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789755U - 接触器的线圈装置 - Google Patents

接触器的线圈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789755U
CN205789755U CN201620668648.0U CN201620668648U CN205789755U CN 205789755 U CN205789755 U CN 205789755U CN 201620668648 U CN201620668648 U CN 201620668648U CN 205789755 U CN205789755 U CN 20578975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il
kinking
catalyst
lug plate
overhead g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668648.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钰佳
肖体锋
张志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Chint Electr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Chint Electr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Chint Electr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Chint Electr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668648.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78975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78975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78975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uspension Of Electric Lines Or Cables (AREA)

Abstract

接触器的线圈装置,包括用于缠绕线圈的线圈骨架和固定安装在线圈骨架上的接线片,所述的线圈骨架上设置有呈工字形布置的上挡板、下挡板和绕线柱,绕线柱垂直支撑在上挡板和下挡板之间,所述接线片包括接线部和与线圈骨架连接的安装部,所述的接线片通过安装部固定在上挡板上,接线片的安装部上设置有伸出到线圈骨架的外侧的缠线脚以实现线圈的自动绕线,能在已安装了导电片的线圈骨架上实现机械化的缠绕漆包线圈,可提高生产效率,避免出现漆包线的刮伤割断。

Description

接触器的线圈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低压电器,具体涉及一种接触器,特别是一种接触器的线圈装置。
背景技术
小型交流接触器是一种用途广、用量大的低压电器,已广泛应用于家用电器(如空调)中,因此也有称之为空调用接触器。交流接触器都包括用于产生驱动其控制回路通/断的电磁力的线圈装置,众所周知,线圈装置通常包括线圈骨架、缠绕在线圈骨架上的漆包线圈和与线圈骨架固定连接的导电插片,漆包线圈的线头与导电插片电气连接,导电插片用于漆包线圈与接触器外部的电路(如空调的控制电路)之间的电气连接。由于空调用接触器的线圈装置的漆包线很细,漆包线的线头与导电插片电气连接很脆弱,传统空调用交流接触器线圈因其结构的特殊性,只能采用手工绕线的方式,所以现有的线圈装置通常采用先缠绕漆包线圈,然后再安装导电插片的工艺,其生产效率较低,人的因素对线圈质量影响较大,加上已有导电插片形状相对复杂,加工复杂,且加工过程较难控制,在线圈装置的组装过程中,漆包线极易出现刮伤割断的问题,从而导致报废率高,影响产品的可靠性,使得漆包线圈的缠绕不能采用机械化作业。况且,由于现有技术的导电插片与触头接触板是两个零件,采用两副模具制造而成,两零件之间采用铆接或焊接的形式连接,加工成本高。而且,导电性能上如存在铆接不牢或焊接不均匀,也会导致产品接触电阻过大,能耗高,严重时会导致接触系统烧毁。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装配效率高、可自动化缠绕漆包线的接触器的线圈装置。
一种接触器的线圈装置,包括用于缠绕线圈4的线圈骨架2和固定安装在线圈骨架2上的接线片1,所述的线圈骨架2上设置有呈工字形布置的上挡板21、下挡板22和绕线柱23,绕线柱23垂直支撑在上挡板21、下挡板22之间,所述接线片1包括接线部13和与线圈骨架2连接的安装部14,所述的接线片1通过安装部14固定在上挡板21上,接线片1的安装部14上设置有伸出到线圈骨架2的外侧的缠线脚1a以实现线圈4的自动绕线。
优选的,所述缠线脚1a包括用于焊接的焊接部11和用于缠线的缠线部12。
