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790872U - 一种多功能排针组装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功能排针组装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790872U
CN205790872U CN201620492001.7U CN201620492001U CN205790872U CN 205790872 U CN205790872 U CN 205790872U CN 201620492001 U CN201620492001 U CN 201620492001U CN 205790872 U CN205790872 U CN 20579087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ctuator
feeding machanism
plate
support body
prick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492001.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文化
赵世志
封志超
黄承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eifeng electronic (Guangdo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AFE HARDWARE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AFE HARDWARE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WAFE HARDWARE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492001.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79087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79087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79087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连接器组装设备技术领域,尤其公开了一种多功能排针组装机,包括架体,装设于架体的输送轨道,架体还装设有本体供料机构、散针供料机构、料带供料机构、组装机构及退带机构,本体供料机构、散针供料机构、料带供料机构、组装机构分别与输送轨道连通,退带机构与散针供料机构彼此间隔设置;本实用新型排针组装机分别装设有散针供料机构及料带供料机构,使得本实用新型既可以实现散装端子与绝缘本体的自动化组装,又可以实现料带端子与绝缘本体的自动化组装,大大提升电连接器的生产效率,无需人工操作,确保生产质量稳定。

Description

一种多功能排针组装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连接器组装设备技术领域,尤其公开了一种多功能排针组装机。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产品的普及,电连接器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电连接器由绝缘本体及安装在绝缘本体内的导电端子构成,在电连接器的生产过程中,需要将导电端子组装到绝缘本体中,传统的生产方式是通过作业人员手工将导电端子组装到绝缘本体内,这种方式的生产效率极其低下,不能满足现代化生产的需要,且组装质量的好坏主要由工作人员的熟练程度决定,生产质量极不稳定。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排针组装机,实现导电端子与绝缘本体的自动化组装,大大降低电连接器的制造成本,无需人工操作,确保生产质量稳定。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多功能排针组装机,包括架体,装设于架体的输送轨道,所述架体还装设有本体供料机构、散针供料机构、料带供料机构、组装机构及退带机构,本体供料机构、散针供料机构、料带供料机构、组装机构分别与输送轨道连通,退带机构与散针供料机构彼此间隔设置。
优选地,所述组装机构包括第一驱动件、第二驱动件及夹持组件,第一驱动件、第二驱动件均装设于架体,夹持组件包括限位板、压板及弹性件,限位板设置有凹槽,压板贴设于限位板并遮盖凹槽,弹性件的两端分别连接于限位板、压板,限位板分别滑动连接于第一驱动件、第二驱动件。
