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715235U - 用以枢接壳体及支架的枢轴机构 - Google Patents

用以枢接壳体及支架的枢轴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715235U
CN205715235U CN201620122626.4U CN201620122626U CN205715235U CN 205715235 U CN205715235 U CN 205715235U CN 201620122626 U CN201620122626 U CN 201620122626U CN 205715235 U CN205715235 U CN 20571523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m member
hinge mechanism
shaft element
base
ca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122626.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沈兆迪
郭彦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cer Inc
Original Assignee
Acer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cer Inc filed Critical Acer Inc
Priority to CN201620122626.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71523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71523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715235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ivots And Pivotal Connections (AREA)

Abstract

一种枢轴机构,包含一底座、一弹力机构、一转轴构件、一第一凸轮件以及一第二凸轮件,所述弹力机构可活动地安装在所述底座上,所述转轴构件可转动地穿设于所述底座。所述第一凸轮件抵接于所述弹力机构且能沿所述转轴构件滑动,所述第一凸轮件能与所述转轴构件同动旋转。所述第二凸轮件固设在所述底座且卡凸于所述第一凸轮件,所述第一凸轮件在随所述转轴构件转动时与所述第二凸轮件配合,使所述第一凸轮件相对所述第二凸轮件位移,进而迫使所述弹力机构变形产生一弹性回复力,所述弹性回复力可驱动所述第一凸轮件与所述第二凸轮件复位。

Description

用以枢接壳体及支架的枢轴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枢轴机构以及相关电子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可主动将支架收回于壳体的枢轴机构以及相关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近来,平板计算机(tablet computer)已广泛应用在人们日常生活中。一般来说,平板计算机的背壳上可设有一支架,支架可相对背壳展开,以使平板计算机可相对桌面立起或是根据使用者使用习惯调整平板计算机与桌面间的角度,借以提供使用者另一种使用的乐趣。然而,当欲收纳平板计算机时,用户需手动将支架收合于背壳,造成使用上的不便利。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主动将支架收回于壳体的枢轴机构以及相关电子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用以枢接一壳体及一支架的枢轴机构,包含一底座、一弹力机构、一转轴构件、一第一凸轮件以及一第二凸轮件,所述底座固设在所述壳体上,所述弹力机构可活动地安装在所述底座上,所述转轴构件可转动地穿设于所述底座。所述转轴构件具有一长轴、一连接端及一卡制部,所述连接端连接于所述支架,使所述转轴构件能随所述支架相对所述底座转动。所述第一凸轮件抵接于所述弹力机构且能沿所述长轴滑动,所述第一凸轮件卡设于所述卡制部,以使所述第一凸轮件能与所述转轴构件同动旋转。所述第二凸轮件固设在所述底座且卡凸于所述第一凸轮件,所述第一凸轮件在随所述转轴构件转动时与所述第二凸轮件配合,使所述第一凸轮件相对所述第二凸轮件沿所述长轴位移,进而迫使所述弹力机构变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之一实施方式,所述弹力机构包含一活动支架、至少一端固件以及至少一弹性件,所述活动支架可活动地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至少一端固件安装在所述底座上,所述至少一弹性件抵接于所述至少一端固件与所述活动支架,当所述第一凸轮件相对所述第二凸轮件沿所述长轴位移时,所述第一凸轮件驱动所述活动支架沿一压缩方向移动,以压缩所述至少一弹性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之一实施方式,所述至少一端固件的数量为两个,所述至少一弹性件的数量为两个且分别为一压簧,各所述压簧对应所述两端固件的其中之一。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之一实施方式,所述两压簧以所述转轴构件为对称中心而彼此对称。