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752733U - 一种双层pcb板的高速高密度线缆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层pcb板的高速高密度线缆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752733U
CN205752733U CN201620745934.2U CN201620745934U CN205752733U CN 205752733 U CN205752733 U CN 205752733U CN 201620745934 U CN201620745934 U CN 201620745934U CN 205752733 U CN205752733 U CN 20575273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cb board
procapsid
back casing
double
cab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745934.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文初
陈伟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mphenol Assembletech Xiam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mphenol Assembletech Xiam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mphenol Assembletech Xiam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Amphenol Assembletech Xiam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745934.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75273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75273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752733U/zh
Priority to US15/386,712 priority patent/US20180019554A1/en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一种双层PCB板的高速高密度线缆连接器,包括:两个PCB板、组合式连接器主体和连接线缆,所述的PCB板与连接线缆焊接连接,两个PCB板上下平行叠加置于组合式连接器主体中,所述的组合式连接器主体包括前壳体和后壳体,前壳体和后壳体组合装配后前壳体内表面和后壳体外表面之间形成一定厚度的组合间隙,组合间隙内填充有增强前壳体和后壳体连接强度的塑胶内膜。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通过PCB板的叠加方式,实现在占用面积一样的情况下,传输密度增加一倍,传输带宽增加一倍;组合装配的连接器主体解决了注塑工艺无法实现该产品外形结构的难度;通过紧固件固定线缆连接器,增强了电气连接的可靠性。

