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811147U - 连接器总成及其板端连接器及壳件、线端连接器及壳件 - Google Patents

连接器总成及其板端连接器及壳件、线端连接器及壳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811147U
CN205811147U CN201620434703.XU CN201620434703U CN205811147U CN 205811147 U CN205811147 U CN 205811147U CN 201620434703 U CN201620434703 U CN 201620434703U CN 205811147 U CN205811147 U CN 20581114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ture block
line
block
terminal adapter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434703.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睦容
陈宗錡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arng Yu Enterpries Co Ltd
Dell Products LP
Original Assignee
Tarng Yu Enterpr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arng Yu Enterpr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Tarng Yu Enterpr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434703.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81114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81114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81114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连接器总成及其板端连接器、板端连接器壳件、线端连接器以及线端连接器壳件,板端连接器具有板端连接器壳件与板端端子组。板端连接器壳件系包括板端连接器本体、卡口组与导槽组。线端连接器具有线端连接器壳件与线端端子组。线端连接器壳件系包括线端连接器本体、卡块组与导块组。本实用新型通过导槽组与导块组的搭配,以使线端连接器本体的对接端能顺利进入板端连接器本体,并通过由卡口组与卡块组的搭配,以使线端端子组能顺利插接板端端子组,从而使本实用新型的板端连接器与线端连接器的对接容易。

