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810869U - 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810869U
CN205810869U CN201620724729.8U CN201620724729U CN205810869U CN 205810869 U CN205810869 U CN 205810869U CN 201620724729 U CN201620724729 U CN 201620724729U CN 205810869 U CN205810869 U CN 20581086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ver plate
substrate
glass cement
display device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724729.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康梦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unshan Govisionox Optoelectronics Co Ltd
Kunshan Guoxian Photo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unshan Guoxian Photo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unshan Guoxian Photo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Kunshan Guoxian Photo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724729.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81086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81086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81086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显示装置,其包括:基板;盖板,与基板相对设置;发光元件,设置基板上,并处于在基板和盖板之间;玻璃胶框,位于发光元件外围;玻璃胶框粘接区,设置在基板和盖板上,玻璃胶框粘接玻璃胶框粘接区以连接基板与盖板,盖板上的玻璃胶框粘接区至少局部为打磨区;UV胶框,位于玻璃胶框外围;以及UV胶粘接区,设置在基板和盖板上,UV胶粘接UV胶框粘接区以连接基板与盖板。上述显示装置设置有打磨区,玻璃胶框设置在打磨区,增加玻璃胶框与基板或盖板之间的黏着力,并且将UV胶框设置在玻璃胶框的外围,填补玻璃胶框封装后残留的缝隙或基板及盖板自身的缝隙,大幅增加封装强度,有效加强与外界环境的阻隔能力。

Description

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显示装置在封装过程中,一般使用封装料在相应的封装区域将设置有发光元件的基板与盖板粘接在一起。
显示装置特别是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对外界环境较为敏感,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中的发光材料对水汽、氧气及其他污染物非常敏感。现有通过玻璃胶、UV胶等完成的封装结构虽然可以起到阻隔外界环境,但是封装强度、阻隔能力有待进一步的加强。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封装强度、阻隔能力显著加强的显示装置。
一种显示装置,其包括:基板;盖板,与所述基板相对设置;发光元件,设置在所述基板上,并处于所述基板和所述盖板之间;玻璃胶框,位于所述发光元件外围;玻璃胶框粘接区,设置在所述基板和所述盖板上,所述玻璃胶框粘接所述玻璃胶框粘接区以连接所述基板与所述盖板,所述盖板的玻璃胶框粘接区至少局部为打磨区;UV胶框,位于所述玻璃胶框外围;以及UV胶粘接区,设置在所述基板和所述盖板上,所述UV胶粘接所述UV胶框粘接区以连接所述基板与所述盖板。
上述显示装置设置有打磨区,玻璃胶框设置在打磨区,增加玻璃胶框与基板或盖板之间的黏着力,并且将UV胶框设置在玻璃胶框的外围,填补玻璃胶框封装后残留的缝隙或基板及盖板自身的缝隙,大幅增加封装强度,有效加强与外界环境的阻隔能力。
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打磨区的宽度大于所述玻璃胶框的宽度。
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打磨区的轮廓算数平均偏差为0.32微米至1.25微米。
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打磨区的形状为封闭的环状。
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盖板的全部玻璃胶框粘接区均形成打磨区。
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UV胶框粘接区开设有远离所述发光元件凹陷的凹槽。
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UV胶框粘接区开设有多个所述凹槽,所述多个凹槽间隔设置。
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凹槽开设在所述盖板上。
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多个凹槽的延伸方向与UV胶框粘接区的延伸方向相同。
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发光元件为有机发光元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沿A-A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该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描述。
请参考图1和图2,显示装置100包括基板110、设置在基板110上的发光元件120、与基板110设置有发光元件120的表面相对设置的盖板130、将基板110和盖板130粘接的玻璃胶框140和UV胶框150。玻璃胶框140位于发光元件120的外围,基板110以及盖板130的相应位置设置有玻璃胶框粘接区160,玻璃胶框140通过粘接玻璃胶框粘接区160而将基板110与盖板130粘接,盖板130上的玻璃胶框粘接区160至少局部为打磨区161,该打磨区161具有一定的粗糙度。UV胶框150位于玻璃胶框140的外围,基板110以及盖板130的相应位置设置有UV胶框粘接区170,UV胶框150通过粘接UV胶框粘接区170而将基板110与盖板130粘接。