优选地,所述组装机构还包括铆针组件,铆针组件包括固定板、第三驱动件及铆接板,固定板装设于架体,第三驱动件装设于固定板,第三驱动件与铆接板连接并用于驱动铆接板移动。
优选地,所述本体供料机构包括第一振动盘及错位组件,第一振动盘经错位组件连通至输送轨道,错位组件包括装设于架体的第四驱动件、与第四驱动件的输出端连接的推板。
优选地,所述散针供料机构包括散针槽道及第二振动盘,散针槽道装设于架体,第二振动盘经散针槽道连接至组装机构。
优选地,所述退带机构包括支架、第五驱动件及退带板,支架装设于架体,退带板滑动连接于支架,第五驱动件与退带板连接,退带板设有间隔槽。
优选地,所述料带供料机构包括立架、收料盘、放料盘、第一限带架、第二限带架,立架、第一限带架、第二限带架均装设于架体,收料盘、放料盘均装设于立架,组装机构、退带机构均位于第一限带架与第二限带架之间。
优选地,所述料带供料机构还包括驱动组件,驱动组件包括立板、第六驱动件及转轮,立板装设于架体,第六驱动件装设于立板,第六驱动件与转轮连接并用于驱动转轮转动,转轮设有凸块。
优选地,所述架体还装设有折弯机构,折弯机构包括固定架、齿圈、折弯板、齿条及第七驱动件,固定架装设于架体,齿圈铰接于固定架,折弯板装设于齿圈,齿条滑动连接于固定架且与齿圈啮合,第七驱动件装设于架体或固定架,第七驱动件与齿条连接。
优选地,所述排针组装机还包括控制箱,本体供料机构、散针供料机构、料带供料机构、组装机构、退带机构分别与控制箱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排针组装机分别装设有散针供料机构及料带供料机构,散针供料机构提供散装端子,料带供料机构提供料带端子,退带机构将料带端子的料带推掉,根据端子的状态选择散针供料机构或料带供料机构,本体供料机构提供绝缘本体,组装机构将端子安装到绝缘本体中,使得本实用新型既可以实现散装端子与绝缘本体的自动化组装,又可以实现料带端子与绝缘本体的自动化组装,大大提升电连接器的生产效率,无需人工操作,确保电连接器的生产质量稳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本体供料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散针供料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料带供料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驱动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组装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铆针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退带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折弯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包括:
10—架体 11—输送轨道 12—安装平板
13—支撑盘 2—本体供料机构 20—第一振动盘
21—错位组件 22—第四驱动件 23—推板
3—散针供料机构 30—散针槽道 31—第二振动盘
4—料带供料机构 40—立架 41—收料盘
42—放料盘 43—第一限带架 44—第二限带架
45—卡架 46—卡块 47—驱动组件
470—立板 471—第六驱动件 472—转轮
5—组装机构 51—第一驱动件 52—第二驱动件
53—限位板 54—压板 55—弹性件
56—铆针组件 560—固定板 561—第三驱动件
562—铆接板 6—退带机构 60—支架
61—第五驱动件 62—退带板 7—控制箱
70—操作盒 8—折弯机构 80—固定架
81—齿圈 82—折弯板 83—齿条
84—第七驱动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请参阅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多功能排针组装机,包括架体10,装设在架体10上的输送轨道11,所述架体10上还装设有本体供料机构2、散针供料机构3、料带供料机构4、组装机构5及退带机构6,本体供料机构2、散针供料机构3、料带供料机构4、组装机构5分别与输送轨道11连通,退带机构6与散针供料机构3彼此间隔设置,本实施例中,退带机构6位于散针供料机构3的上方。
本实用新型排针组装机分别装设有散针供料机构3及料带供料机构4,散针供料机构3提供散装端子,料带供料机构4提供料带端子,退带机构6将料带端子的料带推掉,根据端子的状态选择散针供料机构3或料带供料机构4,本体供料机构2提供绝缘本体,组装机构5将端子安装到绝缘本体中,使得本实用新型既可以实现散装端子与绝缘本体的自动化组装,又可以实现料带端子与绝缘本体的自动化组装,大大提升电连接器的生产效率,无需人工操作,确保电连接器的生产质量稳定。