Description

连接器总成及其板端连接器及壳件、线端连接器及壳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连接器产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线缆连接的具有对接引导结构的连接器。
背景技术
大多数的电子产品内部都设置有板端连接器与线端连接器,以透过板端连接器与线端连接器的对接来进行电子讯号的传输。但是,目前小型的板端连接器与线端连接器经常需要面对对接不容易的问题,给用户的正常使用带来极大的不便。
因此,如何解决前述缺陷,即为业界相关厂商所亟欲研究改善的方向所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以使板端连接器与线端连接器容易对接的连接器总成及其板端连接器、板端连接器壳件、线端连接器和线端连接器壳件。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连接器总成,用于一电路板的电性连接,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板端连接器;
以及一线端连接器;
其中,该板端连接器具有一板端连接器本体、一卡口组、一导槽组与一板端端子组;该板端连接器本体具有一对接口与一滑移口,该对接口位于该板端连接器本体的侧边,该滑移口位于该板端连接器本体的下方;该卡口组具有一 左卡口与一右卡口;该板端连接器本体用于对接该线端连接器的一侧还延伸有一左延伸块进入左卡口,以将左卡口区隔成相连通的一第一左卡部与一第二左卡部,且该板端连接器本体用于对接该线端连接器的一侧更延伸有一右延伸块进入右卡口,以将右卡口区隔成相连通的一第一右卡部与一第二右卡部;该导槽组具有一左导槽、一中导槽与一右导槽,该板端端子组具有一左板端端子与一右板端端子;
以及,该线端连接器具有一线端连接器本体、一卡块组、一导块组与一线端端子组;该卡块组具有一第一左卡块、一第二左卡块、一第一右卡块与一第二右卡块,该第一左卡块与该第二左卡块隔开距离的尺寸等于该左延伸块宽度的尺寸,该第一右卡块与该第二右卡块隔开距离的尺寸等于该右延伸块宽度的尺寸;该导块组具有一左导块、一中导块与一右导块,该线端端子组具有一左线端端子与一右线端端子;其中,
该左导块、该中导块与该右导块分别进入该左导槽、该中导槽与该右导槽,以引导该线端连接器本体的对接端进入该板端连接器本体的对接口,此时该线端连接器本体藉由该滑移口在该电路板上滑移,直到该第一左卡块、该第二左卡块、该第一右卡块与该第二右卡块分别卡入该第一左卡部、该第二左卡部、该第一右卡部与该第二右卡部,使得该左线端端子与该右线端端子能沿各自默认的一插接路径分别插接该左板端端子与该右板端端子,而完成该线端连接器与该板端连接器的对接。
板端连接器,用于对接线端连接器,该线端连接器具有一线端连接器本体、一卡块组、一导块组与一线端端子组;该卡块组具有一第一左卡块、一第二左卡块、一第一右卡块与一第二右卡块;该导块组具有一左导块、一中导块与一右导块,该线端端子组具有一左线端端子与一右线端端子;其中,该板端连接器包括:
一卡口组,具有一左卡口与一右卡口;
一板端连接器本体,具有一对接口、一滑移口、一左延伸块与一右延伸块;该对接口位于该板端连接器本体的侧边,该滑移口位于该板端连接器本体的下方,该左延伸块设于该板端连接器本体靠近该线端连接器的一侧并延伸进入左卡口,以将左卡口区隔成相连通的一第一左卡部与一第二左卡部;该右延伸块设于该板端连接器本体用于对接该线端连接器的一侧并延伸进入右卡口,以将右卡口区隔成相连通的一第一右卡部与一第二右卡部;该左延伸块宽度的尺寸等于该第一左卡块与该第二左卡块隔开距离的尺寸,该右延伸块宽度的尺寸等于该第一右卡块与该第二右卡块隔开距离的尺寸;
一导槽组,具有一左导槽、一中导槽与一右导槽;以及
一板端端子组,具有至少一左板端端子与至少一右板端端子;其中,
该左导块、该中导块与该右导块分别进入该左导槽、该中导槽与该右导槽,以引导该线端连接器本体的对接端进入该板端连接器本体的对接口,此时该线端连接器本体藉由该滑移口在该电路板上滑移,直到该第一左卡块、该第二左卡块、该第一右卡块与该第二右卡块分别卡入该第一左卡部、该第二左卡部、该第一右卡部与该第二右卡部,使得该左线端端子与该右线端端子能沿各自默认的一插接路径分别插接该左板端端子与该右板端端子,而完成与该线端连接器的对接;
板端连接器本体于该导槽组的周围增加厚度并向外延伸出一翼缘。
所述板端连接器的第一右卡部与该第二右卡部构成的外围轮廓为“[”形状;连通的第一左卡部与第二左卡部构成的外围轮廓为“[”形状;该板端连接器还包括一定位柱组,用于在该电路板上定位该板端连接器本体,该定位柱组具有一第一定位柱与一第二定位柱,该第一定位柱与该第二定位柱分别设置于该板端连接器本体上的不同位置,且分别跟板端连接器本体各端缘的距离不同。
板端连接器的板端端子组具有多个左板端端子与多个右板端端子,其左导槽位于该多个左板端端子的最左边者的右方位置,其右导槽位于该多个右板端端子的最右边者的左方位置,其中导槽位于该左导槽与该右导槽的中间区域位置;板端连接器还包括一持力件,设置于该板端连接器本体的一端侧,该持力件具有一焊脚,用于焊接该电路板的一焊接区域,其中,该焊接区域避开该电路板的端缘,而该焊脚位于该焊接区域的上方。
板端连接器壳件,与一线端连接器搭配,该线端连接器具有一线端连接器本体、一卡块组与一导块组;该卡块组具有一第一左卡块、一第二左卡块、一第一右卡块与一第二右卡块;该导块组具有一左导块、一中导块与一右导块;其中,该板端连接器壳件包括:
一板端连接器本体,具有一对接口、一滑移口、一左延伸块与一右延伸块;该对接口位于该板端连接器本体的侧边,该滑移口位于该板端连接器本体的下方,该左延伸块设于该板端连接器本体用于对接该线端连接器的一侧并延伸进入左卡口,以将左卡口区隔成相连通的一第一左卡部与一第二左卡部;该右延伸块设于该板端连接器本体用于对接该线端连接器的一侧并延伸进入右卡口,以将右卡口区隔成相连通的一第一右卡部与一第二右卡部;该左延伸块宽度的尺寸等于该第一左卡块与该第二左卡块隔开距离的尺寸,该右延伸块宽度的尺寸等于该第一右卡块与该第二右卡块隔开距离的尺寸;
一卡口组,具有一左卡口与一右卡口;以及
一导槽组,具有一左导槽、一中导槽与一右导槽;其中,
该左导块、该中导块与该右导块分别进入该左导槽、该中导槽与该右导槽,以引导该线端连接器本体的对接端进入该板端连接器本体的对接口,此时该线端连接器本体藉由该滑移口滑移,直到该第一左卡块、该第二左卡块、该第一右卡块与该第二右卡块分别卡入该第一左卡部、该第二左卡部、该第一右卡 部与该第二右卡部,而完成与该线端连接器的搭配。
线端连接器与板端连接器对接,该板端连接器具有一板端连接器本体、一卡口组、一导槽组与一板端端子组;该板端连接器本体具有一对接口与一滑移口,该对接口位于该板端连接器本体的侧边,该滑移口位于该板端连接器本体的下方;该卡口组具有一左卡口与一右卡口;该板端连接器本体用于对接该线端连接器的一侧还延伸有一左延伸块进入左卡口,以将左卡口区隔成相连通的一第一左卡部与一第二左卡部,且该板端连接器本体用于对接该线端连接器的一侧更延伸有一右延伸块进入右卡口,以将右卡口区隔成相连通的一第一右卡部与一第二右卡部;该导槽组具有一左导槽、一中导槽与一右导槽,该板端端子组具有一左板端端子与一右板端端子,其中,该线端连接器包括:
一线端连接器本体;
一卡块组,具有一第一左卡块、一第二左卡块、一第一右卡块与一第二右卡块,该第一左卡块与该第二左卡块隔开距离的尺寸等于该左延伸块宽度的尺寸,该第一右卡块与该第二右卡块隔开距离的尺寸等于该右延伸块宽度的尺寸;
一导块组,具有一左导块、一中导块与一右导块;以及
一线端端子组,具有一左线端端子与一右线端端子;其中,
该左导块、该中导块与该右导块分别进入该左导槽、该中导槽与该右导槽,以引导该线端连接器本体的对接端进入该板端连接器本体的对接口,此时该线端连接器本体藉由该滑移口在该电路板上滑移,直到该第一左卡块、该第二左卡块、该第一右卡块与该第二右卡块分别卡入该第一左卡部、该第二左卡部、该第一右卡部与该第二右卡部,使得该左线端端子与该右线端端子能沿各自默认的一插接路径分别插接该左板端端子与该右板端端子,而完成与该板端连接器的对接。
所述线端连接器的导块组与该卡块组设置于该线端连接器本体的对接端, 且该对接端具有一对接坡面,以使该对接端得以在不干涉该板端连接器本体的情况下进入该对接口;所述左线端端子与该右线端端子的结构具有T形结构。
所述线端连接器的左导块、中导块与右导块自该线端连接器本体朝该板端连接器本体的延伸长度大于该第一左卡块、该第二左卡块、该第一右卡块与该第二右卡块自该线端连接器本体朝该板端连接器本体的延伸长度;线端连接器本体的一端缘外伸有一操作部,该操作部用于施力使该线端连接器本体进入该板端连接器本体。
所述线端连接器的第一左卡块、该第二左卡块、该第一右卡块与该第二右卡块分别具有一卡入引导坡面与一退出引导坡面;该些卡入引导坡面分别引导该第一左卡块、该第二左卡块、该第一右卡块与该第二右卡块卡入该第一左卡部、该第二左卡部、该第一右卡部与该第二右卡部;该些退出引导坡面分别引导该第一左卡块、该第二左卡块、该第一右卡块与该第二右卡块退出该第一左卡部、该第二左卡部、该第一右卡部与该第二右卡部;左导块、该中导块与该右导块的端部分别具有一引导锥状体,该些引导锥状体分别引导该左导块、该中导块与该右导块分别进入该左导槽、该中导槽与该右导槽。
线端连接器壳件,用于搭配板端连接器,该板端连接器具有一板端连接器本体、一卡口组与一导槽组;该板端连接器本体具有一对接口与一滑移口,该对接口位于该板端连接器本体的侧边,该滑移口位于该板端连接器本体的下方;该卡口组具有一左卡口与一右卡口;该板端连接器本体用于对接该线端连接器的一侧还延伸有一左延伸块进入左卡口,以将左卡口区隔成相连通的一第一左卡部与一第二左卡部,且该板端连接器本体用于对接该线端连接器的一侧更延伸有一右延伸块进入右卡口,以将右卡口区隔成相连通的一第一右卡部与一第二右卡部;该导槽组具有一左导槽、一中导槽与一右导槽;其中,该线端连接器壳件包括:
一线端连接器本体;
一卡块组,具有一第一左卡块、一第二左卡块、一第一右卡块与一第二右卡块,该第一左卡块与该第二左卡块隔开距离的尺寸等于该左延伸块宽度的尺寸,该第一右卡块与该第二右卡块隔开距离的尺寸等于该右延伸块宽度的尺寸;
一导块组,具有一左导块、一中导块与一右导块;其中,
该左导块、该中导块与该右导块分别进入该左导槽、该中导槽与该右导槽,以引导该线端连接器本体的对接端进入该板端连接器本体的对接口,此时该线端连接器本体藉由该滑移口在该电路板上滑移,直到该第一左卡块、该第二左卡块、该第一右卡块与该第二右卡块分别卡入该第一左卡部、该第二左卡部、该第一右卡部与该第二右卡部,而完成与该板端连接器的搭配。
