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775481U - 加热体组件和具有其的便携式干衣设备 - Google Patents

加热体组件和具有其的便携式干衣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775481U
CN205775481U CN201620518441.5U CN201620518441U CN205775481U CN 205775481 U CN205775481 U CN 205775481U CN 201620518441 U CN201620518441 U CN 201620518441U CN 205775481 U CN205775481 U CN 20577548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diating shell
radiating
heating element
element heater
sh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518441.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熊伟
戴文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xi Little Swan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xi Little Swa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xi Little Swan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xi Little Swa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518441.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77548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77548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77548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esistance Heat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加热体组件和具有其的便携式干衣设备,其中,加热体组件包括:散热壳体,所述散热壳体内限定有安装腔,所述散热壳体的侧壁设有凸出于所述散热壳体的外表面的散热部,所述散热部与所述散热壳体一体成型;加热元件,所述加热元件设在所述散热壳体内且所述加热元件的最大表面紧贴所述散热壳体的内表面。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加热体组件,不仅增大了散热壳体的整体散热面积,增加了散热壳体的整体的换热量,而且增大了加热元件的热效率,可以在有效的空间内大大提升加热元件的功率,加热元件体积较小,散热效果较好,可在结构空间有限的场合使用,再者,散热部与散热壳体一体成型,节省了成本费用,便于组装操作,成型结构稳定。

