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716763U - 照明装置 - Google Patents

照明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716763U
CN205716763U CN201620151373.3U CN201620151373U CN205716763U CN 205716763 U CN205716763 U CN 205716763U CN 201620151373 U CN201620151373 U CN 201620151373U CN 205716763 U CN205716763 U CN 20571676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lluminator
location
lamp body
light source
source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151373.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占公仆
陈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Opple Light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Opple Light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Opple Light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Opple Light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151373.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71676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71676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716763U/zh
Priority to PCT/CN2017/071890 priority patent/WO2017148228A1/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照明装置,其包括:灯壳、组装于灯壳前端外围的面环、组装于灯壳前端的光学元件及收容于灯壳内且相互之间电性连接的光源组件及驱动电源组件,其中,所述灯壳外设有具有第一定位孔的定位柱,所述面环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定位孔对应的第二定位孔,所述照明装置包括连接灯壳与面环的螺钉,所述螺钉的一部分穿过第二定位孔并收容于第一定位孔内。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照明装置内的面环可拆卸,可以应用于其他照明装置上,从而使其被再次利用,既降低了开发投入成本,又避免浪费。

Description

照明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照明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照明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的照明装置,尤其是LED照明装置已广泛应用于室内照明,其中用于实现突出照明或重点照明的LED射灯或筒灯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目前常见的LED筒灯或者射灯一般包括灯体、收容于灯体内的光源组件及驱动电源组件及组装于灯体外的面环。有的LED筒灯或射灯内的灯体与面环之间的连接为不可拆的固定连接。此时,上述照明装置内的灯体损坏后,照明装置上不易损坏的元件,如面环则不能被其他照明装置再次利用。比如射灯上的面环无法应用于筒灯上,从而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照明装置,其内的面环可拆卸并应用到其他的照明装置从而降低了照明装置的开发成本。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照明装置,其包括:灯壳、组装于灯壳前端外围的面环、组装于灯壳前端的光学元件及收容于灯壳内且相互之间电性连接的光源组件及驱动电源组件,其中,所述灯壳外设有具有第一定位孔的定位柱,所述面环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定位孔对应的第二定位孔,所述照明装置包括连接灯壳与面环的螺钉,所述螺钉的一部分穿过第二定位孔并收容于第一定位孔内。
进一步的,所述灯壳包括灯体、及组装于灯体后端的后盖。
进一步的,所述灯体内设有定位板而使灯体内具有第一收容腔及第二收容腔,所述光源组件收容于所述第一收容腔,所述驱动电源组件收容于所述第二收容腔。
进一步的,所述光学元件密封第一收容腔并将光源组件定位于所述第一收容腔内,所述后盖密封第二收容腔并将将驱动电源组件定位于所述第二收容腔内。
进一步的,所述定位板承接所述光源组件,所述光学元件与所述灯体卡扣连接并抵接所述光源组件,使得所述光源组件位于定位板及光学元件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灯体内壁设有承接所述驱动电源组件的承接部,所述后盖卡扣连接至所述灯体并抵持所述驱动电源组件,使得驱动电源组件定位于后盖及承接部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照明装置还包括电性连接光源组件与驱动电源组件的线缆。
