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715868U - 一种双调节式限流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调节式限流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715868U
CN205715868U CN201620339800.0U CN201620339800U CN205715868U CN 205715868 U CN205715868 U CN 205715868U CN 201620339800 U CN201620339800 U CN 201620339800U CN 205715868 U CN205715868 U CN 20571586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edestal
limiting
housing
current
ri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339800.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孝发
林孝山
刘启乔
邓小清
余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an Xihe Sanitary War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jian Xihe Sanitary War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an Xihe Sanitary War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jian Xihe Sanitary War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339800.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71586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71586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71586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evet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双调节式限流装置,其包括壳体与座体,所述壳体上设有水流通道;所述座体具有过水口,且形成一连通过水口的过水腔;还包括有一限流部件,其装设在所述座体内过水腔,且用于限制所述过水口的过水面积;其中,所述座体与壳体之间通过切换限位结构扩大或缩小水流通道与过水口对应相交配合的面积,并以限流部件形变限制过水口的过水面积,以使所述壳体与座体形成双限流结构;本新型提供一种双调节式限流装置,其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且易实现,不仅通过限流部件以及装置本体部分对应配合所形成的限流结构形成双重限流作用,且两限流结构还能根据客户需求进行调节,增加产品的灵活度与通用性。

Description

一种双调节式限流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卫浴行业,尤其是与一种双调节式限流装置有关。
背景技术
现有的卫浴行业中的出水装置大多都需要装设限流装置,主要防止出水装置在开启时,瞬间开启的水压过大,对身体或作其他物体产生冲击伤害,同时也导致水资源浪费;但是现有的限流装置无法实现控制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流量,用户无法根据自身需求进行选择,难以满足使用者的需求;此外,现有的限流装置没有限流结构,使得在使用过程中,限流部件容易脱落,使得限流效果不佳、易损坏,降低其使用的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中的问题,提供一种双调节式限流装置,其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且易实现,不仅通过限流部件以及装置本体部分对应配合所形成的限流结构形成双重限流作用,且两限流结构还能根据客户需求进行调节,增加产品的灵活度与通用性;此外,还对限流部件作径向与周向定位,使得限流部件变形平稳,达到平衡的限流作用;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双调节式限流装置,其包括壳体与座体,所述壳体上设有水流通道;所述座体具有过水口,且形成一连通过水口的过水腔;还包括有一限流部件,其装设在所述座体内过水腔,且用于限制所述过水口的过水面积;其中,所述座体与壳体之间通过切换限位结构扩大或缩小水流通道与过水口对应相交配合的面积,并以限流部件形变限制过水口的过水面积,以使所述壳体与座体形成双限流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切换限位结构包括限位扣及至少两限位槽;所述限位扣设置于座体;两限位槽分别开设于壳体内,且二者形成一定角度设置;其中,所述壳体上的任一限位槽与座体上限位扣配合限位,以使所述水流通道与过水口对应相交配合的面积扩大或缩小。
