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791191U - 高压电缆加热校直智能一体机 - Google Patents

高压电缆加热校直智能一体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791191U
CN205791191U CN201620549342.3U CN201620549342U CN205791191U CN 205791191 U CN205791191 U CN 205791191U CN 201620549342 U CN201620549342 U CN 201620549342U CN 205791191 U CN205791191 U CN 20579119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amping block
sleeve body
outer sleeve
type clamping
ty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549342.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宏峰
成洪刚
郭涛
胡建彬
张霞
郭康
谷冉
陈汇东
林超
刘亚锋
辛小亮
文辉
邵博文
李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State Grid Hebei Electric Power Co Ltd
Shijiazhuang Power Supply Co of State Grid Hebei Electric Pow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State Grid Hebei Electric Power Co Ltd
Shijiazhuang Power Supply Co of State Grid Hebei Electric Pow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State Grid Hebei Electric Power Co Ltd, Shijiazhuang Power Supply Co of State Grid Hebei Electric Pow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Priority to CN201620549342.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79119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79119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791191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压电缆加热校直智能一体机,其包括底板架、设置在底板架上端的外套体、设置在外套体右端的右封盖、设置在外套体左端的左端盖、设置在外套体内左端下部或右端下部的加热管、沿X向设置在底板架上端的下固定V型夹紧块以及设置在外套体内的夹紧装置;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设计合理,操作简便,成本低廉,保证了施力的恒定性,始终保持夹紧力的一致性。

Description

高压电缆加热校直智能一体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压电缆加热校直智能一体机。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的发展,用电量的增加,电缆接头出现故障的现象时有发生,大多情况下设备运行环境恶劣无人值守,在电缆局部发生故障后不易被发现,事故蔓延即造成重大事故,影响正常生产,给电力企业造成经济和信誉的重大损失,因此,预防事故的发生则成为安全生产的根本。电缆接头的可靠连接更是降低或杜绝事故发生的根本所在。