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之一实施方式,所述弹力机构进一步包含至少一组装件,具有一本体、一第一固定端及一第二固定端,所述第一固定端固设在所述底座,所述至少一端固件固接于所述第二固定端,所述至少一弹性件套设在所述本体。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之一实施方式,所述转轴构件进一步具有一固定端,所述固定端相对所述连接端,所述活动支架包含一架体以及至少一突出耳部,所述架体抵接于所述第一凸轮件,所述至少一突出耳部突出于所述架体且抵接所述至少一弹性件的一端,所述枢轴机构进一步包含一限位件,所述限位件固设在所述固定端,所述限位件与所述活动支架的所述架体间具有间隙。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之一实施方式,所述底座具有一挡墙,所述转轴构件进一步具有一止挡部,且所述止挡部止抵于所述挡墙。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之一实施方式,所述挡墙形成有至少一卡孔,所述第二凸轮件具有至少一卡柱,且所述至少一卡柱卡合于所述至少一卡孔。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之一实施方式,所述弹力机构为一弹性支架,且所述弹性支架包含一挠性抵接部以及一弹臂部,所述挠性抵接部抵接于所述第一凸轮件,所述弹臂部延伸于所述挠性抵接部且连接于所述底座,当所述第一凸轮件相对所述第二凸轮件沿所述长轴位移时,所述第一凸轮件迫使所 述挠性抵接部与所述弹臂部变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之一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凸轮件具有至少一第一凸轮面,所述第二凸轮件具有至少一第二凸轮面,所述至少一第二凸轮面对应所述至少一第一凸轮面,当所述第一凸轮件随所述转轴构件转动时,所述至少一第一凸轮面相对所述至少二第一凸轮面滑动,以使所述第一凸轮件相对所述第二凸轮件沿所述长轴移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之一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凸轮件具有一配合孔,所述配合孔卡配于所述卡制部。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公开一种电子装置,包含一壳体、一支架以及一枢轴机构,所述支架枢接于所述壳体,所述枢轴机构用以将所述支架枢接于所述壳体。所述枢轴机构包含一底座、一弹力机构、一转轴构件、一第一凸轮件以及一第二凸轮件,所述底座固设在所述壳体上,所述弹力机构可活动地安装在所述底座上,所述转轴构件可转动地穿设于所述底座。所述转轴构件具有一长轴、一连接端及一卡制部,所述连接端连接于所述支架,使所述转轴构件能随所述支架相对所述底座转动。所述第一凸轮件抵接于所述弹力机构且能沿所述长轴滑动,所述第一凸轮件卡设于所述卡制部,以使所述第一凸轮件能与所述转轴构件同动旋转。所述第二凸轮件固设在所述底座且卡凸于所述第一凸轮件,所述第一凸轮件在随所述转轴构件转动时与所述第二凸轮件配合,使所述第一凸轮件相对所述第二凸轮件沿所述长轴位移,进而迫使所述弹力机构变形。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利用第一凸轮件在随转轴构件转动时与第二凸轮件配合,使第一凸轮件相对第二凸轮件位移,进而迫使弹力机构变形产生一弹性回复力,弹性回复力可驱动第一凸轮件与第二凸轮件复位,借此当欲收纳电子装置时,由弹力机构变形产生弹性回复力便可进一步带动支架收合于壳体,因此使用者无需手动将支架收合于壳体,以增加电子装置使用上的便利性。有关本实用新型的前述及其他技术内容、特点与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附图的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的呈现。
附图说明
图1以及图2分别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电子装置在不同状态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枢轴机构的示意图。
图4以及图5分别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枢轴机构在不同视角的爆炸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枢轴机构的俯视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枢轴机构的局部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000 电子装置
1 显示模块
2 壳体
3 支架
4、4' 枢轴机构
40 底座
401 底座本体
402 挡墙
4020 螺孔
4021 卡孔
41、41' 弹力机构
410 活动支架
4101 架体
4102 突出耳部
411 端固件
412 弹性件
413 组装件
4130 本体
4131 第一固定端
4132 第二固定端
414 挠性抵接部
415 弹臂部
42 转轴构件
Y 长轴
Y1 压缩方向
Y2 复位方向
421 连接端
422 卡制部
423 固定端
424 止挡部
43 第一凸轮件
430 配合孔
431、432 第一凸轮面
44 第二凸轮件
440 卡柱
441、442 第二凸轮面
45 限位件
X1 第一方向
X2 第二方向
