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720833U - 透镜驱动装置、配置有透镜驱动装置的摄像头装置与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透镜驱动装置、配置有透镜驱动装置的摄像头装置与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720833U
CN205720833U CN201620362925.5U CN201620362925U CN205720833U CN 205720833 U CN205720833 U CN 205720833U CN 201620362925 U CN201620362925 U CN 201620362925U CN 205720833 U CN205720833 U CN 20572083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re
lens
lens driver
conductor configurations
concave pa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362925.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韦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ew Shicoh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ew Shicoh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ew Shicoh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New Shicoh Mo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362925.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72083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72083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72083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Lens Barre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易于制造的透镜驱动装置、配置有上述透镜驱动装置的摄像头装置和电子设备。其中的透镜支架配备有导线支撑部位,用于支撑从线圈卷线部位中拉伸出来的导线。前述导线支撑部位带有第一导线容纳部位、第二导线容纳部位以及导线配置部位,第一导线容纳部位用于容纳从前述卷线部位拉伸出来的导线;第二导线容纳部位也用于容纳前述导线,只是该导线位于以下位置,即被前述第一导线容纳部位的前端一侧。导线配置部位位于前述第一导线容纳部位和前述第二导线容纳部位中间,以用于配置前述导线。

Description

透镜驱动装置、配置有透镜驱动装置的摄像头装置与电子 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在手机和智能电话等电子设备上使用的透镜驱动装置、应用上述透镜驱动装置的透镜装置和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传统的透镜驱动装置中,在透镜支架周围配置线圈的同时,在其外侧还配有与磁石对向的部件。透镜支架中配置有板状弹簧,线圈通电连接到透镜支架上。利用弹簧通过电流在线圈中流动产生的电磁力和弹簧的恢复力,在到达平衡位置前,透镜支架在光轴方向上移动(例如专利文献1、2,【专利文献1】中国专利申请公示第103226233号公报,【专利文献2】实用新型登记第204116688号公报)。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将解决的课题】
在传统的透镜驱动装置中,首先在透镜支架中配置线圈,然后在透镜支架中安装弹簧,通电后将从线圈卷线部位中拉出的导线连接到弹簧上。
在专利文献1所述的透镜驱动装置中,当将线圈配置在透镜支架中时,一旦对线圈导线的前端部位进行调整,为了以焊锡方式将导线焊接在弹簧上,有必要再次对导线进行调整。
另外,在专利文献2所述的透镜驱动装置中,在透镜支架上设置凸起部位,并预先在该凸起部位上缠卷线圈导线的前端,结构应便于在上述凸起部位上配置弹簧并进行焊锡作业。