Description

加热体组件和具有其的便携式干衣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干衣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加热体组件和具有其的便携式干衣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干衣设备已经逐渐成为家庭常用电器,而干衣设备一般体积较大,不容易携带,且效果较差。随着人们对日常生活需求的提升及加热组件的进一步发展,便携式干衣设备将成为趋势,这就要求干衣设备携带便捷。目前相关技术中的PTC(指正温度系数的热敏电阻)加热元件是由若干组燕翅形的铝合金散热片构成,PTC陶瓷芯片位于各组散热片之间,通过粘黏剂粘在一起,此类加热元件散热效果较好,但是工艺复杂,且体积大,不适合用在空间较小的场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加热体组件,该加热体组件结构体积较小、换热效果较好。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加热体组件的便携式干衣设备。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加热体组件,包括:散热壳体,所述散热壳体内限定有安装腔,所述散热壳体的侧壁设有凸出于所述散热壳体的外表面的散热部,所述散热部与所述散热壳体一体成型;加热元件,所述加热元件设在所述散热壳体内且所述加热元件的最大表面紧贴所述散热壳体的内表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加热体组件,通过在散热壳体的两个相对侧壁上设置凸出于散热壳体的外表面的散热部,并将加热元件的最大表面紧贴散热壳体的内表面,这样不仅增大了散热壳体的整体散热面积,从而增加了散热壳体的整体的换热量,而且增大了加热元件的热效率,可以在有效的空间内大大提升加热元件的功率,该加热元件的体积较小,散热效果较好,可在结构空间有限的场合使用。再者,将散热部与散热壳体一体成型,可以节省成本费用,简化生产工艺,成型后的结构较稳定,使用可靠性高。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加热体组件,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加热元件为陶瓷电热元件,所述加热元件的最大表面朝向所述散热壳体的设有所述散热部的侧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安装腔沿所述散热壳体的长度方向延伸,且所述安装腔的两端贯通。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散热部为多个凸出于所述散热壳体的外表面的散热筋,多个所述散热筋分别设在所述散热壳体的相对侧壁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多个所述散热筋均匀且间隔开布置在所述散热壳体的外表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每个所述散热筋沿垂直于所述散热壳体的外表面的方向延伸。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每个所述散热筋的横截面积大致形成矩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散热壳体具有四个侧壁,所述四个侧壁中的两个相对设置的所述侧壁上分别设有所述散热部,所述四个侧壁中的另两个相对设置的所述侧壁分别形成相背设置的弧形板。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散热壳体为铝合金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便携式干衣设备,包括根据上述实施例所述的加热体组件。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加热体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加热体组件的横截面断面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便携式干衣设备在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便携式干衣设备在另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便携式干衣设备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便携式干衣设备A;
加热体组件100;
加热元件1;
散热壳体2;侧壁21;散热部22;安装腔23。
安装座300;进风口31;容纳腔32;
支架400;出风口41;风道42;
风机50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结合附图1和图2具体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加热体组件100。
如图1和图2所示,根据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加热体组件100包括加热元件1和散热壳体2。
具体而言,散热壳体2内限定有安装腔23,散热壳体2的侧壁21设有凸出于散热壳体2的外表面的散热部22,散热部22与散热壳体2一体成型,加热元件1设在散热壳体2内且加热元件1的最大表面紧贴散热壳体2的内表面。
换言之,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加热组件主要由加热体元件、散热壳体2和散热部22组成,其中,散热壳体2的至少两个相对设置的侧壁21上设有凸出于散热壳体2的外表面的散热部22,例如,散热部22可以分布在散热壳体2的整个外表面上,即散热壳体2的两两相对设置的侧壁21上均设有散热部22,散热部22也可以布置在散热壳体2的最大外表面上。优选地,散热部22与散热壳体2一体成型。
进一步地,散热壳体2内限定有用于容纳加热元件1的安装腔23,并且加热元件1的最大表面紧贴散热壳体2的内表面,这样不仅增大了散热壳体2的整体散热面积,也可以增大加热元件1的热效率。
由此,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加热体组件100,通过在散热壳体2的两个相对侧壁21上设置凸出于散热壳体2的外表面的散热部22,并将加热元件1的最大表面紧贴散热壳体2的内表面,这样不仅增大了散热壳体2的整体散热面积,从而增加了散热壳体2的整体的换热量,而且增大了加热元件1的热效率,可以在有效的空间内大大提升加热元件1的功率,该加热元件1的体积较小,散热效果较好,可在结构空间有限的场合使用。再者,将散热部22与散热壳体2一体成型,可以节省成本费用,简化生产工艺,成型后的结构较稳定,使用可靠性高。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加热元件1为陶瓷电热元件,加热元件1的最大表面朝向散热壳体2的设有散热部22的侧壁21。
也就是说,加热元件1采用加热器耐久性的陶瓷电热元件,因此使用寿命长。并且散热壳体2上设有散热部22,陶瓷电热元件的最大表面朝向分布有散热部22的侧壁21,这样加热元件1可以最大程度地将热量传递给散热壳体2的侧壁21,然后通过散热壳体2的侧壁21以及其上的散热部22进行热量传导,从而提高了加热元件1的热效率。
可选地,安装腔23沿散热壳体2的长度方向延伸,且安装腔23的两端贯通。换句话说,安装腔23分布于散热壳体2内且沿散热壳体2的长度方向(如图1所示的左右方向)延伸,散热壳体2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形成敞开端,此结构的设置可以方便向安装腔23内插入加热元件1,操作方便。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散热部22为多个凸出于散热壳体2的外表面的散热筋,多个散热筋分别设在散热壳体2的相对侧壁21上。由此,在散热壳体2的外表面分布多个散热筋,每个散热筋凸出于散热壳体2的外表面,可以增大散热壳体2余外界的热传导面积,从而提高该加热体组件100的热效率。
如图1和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散热壳体2形状为矩形,多个散热筋只分布在散热壳体2相对的两个侧壁21(如图2所示的上侧壁21和下侧壁21)上,此相对的两个侧壁21的表面面积最大,在散热壳体2的最大表面的两个侧壁21设置多个散热筋,可以较大程度地增加散热面积,有利于加热元件1的热量散出。
有利地,多个散热筋均匀且间隔开布置在散热壳体2的外表面。换言之,多个散热筋向外凸出的散热筋均匀且间隔开地分布在散热壳体2外表面,即多个散热筋中相邻两个散热筋相互之间隔开有相同的间隔间距,每个散热筋向外凸出。这样有利于散热壳体2外表面和散热部22的热量的均匀散发,不会造成局部温度过高的现象。再者,均布布置的多个散热筋,结构布局紧凑,有利于提升加热体组件100的外型美观性。