G 间隙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中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左、右、前或后等,仅是参考附加附图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用来说明并非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请参阅图1以及图2,图1以及图2分别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 一电子装置1000在不同状态的示意图。如图1以及图2所示,电子装置1000包含一显示模块1、一壳体2、一支架3以及一枢轴机构4,显示模块1用以显示一触控操作画面,以使使用者可执行一触控操作指令,壳体2可用以承载显示模块1并保护显示模块1的内部电子组件免受损害,枢轴机构4用以将支架3枢接于壳体2,使支架3能枢接并相对于壳体2转动。在此实例中,电子装置1000可为一平板计算机(tabletcomputer),但本实用新型不受此限,本实用新型中的枢轴机构也可以使用在含有或者不含电子零件的各式壳体,例如手机保护壳或是其他配件的外壳。
请参阅图1至图5,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枢轴机构4的示意图,图4以及图5分别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枢轴机构4在不同视角的爆炸示意图。如图1至图5所示,枢轴机构4包含一底座40、一弹力机构41、一转轴构件42、一第一凸轮件43以及一第二凸轮件44,底座40包含一底座本体401及一挡墙402,底座本体401可以螺固的方式固定在壳体2上,借此底座40便可被固设在壳体2上,挡墙402突出于底座本体401。在实际应用上,底座40可由铁质材质所制成,而底座本体401与挡墙402可利用冲压折弯的方式一体成型,但本实用新型不受此限。
此外,弹力机构41可活动地安装在底座40上。在此实施例中,弹力机构41包含一活动支架410、两端固件411、两弹性件412以及两组装件413,活动支架410可活动地设置在底座40上且包含一架体4101以及两突出耳部4102,架体4101抵接于第一凸轮件43,借此第一凸轮件43便可抵接于弹力机构41。各组装件413分别具有一本体4130、一第一固定端4131及一第二固定端4132。在实际应用上,第一固定端4131可具有一螺纹结构,底座40的挡墙402上可形成有对应的螺孔4020,所述螺纹结构可锁合于螺孔4020,借此第一固定端4131便可被固定在底座40的挡墙402上。另外,第二固定端4132也可具有一螺纹结构,且端固件411可为一螺帽,所述螺帽可锁合在第二固定端4132,借此端固件411便可固接于第二固定端4132,以使端固件411借由组装件413安装在底座40上。
在此实施例中,两弹性件412可分别为一压簧,且各所述压簧对应两端固件411的其中之一,即所述压簧(即弹性件412)可套设在组装件413的本体4130。如图3所示,活动支架410的突出耳部4102突出于架体4101且抵接 弹性件412的一端,而弹性件412的另一端则抵接于端固件411,借此弹性件412便可设置在端固件411与活动支架410的突出耳部4102之间,以使弹性件412在受压时能提供活动支架410一弹性回复力。值得一提的是,两所述压簧(即弹性件412)以转轴构件42为对称中心而彼此对称,即各所述压簧相对转轴构件42的距离彼此相等,借此各所述压簧相对转轴构件42的力矩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因此各所述压簧相对转轴构件42的力矩可彼此抵消,使活动支架410在活动过程中不发生旋转,进而保持活动支架410在活动过程中的稳定性。
如图1至图5所示,转轴构件42可转动地穿设于底座40,转轴构件42具有一长轴Y、一连接端421及一卡制部422,长轴Y优选为为转轴构件42的轴心,连接端421连接于支架3,在实际应用上,连接端421可以紧配或锁固的方式固定在支架3上,借此当支架3由如图1所示的一收合位置沿一第一方向X1旋转至如图2所示的一展开位置时,支架3便能带动转轴构件42,使转轴构件42能随支架3相对枢轴机构4的底座40沿第一方向X1转动。同理,当支架3由如图2所示的所述展开位置沿相反于第一方向X1的一第二方向X2旋转至如图1所示的所述收合位置时,支架3也可带动转轴构件42,使转轴构件42能随支架3相对枢轴机构4的底座40沿第二方向X2转动。另外,第一凸轮件43具有一配合孔430,配合孔430的形状对应转轴构件42的卡制部422且用以卡配于卡制部422,借此第一凸轮件43便可卡设在转轴构件42的卡制部422,以使第一凸轮件43能与转轴构件42同动旋转,同时第一凸轮件43能相对转轴构件42沿长轴Y滑动。
在此实施例中,卡制部422为具有平面的一柱体,配合孔430为具有平面的一穿孔,当所述柱体(即卡制部422)穿设于所述穿孔(即配合孔430)时,所述柱体的平面抵合于所述穿孔的平面,使配合孔430卡配于卡制部422,这样转轴构件42便能带动第一凸轮件43同动旋转,而卡制部422与配合孔430的结构设计可不局限在此实施例附图所绘示,只要是卡制部422为非圆形柱体且配合孔430对应卡制部422的形状为非圆孔,均在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畴内。
除此之外,底座40的挡墙402上形成有两卡孔4021,第二凸轮件44具有两卡柱440,卡柱440分别卡合于卡孔4021,借此第二凸轮件44便可固设 在底座40。换句话说,当第一凸轮件43与转轴构件42同动旋转时,由于第二凸轮件44被固设在底座40,因此第二凸轮件44是不随第一凸轮件43转动的,即第一凸轮件43与第二凸轮件44在转轴构件42被支架3带动时会相对旋转,这样第一凸轮件43的凸轮面与第二凸轮件44的凸轮面便可产生相对移动。而卡柱440与卡孔4021的数量及配置可不局限在此实施例附图所绘示,例如挡墙402上也可仅形成有一个卡孔4021,且第二凸轮件44也可仅具有一个卡柱440,即只要是挡墙402上形成有至少一卡孔4021且第二凸轮件44具有至少一卡柱440的结构设计,均在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畴内。