本实用新型旨在于解决上述一直存在的课题,并提供易于制造的透镜驱动装置、配置有透镜驱动装置的摄像头装置和电子设备。
【解决课题的方法】
透镜驱动装置,该透镜驱动装置配置有用于支撑透镜的透镜支架、带有安装在前述透镜支架外周上卷线部件的线圈。前述透镜支架带有导线支撑部位,用于支撑前述线圈的导线,而该导线从前述卷线部位中拉伸。前述导线支撑部位带有第一导线容纳部位、第二导线容纳部位以及导线配置部位,第一导线容纳部位用于容纳从前述卷线部位拉伸出来的导线;第二导线容纳部位也用于容纳前述导线,只是该导线处于以下位置,即前述第一导线容纳部位的前端一侧。导线配置部位位于前述第一导线容纳部位和前述第二导线容纳部位中间,用于配置前述导线。
从安装有所述卷线部位的位置起,所述导线支撑部位被设置在所述透镜的光轴方向外侧。
所述第二导线容纳部位带有凹下的下凹部位,与所述导线配置部位相对,在所述导线配置部位与所述第二导线容纳部位的边界,所述线圈的导线朝着所述下凹部位弯曲,被所述第二导线容纳部位所容纳。
所述第二导线容纳部位带有下凹部位,与所述导线配置部位相对,所述下凹部位带有与所述导线直径相同宽度的沟状。
所述第一导线容纳部位带有凹下的沟状下凹部位,与所述导线配置部位相对。
该透镜驱动装置还配备有板状弹簧,与所述线圈的导线电连接,所述弹簧带有与所述导线邻接的邻接部位,所述导线由所述导线支撑部位支撑起来,从所述弹簧的板面面内方向观察,由所述导线支撑部位支撑起来的所述导线和所述邻接部位至少部分接合。
所述邻接部位是具有的开口部位的开口端口,所述开口部位的特征是将配置在所述导线配置部位的所述导线容纳起来。
所述导线配置部位带有粘合剂专用下凹部位,用于粘合所述导线和所述弹簧的导电性粘合剂注入所述粘合剂专用下凹部位。
一种摄像头装置,配置有前述任意所述的透镜驱动装置。
一种电子设备,配置有前述任意所述的透镜驱动装置。
【实用新型效果】
通过本实用新型,可提供易于制造的透镜驱动装置、配置有前述透镜驱动装置的摄像头装置和电子设备。
附图说明
【图1】属于显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案相关镜头驱动装置的分解斜视图。
【图2】属于从光轴方向后侧观察到的斜视图,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相关透镜驱动装置中透镜支架的一个应用案例。
【图3】属于图2中A部分的放大图。
【图4】属于在图2的透镜支架导线支撑部位上安装线圈导线时,从光轴方向后侧观察到的斜视图。
【图5】属于图4中B部分的放大图。
【图6】属于在图4的透镜支架上安装后弹簧时,从光轴方向后侧观察到的斜视图。
【图7】属于图6中C部分的放大图。
【图8】属于在对图6的导线和后弹簧进行焊锡时,从光轴方向后侧观察到的斜视图。
【图9】属于图8中D部分的放大图。
【符号说明】
1 透镜驱动装置
2 框架
3 磁轭
3a 外周侧壁
3b 上侧壁
3c 内周侧壁
4 透镜支架
4a 透镜支撑部位
4b 外周面
5 卷线支撑部位
6 法兰部位
6a 弹簧配置部位
7 粘合剂填充部位
8 线圈
8a 卷线部位
8b 后端部
8c 导线
9 磁石
10 前弹簧
10a 内周侧部
10b 外周侧部
10c 腕部
11 后弹簧
11a 内周侧部
11b 外周侧部
11c 腕部
11d 开口部位
12 终端
13 基座
14 导线支撑部位
15 导线配置部位
16 第一导线容纳部位
16a 下凹部位
17 第二导线容纳部位
17a 下凹部位
18 粘合剂专用下凹部位
19 延长弹簧配置部位
20a、20b 边界
21 焊接
22a、22b 倾斜部位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考附带图纸,对本实用新型的一项实施方案进行说明。
举例来说,在手机、智能电话等电子设备中应用的自动对焦摄像头中配置有本实施方案所述的透镜驱动装置。
[透镜驱动装置的整体结构]
将图1中的纸面上方视作前方向,将下方视作后方向进行说明。该前后方向是透镜(不图示)的光轴方向,前侧是摄像对象(不图示)一侧,后侧是摄像传感器(不图示)一侧。
在图2到图9中,图的上下方与图1相反,图2到图9中的纸面上的下方是光轴方向的“前方向”,上方是光轴方向的“后方向”。
首先针对本实施方案的透镜驱动装置1的结构进行说明。在图1中,透镜驱动装置1配置有透镜支架4、基座13、磁轭3、磁石9、线圈8、前弹簧10、后弹簧11、框架2。
透镜支架4呈圆筒状,透镜支撑部分4a形成于该圆筒状的内周侧上。透镜(图中未示出)由透镜支撑部分4a支撑。
基座13呈板状,被透过透镜的光线穿过的贯通孔被设置在基座13的中心位置。磁轭3被安装在基座13的前方一侧上。
磁轭3带有在光轴方向上延伸的外周侧壁3a、从外周侧壁3a的上端向内周一侧延伸的上侧壁3b、从上侧壁3b的内侧向后方延伸的内周侧壁3c。外周侧壁3a的后方一侧被安装在基座13的前方一侧上。