进一步的,所述定位板上设有用于连通第一收容腔和第二收容腔的通槽,所述线缆的一端设有连接器,所述光源组件上设有与所述第一连接器插接配合的第二连接器。
进一步的,所述光源组件及驱动电源组件设在同一块基板上。
进一步的,所述面环包括竖直圆环状的本体及与本体前端一体式连接的呈水平圆环状的环面。
进一步的,所述灯体的前端面与所述环面的前端面平齐,所述照明装置为角度可调的射灯。
进一步的,所述灯体的前端面与所述环面的后端面平齐,所述照明装置为筒灯。
进一步的,所述光学元件为透镜或扩散面罩。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照明装置,由于其内的面环与灯体之间通过第二螺钉实现可拆卸连接,因此,面环可以应用于其他照明装置上,从而使面环被再次利用,如此,既降低了开发投入成本,又避免浪费。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照明装置的立体组装图;
图2为图1另一角度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照明装置的部分立体分解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照明装置的立体分解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照明装置另一角度的立体分解图;
图6为沿图2内的A-A线的剖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照明装置的立体组装图;
图8为图7另一角度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照明装置的部分立体分解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照明装置的立体分解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照明装置另一角度的立体分解图;
图12为沿图8内的B-B线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100、100’-照明装置,1、1’-灯体,11、11’-第一灯体结构,111、111’-第三通槽,12、12’-第二灯体结构,13-转轴,13’-第一定位柱,131、131’-第一定位孔,14、14’-定位板,141、141’-第一通槽,143、143’-空心柱,142、142’-第二通槽,15、15’-第一收容腔,151、151’-第一凸起,16、16’-第二收容腔,161、161’-承接部,1611-承接面,2、2’-后盖,21、21’-第一通孔,22、22’-第一螺钉,23、23’-第一卡扣部,24、24’-第一抵持部,3、3’-面环,31、31’-本体,32、32’-环面,311、311’-卡簧卡槽,312、312’-第二定位孔,4、4’-光源组件,41、41’-基板,42、42’-LED光源,43、43’-定位孔,44、44’-第四通槽,45、45’-第一连接器,5、5’-驱动电源组件,51、51’-线缆,52、52’-第二连接器,6-透镜,61-子透镜配光部,611-子透镜子透镜,62-第二抵持部,621-第二卡扣部,622-导向柱,623-第二定位柱,624-第二凸起,6’-扩散面罩,611’-子透镜,62’-抵持面,621’-第二卡扣部,622’-导向柱,624’-第二凸起,7、7’-卡簧,8、8’-第二螺钉。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图1至图6显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照明装置100,包括灯体1、组装于灯体1后端的后盖2、组装于灯体1前端外围的面环3、组装于灯体1前端的透镜6及收容于灯体1内且相互之间电性连接的光源组件4及驱动电源组件5。灯体1外设有具有第一定位孔131的转轴13,面环3上设有与第一定位孔131对应的第二定位孔312,还包括连接灯体1与面环3的第二螺钉8,第二螺钉8的一部分穿过第二定位孔312并收容于第一定位孔131内。上述照明装置100还可以包括进一步将灯体1及后盖2定位在一起的第一螺钉22。上述照明装置100可以为一个用于室内照明的嵌入式LED射灯,一般安装于例如天花板等安装基础上(图中未示出)。
以下针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照明装置100内的各个元件及元件之间的连接关系作具体说明。
如图1至图6所示,灯体1呈圆环形,其可以由铝等导热金属材料制成,也可以由具有导热特性的绝缘材料制成。
如图4及图5所示,灯体1包括第一灯体结构11和第二灯体结构12,第一灯体结构11为空心圆筒形结构,第二灯体结构12为喇叭形外扩结构,第二灯体结构12和第一灯体结构11一体成型,第二灯体结构12的外扩面朝外,使得灯体1前端的口径大于灯体1后端的口径。灯体1前端径向相对的两侧还设置有两个转轴13,两个转轴13设置在第一灯体结构11上,靠近第一灯体结构11和第二灯体结构12的交界处,每个转轴13轴向开设有第一定位孔131。