目前许多供电公司都是在常温下采用人工直接将电缆接头拉直或用其他简单的方法将电缆拉直,这样不仅电缆连接端头容易受到损伤,电缆的直线度也得不到保证,同时在自然温度下,将电缆校直存在着较大的内应力,这样不仅对输电电流产生一定的损耗,同时随着时间的推移,由于电缆连接部分没有充分校直,在连接螺母压力的作用下慢慢的发生变化,使得电缆连接处出现松动、连接不可靠的现象,在供电过程中产生大量的热量,隐藏着巨大的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设计合理的高压电缆加热校直智能一体机及校直方法。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高压电缆加热校直智能一体机,包括底板架、设置在底板架上端的外套体、设置在外套体右端的右封盖、设置在外套体左端的左端盖、设置在外套体内左端下部或右端下部的加热管、沿X向设置在底板架上端的下固定V型夹紧块以及设置在外套体内的夹紧装置;
夹紧装置包括固定设置在底板架上的拱形固定架、下端固定在拱形固定架上表面的电动推杆、电机轴下端与电动推杆传动连接的伺服电机、与伺服电机机座固定连接且沿X向设置的连接横架、设置在连接横架下方且与下固定V型夹紧块相对应的上活动V型夹紧块、设置在下固定V型夹紧块和/或上活动V型夹紧块右端的限位块以及沿Z向设置在连接横架与上活动V型夹紧块之间的连接轴;
在外套体内部固定设置有风扇架,在风扇架上设置有轴流风扇;加热管设置在轴流风扇的出风口一侧;
还包括电气控制系统,电气控制系统包括用于提供电能的电源模块、加热控制按钮、温控表、设置在轴流风扇内的温度传感器、固态继电器、加热管、轴流风扇、计时控制按钮、计时器、蜂鸣器、电机控制器、设置在下固定V型夹紧块和/或上活动V型夹紧块上的压力传感器以及伺服电机;
电源模块输出电路分别通过加热控制按钮与温控表电连接以及通过计时控制按钮与计时器电连接,
温度传感器将检测到的外套体内温度反馈给温控表,温控表通过固态继电器分别控制加热管的通断与轴流风扇的通断;
计时器分别控制蜂鸣器与电机控制器,压力传感器将压力信号反馈给电机控制器,电机控制器控制伺服电机的通断,温控表将温度传感器反馈的电信号传递给计时器,电机控制器将压力传感器反馈的电信号传递给计时器。
进一步,还包括分别设置在底板架下端四角的外支腿、插装在相应外支腿下端的内支腿、插装在底板架与外支腿之间的连接销、设置在连接销上的开口销、设置在相应外支腿下部与内支腿上部之间的固定螺栓以及分别设置在底板架左右两侧的把手;
相邻的外支腿和/或相邻的内支腿打开时呈八字型设置。
进一步, 在左端盖左侧设置有内孔轴心线沿X向设置的电缆辅助扶正座。
进一步, 轴流风扇设置在外套体内部左侧下部,轴流风扇的出风口的风向沿X向流动,外套体内侧壁上设置有保温层。
进一步, 下固定V型夹紧块与上活动V型夹紧块沿X向穿过拱形固定架下部的拱形洞,上活动V型夹紧块在拱形固定架的拱形洞内沿Z向移动设置。
进一步, 沿X向在下固定V型夹紧块中部与两端之间的V型接触面上设置有与夹紧的电缆接头不接触的内凹面,沿X向在上活动V型夹紧块中部与两端之间的V型接触面上设置有与夹紧的电缆接头不接触的内凹面。
进一步, 沿X向上活动V型夹紧块为中间高于两端的拱形设置和/或下固定V型夹紧块为中间低于两端的拱形设置,在上活动V型夹紧块上设置有减重工艺孔。
进一步, 在外套体上设置有水平仪,在下固定V型夹紧块上设置有分别用于检测电缆侧母线X向的直线度与工作加压时上活动V型夹紧块的X向的V型接触面直线度的激光检测仪。
进一步,温控表型号SXC-1.5,计时器型号TH638,电机控制器型号XC606,固态继电器型号是SSR-60,加热管型号是GYS2,加热控制按钮与计时控制按钮的型号是LA39-C,蜂鸣器型号是AD16;伺服电机型号是130BYG2537。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设计合理,操作简便,成本低廉,保证了施力的恒定性,始终保持夹紧力的一致性,使得被夹紧电缆受力均匀,校直效果达到预期,具有快速夹紧和自动加热保温功能,大大降低了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电缆的直线度,并使电缆接头连接更加可靠。
本实用新型通过伺服电机的电机轴带动电动推杆升降,实现伺服电机机座带动连接横架升降,连接横架通过连接轴带动上活动V型夹紧块升降,从而实现对电缆接头的加压,使得电缆接头受力均匀;轴流风扇使得外套体内气流循环,均匀受热;通过电气控制系统实现智能控制,省时省力,配置合理,相邻的外支腿和/或相邻的内支腿打开时呈八字型设置,结实牢固,轴流风扇设置在外套体内部左侧下部,使得气流循环更加科学合理,提高升温保温效果;通过保温层,减少热损;上活动V型夹紧块和/或下固定V型夹紧块为拱形结构来抵消因重力与夹紧力作用的变形,使得上活动V型夹紧块和/或下固定V型夹紧块均匀受力夹紧,避免出现中间受力大两端受力小的情形,通过在上活动V型夹紧块和/或下固定V型夹紧块上Y向滚花设置,更好的均匀受力夹紧,沿X向在上活动V型夹紧块和/或下固定V型夹紧块中部与两端之间的V型接触面上设置有与夹紧的电缆接头不接触的内凹面,在上活动V型夹紧块上设置有减重工艺孔,使得V型夹板设计上更加合理,工艺性好,在外套体上设置有水平仪调整方便;通过伺服电机机座升降,使得重力成为夹紧力的一个分力,减少伺服电机的输出功率,降低能耗,降低成本,激光检测仪方便检测。本实用新型的校直方法,操作方便,工艺合理,使用简单。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左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夹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轴流风扇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路框图。