用于驱动的磁石9被固定在外周侧壁3a的内侧上,外周侧面3a构成了磁轭3。
从光轴方向观察,线圈8呈环状,卷线部位8a被安装在透镜支架4的外周上。另外,2条导线8c从卷线部位8a中拉伸出来。卷线部位8a的内周面由后述透镜支架4卷线部位支撑部件5支撑。卷线部位8a的外周面位于磁石9内周面的对面。
前弹簧10具有内周侧部位10a、外周侧部位10b与多个腕部10c。内周侧部位10a被固定于透镜支架4的前侧。由内周侧部位10a开始,外周侧部位10b设置在半径方向的外侧上,并被固定于框架2和磁轭3之间的位置上。腕部10c与内周侧部位10a和外周侧部位10b连接,可进行弹性变形。
后弹簧11被分为两部分,这两部分分别具有内周侧部位11a、外周侧部位11b与腕部11c。各自的内周侧部位11a被固定于透镜支架4的后侧上。由内周侧部位11a开始,各自的外周侧部位11b被设置在半径方向的外侧上,并被固定于基座13上。各自的腕部11c与内周侧部位11a和外周侧部位11b连接,可进行弹性变形。
框架2呈板状,透过透镜的光线穿过的贯通孔被设置在中心位置。框架2被安装在磁轭3的上侧面3b上。
在透镜支架4的前方与后方,前弹簧10的内周侧部位10a与后弹簧11的内周侧部位11a被分别固定在透镜支架4上,在光轴方向上,透镜支架4被支撑起来,可自由移动。
后弹簧11的分割部分的外周侧部位11b被分别通电连接在终端12上。后弹簧11的分割部分的内周侧部位11a被分别通电连接在线圈8的导线8c上。通过后弹簧11的分割部分,从终端12向线圈8供电。
如果向线圈8供电,将通过磁石9的磁通量产生推力(电磁力),透镜支架4和被透镜支架4支撑的透镜(没有图示)也将向光轴方向移动。在前弹簧10、后弹簧11的回复力与推力(电磁力)到达平衡位置之前,透镜将一直移动,并进行透镜对焦等相关操作。
[透镜驱动装置的详细结构]
如图2和图3所示,透镜支架4具有卷线部位支撑部件5和法兰部件6。从透镜支架4的外周面4b向透镜支架4的半径方向外侧凸出,从而形成卷线部位支撑部件5。在透镜支架4的圆周方向构成90°的间隔,从而形成4个卷线部位支撑部件5。线圈8的卷线部位8a的内周面被卷线部位支撑部件5的外周面支撑起来。
卷线部位支撑部件5的外侧面呈平面状。另外,在卷线部位支撑部件5的外侧面上,向着透镜支架4的半径方向内侧凹下,从而形成向光轴方向前后延伸的粘合剂填充部位7。粘合剂填充部位7形成于卷线部位支撑部件5圆周方向的中心位置上。
如果配置线圈8,线圈8的卷线部位8a将从半径方向的外侧覆盖粘合剂填充部位7。粘合剂将被填充到粘合剂填充部位7和线圈8围起的空间。利用粘合剂的硬化,线圈8被安装在透镜支架4的外周上。
在卷线支撑部位5的后侧上,法兰部位6向半径方向的外侧凸出,并向着透镜支架4的圆周方向延伸。另外,在形成卷线支撑部位5的位置,法兰部位6具有槽口部位。线圈8的卷线部位8a的后侧端部与法兰部位6的前侧面连接。另外,在法兰部位6的后侧面上形成了弹簧配置部位6a,用于配置后弹簧11的内周侧部位11a。
形成的槽口部位与卷线部位支撑部件5对向,在法兰部位6上设置有该槽口部位的圆周方向的端部中形成了导线支撑部位14。导线支撑部位14支撑起线圈的导线8c,而线圈的导线8c从线圈8的卷线部位8a中延伸出来。导线支撑部位14与2根导线8c对应,虽然设置在两个位置,但在本实施方案的说明中,仅针对其中一项进行说明,另外一项将引用其说明。
从安装卷线部位8a的位置开始,导线支撑部位14被设置在透镜光轴方向的外侧上。“光轴方向的外侧”指以卷线部位8a为中心,光轴方向的前侧、光轴方向的后侧、光轴方向的前侧与后侧两端。在图2和图3中,从安装卷线部位8a的位置开始,导线支撑部位14被设置在光轴方向的后侧。导线支撑部位14配置有导线配置部位15、第一导线容纳部位16、第二导线容纳部位17。
导线配置部位15位于第一导线容纳部位16与第二导线容纳部位17的中间位置,以延长方式设置了弹簧配置部位6a。导线8c被配置在上述导线配置部位15上。配置导线配置部位15的导线8c的平面面对光轴方向的外侧。即面对光轴方向的后侧,该光轴方向与配置有卷线部位8a的位置反方向。虽然希望导线配置部位15的光轴方向的位置与弹簧配置部位6a的位置相同,但即使前侧或后侧的位置也无妨。另外,在导线配置部位15上设置粘合剂专用下凹部位,该下凹部位凹陷于光轴方向的前侧。通电将导线8c连接在后弹簧上时,焊接等粘合剂可注入上述下凹部位中。
从导线配置部位15进一步延长弹簧配置部位6a的位置上,设置弹簧延长配置部位19。后弹簧11的内周侧部位11a的一部分被配置在弹簧延长配置部位19上。因此,虽然希望弹簧延长部位19的光轴方向位置和弹簧配置部位6a的位置相同,但稍微前侧的位置也无妨。
在位于导线配置部位15与前述槽口部位之间的法兰部位6的一个边缘部位设置第一导线容纳部位16。从卷线部位8a拉伸出来的导线8c被容纳在第一导线容纳部位16上。第一导线容纳部位16带有沟状的下凹部位16a,该下凹部位16a的下凹位置与导线配置部位15对向。从与导线配置部位15的边界20a开始一直到前述槽口部位,形成了下凹部位16a的沟状。沟状的底部带有倾斜部位22a,该倾斜部位22a从导线配置部位15的边界20a开始倾斜,导线8c可沿着该倾斜部位22a铺设。
