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754007U - 一种光伏逆变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光伏逆变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754007U
CN205754007U CN201620434358.XU CN201620434358U CN205754007U CN 205754007 U CN205754007 U CN 205754007U CN 201620434358 U CN201620434358 U CN 201620434358U CN 205754007 U CN205754007 U CN 20575400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hotovoltaic
inductance
converter
elastic arm
inductance box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434358.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治国
苏保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OMNIK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OMNIK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OMNIK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OMNIK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434358.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75400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75400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754007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 Y02E10/56Power conversion systems, e.g. 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ers

Landscapes

  • Inverter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光伏逆变器,包括箱体外壳,箱体外壳的底部设有散热器,所述箱体外壳内还设有一电感盒,电感盒包括一塑料外壳,塑料外壳上设有至少一个空腔,空腔的上下两端均为开口结构,空腔内设有电感,电感盒固定在所述散热器上,电感盒与所述散热器之间设有散热硅胶。采用这种结构,无需在使用电感盒进行散热,因此电感盒可设置为塑料材质,这样可有效降低生产成本,同时这种结构的逆变器电感盒设置在箱体外壳内部,可使逆变器的组装更加的方便,可有效提高生产效率。同时采用这种结构的接线端子可减少由于端子热变形带来的电路连接风险,可有效提高线路的连接质量,可使线连接更加的可靠,可减少逆变器内的电连接点,减少损耗。