Description

一种双层PCB板的高速高密度线缆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线缆连接器,尤其是指一种双层PCB板的高速高密度线缆连接器。
背景技术
目前用于服务器、交换器、存储设备及工作站使用的24Gbit/s SAS传输线和连接器,如图1所示,为单层PCB板结构,只能传输8X 24Gbit/s的传输带宽,传输密度也不够高,外部采用金属弹片进行位置固定,但是金属弹片电气连接稳定性不好,存在脱开的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提高数据传输密度和传输带宽,改进固定连接方式的双层PCB板的高速高密度线缆连接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双层PCB板的高速高密度线缆连接器,包括:两个PCB板、组合式连接器主体和连接线缆,所述的PCB板与连接线缆焊接连接,两个PCB板上下平行叠加置于组合式连接器主体中,所述的组合式连接器主体包括前壳体和后壳体,前壳体和后壳体组合装配后前壳体内表面和后壳体外表面之间形成一定厚度的组合间隙,组合间隙内填充有增强前壳体和后壳体连接强度的塑胶内膜。
进一步的,所述的前壳体和后壳体的外表面上向外延伸的位置设有安装凸台,所述的安装凸台上设有用于安装线缆连接器的安装孔位,铆压螺丝装入安装孔位固定线缆连接器并与面板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前壳体包括第一上表面、第一下表面、第一左侧面和第一右侧面,所述的后壳体包括第二上表面、第二下表面和第二左侧面,所述的前壳体的第一右侧面内表面设有第一固定筋,后壳体的第二上表面和第二下表面的右端沿着与第二左侧面平行的方向设有第二固定筋,所述的第一固定筋和第二固定筋相互配合,防止第二上表面和第二下表面组装后变形。
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一左侧面和第一右侧面的内表面均设有上下排列用于定位PCB板的滑槽,并且所述的滑槽沿着与第一上表面平行的方向向外延伸至前壳体外部。
进一步的,前壳体的第一上表面和第一下表面的外表面设有卡槽,后壳体的第二上表面和第二下表面的外表面对应位置设有卡扣,所述的卡槽和卡扣配合固定前壳体和后壳体的组装关系。
进一步的,所述的前壳体的外表面上设有用于组装导向的导向孔。
进一步的,所述的PCB板上设有金手指,所述的金手指的数量为74个,金手指之间的间距在0.6mm。
一种双层PCB板的高速高密度线缆连接器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连接线缆焊接在PCB板上;
步骤2:步骤1焊接完成的PCB板通过滑槽装入前壳体中;
步骤3:将后壳体与前壳体装配,后壳体内的第二固定筋与前壳体内的第一固定筋相互配合,后壳体外表面的卡扣卡入前壳体外表面的卡槽内,卡接固定;
步骤4:在后壳体和前壳体组装后的组合间隙中通过低压注塑对组合间隙进行填充,形成塑胶内膜,完成组装;
步骤5:将铆压螺丝铆压在前壳体和后壳体的安装凸台上。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通过PCB板的叠加方式,实现在占用面积一样的情况下,传输密度增加一倍,传输带宽增加一倍;组合装配的连接器主体解决了注塑工艺无法实现该产品外形结构的难度;通过紧固件固定线缆连接器,增强了电气连接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爆炸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组装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前壳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前壳体和后壳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线缆连接器与板端连接器组装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2、3所示,一种双层PCB板的高速高密度线缆连接器,包括:两个PCB板10、组合式连接器主体20和连接线缆30,两个PCB板10上下平行叠加置于组合式连接器主体20中,所述的组合式连接器主体20包括前壳体21和后壳体22,前壳体21和后壳体22组合装配后前壳体21内表面和后壳体22外表面之间形成一定厚度的组合间隙,组合间隙内填充有增强前壳体21和后壳体22连接强度的塑胶内膜23。前壳体21和后壳体22的外表面上向外延伸的位置设有安装凸台40,安装凸台40上设有用于安装线缆连接器的安装孔位41,铆压螺丝装入安装孔位41固定线缆连接器并与面板连接,提高了电气连接的可靠性。PCB板10与连接线缆30焊接连接,PCB板10上设有金手指,优选的单片PCB板上金手指的数量为74个,金手指之间的间距在0.6mm,上下叠加的PCB板10可以传输高速16X 24Gbit/s的SAS信号,同时在电气性能机械性能匹配、占用面积一样的情况下,数据传输密度提高了一倍。
如图4所示,前壳体21包括第一上表面211、第一下表面212、第一左侧面213和第一右侧面214,安装凸台40设置在第二右侧面214向上的延伸方向,前壳体21的第一右侧面214内表面设有第一固定筋216和上下排列用于定位PCB板10的滑槽215,滑槽215沿着与第一上表面211平行的方向向外延伸至前壳体21外部,第一上表面和第一下表面的外表面设有连接固定后壳体22用的卡槽217。
如图5所示,后壳体22包括第二上表面221、第二下表面222和第二左侧面223,后壳体22的右边为一开口,方便在PCB板10和连接线缆30焊接后安装进组合式连接器主体20中,方便前壳体21和后壳体22的组装,后壳体22的第二上表面221和第二下表面222的右端沿着与第二左侧面223平行的方向设有第二固定筋224,第二固定筋224与第一固定筋216相互配合,防止开口下陷,即防止第二上表面221和第二下表面222组装后变形,提高了组合式连接器主体的强度。第二上表面221和第二下表面222的外表面对应卡槽217的位置设有卡扣225,所述的卡槽217和卡扣225配合固定前壳体21和后壳体22的组装关系,安装凸台40设置在第二左侧面223上并与第二上表面221平行,前壳体21和后壳体22采用组装装配,解决了注塑成型工艺无法实现双层PCB板结构的难题,同时也便于加工制造。
如图6所示,前壳体21的外表面上设有用于组装导向的导向孔218,使用时,线缆连接器配合板端连接器60,板端连接器对应导向孔218的位置设有导向柱61,导向柱61和导向孔218的配合方便产品的拔插,同时也起到初步固定的作用。
上述实施例的双层PCB板的高速高密度线缆连接器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连接线缆焊接在PCB板上;
步骤2:步骤1焊接完成的PCB板通过滑槽装入前壳体中;
步骤3:将后壳体与前壳体装配,后壳体内的第二固定筋与前壳体内的第一固定筋相互配合,后壳体外表面的卡扣卡入前壳体外表面的卡槽内,卡接固定;
步骤4:在后壳体和前壳体组装后的组合间隙中通过低压注塑对组合间隙进行填充,形成塑胶内膜,完成组装。
步骤5:将铆压螺丝铆压在前壳体和后壳体的安装凸台上。
线缆连接器与板端连接器装配时,导向孔和导向柱初步定位,在通过铆压螺丝固定于所用位置,得到稳定可靠的固定。
上述实施例,虽然是通过SlimSAS线缆连接器组件为例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也同样适用于HD MiniSAS等其他线缆连接器上。
尽管结合优选实施方案具体展示和介绍了本实用新型,但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变化,均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7)