玻璃胶框140设置在打磨区,可以增加玻璃胶框140与基板110或盖板130之间的黏着力,增加封装强度,有效加强与外界环境的阻隔能力,并且由于UV胶框150的流动性好,其设置在玻璃胶框140的外围,可以填补玻璃胶框140封装后残留的缝隙或基板110及盖板130自身的缝隙,进一步提升封装强度及阻隔能力。
以下以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为具体实施例来对该显示装置100来进行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当该显示装置100为其他类型显示装置时,其具有相似的结构。
基板110可以为由SiO2作为主要成分的透明玻璃材料制成,基板110可由不透明材料或者诸如塑料部件之类的其它材料制成。然而,对于图像被体现在基板侧的底部发射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等来说,基板110必须由透明材料制成。而对于诸如柔性显示装置而言,该基板110需为如聚酰亚胺塑料、聚醚醚酮或透明导电涤纶等高分子材料制成,使该基板110具有柔性可弯折的特点,并且该基板110具有重量轻、厚度薄等优点。而当该显示装置100为有源矩阵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时,该基板110可以为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其上设置有相应的薄膜晶体管阵列以外围电路等。
发光元件120设置在基板110上,该发光元件120至少包括第一电极、第二电极及设置在两者之间的有机发光层。在此,为了提升发光元件120的发光效率,在有机发光层的两侧分别设置空穴传输层、空穴注入层和电子传输层、电子注入层等。
盖板130与基板110相对设置,使得发光元件120设置在基板110和盖板130之间,同样盖板130可由不透明材料或者诸如塑料部件之类的其它材料制成。然而,对于图像被体现在盖板130侧的顶部发射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等来说,盖板130必须由透明材料制成。同样,对于诸如柔性显示装置而言,该盖板130需为如聚酰亚胺塑料、聚醚醚酮或透明导电涤纶等高分子材料制成。
基板110和盖板130相对的表面相对应位置设置有玻璃胶框粘接区160,玻璃胶框140通过粘接玻璃胶框粘接区160来粘接基板110和盖板130,玻璃胶框140设置在发光元件120的外围,使得发光元件120被封闭在基板110、盖板130和玻璃胶框140所围空间内。在此,基板110或盖板130上的玻璃胶框粘接区160形成一封闭的环状,该环可以为方环、圆环、不规则四边形环、异形环等,总之,其形状可以根据发光元件120形状、大小以及基板110或盖板130的形状、大小等来设置。玻璃胶框140粘接在玻璃胶框粘接区160以更好的封装发光元件120。玻璃胶框粘接区160的表面至少局部为具有粗糙表面的打磨区161,该打磨区161设置在盖板130上。该打磨区161可以通过对盖板130进行研磨或等离子表面处理等方法形成一粗糙的表面,当其采用研磨方法处理时,可以用金刚砂、硅砂、石榴粉等磨料对其进行机械研磨或手动研磨,在相应区域制成均匀粗糙的表面。在本实施方式中,该打磨区161的轮廓算数平均偏差为0.32微米至1.25微米。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减少对基板110的损伤,避免基板110中的线路损坏,该打磨区161设置在盖板130上。优选的,盖板130上的玻璃胶框粘接区160均形成打磨区161,以最大程度的提升玻璃胶框140对盖板的黏着力,从而该打磨区161的形状为一首尾连接的封闭式的环状。在此为了仅仅为了描述方便,定义打磨区161自发光元件120朝外界环境延伸的方向上的距离为打磨区161的宽度,同样定义玻璃胶框140自发光元件120朝外界环境延伸的方向上的距离为玻璃胶框140的宽度,在本实施方式中,打磨区161的宽度要大于玻璃胶框140的宽度,保证玻璃胶框140至少大部分均处于打磨区161上,提高封装强度。更进一步的,该打磨区161的宽度略大于玻璃胶框印刷宽度的设计值与印刷精度之和,保证玻璃胶框140实际的涂覆区域都位于打磨区161之内。
基板110和盖板130相对的表面相对应位置设置有UV胶框粘接区170,UV胶框150通过粘接UV胶框粘接区170来粘接基板110和盖板130,UV胶框150设置在玻璃胶框140的外围,由于UV胶框150在粘接过程中流动性好,其可以填补玻璃胶框140封装后残留的缝隙或基板110及盖板130自身的缝隙,进一步提升封装强度及阻隔能力。在此,基板110或盖板130上的UV胶框粘接区170也可以根据玻璃胶框粘接区160的形状形成一首尾连接的带状,UV胶框150粘接在UV胶框粘接区170以更好加强封装强度。UV胶框粘接区170开设有远离发光元件120凹陷的凹槽180。为了更好的达到封装效果,在涂覆UV胶框150过程中,往往会涂覆较多的UV胶框150,该凹槽180可以吸收多余的UV胶框150,可以消除UV胶框150涂覆不均匀或涂胶量过多导致的基板110或盖板130边缘高度差异,大幅度降低显示装置100的不合格率。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减少对基板110的损伤,避免基板110中的线路损坏,该凹槽180设置在盖板130上。优选的,盖板130上的UV胶框粘接区170上开设有多个凹槽180,这些凹槽180间隔的开设,从而可以有序的吸收多余的UV胶框150。更进一步的,为了提升多余UV胶框150被吸收的均匀性,多个凹槽180的延伸方向与UV胶框粘接区170的延伸方向相同,也就是说这些多个凹槽180沿着UV胶框粘接区170的延伸方向依次的设置。
以上所描述显示装置可以为显示面板、电视、显示器、手机、导航仪等任何具有显示功能的产品或部件。并且该显示装置不仅为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还可以为无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液晶显示装置等。这些显示装置均具有良好的封装强度以及与外界环境的阻隔性。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板;
盖板,与所述基板相对设置;
发光元件,设置在所述基板上,并处于所述基板和所述盖板之间;
玻璃胶框,位于所述发光元件外围;
玻璃胶框粘接区,设置在所述基板和所述盖板上,所述玻璃胶框粘接所述玻璃胶框粘接区以连接所述基板与所述盖板,所述盖板的玻璃胶框粘接区至少局部为打磨区;
UV胶框,位于所述玻璃胶框外围;
