(12)伸入的中塔第一拉索孔道(10-1)和供所述第三斜拉索(13)伸入的中塔第二拉索孔道(10-2),所述第二斜拉索(12)从所述中塔第一拉索孔道(10-1)伸入中塔(10)并锚固在所述中塔第一承压板(15-5)上,所述第三斜拉索(13)从所述中塔第二拉索孔道(10-2)伸入中塔(10)并锚固在所述中塔第二承压板(15-6)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斜拉索交叉型多塔斜拉桥,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装置(15)还包括中塔下滑动板(15-7)和用于与所述中塔下滑动板(15-7)滑动配合的中塔上滑动板(15-8),所述中塔下滑动板(15-7)设置在所述中塔横隔板(15-1)的顶面,所述中塔上滑动板(15-8)设置在所述中塔锚固横梁(15-2)的底面,所述中塔上滑动板(15-8)由聚四氟乙烯制成,所述中塔下滑动板(15-7)由不锈钢板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斜拉索交叉型多塔斜拉桥,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塔(10)上设置有用于对中塔锚固横梁(15-2)一端进行缓冲的中塔第一缓冲块(15-9)和用于对中塔锚固横梁(15-2)另一端进行缓冲的中塔第二缓冲块(15-1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斜拉索交叉型多塔斜拉桥,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边塔(9)的上端均设置有用于将地锚索(7)上端和与其相对应的斜拉索上端相连接的第二连接装置(16)。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斜拉索交叉型多塔斜拉桥,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装置(16)包括设置在所述边塔(9)上的边塔横隔板(16-1)和设置在所述边塔横隔板(16-1)上方的边塔锚固横梁(16-2),所述边塔锚固横梁(16-2)和边塔横隔板(16-1)滑动配合,所述边塔锚固横梁(16-2)上固定设置有与地锚索(7)倾斜方向相一致的边塔第一锚固板(16-3)和与其相对应的斜拉索倾斜方向相一致的边塔第二锚固板(16-4),所述边塔第一锚固板(16-3)远离边塔横隔板(16-1)的一端设置有边塔第一承压板(16-5),所述边塔第二锚固板(16-4)远离边塔横隔板(16-1)的一端设置有边塔第二承压板(16-6),一个所述边塔(9)的侧壁上开设有供与其对应的地锚索(7)伸入边塔(9)并锚固在边塔第一承压板(16-5)上的边塔第一拉索孔道(9-1)以及供第三斜拉索(13)伸入边塔(9)并锚固在边塔第二承压板(16-6)上的边塔第二拉索孔道(9-2),另一个所述边塔(9)的侧壁上开设有供第二斜拉索(12)伸入边塔(9)并锚固在边塔第二承压板(16-6)上的边塔第三拉索孔道(9-3)以及供与其对应的地锚索(7)伸入边塔(9)并锚固在边塔第一承压板(16-5)上的边塔第四拉索孔道(9-4)。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斜拉索交叉型多塔斜拉桥,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装置(16)还包括边塔下滑动板(16-7)和用于与所述边塔下滑动板(16-7)滑动配合的边塔上滑动板(16-8),所述边塔下滑动板(16-7)设置在所述边塔横隔板(16-1)的顶面,所述边塔上滑动板(16-8)设置在所述边塔锚固横梁(16-2)的底面,所述边塔上滑动板(16-8)由聚四氟乙烯制成,所述边塔下滑动板(16-7)由不锈钢板制成。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斜拉索交叉型多塔斜拉桥,其特征在于:所述边塔(9)上设置有用于对边塔锚固横梁(16-2)一端进行缓冲的边塔第一缓冲块(16-9)和用于对边塔锚固横梁(16-2)另一端进行缓冲的边塔第二缓冲块(16-10)。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斜拉索交叉型多塔斜拉桥,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梁(8)的下方与所述桥塔相对应的部位设置有用于限制主梁(8)平移的约束装置(14)。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斜拉索交叉型多塔斜拉桥,其特征在于:所述约束装置(14)包括设置在主梁(8)底面的第一固定柱(14-1)和第二固定柱(14-2),所述第一固定柱(14-1)设置在所述桥塔的一侧,所述第二固定柱(14-2)设置在所述桥塔的另一侧,所述第一固定柱(14-1)和所述桥塔通过第一辅助拉索(14-3)相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柱(14-2)和所述桥塔通过第二辅助拉索(14-4)相连接。
CN201620767080.8U 2016-07-20 2016-07-20 一种斜拉索交叉型多塔斜拉桥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82198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767080.8U CN205821980U (zh) 2016-07-20 2016-07-20 一种斜拉索交叉型多塔斜拉桥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767080.8U CN205821980U (zh) 2016-07-20 2016-07-20 一种斜拉索交叉型多塔斜拉桥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821980U true CN205821980U (zh) 2016-12-21

Family

ID=575599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767080.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821980U (zh) 2016-07-20 2016-07-20 一种斜拉索交叉型多塔斜拉桥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82198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012796A (zh) * 2016-07-20 2016-10-12 西安科技大学 一种斜拉索交叉型多塔斜拉桥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012796A (zh) * 2016-07-20 2016-10-12 西安科技大学 一种斜拉索交叉型多塔斜拉桥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088750B (zh) 单叶双曲面空间索网主缆的特大跨径悬索桥及其建造方法
CN200996127Y (zh) 斜拉拱组合桥
CN104695341B (zh) 一种用于加固大跨度连续梁桥的非自平衡张弦梁结构
CN101613991B (zh) 阻尼器杠杆式增益装置
CN102535348B (zh) 一种铰塔斜拉桥斜拉索的张拉方法
CN102808373B (zh) 快速装配式张弦桁架人行钢桥
CN107100064B (zh) 一种蝴蝶式斜拉桥体系
CN103938552A (zh) 大跨度钢桁拱桥自平衡悬拼施工方法及主墩限位支座
CN104532749A (zh) 一种用于悬索桥主塔上横梁施工的支架
CN208995896U (zh) 空间桁架悬索桥
CN106958189A (zh) 一种适用于超大跨径的斜拉式吊桥结构
CN101029471A (zh) 独塔无背索斜拉桥
CN205775786U (zh) 一种新型铁路曲线斜塔斜拉桥
CN106758752B (zh) 斜塔斜拉异形拱桥及其施工方法
CN104594180A (zh) 一种多塔连跨斜拉桥
CN204385629U (zh) 一种用于悬索桥主塔上横梁施工的支架
CN205821980U (zh) 一种斜拉索交叉型多塔斜拉桥
CN104389267A (zh) 大跨度悬索桥加劲梁桥面板
CN208072166U (zh) 混合组合梁三跨连续悬索桥
CN104264578A (zh) 一种自锚式悬索—斜拉协作体系钢—混凝土组合桥梁
CN106012796B (zh) 一种斜拉索交叉型多塔斜拉桥
CN206721646U (zh) 一种适用于超大跨径的斜拉式吊桥结构
CN202450450U (zh) 一种悬索桥的加固改造结构
CN102191746B (zh) 一种单主缆悬索桥
CN204455791U (zh) 一种多塔连跨斜拉桥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1221

Termination date: 20190720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