进一步地,所述过水腔的腔壁上形成若干个限位柱,该限位柱间隔排列且其侧壁向过水腔内凸设;其中,所述限位部件置于过水腔内,且与所述限位柱侧壁相抵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柱截面形成呈多边形、半圆形或椭圆形设置在过水腔的腔壁。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套设于座体底部,且壳体上水流通道与座体上的过水口重合或相交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座体上还形成有间隔设置的防脱筋条,其由过水腔底面向上延伸而,且自由端向外渐扩。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盖设于座体,且壳体上形成至少两条的水流通道;所述座体上限位柱的端部向上延伸,且与其中一条水流通道适配;其中,所述壳体与座体配合,且座体上的限位柱与其中一条过水流道适配或错位,以使一条或两条水流通道连通过水腔。
进一步地,还包括一与外接组件配合相连的卡扣部,其成型于壳体或座体的外周壁。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技术方案相对于现有技术,取得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所提供一种双调节式限流装置,其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且易实现,不仅通过限流部件以及装置本体部分对应配合所形成的限流结构形成双重限流作用,且两限流结构还能根据客户需求进行调节,增加产品的灵活度与通用性;此外,还对限流部件作径向与周向定位,使得限流部件变形平稳,达到平衡的限流作用;
(2)本实用新型通过切换限位结构便于使用者切换,且切换后不易松动位移,形成有效、可靠的限流作用;
(3)本实用新型的过水腔内周壁上形成限位柱,通过限位柱有效防止限流部件过分变形而完全封堵过水口,且不易使得限流部件过分变形而减损其使用寿命,起到保护作用;
(4)本实用新型限位柱的截面形状呈不同形状设置,使得限流过程中呈不同的变形状态,过水限流时也随着限位柱不同而达到不同的限流效果;
(5)本实用新型将壳体设置在座体下部,经限流部件限流后再通过座体与壳体配合切换,形成二次限流作用,其零件少、组装方便,更易控制两种流量;
(6)本实用新型将壳体置于座体上部且形成两条或两条以上的过水流道,同时通过切换开启任意过水流道,而其内的限流部件形成可控制的限流作用;
(7)本实用新型通过防脱筋条使得限流部件在冲击过程中不易脱落,起到保护作用。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新型实施例一的立体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新型实施例一的切换至限位槽A位置的俯视图;
图3为本新型实施例一的切换至限位槽A位置的剖视图;
图4为本新型实施例一的切换至限位槽A位置的仰视图;
图5为本新型实施例一的切换至限位槽B位置的俯视图;
图6为本新型实施例一的切换至限位槽B位置的剖视图;
图7为本新型实施例一的切换至限位槽B位置的仰视图;
图8为本新型所述实施例二的立体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新型实施例二的切换至限位槽A位置的俯视图;
图10为本新型实施例二的切换至限位槽A位置的剖视图;
图11为本新型实施例二的切换至限位槽B位置的俯视图;
图12为本新型实施例二的切换至限位槽B位置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双调节式限流装置,其包括壳体1与座体2,所述壳体1上设有水流通道10;所述座体2具有过水口20,且形成一连通过水口20的过水腔3;
所述过水腔3的腔壁上形成若干个限位柱30,该限位柱30间隔排列且其侧壁向过水腔3内凸设;所述限位柱30截面形成呈多边形、半圆形或椭圆形设置在过水腔3的腔壁;其中,所述限流部件4置于过水腔3内,且与所述限位柱30侧壁相抵配合。
还包括有一限流部件4,其装设在所述座体2内过水腔3,且用于限制所述过水口20的过水面积;
其中,所述座体2与壳体1之间通过切换限位结构5扩大或缩小水流通道10与过水口20对应相交配合的面积,并以限流部件4形变限制过水口20的过水面积,以使所述壳体1与座体2形成双限流结构。
更具体地,所述切换限位结构5包括限位扣51及至少两限位槽52;所述限位扣51设置于座体2(限位扣51的设置位置亦可设置在壳体1上,只需限位扣51与限位槽52对应配合即可,并不限定设置的位置关系);两限位槽52分别开设于壳体1内,且二者形成一定角度设置;其中,所述壳体1上的任一限位槽52与座体2上限位扣51配合限位,以使所述水流通道10与过水口20对应相交配合的面积扩大或缩小。
更具体地,还包括一与外接组件配合相连的卡扣部,其成型于壳体或座体的外周壁,通过卡扣部便于与其他出水装置相接。
实施例一,(如图1至图7所示)本实施例所述一种双调节式限流装置,其包括以下部件:壳体1A、座体2A及限流部件4A;
装配时,如图1所示,将限流部件4A先套设在防脱筋条6,防脱筋条6由于其间隔设置,使其具有一定的弹性供限流部件4A置入,同时由于防脱筋条6的自由端60是向上且向外渐扩延伸,使得限流部件4A不易从防脱筋条6内脱落;而后,将所述壳体1A套设于座体2A底部,且壳体1A上水流通道10A与座体2A上的过水口20重合或相交配合;