所述架体10大致呈中空的长方体状,架体10由多个钢管连接而成,为了方便排针组装机的生产安装,本实施例中,架体10的上端还装设有安装平板12,输送轨道11、本体供料机构2、散针供料机构3、料带供料机构4、组装机构5、退带机构6分别装设在安装平板12上。架体10的下端还装设有多个支撑盘13,多个支撑盘13与地面接触,避免架体10的底端直接接触地面,防止地面产生的潮气腐蚀架体10,延长架体10的使用寿命。
所述排针组装机还包括控制箱7,控制箱7包括操作盒70及控制柜(图中未示出),控制柜安装在架体10内,操作盒70通过立柱装设在安装平板12上,操作盒70通过线缆与控制柜电连接,本体供料机构2、散针供料机构3、料带供料机构4、组装机构5、退带机构6分别与控制柜电连接。实际使用者,根据具体需要,使用者通过操作盒70设定本体供料机构2、散针供料机构3、料带供料机构4、组装机构5或退带机构6的具体运行参数,再通过控制柜调控各个机构的运动,进而实现排针组装机的自动化组装作业。
请参阅图1、图2和图7,所述组装机构5包括第一驱动件51、第二驱动件52及夹持组件,第一驱动件51、第二驱动件52均装设在安装平板12上,本实施例中,第一驱动件51、第二驱动件52彼此交叉设置,优选地,第一驱动件51、第二驱动件52相互垂直,第一驱动件51与安装平板12相平行,第二驱动件52与安装平板12相垂直。夹持组件包括限位板53、压板54及弹性件55,限位板53设置有凹槽(图中未示出),本实施例中,凹槽的数量为多个,多个凹槽彼此等间距设置;压板54贴设在限位板53上,压板54用于遮盖凹槽,当然,压板54可以将所有凹槽全部遮盖住,亦可遮盖每一凹槽的一部分;弹性件55的两端分别连接在限位板53上、压板54上,本实施例中,弹性件55为弹簧,限位板53分别滑动连接在第一驱动件51上、第二驱动件52上。本实施例中,第一驱动件51、第二驱动件52均为驱动气缸,第一驱动件51、第二驱动件52分别与控制柜电连接。
当本实用新型的排针组装机组装散装端子时,本体供料机构2将绝缘本体输送到输送轨道11内,绝缘本体沿输送轨道11移动到组装机构5位置处,散装端子通过散针供料机构3输送到凹槽内,待每一个凹槽内均容设有一个导电端子后,第二驱动件52驱动限位板53沿第一驱动件51向上移动,限位板53进而连带导电端子向上移动,当导电端子与绝缘本体对齐后,第二驱动件52停止移动,第一驱动件51驱动限位板53沿第二驱动件52朝靠近绝缘本体的方向移动,进而将导电端子组装到绝缘本体内,然后第一驱动件51再拉动导电端子缩回,进而完成电连接器的组装作业,组装完成后的电连接器沿输送轨道11继续向前移动。
当本实用新型的排针组装机组装料带端子时,本体供料机构2将绝缘本体输送到输送轨道11内,绝缘本体沿输送轨道11移动到组装机构5位置处,料带端子通过料带供料机构4输送到散针供料机构3上方,第二驱动件52驱动限位板53沿第一驱动件51移动进而将凹槽与料带端子对齐,第一驱动件51驱动限位板53朝料带端子移动进而将料带上的导电端子组装到凹槽内,此时,利用弹性件55的拉力将导电端子夹持在压板54与限位板53之间,然后退带机构6移动到料带上,并将料带从导电端子上推掉,随后第一驱动件51、第二驱动件52相互配合移动限位板53,将限位板53连同导电端子移动至与绝缘本体对齐的位置,第一驱动件51再驱动限位板53朝靠近绝缘本体的方向移动,进而将导电端子组装到绝缘本体中,然后第一驱动件51再拉动限位板53缩回,进而完成电连接器的组装作业,组装完成后的电连接器沿输送轨道11继续向前移动。
请参阅图1、图2、图7和图8,所述组装机构5还包括铆针组件56,第一驱动件51、第二驱动件52与夹持组件配合进而将导电端子预压到绝缘本体中,当绝缘本体连同导电端子移动到铆针组件56位置后,铆针组件56将导电端子铆接到绝缘本体内。铆针组件56包括固定板560、第三驱动件561及铆接板562,固定板560装设在安装平板12上,第三驱动件561装设在固定板560上,第三驱动件561与铆接板562连接,第三驱动件561驱动铆接板562来回移动,本实施例中,第三驱动件561为驱动气缸,第三驱动件561与控制柜电连接。
当绝缘本体连同导电端子移动到铆针组件56位置后,第三驱动件561驱动铆接板562朝靠近绝缘本体的方向移动,在铆接板562的移动过程中,铆接板562先抵接住导电端子的一端,然后继续朝靠近绝缘本体的方向移动,进而将导电端子挤压铆接到绝缘本体中,随后第三驱动件561拉动铆接板562缩回复位,为下一次铆接做好准备。优选地,铆接板562靠近绝缘本体的一端设有多个彼此间隔设置的端子槽(图中未示出),在端子的铆接过程中,一个端子对应收容在一个端子槽内,端子槽对导电端子进行限位,防止端子在铆接的过程中发生歪曲。