本实用新型通过导槽组与导块组的搭配,以使线端连接器本体的对接端顺利进入板端连接器本体,且通过由卡口组与卡块组的搭配,以使线端端子组顺利插接板端端子组,从而可使板端连接器与线端连接器的对接容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线端连接器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线端连接器的分解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板端连接器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板端连接器的分解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线端端子与板端端子的对接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板端端子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9为图8的A部放大图。
图中,11板端连接器,111板端连接器本体,1111左延伸块,1112右延伸块,1113对接口,1114滑移口,1115翼缘,112卡口组,1121左卡口,11211第一左卡部,11212第二左卡部,1122右卡口,11221第一右卡部,11222第二右卡部,113导槽组,1131左导槽,1132中导槽,1133右导槽,114板端端子组,1141左板端端子,1142右板端端子,115定位柱组,1151第一定位柱,1152第二定位柱,116持力件,1161焊脚,117板端识别标志,118板端连接器壳件,12线端连接器,121线端连接器本体,1211操作部,1212对接端,12121对接坡面,122卡块组,1221第一左卡块,12211卡入引导坡面,12212退出引导坡面,1222第二左卡块,12221卡入引导坡面,12222退出引导坡面,1223第一右卡块,12231卡入引导坡面,12232退出引导坡面,1224第二右卡块,12241卡入引导坡面,12242退出引导坡面,123导块组,1231左导块,1232中导块,1233右导块,124线端端子组,1241左线端端子,1242右线端端子,125线端识别标志,126线端连接器壳件,2电路板,21焊接区域。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施例中,参照图1—9,所述连接器总成,用于一电路板的电性连接,包括有板端连接器11与线端连接器12,其中,板端连接器11设置于电路板2上,用于对接线端连接器12,且具有板端连接器壳件118以与线端连接器12搭配,而线端连接器12具有线端连接器壳件126以与板端连接器11搭配。
板端连接器11具有板端连接器本体111、卡口组112、导槽组113与板端端子组114。其中,板端连接器本体111、卡口组112与导槽组113构成与线端连接器12搭配的板端连接器壳件118。板端连接器本体111具有对接口1113与滑移口1114,对接口1113位于板端连接器本体111的侧边,滑移口1114位于板端连接器本体111的下方。卡口组112设置于板端连接器本体111,用于提供 跟线端连接器本体121的卡接。卡口组112具有至少一左卡口1121与至少一右卡口1122。板端连接器本体111用于对接线端连接器12的一侧延伸有左延伸块1111,所述左延伸块1111延伸进入左卡口1121,以将左卡口1121区隔成相连通的第一左卡部11211与第二左卡部11212,使连通的第一左卡部11211与第二左卡部11212的外围轮廓具有近似于"["符号的形状(当然,这只是一种近似,可以具有圆角、倒角,两边长度也可变化)。板端连接器本体111用于对接线端连接器12的一侧延伸有右延伸块1112,所述右延伸块1112延伸进入右卡口1122,以将右卡口1122区隔成相连通的第一右卡部11221与第二右卡部11222,使连通的第一右卡部11221与第二右卡部11222构成的外围轮廓具有近似于"["符号的形状。
板端连接器本体111的外表面设置有例如为沟槽的板端识别标志117,用以提供识别板端连接器11的结构形式。
板端连接器11还具有用于在电路板2上定位板端连接器本体111的定位柱组115。可选择性地,本创作的定位柱组115具有第一定位柱1151与第二定位柱1152,第一定位柱1151与第二定位柱1152分别设置于板端连接器本体111定位面上的不同位置,且分别跟板端连接器本体111各端缘的距离不同,如此,可提供防呆效果以确保板端连接器本体111能正确的在电路板2上定位。
导槽组113凹设于板端连接器本体111用于对接线端连接器12的开孔中,且具有左导槽1131、中导槽1132与右导槽1133,用于引导线端连接器本体121的对接端1212进入板端连接器本体111的对接口1113。板端连接器本体111于导槽组113的周围增加厚度并向外延伸出翼缘1115,藉由厚度的增加以增加板端连接器本体111在导槽组113周围部位的强度。藉由翼缘1115的设置使导槽组113向外延伸,如此,有助于引导线端连接器本体121的对接端1212进入板端连接器本体111的对接口1113。板端端子组114具有至少一左板端端子1141与至少一右板端端子1142。可选择性地,本创作的板端端子组114具有多个左板端端子1141与多个右板端端子1142,其中,左导槽1131位于多个左板端端子1141的最左边者的右方位置,右导槽11333位于多个右板端端子1142的最右边者之间的左方位置,中导槽1132位于左导槽与右导槽的中间区域位置,如此,可避免左导槽1131、中导槽1132与右导槽1133过于靠近板端连接器本体111的端侧,而衰减板端连接器本体111端侧的结构强度,俾降低板端连接器本体111端侧在线端连接器12与板端连接器11对接的过程中发生破坏。
