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752911U - 穿戴式智能设备及其连接结构 - Google Patents

穿戴式智能设备及其连接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752911U
CN205752911U CN201620623822.XU CN201620623822U CN205752911U CN 205752911 U CN205752911 U CN 205752911U CN 201620623822 U CN201620623822 U CN 201620623822U CN 205752911 U CN205752911 U CN 20575291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dapter
intelligent equipment
wearable intelligent
attachment structure
connecting pa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623822.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Geniu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Geniu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Geniu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Geniu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623822.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75291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75291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75291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lectrotherapy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穿戴式智能设备的结构技术领域,提供了穿戴式智能设备的连接结构及穿戴式智能设备,其中,穿戴式智能设备的连接结构包括固定于设备主机体内的导电构件、固定于连接带内的导电片、可拆卸连接于设备主机体与连接带之间的连接器、固定于导电片上并与导电片导电连接的导电连接件,连接器的一端与导电构件导电连接、另一端与导电连接件导电连接,且连接器与导电连接件之间具有至少两个接触点。本实用新型通过导电连接件来间接实现连接器与连接带内导电片的导电连接,且连接器与导电连接件之间的导电连接为多触点连接,从而有效提高了连接器与连接带内导电片导电连接的长期可靠性,并实现了该连接结构的低阻抗导电连接。

Description

穿戴式智能设备及其连接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穿戴式智能设备的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穿戴式智能设备的连接结构及具有该连接结构的穿戴式智能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为了最大化地减小穿戴式智能设备的设备主机体体积,常需要将一些电器元件(如:天线、传感器等)设置于连接带上,这样,连接带与设备主机体之间的连接结构除了要实现连接带可相对设备主机体旋转的效果外,还需实现连接带上电器元件与设备主机体内部电控部件的导电连接。现有穿戴式智能设备中常用的连接结构为POGO PIN连接器,采用这种连接结构虽然可实现连接带与设备主机体之间的可旋转、可拆卸连接,但是,采用这种连接结构来实现连接带上电器元件与设备主机体内部电控部件的导电连接,在具体应用中仍存在阻抗高、导电连接可靠性差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至少一个不足之处,提供了穿戴式智能设备的连接结构及穿戴式智能设备,其穿戴式智能设备的连接结构及穿戴式智能设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穿戴式智能设备的连接结构,包括固定于设备主机体内的导电构件、固定于连接带内的导电片、可拆卸连接于所述设备主机体与所述连接带之间的连接器和还包括固定于所述导电片上并与所述导电片导电连接的导电连接件,所述连接器的一端与所述导电构件导电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导电连接件导电连接,且所述连接器与所述导电连接件之间具有至少两个接触点。
可选地,所述导电连接件具有凹腔,所述连接器的一端穿设于所述凹腔内,且所述连接器之容置于所述凹腔内的部分与所述凹腔的内壁具有至少两个所述接触点。
可选地,所述连接器之穿设于所述凹腔内的部分包括球形端部和柱形器体,所述球形端部抵顶于所述凹腔的内底壁上并形成一个所述接触点,所述凹腔的内侧壁设有至少一个凸出结构,每个所述凸出结构都抵顶接触于所述柱形器体的外侧壁上并分别形成一个所述接触点。
可选地,所述导电连接件为片状构件,所述凸出结构为所述片状构件之朝向所述凹腔内弯曲拱起形成的结构。
可选地,所述凸出结构的材料为银钯合金,所述导电连接件之除所述凸出结构外的其余部分的材料为铜。
可选地,所述连接器之远离所述导电连接件的端部与所述导电构件螺纹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穿戴式智能设备的连接结构,通过在连接器与连接带内导电片之间增设一导电连接件来间接实现连接器与连接带内导电片的导电连接,且连接器与导电连接件之间的导电连接为多触点连接,这样,在实现连接器可拆卸安装的前提下,还有效提高了连接器与连接带内导电片导电连接的长期可靠性,并实现了该连接结构的低阻抗导电。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穿戴式智能设备,其包括设备主机体、连接带和可拆卸连接于所述设备主机体与所述连接带之间的连接结构,所述设备主机体内设有电控部件,所述连接带内设有电器元件,所述电器元件通过所述连接结构导电连接于所述电控部件,所述连接结构采用上述的穿戴式智能设备的连接结构,所述导电构件与所述电控部件导电连接,所述导电片与所述电器元件导电连接。
可选地,所述电器元件为天线或者传感器。
可选地,所述连接结构设有两个,且两个所述连接结构以两所述连接器同轴、对称的方式设置。