其中:1、外套体;2、右封盖;3、底板架;4、内支腿;5、外支腿;6、左端盖;7、轴流风扇;8、风扇架;9、把手;10、电缆辅助扶正座;11、下固定V型夹紧块;12、夹紧装置;13、电动推杆;14、连接横架;15、连接轴;16、上活动V型夹紧块;17、限位块;18、伺服电机;19、拱形固定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方便表述清楚,以人正常阅览图纸来定义左右上下,图纸朝向人的方向为前,远离人的方向为后。
如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底板架3、设置在底板架3上端的外套体1、设置在外套体1右端的右封盖2、设置在外套体1左端的左端盖6、设置在外套体1内左端下部或右端下部的加热管、沿X向设置在底板架3上端的下固定V型夹紧块11以及设置在外套体1内的夹紧装置12;
夹紧装置12包括固定设置在底板架3上的拱形固定架19、下端固定在拱形固定架19上表面的电动推杆13、电机轴下端与电动推杆13传动连接的伺服电机18、与伺服电机18机座固定连接且沿X向设置的连接横架14、设置在连接横架14下方且与下固定V型夹紧块11相对应的上活动V型夹紧块16、设置在下固定V型夹紧块11和/或上活动V型夹紧块16右端的限位块17以及沿Z向设置在连接横架14与上活动V型夹紧块16之间的连接轴15;
在外套体1内部固定设置有风扇架8,在风扇架8上设置有轴流风扇7;加热管设置在轴流风扇7的出风口一侧;
如图5所示,还包括电气控制系统,
电气控制系统包括用于提供电能的电源模块、加热控制按钮、温控表、设置在轴流风扇7内的温度传感器、固态继电器、加热管、轴流风扇7、计时控制按钮、计时器、蜂鸣器、电机控制器、设置在下固定V型夹紧块11和/或上活动V型夹紧块16上的压力传感器以及伺服电机18;
电源模块输出电路通过加热控制按钮与温控表电连接,
电源模块输出电路通过计时控制按钮与计时器电连接,
温度传感器将检测到的外套体1内温度反馈给温控表,温控表通过固态继电器分别控制加热管的通断与轴流风扇7的通断;
计时器分别控制蜂鸣器与电机控制器,压力传感器将压力信号反馈给电机控制器,电机控制器控制伺服电机18的通断,温控表将温度传感器反馈的电信号传递给计时器,电机控制器将压力传感器反馈的电信号传递给计时器。即温控表的输出端口与温度传感器的一输入端口电连接,温度传感器的一输出端口与固态继电器输入端口电连接,固态继电器的输出端口分别与加热管以及轴流风扇7的相应端口电连接,温度传感器的另一输出端口与计时器输入端口电连接,计时器一输出端口与蜂鸣器电连接,计时器一输入输出端口与电机控制器的相应端口电连接,压力传感器输出端口与机控制器的相应输入端口电连接,作为公知常识,电源模块可以通过变压电路变压后与控制电路模块连接,计时器输出端口与蜂鸣器之间连接有控制器,控制蜂鸣器的启停,或蜂鸣器自带有控制模块,计数器与电机控制器可以组成一个计时控制器。
进一步,还包括分别设置在底板架3下端四角的外支腿5、插装在相应外支腿5下端的内支腿4、插装在底板架3与外支腿5之间的连接销、设置在连接销上的开口销、设置在相应外支腿5下部与内支腿4上部之间的固定螺栓以及分别设置在底板架3左右两侧的把手9;
相邻的外支腿5和/或相邻的内支腿4打开时呈八字型设置,闭合时,内支腿4可以收回到外支腿5内,节省空间。
进一步, 在左端盖6左侧设置有内孔轴心线沿X向设置的电缆辅助扶正座10。
进一步, 轴流风扇7设置在外套体1内部左侧下部,轴流风扇7的出风口的风向沿X向流动,提高气流流通速度。外套体1内侧壁上设置有保温层。
进一步, 下固定V型夹紧块11与上活动V型夹紧块16沿X向穿过拱形固定架19下部的拱形洞,上活动V型夹紧块16在拱形固定架19的拱形洞内沿Z向移动设置。
进一步, 沿X向在下固定V型夹紧块11中部与两端之间的V型接触面上设置有与夹紧的电缆接头不接触的内凹面,沿X向在上活动V型夹紧块16中部与两端之间的V型接触面上设置有与夹紧的电缆接头不接触的内凹面。
进一步, 沿X向上活动V型夹紧块16为中间高于两端的拱形设置和/或下固定V型夹紧块11为中间低于两端的拱形设置,在上活动V型夹紧块16上设置有减重工艺孔。