实际使用时,用户可根据自身需求通过切换限位结构5来进行调整壳体1A与座体2A之间的位置关系,将座体2A与壳体1A进行周向旋转,调整后将座体2A上的限位扣51对应限位槽52置入,以形成不同的出水状态;当限位扣51置入限位槽52A时(如图2至图4所示),座体2A上的水流通道10与壳体1A上的过水口20相交配合,水从座体2A进入,迫使限流部件4A变形,水压越大限流部件4A的变形越大,进而使其部分封过水口20,即使限流部件4A变形最大化时,也可通过水腔3内部的限位柱30抵挡,此为一次限位限流,由于座体2A与水流通道与壳体1A的过水口20相交配合,使得二者的过水面积缩小,形成二次限流;当限位扣51置入限位槽52B时(如图5至图7所示),此时座体2A上的水流通道10A也壳体1A上的过水口20重合,使二者不起到限流作用;上述两种流量设置根据用户自身的需要调节,以达到不同的限流效果;
实施例二,(如图1至图12所示)本实施例所述一种双调节式限流装置,其包括以下部件:壳体1B、座体2B及限流部件4A;
装配时,如图8所示,将限流部件4B装设在座体2B内,而后将所述壳体1B盖设于座体2B,且壳体1B上形成至少两条的水流通道100、101;所述座体2B上限位柱30的端部向上延伸,且与其中一条水流通道10B适配;其中,所述壳体1B与座体2B配合,且座体2B上的限位柱30与其中一条水流流道100、101适配或错位,以使一条或两条水流通道100、101连通过水腔3;
实际使用时,用户可根据自身需求通过切换限位结构5来进行调整壳体1B与座体2B之间的位置关系,将座体2B与壳体1B进行周向旋转,调整后将座体2B上的限位扣51对应限位槽52置入,以形成不同的出水状态;当限位扣51置入限位槽52A时(如图9、图10所示),此时座体2B过水腔3内壁的限位柱30的端部与壳体1B上的外圈水流通道100对应封堵,此时,水只能从壳体1B内圈的水流通道101进入到过水腔3,迫使限流部件4B变形,水压越大限流部件4B的变形越大,进而使其部分封堵过水口20,即使限流部件4B变形最大化时,也可通过水腔3内部的限位柱30抵挡,此为一种限流方式;当限位扣51置入限位槽52B时(如图11、图12所示),此时壳体1B上的内外圈的水流通道101都处于开启状态,形成两路进水,水流进入后在迫使限流部件4B变形限流,形成第二种限流方式;用户根据自身的需要调节位置,以达到不同的限流效果。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一种双调节式限流装置,其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且易实现,不仅通过限流部件以及装置本体部分对应配合所形成的限流结构形成双重限流作用,且两限流结构还能根据客户需求进行调节,增加产品的灵活度与通用性;此外,还对限流部件作径向与周向定位,使得限流部件变形平稳,达到平衡的限流作用;本实用新型通过切换限位结构便于使用者切换,且切换后不易松动位移,形成有效、可靠的限流作用;本实用新型的过水腔内周壁上形成限位柱,通过限位柱有效防止限流部件过分变形而完全封堵过水口,且不易使得限流部件过分变形而减损其使用寿命,起到保护作用;本实用新型限位柱的截面形状呈不同形状设置,使得限流过程中呈不同的变形状态,过水限流时也随着限位柱不同而达到不同的限流效果;本实用新型将壳体设置在座体下部,经限流部件限流后再通过座体与壳体配合切换,形成二次限流作用,其零件少、组装方便,更易控制两种流量;本实用新型将壳体置于座体上部且形成两条或两条以上的过水流道,同时通过切换开启任意过水流道,而其内的限流部件形成可控制的限流作用;本实用新型通过防脱筋条使得限流部件在冲击过程中不易脱落,起到保护作用。
上述说明示出并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如前所述,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实用新型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双调节式限流装置,其包括壳体与座体,所述壳体上设有水流通道;所述座体具有过水口,且形成一连通过水口的过水腔;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一限流部件,其装设在所述座体内过水腔,且用于限制所述过水口的过水面积;其中,所述座体与壳体之间通过切换限位结构扩大或缩小水流通道与过水口对应相交配合的面积,并以限流部件形变限制过水口的过水面积,以使所述壳体与座体形成双限流结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调节式限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限位结构包括限位扣及至少两限位槽;所述限位扣设置于座体;两限位槽分别开设于壳体内,且二者形成一定角度设置;其中,所述壳体上的任一限位槽与座体上限位扣配合限位,以使所述水流通道与过水口对应相交配合的面积扩大或缩小。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双调节式限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水腔的腔壁上形成若干个限位柱,该限位柱间隔排列且其侧壁向过水腔内凸设;其中,所述限位部件置于过水腔内,且与所述限位柱侧壁相抵配合。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双调节式限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柱截面形成呈多边形、半圆形或椭圆形设置在过水腔的腔壁。