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793632U - 柔性印刷线路板 - Google Patents

柔性印刷线路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793632U
CN205793632U CN201620737078.6U CN201620737078U CN205793632U CN 205793632 U CN205793632 U CN 205793632U CN 201620737078 U CN201620737078 U CN 201620737078U CN 205793632 U CN205793632 U CN 20579363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ircuit board
print circuit
flexible print
summit
l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737078.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燕华
陈晓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Wuha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Shanghai Tianma AM OLE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Shanghai Tianma AM OLED Co Ltd filed Critical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737078.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79363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79363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79363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tructure Of Printed Board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柔性印刷线路板,该柔性印刷线路板包括柔性印刷线路板主体以及设置于所述柔性印刷线路板主体表面的增强板;所述增强板的边缘为折线形或波浪形,所述增强板的边缘在所述柔性印刷线路板主体延伸方向上包括至少两个外凸的顶点,所述至少两个外凸的顶点不全部位于与所述延伸方向垂直的同一条直线上。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柔性印刷线路板,解决了现有的柔性印刷线路板主体与增强板边缘对应位置处较易弯折的问题,达到了提高其柔性印刷线路板主体与增强板边缘对应位置处抗弯折性的目的。

Description

柔性印刷线路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柔性印刷线路板制造技术,尤其涉及一种柔性印刷线路板。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对电子产品的依赖性与日俱增。为了适应电子产品高速、高性能以及轻薄的发展趋势,具有挠曲特性的柔性印刷线路板(FlexiblePrinted Circuit,FPC)已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设备中,如电脑、移动电话、数字相机、打印机以及公共大厅里的信息查询机等。
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为了防止柔性印刷线路板因发生不必要的弯折,致使其内部的连接导线因弯折角度过大而断裂,进而致使柔性印刷线路板报废的不良现象产生,通常会在柔性印刷线路板主体的表面设置增强板,以改变柔性印刷线路板的挠曲性,防止其发生不必要的弯折。现有的柔性印刷线路板中,增强板的边缘往往有两种形状:一种是该增强板的边缘为直线形,且该直线与柔性印刷线路板主体延伸方向垂直;另一种是该增强板的边缘为规则的波浪线,且该波浪线各顶点共同位于与该柔性印刷线路板主体延伸方向垂直的同一条直线上。在实际使用中发现,这两种柔性印刷线路板主体与增强板边缘对应位置处仍较易弯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柔性印刷线路板,以实现提高柔性印刷线路板与增强板边缘对应位置抗弯折性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柔性印刷线路板,该柔性印刷线路板包括柔性印刷线路板主体以及设置于所述柔性印刷线路板主体表面的增强板;所述增强板的边缘为折线形或波浪形,所述增强板的边缘在所述柔性印刷线路板主体延伸方向上包括至少两个外凸的顶点,所述至少两个外凸的顶点不全部位于与所述延伸方向垂直的同一条直线上。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在柔性印刷线路板主体表面设置增强板,并且将增强板的边缘设置为折线形或波浪形,并设置该边缘在该柔性印刷线路板主体延伸方向上设置至少两个外凸的顶点,且这些外凸的顶点不全部位于与该延伸方向垂直的同一条直线上,解决了由于现有的柔性印刷线路板主体与增强板边缘对应位置处较易弯折的问题,实现提高柔性印刷线路板与增强板边缘对应位置处抗弯折性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柔性印刷线路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a为利用计算机仿真的方法得到的现有的一种柔性印刷线路板抗弯折性的结果分布示意图;
图2b为利用计算机仿真的方法得到的图1中柔性印刷线路板虚线区域抗弯折性的结果分布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另一种柔性印刷线路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利用计算机仿真的方法得到的图3中柔性印刷线路板虚线区域抗弯折性的结果分布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又一种柔性印刷线路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a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柔性印刷线路板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6b为沿图6a中I1-I2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柔性印刷线路板。该柔性印刷线路板包括:柔性印刷线路板主体以及设置于所述柔性印刷线路板主体表面的增强板。所述增强板的边缘为折线形或波浪形,所述增强板的边缘在所述柔性印刷线路板主体延伸方向上包括至少两个外凸的顶点,所述至少两个外凸的顶点不全部位于与所述延伸方向垂直的同一条直线上。