进一步, 在外套体1上设置有水平仪,在下固定V型夹紧块11上设置有分别用于检测电缆侧母线X向的直线度与工作加压时上活动V型夹紧块16的X向的V型接触面直线度的激光检测仪。
进一步,温控表型号SXC-1.5,计时器型号TH638,电机控制器型号XC606,固态继电器型号是SSR-60,加热管型号是GYS2,加热控制按钮与计时控制按钮的型号是LA39-C,蜂鸣器型号是AD16;伺服电机18型号是130BYG2537。
一种高压电缆校直方法,借助于上述装置,依次执行以下步骤:
a: 通过把手9将装置放置于平整的地面上,通过固定螺栓调整内支腿4在相应外支腿5内插装位置,并配合水平仪调整装置的高度与水平度;
b:将待校直的电缆接头从左端盖6放入位于正下方的下固定V型夹紧块11的V型接触面上;
c:启动加热控制按钮与计时控制按钮,分别接通电源模块,通过计时器设定电缆接头的保温时间以及电缆接头的保压校直时间,通过电机控制器设定电缆接头的加压数值;
d:启动加热管与轴流风扇7,加热管对外套体1内腔加热,轴流风扇7对外套体1内腔中的气流循环;温度传感器将外套体1内实际温度反馈给温控表,温控表对比实际温度与预设温度值:当实际温度低于预设温度值,温控表通过固态继电器控制加热管继续加热;当实际温度达到预设温度值,温控表通过固态继电器控制加热管停止加热并保温,同时温度传感器将检测的温度传递给计时器,计时器开始计算保温时间;
e:到达保温时间后,蜂鸣器报警,计时器通过电机控制器控制伺服电机18的开启,伺服电机18带动电动推杆13下降,上活动V型夹紧块16对电缆接头加压;当所加压力值低于设定的加压数值,压力传感器将压力信号反馈给电机控制器,伺服电机18开启转动并带动电动推杆13下降加压;当所加压力值达到设定的加压数值,压力传感器将压力信号通过电机控制器反馈给计时器,电机控制器控制伺服电机18停止转动并开始计算保压校直时间;
f:到达保压校直时间后,蜂鸣器报警,电机控制器控制伺服电机18的开启,伺服电机18带动电动推杆13上升,上活动V型夹紧块16与电缆接头分离,取出已校直的电缆接头;
g:关闭电源模块。
作为常用参数范围:预设温度值75℃-80℃,优选80℃,保温时间3个小时,保压校直时间8个小时,加压数值250N到300N,优选300N,上述参数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以适应不同的工作条件与电缆接头。
本实用新型特别适用于电缆导体横截面积在150—2500平方米,接头长度在400mm-2000mm范围内的35kV及以上等级的高压电缆,计时器型号TH638可以设置在电机控制器型号XC606上形成计时控制模块。
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设计合理,操作简便,成本低廉,保证了施力的恒定性,始终保持夹紧力的一致性,使得被夹紧电缆受力均匀,校直效果达到预期,具有快速夹紧和自动加热保温功能,大大降低了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电缆的直线度,并使电缆接头连接更加可靠。
本实用新型通过伺服电机18的电机轴带动电动推杆13升降,实现伺服电机18机座带动连接横架14升降,连接横架14通过连接轴15带动上活动V型夹紧块16升降,从而实现对电缆接头的加压,使得电缆接头受力均匀;轴流风扇7使得外套体1内气流循环,均匀受热;通过电气控制系统实现智能控制,省时省力,配置合理,相邻的外支腿5和/或相邻的内支腿4打开时呈八字型设置,结实牢固,轴流风扇7设置在外套体1内部左侧下部,使得气流循环更加科学合理,提高升温保温效果;通过保温层,减少热损;上活动V型夹紧块16和/或下固定V型夹紧块11为拱形结构来抵消因重力与夹紧力作用的变形,使得上活动V型夹紧块16和/或下固定V型夹紧块11均匀受力夹紧,避免出现中间受力大两端受力小的情形,通过在上活动V型夹紧块16和/或下固定V型夹紧块11上Y向滚花设置,更好的均匀受力夹紧,沿X向在上活动V型夹紧块16和/或下固定V型夹紧块11中部与两端之间的V型接触面上设置有与夹紧的电缆接头不接触的内凹面,在上活动V型夹紧块16上设置有减重工艺孔,使得V型夹板9设计上更加合理,工艺性好,在外套体1上设置有水平仪调整方便;通过伺服电机18机座升降,使得重力成为夹紧力的一个分力,减少伺服电机18的输出功率,降低能耗,降低成本,激光检测仪方便检测。本实用新型的校直方法,操作方便,工艺合理,使用简单。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作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多个技术方案进行组合是显而易见的。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9)