可选地,所述穿戴式智能设备为智能手表或者智能手环或者智能眼罩。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穿戴式智能设备,由于采用了上述的穿戴式智能设备的连接结构来连接设备主机体与连接带,故,在可实现连接带与设备主机体之间可旋转、可拆卸连接效果的前提下,还提高连接带内部电器元件与设备主机体内导电构件之间导电连接的长期可靠性,同时还实现了连接带内部电器元件与设备主机体内导电构件之间的低阻抗导电连接。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穿戴式智能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连接器、导电连接件和导电片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导电连接件和导电片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导电连接件的横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的是,当一个元件被描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上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当一个元件被描述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还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中的左、右、上、下、顶、底等方位用语,仅是互为相对概念或是以产品的正常使用状态为参考的,而不应该认为是具有限制性的。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穿戴式智能设备的连接结构,包括固定于设备主机体1内的导电构件2、固定于连接带3内的导电片4、可拆卸连接于设备主机体1与连接带3之间的连接器5和固定于导电片4上并与导电片4导电连接的导电连接件6,连接器5的一端与导电构件2导电连接、另一端与导电连接件6导电连接,且连接器5与导电连接件6之间具有至少两个接触点,各接触点间隔、分散分布。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穿戴式智能设备的连接结构,通过在连接器5与连接带3内导电片4之间增设一导电连接件6来间接实现连接器5与连接带3内导电片4的导电连接,这样,通过连接器5和导电连接件6的共同连接作用,可有效实现设备主机体1内导电构件2与连接带3内导电片4的导电连接。由于连接器5与导电连接件6之间的导电连接为多触点连接,故,其还有效提高了连接器5与连接带3内导电片4导电连接的长期可靠性,并实现了连接器5与连接带3内导电片4的低阻抗(≤500mΩ)导电连接。
优选地,一并参照图1、图2和图3所示,导电连接件6具有凹腔61,连接器5的一端穿设于凹腔61内,且连接器5之容置于凹腔61内的部分与凹腔61的内壁具有至少两个接触点。凹腔61的设置,可对连接器5进行避让,并利于通过凹腔61的内壁实现导电连接件6与连接器5的多触点连接。
优选地,一并参照图1、图2和图3所示,连接器5之穿设于凹腔61内的部分包括球形端部51和柱形器体52,凹腔61具有与腔口相对设置的内底壁611和环绕设于内底壁611边缘的内侧壁612,凹腔61的内底壁611可为平面,球形端部51抵顶于凹腔61的内底壁611上并形成一个接触点,凹腔61的内侧壁612设有至少一个凸出结构62,每个凸出结构62都抵顶接触于柱形器体52的外侧壁上并分别形成一个接触点。球形端部51的设置,可使得连接器5抵顶于凹腔61的内底壁611上时,连接器5与凹腔61内底壁611之间只具有一个接触点,从而利于减小连接器5与凹腔61内底壁611之间的摩擦力和减小连接器5与导电连接件6之间导电连接的阻抗。凸出结构62的设置,主要用于实现连接器5外侧壁与导电连接件6内侧壁612之间的触点导电连接,从而在实现低阻抗导电连接的前提下,保证了连接器5与导电连接件6之间具有至少两个触点,进而保证了连接器5与导电连接件6导电连接的长期可靠性。
优选地,凸出结构62的表面呈光滑圆弧形,这样,利于减小凸出结构62与连接器5外侧壁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利于减小凸出结构62与连接器5之间的摩擦力和阻抗。
具体地,凸出结构62的数量越多,导电连接件6与连接器5的接触点会越多,但是,导电连接件6的制造成本也会相应有所增加。作为本实施例的一较佳实施方案,凸出结构62设有两个,这样,既利于保证导电连接件6与连接器5之间导电连接的可靠性,又不至于导致导电连接件6的成本过高。当然了,具体应用中,凸出结构62的数量也可为其它数值,如三个或四个或五个等。
优选地,导电连接件6为片状构件,凸出结构62为片状构件之朝向凹腔61内弯曲拱起形成的结构,凸出结构62具体为弹性较佳的弯曲弹片,其结构简单,易于制造成型,并利于保证凸出结构62与连接器5外侧壁之间的长期可靠接触。
优选地,凸出结构62的材料为银钯合金,导电连接件6之除凸出结构62外的其余部分的材料为铜。凸出结构62的材料采用银钯合金,既可保证凸出结构62的导电性能,又可利于提高凸出结构62的耐磨性能,从而利于保证凸出结构62与连接器5外侧壁接触导电的长期可靠性。导电连接件6之除凸出结构62外的其余部分的材料采用铜,既可保证导电连接件6的导电性能,又利于合理控制导电连接件6的成本。
优选地,上述银钯合金中银、钯的成分各为50%,即凸出结构62采用银、钯成分各为50%的银钯合金制成,这样,可使得凸出结构62的耐磨性能和导电性能都较好。
优选地,导电连接件6通过点焊或者激光焊接方式固定于导电片4上,这样,使得导电连接件6的安装固定操作比较简便,且导电连接件6的安装稳固可靠性比较高。
优选地,导电片4采用铜制成,其导电性能佳,且机械性能较好。当然了,具体应用中,导电片4也可采用其它导电材料制成,如铝或者银等导电金属材料及其合金。
优选地,一并参照图1和图2所示,连接器5之远离导电连接件6的端部与导电构件2螺纹连接。导电构件2上贯穿设有螺纹孔,连接器5之用于与导电构件2连接的部分的外侧壁设有与螺纹孔螺纹配合的外螺纹53。具体安装时,可将连接器5从导电构件2的螺纹孔内穿设安装于设备主机体1和连接带3内,并通过连接器5外侧壁上的外螺纹53与螺纹孔内壁上内螺纹的啮合实现连接器5的锁紧固定,同时还可实现连接器5与导电构件2的接触导电连接。
优选地,一并参照图1和图2所示,连接器5还具有卡于导电构件2螺纹孔外的的卡位端部54。具体安装时,可通过扳手等工具进行夹持卡位端部54来转动安装连接器5。
优选地,参照图1所示,于卡位端部54与导电构件2之间还设有密封圈7,这样,利于提高穿戴式智能设备的防水、防尘密封效果,从而利于提高穿戴式智能设备的性能稳定可靠性。
优选地,导电构件2为导电性能较佳的五金件,其材料成本低、易于加工制造。
优选地,于连接带3与连接器5之间还设有滚动轴承(图未示),这样利于保证连接带3旋转的顺畅性。