如图4及图5所示,灯体1内设有定位板14,将灯体1内腔分隔成第一收容腔15和第二收容腔16。光源组件4收容于第一收容腔15,驱动电源组件5收容于第二收容腔16,透镜6密封第一收容腔15,后盖2密封第二收容腔16。定位板14的中部开设有第一通槽141,定位板14的边部开设有若干个第二通槽142。第一收容腔15内侧面上设有若干个第一凸起151,用于和透镜6卡扣连接。第二收容腔16内侧面上也设有凸起(图中未示出),用于和后盖2连接。第二收容腔16内侧面上还设有若干个用于承接驱动电源组件5的承接部161,承接部161上设有承接面1611。第一灯体结构11的侧壁上,靠近后盖2的一端,开设有供电源线(未图示)穿过的第三通槽111。第二收容腔16内的定位板14上还有空心柱143。
如图1至图6所示,光源组件4为LED光源组件,光源组件4包括基板41及设置于基板41一侧的LED光源42,基板41可以为一印刷电路板,基板41上设有若干个与透镜6配合的定位孔43。基板41的中部连接有第一连接器45,基板41的侧边上还设有第四通槽44。
透镜6为一种光学元件,其呈圆形罩状,由塑料材料一体成型,包括配光部61和竖直弧形状的第二抵持部62,该第二抵持部62可以抵持光源组件4的基板41。配光部61上设有与LED光源42相对应的若干子透镜611,透镜6上还设有若干第二卡扣部621和第二定位柱623,透镜6还包括位于一个第二卡扣部621的两侧的两根导向柱622,当透镜6与光源组件4配合时,上述两根导向柱622可以插入对应的第二通槽142中,从而起到导向的作用。另外,在第二抵持部62的端面上还设有若干个第二凸起624,用于透镜6和光源组件4装配后压住基板41,起到进一步定位的作用。
透镜6和光源组件4安装在灯体1的第一收容腔15内,透镜6安装在光源组件4的前端,使得光源组件4上安装的LED光源42在通电发光时,可通过透镜6向外照射。光源组件4的第一连接器45穿过定位板14的第一通槽141。
驱动电源组件5置于灯体1的第二收容腔16内的承接部161的承接面1611上,包括若干元器件,包括但不限于LED驱动控制器芯片、整流芯片、电阻器、电容器、保险丝和线圈等。驱动电源组件5上连接的一段线缆51,线缆51的一端设有第二连接器52,第二连接器52可以与光源组件4的第一连接器45插接配合,以此将光源组件4与驱动电源组件5之间快速的电性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在其他可替换的实施方式中,光源组件和驱动电源组件还可以集成于同一块基板上(未图示)。比如,光源组件设在基板的一侧,驱动电源组件设在基板的另一侧。
如图4所示,后盖2由塑胶材料一体成型而成,具有绝缘性能,其大致呈圆盖状,后盖2的侧壁上设有第一卡扣部23,用于与灯体1内的凸起(图中未示出)卡接。后盖2的侧壁上还设有两个抵持部24,用于抵持驱动电源组件5的基板,使得驱动电源组件5定位于后盖2及承接部161之间。后盖2上设置两个第一通孔21,第一螺钉22穿过第一通孔21收容于第二收容腔16内的定位板14上的空心柱143内,将后盖2和灯体1进一步固定。
如图4所示,面环3可以由金属材料或者塑料制成,包括竖直圆环状的本体31及与本体31下端一体式连接的呈水平圆环状的环面32,其中,灯体1的前端面与环面32的前端面平齐。本体31上设有供卡簧7卡接的两个卡簧卡槽311,卡簧7一般也由金属材料制成。本体31上还设置有两个第二定位孔312,螺钉8的一部分穿过第二定位孔312并收容于第一定位孔131内。第二定位孔312优选设计为沉头孔,避免了第二螺钉32与周边的干涉,并且使得面环3与灯体1之间的装配更加稳定。否则,若第二定位孔312仅仅是通孔的话,第二螺钉32外侧端没有摩擦力,会使得面环3与灯体1之间容易松动。
组装好后照明装置即为射灯,其灯体可相对于面环转动,以此来调节光射出的角度。
实施例2
图7至图12显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照明装置100’,包括灯体1’、组装于灯体1’后端的后盖2’、组装于灯体1’前端外围的面环3’、组装于灯体1’前端的扩散面罩6’及收容于灯体1’内且相互之间电性连接的光源组件4’及驱动电源组件5’。灯体1’外设有具有第一定位孔131’的转轴13’,面环3’上设有与第一定位孔131’对应的第二定位孔312’,还包括连接灯体1’与面环3’的第二螺钉8’,第二螺钉8’的一部分穿过第二定位孔312’并收容于第一定位孔131’内。上述照明装置100’还可以包括进一步将灯体1’及后盖2’定位在一起的第一螺钉22’。上述照明装置100’可以为一个用于室内照明的嵌入式LED筒灯,一般安装于例如天花板等安装基础上(图中未示出)。
以下针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照明装置100’内的各个元件及元件之间的连接关系作具体说明。
如图7至图12所示,灯体1’呈圆环形,其可以由铝等导热金属材料制成,也可以由具有导热特性的绝缘材料制成。
如图9及图10所示,灯体1’包括第一灯体结构11’和第二灯体结构12’,第一灯体结构11’为空心圆筒形结构,第二灯体结构12’为喇叭形外扩结构,第二灯体结构12’和第一灯体结构11’一体成型,第二灯体结构12’的外扩面朝外,使得灯体1’前端的口径大于灯体1’后端的口径。灯体1’前端径向相对的两侧还设置有两个第一定位柱13’,两个第一定位柱13’设置在第一灯体结构11’上,靠近第一灯体结构11’和第二灯体结构12’的交界处,每个第一定位柱13’轴向开设有第一定位孔131’。
如图9及图10所示,灯体1’内设有定位板14’,将灯体1’内腔分隔成第一收容腔15’和第二收容腔16’,定位板14’的中部开设有第一通槽141’,定位板14’的边部开设有若干个第二通槽142’。第一收容腔15’内侧面上设有若干个第一凸起151’,用于和扩散面罩6’卡扣连接。第二收容腔16’内侧面上也设有凸起(图中未示出),用于和后盖2’连接;第二收容腔16’内侧面上还设有若干个用于承接驱动电源组件5’的承接部161’,承接部161’上设有承接面1611’。第一灯体结构11’的侧壁上,靠近后盖2’的一端,开设有供电源线(未图示)穿过的第三通槽111’。第二收容腔16’内的定位板14’上还有空心柱143’。