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双调节式限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套设于座体底部,且壳体上水流通道与座体上的过水口重合或相交配合。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双调节式限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座体上还形成有间隔设置的防脱筋条,其由过水腔底面向上延伸而,且自由端向外渐扩。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双调节式限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盖设于座体,且壳体上形成至少两条的水流通道;所述座体上限位柱的端部向上延伸,且与其中一条水流通道适配;其中,所述壳体与座体配合,且座体上的限位柱与其中一条过水流道适配或错位,以使一条或两条水流通道连通过水腔。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调节式限流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与外接组件配合相连的卡扣部,其成型于壳体或座体的外周壁。
CN201620339800.0U 2016-04-21 2016-04-21 一种双调节式限流装置 Active CN20571586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339800.0U CN205715868U (zh) 2016-04-21 2016-04-21 一种双调节式限流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339800.0U CN205715868U (zh) 2016-04-21 2016-04-21 一种双调节式限流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715868U true CN205715868U (zh) 2016-11-23

Family

ID=572963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339800.0U Active CN205715868U (zh) 2016-04-21 2016-04-21 一种双调节式限流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71586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19658A (zh) * 2021-09-10 2021-11-30 福建核五阀门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调流调压阀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19658A (zh) * 2021-09-10 2021-11-30 福建核五阀门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调流调压阀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307497B (zh) 用于饮料容器的封闭件
CN1496930B (zh) 用于盛装液体的容器的管嘴
CN105705426B (zh) 一种防窃启封盖的制造方法
CN214731066U (zh) 一种瓶盖及油瓶
US20140312077A1 (en) Plug assembly for beverage container
CN104936865A (zh) 容器的封闭装置
EP1796983B1 (en) Valve
CN105909658A (zh) 具有注入的密封剂的帽
US9604836B2 (en) System for the controlled tapping of liquids from containers
CN106460375A (zh) 卫浴嵌装单元
CN205715868U (zh) 一种双调节式限流装置
US7967983B2 (en) Liquid dispensing end-piece and liquid packaging and dispensing assembly comprising such an end-piece
WO2009124495A1 (zh) 节水控制装置及节水控制方法
CN103696468B (zh) 一种进水阀的防虹吸结构
CN206409696U (zh) 一种内置式稳压阀
CN206093086U (zh) 流体开关的恒流装置和流体开关
EP0778219A2 (en) Bottle cap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e
TWI804869B (zh) 蓋組件與帶蓋容器
CN105413898B (zh) 一种节能花洒
CN208417649U (zh) 一种带安全泄压的真空破坏器
CN207333809U (zh) 一种台阶式三通切换阀
JP4869914B2 (ja) 容器
CN104540491B (zh) 奶粉盒、冲奶装置及其辅助冲奶方法
CN206933896U (zh) 一种泡茶壶
CN208790225U (zh) 一种防伪防渗漏的瓶盖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