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724697U - 一种电缆水下大深度集中贯穿承压船体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缆水下大深度集中贯穿承压船体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724697U
CN205724697U CN201620367633.0U CN201620367633U CN205724697U CN 205724697 U CN205724697 U CN 205724697U CN 201620367633 U CN201620367633 U CN 201620367633U CN 205724697 U CN205724697 U CN 20572469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essure
bearing
run
cabin component
communication cab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367633.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邓启发
邓颖
陈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chang Shipbuilding Industry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chang Shipbuilding Industry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chang Shipbuilding Industry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chang Shipbuilding Industr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367633.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72469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72469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724697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able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一种电缆水下大深度集中贯穿承压船体装置,属于水下设施技术领域。所述电缆水下大深度集中贯穿承压船体装置包括第一通舱件、第一贯穿组合体、第二通舱件及第二贯穿组合体。本实用新型电缆水下大深度集中贯穿承压船体装置可以进行批量普通船用电缆在水下大深度两个或者多个独立承压体之间的敷设和可靠密封进舱连接,避免了承压体上开设大量的孔,相对增加了设施的强度,也降低了现场施工的劳动强度。

Description

一种电缆水下大深度集中贯穿承压船体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下设施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缆水下大深度集中贯穿承压船体装置。
背景技术
一般水下产品内部设备都比较多,可用空间相对都比较紧张,内部设备又必须与舷外设备或者其他独立承压体内的设备进行电气连接,诸多电缆敷设,特别是普通船用电缆的敷设都相当困难,而承压体上过多开孔贯穿电缆不但影响设备布置,还影响到承压体强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缆水下大深度集中贯穿承压船体装置,解决了或部分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承压体上过多开孔贯穿电缆影响设备布置,还影响到承压体强度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缆水下大深度集中贯穿承压船体装置,连接船体上的第一承压体及第二承压体;所述贯穿承压船体装置包括:第一通舱件,固定于所述第一承压体的承压壁上;第一贯穿组合体,与所述第一通舱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贯穿组合体设置在所述第一承压体内;第二通舱件,固定于所述第二承压体连接的承压壁上;第二贯穿组合体,与所述第二通舱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贯穿组合体设置在所述第二承压体内;其中,所述电缆由所述第一承压体引入所述第一贯穿组合体,通过所述第一通舱件进入所述第二通舱件,由第二通舱件引入所述第二贯穿组合体进入所述第二承压体。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贯穿组合体包括承压筒体;贯穿部件,设置在所述承压筒体外壁;连通筒体,与所述承压筒体连接,所述连通筒体的通径与所述第一通舱件的通径保持一致;贯穿组合体固定法兰,所述连通筒体通过所述贯穿组合体固定法兰与所述第一通舱件连接;第一密封垫片,设置在所述贯穿组合体固定法兰与所述第一通舱件之间;上盖板,与所述承压筒体连接第二密封垫片,设置在所述上盖板与所述承压筒体之间;气密部件,与所述上盖板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贯穿部件包括填料函,设置在所述承压筒体外壁。