优选地,连接器5为POGO PIN连接器,POGO PIN连接器具体为一种由针轴、弹簧、针管三个基本部件通过精密仪器铆压预压之后形成的弹簧式探针,其内部有一个精密的弹簧结构。POGO PIN连接器是一种很精细的探针,其应用于穿戴式智能设备中可以减小连接器5的重量和体积,可以让连接器5更加精细美观。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穿戴式智能设备的连接结构,通过增设导电连接件6,并使导电连接件6与连接器5之间形成多触点导电连接效果,从而实现了连接带3的可拆解、可旋转、低阻抗连接需求。
进一步地,参照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穿戴式智能设备,包括设备主机体1、连接带3和可拆卸连接于设备主机体1与连接带3之间的连接结构,设备主机体1内设有电控部件(图未示),连接带3内设有电器元件(图未示),电器元件通过连接结构导电连接于电控部件,连接结构采用上述的穿戴式智能设备的连接结构,导电构件2与电控部件导电连接,导电片4与电器元件导电连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穿戴式智能设备,由于采用了上述的穿戴式智能设备的连接结构来连接设备主机体1与连接带3,故,在可实现连接带3与设备主机体1之间可旋转、可拆卸连接效果的前提下,还提高连接带3内部电器元件与设备主机体1内导电构件2之间导电连接的可靠性,同时还降低了连接带3内部电器元件与设备主机体1内导电构件2之间导电连接的阻抗。
优选地,电器元件为天线或者传感器,天线主要用于实现电磁波的收发功能,传感器主要用于实现检测功能。当然了,具体应用中,电器元件也可为其它用于实现其它功能的电器部件,具体可根据穿戴式智能设备的设计功能进行匹配设计。
优选地,连接结构设有两个,且两个连接结构以两连接器5同轴、对称的方式设置,即两连接器5的中心轴在同一直线上,且两连接器5呈左、右对称设置。这样,连接带3与设备主机体1之间可形成两个电路回路,其在保证穿戴式智能设备具有较多功能的前提下,还提高了穿戴式智能设备的结构紧凑性,并利于减小穿戴式智能设备的体积。当然了,具体应用中,连接结构的设置数量不限于此,如连接结构也可只设有一个。
优选地,穿戴式智能设备为智能手表或者智能手环或者智能眼罩,这样,利于提高智能手表、智能手环、智能眼镜等穿戴式智能设备的综合性能。当然了,具体应用中,穿戴式智能设备也可为其它产品。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或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穿戴式智能设备的连接结构,包括固定于设备主机体内的导电构件、固定于连接带内的导电片和可拆卸连接于所述设备主机体与所述连接带之间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于所述导电片上并与所述导电片导电连接的导电连接件,所述连接器的一端与所述导电构件导电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导电连接件导电连接,且所述连接器与所述导电连接件之间具有至少两个接触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戴式智能设备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连接件具有凹腔,所述连接器的一端穿设于所述凹腔内,且所述连接器之容置于所述凹腔内的部分与所述凹腔的内壁具有至少两个所述接触点。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穿戴式智能设备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之穿设于所述凹腔内的部分包括球形端部和柱形器体,所述球形端部抵顶于所述凹腔的内底壁上并形成一个所述接触点,所述凹腔的内侧壁设有至少一个凸出结构,每个所述凸出结构都抵顶接触于所述柱形器体的外侧壁上并分别形成一个所述接触点。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穿戴式智能设备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连接件为片状构件,所述凸出结构为所述片状构件之朝向所述凹腔内弯曲拱起形成的结构。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穿戴式智能设备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出结构的材料为银钯合金,所述导电连接件之除所述凸出结构外的其余部分的材料为铜。
6.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穿戴式智能设备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之远离所述导电连接件的端部与所述导电构件螺纹连接。
7.穿戴式智能设备,包括设备主机体、连接带和可拆卸连接于所述设备主机体与所述连接带之间的连接结构,所述设备主机体内设有电控部件,所述连接带内设有电器元件,所述电器元件通过所述连接结构导电连接于所述电控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结构采用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穿戴式智能设备的连接结构,所述导电构件与所述电控部件导电连接,所述导电片与所述电器元件导电连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穿戴式智能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器元件为天线或者传感器。
9.如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穿戴式智能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结构设有两个,且两个所述连接结构以两所述连接器同轴、对称的方式设置。
10.如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穿戴式智能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穿戴式智能设备为智能手表或者智能手环或者智能眼罩。