Description

一种光伏逆变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伏发电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在光伏发电中使用的光伏逆变器。
背景技术
随着能源的日渐短缺以及环境污染的日渐加重,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成为目前世界各国重点发展的领域,其中光伏发电技术因其具有绿色、环保、可再生等优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和欢迎。在光伏发电技术中,用于将光伏组件产生的直流电能转换为交流电能的逆变器是整个光伏发电技术的关键部件。
在逆变器中用于放置电感的电感盒通常放置在逆变器机箱的外部,这样可方便散热,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专利号:201410045932.8)就公开了一种新型光伏储能逆变器,包括上盖,箱体,散热器和电感盒,所述上盖位于所述逆变器的最上方,所述上盖盖在所述箱体上,所述箱体与所述散热器连接,所述散热器的底端中间设置有所述电感盒。但是这种机构的逆变器也存在一定的缺陷,为了能够起到较好的散热效果,电感盒通常需要采用金属的铝制电感盒,这样就会增加逆变器的成本,而且为了能够使电感盒具有防尘、防水的效果,需要电感盒与逆变器机箱很好的配合,这些都会使逆变器的生产成本增加、而且延长逆变器的组装时间、降低生产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散热性好、组装方便的光伏逆变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光伏逆变器,包括箱体外壳,所述箱体外壳内设有PCB电路板及电气元件,所述箱体外壳的底部设有散热器,所述箱体外壳内还设有一电感盒,所述电感盒包括一塑料外壳,所述塑料外壳上设有至少一个空腔,所述空腔的上下两端均为开口结构,所述空腔内设有电感,所述电感盒固定在所述散热器上,所述电感盒与所述散热器之间设有散热硅胶。
优选地,所述电感盒内腔的底部设有支撑筋,所述空腔的内壁与所述支撑筋之间形成用于放置散热硅胶的空隙。
优选地,所述支撑筋呈放射状分布。
优选地,所述电感盒的外周面上设有卡槽,所述卡槽内设有第一接线端子,所述第一接线端子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位于可前后摆动的第一弹性臂上,所述第二连接部位于可上下摆动的第二弹性臂上,所述第一弹性臂与所述第二弹性臂垂直连接。
优选地,所述电感盒的外周面上设有卡座,所述卡槽位于所述卡座上。
优选地,所述第一弹性臂上设有一卡板,所述卡板可左右移动的卡接在所述卡槽内。
优选地,所述卡槽的两侧的内壁上均设有一凸起,所述卡板的两端设有与所述凸起位置相对应的凹槽。
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部上设有一线缆连接孔,所述第二连接部上设有一螺栓连接孔。
优选地,所述PCB电路板上设有第二接线端子,所述接线端子包括固定座和弹片,所述固定座固定在所述PCB电路板上,所述固定座与所述PCB电路板上的印刷电路电连接,所述弹片包括弯曲部和第三弹性臂,所述弯曲部的一端与所述固定座连接,所述弯曲部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弹性臂连接,所述第三弹性臂的接线端伸出所述PCB电路板。
优选地,所述固定座上设有插脚。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光伏逆变器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该光伏逆变器将电感盒设置在箱体外壳内部,通过散热硅胶连接电感盒散热器,进而可对电感盒内的电感进行散热,采用这种结构,无需在使用电感盒进行散热,因此电感盒可设置为塑料材质,这样可有效降低生产成本,同时这种结构的逆变器电感盒设置在箱体外壳内部,可使逆变器的组装更加的方便,可有效提高生产效率。该逆变器还设置配合组装的第一接线端子、第二接线端子,采用这种端子结构可有效的弥补由于PCB板、I/O PCB 板在组装过程中出现的累计误差,可使接线端子连接更加的方便,从而可有效提高逆变器组装的速度,提高工作效率。同时采用这种结构的接线端子可减少由于端子热变形带来的电路连接风险,可有效提高线路的连接质量,可使线连接更加的可靠,可减少逆变器内的电连接点,减少损耗,同时可使布线更加的美观,减少人工和材料,降低企业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外观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电感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电感盒的结构示意图(底部朝上)。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电感盒上第一接线端子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第一接线端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第一接线端子与卡座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内部结构的剖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PCB电路板上第二接线端子的连接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第二接线端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第一接线端子与第二接线端子的连接示意图。
元件标号说明:1、箱体外壳;2、散热器;3、电感盒;31、塑料外壳;311、凸起;32、空腔;33、电感;34、卡座;35、第一接线端子;351、第一连接部;352、第一弹性臂 ;353、卡板;354、凹槽;355、第二弹性臂;356、第二连接部;357、开口;36、支撑筋;37、空隙;38、螺纹孔;39、卡槽;4、PCB电路板 ;5、第二接线端子;51、固定座;52、插脚;53、弹片;54、弯曲部 ;55、弹性臂;56、通孔;6、连接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请参阅图1至图11。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光伏逆变器,其包括箱体外壳1,在箱体外壳1内设有PCB电路板及电气元件,PCB电路板及电气元件均为现有技术,故在此不再详细描述。为了便于箱体内的电气元件散热,箱体外壳1的底部设有散热器2,散热器2实质为一散热板,散热板上带有散热鳍片。在箱体外壳1内还设有电感盒3,电感盒3内设有电感。电感盒3设置在远离箱体外壳1上接线端口的一侧,这样便于箱体外壳1内电气元件的安装。
如图3、4所示,电感盒3包括一塑料外壳31,在塑料外壳31上设有至少一个空腔32,空腔32用于放置电感33。塑料外壳31上的空腔可设置一个,这样多个电感可设置在多个电感盒内;塑料外壳31上的空腔也可设置多个,这样多个电感就可设置在一个电感盒内。如图中所示,为五个电感设置在一个电感盒内。
空腔32的上端和下端开口,下端设置用于放置电感33的支撑筋36,电感33可从空腔32的上端放入空腔32内,空腔32的形状可设置为圆形,其底部的支撑筋36可设置多根,并呈放射状分布。空腔32的内壁与支撑筋36之间形成空隙37,空隙37用于设置散热硅胶,散热硅胶一面与电感接触,另一面与散热器2接触,这样就可通过散热硅胶对电感进行散热,因此无需在设置专用的金属壳体。
为了便于接线,在塑料外壳31的外周面上设有用于放置第一接线端子35的卡座34,卡座34与塑料外壳31为一体机构卡座34上设有卡槽,第一接线端子35与卡座34卡接。为了便于固定,塑料外壳31的底部设有螺纹孔38,通过螺纹孔38可直接将塑料外壳31固定在散热器上。
这种电感盒结构在塑料外壳上设置空腔,在空腔的底部设置支撑筋,并在空腔的内壁与支撑筋之间设置用于放置散热硅胶的空隙,这样就可将该电感盒直接固定在逆变器的散热板上,通过散热硅胶、散热板对电感进行散热,支撑筋除了对电感进行支撑外还可避免电感与散热板直接接触,可外电感提供安全距离、减少热阻。
如图5、6所示,卡座34设置在塑料外壳31的外周面上,卡座34上设有一卡槽33,第一接线端子35卡接在卡槽3内。第一接线端子35包括第一连接部351和第二连接部356,第一连接部351用于与电感上的连接线连接,第二连接部356用于与电路板上的接线端子连接。第一连接部351位于第一弹性臂352上,第一弹性臂352为一弹性件可前后摆动。第二连接部356位于第二弹性臂355上,第二弹性臂355也为一弹性件可上下摆动,第一弹性臂352与第二弹性臂355垂直连接。为了便于第一接线端子35与卡槽33卡接,在第一弹性臂352上还设有一卡板353,卡板353活动的卡接在卡槽33内,卡板353可在卡槽33内左右移动。
采用这种结构,接线端子可以在上、下、左、右、前、后三个轴向来回移动,这样可就可以很好的使电感盒上的接线端子与电路板上的接线端子配合连接,从而可有效提高端子之间的电气连接的可靠性,减少电损耗,同时可有效提高逆变器的组装速度,提高组装效率。
如图7所示,作为一种优选的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方便第一接线端子35与卡槽33的连接,可在卡槽33两侧的内壁上分别设置一半圆形的凸起311,同时在卡板353的两端分别设置一个半圆形的凹槽354,凸起311与凹槽354位置相对应。采用这种结构可以非常方便的将接线端子进行固定,而且无需再设置其他装置,结构非常的简单。
作为一种优选方式,可在第一连接部351上设有一线缆连接孔,通过线缆连接孔与电感上的线缆连接,为了便于连接,可在线缆连接孔的侧面上设置开口357。采用这种方式可方便线缆的插入和压紧,同时可直接与电感的线缆连接,减少连接结点、降低损耗并提高电气连接的可靠性。第二连接部上的螺栓连接孔可方便接线端子4与电路板上的接线端子通过螺栓进行连接。
第一接线端子35设有可前后摆动的第一弹性臂、可上下摆动的第二弹性臂,并且可在卡槽内左右移动,这样该接线端子就可以在三个轴向任意的移动,这样就可有效的弥补由于PCB板、I/O PCB 板在组装过程中出现的累计误差,可使接线端子与电路板上的端子连接更加的方便,从而可有效提高逆变器组装的速度,提高工作效率。同时采用这种结构的接线端子可减少由于端子热变形带来的电路连接风险,可有效提高线路的连接质量,可使线连接更加的可靠,可减少逆变器内的电连接点,减少损耗。
如图8、9所示,在箱体外壳1内的PCB电路板4上还设有第二连接端子5,第二连接端子5的个数可根据需要设置,PCB电路板4上电路的输入、输出端均可与接线端子2连接。如图10所示,第二接线端子5包括固定座251和弹片53,固定座51上设有四个插脚52,通过插脚52可插接在PCB电路板4上,插脚52的端部为半圆形,这样便于插接和固定。固定座51固定在PCB电路板4上,PCB电路板上的印刷电路的输出端或输入端与固定座51电连接。弹片53包括一弯曲部54和一弹性臂55,弯曲部54的一端与固定座51连接,弯曲部54的另一端与弹性臂55连接,弯曲部54与弹性臂55为一体成型结构,这样结构更加的牢固,而且加工更加的方便。弹性臂55的接线端伸出PCB电路板4,在弹性臂55的接线端设有通孔56,采用这种结构方便第二接线端子5与第一接线端子35连接(如图11所示)。
作为一种优选方式,弯曲部54向上弯曲,弹性臂55位于固定座51上方,同时可在弯曲部的内侧面上设置衬筋,这样可有效提高弯曲部的强度,同时可使弹性臂25更加具有弹性。通过一弯曲部连接固定座与弹性臂,这样可使弹性臂更加具有弹性,而且可使弹性臂上下方向摆动较大的距离,这样就可有效的消除由于电路板制造、装配积累的公差。
该光伏逆变器将电感盒设置在箱体外壳内部,通过散热硅胶连接电感盒散热器,进而可对电感盒内的电感进行散热,采用这种结构,无需在使用电感盒进行散热,因此电感盒可设置为塑料材质,这样可有效降低生产成本,同时这种结构的逆变器电感盒设置在箱体外壳内部,可使逆变器的组装更加的方便,可有效提高生产效率。该逆变器还设置配合组装的第一接线端子、第二接线端子,采用这种端子结构可有效的弥补由于PCB板、I/O PCB 板在组装过程中出现的累计误差,可使接线端子连接更加的方便,从而可有效提高逆变器组装的速度,提高工作效率。同时采用这种结构的接线端子可减少由于端子热变形带来的电路连接风险,可有效提高线路的连接质量,可使线连接更加的可靠,可减少逆变器内的电连接点,减少损耗,同时可使布线更加的美观,减少人工和材料,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所以,本实用新型有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种种缺点而具高度产业利用价值。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Claims (10)

