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752446U - 一种智能化新能源车动力电池温控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智能化新能源车动力电池温控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752446U
CN205752446U CN201620555560.8U CN201620555560U CN205752446U CN 205752446 U CN205752446 U CN 205752446U CN 201620555560 U CN201620555560 U CN 201620555560U CN 205752446 U CN205752446 U CN 20575244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mperature
new forms
electrokinetic cell
energy car
compress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555560.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晓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ephyr Intelligent System Shangha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ephyr Intelligent System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ephyr Intelligent System Shanghai Co Ltd filed Critical Zephyr Intelligent System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555560.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75244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75244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75244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Secondary Cel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智能化新能源车动力电池温控结构,包括制冷回路和电池温控回路,制冷回路包括通过管路依次连接的压缩机、冷凝器、节流阀和蒸发器,蒸发器回接压缩机,管路中循环流动有冷媒,电池温控回路包括循环管,循环管上接有水泵,循环管内循环流动有液态导热介质,循环管部分与冷凝器接触并与冷凝器热交换,部分缠绕在新能源车动力电池上并与新能源车动力电池热交换,智能控制装置包括中控器和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感应新能源车动力电池温度并将温度信息传递至中控器,中控器和压缩机、水泵连接并根据温度信息控制压缩机和水泵的开关。本实用新型具有冷却效果好、既能对新能源车动力电池冷却也能对新能源车动力电池加热、智能化高的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智能化新能源车动力电池温控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温控装置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化新能源车动力电池温控结构。
背景技术
新能源车动力电池是汽车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具有清洁、高效和环保的特色,但是新能源车动力电池在充电和放电操作循环期间产生热量。新能源车动力电池单元的过热会影响到新能源车动力电池的正常工作。因此冷却系统通常与新能源车动力电池组合使用。现有技术采用的冷却方式多为风冷,以冷风吹新能源车动力电池实现对新能源车动力电池的降温,但是这种降温方式具有一个显著的问题,就是冷风只能吹到新能源车动力电池的一个面,无法吹到其余各面,导致冷却效果不佳。此外,在中国靠北的地区,冬天天气寒冷,过低的温度导致新能源车动力电池无法工作,从而使车辆无法正常启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冷却效果好、既能对新能源车动力电池冷却也能对新能源车动力电池加热、智能化程度高的新能源车动力电池温控结构。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智能化新能源车动力电池温控结构,其中:包括制冷回路和电池温控回路,制冷回路包括通过管路依次连接的压缩机、冷凝器、节流阀和蒸发器,蒸发器回接压缩机,管路中循环流动有冷媒,压缩机将冷媒压缩为高温高压气体,冷凝器与外界冷源热交换将高温高压气体降温成低温高压液体,节流阀将低温高压液体降压,冷凝器使低温冷媒与外界热交换,电池温控回路包括循环管,循环管上接有水泵,循环管内循环流动有液态导热介质,循环管部分与冷凝器接触并与冷凝器热交换,部分缠绕在新能源车动力电池上并与新能源车动力电池热交换,智能化新能源车动力电池温控结构还包括智能控制装置,智能控制装置包括中控器和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新能源车动力电池处,温度传感器感应新能源车动力电池温度并将温度信息传递至中控器,中控器和压缩机、水泵连接并根据温度信息控制压缩机和水泵的开关。
为优化上述技术方案,采取的具体措施还包括:
上述的电池温控回路上连接有电加热器,电加热器能对循环管内的液态导热介质加热,电加热器与中控器连接,中控器根据温度信息控制电加热器的开关。
上述的压缩机和电加热器的电源回路上均设置有可调变压器,中控器与可调变压器连接,中控器通过控制可调变压器的输出电压调节压缩机和电加热器的输出功率。
上述的蒸发器上设置有固定槽,循环管缠绕在蒸发器上且循环管的管身插入固定槽中固定,固定槽用于增加循环管与蒸发器的接触面积。
上述的循环管内流动的液态导热介质为水或油。
上述的压缩机的电源回路上连接有逆变器,逆变器用于将市电电压转换为压缩机额定电压。
上述的中控器为单片机或PLC。