值得一提的是,本实用新型端固件411、弹性件412、组装件413及突出耳部4102的数量彼此对应且可不局限在此实施例附图所绘示,例如弹力机构41可仅包含一个端固件411、弹性件412与组装件413,而活动支架410对应地包含一个突出耳部4102,即弹力机构41包含至少一端固件411、至少一弹性件412与至少一组装件413以及活动支架410包含至少一突出耳部4102的结构设计,均在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畴内。
除此之外,转轴构件42进一步具有一固定端423以及一止挡部424,固定端423相对连接端421,止挡部424止抵于底座40的挡墙402。在此实施例中,止挡部424可为一突缘结构,但本实用新型不受此限。枢轴机构4可进一步包含一限位件45,在此实施例中,固定端423可具有一螺纹结构,限位件45可为一螺帽,所述螺帽(即限位件45)可螺固于所述螺纹结构,使限位件45固设在固定端423,借此限位件45便可止挡活动支架410的架体4101,以防止活动支架410脱离转轴构件42。值得一提的是,当活动支架410利用弹力机构41的组装件413与端固件411安装在底座40上后,端固件411可另用以防止活动支架410脱离底座40,因此本实用新型可省略限位件45的设置。
请参阅图3至图6,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枢轴机构4的俯视示意图。如图3至图6所示,限位件45与活动支架410的架体4101间具有一间隙G,间隙G可提供活动支架410相对底座40活动的空间。第一凸轮件43具有两第一凸轮面431、432,第二凸轮件44具有两第二凸轮面441、442,第一凸轮面431、432分别对应第二凸轮面441、442,使第二凸轮件44卡凸于第一凸轮件43。
如图1、图2以及图6所示,当转轴构件42随支架3沿第一方向X1由图1所示的所述收合位置旋转至如图2所示的所述展开位置时,转轴构件42可带动第一凸轮件43沿第一方向X1转动,而当第一凸轮件43随转轴构件42沿第一方向X1转动时,第一凸轮面431相对第二凸轮面441滑动,由于第二凸轮件44被固设在底座40,因此第一凸轮件43在第一凸轮面431相对第二凸轮面441滑动时可受推于第二凸轮件44而相对第二凸轮件44沿长轴Y的一压缩方向Y1移动,借此第一凸轮件43便能驱动活动支架410沿压缩方向Y1移动而产生一位移,此时活动支架410的突出耳部4102便会压缩弹性件412,使弹性件412变形而产生所述弹性回复力。
当用户欲收纳电子装置1000时,仅需将电子装置1000由一固定面(例如一桌面)拿起,此时由弹性件412变形所产生的所述弹性回复力便可驱动活动支架410沿长轴Y的一复位方向Y2复位,此时活动支架410便可压抵第一凸轮件43,以迫使第一凸轮件43的第一凸轮面431相对第二凸轮件44的第二凸轮面441滑动,而在第一凸轮面431相对第二凸轮面441滑动的过程中,第一凸轮件43也会以长轴Y为旋转轴心沿第二方向X2旋转,借此第一凸轮件43便可带动支架3沿第二方向X2由如图2所示的所述展开位置旋转至图1所示的所述收合位置。这样一来,本实用新型枢轴机构4的弹力机构41所产生的所述弹性回复力便可用以将电子装置1000的支架3收合在壳体2上,无需使用者额外以手动的方式将支架3收回,以增加电子装置1000使用上的便利性。
值得一提的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凸轮件43具有两个第一凸轮面431、432且第二凸轮件44具有两个第二凸轮面441、442,而第一凸轮面431、432分别对应第二凸轮面441、442,因此第一凸轮面431、432分别对应第二凸轮面441、442的结构设计可在上述支架410相对壳体2旋转的过程中提供弹性件412不同的压缩量,进而使枢轴机构4能针对实际需求提供电子装置1000分段的扭力,而本实用新型第一凸轮面以及第二凸轮面的数量可不局限在此实施例所述,端视实际需求而定。
请参阅图7,图7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一枢轴机构4'的局部示意图。如图7所示,枢轴机构4'与上述枢轴机构4的主要不同处在于,枢轴机构4'的一弹力机构41'为一弹性支架,且所述弹性支架(即弹力机构41')包含一挠 性抵接部414以及一弹臂部415,挠性抵接部414抵接于第一凸轮件43,弹臂部415延伸于挠性抵接部414且连接于底座40。当转轴构件42沿第一方向X1转动时,转轴构件42带动第一凸轮件43相对第二凸轮件44沿第一方向X1转动,此时第一凸轮件43的第一凸轮面431相对第二凸轮件44的第二凸轮面441滑动,进而使第一凸轮件43相对第二凸轮件44沿长轴Y的压缩方向Y1位移,即当第一凸轮件43相对第二凸轮件44沿长轴Y位移时,第一凸轮件43可迫使挠性抵接部414与弹臂部415由图7实线所示处变形至虚线所示处。这样一来,第一凸轮件43便可迫使弹力机构41'的挠性抵接部414与弹臂部415产生一回复力。而此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中具有相同标号的组件,其具有相同的结构设计与作用原理,为求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相较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利用第一凸轮件在随转轴构件转动时与第二凸轮件配合,使第一凸轮件相对第二凸轮件位移,进而迫使弹力机构变形产生所述弹性回复力,弹性回复力可驱动第一凸轮件与第二凸轮件复位,借此当欲收纳电子装置时,由弹力机构变形产生弹性回复力便可进一步带动支架收合于壳体,因此使用者无需手动将支架收合于壳体,以增加电子装置使用上的便利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用以枢接一壳体及一支架的枢轴机构,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底座,固设在所述壳体上;