请参阅图1、图2和图3,所述本体供料机构2包括第一振动盘20及错位组件21,第一振动盘20经错位组件21连通至输送轨道11,错位组件21包括装设在安装平板12上的第四驱动件22、与第四驱动件22的输出端连接的推板23,第一振动盘20、第四驱动件22分别与控制柜电连接,根据具体需要,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将第一振动盘20安装在绝缘本体上,亦可将第一振动盘20安装在地面上。本实施例中,第一振动盘20与输送轨道11彼此间隔设置,第一振动盘20输出的绝缘本体移动到推板23上,第四驱动件22驱动推板23朝靠近输送轨道11的方向移动,进而将绝缘本体输送到输送轨道11内;通过增设错位组件21,减缓绝缘本体进入输送轨道11的速度,避免因第一振动盘20输出绝缘本体过快而造成整个排针组装机的自动化组装生产发生紊乱。
请参阅图1、图2和图4,所述散针供料机构3包括散针槽道30及第二振动盘31,散针槽道30装设在安装平板12上,第二振动盘31经散针槽道30连接至组装机构5,当然,第二振动盘31同样可以安装在安装平板12上或者安装在地面上,第二振动盘31与控制柜电连接。实际使用时,将单个的导电端子放入到第二振动盘31内,第二振动盘31输出的导电端子经散针槽道30输送到限位板53的凹槽内,然后导电端子在组装机构5的移动下插入到绝缘本体中。
请参阅图1、图2和图9,所述退带机构6包括支架60、第五驱动件61及退带板62,支架60装设在安装平板12上,退带板62滑动连接在支架60上,第五驱动件61与退带板62连接,退带板62设置有间隔槽(图中未示出),本实施例中,第五驱动件61为驱动气缸,驱动气缸的输出端与退带板62连接,第五驱动件61与控制柜电连接。
当料带上的导电端子被夹持组件的压板54、限位板53夹持住后,第五驱动件61驱动退带板62进而将料带从导电端子上推掉,本实施例中,退带板62的下端设有多个彼此间隔设置的卡槽(图中未示出),卡槽的宽度大于导电端子的宽度,导电端子位于卡槽内,退带板62移动时,退带板62的表面抵接在料带上进而将料带从导电端子上推掉。
请参阅图1、图2和图5,所述料带供料机构4包括立架40、收料盘41、放料盘42、第一限带架43、第二限带架44,立架40、第一限带架43、第二限带架44均装设在安装平板12上,收料盘41、放料盘42均装设在立架40上,收料盘41与放料盘42彼此间隔设置,带有导电端子的料带缠绕在放料盘42上,待导电端子组装到绝缘本体中之后,收料盘41将空料带缠绕卷起,实际使用时,放料盘42、收料盘41均包括驱动两者转动的动力件,放料盘42的动力件、收料盘41的动力件分别与控制柜电连接。组装机构5、退带机构6均位于第一限带架43与第二限带架44之间,第一限带架43、第二限带架44用于限制料带的移动轨迹,避免料带在第一限带架43与第二限带架44之间发生左右偏摆,确保组装机构5能够准确地将料带上的导电端子组装到绝缘本体内,同时也确保退带机构6能够准确地将空料带从导电端子上退掉。
所述第一限带架43、第二限带架44均包括卡架45及卡块46,卡架45装设在安装平板12上,卡架45大致呈F型,卡架45包括本体、自本体竖直延伸的第一板体、第二板体,本体的下端与安装平板12连接,第一板体与第二板体彼此间隔且平行设置,第二板体位于第一板体的下方,卡块46安装在第一板体上,卡块46位于第一板体与第二板体之间,卡块46设置有限位槽(图中未示出),限位槽自卡块46靠近第二板体的一端凹设而成,卡块46与第二板体之间具有间隙。当料带经过第一限带架43或第二限带架44时,空料带收容在限位槽内,通过限位槽两侧的侧壁对料带进行限位,料带上的导电端子通过卡块46、第二板体之间的间隙移动。
请参阅图1、图2和图6,所述料带供料机构4还包括驱动组件47,驱动组件47包括立板470、第六驱动件471及转轮472,立板470大致为矩形平板,立板470装设在安装平板12上,第六驱动件471装设在立板470上,转轮472装设在第六驱动件471的输出端上,第六驱动件471用于驱动转轮472转动,第六驱动件471与控制柜电连接,本实施例中,第六驱动件471为驱动电机,转轮472上设置有凸块(图中未示出),凸块的数量为多个,多个凸块彼此等间距设置,每一凸块均自转轮472的外缘朝远离转轮472的中心位置延伸而成。实际使用时,空料带上设置有穿孔,凸块卡持到穿孔内,第六驱动件471驱动转轮472转动,进而带动料带移动,驱动组件47为料带提供足够的动力,确保料带能够顺利移动。
请参阅图1、图2和图10,所述安装平板12上还装设有折弯机构8,折弯机构8包括固定架80、齿圈81、折弯板82、齿条83及第七驱动件84,固定架80装设在安装平板12上,本实施例中,固定架80包括两个彼此间隔且平行设置的装配板,装配板大致为矩形平板,两个装配板均装设在安装平板12上,齿圈81的两端分别铰接在装配板上,齿圈81位于两个装配板之间,折弯板82装设在齿圈81上,折弯板82大致为矩形的平板,齿条83滑动连接在其中一个装配板上,齿条83与齿圈81啮合在一起,本实施例中,齿圈81的外缘的一部分具有啮合齿,在齿条83拉动齿圈81转动的过程中避免齿圈81过度转动,第七驱动件84装设在架体10上或装配板上,第七驱动件84与齿条83连接,优选地,第七驱动件84为驱动气缸,第七驱动件84与控制柜电连接。