1.一种双层PCB板的高速高密度线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PCB板、组合式连接器主体和连接线缆,所述的PCB板与连接线缆焊接连接,两个PCB板上下平行叠加置于组合式连接器主体中,所述的组合式连接器主体包括前壳体和后壳体,前壳体和后壳体组合装配后前壳体内表面和后壳体外表面之间形成一定厚度的组合间隙,组合间隙内填充有增强前壳体和后壳体连接强度的塑胶内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层PCB板的高速高密度线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壳体和后壳体的外表面上向外延伸的位置设有安装凸台,所述的安装凸台上设有用于安装线缆连接器的安装孔位,铆压螺丝装入安装孔位固定线缆连接器并与面板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双层PCB板的高速高密度线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壳体包括第一上表面、第一下表面、第一左侧面和第一右侧面,所述的后壳体包括第二上表面、第二下表面和第二左侧面,所述的前壳体的第一右侧面内表面设有第一固定筋,后壳体的第二上表面和第二下表面的右端沿着与第二左侧面平行的方向设有第二固定筋,所述的第一固定筋和第二固定筋相互配合,防止第二上表面和第二下表面组装后变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双层PCB板的高速高密度线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左侧面和第一右侧面的内表面均设有上下排列用于定位PCB板的滑槽,并且所述的滑槽沿着与第一上表面平行的方向向外延伸至前壳体外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双层PCB板的高速高密度线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前壳体的第一上表面和第一下表面的外表面设有卡槽,后壳体的第二上表面和第二下表面的外表面对应位置设有卡扣,所述的卡槽和卡扣配合固定前壳体和后壳体的组装关系。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双层PCB板的高速高密度线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壳体的外表面上设有用于组装导向的导向孔。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双层PCB板的高速高密度线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PCB板上设有金手指,所述的金手指的数量为74个,金手指之间的间距在0.6mm。
CN201620745934.2U 2016-07-15 2016-07-15 一种双层pcb板的高速高密度线缆连接器 Active CN20575273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745934.2U CN205752733U (zh) 2016-07-15 2016-07-15 一种双层pcb板的高速高密度线缆连接器
US15/386,712 US20180019554A1 (en) 2016-07-15 2016-12-21 High density cable connector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745934.2U CN205752733U (zh) 2016-07-15 2016-07-15 一种双层pcb板的高速高密度线缆连接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752733U true CN205752733U (zh) 2016-11-30

Family

ID=573754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745934.2U Active CN205752733U (zh) 2016-07-15 2016-07-15 一种双层pcb板的高速高密度线缆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75273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025673A (zh) * 2016-07-15 2016-10-12 安费诺电子装配(厦门)有限公司 一种双层pcb板的高速高密度线缆连接器及其生产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025673A (zh) * 2016-07-15 2016-10-12 安费诺电子装配(厦门)有限公司 一种双层pcb板的高速高密度线缆连接器及其生产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515098U (zh) 电连接装置
CN204835012U (zh) 线缆连接器组件
CN105337082B (zh) 连接器组件及其制造方法
CN106025673A (zh) 一种双层pcb板的高速高密度线缆连接器及其生产方法
CN206727323U (zh) 电连接器组件
WO2015196913A1 (zh) 一种线缆连接器组件、板端连接器组件及其电连接器组合
CN102290660A (zh) 一种连接器及包括该连接器的电子设备
US9485880B2 (en) Electric device for electric vehicle
CN205752733U (zh) 一种双层pcb板的高速高密度线缆连接器
CN201829713U (zh) 线缆连接器组件
CN201323359Y (zh) 电子转接器
CN106257796A (zh) 耐用性改善的无线充电器
CN103247875B (zh) 端子台数据传输总线结构及使用该数据传输总线结构的端子台
CN204652780U (zh) 一种pcb板
CN205039363U (zh) 一种连接器固定板
CN101150228A (zh) 连接器及其接脚
CN208461056U (zh) 无线缆连接结构以及具有该结构的车载充电机
CN209167532U (zh) 一体式车用超声波传感器
CN206506809U (zh) 一种多电路板的固定结构
CN102509937B (zh) 双层插座连接器
CN206283286U (zh) 一种用于充电器的一体式变压器焊装模块
CN203027595U (zh) 印刷电路板的接地装置及电子装置
CN103338283A (zh) 一种手机摄像头芯片装配结构
CN111612940B (zh) 一种基于叠层设计的小型数据记录设备及装配方法
CN202334062U (zh) 电机定子线路板与导线连接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