以及UV胶粘接区,设置在所述基板和所述盖板上,所述UV胶粘接所述UV胶框粘接区以连接所述基板与所述盖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打磨区的宽度大于所述玻璃胶框的宽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打磨区的轮廓算数平均偏差为0.32微米至1.25微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打磨区的形状为封闭的环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的全部玻璃胶框粘接区均形成打磨区。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UV胶框粘接区开设有远离所述发光元件凹陷的凹槽。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UV胶框粘接区开设有多个所述凹槽,所述多个凹槽间隔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开设在所述盖板上。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凹槽的延伸方向与UV胶框粘接区的延伸方向相同。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元件为有机发光元件。
CN201620724729.8U 2016-07-11 2016-07-11 显示装置 Active CN20581086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724729.8U CN205810869U (zh) 2016-07-11 2016-07-11 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724729.8U CN205810869U (zh) 2016-07-11 2016-07-11 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810869U true CN205810869U (zh) 2016-12-14

Family

ID=575107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724729.8U Active CN205810869U (zh) 2016-07-11 2016-07-11 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810869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9033538A1 (zh) * 2017-08-17 2019-02-21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 oled 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
CN110391355A (zh) * 2019-06-18 2019-10-29 福建华佳彩有限公司 面板封装处理方法及面板封装结构
CN110556062A (zh) * 2018-05-31 2019-12-10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屏幕组件及可穿戴设备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9033538A1 (zh) * 2017-08-17 2019-02-21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 oled 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
CN110556062A (zh) * 2018-05-31 2019-12-10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屏幕组件及可穿戴设备
CN110391355A (zh) * 2019-06-18 2019-10-29 福建华佳彩有限公司 面板封装处理方法及面板封装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484506B2 (en) LED display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TWI389271B (zh) 環境敏感電子元件之封裝體及其封裝方法
CN104505466B (zh) Oled封装结构及其封装方法
US20150349288A1 (en) Light emitting display panel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CN107123744A (zh) 一种封装结构、显示装置及照明装置
CN103904098B (zh) 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
CN205810869U (zh) 显示装置
CN109065579A (zh) 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电子设备
KR100712177B1 (ko) 유기전계발광표시장치 및 그 제조방법
US20180241002A1 (en) Light emitting devic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a light emitting device
WO2016095331A1 (zh) 透明柔性封装衬底及柔性oled封装方法
WO2016095332A1 (zh) Oled触控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104659051B (zh) 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
TWI514565B (zh) 有機發光裝置及其製作方法
WO2019127702A1 (zh) Oled面板及其制作方法
TW201340775A (zh) 顯示裝置及其製造方法
CN104576972A (zh) Oled封装方法及oled封装结构
WO2019227784A1 (zh) Oled显示器封装结构
CN108091773B (zh) Oled封装结构、oled器件、显示装置及oled封装结构的制备方法
CN110993813A (zh) Oled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
WO2020199272A1 (zh) 量子点柔性oled显示装置及制备方法
CN206893618U (zh) 一种有机显示面板以及有机显示装置
CN202394976U (zh) 带触控功能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
CN109360903A (zh) 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及其制造方法
JP2002050471A (ja) 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素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