当装配完成后的电连接器移动到折弯机构8时,折弯板82贴设在导电端子的焊脚上,第七驱动件84拉动齿条83移动,由于齿圈81与齿条83啮合在一起,且齿圈81铰接在装配板上,当齿条83移动时,齿圈81即开始转动,齿圈81转动时连带折弯板82一起转动,由于折弯板82贴设在焊脚上,折弯板82转动时即可将焊脚折弯。根据实际需要,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以增设折弯机构8的数量。

Claims (10)

1.一种多功能排针组装机,包括架体,装设于架体的输送轨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架体还装设有本体供料机构、散针供料机构、料带供料机构、组装机构及退带机构,本体供料机构、散针供料机构、料带供料机构、组装机构分别与输送轨道连通,退带机构与散针供料机构彼此间隔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排针组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组装机构包括第一驱动件、第二驱动件及夹持组件,第一驱动件、第二驱动件均装设于架体,夹持组件包括限位板、压板及弹性件,限位板设置有凹槽,压板贴设于限位板并遮盖凹槽,弹性件的两端分别连接于限位板、压板,限位板分别滑动连接于第一驱动件、第二驱动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排针组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组装机构还包括铆针组件,铆针组件包括固定板、第三驱动件及铆接板,固定板装设于架体,第三驱动件装设于固定板,第三驱动件与铆接板连接并用于驱动铆接板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排针组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供料机构包括第一振动盘及错位组件,第一振动盘经错位组件连通至输送轨道,错位组件包括装设于架体的第四驱动件、与第四驱动件的输出端连接的推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排针组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散针供料机构包括散针槽道及第二振动盘,散针槽道装设于架体,第二振动盘经散针槽道连接至组装机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排针组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退带机构包括支架、第五驱动件及退带板,支架装设于架体,退带板滑动连接于支架,第五驱动件与退带板连接,退带板设有间隔槽。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排针组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料带供料机构包括立架、收料盘、放料盘、第一限带架、第二限带架,立架、第一限带架、第二限带架均装设于架体,收料盘、放料盘均装设于立架,组装机构、退带机构均位于第一限带架与第二限带架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排针组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料带供料机构还包括驱动组件,驱动组件包括立板、第六驱动件及转轮,立板装设于架体,第六驱动件装设于立板,第六驱动件与转轮连接并用于驱动转轮转动,转轮设有凸块。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排针组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架体还装设有折弯机构,折弯机构包括固定架、齿圈、折弯板、齿条及第七驱动件,固定架装设于架体,齿圈铰接于固定架,折弯板装设于齿圈,齿条滑动连接于固定架且与齿圈啮合,第七驱动件装设于架体或固定架,第七驱动件与齿条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排针组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排针组装机还包括控制箱,本体供料机构、散针供料机构、料带供料机构、组装机构、退带机构分别与控制箱电连接。