优选的,所述缠线脚1a的伸出方向B与上挡板21的展开方向A平行,或者,缠线脚1a的伸出方向B与上挡板21的展开方向A之间具有向上翘起的翘角d。
优选的,所述的线圈骨架2的上挡板21上设置有将漆包线导入线圈骨架2的容腔内的倾斜的导线槽24。
优选的,所述的线圈骨架2的上挡板21的两侧端部分别设有向上延伸的安装凸台25,每个安装凸台25内设有固定槽26,固定槽26的一端设有让缠线脚1a穿出的缠线脚开口27;接线片1的安装部14插装在固定槽26内,安装部14侧边上的缠线脚1a从缠线脚开口27伸到线圈骨架2外侧,接线片1的接线部13向一侧弯折与安装部14形成夹角。
优选的,所述的线圈装置还包括用于保护缠线脚1a的防护罩3,防护罩3与线圈骨架2或安装线圈骨架2的基座固定连接,将缠线脚1a罩在防护罩3内。
优选的,所述导线槽24贯穿上挡板21,并且,导线槽24的上端口与缠线脚1a的缠线部12衔接,导线槽24的下端口与上挡板21的下挡面211相接;所述的线圈骨架2的下挡面211上设置有用于埋设线圈4的线头的埋线槽,埋线槽的一个端口与导线槽24的下端口连接,埋线槽的另一个端口与绕线柱23衔接。
优选的,所述的接线片1的安装部14与绕线柱23之间设置有机器自动绕线所需的第一工艺距离L;所述的接线片1的缠线脚1a与上挡板21之间设置有机器自动绕线所需的第二工艺距离H。
优选的,所述的缠线脚1a的伸出方向B与上挡板21的展开方向A之间具有向上翘起的的翘角d,所述翘角d为锐角。
优选的,所述的接线片1的接线部13向一侧弯折与安装部14形成夹角,接线部13与安装部14之间的夹角为钝角。
本实用新型的接触器的线圈装置,从线圈装置的结构改进出发,通过在导电片的安装部上设置的延伸到线圈骨架外侧的缠线脚,使其能在已安装了导电片的线圈骨架上实现机械化的缠绕漆包线圈,可提高生产效率,避免出现漆包线的刮伤割断,降低在组装过程中的成品报废率和确保线圈装置的质量,而且克服了漆包线的线头与导电片电气连接脆弱的问题,使得在机械化的缠绕漆包线圈的过程中能实现线头与导电片之间的机械固定连接,从而加强线头与导电片之间的连接强度,进一步提高产品的质量,同时降低产品的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接触器的线圈装置的整体结构的平面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的接触器的线圈装置的由第一实施例的接线片1和线圈骨架2组成的骨架部件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左侧视图。
图4是图2的俯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接触器的线圈装置的由第二实施例的接线片1和线圈骨架2组成的骨架部件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接触器的线圈装置外设有基座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图1至图6给出的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接触器的线圈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从附图所示实施例的描述中可更清楚地看出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
在图1所示的一种空调用接触器,接触器的线圈装置包括线圈骨架2、固定安装在线圈骨架2上的接线片1、绕在线圈骨架2上的线圈4,所述的线圈骨架2上设置有成工字形布置的上挡板21、下挡板22和绕线柱23,绕线柱23垂直支撑在上挡板21和下挡板22之间。线圈4直接缠绕在绕线柱23上,上挡板21和下挡板22分别用于限定线圈4的轴向尺寸,或者说用于在绕线过程中限定线圈4的漆包线被规则、紧密地缠绕在上挡板21与下挡板22之间的绕线柱23上。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有益的特点在于:所述的接线片1上设置有伸出到线圈骨架2的两外侧的缠线脚1a,所述接线片1包括接线部13和与线圈骨架2连接的安装部14,所述的接线片1通过安装部14固定在上挡板21上,接线片1的安装部14上设置有伸出到线圈骨架2的外侧的缠线脚1a以实现线圈4的自动绕线。优选的,每个缠线脚1a上分段包括用于焊接的焊接部11和用于缠线的缠线部12,接线片1插装在上挡板21的上面,并且缠线脚1a的伸出方向B与上挡板21的展开方向A平行(如图1、2所示的接线片1采用的第一实施例),或者缠线脚1a的伸出方向B与上挡板21的展开方向A之间具有向上翘起的翘角d(如图5所示的接线片1采用的第二实施例)。现有的线圈装置由于受接线片和线圈骨架的结构限制,其线圈的绕线工艺通常采用手工,或先用机器在线圈骨架上缠绕好线圈后再安装接线片,将漆包线与接线排连接,这种工艺的加工效率很低,由此导致制造成本的提高;并且在安装接线片的工艺过程及其安装前后的工艺流程中,线圈的线头极易受到破坏,从而导致废品率、返修率高的问题。本申请的这种结构的优点在于:可先将接线片1和线圈骨架2组装成如图2或图5所示的骨架部件,接线片1装入线圈骨架2后,其缠线脚1a位于线圈骨架2的外侧,该部件的结构有利于采用机械化、自动化的高效率绕线工艺,直接将线圈缠绕在上挡板21与下挡板22之间的绕线柱23上。缠线脚1a设置在接线片1上,通过接线片1安装到线圈骨架2上,绕线的同时实现与接线片1的连接。绕线时,探针(已有通用器械,图中未示出)可以直接在外部进行缠脚的动作,然后拉入到线圈骨架2的容腔内,当绕线完成后,可将线头拉入另一端接线片1的缠线脚1a上。在绕线过程中,由机器自动将线圈的线头缠绕在缠线脚1a的缠线部12上,以实现线头与缠线脚1a之间的机械固定,能有效防止线头在后面的工序中遭受破坏和移位,并且还能有效地减少后面的焊接工序的线头固定环境,可大幅度提高焊接工序的加工效率;能有效提升线圈装置的使用寿命和可靠性等级。