CN201620623822.XU 2016-06-21 2016-06-21 穿戴式智能设备及其连接结构 Active CN20575291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623822.XU CN205752911U (zh) 2016-06-21 2016-06-21 穿戴式智能设备及其连接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623822.XU CN205752911U (zh) 2016-06-21 2016-06-21 穿戴式智能设备及其连接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752911U true CN205752911U (zh) 2016-11-30

Family

ID=573850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623822.XU Active CN205752911U (zh) 2016-06-21 2016-06-21 穿戴式智能设备及其连接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752911U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785342A (zh) * 2017-01-16 2017-05-31 广东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 连接结构及具有该连接结构的穿戴设备
CN106773597A (zh) * 2017-01-16 2017-05-31 广东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 穿戴设备
CN106803620A (zh) * 2017-01-16 2017-06-06 广东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连接器及包括该连接器的穿戴设备
CN106848795A (zh) * 2017-02-09 2017-06-13 广东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穿戴设备的导电装置
CN107046188A (zh) * 2017-02-09 2017-08-15 广东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穿戴设备的导电装置
CN109257466A (zh) * 2018-10-18 2019-01-22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及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785342A (zh) * 2017-01-16 2017-05-31 广东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 连接结构及具有该连接结构的穿戴设备
CN106773597A (zh) * 2017-01-16 2017-05-31 广东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 穿戴设备
CN106803620A (zh) * 2017-01-16 2017-06-06 广东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连接器及包括该连接器的穿戴设备
CN106785342B (zh) * 2017-01-16 2019-11-26 广东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 连接结构及具有该连接结构的穿戴设备
CN106848795A (zh) * 2017-02-09 2017-06-13 广东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穿戴设备的导电装置
CN107046188A (zh) * 2017-02-09 2017-08-15 广东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穿戴设备的导电装置
CN107046188B (zh) * 2017-02-09 2019-03-08 广东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穿戴设备的导电装置
CN106848795B (zh) * 2017-02-09 2019-07-09 广东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穿戴设备的导电装置
CN109257466A (zh) * 2018-10-18 2019-01-22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及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752911U (zh) 穿戴式智能设备及其连接结构
CN205334075U (zh) 智能手表
CN105495882B (zh) 穿戴设备
CN208889918U (zh) 电连接结构及可穿戴设备
US9755304B2 (en) Grounding structure and rotary wireless network card
CN205358497U (zh) 穿戴设备
WO2021227975A1 (zh) 智能眼镜、眼镜盒及眼镜组件
CN205195768U (zh) 电子设备
CN106785342B (zh) 连接结构及具有该连接结构的穿戴设备
CN106848795B (zh) 一种可穿戴设备的导电装置
CN207319027U (zh) 一种智能温湿度检测控制器
CN207425747U (zh) 一种带rfid无源温度传感器的触臂
CN110411494B (zh) 一种无线传感器
CN206687285U (zh) 穿戴设备及其带体结构
CN111119907B (zh) 温度监测装置和掘进设备
CN206505276U (zh) 电话手表
CN205647633U (zh) 一种移动终端接地结构和移动终端
US20170201819A1 (en) Wearable electronic device
CN107046188B (zh) 一种智能穿戴设备的导电装置
CN209164442U (zh) 一种用于摩擦片磨损的报警装置
CN208185898U (zh) 一种石油管道监控装置
CN207689962U (zh) 一种防腐蚀显示屏
CN206710473U (zh) 一种汽车电路检测多用连接器
CN106549236B (zh) 一种耐腐蚀且低阻抗的弹簧探针
CN207250713U (zh) 一种移动终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