板端连接器11还包括有用于焊接该电路板2以及提供结构补强的持力件116。于本创作中,持力件116设置于板端连接器本体111的一端侧,且具有用于焊接电路板2的一焊接区域21的焊脚1161,可选择性地,焊接区域21避开电路板2的端缘,而焊脚161位于焊接区域21的上方。
线端连接器12具有线端连接器本体121、卡块组122、导块组123与线端端子组124。其中,线端连接器本体121、卡块组122与导块组123构成本创作与板端连接器11搭配的线端连接器壳件126。卡块组122设置于线端连接器本体121,用于提供跟板端连接器本体111的卡接。卡块组122具有具有第一左卡块1221、第二左卡块1222、第一右卡块1223与第二右卡块1224。第一左卡块1221与第二左卡块1222隔开距离的尺寸等于左延伸块1111宽度的尺寸,如此,第一左卡块1221与第二左卡块1222就能分别进入第一左卡部11211与第二左卡部11212,而完成跟板端连接器本体111的卡接。应说明的是,左延伸块1111还可分别于抵住进入第一左卡部11211与第二左卡部11212的第一左卡块1221与第二左卡块1222的侧边,以确保第一左卡块1221与第二左卡块1222跟板端连接器本体111的卡接。
第一右卡块1223与第二右卡块1224隔开距离的尺寸等于右延伸块1112宽度的尺寸,如此,第一右卡块1223与第二右卡块1224就能分别进入第一右卡 部11221与第二右卡部11222,而完成跟板端连接器本体111的卡接。应说明的是,右延伸块1112还可分别于抵住进入第一右卡部11221与第二右卡部11222的第一右卡块1223与第二右卡块1224的侧边,以确保第一右卡块1223与第二右卡块1224跟板端连接器本体111的卡接。
导块组123具有左导块1231、中导块1232与右导块1233,线端端子组124具有左线端端子1241与右线端端子1242。其中,左导块1231、中导块1232与右导块1233分别进入左导槽1131、中导槽1132与右导槽1133,以引导线端连接器本体121的对接端1212进入板端连接器本体111的对接口1113,此时线端连接器本体111藉由滑移口1114在电路板2上滑移,直到第一左卡块1221、第二左卡块1222、第一右卡块1223与第二右卡块1224分别卡入第一左卡部11211、第二左卡部11212、第一右卡部11221与第二右卡部11222,使得左线端端子1241与右线端端子1242能沿各自默认的一插接路径分别插接左板端端子1141与右板端端子1142,而完成线端连接器12与板端连接器11的对接。图7所示即左线端端子1241插接左板端端子1141的状态。
导块组123与卡块组122设置于线端连接器本体121的对接端1212,且对接端1212具有一对接坡面12121,俾令该对接端1212得以在不干涉板端连接器本体121的情况下进入对接口1113。左线端端子1241与右线端端子1242的结构具有"T"符号的形状。
本创作的第一左卡块1221、第二左卡块1222、第一右卡块1223与第二右卡块1224分别具有卡入引导坡面12211、12221、12231、12241与退出引导坡面12212、12222、12232、12242。卡入引导坡面12211、12221、12231、12241系可分别引导第一左卡块1221、第二左卡块1222、第一右卡块1223与第二右卡块1224卡入第一左卡部11211、第二左卡部11212、第一右卡部11221与第二右卡部11222。退出引导坡面12212、12222、12232、12242分别引导第一左 卡块1221、第二左卡块1222、第一右卡块1223与第二右卡块1224退出第一左卡部11211、第二左卡部11212、第一右卡部11221与第二右卡部11222。
左导块1231、中导块1232与右导块1233自线端连接器本体121朝板端连接器本体111的延伸长度大于第一左卡块1221、第二左卡块1222、第一右卡块1223与第二右卡块1224自线端连接器本体121朝板端连接器本体111的延伸长度,以确保引导线端连接器本体121的对接端进入板端连接器本体111。
左导块1231、中导块1232与右导块1233的端部分别具有引导锥状体12311、12321、12331,该些引导锥状体12311、12321、12331系可分别引导左导块1231、中导块1232与右导块1233分别进入左导槽1131、中导槽1132与右导槽1133,以确保引导线端连接器本体121的对接端1212进入板端连接器本体111的对接口1113。
线端连接器本体121的外表面可设置例如为沟槽的线端识别标志125,以提供识别线端连接器12的结构形式。线端连接器本体121的端缘可外伸有操作部1211,以供施力使该线端连接器本体121的对接端1212进入该板端连接器本体111的对接口1113。操作部1211系为块状结构体而方便施加力量。
以上已将本实用新型做一详细说明,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而已,当不能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范围,即凡依本申请范围所作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实用新型涵盖范围内。