进一步地,所述填料函包括中空螺母,与所述承压筒体外壁连接;第一金属垫片,设置在所述中空螺母与承压筒体外壁之间;第二金属垫片,设置在所述第一金属垫片与承压筒体外壁之间;密封件,设置在所述第一金属垫片与所述第二金属垫片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贯穿部件包括机座,设置在所述承压筒体外壁上。
进一步地,所述上盖板上设置有上盖提手。
进一步地,所述气密部件包括气密试验接头,与所述上盖板连接。
进一步地,本发明电缆水下大深度集中贯穿承压船体装置还包括承压电缆管道,一端与所述第一通舱件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通舱件连接,所述承压电缆管道的通径与所述第一通舱件的通径保持一致。
进一步地,所述承压电缆管道包括无缝钢管,所述无缝钢管的通径与所述第一通舱件的通径保持一致;第三密封垫片,设置在所述无缝钢管与所述第一通舱件之间;承压管道法兰,所述无缝钢管通过所述承压管道法兰与所述第一通舱件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缆水下大深度集中贯穿承压船体装置的电缆由第一承压体引入第一贯穿组合体,通过第一通舱件进入第二通舱件,由第二通舱件引入第二贯穿组合体进入第二承压体,可以进行批量普通船用电缆在水下大深度两个或者多个独立承压体之间的敷设和可靠密封进舱连接,避免了承压体上开设大量的孔,相对增加了设施的强度,也降低了现场施工的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缆水下大深度集中贯穿承压船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一贯穿组合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一通舱件的连接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填料函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机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一贯穿组合体设置在第一承压体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一贯穿组合体设置在第一承压体外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缆水下大深度集中贯穿承压船体装置连接船体E上的第一承压体A及第二承压体F;所述装置包括:第一通舱件C、第一贯穿组合体B、第二通舱件及第二贯穿组合体。
所述第一通舱件C固定于所述第一承压体A的承压壁上。具体地,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通舱件C通过焊接与所述第一承压体A的承压壁17固定连接,在其它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通舱件C可通过其它方式如螺栓等与所述第一承压体A的承压壁17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贯穿组合体B与所述第一通舱件C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贯穿组合体B设置在所述第一承压体A内。
所述第二通舱件固定于所述第二承压体F的承压壁上。具体地,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通舱件通过焊接与所述第二承压体F的承压壁固定连接,在其它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通舱件可通过其它方式如螺栓等与所述第二承压体F的承压壁固定连接。
所述第二贯穿组合体与所述第二通舱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贯穿组合体设置在所述第二承压体F内。
其中,所述电缆18由所述第一承压体A引入所述第一贯穿组合体B,再通过所述第一通舱件C进入所述第二通舱件,由第二通舱件引入所述第二贯穿组合体进入所述第二承压体F。
详细介绍第一贯穿组合体B的结构。
所述第一贯穿组合体B包括:承压筒体3、贯穿部件、连通筒体24、贯穿组合体固定法兰5、第一密封垫片6、上盖板7、第二密封垫片9及气密部件。
参见图4-5,所述贯穿部件固定设置在所述承压筒体3外壁。所述贯穿部件包括:填料函。所述填料函10固定设置在所述承压筒体3外壁。所述填料函包括:中空螺母19、第一金属垫片20、第二金属垫片22及密封件21。所述中空螺母19与所述承压筒体3外壁固定连接。具体地,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中空螺母19通过螺纹与所述承压筒体3外壁固定连接,在其它实施方式中,所述中空螺母19可通过其它方式如焊接等与所述承压筒体3外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金属垫片20设置在所述中空螺母19与承压筒体3外壁之间,所述第一金属垫片20与通过的电缆相适应。所述第二金属垫片22设置在所述第一金属垫片20与承压筒体3外壁之间;所述第二金属垫片22与通过的电缆相适应。所述第一金属垫片20及第二金属垫片22需要根据所述电缆18的实际情况来确定内孔的大小。所述密封件21设置在所述第一金属垫片20与所述第二金属垫片22之间。所述贯穿部件包括:机座23。当电缆本身自带穿舱水密插座时,只要把贯穿部件为与插座相匹配的机座,让批量电缆通过水密插头密封集中进入舱内,免除在承压舱体上批量开孔安装水密插座的麻烦,所述机座23固定设置在所述承压筒体3外壁。具体地,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机座23下端设置有焊接面,所述机座23下端焊接面通过焊接固定在所述承压筒体3外壁上,在其它实施方式中,所述机座23可通过其它方式如螺纹等与所述承压筒体3外壁固定连接。