优选地,每个散热筋沿垂直于散热壳体2的外表面的方向延伸,每个散热筋的横截面积大致形成矩形。参照图1,多个散热筋分别设在散热壳体2的两个相对设置的侧壁21的外表面上,该两个侧壁21为散热壳体2的所有侧壁21中表面面积最大的两个,加热元件1的最大表面与该两个侧壁21的内表面紧贴,每个散热筋的横截面为矩形,并且每个散热筋的中心线垂直于散热壳体2的对应侧壁21的外表面,且散热筋由散热壳体2外表面起、沿垂直于外表面的方向向外延伸一定长度,可保证每个散热筋的四个表面有两个面散热较大,且每个散热筋的散热均匀,不会影响相邻地其他散热筋的热量散出。
如图1和图2所示,散热壳体2具有四个侧壁21,四个侧壁21中的两个相对设置的侧壁21上分别设有散热部22,四个侧壁21中的另两个相对设置的侧壁21分别形成相背设置的弧形板。
也就是说,在散热壳体2的四个侧壁21当中,散热壳体2的上侧壁21和下侧壁21的表面面积最大,散热壳体2的上侧壁21和下侧壁21的外表面分别设置散热部22,而在另两个相对较小表面的侧壁21是由分别相背设置的弧形板构成,由弧形板形成的侧壁21面的表面面积大于直板形成的侧壁21的表面面积,即增加了四个侧壁21中的另两个相对设置的侧壁21表面,加大了散热面积,更有利于设于安装腔23里加热元件1的散热,以达到提高加热元件1换热效率的目的。
优选地,散热壳体2为铝合金件。由于铝合金材料的热传导系数较大,有利于热量的传导,从而有利于提升加热元件1的热效率,在有效的空间内提升加热元件1的功率。由此,由铝合金件制成的散热壳体2,结构强度好,散热性能更好,有利于提升加热体组件100的热效率。
下面结合附图1和图2具体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加热体组件100的散热过程。
如图1和图2所示,根据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加热体组件100包括加热体元件和散热壳体2。散热壳体2内限定有安装腔23,散热壳体2具有四个侧壁21,其中,散热壳体2的两个相对设置侧壁21设有凸出于散热壳体2外表面的散热部22,另两个相对设置的侧壁21形成弧形板,散热部22与散热壳体2一体成型,加热元件1设在散热壳体2内且加热元件1的最大表面紧贴散热壳体2的内表面。
根据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加热体组件100在工作需要散热时,接通电源后加热元件1将电能转化为内能,产生的内能以热的形式向周围散出,首先是与加热元件1紧贴的两个最大表面的散热壳体2侧壁21吸收加热元件1产生的大量热量,通过两个侧壁21的导热将热量传递到侧壁21的外表面及设于其上的散热筋,传递到由根部向外垂直向外的散热筋的热量通过每个散热筋的表面继续向外围散热,与此同时安装腔23内的一部分热量由另外两侧壁21的弧形板导热并向外散热。
由此可以看出,加热体组件100的产生的热量主要由与加热元件1紧贴的两个最大表面的设有散热部22的两相对设置的散热壳体2侧壁21散出,另外,一部分热量由另外两侧壁21的弧形板散出,设有散热部22的两相对设置的侧壁21及另外两侧壁21的弧形板,不仅增大了散热壳体2的整体散热面积,增加了散热壳体2的整体的换热量,而且增大了加热元件1的热效率,可以在有效的空间内大大提升加热元件1的功率,散热效果较好。再者,散热部22与散热壳体2一体成型,便于组装操作,节省了成本费用,成型结构稳定。
下面结合附图3至图5具体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便携式干衣设备A。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便携式干衣设备A包括根据上述实施例的加热体组件100,由于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的加热体组件100具有上述技术效果,因此,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便携式干衣设备A也具有相应的技术效果,即加热体组件100结构体积较小、换热效果较好。
具体地,如图3至图5所示,该便携式干衣设备A包括安装座300、风机500、两个支架400和加热体组件100。其中,安装座300内限定有容纳腔32,安装座300具有与容纳腔32导通的进风口31,风机500设在容纳腔32内,两个支架400分别设在安装座300的相对两侧且每个支架400的一端与安装座300相连,每个支架400在使用位置和收回位置之间可枢转,每个支架400内限定有与风机500的出口连通的风道42,加热体组件100可拆卸地安装在每个支架400的风道42内,每个支架400具有多个与容纳腔32导通的出风口41。
若用户需要使用该便携式干衣设备A时,用户可以将两个支架400分别从收回位置转动至使用位置,然后将衣物、帽袜挂在支架400,便携式干衣设备A在工作时,外界空气通过安装座300上进风口31进入容纳腔32内,在风机500的作用下、容纳腔32内的空气加速、进入支架400的风道42内,然后加热体组件100对风道42内的高速气体进行加热,使其成为高速暖气,最终高速暖气从支架400上的多个出风口41排出,从出风口41排出的高速暖气可以将衣物更快速吹干、烘干,给人带来极大的便利;若用户不需要使用该便携式干衣设备A时,可以依次手握两个支架400的自由端,并向下施力,使每个支架400分别向靠近安装座300的方向转动,从而使将每个支架400分别从使用位置转动至收回位置,便于收纳。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当便携式干衣设备A的两个支架400调整至收回位置时,两个支架400的长度方向分别与安装座300的轴向保持一致,从而减小便携式干衣设备A的占用空间,方便用户收纳、携带。
由此,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便携式干衣设备A,通过将两个支架400与安装座300可枢转地相连,便于用户根据不同的状态调整两个支架400的位置,该便携式干衣设备A既可以快速地将衣物吹干,又便于用户收纳、携带,给人的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结构简单,各部件连接可靠,装拆方便,成本低,便于收纳、携带,用户体验好。
可选地,安装座300形成柱状,每个支架400的一端与安装座300的下端可枢转地相连,安装座300上的两个支架400位于使用位置时,安装座300和两个支架400大致形成T形,两个支架400位于收回位置时,每个支架400沿安装座300的轴向向下延伸,即两个支架400的上端分别与安装座300的下端相连,两个支架400的自由端分别位于安装座300的下方。
有利地,安装座300上的进风口31包括多个,多个进风口31分别设在安装座300的侧壁上。这样可以保证单位时间内有足量的空气进入安装座300内,从而保证出风口41可以排除足量的高速暖气,使该便携式干衣设备A可以更快地吹干衣物,给人的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
具体地,如图3和图4所示,安装座300的侧壁设有多个沿其周向间隔开且均匀布置的进风口31,每个进风口31分别形成沿安装座300的轴向延伸的长形孔。由此,外界空气可以从便携式干衣设备A的安装座300上的多个进风口31进入安装座300内,保证进气均匀。每个支架400的侧壁和底壁分别设有多个间隔开布置的出风口41,从支架400的侧壁和底壁上的出风口41排出的高速暖气可以从多角度将衣物吹干,缩短衣物的晾干时间,给人带来极大的便利。
可选地,安装座300的顶壁设有可拆卸的挂钩(未示出)。具体地,如图3所示,便携式干衣设备A的安装座300的顶壁设有两个间隔开布置的安装孔,挂钩的一端插入安装孔内,并可以通过螺钉或者卡扣结构与安装座300的顶壁连接,若用户需要使用该便携式干衣设备A时,可以将挂钩固定在安装座300的顶壁上,然后将两个支架400从收回位置转动至使用位置,方便用户晾晒衣物;若用户使用完毕后,可以将挂钩从安装座300的顶壁拆卸下,并将两个支架400分别从使用位置转动至收回位置,减小该便携式干衣设备A的占用空间,便于用户收纳、携带,用户体验好。
另外,便携式干衣设备A还包括电源线(未示出),安装座300具有接线端口,电源线与接线端口可拆卸地相连。当用户需要使用该便携式干衣设备A时,需要将电源线的一端插入安装座300上的接线端口,以实现电源线与风机500的电连接,然后将电源线的另一端与电源连接,从而保证便携式干衣设备A的风机500与电源的电连接,进而控制风机500工作;若用户使用完毕后,可以将电源线的两端依次拆卸下,便于用户归类收纳、携带,用户体验好。
由此,该便携式干衣设备A的结构简单,各部件连接可靠,装拆方便,用户可以根据需要调整便携式干衣设备A的结构,操作简单。具体地,当需要使用该便携式干衣设备A时,可以分别将支架400从收回位置调整至使用位置,然后分别将挂钩、电源线装到安装座300上,方便使用;当使用完毕后,可以分别将挂钩以及电源线从安装座300上拆卸下来,然后分别将支架400从使用位置调整至收回位置,占用空间小,便于收纳、携带。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便携式干衣设备A的其他构成以及操作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都是已知的,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彼此可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0)