Claims (16)

1.一种连接器总成,用于一电路板的电性连接,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板端连接器;
以及一线端连接器;
其中,该板端连接器具有一板端连接器本体、一卡口组、一导槽组与一板端端子组;该板端连接器本体具有一对接口与一滑移口,该对接口位于该板端连接器本体的侧边,该滑移口位于该板端连接器本体的下方;该卡口组具有一左卡口与一右卡口;该板端连接器本体用于对接该线端连接器的一侧还延伸有一左延伸块进入左卡口,以将左卡口区隔成相连通的一第一左卡部与一第二左卡部,且该板端连接器本体用于对接该线端连接器的一侧更延伸有一右延伸块进入右卡口,以将右卡口区隔成相连通的一第一右卡部与一第二右卡部;该导槽组具有一左导槽、一中导槽与一右导槽,该板端端子组具有一左板端端子与一右板端端子;
以及,该线端连接器具有一线端连接器本体、一卡块组、一导块组与一线端端子组;该卡块组具有一第一左卡块、一第二左卡块、一第一右卡块与一第二右卡块,该第一左卡块与该第二左卡块隔开距离的尺寸等于该左延伸块宽度的尺寸,该第一右卡块与该第二右卡块隔开距离的尺寸等于该右延伸块宽度的尺寸;该导块组具有一左导块、一中导块与一右导块,该线端端子组具有一左线端端子与一右线端端子;其中,
该左导块、该中导块与该右导块分别进入该左导槽、该中导槽与该右导槽,以引导该线端连接器本体的对接端进入该板端连接器本体的对接口,此时该线端连接器本体藉由该滑移口在该电路板上滑移,直到该第一左卡块、该第二左卡块、该第一右卡块与该第二右卡块分别卡入该第一左卡部、该第二左卡部、该第一右卡部与该第二右卡部,使得该左线端端子与该右线端端子能沿各自默认的一插接路径分别插接该左板端端子与该右板端端子,而完成该线端连接器 与该板端连接器的对接。
2.一种板端连接器,置于一电路板上,用于对接线端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线端连接器具有一线端连接器本体、一卡块组、一导块组与一线端端子组;该卡块组具有一第一左卡块、一第二左卡块、一第一右卡块与一第二右卡块;该导块组具有一左导块、一中导块与一右导块,该线端端子组具有一左线端端子与一右线端端子;其中,该板端连接器包括:
一卡口组,具有一左卡口与一右卡口;
一板端连接器本体,具有一对接口、一滑移口、一左延伸块与一右延伸块;该对接口位于该板端连接器本体的侧边,该滑移口位于该板端连接器本体的下方,该左延伸块设于该板端连接器本体靠近该线端连接器的一侧并延伸进入左卡口,以将左卡口区隔成相连通的一第一左卡部与一第二左卡部;该右延伸块设于该板端连接器本体用于对接该线端连接器的一侧并延伸进入右卡口,以将右卡口区隔成相连通的一第一右卡部与一第二右卡部;该左延伸块宽度的尺寸等于第一左卡块与第二左卡块隔开距离的尺寸,该右延伸块宽度的尺寸等于该第一右卡块与该第二右卡块隔开距离的尺寸;
一导槽组,具有一左导槽、一中导槽与一右导槽;以及
一板端端子组,具有至少一左板端端子与至少一右板端端子;其中,
该左导块、该中导块与该右导块分别进入该左导槽、该中导槽与该右导槽,以引导该线端连接器本体的对接端进入该板端连接器本体的对接口,此时该线端连接器本体藉由该滑移口在该电路板上滑移,直到该第一左卡块、该第二左卡块、该第一右卡块与该第二右卡块分别卡入该第一左卡部、该第二左卡部、该第一右卡部与该第二右卡部,使得该左线端端子与该右线端端子能沿各自默认的一插接路径分别插接该左板端端子与该右板端端子,而完成与该线端连接器的对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板端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连通的第一右卡部与该第二右卡部构成的外围轮廓为“[”形状;连通的第一左卡部与第二左卡部构成的外围轮廓为“[”形状。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板端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定位柱组,用于在该电路板上定位该板端连接器本体,该定位柱组具有一第一定位柱与一第二定位柱,该第一定位柱与该第二定位柱分别设置于该板端连接器本体上的不同位置,且分别跟该板端连接器本体各端缘的距离不同。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板端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板端端子组具有多个左板端端子与多个右板端端子,其左导槽位于该多个左板端端子的最左边者的右方位置,其右导槽位于该多个右板端端子的最右边者的左方位置,其中导槽位于该左导槽与该右导槽的中间区域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板端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持力件,设置于该板端连接器本体的一端侧,该持力件具有一焊脚,用于焊接该电路板的一焊接区域,其中,该焊接区域避开该电路板的端缘,而该焊脚位于该焊接区域的上方。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板端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板端连接器本体于该导槽组的周围增加厚度并向外延伸出一翼缘。
8.一种板端连接器壳件,与一线端连接器搭配,其特征在于:该线端连接器具有一线端连接器本体、一卡块组与一导块组;该卡块组具有一第一左卡块、一第二左卡块、一第一右卡块与一第二右卡块;该导块组具有一左导块、一中导块与一右导块;其中,该板端连接器壳件包括:
一板端连接器本体,具有一对接口、一滑移口、一左延伸块与一右延伸块;该对接口位于该板端连接器本体的侧边,该滑移口位于该板端连接器本体的下方,该左延伸块设于该板端连接器本体用于对接该线端连接器的一侧并延伸进 入左卡口,以将左卡口区隔成相连通的一第一左卡部与一第二左卡部;该右延伸块设于该板端连接器本体用于对接该线端连接器的一侧并延伸进入右卡口,以将右卡口区隔成相连通的一第一右卡部与一第二右卡部;该左延伸块宽度的尺寸等于该第一左卡块与该第二左卡块隔开距离的尺寸,该右延伸块宽度的尺寸等于该第一右卡块与该第二右卡块隔开距离的尺寸;
一卡口组,具有一左卡口与一右卡口;以及
一导槽组,具有一左导槽、一中导槽与一右导槽;其中,