如图7至图12所示,光源组件4’为LED光源组件,光源组件4’包括基板41’及设置于基板41’一侧的LED光源42’。基板41’可以为一印刷电路板,基板41’上设有若干个与扩散面罩6’配合的定位孔43’。基板41’的中部连接有第一连接器45’,基板41’的侧边上还设有第四通槽44’。
扩散面罩6’为一种光学元件,其呈圆形罩状,由塑料材料一体成型,包括配光部61’和竖直弧形状的第二抵持部62’,该第二抵持部62’可以抵持光源组件4’的基板41’。第二抵持部62’上设有第二卡扣部621’,在第二卡扣部621’的两侧还设有两根导向柱622’,用于扩散面罩6’与光源组件4’在第一收容腔15’中固定时,插入对应的第二通槽142’中起导向的作用。另外,在第二抵持部62’的端面上还设有若干个第二凸起624’,用于扩散面罩6’和光源组件4’装配后压住基板41’,起到固定的作用。
光源组件4’的第一连接器45’穿过定位板14’的第一通槽141’内。驱动电源组件5’置于灯体1’的第二收容腔16’内的承接部161’的承接面1611’上,包括若干元器件,包括但不限于LED驱动控制器芯片、整流芯片、电阻器、电容器、保险丝和线圈等。驱动电源组件5’的一端线缆51’,线缆51’的一端设有第二连接器52’,第二连接器52’可以与光源组件4’的第一连接器45’插接,以此将光源组件4’与驱动电源组件5’电性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在其他可替换的实施方式中,光源组件和驱动电源组件还可以集成于同一块基板上(未图示),比如,光源组件设在基板的一侧,驱动电源组件设在基板的另一侧。
如图9所示,后盖2’由塑胶材料一体成型而成,具有绝缘性能,其大致呈圆盖状,后盖2’的侧壁上设有第一卡扣部23’,用于与灯体1’内的凸起(图中未示出)卡接。后盖2’的侧壁上还设有两个抵持部24’,用于抵持驱动电源组件5’的基板,使得驱动电源组件5’定位于后盖2’及承接部161’之间。后盖2’上设置两个第一通孔21’收容于第二收容腔16’内的定位板14’上的空心柱143’内,第一螺钉22’穿过第一通孔21’将后盖2’和灯体1’进一步固定。
如图7至图12所示,面环3’可以由金属材料或者塑料制成,包括竖直圆环状的本体31’及与本体31’下端一体式连接的呈水平圆环状的环面32’,灯体1’的前端面与环面32’的后端面平齐。本体31’上设有供卡簧7’卡接的两个卡簧卡槽311’,卡簧7’一般也由金属材料制成。本体31’上还设置有两个第二定位孔312’,第二螺钉8’的一部分穿过第二定位孔312’并收容于第一定位孔131’内。第二定位孔312’优选设计为沉头孔,避免了第二螺钉32’与周边的干涉,并且使得面环3’与灯体1’之间的装配更加稳定。否则,若第二定位孔312’仅仅是通孔的话,第二螺钉32’外侧端没有摩擦力,会使得面环3’与灯体1’之间容易松动。
组装好后的照明装置即为筒灯,灯体不可以相对于面环转动。
照明装置100上的面环3和照明装置100’上的面环3’之间可以通用,也就是说,面环3和面环3’具有相同的规格、尺寸,需要应用射灯时,就把照明装置100的灯体1与面环3组装成一体,即可以作为射灯进行使用;需要应用筒灯时,就把照明装置100’的灯体1’与面环3组装成一体,即可以作为筒灯进行使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和实施例2提供的照明装置100、100’,由于照明装置100、100’内的面环3、3’与灯体1、1’之间通过第二螺钉8、8’实现可拆卸连接,因此,面环3、3’可以应用于其他照明装置上,从而使面环3、3’被再次利用,如此,既降低了开发投入成本,又避免浪费。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3)

1.一种照明装置,其包括:灯壳、组装于灯壳前端外围的面环、组装于灯壳前端的光学元件及收容于灯壳内且相互之间电性连接的光源组件及驱动电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灯壳外设有具有第一定位孔的定位柱,所述面环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定位孔对应的第二定位孔,所述照明装置包括连接灯壳与面环的螺钉,所述螺钉的一部分穿过第二定位孔并收容于第一定位孔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灯壳包括灯体、及组装于灯体后端的后盖。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灯体内设有定位板而使灯体内具有第一收容腔及第二收容腔,所述光源组件收容于所述第一收容腔,所述驱动电源组件收容于所述第二收容腔。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元件密封第一收容腔并将光源组件定位于所述第一收容腔内,所述后盖密封第二收容腔并将驱动电源组件定位于所述第二收容腔内。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板承接所述光源组件,所述光学元件与所述灯体卡扣连接并抵接所述光源组件,使得所述光源组件定位于定位板及光学元件之间。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灯体内壁设有承接所述驱动电源组件的承接部,所述后盖卡扣连接至所述灯体并抵持所述驱动电源组件,使得驱动电源组件定位于后盖及承接部之间。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照明装置还包括电性连接光源组件与驱动电源组件的线缆。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板上设有用于连通第一收容腔和第二收容腔的通槽,所述线缆的一端设有第二连接器,所述光源组件上设有与所述第二连接器插接配合的第一连接器。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组件及驱动电 源组件集成同一块基板上。