另外,下凹部位16a的沟状宽度大于导线8c的直径,因此,易于在第一导线容纳部位16的内部引导导线8c。另外,还可使下凹部位16a的沟状宽度与导线8c的宽度相同。在这种情况中,在第一导线容纳部位16的内部支撑起导线8c。综合两者的思路,可考虑拓宽前述槽口部位一侧和缩窄边界20a一侧。
在位于导线配置部位15与前述槽口部位之间的法兰部位6的边缘部位设置第二导线容纳部位17。从被安放在导线配置部位15的导线8c开始,前端一侧的导线8c被容纳。第二导线容纳部位17带有沟状的下凹部位17a,该下凹部位17a的下凹位置与导线配置部位15对向。从与导线配置部位15的边界20a出发一直到法兰部位6的外边缘,形成了下凹部位17a的沟状。沟状的底部带有倾斜部位22b,该倾斜部位22b从导线配置部位15的边界20b开始倾斜,导线8c可沿着该倾斜部位22b铺设。
下凹部位17a的沟状宽度与线圈8的导线8c的直径相同。因此,只需沿着沟状将导线8c镶嵌到下凹部位17a中,即可轻松利用导线支架14支撑起导线8c。
如图4和图5所示,将线圈8安装在这种透镜支架4上。线圈8的卷线部位8a的后侧端部8b与法兰部位6的前侧面连接,而线圈8的卷线部位8a的内周面被卷线部位支架5的外周面支撑起来。另外,从法兰部位6的前述槽口部位出发,从线圈8的卷线部位8a的后侧端部8b拉伸出的导线8c被引入以下位置,即第一导线容纳部位16的沟状下凹部位16a,导线8c还被配置在导线配置部位15上。在导线配置部位15与第二导线容纳部位17的边界20b中,沿着倾斜部位22b朝着光轴方向的前侧将导线8c折弯并切断。
通过镶嵌入第二导线容纳部位17的沟状下凹部位17a的方式,以容纳被折弯的导线8c。导线8c产生塑形变形,当安放于导线配置部位15时,在通电与弹簧11连接之前并不会移动,另外,利用下凹部位17a的沟状,通过从两侧插入的方式,更牢固地由导线支架14支撑起来。
如此,只通过一次简单的导线8c调整操作,线圈8的导线8c即由透镜支架4的导线支撑部位14支撑起来。如后述所示,当将导线8c安放在导线配置部位15上时,通电与弹簧11进行连接,因此该连接操作也十分简单。
接着如图6和图7所示,将后弹簧11安放在弹簧配置部位6a上,然后进行固定。
后弹簧11的内周侧部位11a中配置有邻接部位,与由导线支撑部位14支撑起来的导线8c邻接。在图6和图7中,开口部位11d的开口端即为邻接部位。
开口部位11d将安放在导线配置部位15中的导线8c容纳起来。开口部位11d作为贯穿孔。将后弹簧11安装在透镜支架4时,前述开口部位11d的开口端并不干涉导线8c,安装后弹簧11之后,按照规定尺寸将其设置在与导线8c相邻的位置上。因此,在被安放于导线配置部位15时,导线8c并不会移动。而且,导线8c从开口部位11d中露出来。
弹簧延长配置部位19在光轴方向的位置与弹簧配置部位6a的位置相同,由于稍微靠后,内周侧部位11a并不产生光轴方向的塑形变形。导线配置部位15在光轴方向的位置与弹簧配置部位6a的位置并不相同,即使通电在易于连接的位置上进行设置也无妨。即在后弹簧11的板面面内方向观察,至少有望使被导线支撑部位14支撑起来的导线8c与邻接部位(开口部位11d的开口端)部分接合。
接着如图8和图9所示,通电将线圈8的导线8c与后弹簧11的内周侧部位11a连接起来。具体而言,利用焊膏21等导电性粘合剂,将开口部位11d的开口端与被该开口部位11d容纳的导线8c接合起来。由于该开口端与导线8c邻接且位置确定,因此可轻松接合。另外,将焊膏21等粘合剂注入粘合剂专用下凹部位18中,从光轴方向的前侧和后侧夹入,导线8c与该开口端可被牢固地接合起来。
如此,在本实施方案中,由于无需再次对线圈的导线进行整理,也无需将设置在透镜支架上,且凸起的线圈导线前端部位卷起,因此易于制造透镜驱动装置。
[摄像头装置、电子设备的实施方案]
通过一次简单的导线8c整理操作,可由透镜支架4的导线支撑部位14将以下物体支撑起来,即上述透镜驱动装置1的线圈8的导线8c。因此,无须对透镜驱动装置1进行以下操作,即无需对线圈的导线进行两次整理,也无需将设置在透镜支架上且凸起的线圈导线的前端部位卷起。因此易于制造透镜驱动装置。
因此,在本实施方案中,应用了透镜驱动装置1的摄像头装置与电子设备无需再次整理线圈导线,也无需将设置在透镜支架上且凸起的线圈导线的前端部位卷起。因此易于制造配置有透镜驱动装置1的摄像头装置和电子设备。
以上内容虽然参考附带图纸,对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方案进行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方案,根据专利申请的范围记载内容,在掌握技术的情况下可进行各种调整。