该左导块、该中导块与该右导块分别进入该左导槽、该中导槽与该右导槽,以引导该线端连接器本体的对接端进入该板端连接器本体的对接口,此时该线端连接器本体藉由该滑移口滑移,直到该第一左卡块、该第二左卡块、该第一右卡块与该第二右卡块分别卡入该第一左卡部、该第二左卡部、该第一右卡部与该第二右卡部,而完成与该线端连接器的搭配。
9.一种线端连接器,用于对接一板端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板端连接器具有一板端连接器本体、一卡口组、一导槽组与一板端端子组;该板端连接器本体具有一对接口与一滑移口,该对接口位于该板端连接器本体的侧边,该滑移口位于该板端连接器本体的下方;该卡口组具有一左卡口与一右卡口;该板端连接器本体用于对接该线端连接器的一侧还延伸有一左延伸块进入左卡口,以将左卡口区隔成相连通的一第一左卡部与一第二左卡部,且该板端连接器本体用于对接该线端连接器的一侧更延伸有一右延伸块进入右卡口,以将右卡口区隔成相连通的一第一右卡部与一第二右卡部;该导槽组具有一左导槽、一中导槽与一右导槽,该板端端子组具有一左板端端子与一右板端端子,其中,该线端连接器包括:
一线端连接器本体;
一卡块组,具有一第一左卡块、一第二左卡块、一第一右卡块与一第二右 卡块,该第一左卡块与该第二左卡块隔开距离的尺寸等于该左延伸块宽度的尺寸,该第一右卡块与该第二右卡块隔开距离的尺寸等于该右延伸块宽度的尺寸;
一导块组,具有一左导块、一中导块与一右导块;以及
一线端端子组,具有一左线端端子与一右线端端子;其中,
该左导块、该中导块与该右导块分别进入该左导槽、该中导槽与该右导槽,以引导该线端连接器本体的对接端进入该板端连接器本体的对接口,此时该线端连接器本体藉由该滑移口在电路板上滑移,直到该第一左卡块、该第二左卡块、该第一右卡块与该第二右卡块分别卡入该第一左卡部、该第二左卡部、该第一右卡部与该第二右卡部,使得该左线端端子与该右线端端子能沿各自默认的一插接路径分别插接该左板端端子与该右板端端子,而完成与该板端连接器的对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线端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导块组与该卡块组设置于该线端连接器本体的对接端,且该对接端具有一对接坡面,以使该对接端得以在不干涉该板端连接器本体的情况下进入该对接口。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线端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左线端端子与该右线端端子的结构具有T形结构。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线端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左导块、中导块与右导块自该线端连接器本体朝该板端连接器本体的延伸长度大于该第一左卡块、该第二左卡块、该第一右卡块与该第二右卡块自该线端连接器本体朝该板端连接器本体的延伸长度。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线端连接器,其特征在于:线端连接器本体的一端缘外伸有一操作部,该操作部用于施力使该线端连接器本体进入该板端连接器本体。
14.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线端连接器,其特征在于:第一左卡块、第二左 卡块、第一右卡块与第二右卡块分别具有一卡入引导坡面与一退出引导坡面;卡入引导坡面分别引导该第一左卡块、该第二左卡块、该第一右卡块与该第二右卡块卡入该第一左卡部、该第二左卡部、该第一右卡部与该第二右卡部;该些退出引导坡面分别引导该第一左卡块、该第二左卡块、该第一右卡块与该第二右卡块退出该第一左卡部、该第二左卡部、该第一右卡部与该第二右卡部。
15.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线端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左导块、中导块与右导块的端部分别具有一引导锥状体,该些引导锥状体分别引导该左导块、该中导块与该右导块分别进入该左导槽、该中导槽与该右导槽。
16.一种线端连接器壳件,用于搭配一板端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板端连接器具有一板端连接器本体、一卡口组与一导槽组;该板端连接器本体具有一对接口与一滑移口,该对接口位于该板端连接器本体的侧边,该滑移口位于该板端连接器本体的下方;该卡口组具有一左卡口与一右卡口;该板端连接器本体用于对接该线端连接器的一侧还延伸有一左延伸块进入左卡口,以将左卡口区隔成相连通的一第一左卡部与一第二左卡部,且该板端连接器本体用于对接该线端连接器的一侧更延伸有一右延伸块进入右卡口,以将右卡口区隔成相连通的一第一右卡部与一第二右卡部;该导槽组具有一左导槽、一中导槽与一右导槽;其中,该线端连接器壳件包括:
一线端连接器本体;
一卡块组,具有一第一左卡块、一第二左卡块、一第一右卡块与一第二右卡块,该第一左卡块与该第二左卡块隔开距离的尺寸等于该左延伸块宽度的尺寸,该第一右卡块与该第二右卡块隔开距离的尺寸等于该右延伸块宽度的尺寸;
一导块组,具有一左导块、一中导块与一右导块;其中,
该左导块、该中导块与该右导块分别进入该左导槽、该中导槽与该右导槽,以引导该线端连接器本体的对接端进入该板端连接器本体的对接口,此时该线 端连接器本体藉由该滑移口在电路板上滑移,直到该第一左卡块、该第二左卡块、该第一右卡块与该第二右卡块分别卡入该第一左卡部、该第二左卡部、该第一右卡部与该第二右卡部,而完成与该板端连接器的搭配。
CN201620434703.XU 2016-05-13 2016-05-13 连接器总成及其板端连接器及壳件、线端连接器及壳件 Active CN20581114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434703.XU CN205811147U (zh) 2016-05-13 2016-05-13 连接器总成及其板端连接器及壳件、线端连接器及壳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434703.XU CN205811147U (zh) 2016-05-13 2016-05-13 连接器总成及其板端连接器及壳件、线端连接器及壳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811147U true CN205811147U (zh) 2016-12-14