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柔性印刷线路板主体表面设置增强板,并且将增强板的边缘设置为折线形或波浪形,并设置该边缘在该柔性印刷线路板主体延伸方向上设置至少两个外凸的顶点,且这些外凸的顶点不全部位于与该延伸方向垂直的同一条直线上,解决了现有的柔性印刷线路板主体与增强板边缘对应位置处较易弯折的问题,实现提高柔性印刷线路板与增强板边缘对应位置处抗弯折性的目的。
具体地,若该增强板的边缘为折线形,可以设置该折线形由至少三条线段以设定夹角首尾相接形成,顶点为相邻的线段的交点。进一步地,设定夹角为大于90°且小于180°。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柔性印刷线路板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1,该柔性印刷线路板包括柔性印刷线路板主体10以及设置于柔性印刷线路板主体10表面的增强板20。增强板20的边缘为折线形。该折线形由线段AB、线段BC、线段CD这三条线段以设定夹角依次首尾相接形成,其中,线段AB与线段BC的夹角为α,线段BC与线段CD的夹角为β。显然,该设定夹角(包括夹角α和夹角β)为大于90°且小于180°。这样增强板10的边缘在柔性印刷线路板主体10的延伸方向(图中X轴方向)上包括两个外凸的顶点,分别为第一顶点B和第二顶点C。其中,第一顶点B为线段AB与线段BC的交点,第二顶点C为线段BC与线段CD的交点。第一顶点B和第二顶点C的所在直线(即线段BC所在直线,亦即图中虚线)与该延伸方向(图中X轴方向)的夹角为大于0°且小于90°,也即外凸的顶点(点B和点C)不全部位于与该延伸方向(图中X轴方向)垂直的同一条直线上。需要说明的是,在柔性印刷线路板主体10的内部通常设置有连接导线(图1中未示出),这里柔性印刷线路板主体10的延伸方向与其内部连接导线的延伸方向平行。
图2a为利用计算机仿真的方法得到的现有的一种柔性印刷线路板抗弯折性的结果分布示意图,图2b为利用计算机仿真的方法得到的图1中柔性印刷线路板虚线区域抗弯折性的结果分布示意图。在图2a和图2b中,不同区域填充有不同的图形,不同图形代表不同的抗弯折程度。图中字母H表示柔性印刷线路板的抗弯折程度,沿字母H下方箭头方向,其抗弯折性越好,即挠曲性越差。图2a中,该柔性印刷线路板主体10表面上所设置的增强板20的边缘为规则的波浪形,该波浪形共包括8个峰值点,即8个顶点,分别为顶点a、顶点b、顶点c、顶点d、顶点e、顶点f、顶点g以及顶点h。这8个顶点均位于同一条直线(即图中虚线ag)上,并且该直线与该柔性印刷线路板主体10的延伸方向(图中X轴方向)垂直。在使用时,这种柔性印刷线路板具有沿虚线ag弯折的趋势。从图2a中,可以看出,该虚线ag各部分均位于该柔性印刷线路板易弯折区域内。因此该柔性印刷线路板易沿图中虚线ag弯折。
从图2b中可以看出,在线段AB的左侧和线段CD的右侧,抗弯折性较好,在使用时,即使柔性印刷线路板有沿线段BC所在直线(图中虚线)弯折的趋势,但由于该直线(图中虚线)中一部分区域落入线段AB的左侧,同时还有一部分落入线段CD的右侧,而这两部分区域并不易弯折,最终会使得柔性印刷线路板不能够顺利弯折。显然,与现有的柔性印刷线路板相比,本实施例提供的柔性印刷线路板主体与增强板边缘对应位置处更难以弯折,这样就达到了提高柔性印刷线路板主体与增强板边缘对应位置处抗弯折性的目的。
若该增强板的边缘为波浪形;可以设置该波浪形中包括至少两个波峰,外凸的顶点为波浪形的波峰的峰点。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柔性印刷线路板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3,该柔性印刷线路板包括柔性印刷线路板主体10以及设置于柔性印刷线路板主体10表面的增强板20。增强板20的边缘为波浪形。该波浪形中共包括三个波峰,分别为第一波峰21、第二波峰22、以及第三波峰23。这三个波峰的峰值各不相同。具体地,第一个波峰21的峰点为第三顶点E,第二个波峰22的峰点为第四顶点F,第三个波峰23的峰点为第五顶点G。第三顶点E、第四顶点F以及第五顶点G均为外凸的顶点,且这些外凸的顶点不全部位于与柔性印刷线路板主体10的延伸方向(图中X轴方向)垂直的同一条直线上。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第三顶点E、第四顶点F以及第五顶点G投影于X轴方向的位置不同,即上述三个顶点投影于X轴方向的坐标值不同。这样,任意两个顶点的连线均不与该柔性印刷线路板主体10延伸方向(图中X轴方向)垂直。
图4为利用计算机仿真的方法得到的图3中柔性印刷线路板虚线区域抗弯折性的结果分布示意图。同样地,在图中,不同区域填充有不同的图形,不同图形代表不同的抗弯折程度。图中字母H表示柔性印刷线路板的抗弯折程度,沿字母H下方箭头方向,其抗弯折性越好,即挠曲性越差。结合图3和图4可以看出,第一波峰21的左侧、第一波峰21和第二波峰22之间的波谷、第二波峰22和第三波峰23之间的波谷、第三波峰23的右侧,抗弯折性较好。并且由于三个顶点投影于X轴方向的坐标值不同,上述四个抗弯折性较好的区域(即第一波峰21的左侧、第一波峰21和第二波峰22之间的波谷、第二波峰22和第三波峰23之间的波谷、第三波峰23的右侧)的抗弯折性并不对称。在使用时,即使柔性印刷线路板具有沿其中任意两个顶点的连线所在直线弯折的趋势,但由于该直线会存在部分区域落入到抗弯折性较好的区域,最终会使得柔性印刷线路板不能够顺利弯折,这样就达到了提高柔性印刷线路板主体与增强板边缘对应位置抗弯折性的目的。示例性地,若柔性印刷线路板主体有沿图中的虚线EG弯折的趋势,但是由于虚线EG上部分区域落入到第三波峰23的右侧抗弯折性较好的区域内,无疑这会使得柔性印刷线路板不能够顺利弯折。
参见图3和图4,在第一波峰21的第三顶点E较该增强板20边缘的其他位置更突出,其第一波峰21的第三顶点E的位置易成为应力集中点,在使用时,柔性印刷线路板主体10上与第三顶点E对应区域较其他区域更易磨损。在此基础上,考虑到在柔性印刷线路板内部往往设置有至少一条连接导线,可选地,如图5所示,该柔性印刷线路板包括多条连接导线30,该连接导线30设置于柔性印刷线路板主体10内部,且连接导线30与顶点(包括第三顶点E、第四顶点F以及第五顶点G中)的投影不重合。这样设置的好处是可以有效降低连接导线30在使用过程中发生断裂的风险。
图6a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柔性印刷线路板正视结构示意图,图6b为沿图6a中I1-I2的剖面结构示意图。与图5相比,图6a和图6a中提供的柔性印刷线路板还包括连接端。具体地,参见图6a和图6b,该柔性印刷线路板的连接端11位于柔性印刷线路板主体10的至少一端;增强板20位于柔性印刷线路板的连接端11的表面上。
在现有技术中,当需要通过插拔的方式将柔性印刷线路板与其他电子设备的焊盘接口电连接时,由于其连接端容易弯折,不易插入其他电子设备的焊盘接口。图6b中,通过将增强板20设置于该连接端11的表面,可以有效提高其连接端11的抗弯折性,方便其插入其他电子设备的焊盘接口。
继续参见图6a和图6b,可选地,该柔性印刷线路板还可以包括至少一个金手指111;金手指111设置于连接端11上,金手指111设置于连接端11背离增强板20的表面上,金手指111与连接导线30电连接(如图6b所示)。这样增强板20并不会影响金手指111的导电性能。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实施例中,增强板20为硬质材料板,其具体可以为金属板或有机材料板等,例如为聚酰亚胺膜。
注意,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实用新型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Claims (10)