进一步,所述的接线片1的安装部14与绕线柱23之间设置有机器绕线所需的工艺距离L,以使接线片1的所有部位都不妨碍将漆包线缠绕到绕线柱23上的机器绕线工艺。进一步地,所述的接线片1的缠线脚1a与上挡板21之间设置有机器绕线所需的第二工艺距离H,以使绕线机的探针能伸入到缠线脚1a的缠线部12,并将线头缠绕到缠线部12上。通过上述的间距设置,可支持以下的机械化流水线作业的绕线工艺:先将接线片1装入线圈骨架2后形成骨架部件,然后将骨架部件装卡在绕线机上,并使其缠线脚1a朝向绕线机的外侧;绕线时,绕线机的探针可以直接在外部进行缠脚的动作,将线圈内层的线头缠绕到一个缠线脚1a的缠线部12上,然后将漆包线拉入到线圈骨架2的绕线柱23外面的容腔内,并将漆包线缠绕到绕线柱23;当此绕线完成后,绕线机的探针可将线圈外层的线头拉入另一个缠线脚1a,并将线头缠绕到该缠线脚1a的缠线部12上。
为了方便漆包线顺利导入线圈骨架2的绕线柱23外面的容腔内,并且保护线头免遭意外的拉拽、刮伤等破坏所采用的导线槽结构是本实用新型的接触器的线圈装置的另一个有益的特点。一种优选的导线槽结构如图3所示:所述的线圈骨架2的上挡板21上设置有将漆包线导入线圈骨架2的容腔内的倾斜的导线槽24。所述导线槽24贯穿上挡板21,并且,导线槽24的上端口与缠线脚1a的缠线部12衔接,导线槽24的下端口与上挡板21的下挡面211相接。在绕线机的探针在第一个缠线脚1a的缠线部12上缠绕完内层的线头后将漆包线拉入到绕线柱23外面的容腔内的过程中,由于导线槽24的上端口与缠线脚1a的缠线部12衔接,并且导线槽24的下端口与上挡板21的下挡面211相接,所以导线槽24能将漆包线直接引导到导线槽24内,并使漆包线经过导线槽24后到达绕线柱23外面的容腔内的固定位置,以在该固定的位置上开始缠绕绕线柱23上的漆包线。绕线机的探针在缠绕完绕线柱23上的漆包线后将外层线头拉入另一个缠线脚1a的过程中,由于导线槽24的上端口与缠线脚1a的缠线部12衔接,并且导线槽24的下端口与上挡板21的下挡面211相接,所以导线槽24能将漆包线直接引导到导线槽24内,并使外层线头的漆包线经过导线槽24后准确到达第二个缠线脚1a的缠线部12。由此可见,导线槽24的有益效果不仅在于准确引导线头进入导线槽24,以此埋设的方式实现对线头的保护,而且还在于将漆包线引导到绕线柱23外面的容腔内的准确位置,以提高线圈4的匝数精度。
为了进一步保护漆包线在绕线过程中免遭损伤,一种可选用的方案(图中未示出)是:所述的线圈骨架2的下挡面211上设置有用于埋设线圈4的线头的埋线槽,埋线槽的一个端口与导线槽24的下端口连接,埋线槽的另一个端口与绕线柱23衔接。显然,埋线槽的有益效果是供埋设内层的线头,使在缠绕线圈4的过程中,线圈4与上挡板21的下挡面211接触的轮廓整齐,并且该轮廓不会与埋线槽内的内层线头发生摩擦和挤压。
本实用新型的接触器的线圈装置的再一个有益的特点是线圈骨架与接线片的固定结构。如图2-4所示,所述的线圈骨架2的上挡板21的两侧端部分别设有向上延伸的安装凸台25,每个安装凸台25内设有固定槽26,固定槽26的一端设有让缠线脚1a穿出的缠线脚开口27;接线片1的安装部14插装在固定槽26内,安装部14侧边上的缠线脚1a从缠线脚开口27伸到线圈骨架2外侧。接线片1的接线部13向一侧弯折与安装部14形成夹角,接线部13与安装部14之间的夹角为钝角。线圈骨架与接线片的装配简单方便,而且保证了机械自动化绕线的要求,接线牢固可靠。
本实用新型的接触器的线圈装置的再一个有益的特点是关于缠线脚1a的具体结构。缠线脚1a采用与接线片1一体冲压成型的结构,因此在冲压成型的过程中,可方便地选择图5所示的缠线脚1a的向上翘起的翘角d的大小,但所述的翘角d应该为锐角,即缠线脚1a的伸出方向B相对于上挡板21的展开方向A之间的翘角d小于90°。为了便于绕线和焊接采用高效率的机械化流水线加工工艺,缠线脚1a上设置有焊接部11和缠线部12,缠线部12用于缠绕固定线圈4的线头,焊接部11用于与线圈4的线头焊接与形成电气连接。缠线脚1a的一种优选的结构如图1至图5所示,所述的焊接部11和缠线部12布设在缠线脚1a的不同位置,即:焊接部11布设在缠线脚1a的端头位置,以利用焊接;而缠线部12布设在相对于焊接部11靠里的位置。另一种可选用的结构(图中未示出)是,所述的焊接部11和缠线部12布设在缠线脚1a的同一位置,即线头缠绕到缠线部上后直接在缠线部上实施焊接。但不管是哪一种结构,所述的焊接部11都位于缠线脚1a的端头位置,以方便实施焊接。