所述连通筒体24与所述承压筒体4固定连接,所述连通筒体24的通径与所述第一通舱件C的通径保持一致。具体地,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连通筒体24通过焊接与所述承压筒体4固定连接,在其它实施方式中,所述连通筒体24可通过如螺栓等与所述承压筒体4固定连接。
所述连通筒体24通过所述贯穿组合体固定法兰5及贯穿组合体固定螺栓4与所述第一通舱件C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密封垫片6设置在所述贯穿组合体固定法兰5与所述第一通舱件C之间。
所述上盖板7与所述承压筒体3固定连接。具体地,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上盖板7通过上盖板固定螺栓8与所述承压筒体3固定连接,在其它实施方式中,所述上盖板7可通过其它方式如轴销等与所述承压筒体3固定连接。所述上盖板7上设置有上盖提手1。
所述第二密封垫片9设置在所述上盖板7与所述承压筒体3之间。
所述气密部件与所述上盖板7固定连接。所述气密部件包括:气密试验接头2。所述气密试验接头2与所述上盖板7固定连接。具体地,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气密试验接头2通过螺栓与所述上盖板7固定连接,在其它实施方式中,所述气密试验接头2可通过其它方式如焊接等与所述上盖板7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电缆水下大深度集中贯穿承压船体装置还包括:承压电缆管道D。
所述承压电缆管道D一端与所述第一通舱件C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通舱件固定连接,所述承压电缆管道D的通径与所述第一通舱件C的通径保持一致。
详细介绍承压电缆管道D的结构。
所述承压电缆管道D包括:无缝钢管14、第三密封垫片16及承压管道法兰13。
所述无缝钢管14所述无缝钢管14的通径与所述第一通舱件C的通径保持一致。所述无缝钢管14一端与所述第一通舱件C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通舱件固定连接。所述无缝钢管14通过所述承压管道法兰13及承压管道固定螺栓15与所述第一通舱件C连接。
所述第三密封垫片16设置在所述无缝钢管14与所述第一通舱件C之间。
基于相同的发明构思,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电缆水下大深度集中贯穿承压船体装置,所述贯穿承压船体装置包括:第一通舱件C、第一贯穿组合体B、第二通舱件及第二贯穿组合体。
所述第一通舱件C与所述第一承压体A连接。具体地,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通舱件C通过焊接与所述第一承压体A的承压壁17固定连接,在其它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通舱件C可通过其它方式如螺栓等与所述第一承压体A的承压壁17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贯穿组合体B与所述第一通舱件C连接,所述第一贯穿组合体B设置在所述第一承压体A外。
所述第二通舱件与所述第二承压体F连接。具体地,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通舱件通过焊接与所述第二承压体F的承压壁固定连接,在其它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通舱件可通过其它方式如螺栓等与所述第二承压体F的承压壁固定连接。
所述第二贯穿组合体与所述第二通舱件连接,所述第二贯穿组合体设置在所述第二承压体F外。
其中,所述电缆18由所述第一承压体A引入所述第一通舱件C,通过所述第一贯穿组合体B进入所述第二贯穿组合体,由第二贯穿组合体引入所述第二通舱件进入所述第二承压体F。
为了更清楚的介绍本实用新型,下面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使用方法上予以介绍。
参见图6,第一承压体A及第二承压体F与船体E固定连接,设置在主甲板E的下方。将电缆18由第一承压体A引入到第一贯穿组合体B的承压筒体3中的贯穿部件中,第一贯穿组合体B上所通过的电缆数量视电缆的粗细而定,一般在5~100根范围为宜,承压筒体3上的贯穿部件的数量需要根据贯穿电缆18的数量和备用数量情况总数来决定,贯穿部件均匀布置在承压筒体3的圆柱面上,数量多时,可分多层布置。当电缆18不带水密插头/插座时,贯穿部件为填料函10,填料函10的大小根据电缆18的粗细而定,一般可按电缆18外径比较接近的做成一种型号,外形一样,只是里面的金属垫片与所通过的电缆相适应就可以,这样有利于现场电缆互换出口,合理调整电缆的走向。当电缆自带水密插头/插座时,只需将填料函预先改用与所穿过的水密插座相适应的机座安装就能满足要求。可以使普通船用电缆、水密电缆、带有水密插座的电缆综合集中密封贯穿承压舱体,突破了水密电缆只能单根独立穿舱的贯例,可以使批量普通船用电缆在水中敷设和组合穿舱,大大提高了工效,降低了生产成本。本实施例中,填料函分为三层,即上层填料函,中层填料函11及下层填料函12,通过对填料函的合理分层,便于电缆18在第一承压体A及第二承压体B的布局。为潜水器和其它水中设施拓展了内部空间,解决了水下装备历来存在的“设备多空间小”的问题。电缆18由贯穿部件引入承压筒体3中,再引入连通筒体24中,电缆18通过连通筒体24进入第一通舱件C中。第一通舱件C的通径和连接形式必须与第一贯穿组合体B的连通筒体24和电缆管道保持一致,所选用的材质要与第一承压体A的承压壁17的材质焊接相容。大大减少了填料函或机座单独在承压体上开孔的面积,相对增加了设施的强度,也降低了现场施工的劳动强度。