1.一种光伏逆变器,包括箱体外壳,所述箱体外壳内设有PCB电路板及电气元件,所述箱体外壳的底部设有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外壳内还设有一电感盒,所述电感盒包括一塑料外壳,所述塑料外壳上设有至少一个空腔,所述空腔的上下两端均为开口结构,所述空腔内设有电感,所述电感盒固定在所述散热器上,所述电感盒与所述散热器之间设有散热硅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逆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感盒内腔的底部设有支撑筋,所述空腔的内壁与所述支撑筋之间形成用于放置散热硅胶的空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伏逆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筋呈放射状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逆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感盒的外周面上设有卡槽,所述卡槽内设有第一接线端子,所述第一接线端子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位于可前后摆动的第一弹性臂上,所述第二连接部位于可上下摆动的第二弹性臂上,所述第一弹性臂与所述第二弹性臂垂直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伏逆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感盒的外周面上设有卡座,所述卡槽位于所述卡座上。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伏逆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臂上设有一卡板,所述卡板可左右移动的卡接在所述卡槽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伏逆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的两侧的内壁上均设有一凸起,所述卡板的两端设有与所述凸起位置相对应的凹槽。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伏逆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上设有一线缆连接孔,所述第二连接部上设有一螺栓连接孔。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伏逆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PCB电路板上设有第二接线端子,所述接线端子包括固定座和弹片,所述固定座固定在所述PCB电路板上,所述固定座与所述PCB电路板上的印刷电路电连接,所述弹片包括弯曲部和第三弹性臂,所述弯曲部的一端与所述固定座连接,所述弯曲部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弹性臂连接,所述第三弹性臂的接线端伸出所述PCB电路板。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光伏逆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上设有插脚。
CN201620434358.XU 2016-05-12 2016-05-12 一种光伏逆变器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575400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434358.XU CN205754007U (zh) 2016-05-12 2016-05-12 一种光伏逆变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434358.XU CN205754007U (zh) 2016-05-12 2016-05-12 一种光伏逆变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754007U true CN205754007U (zh) 2016-11-30