本实用新型的接触器的线圈装置还有的一个有益的特点是,所述的线圈装置还包括防护罩3,防护罩3与线圈骨架2固定连接,并通过该固定连接将缠线脚1a罩在防护罩3内,以保护缠线脚1a、线圈4的线头及它们之间连接,防止它们遭受意外的损伤和破坏。图1给出了防护罩3固定连接在线圈骨架2上的安装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防护罩3的安装方式不限于此,如图6所示,防护罩3固定在安装线圈骨架2的基座上,因此关于防护罩3可以归纳为:所述的线圈装置还包括防护罩3,它与线圈骨架2或安装线圈骨架2的基座固定连接,并通过该固定连接将缠线脚1a罩在防护罩3内。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接触器的线圈装置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接触器的线圈装置,包括用于缠绕线圈(4)的线圈骨架(2)和固定安装在线圈骨架(2)上的接线片(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线圈骨架(2)上设置有呈工字形布置的上挡板(21)、下挡板(22)和绕线柱(23),绕线柱(23)垂直支撑在上挡板(21)和下挡板(22)之间,所述接线片(1)包括接线部(13)和与线圈骨架(2)连接的安装部(14),所述的接线片(1)通过安装部(14)固定在上挡板(21)上,接线片(1)的安装部(14)上设置有伸出到线圈骨架(2)的外侧的缠线脚(1a)以实现线圈(4)的自动绕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触器的线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缠线脚(1a)包括用于焊接的焊接部(11)和用于缠线的缠线部(1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触器的线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缠线脚(1a)的伸出方向B与上挡板(21)的展开方向A平行,或者,缠线脚(1a)的伸出方向B与上挡板(21)的展开方向A之间具有向上翘起的翘角d。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触器的线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线圈骨架(2)的上挡板(21)上设置有将漆包线导入线圈骨架(2)的容腔内的倾斜的导线槽(2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触器的线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线圈骨架(2)的上挡板(21)的两侧端部分别设有向上延伸的安装凸台(25),每个安装凸台(25)内设有固定槽(26),固定槽(26)的一端设有让缠线脚(1a)穿出的缠线脚开口(27);接线片(1)的安装部(14)插装在固定槽(26)内,安装部(14)侧边上的缠线脚(1a)从缠线脚开口(27)伸到线圈骨架(2)外侧,接线片(1)的接线部(13)向一侧弯折与安装部(14)形成夹角。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触器的线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线圈装置还包括用于保护缠线脚(1a)的防护罩(3),防护罩(3)与线圈骨架(2)或安装线圈骨架(2)的基座固定连接,将缠线脚(1a)罩在防护罩(3)内。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接触器的线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线槽(24)贯穿上挡板(21),并且,导线槽(24)的上端口与缠线脚(1a)的缠线部(12)衔接,导线槽(24)的下端口与上挡板(21)的下挡面(211)相接;所述的线圈骨架(2)的下挡面(211)上设置有用于埋设线圈(4)的线头的埋线槽,埋 线槽的一个端口与导线槽(24)的下端口连接,埋线槽的另一个端口与绕线柱(23)衔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触器的线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接线片(1)的安装部(14)与绕线柱(23)之间设置有机器自动绕线所需的第一工艺距离L;所述的接线片(1)的缠线脚(1a)与上挡板(21)之间设置有机器自动绕线所需的第二工艺距离H。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触器的线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缠线脚(1a)的伸出方向B与上挡板(21)的展开方向A之间具有向上翘起的翘角d,所述翘角d为锐角。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触器的线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接线片(1)的接线部(13)向一侧弯折与安装部(14)形成夹角,接线部(13)与安装部(14)之间的夹角为钝角。