1.一种加热体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散热壳体,所述散热壳体内限定有安装腔,所述散热壳体的侧壁设有凸出于所述散热壳体的外表面的散热部,所述散热部与所述散热壳体一体成型;
加热元件,所述加热元件设在所述散热壳体内且所述加热元件的最大表面紧贴所述散热壳体的内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加热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元件为陶瓷电热元件,所述加热元件的最大表面朝向所述散热壳体的设有所述散热部的侧壁。
3.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加热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腔沿所述散热壳体的长度方向延伸,且所述安装腔的两端贯通。
4.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加热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部为多个凸出于所述散热壳体的外表面的散热筋,多个所述散热筋分别设在所述散热壳体的相对侧壁上。
5.根据权利要求4中所述的加热体组件,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散热筋均匀且间隔开布置在所述散热壳体的外表面。
6.根据权利要求4中所述的加热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散热筋沿垂直于所述散热壳体的外表面的方向延伸。
7.根据权利要求4中所述的加热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散热筋的横截面积大致形成矩形。
8.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加热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壳体具有四个侧壁,所述四个侧壁中的两个相对设置的所述侧壁上分别设有所述散热部,所述四个侧壁中的另两个相对设置的所述侧壁分别形成相背设置的弧形板。
9.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加热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壳体为铝合金件。
10.一种便携式干衣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加热体组件。
CN201620518441.5U 2016-05-31 2016-05-31 加热体组件和具有其的便携式干衣设备 Active CN20577548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518441.5U CN205775481U (zh) 2016-05-31 2016-05-31 加热体组件和具有其的便携式干衣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518441.5U CN205775481U (zh) 2016-05-31 2016-05-31 加热体组件和具有其的便携式干衣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775481U true CN205775481U (zh) 2016-12-07