10.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面环包括竖直圆环状的本体及与本体前端一体式连接的呈水平圆环状的环面。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灯体的前端面与所述环面的前端面平齐,所述照明装置为角度可调的射灯。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灯体的前端面与所述环面的后端面平齐,所述照明装置为筒灯。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元件为透镜或扩散面罩。
CN201620151373.3U 2016-02-29 2016-02-29 照明装置 Active CN20571676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151373.3U CN205716763U (zh) 2016-02-29 2016-02-29 照明装置
PCT/CN2017/071890 WO2017148228A1 (zh) 2016-02-29 2017-01-20 一种照明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151373.3U CN205716763U (zh) 2016-02-29 2016-02-29 照明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716763U true CN205716763U (zh) 2016-11-23

Family

ID=573339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151373.3U Active CN205716763U (zh) 2016-02-29 2016-02-29 照明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716763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7148228A1 (zh) * 2016-02-29 2017-09-08 欧普照明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照明装置
GB2572682B (en) * 2017-02-16 2021-05-26 Aurora Ltd Improved downlight with a detachable electronic module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7148228A1 (zh) * 2016-02-29 2017-09-08 欧普照明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照明装置
GB2572682B (en) * 2017-02-16 2021-05-26 Aurora Ltd Improved downlight with a detachable electronic modul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371966B2 (en) Lighting fixture
US10436397B2 (en) Concealer plate for a lighting fixture
JP2015519704A (ja) 整列した光導体及び一体化されたベント付熱導体を用いる固体ライト
CN205716763U (zh) 照明装置
US10591144B2 (en) Lighting apparatus
JP6601722B2 (ja) 照明器具
CN205716757U (zh) 一种照明装置
CN205919137U (zh) 一种螺口灯头及使用该螺口灯头的分体式led灯具
CN205447504U (zh) Led吸顶灯
US20110096534A1 (en) High-Voltage Under-Cabinet Puck Light
CN203517373U (zh) 集成式led球泡灯
JP6603878B2 (ja) 照明器具
CN203501104U (zh) 一种照明灯具
CN205560308U (zh) 一种照明装置
CN207298700U (zh) 照明装置
CN207146080U (zh) 照明装置
JP6097492B2 (ja) 直管形ledランプ、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照明器具
CN205079093U (zh) 照明装置
CN103032694A (zh) 发光二极管灯具
CN103423646A (zh) 集成式led球泡灯
JP6920678B2 (ja) 照明器具
CN108954036A (zh) Led灯端盖及使用该端盖的led灯
CN210920989U (zh) 一种带调节开关防水装置的led光源
CN101566315B (zh) 发光二极管照明装置
CN208011463U (zh) 泛光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