Family

ID=574993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434703.XU Active CN205811147U (zh) 2016-05-13 2016-05-13 连接器总成及其板端连接器及壳件、线端连接器及壳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81114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921213A (zh) * 2017-12-13 2019-06-21 唐虞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总成及其板端连接器与线端连接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921213A (zh) * 2017-12-13 2019-06-21 唐虞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总成及其板端连接器与线端连接器
CN109921213B (zh) * 2017-12-13 2021-06-22 唐虞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总成及其板端连接器与线端连接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012079U (zh) 卡用连接器
CN109904647A (zh) 用于避免组合卡连接器槽中冲突的存储器卡引脚布局
CN103904508A (zh) Usb连接器总成
TWM539170U (zh) Usb連接裝置
TWM479495U (zh) 追蹤跳線結構
CN205811147U (zh) 连接器总成及其板端连接器及壳件、线端连接器及壳件
CN201946773U (zh) 一种可双面插接的usb插头
CN203720408U (zh) 追踪跳线结构
CN204304047U (zh) 电连接器
CN104396088B (zh) 具有导线引导设备的rj45连接器
CN108736222A (zh) 一种超薄型直立式双层usb连接器
CN207910173U (zh) 一种新型盲插型连接器
CN206789764U (zh) 插孔组件以及电连接器
CN106558807A (zh) 电连接器
CN203826680U (zh) 双向usb接口结构
US6302700B1 (en) Circuit board with connector guide
CN207320401U (zh) 线对板连接器组合及其板端连接器及线端连接器
CN204760578U (zh) 一种软硬结合板叠卡结构
CN104966917B (zh) 一种软硬结合板叠卡结构
CN202749603U (zh) 电连接器插座
CN206546936U (zh) 一种拼接式计算机移动终端数据线
CN105896211A (zh) 通用串行总线(usb)端口和插头系统
CN201015151Y (zh) 母头、公头连接器及母头连接器组合
CN207925736U (zh) 一种导线连接器
CN204011952U (zh) 卡连接器及其卡托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Assignee: DONGGUAN TANGYU ELECTRONICS CO., LTD.

Assignor: TARNG YU ENTERPRISE CO., LTD.

Contract record no.: 2017990000104

Denomination of utility model: Connector assembly and board terminal adapter and shell spare, wire end connector and shell spare thereof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1214

License type: Exclusive License

Record date: 20170328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Huang Murong

Inventor after: Chen Zongqi

Inventor after: Zhang Jiafa

Inventor after: He Shaoshi

Inventor before: Huang Murong

Inventor before: Chen Zongqi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70531

Address after: Chinese Taiwan New Taipei City District five shares of five power six road No. 43

Co-patentee after: Dell Products Inc.

Patentee after: TARNG YU ENTERPRISE CO., LTD.

Address before: Chinese Taiwan New Taipei City District five shares of five power six road No. 43

Patentee before: TARNG YU ENTERPRISE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