1.一种柔性印刷线路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柔性印刷线路板主体以及设置于所述柔性印刷线路板主体表面的增强板;
所述增强板的边缘为折线形或波浪形,所述增强板的边缘在所述柔性印刷线路板主体延伸方向上包括至少两个外凸的顶点,所述至少两个外凸的顶点不全部位于与所述延伸方向垂直的同一条直线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印刷线路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增强板的边缘为折线形;
所述折线形由至少三条线段以设定夹角首尾相接形成,所述顶点为相邻的所述线段的交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柔性印刷线路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设定夹角为大于90°且小于18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柔性印刷线路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折线形由三条线段首尾相接形成;
位于中间位置处的线段所在直线与所述延伸方向的夹角为大于0°且小于9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印刷线路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增强板的边缘为波浪形;
所述波浪形中包括至少两个波峰,所述外凸的顶点为所述波浪形的波峰的峰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柔性印刷线路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波浪形包括三个波峰,所述三个波峰的峰值各不相同。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印刷线路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一条连接导线,
所述连接导线设置于所述柔性印刷线路板主体内部,且所述连接导线与所述顶点的投影不重合。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柔性印刷线路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一个连接端;
所述连接端位于所述柔性印刷线路板主体的至少一端;
所述增强板位于所述柔性印刷线路板的连接端的表面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柔性印刷线路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一个金手指;
所述金手指设置于所述连接端上,所述金手指设置于所述连接端背离所述增强板的表面上,所述金手指与所述连接导线电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印刷线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强板为硬质材料板。
CN201620737078.6U 2016-07-13 2016-07-13 柔性印刷线路板 Active CN20579363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737078.6U CN205793632U (zh) 2016-07-13 2016-07-13 柔性印刷线路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737078.6U CN205793632U (zh) 2016-07-13 2016-07-13 柔性印刷线路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793632U true CN205793632U (zh) 2016-12-07