CN201620668648.0U 2016-06-28 2016-06-28 接触器的线圈装置 Active CN20578975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668648.0U CN205789755U (zh) 2016-06-28 2016-06-28 接触器的线圈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668648.0U CN205789755U (zh) 2016-06-28 2016-06-28 接触器的线圈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789755U true CN205789755U (zh) 2016-12-07

Family

ID=581293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668648.0U Active CN205789755U (zh) 2016-06-28 2016-06-28 接触器的线圈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789755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710967A (zh) * 2017-01-09 2017-05-24 宁波华仑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电磁继电器的线圈架组件
CN107863232A (zh) * 2017-11-17 2018-03-30 宁波中策亿特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防雷击插针骨架
CN108257820A (zh) * 2018-03-05 2018-07-06 浙江天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接触器接线片及线圈骨架结构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710967A (zh) * 2017-01-09 2017-05-24 宁波华仑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电磁继电器的线圈架组件
CN107863232A (zh) * 2017-11-17 2018-03-30 宁波中策亿特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防雷击插针骨架
CN108257820A (zh) * 2018-03-05 2018-07-06 浙江天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接触器接线片及线圈骨架结构
CN108257820B (zh) * 2018-03-05 2024-05-07 浙江天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线圈骨架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789755U (zh) 接触器的线圈装置
CN204103680U (zh) 爪极式永磁同步电机线圈的引线结构
CN105655098B (zh) 变压器及该变压器的制造方法
CN202217855U (zh) 一种标准化设计的充电桩延长线
CN203760697U (zh) 高速传输线的终端结构及终端端子
CN104157515A (zh) 一种线圈焊片、双线圈继电器及其装配方法
CN206640424U (zh) 定子绕组出线结构、定子组件和电机
CN106416009A (zh) 电动机的定子、电动机和空调机
CN101950711A (zh) 一种电磁继电器
CN211088061U (zh) 一种拉带屏蔽环结构
CN204614484U (zh) 一种加强型聚氯乙烯绝缘控制电缆
CN109149829A (zh) 一种扁线电机的定子结构
CN204011288U (zh) 一种线圈焊片及其双线圈继电器
CN103106999A (zh) 一种干式变压器
CN207719637U (zh) 一种方便卡线的配电箱
CN201812754U (zh) 电磁继电器
CN202695113U (zh) 一种带避雷器电压互感器
EP2137744B1 (en) High efficiency gas lighting device for an electric household appliance, in particular a cooking range
CN206179612U (zh) 一种立式安装的铝壳电阻器
CN204189720U (zh) 一种小型电磁继电器的线圈
CN104993303A (zh) 一种空调外机快速接头
CN211018593U (zh) 一种定子绕线支架
CN208422636U (zh) 用于变压器上初级、屏蔽、次级独立式骨架
CN204992123U (zh) 一种空调外机快速接头
CN219321107U (zh) 一种线束半自动包胶带工装板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