第一贯穿组合体B上的贯穿部件用填料函或机座,电缆18的型号可以多样化,可以是水密承压电缆,也可以是普通船用电缆,还可以是带插头的水密电缆,型号可以单一,也可以混合,适用性广泛。当电缆18为普通船用电缆时,需采用承压电缆管道D。电缆18由第一通舱件C进入承压电缆管道D的无缝钢管14中,无缝钢管14途中弯道应尽量少,转弯角度大于90°,这样电缆18安装时就容易通过。无缝钢管14每节不宜过长,以便于搬运和安装。根据穿舱电缆18成束后的总截面积,按照1:2的比例确定承压电缆管道D的通径,根据工作水深选择无缝钢管14的管壁厚度及型号。选择相对比较合理的管道敷设线路,降低电缆敷设时在管道中移动的难度,使电缆18使用时的松弛度保持在常规工作状态。无缝钢管14管道两个末端用承压管道法兰13与第一通舱件C及第二通舱件相连接,安装完单独进行水压试验,可根据现场情况在无缝钢管14管道最低端设置一个放水接头。当电缆18为水密承压电缆时,可以省去承压电缆管道D。电缆18经过承压电缆管道D进入第二通舱件,再由第二通舱件进入第二贯穿组合体中,由第二贯穿组合体引入第二承压体F,解决了批量普通船用电缆在水下大深度两个或者多个独立承压体之间的敷设和可靠密封进舱连接的难题。承压筒体3上备有上盖板7,在电缆18敷设或者维护以及保养时需将上盖板7打开。上盖板7盖上装有气密试验接头2,供安装完工之后进行整体气密试验使用。每拆装一次上盖板7,就必须进行气密试验,气密试验结果符合要求才能使用。
参见图7,第一承压体A及第二承压体F与主甲板E固定连接,设置在船体E的左右舷下方。电缆18由第一承压体A引入第一通舱件C,进入第一贯穿组合体B,第一通舱件C的通径和连接形式必须与第一贯穿组合体B的连通筒体24和电缆管道保持一致,所选用的材质要与第一承压体A的承压壁17的材质焊接相容。第一贯穿组合体上所通过的电缆数量视电缆的粗细而定,一般在5~100根范围为宜,承压筒体3上的贯穿部件的数量需要根据贯穿电缆18的数量和备用数量情况总数来决定,贯穿部件均匀布置在承压筒体的圆柱面上,数量多时,可分多层布置。当电缆18不带水密插头/插座时,贯穿部件为填料函,填料函的大小根据电缆18的粗细而定,一般可按电缆18外径比较接近的做成一种型号,外形一样,只是里面的金属垫片与所通过的电缆相适应就可以,这样有利于现场电缆互换出口,合理调整电缆的走向。当电缆自带水密插头/插座时,只需将填料函预先改用与所穿过的水密插座相适应的机座安装就能满足要求。电缆18由承压筒体3引入连通筒体24中,再引入贯穿部件中,电缆18通过贯穿部件进入第二贯穿组合体中。由第二贯穿组合体引入第二通舱件进入第二承压体F。由于此处未采用承压电缆管道D,电缆18直接在水中,所以电缆18为承压水密电缆。
最后所应说明的是,以上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实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Claims (9)

1.一种电缆水下大深度集中贯穿承压船体装置,连接船体上的第一承压体及第二承压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贯穿承压船体装置包括:
第一通舱件,固定于所述第一承压体的承压壁上;
第一贯穿组合体,与所述第一通舱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贯穿组合体设置在所述第一承压体内;
第二通舱件,固定于所述第二承压体连接的承压壁上;
第二贯穿组合体,与所述第二通舱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贯穿组合体设置在所述第二承压体内;
其中,所述电缆(18)由所述第一承压体引入所述第一贯穿组合体,通过所述第一通舱件进入所述第二通舱件,由第二通舱件引入所述第二贯穿组合体进入所述第二承压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贯穿承压船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贯穿组合体包括:
承压筒体(3);
贯穿部件,设置在所述承压筒体(3)外壁;
连通筒体(24),与所述承压筒体(4)连接,所述连通筒体(24)的通径与所述第一通舱件的通径保持一致;
贯穿组合体固定法兰(5),所述连通筒体(24)通过所述贯穿组合体固定法兰(5)与所述第一通舱件连接;
第一密封垫片(6),设置在所述贯穿组合体固定法兰(5)与所述第一通舱件之间;
上盖板(7),与所述承压筒体(3)连接;
第二密封垫片(9),设置在所述上盖板(7)与所述承压筒体(3)之间;
气密部件,与所述上盖板(7)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贯穿承压船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贯穿部件包括:
填料函(10),设置在所述承压筒体(3)外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贯穿承压船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填料函包括:
中空螺母(19),与所述承压筒体(3)外壁连接;
第一金属垫片(20),设置在所述中空螺母(19)与承压筒体(3)外壁之间;
第二金属垫片(22),设置在所述第一金属垫片(20)与承压筒体(3)外壁之间;
密封件(21),设置在所述第一金属垫片(20)与所述第二金属垫片(22)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贯穿承压船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贯穿部件包括:
机座(23),设置在所述承压筒体(3)外壁。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贯穿承压船体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盖板(7)上设置有上盖提手(1)。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贯穿承压船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密部件包括:
气密试验接头(2),与所述上盖板(7)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贯穿承压船体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承压电缆管道,一端与所述第一通舱件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通舱件连接,所述承压电缆管道的通径与所述第一通舱件的通径保持一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贯穿承压船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压电缆管道包括:
无缝钢管(14),所述无缝钢管(14)的通径与所述第一通舱件的通径保持一致;
第三密封垫片(16),设置在所述无缝钢管(14)与所述第一通舱件之间;
承压管道法兰(13),所述无缝钢管(14)通过所述承压管道法兰(13)与所述第一通舱件连接。
CN201620367633.0U 2016-04-27 2016-04-27 一种电缆水下大深度集中贯穿承压船体装置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572469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367633.0U CN205724697U (zh) 2016-04-27 2016-04-27 一种电缆水下大深度集中贯穿承压船体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367633.0U CN205724697U (zh) 2016-04-27 2016-04-27 一种电缆水下大深度集中贯穿承压船体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724697U true CN205724697U (zh) 2016-11-23

Family

ID=572909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367633.0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5724697U (zh) 2016-04-27 2016-04-27 一种电缆水下大深度集中贯穿承压船体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72469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790172A (zh) * 2016-04-27 2016-07-20 武昌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电缆水下大深度集中贯穿承压船体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790172A (zh) * 2016-04-27 2016-07-20 武昌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电缆水下大深度集中贯穿承压船体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011895B (zh) 海底铠装电缆锁紧密封装置
CN205863822U (zh) 一种水密电缆贯穿工装
CN205724697U (zh) 一种电缆水下大深度集中贯穿承压船体装置
CN208571521U (zh) 一种多电缆穿舱装置
CN209626879U (zh) 一种鹅颈式电缆密封连接装置
CN105790172B (zh) 一种电缆水下大深度集中贯穿承压船体装置
CN111293663A (zh) 一种电缆的密封结构
CN107370111A (zh) 一种电缆保护管封堵装置
CN208109991U (zh) 一种海底电力电缆局放检测装置
CN211315429U (zh) 一种带有压力挡圈的密封法兰
CN211779586U (zh) 一种新型不锈钢法兰
CN205192697U (zh) 一种气密性检验夹具
CN206206878U (zh) 一种复合管连接结构
CN206246837U (zh) 一种模块式电缆、管道贯穿密封装置
CN202041009U (zh) 集热器进出水口接头
CN214755443U (zh) 一种pvc电缆防渗透保护套管
CN218613796U (zh) 一种气体取样设备在线带压安装辅助工具
CN213576091U (zh) 一种耐腐蚀性强的法兰垫片
CN220017508U (zh) 一种暖通水力平衡调节装置
CN213980736U (zh) 一种井口法兰紧固装置
CN218624194U (zh) 一种海上用压裂井口装置
CN213998419U (zh) 一种管道阀门连接装置
CN221504092U (zh) 一种具有防爆性能的软管接头装置
CN219657082U (zh) 一种pccp管道水压试验装置
CN215565828U (zh) 一种耐腐蚀的采油井口装置的金属密封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1123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80123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