1.一种高压电缆加热校直智能一体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架(3)、设置在底板架(3)上端的外套体(1)、设置在外套体(1)右端的右封盖(2)、设置在外套体(1)左端的左端盖(6)、设置在外套体(1)内左端下部或右端下部的加热管、沿X向设置在底板架(3)上端的下固定V型夹紧块(11)以及设置在外套体(1)内的夹紧装置(12);
夹紧装置(12)包括固定设置在底板架(3)上的拱形固定架(19)、下端固定在拱形固定架(19)上表面的电动推杆(13)、电机轴下端与电动推杆(13)传动连接的伺服电机(18)、与伺服电机(18)机座固定连接且沿X向设置的连接横架(14)、设置在连接横架(14)下方且与下固定V型夹紧块(11)相对应的上活动V型夹紧块(16)、设置在下固定V型夹紧块(11)和/或上活动V型夹紧块(16)右端的限位块(17)以及沿Z向设置在连接横架(14)与上活动V型夹紧块(16)之间的连接轴(15);
在外套体(1)内部固定设置有风扇架(8),在风扇架(8)上设置有轴流风扇(7);加热管设置在轴流风扇(7)的出风口一侧;
还包括电气控制系统,
电气控制系统包括用于提供电能的电源模块、加热控制按钮、温控表、设置在轴流风扇(7)内的温度传感器、固态继电器、加热管、轴流风扇(7)、计时控制按钮、计时器、蜂鸣器、电机控制器、设置在下固定V型夹紧块(11)和/或上活动V型夹紧块(16)上的压力传感器以及伺服电机(18);
电源模块通过加热控制按钮与温控表电连接,
电源模块通过计时控制按钮与计时器电连接,
温度传感器将检测到的外套体(1)内温度反馈给温控表,温控表通过固态继电器分别控制加热管的通断与轴流风扇(7)的通断;
计时器分别控制蜂鸣器与电机控制器,压力传感器将压力信号反馈给电机控制器,电机控制器控制伺服电机(18)的通断,温控表将温度传感器反馈的电信号传递给计时器,电机控制器将压力传感器反馈的电信号传递给计时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压电缆加热校直智能一体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分别设置在底板架(3)下端四角的外支腿(5)、插装在相应外支腿(5)下端的内支腿(4)、插装在底板架(3)与外支腿(5)之间的连接销、设置在连接销上的开口销、设置在相应外支腿(5)下部与内支腿(4)上部之间的固定螺栓以及分别设置在底板架(3)左右两侧的把手(9);
相邻的外支腿(5)和/或相邻的内支腿(4)打开时呈八字型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压电缆加热校直智能一体机,其特征在于: 在左端盖(6)左侧设置有内孔轴心线沿X向设置的电缆辅助扶正座(10)。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压电缆加热校直智能一体机,其特征在于: 轴流风扇(7)设置在外套体(1)内部左侧下部,轴流风扇(7)的出风口的风向沿X向流动,外套体(1)内侧壁上设置有保温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高压电缆加热校直智能一体机,其特征在于: 下固定V型夹紧块(11)与上活动V型夹紧块(16)沿X向穿过拱形固定架(19)下部的拱形洞,上活动V型夹紧块(16)在拱形固定架(19)的拱形洞内沿Z向移动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高压电缆加热校直智能一体机,其特征在于: 沿X向在下固定V型夹紧块(11)中部与两端之间的V型接触面上设置有与夹紧的电缆接头不接触的内凹面,沿X向在上活动V型夹紧块(16)中部与两端之间的V型接触面上设置有与夹紧的电缆接头不接触的内凹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高压电缆加热校直智能一体机,其特征在于: 沿X向上活动V型夹紧块(16)为中间高于两端的拱形设置和/或下固定V型夹紧块(11)为中间低于两端的拱形设置,在上活动V型夹紧块(16)上设置有减重工艺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高压电缆加热校直智能一体机,其特征在于: 在外套体(1)上设置有水平仪,在下固定V型夹紧块(11)上设置有分别用于检测电缆侧母线X向的直线度与工作加压时上活动V型夹紧块(16)的X向的V型接触面直线度的激光检测仪。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高压电缆加热校直智能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温控表型号SXC-1.5,计时器型号TH638,电机控制器型号XC606固态继电器型号是SSR-60,加热管型号是GYS2,加热控制按钮与计时控制按钮的型号是LA39-C,蜂鸣器型号是AD16;伺服电机(18)型号是130BYG2537。