例如,虽然卷线支撑部位5从透镜支架4的外周面4b凸出,但不凸出也无妨。另外,虽然作为法兰部位6的一部分形成了导线支撑部位14,但并不妨碍其作为个别物件形成的可能性。还可将导线支撑部位14设置在透镜支架4的外周面4b之外的位置。虽然从安装卷线部位8a的位置开始,将导线支撑部位14设置在光轴方向的后侧,但将导线支撑部位14设置在光轴方向的前侧也无妨。还可设置在光轴方向的前侧与后侧两个位置上。
另外,虽然倾向于利用线圈将已缠卷的物件安装在透镜支架4上,但直接在透镜支架4上缠卷并安装也无妨。为了使线圈8的缠卷轴位于半径方向上,还可采用在透镜支架4上安装的方式。
虽然将弹簧配置部位6a设置在法兰部位6上,但即使不设置在法兰部位6上也无妨。将前后调换,还可通电与前弹簧连接起来。虽然针对将开口部位11d作为贯通孔进行了说明,但也可采用类似缺口的形状。或者以邻接部位的形式,可将单一的弹簧端部邻接于导线8c。另外,还可通电,将并非线束形状弹簧与并非FPC(柔性印刷电路板)等板状弹簧的导电体连接起来。

Claims (10)

1.一种透镜驱动装置,配置有用于支撑透镜的透镜支架、带有安装在所述透镜支架外周上的卷线部位的线圈,所述透镜支架带有导线支撑部位,用于支撑所述线圈的导线,而该导线从所述卷线部位中拉伸,所述导线支撑部位带有第一导线容纳部位、第二导线容纳部位以及导线配置部位,第一导线容纳部位用于容纳从所述卷线部位拉伸出来的导线;第二导线容纳部位也用于容纳所述导线,只是该导线位于被所述第一导线容纳部位容纳导线的前端一侧,导线配置部位位于所述第一导线容纳部位和所述第二导线容纳部位中间,用于配置所述导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镜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从安装有所述卷线部位的位置起,所述导线支撑部位被设置在所述透镜的光轴方向外侧。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镜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线容纳部位带有凹下的下凹部位,与所述导线配置部位相对,在所述导线配置部位与所述第二导线容纳部位的边界,所述线圈的导线朝着所述下凹部位弯曲,被所述第二导线容纳部位所容纳。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镜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线容纳部位带有下凹部位,与所述导线配置部位相对,所述下凹部位带有与所述导线直径相同宽度的沟状。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镜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线容纳部位带有凹下的沟状下凹部位,与所述导线配置部位相对。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镜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透镜驱动装置还配备有板状弹簧,与所述线圈的导线电连接,所述弹簧带有与所述导线邻接的邻接部位,所述导线由所述导线支撑部位支撑起来,从所述弹簧的板面面内方向观察,由所述导线支撑部位支撑起来的所述导线和所述邻接部位至少部分接合。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透镜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邻接部位是具有的开口部位的开口端口,所述开口部位的特征是将配置在所述导线配置部位的所述导线容纳起来。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透镜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线配置部位带有粘合剂专用下凹部位,用于粘合所述导线和所述弹簧的导电性粘合剂注入所述粘合剂专用下凹部位。
9.摄像头装置,其特征在于,配置有权利要求1到8任意一项中所述的透镜驱动装置。
10.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配置有权利要求1到权利要求8任意一项中所述的透镜驱动装置。