制冷回路中使用的冷媒可以是氟利昂也可以是其他的常用制冷剂。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智能化新能源车动力电池温控结构,将空调的制冷方式与汽车新能源车动力电池冷却结合在一起,采用液冷的方式对汽车新能源车动力电池降温,循环管缠绕在新能源车动力电池上能对新能源车动力电池多方向、大面积降温,有效解决了风冷式降温覆盖面小、降温强度低的问题,本实用新型还通过智能化手段自动调控新能源车动力电池温度,采用的手段是在新能源车动力电池附近放置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将温度传递至中控器,中控器来控制压缩机的启动时机。通过自动控制可以减少人为操作不当,降低事故率。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还增加了加热功能,通过电加热器对循环管内冷却液增温,循环管再对新能源车动力电池加热。电加热器的启动也受中控器控制。增加了加热功能的智能化新能源车动力电池温控结构尤其适合在低气温地区使用,当天气过冷时,中控器控制电加热器启动,电加热器可迅速升高新能源车动力电池温度,保证汽车能短时间内启动。中控器控制压缩机和电加热器以及水泵开关的方式是在压缩机电加热器以及水泵的电路上增设调控开关,中控器能控制调控开关的开闭。为了增加冷却效率,循环管缠绕在蒸发器上且循环管的管身插入固定槽中固定,固定槽不仅固定循环管,还能增加循环管与蒸发器的接触面积,一举两得。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蒸发器的示意图;
图3是循环管固定在固定槽中的示意图。
其中的附图标记为:制冷回路1、压缩机11、冷凝器12、节流阀13、蒸发器14、固定槽15、电池温控回路2、循环管21、水泵22、电加热器23、新能源车动力电池3、逆变器4、智能控制装置5、中控器51、温度传感器5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出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智能化新能源车动力电池温控结构,其中:包括制冷回路1和电池温控回路2,制冷回路1包括通过管路依次连接的压缩机11、冷凝器12、节流阀13和蒸发器14,蒸发器14回接压缩机11,管路中循环流动有冷媒,压缩机11将冷媒压缩为高温高压气体,冷凝器12与外界冷源热交换将高温高压气体降温成低温高压液体,节流阀13将低温高压液体降压,冷凝器12使低温冷媒与外界热交换,电池温控回路2包括循环管21,循环管21上接有水泵22,循环管21内循环流动有液态导热介质,循环管21部分与冷凝器12接触并与冷凝器12热交换,部分缠绕在新能源车动力电池3上并与新能源车动力电池3热交换,智能化新能源车动力电池温控结构还包括智能控制装置5,智能控制装置5包括中控器51和温度传感器52,温度传感器52设置在新能源车动力电池3处,温度传感器52感应新能源车动力电池3温度并将温度信息传递至中控器51,中控器51和压缩机11、水泵22连接并根据温度信息控制压缩机11和水泵22的开关。
实施例中,电池温控回路2上连接有电加热器23,电加热器23能对循环管21内的液态导热介质加热,电加热器23与中控器51连接,中控器51根据温度信息控制电加热器23的开关。
实施例中,压缩机11和电加热器23的电源回路上均设置有可调变压器,中控器51与可调变压器连接,中控器51通过控制可调变压器的输出电压调节压缩机11和电加热器23的输出功率。
实施例中,蒸发器14上设置有固定槽15,循环管21缠绕在蒸发器14上且循环管21的管身插入固定槽15中固定,固定槽15用于增加循环管21与蒸发器14的接触面积。
实施例中,循环管21内流动的液态导热介质为水或油。
实施例中,压缩机11的电源回路上连接有逆变器4,逆变器4用于将市电电压转换为压缩机11额定电压。
实施例中,中控器51为单片机或PLC。
新能源车动力电池3包括但不限于太阳能蓄电池。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智能化新能源车动力电池温控结构使用方式如下:当气温较高或者车辆行驶中新能源车动力电池温度升高,温度传感器52将温度信息传递至中控器51,当温度达到预设阈值时,中控器51控制压缩机11和水泵22工作,冷媒在制冷回路1中循环,压缩机11将冷媒压缩为高温高压气体,冷凝器12与外界冷源热交换将高温高压气体降温成低温高压液体,节流阀13将低温高压液体降压,冷凝器12与循环管21热交换,循环管21内冷却液降温,然后循环管21内冷却液循环到新能源车动力电池3处吸走新能源车动力电池3热量。当气温很低时,车辆难以启动,中控器51控制电加热器23运作,电加热器23加热循环管21内冷却液,冷却液循环到新能源车动力电池3处为新能源车动力电池3加热。中控器51根据需要调节压缩机11和电加热器23的功率,方式是调节可调变压器输出端匝数,当减少输出端匝数时,压缩机11和电加热器23功率降低,当增加输出端匝数时,压缩机11和电加热器23功率提升。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7)

1.一种智能化新能源车动力电池温控结构,其特征是:包括制冷回路(1)和电池温控回路(2),所述的制冷回路(1)包括通过管路依次连接的压缩机(11)、冷凝器(12)、节流阀(13)和蒸发器(14),所述的蒸发器(14)回接压缩机(11),所述的管路中循环流动有冷媒,所述的压缩机(11)将冷媒压缩为高温高压气体,冷凝器(12)与外界冷源热交换将高温高压气体降温成低温高压液体,节流阀(13)将低温高压液体降压,所述的冷凝器(12)使低温冷媒与外界热交换,所述的电池温控回路(2)包括循环管(21),所述的循环管(21)上接有水泵(22),所述的循环管(21)内循环流动有液态导热介质,所述的循环管(21)部分与冷凝器(12)接触并与冷凝器(12)热交换,部分缠绕在新能源车动力电池(3)上并与新能源车动力电池(3)热交换,智能化新能源车动力电池温控结构还包括智能控制装置(5),所述的智能控制装置(5)包括中控器(51)和温度传感器(52),所述的温度传感器(52)设置在新能源车动力电池(3)处,所述的温度传感器(52)感应新能源车动力电池(3)温度并将温度信息传递至中控器(51),所述的中控器(51)和压缩机(11)、水泵(22)连接并根据温度信息控制压缩机(11)和水泵(22)的开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化新能源车动力电池温控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电池温控回路(2)上连接有电加热器(23),所述的电加热器(23)能对循环管(21)内的液态导热介质加热,所述的电加热器(23)与中控器(51)连接,所述的中控器(51)根据温度信息控制电加热器(23)的开关。