Family

ID=581389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518441.5U Active CN205775481U (zh) 2016-05-31 2016-05-31 加热体组件和具有其的便携式干衣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77548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51404A (zh) * 2016-05-31 2016-09-21 无锡小天鹅股份有限公司 加热体组件和具有其的便携式干衣设备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51404A (zh) * 2016-05-31 2016-09-21 无锡小天鹅股份有限公司 加热体组件和具有其的便携式干衣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775481U (zh) 加热体组件和具有其的便携式干衣设备
CN105951404A (zh) 加热体组件和具有其的便携式干衣设备
CN216814315U (zh) 一种改进电暖器
CN208312532U (zh) 一种电热油汀
CN205902425U (zh) 一种谷物烘储调一体仓的风量分配装置
CN203454390U (zh) 多方向电热暖风机
CN209284430U (zh) 一种新型智能梳子
CN220624411U (zh) 一种新型暖风机无风感扇形广域导风结构
CN206556170U (zh) 一种四面进风的水冷风机
CN209153154U (zh) 烹饪器具的底座及烹饪器具
CN220892357U (zh) 一种电暖器
CN214258250U (zh) 一种冷热风混吹吹风机
CN211290541U (zh) 一种热风组件
CN215832022U (zh) 一种新型电暖器
CN220852442U (zh) 热雾加湿装置和电器
CN214275906U (zh) 取暖设备
CN216744550U (zh) 取暖器
CN218065072U (zh) 一种线性取暖器
CN215456029U (zh) 梳齿头配件及热风梳
CN214949805U (zh) 一种热风机
CN221055098U (zh) 具有双风机的暖风机
CN212961805U (zh) 一种带导流罩的多功能电暖器
CN209655405U (zh) 一种电磁暖宝
CN108478420A (zh) 照明艾灸两用装置
CN210184827U (zh) 一种风筒吹风风道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0723

Address after: 214028 No. 18 Changjiang South Road, Wuxi National High-tech Development Zone,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Wuxi Swan Electrical Appliances Co., Ltd.

Address before: 214028 Wuxi Changjiang Road, Wuxi New District, Jiangsu, No. 18

Patentee before: Wuxi Xiaotianer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