CN201620549342.3U 2016-06-08 2016-06-08 高压电缆加热校直智能一体机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579119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549342.3U CN205791191U (zh) 2016-06-08 2016-06-08 高压电缆加热校直智能一体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549342.3U CN205791191U (zh) 2016-06-08 2016-06-08 高压电缆加热校直智能一体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791191U true CN205791191U (zh) 2016-12-07

Family

ID=581344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549342.3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5791191U (zh) 2016-06-08 2016-06-08 高压电缆加热校直智能一体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79119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38999A (zh) * 2016-06-08 2016-09-14 国家电网公司 高压电缆加热校直智能一体机及控制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38999A (zh) * 2016-06-08 2016-09-14 国家电网公司 高压电缆加热校直智能一体机及控制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790234U (zh) 64通道聚合物锂离子电池化成夹具机
CN108788426A (zh) 一种用于汽车板件自动生产线上的螺母凸焊装置
CN205791191U (zh) 高压电缆加热校直智能一体机
CN105938999B (zh) 高压电缆加热校直智能一体机及控制方法
CN206203399U (zh) 一种带有识别装置的工件抓取装置
CN113649800A (zh) 一种cdro膜柱拉筋螺母自动锁紧设备
CN208810887U (zh) 自动热压控制装置
CN105974971A (zh) 高压电缆多功能恒温控制箱
CN106058614A (zh) 高压电缆内应力释放装置及控制方法
CN105945178A (zh) 电缆校直卡爪式压力可调节装置
CN206598077U (zh) 一种自动压装焊接设备的压装机构
CN105798600B (zh) 限位开关主体组装机的螺丝拧入机构
CN101877464B (zh) 一种机械加温装置
CN204314293U (zh) 一种自加热测试卡
CN207114117U (zh) 一种截止阀水检机
CN208738689U (zh) 一种用于施工现场的大型机械配电箱
CN206257360U (zh) 一种龙骨式线架
CN217406742U (zh) 一种智能控温电加热芯盒预热装置
CN206076269U (zh) 一种石墨舟自动装卸设备
CN204724639U (zh) 全自动电料压装机的检测及下料机构
CN207958746U (zh) 一种基于智能控制的涤纶棉染色用蒸箱
CN204735561U (zh) 全自动电料压装机的检测及下料机构的下料检测装置
CN205395160U (zh) 一种塑料油箱油泵装配检测台
CN213932044U (zh) 一种不锈钢加工的控温装置
CN208309224U (zh) 改良型晾衣架控制和驱动模块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1207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7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