一弹力机构,可活动地安装在所述底座上;
一转轴构件,可转动地穿设于所述底座,所述转轴构件具有一长轴、一连接端及一卡制部,所述连接端连接于所述支架,使所述转轴构件能随所述支架相对所述底座转动;
一第一凸轮件,抵接于所述弹力机构且能沿所述长轴滑动,所述第一凸轮件卡设于所述卡制部,以使所述第一凸轮件能与所述转轴构件同动旋转;以及
一第二凸轮件,固设在所述底座且卡凸于所述第一凸轮件,所述第一凸轮件在随所述转轴构件转动时与所述第二凸轮件配合,使所述第一凸轮件相对所述第二凸轮件沿所述长轴位移,进而迫使所述弹力机构变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枢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力机构包含:
一活动支架,可活动地设置在所述底座上;
至少一端固件,安装在所述底座上;以及
至少一弹性件,抵接于所述至少一端固件与所述活动支架,当所述第一凸轮件相对所述第二凸轮件沿所述长轴位移时,所述第一凸轮件驱动所述活动支架沿一压缩方向移动,以压缩所述至少一弹性件。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枢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端固件的数量为两个,所述至少一弹性件的数量为两个且分别为一压簧,各所述压簧对应所述两端固件的其中之一。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枢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两压簧以所述转轴构件为对称中心而彼此对称。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枢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力机构进一步包含:
至少一组装件,具有一本体、一第一固定端及一第二固定端,所述第一固定端固设在所述底座,所述至少一端固件固接于所述第二固定端,所述至少一弹性件套设在所述本体。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枢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构件进一步具有一固定端,所述固定端相对所述连接端,所述活动支架包含一架体以及至少一突出耳部,所述架体抵接于所述第一凸轮件,所述至少一突出耳部突出于所述架体且抵接所述至少一弹性件的一端,所述枢轴机构进一步包含:
一限位件,固设在所述固定端,所述限位件与所述活动支架的所述架体间具有间隙。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枢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具有一挡墙,所述挡墙形成有至少一卡孔,所述第二凸轮件具有至少一卡柱,且所述至少一卡柱卡合于所述至少一卡孔。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枢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力机构为一弹性支架,且所述弹性支架包含:
一挠性抵接部,抵接于所述第一凸轮件;以及
一弹臂部,延伸于所述挠性抵接部且连接于所述底座,当所述第一凸轮件相对所述第二凸轮件沿所述长轴位移时,所述第一凸轮件迫使所述挠性抵接部与所述弹臂部变形。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枢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轮件具有至少一第一凸轮面,所述第二凸轮件具有至少一第二凸轮面,所述至少一第二凸轮面对应所述至少一第一凸轮面,当所述第一凸轮件随所述转轴构件转动时,所述至少一第一凸轮面相对所述至少二第一凸轮面滑动,以使所述第一凸轮件相对所述第二凸轮件沿所述长轴移动。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枢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轮件具有一配合孔,所述配合孔卡配于所述卡制部。
CN201620122626.4U 2016-02-16 2016-02-16 用以枢接壳体及支架的枢轴机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71523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122626.4U CN205715235U (zh) 2016-02-16 2016-02-16 用以枢接壳体及支架的枢轴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122626.4U CN205715235U (zh) 2016-02-16 2016-02-16 用以枢接壳体及支架的枢轴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715235U true CN205715235U (zh) 2016-11-23

Family