Family

ID=581224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737078.6U Active CN205793632U (zh) 2016-07-13 2016-07-13 柔性印刷线路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793632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889342A (zh) * 2017-11-07 2018-04-06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柔性印刷电路板、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0999545A (zh) * 2017-08-14 2020-04-10 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柔性印刷电路板
CN112118681A (zh) * 2019-06-20 2020-12-22 北京梦之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路板的制作方法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999545A (zh) * 2017-08-14 2020-04-10 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柔性印刷电路板
CN110999545B (zh) * 2017-08-14 2023-06-20 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柔性印刷电路板
CN107889342A (zh) * 2017-11-07 2018-04-06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柔性印刷电路板、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2118681A (zh) * 2019-06-20 2020-12-22 北京梦之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路板的制作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793632U (zh) 柔性印刷线路板
CN105190492A (zh) 传感器装置、输入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02548205A (zh) 金手指和板边互连器件
EP2048922A3 (en) COF Board
EP2192653A3 (en) Surface-mounted antenna on a printed circuit board,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US20110234506A1 (en) Fpcb connection structure of touch screen panel
EP1986157A3 (en) Placing skin-attached features on a computer generated character
CN204256703U (zh) 触摸屏及其导电膜
CN206461824U (zh) 一种柔性电路板
CN205847726U (zh) 一种电子设备
CN101888741A (zh) 印刷电路板及笔记本电脑
CN205355310U (zh) 一种软硬结合的保护板fpc连接件
CN207884976U (zh) 主板
CN204859740U (zh) 柔性电路板
CN203027605U (zh) 具有内埋式电阻的电路板
CN208424896U (zh) 手机喇叭柔性线路板
CN206003115U (zh) 指纹模组的安装结构、指纹模组以及移动终端
CN202679795U (zh) 柔性印刷电路板及采用该柔性印刷电路板的电子组件
CN204859755U (zh) 单面走线的nfc天线结构
CN205510514U (zh) 一种l型电路板及手机
CN204669711U (zh) 高性能弯曲式线路板
CN204833212U (zh) 触控模块
CN205430770U (zh) 一种nfc电路板
CN207706509U (zh) 一种网状铜地线的柔性高密度线路板
CN209120532U (zh) 一种分段式低阻值柔性线路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1029

Address after: No.8, liufangyuan Henglu, Donghu New Technology Development Zone, Wuhan City, Hubei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WUHA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Ltd.

Patentee after: Wuha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Ltd. Shanghai Branch

Patentee after: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Ltd.

Address before: Room 509, building 1, No. 6111, Longdong Avenue, Pudong New Area, Shanghai, 200120

Patentee before: SHANGHAI TIANMA AM-OLED Co.,Ltd.

Patentee before: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