CN201620492001.7U 2016-05-26 2016-05-26 一种多功能排针组装机 Active CN20579087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492001.7U CN205790872U (zh) 2016-05-26 2016-05-26 一种多功能排针组装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492001.7U CN205790872U (zh) 2016-05-26 2016-05-26 一种多功能排针组装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790872U true CN205790872U (zh) 2016-12-07

Family

ID=581103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492001.7U Active CN205790872U (zh) 2016-05-26 2016-05-26 一种多功能排针组装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79087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46278A (zh) * 2016-05-26 2016-08-10 东莞市维峰五金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多功能排针组装机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46278A (zh) * 2016-05-26 2016-08-10 东莞市维峰五金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多功能排针组装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846278A (zh) 一种多功能排针组装机
CN204430721U (zh) 一种电暖器内衬板装网罩工装
CN105013664A (zh) 自动点胶上料装置
CN102810021A (zh) 触控屏安装机构
CN103786915B (zh) 贴膜机构及贴膜方法
CN205790872U (zh) 一种多功能排针组装机
CN209646895U (zh) 一种框箱及其涂装自动生产线
CN101441226A (zh) 测试夹具和测试方法
CN111988978B (zh) 电子信息板焊接用固定装置
CN204130640U (zh) 电芯制造设备及叠片机构
CN209029236U (zh) 一种变压器引线绝缘子绑扎平台
CN215745990U (zh) 折弯机新型后挡料装置
CN217073332U (zh) 一种ffc排线折弯成型机构
CN210724963U (zh) 手机屏幕端片连接工装
CN208843491U (zh) 一种用于制造线材的铜线自动送料装置
CN108637976B (zh) 一种便于装订的订书机
CN110055782A (zh) 一种预应力钢绞线收线装置
CN219970244U (zh) 一种胶带生产用贴标机构
CN211267364U (zh) 一种具有防尘网便捷更换功能的机架式服务器
CN212831971U (zh) 一种用于灯具贴胶带的设备
CN217450779U (zh) 一种电子线束点胶治具
CN220268978U (zh) 一种拼接式相机移动轨道
CN203355886U (zh) 净化丝绷紧装置
CN109473845A (zh) 一种数据线束生产用定位指示设备
CN218959253U (zh) 一种带有自动启停功能的学习型纹绣智能控制面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523000 01A, Changxing Road, Ludong community, Humen Town, Donggu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Weifeng electronic (Guangdong) Co., Ltd

Address before: 523860 Guangdong city of Dongguan province Changan town community South Road Sha Boye Industrial Park building F

Patentee before: DONGGUAN WEIFENG HARDWARE ELECTRONICS PRODUCTS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