ID=573337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122626.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715235U (zh) 2016-02-16 2016-02-16 用以枢接壳体及支架的枢轴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715235U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21407A (zh) * 2016-11-28 2018-06-05 英业达科技有限公司 适用于伺服器系统的组装机构及伺服器系统
CN108730321A (zh) * 2017-04-14 2018-11-02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铰链结构及可携式电子装置
CN109114096A (zh) * 2017-06-26 2019-01-01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转轴结构
CN109404415A (zh) * 2017-08-15 2019-03-01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及铰链结构
CN110794579A (zh) * 2018-08-01 2020-02-14 宏星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头戴显示装置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21407A (zh) * 2016-11-28 2018-06-05 英业达科技有限公司 适用于伺服器系统的组装机构及伺服器系统
CN108121407B (zh) * 2016-11-28 2019-09-13 英业达科技有限公司 适用于伺服器系统的组装机构及伺服器系统
CN108730321A (zh) * 2017-04-14 2018-11-02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铰链结构及可携式电子装置
CN108730321B (zh) * 2017-04-14 2020-11-17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铰链结构及可携式电子装置
CN109114096A (zh) * 2017-06-26 2019-01-01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转轴结构
CN109114096B (zh) * 2017-06-26 2020-05-19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转轴结构
CN109404415A (zh) * 2017-08-15 2019-03-01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及铰链结构
CN110794579A (zh) * 2018-08-01 2020-02-14 宏星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头戴显示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715235U (zh) 用以枢接壳体及支架的枢轴机构
US11960332B2 (en) Electronic device
CN107448469B (zh) 枢转结构及具有其的电子装置
US9021659B2 (en) Hinge structure
US8534619B2 (en) Support stand for electronic device
CN107548478B (zh) 用于可折叠部件的铰接件
JP5517090B2 (ja) ポータブル電子装置
US20210356989A1 (en) Vehicle diagnostic tablet computer and housing assembly thereof
KR20180071900A (ko) 인폴딩과 아웃폴딩을 동시에 구현하는 플렉서블 디스플레이용 힌지장치
TWM523266U (zh) 電子裝置之鉸接組件
TWM524052U (zh) 電子裝置之鉸接組件
US9777524B2 (en) Hinge mechanism for pivoting a casing and a stand and an electronic device therewith
EP2378387A2 (en)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with hinge with two parallel axes
CN211378428U (zh) 覆盖机构、折叠装置及电子设备
US8646152B2 (en) Transversely movable hinge and folding device utilizing the same
CN107918448B (zh) 枢轴机构及便携式电子装置
CN113141427B (zh) 可折叠壳体组件及可折叠电子设备
WO2023125597A1 (zh) 电子设备
CN105302233B (zh) 基座装置及电子系统
TWI616128B (zh) 可撓式殼體
CN108021186B (zh) 枢轴模块及组装方法
CN103871322B (zh) 显示器
CN113099013A (zh) 电子设备
CN103425192B (zh) 电子装置及其扣合机构
KR200470994Y1 (ko) 모바일기기용 스탠드 어셈블리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1123