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能化新能源车动力电池温控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压缩机(11)和电加热器(23)的电源回路上均设置有可调变压器,所述的中控器(51)与可调变压器连接,所述的中控器(51)通过控制可调变压器的输出电压调节压缩机(11)和电加热器(23)的输出功率。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智能化新能源车动力电池温控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蒸发器(14)上设置有固定槽(15),所述的循环管(21)缠绕在蒸发器(14)上且循环管(21)的管身插入固定槽(15)中固定,所述的固定槽(15)用于增加循环管(21)与蒸发器(14)的接触面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智能化新能源车动力电池温控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循环管(21)内流动的液态导热介质为水或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智能化新能源车动力电池温控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压缩机(11)的电源回路上连接有逆变器(4),所述的逆变器(4)用于将市电电压转换为压缩机(11)额定电压。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智能化新能源车动力电池温控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中控器(51)为单片机或PLC。
CN201620555560.8U 2016-06-08 2016-06-08 一种智能化新能源车动力电池温控结构 Active CN20575244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555560.8U CN205752446U (zh) 2016-06-08 2016-06-08 一种智能化新能源车动力电池温控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555560.8U CN205752446U (zh) 2016-06-08 2016-06-08 一种智能化新能源车动力电池温控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752446U true CN205752446U (zh) 2016-11-30

Family

ID=573608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555560.8U Active CN205752446U (zh) 2016-06-08 2016-06-08 一种智能化新能源车动力电池温控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75244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115274A1 (zh) * 2021-12-20 2023-06-29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热管理系统、热管理方法及用电设备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115274A1 (zh) * 2021-12-20 2023-06-29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热管理系统、热管理方法及用电设备
EP4224091A4 (en) * 2021-12-20 2023-12-27 Contemporary Amperex Technology Co., Limited THERMAL MANAGEMENT SYSTEM, THERMAL MANAGEMENT METHOD AND ELECTRICAL DEVIC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914422B (zh) 一种新能源车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
CN108281735B (zh) 一种电动汽车电池保温系统及其方法
CN207883875U (zh) 一种浸没式电池包热管理装置
CN106025428A (zh) 一种电动汽车电池热管理系统的循环装置及控制方法
CN205376688U (zh) 一种电动汽车用电池组控温装置
CN109114804A (zh) 太阳能光伏-市电联合驱动的光伏光热一体化双源热泵热水系统及其运行方法
CN206340627U (zh) 一种具有风、液冷变换的车载动力电池冷却系统
CN206310793U (zh) 节能型冷热一体恒温机
CN206532827U (zh) 一种燃料电池汽车整车温度管理系统
CN102937335A (zh) 一种多功能空气源热泵开水器
CN105222396A (zh) 太阳能空气源水源联合制热系统
CN205194806U (zh) 一种电池温度控制装置
CN205790291U (zh) 新能源车动力电池温控装置
CN205752446U (zh) 一种智能化新能源车动力电池温控结构
CN208515373U (zh) 一种混合动力汽车热管理系统
CN110385963B (zh) 一种电动汽车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7860132A (zh) 一种相变蓄热式太阳能即热热泵系统
CN207967250U (zh) 一种动力电池包的热交换结构
CN206649975U (zh) 一种地埋式变压器水循环冷却装置
KR101203033B1 (ko) 태양열 온수시스템
CN205209288U (zh) 一种新型换热器
CN212320142U (zh) 一种地源热泵热平衡和热回收系统
CN102914082B (zh) 夏季用空调与太阳能热水器一体化装置
CN203052990U (zh) 多功能节能型开水器
CN209675449U (zh) 一种电动汽车电池热管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