CN201620362925.5U 2016-04-26 2016-04-26 透镜驱动装置、配置有透镜驱动装置的摄像头装置与电子设备 Active CN20572083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362925.5U CN205720833U (zh) 2016-04-26 2016-04-26 透镜驱动装置、配置有透镜驱动装置的摄像头装置与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362925.5U CN205720833U (zh) 2016-04-26 2016-04-26 透镜驱动装置、配置有透镜驱动装置的摄像头装置与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720833U true CN205720833U (zh) 2016-11-23

Family

ID=572937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362925.5U Active CN205720833U (zh) 2016-04-26 2016-04-26 透镜驱动装置、配置有透镜驱动装置的摄像头装置与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720833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315232A (zh) * 2016-04-26 2017-11-03 新思考电机有限公司 透镜驱动装置、配置有透镜驱动装置的摄像头装置与电子设备
CN109655991A (zh) * 2017-10-10 2019-04-19 新思考电机有限公司 透镜驱动装置、照相装置与电子设备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315232A (zh) * 2016-04-26 2017-11-03 新思考电机有限公司 透镜驱动装置、配置有透镜驱动装置的摄像头装置与电子设备
CN107315232B (zh) * 2016-04-26 2023-10-31 新思考电机有限公司 透镜驱动装置、配置有透镜驱动装置的摄像头装置与电子设备
CN109655991A (zh) * 2017-10-10 2019-04-19 新思考电机有限公司 透镜驱动装置、照相装置与电子设备
CN109655991B (zh) * 2017-10-10 2024-04-19 新思考电机有限公司 透镜驱动装置、照相装置与电子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666901B (zh) 透镜驱动装置
WO2016103713A1 (ja) レンズ駆動装置、カメラモジュール、及びカメラ搭載装置
JP6492654B2 (ja) レンズ駆動装置、カメラモジュール、及びカメラ搭載装置
EP3393118B1 (en) Camera module
CN101666900B (zh) 透镜驱动装置
CN104854504A (zh) 光学装置
CN109324422B (zh) 透镜驱动装置、摄像机模块及摄像机搭载装置
EP3168667A1 (en) Lens driving device, camera module, and camera mounting device
CN108603993B (zh) 透镜驱动装置、摄像机模块及摄像机搭载装置
JP6459504B2 (ja) レンズ駆動装置、カメラモジュール、及びカメラ搭載装置
CN101878443A (zh) 驱动模块以及具备该驱动模块的电子设备
CN204496087U (zh) 透镜驱动装置
KR102639380B1 (ko) 렌즈 구동장치, 카메라 모듈, 및 카메라 탑재 장치
US20130063236A1 (en) Mobile terminal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CN102253468B (zh) 透镜驱动装置、自动对焦照相机及移动终端装置
CN205720833U (zh) 透镜驱动装置、配置有透镜驱动装置的摄像头装置与电子设备
WO2016194346A1 (ja) レンズ駆動装置、カメラモジュール、及びカメラ搭載装置
CN103296855A (zh) 音圈电机
CN104797976A (zh) 拍摄用光学装置
KR20170120112A (ko) 렌즈 구동장치, 카메라 모듈, 및 카메라 탑재 장치
CN204832638U (zh) 透镜支架、透镜驱动装置、摄像头装置和电子设备
CN203224662U (zh) 透镜驱动装置
CN202837651U (zh) 镜头驱动装置
CN102087398A (zh) 镜头驱动装置、自动聚焦照相机及带照相机的手机
CN108572425A (zh) 透镜驱动装置、相机组件、以及透镜驱动装置的制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