Family

ID=573665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434358.X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5754007U (zh) 2016-05-12 2016-05-12 一种光伏逆变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75400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763077A (zh) * 2016-05-12 2016-07-13 苏州欧姆尼克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光伏逆变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763077A (zh) * 2016-05-12 2016-07-13 苏州欧姆尼克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光伏逆变器
CN105763077B (zh) * 2016-05-12 2019-05-10 苏州欧姆尼克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光伏逆变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587683B (zh) 高透光的发光积木
CN205565175U (zh) 插头连接器
CN207282795U (zh) 一种多面插座
CN205754007U (zh) 一种光伏逆变器
CN205754008U (zh) 一种逆变器结构
CN105763077A (zh) 一种光伏逆变器
CN203746628U (zh) 网络变压器
CN103546018A (zh) 一种功率单元及其制造方法
CN205754006U (zh) 用于逆变器的电感盒结构
CN202307879U (zh) 一种SiP模块的结构
CN215733563U (zh) 一种可调节充电端子电压的充电器
CN205755221U (zh) 光伏逆变器电感组件散热结构
CN205752606U (zh) 用于逆变器电感盒上的接线端子结构
CN205305216U (zh) 一种折叠式的便携散热装置
CN209517607U (zh) 功率器件及电力设备
CN201197042Y (zh) 电连接器
CN205752631U (zh) 用于光伏逆变器电路板的端子结构
CN205754195U (zh) 用于光伏逆变器的电感组件连接结构
CN208904286U (zh) 一种内胆组件、多面插座及便携收纳盒
CN209516036U (zh) 一种具有短接功能的贯通式连接端子台
CN205447679U (zh) 一种大散热面的电器箱
CN105789932B (zh) 用于逆变器电感盒上的接线端子结构
CN204335149U (zh) 焊盘结构和电路板
CN201112723Y (zh) 电连接装置
CN106684784A (zh) 一种双波接线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1130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9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